WO2023023954A1 - 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023954A1
WO2023023954A1 PCT/CN2021/114383 CN2021114383W WO2023023954A1 WO 2023023954 A1 WO2023023954 A1 WO 2023023954A1 CN 2021114383 W CN2021114383 W CN 2021114383W WO 2023023954 A1 WO2023023954 A1 WO 2023023954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model data
configuration
transmission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1143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范江胜
许阳
Original Assignee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21/1143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3023954A1/zh
Priority to CN202180101606.2A priority patent/CN117941431A/zh
Publication of WO2023023954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023954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Definitions

  • FIG. 9 is a second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model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 layer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a terminal device may be a cellular phone, a cordless phone,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phone, a Wireless Local Loop (WLL) station,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a wireless Handheld devices with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computing devices or other processing devices connected to wireless modems, vehicle-mounted devices, wearable devices, future 5G networks or future evolved public l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after 5G
  •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 a wireless Handheld devices with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computing devices or other processing devices connected to wireless modems, vehicle-mounted devices, wearable devices, future 5G networks or future evolved public l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after 5G
  • 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 the network device involv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y also be called a radio access network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device.
  • the RA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is used to receive the data of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send it to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 RAN equipment corresponds to different equipment i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example, in the 2G system, it corresponds to the base station and the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in the 3G system, it corresponds to the base station and the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 and in the 4G system, it corresponds to the evolution Evolutionary Node B (eNB),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5G system in the 5G system, such as the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such as gNB, centralized unit CU, distributed unit DU) in New Radio (NR).
  • gNB centralized unit CU
  • DU New Radio
  • Fig. 7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model transmission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s shown in Fig. 7, including:
  •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may indicate to rebuild the SDAP layer associated with the RB. At this time, the configur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DAP layer needs to restore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state;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may also indicate not to rebuild the SDAP layer associated with the RB. At this time, the configur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DAP layer The original configuration state is not restored.
  • FIG. 9 is a second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model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 layer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s shown in FIG. 9 , the model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 lay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DAP layer and the PDCP layer. Optionally, the RLC protocol layer in FIG. 9 may not appear, that is, the entire protocol stack does not have an RLC protocol layer or is not configured with an RLC protocol layer.
  • the configuration related to the model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 layer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model typ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RB; model data siz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RB; at least one model data block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RB; Data siz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for each model data block in at least one model data block associated with RB; model data Internet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 referred to as IP) related configuration; model data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related configuration; model data segmentation and Cascade related configuration; model data block and reorganization related configuration; model data retransmission related configuration.
  • IP Internet Protocol
  • the reorganization failure may be determined to be a reorganization failure because model data transmission has stopped but some serial number data is still missing.
  • Model data recombination failure may trigger model retransmission
  • model data retransmission failure through RB transmission may trigger RB granularity model data retransmission
  • model data block data reorganization failure may trigger model block data retransmission.
  • the model data retransmission indication report can also be associated with a send prohibition timer, which is used to control the triggering frequency of the model data retransmission indication report. Whenever a model data retransmission indication report is triggered, the prohibit sending timer starts, and the terminal device cannot initiate the next model data retransmission indication report before the prohibit sending timer expires.
  • the pre-defined part of the model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a set of model input data types; a set of model output data types; a model structure requirement; a mode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 the model predefined part includes the model input data type set, it means that the model input data type set needs to be updated; when the model predefined part includes the model output data type set, it means that the model output data type set needs to be updated; when the model predefined part includes
  • the model structure it means that the model structure data needs to be updated; when the model predefined part includes the mode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t means that the mode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need to be updated.
  • the network device when the model on the network device side is updated, the network device does not want the terminal device to send a model update message, that is, the network device directly sends the updated part of the data to the terminal device through the RRC message, without notifying the terminal device in advance which The Model Predefinitions section has been updated.
  • the terminal device receives the RRC message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and updates the predefined part of the model that needs to be updated according to the RRC message.
  • the model transmission control information may include the model data siz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model data siz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subsequent When performing model transmission, verify whether the model transmission is successful.
  • the configuration related to the model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 layer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f at least one model data block associated with the RB is
  • At least one model data chunk identifier that requires model data retransmission At least one model data chunk identifier that requires model data retransmission.
  • the security configuration related to model transmission is a security configuration shared by all models, or the security configuration related to model transmission includes security configurations corresponding to each model.
  • the predefined parts in the model that need to be updated are updated.
  • the predefined part of the model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first sending module 141 is specifically configured to:
  • it further includes a receiving module, where the receiving module is configured to, before transmitting the control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model and sending the model to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receiver of the transceiver 151 can be used to perform the receiving function of the terminal device in the above model transmission method.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然后根据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通过获取模型传输控制信息,获取模型传输的资源配置,并基于模型传输的资源配置来获取模型,从而兼顾模型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研究及其相关的成果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成为人们尝试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新路径。例如,AI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模型在模式识别、信号处理等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终端设备基于模型的应用可以通过基于模型的获取来实现,其中,有的模型可以预配置在终端设备,有的模型则只能进行在线下载。在线下载的过程,主要是网络设备侧将配置好的模型传输给终端设备。
但是由于在线下载的模型的数据量通常较大,目前通过大量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消息进行分段方式传输模型的方案,模型传输效率较低,也无法保证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模型传输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模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模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模型。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模型。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首先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然后根据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通过获取模型传输控制信息,获取模型传输的资源配置,并基于模型传输的资源配置来获取模型,从而兼顾模型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神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多隐层的神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示意图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示意图四;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终端设备:可以为包含无线收发功能、且可以与网络设备配合为用户提供通讯服务的设备。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或5G之后的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OT技术可以通过例如窄带(narrow band)NB技术,做到海量连接,深度覆盖,终端省电。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通信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或5G之后的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也可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RAN设备与终端设备连接,用于接收终端设备的数据并发送给核心网设备。RAN设备在不同通信系统中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2G系统中对应基站与基站控制器,在3G系统中对应基站与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在4G系统中对应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在5G系统中对应5G系统,如新无线(New Radio,NR)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gNB,集中单元CU,分布式单元DU)。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
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
下面结合附图对用户面协议栈进行介绍。用户面是指传输UE数据的协议栈及相关流程,与用户面相对应的是控制面,控制面是指传输控制信令的协议栈及相关流程。图1为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如图1所示,NR用户面协议栈总共包括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简称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Radio Link Control,简称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以及物理层(Physical Layer,简称PHY)这五个协议子层。
SDAP层为5G NR用户面相对于LTE新增加的协议层,主要负责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流和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简称DRB)之间的映射。PDCP层负责加解密、完整性保护、头压缩、序列号的维护、重排序及按序递交等。RLC层负责RLC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简称SDU)数据包切割、重组、错误检测等。MAC层负责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复用及解复用、上下行调度相关流程、随机接入流程等。
用户面处理数据的流程,首先用户面数据通过QoS流的方式到达SDAP层,SDAP层将不同QoS流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DRB,并且根据网络配置给数据加上QoS流的标识,生成SDAP数据包单元(Packet Data Unit,简称PDU)递交到PDCP层。PDCP层将SDAP PDU进行相关处理,生成PDCP PDU递交到RLC层,RLC层根据配置的RLC模型进行RLC SDU的处理等。
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中的模型传输方法所适用的场景进行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场景的示意图。请参见图2,包括网络设备201和终端设备202,网络设备201和终端设备202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其中,终端设备202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至少一个核心网进行通信。
其中,该通信系统可以为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或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简称5G)系统。
相应的,该网络设备可以为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简称eNB)、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中继站,也可以是5G系统中的基站等,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所述的5G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的5G移动通信系统和/或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5G移动通信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系统还可以是PLMN网络、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网络、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网络、IoT网络或者其他网络。
可以理解的是,若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网络中,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在上述介绍内容的基础上,下面对本申请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
当前的无线通信系统较以往来说,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强调对不同场景的广泛适用以及对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但是,目前大部分工作的基础原理大多还是基于对实际通信环境的理论建模或者简单的参数选取来完成的,这种基本的工作方式所能带来的增益在多变场景及复杂通信环境下在逐渐弱化。针对这种情况,当前有必要采用新的方法和思路,与传统无线通信理论及系统相结合,从而另辟蹊径,打破性能瓶颈,进一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AI模型、机器学习模型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化 数据分析。在通信领域,终端设备也越来越多的引入各种模型进行例如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用户行为预测等智能化操作,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服务于更多的业务场景。
终端设备基于模型进行智能化操作的过程,离不开模型的获取,其中,有些模型可以预配置在终端设备侧,有些模型只能依赖在线下载过程。对于需要在线下载的模型,被配置在网络设备侧,当终端设备需要获取模型时,由网络设备传输给终端设备。
目前,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模型传输,包括基于控制面SRB过程传输或基于DRB过程传输。其中,基于SRB过程传输主要是通过大量的RRC信令消息,对模型进行分段传输。基于DRB过程传输主要是将模型当做用户面数据进行传输。
但是,对于需要进行在线下载的模型,其模型数据量通常较大。以人工智能模型为例,人工智能的研究及其相关的成果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成为了人们尝试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新路径。其中,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研究是极其重要组成部分。
图3为一种神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输入层负责接收数据,隐藏层负责对数据的处理,最后的结果在输出层产生。
随着神经网络研究的不断发展,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被提出。图4为一种多隐层的神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这种多隐层的神经网络结构极大地提升了网络的处理能力,在模式识别、信号处理、优化组合、异常探测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同样,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卷积神经网络也被进一步研究。图5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个卷积神经网络中,其基本结构包括:输入层、多个卷积层、多个池化层、全连接层及输出层。卷积层和池化层的引入,有效地控制了网络参数的剧增,限制了参数的个数并挖掘了局部结构的特点,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
对于图3-图5示例的神经网络模型,其模型数据量较大,从几十兆到几千兆不等。采用基于SRB过程传输时,由于每条RRC信令传输的数据受限,因此需要大量的RRC信令通过分段方式传输。这种分段传输的方式,会降低模型成功接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且采用大量的RRC信令传输模型也会阻塞SRB承载的其他控制信令的传输。而采用基于DRB过程传输时,数据的传输可靠性程度通过每个DRB关联的逻辑信道模式确定(即:在透明模式、确认模式和非确认模式中任选其一,其中只有确认模式可以实现数据包粒度的重传),一旦每个DRB关联的逻辑信道模式确定,则通过该DRB的所有数据可靠性处理相同,这种数据包粒度的重传机制不够灵活,追求每个数据包的可靠性意味着模型数据整体传输有效性变差,不易实现大容量模型数据的整体高效传输的同时实现局部模型数据的有效可靠重传。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传输方法,以兼顾模型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介绍。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1,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模型为配置在网络设备侧,通过网络设备传输给终端设备的模型。其中,模型可以为大容量模型,大容量模型指的是模型数据量相对较大的模型。大容量模型例如可以包括AI模型、加密模型、矫正模型等等。
大容量模型数据,例如包括AI模型数据、加密模型数据、矫正模型数据等,具有容量较大、数据逻辑相关性强、对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特点。
因此,在进行模型传输之前,首先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传输控制信息,该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其中,模型传输的资源例如可以包括模型传输时的RB的配置,模型传输时的安全配置,模型传输时是进行整体传输还是进行分块传输,如何判断传输是否成功,若传输失败时如何进行重传等等。
S62,根据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
终端设备接收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后,能够获知网络设备如何进行模型的传输,然后,终端设备根据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来接收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方法,首先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然后根据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通过获取模型传输控制信息,获取模型传输的资源配置,并基于模型传输的资源配置来获取模型,从而兼顾模型数据的高效可靠传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
S7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在传输模型之前,网络设备先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为终端设备配置模型传输相关的资源。其中,网络设备可以直接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也可以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消息,控制消息中包括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该控制消息,并根据控制消息获取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可选的,该控制消息可以为RRC消息。
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其中,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包括模型类型标识、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和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中的至少一个,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模型类型标识,用于标识一种模型或者一类模型。模型类型标识与模型可以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或者一对多对应(针对一个模型标识对应一类模型场景)。当网络设备需要传输某个或者某类模型给终端设备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该模型的模型类型标识。网络设备可以同时传输一个或者多个模型给终端设备,在进行传输之前,网络设备发送的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这一个或者多个模型的模型类型标识。
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模型占用的内存的大小。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检测模型传输是否成功。例如,网络设备要向终端设备传输一个AI模型,在传输该AI模型之前,向终端设备发送了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其中包括AI模型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指示该AI模型占用的内存的大小为100M。后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传输该AI模型后,终端设备若接收到的模型数据大小只有90M,则表示该AI模型接收不成功。当需要传输的模型为一个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该模型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也可以不包括该模型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当需要传输的模型为多个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可以不包括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也可以包括部分模型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也可以包括所有模型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模型传输时需要基于RB资源进行控制,因此,需要预先进行RB的配置。其中,可以包括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还可以包括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进行详细介绍。
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用于保证后续模型的安全传输的相关配置,例如可以包括安全算法、密钥、校验算法等。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进行详细介绍。
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包括上述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的部分配置参数可能存在不同的配置形式,例如,可以包括以模型类型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还可以包括以RB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
对于以模型类型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若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包括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则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若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包括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则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若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包括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则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即,该配置形式下的各个配置参数是以模型类型标识区分的。
表1示例了以模型类型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如表1所示,以同时配置两个模型传输配置为例,这两个模型的模型类型标识分别为标识1和标识2。在模型类型标识1下可以包括模型类型标识1对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模型类型标识1关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可以包括模型类型标识1关联的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在模型类型标识2下可以包括模型类型标识2对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模型类型标识2关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可以包括模型类型标识2关联的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表1
Figure PCTCN2021114383-appb-000001
表1中,RB资源的配置是在特定模型类型标识下配置的,配置的第一层为模型类型标识,第二层为对应的RB资源,这种配置形式为以模型类型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
对于以RB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模型相关的配置在RB配置的下一级进行配置。
表2示例了以RB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如表2所示,仍以同时配置两个模型传输配置为例。表2中,模型相关的配置是在特定RB标识下配置的,配置的第一层为RB标识,第二层为对应RB标识关联的模型相关的配置,这种配置形式为以RB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
表2
Figure PCTCN2021114383-appb-000002
表2中,RB标识相关的配置(RB标识1相关的配置~RB标识4相关的配置中的任一)至少包括模型类型标识和/或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示例性的,RB标识1和RB标识2与模型1关联,RB标识3和RB标识4与模型2关联,RB标识6和RB标识8不与任何模型关联(用于传输普通用户面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包括的配置参数进行了介绍,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包括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和/或,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时,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RB标识;与该RB关联的SDAP层相关的配置;是否重建与该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与该RB关联的PDCP层相关的配置;是否重建与该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与该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是否重建与该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
RB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RB。在表2示例的以RB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下,各个RB配置均是通过RB标识区分的,不同的RB标识对应于不同的RB。其中,该RB标识可以是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相关的RB标识,也可以是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相关的RB标识。
与该RB关联的SDA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该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重建与该RB关联的SDAP层,此时SDAP层对应的配置需要恢复初始配置状态;该指示信息也可以指示不重建与该RB关联的SDAP层,此时SDAP层对应的配置不恢复初始配置状态。
与该RB关联的PDC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该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重建与该RB关联的PDCP层,此时PDCP层对应的配置需要恢复初始配置状态;该指示信息也可以指示不重建与该RB关联的PDCP层,此时PDCP层对应的配置不恢复初始配置状态。
与该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其中,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为新定义的一个协议层,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属于其它协议层的一部分。图8-图11分别示例了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实现方案。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示意图一,如图8所示,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SDAP层之上。可选的,图8中的RLC协议层可以不出现,即整个协议栈没有RLC协议层或者不配置RLC协议层。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示意图二,如图9所示,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SDAP层和PDCP层之间。可选的,图9中的RLC协议层可以不出现,即整个协议栈没有RLC协议层或者不配置RLC协议层。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示意图三,如图10所示,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包含的功能属于SDAP层包含功能的一部分,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功能由SDAP层实现。该实施方式中,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功能由SDAP层实现。可选的,图10中的RLC协议层可以不出现,即整个协议栈没有RLC协议层或者不配置RLC协议层。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示意图四,如图11所示,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包含的功 能属于PDCP层包含功能的一部分,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功能由PDCP层实现。可选的,图11中的RLC协议层可以不出现,即整个协议栈没有RLC协议层或者不配置RLC协议层。
是否重建与该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只有在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被独立定义的前提下才会被配置。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重建与该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此时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对应的配置需要恢复初始配置状态,例如包括配置中的各种定时器、计数器等均需要恢复为初始值;该指示信息也可以指示不重建与该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此时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对应的配置不恢复初始配置状态。
可选的,若是否重建与该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该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则终端设备会生成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并以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控制数据单元形式上报给网络设备侧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指示网络设备进行对应模型数据的重传,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细节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进行详细介绍。可选的,是否重建与该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通过高层配置,高层例如可以为RRC层。
若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不是单独的协议层,其功能由其它协议层实现,则可以通过其它的指示信息生成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例如,当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SDAP层时,若是否重建与该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该RB关联的SDAP层,终端设备会生成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并以SDAP层控制数据单元形式上报给网络设备侧的SDAP层,指示网络设备进行对应模型数据的重传;当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PDCP层时,是否重建与该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该RB关联的PDCP层,终端设备会生成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并以PDCP层控制数据单元形式上报给网络设备侧的PDCP层,指示网络设备进行对应模型数据的重传。
下面将对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进行介绍。
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与RB关联的模型类型标识信息;与RB关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与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信息;与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中每个模型数据分块数据大小指示信息;模型数据网际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化相关配置;模型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相关配置;模型数据分段和级联相关配置;模型数据分块和重组相关配置;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中包括的参数对应的功能,可以在单独定义了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时,在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中实现。若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SDAP层,则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中包括的参数对应的功能由SDAP层实现。若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PDCP层,则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中包括的参数对应的功能由PDCP层实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中包括的各项参数对应的功能被实现的顺序可以为任意顺序。下面将对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中包括的各项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是否包括与RB关联的模型类型标识信息,取决于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的部分配置参数的配置形式。若配置形式为表1示例的以模型类型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则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中可以不用包括与RB关联的模型类型标识信息;若配置形式为表2示例的以RB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则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中可以包括与RB关联的模型类型标识信息,与RB关联的模型类型标识信息可以为可选参数,也可以为必选参数。示例性的,模型类型标识可以用来进行模型数据路由指示,或者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或者模型数据汇聚指示。
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是否包括与RB关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取决于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的部分配置参数的配置形式。若配置形式为表1示例的以模型类型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则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中可以不用包括与RB关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若配置形式为表2示例的以RB标识为中心的配置形式,则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中可以包括与RB关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与RB关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可以为可选参数,也可以为必选参数。示例性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模型数据重传触发过程,比如,终端设备接收的某一模型数据大小不等于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指示的大小,则认为该模型传输失败,可能触发进一步的模型重传过程。
与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信息,主要用于模型的分块传输过程。有的模型可以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型子模块,进行分块传输。分块传输的好处在于,不会因为一个模型的某一个子模块传输不成功导致整个模型的重传,有利于提高模型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效性。当一个模型被拆分为一个或者多个模型子模块时,每一个模型子模块都会被分配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同一个模型子模块包含的全部数据共用一个相同的模型数据分块标识。在模型数据接收端,具有相同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的数据会被重组在一起恢复对应的模型子模块。
与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中每个模型数据分块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主要用于模型子模块数据重传触发过程。比如,终端设备接收的某一模型子模块数据大小不等于模型子模块数据大小指示信息指示的大小,则认为该模型子模块传输失败,可能触发进一步的模型子模块重传过程。
模型数据IP化相关配置主要用于为模型数据加IP头,方便接收端进行数据重组。在模型没有划分子模块时,数据包IP头可以按照顺序统一编号,数据接收端按照IP编号顺序重组数据;在模型划分了子模块时,数据包IP头既可以跨子模块统一编号,也可以按照子模块分开编号,因为子模块标识本身可以区分数据属于哪一个子模块,子模块内部的数据按照IP头编号顺序重组即可。
模型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相关配置,用于模型数据压缩/解压缩过程,示例性的,模型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相关配置中可以包括数据压缩/解压缩算法配置信息。通过压缩/解压缩过程,模型数据的传输效率进一步提高。
模型数据分段和级联相关配置,用于数据分段/级联,示例性的,模型数据分段和级联相关配置中可以包括数据分段/级联算法配置信息。通过分段/级联过程,将大数据分段传输,提高传输准确度;另一方面,将大数据分段,也可以保证底层传输限制得到满足,做到各协议层之间传输策略的一致性。
模型数据分块和重组相关配置,用于模型子模块的分块及重组工作,每一个模型子模块都会被分配一个子模块标识,根据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信息中配置的RB与子模块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将对应的模型子模块传递给对应的RB传输,接收端根据数据的模型子模块标识进行数据重组;另一方面,在某一模型子模块需要重传时,终端设备可以在上报的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中添加需要重传的模型子模块标识,从而实现模型子模块标识粒度的数据重传。
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主要配置是否需要开启重传机制,在什么条件下开启重传机制等等。其中,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是否开启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是否开启RB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是否开启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是否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的指示信息;模型数据最大重传次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
是否开启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开启重传机制,进行模型的重传,也可以指示不开启重传机制。
是否开启RB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开启RB粒度的重传机制,进行RB粒度的重传,也可 以指示不开启RB粒度重传机制。RB粒度的重传指的是以RB为单位进行模型数据的重传。
是否开启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开启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的重传机制,进行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的重传,也可以指示不开启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重传机制。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的重传指的是以模型数据分块标识为单位进行模型数据的重传。
上述几种重传机制,可以为发送端的盲重传方式,也可以为基于接收端反馈的重传方式,其中,盲重传方式指的是无需接收端进行反馈的重传方式,基于接收端反馈的重传方式指的是在一次传输后需要接收端反馈来确定是否进行下一次重传的方式。
是否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的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也可以指示不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该指示信息主要针对基于接收端反馈的重传方式。在一定条件下,数据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用于辅助数据发送端进行数据重传,只有在是否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的指示信息指示允许的条件下,数据接收端才能向数据发送端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中不包括是否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可以默认在满足条件下,向网络设备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而无需是否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的指示信息进行额外的指示。
模型数据最大重传次数,用于规定模型数据最大重传次数,该参数可以是模型粒度配置的(即规定模型整体重传次数),也可以是按照模型子模块粒度配置(即单个模型子模块最大重传次数),也可以是模型粒度和模型子模块粒度同时配置的(不排除一个参数同时适用模型粒度以及模型子模块粒度或者两种粒度分开独立定义参数)。
一旦达到模型数据最大重传次数后,仍然没有传输成功,则终端设备数据接收端的行为可以包括:低层通知高层达到了数据最大重传次数。示例性的,低层可以是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或者PDCP层或者SDAP层;高层可以是RRC层。
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主要用于指示在什么条件下会触发重传。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事件1-模型数据校验失败;事件2-模型数据重组失败;事件3-通过任意RB传输的模型数据重组失败;事件4-模型数据分块数据重组失败;事件5-在模型数据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事件6-在模型数据RB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事件7-在模型数据的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模型数据分块数据的重组或递交;事件8-低协议层或者高协议层向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丢失或者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不成功;事件9-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重建与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事件1与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有关,模型数据校验失败意味着接收的模型数据不可靠,可能需要进行重传。当模型数据校验失败时,可能触发模型重传。
事件2~事件4分别针对的是不同粒度的模型数据重组过程(依次为模型粒度,RB粒度,模型子模块粒度)。示例性的,重组失败可能因为模型数据传输已经停止但仍然有部分编号数据的缺失,从而判定重组失败。模型数据重组失败可能触发模型重传,通过RB传输的模型数据重传失败可能触发RB粒度的模型数据重传,模型数据分块数据重组失败可能触发模型的分块数据的重传。
事件5~事件7针对的是不同粒度的模型数据重组或者递交过程(依次为模型粒度,RB粒度,模型子模块粒度),事件5-事件7是基于定时器是否超时决定事件是否触发。例如,事件5表示的是是当丢弃定时器超时后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仍未完成时,可能触发重传,事件5与事件2的区别是,事件2只有在模型数据重组失败时触发,事件5在模型数据重组失败且对应丢弃定时器超时时重组或递交未完成时才触发。事件6是在模型数据RB粒度重组失败且丢弃定时器超时时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未完成时才触发。事件7是在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重组失败且丢弃定时器超时时对应模型数据分块数据重组或递交未完成时才触发。
事件8以定义了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为例进行说明,此时事件8中的低协议层可以是PDCP层或者SDAP层或RLC层,高协议层可以是SDAP层。如果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合并到SDAP层功能中,即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SDAP层时,低协议层为PDCP层,高协议层为SDAP层或者没有高协议层;如果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合并到PDCP层功能中,即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PDCP层时,低协议层为PDCP层或RLC层,高协议层为SDAP层。
事件9以定义了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为例进行说明,此时事件9中的第二指示信息与之前实施例介绍是否重建与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对应;如果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合并到SDAP层中,则第二指示信息与是否重建与之前实施例介绍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对应;如果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合并到PDCP层中,则第二指示信息与之前实施例介绍是否重建与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对应。
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了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当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触发时,会触发模型数据重传。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包括事件标识信息和/或与重传相关的定时器配置信息。可选的,重传相关的定时器配置信息包括事件5~事件7定义的定时器;在另外一种实现方式下,如果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不包括与重传相关的定时器配置信息,则可以通过默认取值方式规定这些重传相关的定时器的取值。
在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用于指示网络设备进行对应模型数据的重传。
其中,预设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SDAP层,是否重建与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RB关联的SDAP层;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PDCP层,是否重建与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RB关联的PDCP层;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触发。触发事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事件1-事件9。
在终端设备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之前,首先要生成模型数据重传指示包括,其中,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模型类型标识;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RB标识;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指示的内容实现不同粒度的模型数据重传。例如,根据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模型类型标识,进行模型粒度的重传;根据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RB标识,进行RB粒度的重传;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进行模型数据分块粒度的重传。可选的,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中的模型数据最大重传次数,规定不同粒度的模型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根据最大重传次数进行重传。
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还可以关联一个禁止发送定时器,用于控制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触发的频次。每当一个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触发后,禁止发送定时器启动,在禁止发送定时器超时之前,终端设备不能发起下一个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
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对应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可以通过专用信令配置,也可以通过系统广播消息配置,也可以为默认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进行了介绍,下面将介绍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
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主要是为了提高模型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在进行模型传输时,可以对模型,或者模型的子模块等进行加密等操作。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模型传输安全算法配置;使用的基准密钥类型指示信息;基准密钥配置;模型数据校验序列;模型数据校验算法。
模型传输安全算法配置,包括完整性保护算法和数据加解密算法,用于PDCP层或者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完整性保护和加解密。在模型传输过程中,可以通过模型传输安全算法配置对模型进行加解密,从而提高模型传输的安全性。
使用的基准密钥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准秘钥是哪一个。其中,基准密钥为一个基础的密钥,可以在基准密钥的基础上,生成各种不同的密钥。使用的基准密钥类型指示信息,例如指示基准密钥为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简称NAS)密钥或者接入层(Access Stratum,简称AS)密钥;或者指示基准秘钥为主小区(Primary Cell,简称PCell)对应的密钥或者主辅小区(Primary SCell,简称PSCell)对应的密钥,等等。
基准密钥配置,直接给出基准秘钥或者给出生成基准秘钥的输入参数。根据基准密钥配置,可以直接获取基准密钥。
模型数据校验序列和模型数据校验算法,用于模型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校验,配置粒度可以是模型粒度,也可以是RB粒度,也可以是模型子模块粒度。
关于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粒度,可以是全部模型共用一套安全配置,此时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为各模型共用的安全配置;也可以是每一个模型配置一套独立的安全配置,此时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各模型分别对应的安全配置。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算法配置主要用于提高模型传输时的安全性。
当配置在网络设备侧的模型有更新时,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更新消息,模型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终端设备在获取模型更新消息后,可以获知模型中哪些预定义部分需要更新。
其中,模型预定义部分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模型输入数据类型集合;模型输出数据类型集合;模型结构要求;模型性能要求。当模型预定义部分包括模型输入数据类型集合时,表示模型输入数据类型集合需要更新;当模型预定义部分包括模型输出数据类型集合时,表示模型输出数据类型集合需要更新;当模型预定义部分包括模型结构要求时,表示模型结构数据需要更新;当模型预定义部分包括模型性能要求时,表示模型性能要求需要更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接收到模型更新消息后,终端设备可以选择回复接收或者拒绝消息。例如,当终端设备确定更新的预定义部分的重要性不高时,可以拒绝消息,不进行预定义部分的更新。在回复接收消息后,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新的数据接收配置信息(此时终端设备通过RB承载用户面过程接收更新的模型数据)或者直接通过RRC消息将更新部分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数据接收配置信息,可以更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当网络设备侧的模型有更新时,网络设备不想终端设备发送模型更新消息,即,网络设备直接通过RRC消息将更新部分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无需提前通知终端设备哪些模型预定义部分发生了更新。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RRC消息,根据该RRC消息更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S7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消息。
反馈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成功接收了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其中,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了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后,可以选择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消息,也可以选择不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消息,即S72为一个可选步骤,不是必须执行的步骤。
S73,网络设备根据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
终端设备接收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后,由于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为终端设备配置模型传输相关的资源,例如,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根据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在后续进行模型传输时校验模型传输是否成功,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例如包括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例如包括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例如包括何时触发模型数据重传,例如包括如何进行模型数据重传,例如是以模型粒度、RB粒度还是模型子模块粒度进行模型传输,例如包括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以保证模型传输的安全性等等。
终端设备在获取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后,网络设备根据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由于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了模型传输相关的资源,因此,基于模型传输相关的资源,能够提高模型传输的可靠性。
相对于基于SRB过程传输,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无需通过大量的RRC信令进行分段传输,因此,不会导致模型传输时占用大量的RRC信令,阻塞其他信令的发送。相对于基于DRB过程传输,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引入了新的模型数据传输或者模型数据重传的机制,不会导致由于模型的某个部分数据的丢失造成整个模型数据不可用的问题,能够兼顾模型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
S121,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S122,根据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模型。
图12示例的方案为网络设备侧的执行方案,具体实现方案详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首先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然后根据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通过获取模型传输控制信息,获取模型传输的资源配置,并基于模型传输的资源配置来获取模型,从而实现模型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传输。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3所示,该模型传输装置13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31,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第二接收模块132,用于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模型类型标识;
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所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所述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包括:
所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RB的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和/或,
所述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RB的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RB标识;
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所述SDAP层之上;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所述SDAP层和所述PDCP层之间;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类型标识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中每个模型数据分块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模型数据IP化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分段和级联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分块和重组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是否开启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开启RB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开启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的指示信息;
模型数据最大重传次数;
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
模型数据校验失败;
模型数据重组失败;
通过任意RB传输的模型数据重组失败;
模型数据分块数据重组失败;
在模型数据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
在模型数据RB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
在模型数据的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模型数据分块数据的重组或递交;
低协议层或者高协议层向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丢失或者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不成功;
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重建与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低协议层为SDAP层或PDCP层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层,所述高协议层为SDAP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所述低协议层为所述PDCP层,所述高协议层为所述SDAP层或者没有高协议层;或者,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所述低协议层为所述PDCP层或RLC层,所述高协议层为所述SDAP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包括事件标识信息和/或与重传相关的定时器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发送模块,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进行对应模型数据的重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 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
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触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模型类型标识;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RB标识;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禁止发送定时器,所述禁止发送定时器用于控制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触发的频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专用信令配置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默认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系统广播消息配置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模型传输安全算法配置;
使用的基准密钥类型指示信息;
基准密钥配置;
模型数据校验序列;
模型数据校验算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为各模型共用的安全配置,或者,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各模型分别对应的安全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31还用于: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模型更新消息,所述模型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预定义部分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模型输入数据类型集合;
模型输出数据类型集合;
模型结构要求;
模型性能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132还用于: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数据接收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接收配置信息,更新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132还用于: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中包括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根据所述RRC消息,更新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31具体用于: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控制消息;
根据所述控制消息,获取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模型之前: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成功接收了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4所示,该模型传输装置14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4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第二发送模块142,用于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模型类型标识;
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所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所述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包括:
所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RB的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和/或,
所述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RB的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RB标识;
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所述SDAP层之上;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所述SDAP层和所述PDCP层之间;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类型标识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中每个模型数据分块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模型数据IP化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分段和级联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分块和重组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是否开启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开启RB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开启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的指示信息;
模型数据最大重传次数;
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设备模型数据校验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模型数据重组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任意RB传输的模型数据重组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模型数据分块数据重组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在模型数据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
所述终端设备在模型数据RB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
所述终端设备在模型数据的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模型数据分块数据的重组或递交;
所述终端设备的低协议层或者高协议层向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丢失或者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不成功;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重建与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低协议层为SDAP层或PDCP层或RLC层,所述高协议层为SDAP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所述低协议层为所述PDCP层,所述高协议层为所述SDAP层或者没有高协议层;或者,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所述低协议层为所述PDCP层或所述RLC层,所述高协议层为所述SDAP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包括事件标识信息和/或与重传相关的定时器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接收模块,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用于指示对应模型数据的重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
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触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模型类型标识;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RB标识;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禁止发送定时器,所述禁止发送定时器用于控制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触发的频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专用信令配置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默认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系统广播消息配置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模型传输安全算法配置;
使用的基准密钥类型指示信息;
基准密钥配置;
模型数据校验序列;
模型数据校验算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为各模型共用的安全配置,或者,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各模型分别对应的安全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41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模型更新消息,所述模型更新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预定义部分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模型输入数据类型集合;
模型输出数据类型集合;
模型结构要求;
模型性能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42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接收配置信息,所述数据接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更新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42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消息,所述RRC消息中包括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所述RRC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更新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41具体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中包括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模型之前: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了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传输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5,终端设备150可以包括:收发器151、存储器152、处理器153。收发器151可包括:发射器和/或接收器。该发射器还可称为发送器、发射机、发送端口或发送接口等类似描述,接收器还可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端口或接收接口等类似描述。示例性地,收发器151、存储器152、处理器153,各部分之间通过总线154相互连接。
存储器15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153用于执行该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以使得终端设备150执行上述任一所示的模型传输方法。
其中,收发器151的接收器,可用于执行上述模型传输方法中终端设备的接收功能。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6,网络设备160可以包括:收发器161、存储器162、处理器163。收发器161可包括:发射器和/或接收器。该发射器还可称为发送器、发射机、发送端口或发送接口等类似描述,接收器还可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端口或接收接口等类似描述。示例性地,收发器161、存储器162、处理器163,各部分之间通过总线164相互连接。
存储器16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163用于执行该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以使得终端设备160执行上述任一所示的模型传输方法。
其中,收发器161的接收器,可用于执行上述模型传输方法中网络设备的接收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模型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模型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在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可实现上述任一所示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模型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可执行上述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执行的模型传输方法,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4)

  1. 一种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模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模型类型标识;
    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无线承载RB的配置;
    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所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所述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RB的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和/或,
    所述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RB的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RB标识;
    与所述RB关联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所述SDAP层之上;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所述SDAP层和所述PDCP层之间;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类型标识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中每个模型数据分块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模型数据网际互联协议IP化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分段和级联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分块和重组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是否开启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开启RB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开启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的指示信息;
    模型数据最大重传次数;
    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
    模型数据校验失败;
    模型数据重组失败;
    通过任意RB传输的模型数据重组失败;
    模型数据分块数据重组失败;
    在模型数据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
    在模型数据RB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
    在模型数据的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模型数据分块数据的重组或递交;
    低协议层或者高协议层向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 数据传输丢失或者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不成功;
    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重建与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协议层为SDAP层或PDCP层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层,所述高协议层为SDAP层。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所述低协议层为所述PDCP层,所述高协议层为所述SDAP层或者没有高协议层;或者,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所述低协议层为所述PDCP层或RLC层,所述高协议层为所述SDAP层。
  12. 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包括事件标识信息和/或与重传相关的定时器配置信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进行对应模型数据的重传。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
    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触发。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模型类型标识;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RB标识;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
  16. 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禁止发送定时器,所述禁止发送定时器用于控制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触发的频次。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包括如下中至少一种:
    专用信令配置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默认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系统广播消息配置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18. 根据权利要求2-17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模型传输安全算法配置;
    使用的基准密钥类型指示信息;
    基准密钥配置;
    模型数据校验序列;
    模型数据校验算法。
  19. 根据权利要求2-18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为各模型共用的安全配置,或者,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各模型分别对应的安全配置。
  20. 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模型更新消息,所述模型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预定义部分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模型输入数据类型集合;
    模型输出数据类型集合;
    模型结构要求;
    模型性能要求。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数据接收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接收配置信息,更新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23. 根据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中包括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根据所述RRC消息,更新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24. 根据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控制消息;
    根据所述控制消息,获取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25. 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成功接收了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26. 一种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模型。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模型类型标识;
    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所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所述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29.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RB的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和/或,
    所述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RB的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30. 根据权利要求27-29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RB标识;
    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所述SDAP层之上;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所述SDAP层和所述PDCP层之间;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
  32. 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类型标识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中每个模型数据分块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模型数据IP化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分段和级联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分块和重组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是否开启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开启RB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开启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的指示信息;
    模型数据最大重传次数;
    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
  34.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设备模型数据校验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模型数据重组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任意RB传输的模型数据重组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模型数据分块数据重组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在模型数据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
    所述终端设备在模型数据RB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
    所述终端设备在模型数据的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模型数据分块数据的重组或递交;
    所述终端设备的低协议层或者高协议层向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丢失或者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不成功;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重建与对应RB关联的 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协议层为SDAP层或PDCP层或RLC层,所述高协议层为SDAP层。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所述低协议层为所述PDCP层,所述高协议层为所述SDAP层或者没有高协议层;或者,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所述低协议层为所述PDCP层或所述RLC层,所述高协议层为所述SDAP层。
  37. 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包括事件标识信息和/或与重传相关的定时器配置信息。
  38. 根据权利要求33-37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用于指示对应模型数据的重传。
  39.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
    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触发。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模型类型标识;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RB标识;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
  41. 根据权利要求38-40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禁止发送定时器,所述禁止发送定时器用于控制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触发的频次。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包括如下中至少一种:
    专用信令配置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默认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系统广播消息配置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43. 根据权利要求27-42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模型传输安全算法配置;
    使用的基准密钥类型指示信息;
    基准密钥配置;
    模型数据校验序列;
    模型数据校验算法。
  44. 根据权利要求27-43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为各模型共用的安全配置,或者,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各模型分别对应的安全配置。
  45. 根据权利要求26-44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模型更新消息,所述模型更新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46.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预定义部分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模型输入数据类型集合;
    模型输出数据类型集合;
    模型结构要求;
    模型性能要求。
  47. 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接收配置信息,所述数据接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更新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48. 根据权利要求26-47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消息,所述RRC消息中包括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所述RRC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更新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49. 根据权利要求26-48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中包括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50. 根据权利要求26-49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了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51. 一种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模型。
  52. 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模型类型标识;
    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
  53. 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所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所述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54. 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RB的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和/或,
    所述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RB的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55. 根据权利要求52-54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RB标识;
    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
  56. 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所述SDAP层之上;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所述SDAP层和所述PDCP层之间;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
  57. 根据权利要求55或56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类型标识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中每个模型数据分块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模型数据IP化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分段和级联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分块和重组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
  58.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是否开启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开启RB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开启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的指示信息;
    模型数据最大重传次数;
    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
  59. 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
    模型数据校验失败;
    模型数据重组失败;
    通过任意RB传输的模型数据重组失败;
    模型数据分块数据重组失败;
    在模型数据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
    在模型数据RB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
    在模型数据的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模型数据分块数据的重组或递交;
    低协议层或者高协议层向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丢失或者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不成功;
    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重建与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60. 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协议层为SDAP层或PDCP层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层,所述高协议层为SDAP层。
  61. 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所述低协议层为所述PDCP层,所述高协议层为所述SDAP层或者没有高协议层;或者,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所述低协议层为所述PDCP层或RLC层,所述高协议层为所述SDAP层。
  62. 根据权利要求58-61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包括事件标识信息和/或与重传相关的定时器配置信息。
  63. 根据权利要求58-62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模块,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进行对应模型数据的重传。
  64. 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
    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触发。
  65. 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模型类型标识;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RB标识;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
  66. 根据权利要求63-65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禁止发送定时器,所述禁止发送定时器用于控制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触发的频次。
  67. 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包括如下中至少一种:
    专用信令配置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默认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系统广播消息配置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68. 根据权利要求52-67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模型传输安全算法配置;
    使用的基准密钥类型指示信息;
    基准密钥配置;
    模型数据校验序列;
    模型数据校验算法。
  69. 根据权利要求52-68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为各模型共用的安全配置,或者,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各模型分别对应的安全配置。
  70. 根据权利要求51-69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模型更新消息,所述模型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71. 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预定义部分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模型输入数据类型集合;
    模型输出数据类型集合;
    模型结构要求;
    模型性能要求。
  72. 根据权利要求70或71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数据接收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接收配置信息,更新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73. 根据权利要求51-72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中包括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根据所述RRC消息,更新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74. 根据权利要求51-73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控制消息;
    根据所述控制消息,获取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75. 根据权利要求51-74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模型之前: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成功接收了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76. 一种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模型传输控制信息,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用于配置模型传输的资源;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模型。
  77. 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模型类型标识;
    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
  78. 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所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所述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模型类型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79. 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RB的标识对应的需要添加或修改的至少一个关联的模型RB的配置;和/或,
    所述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为各RB的标识对应的需要删除的至少一个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
  80. 根据权利要求77-79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型关联的RB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RB标识;
    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
    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
  81. 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所述SDAP层之上;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位于所述SDAP层和所述PDCP层之间;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
  82. 根据权利要求80或81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相关的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类型标识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信息;
    与所述RB关联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中每个模型数据分块数据大小指示信息;
    模型数据IP化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分段和级联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分块和重组相关配置;
    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
  83. 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相关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是否开启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开启RB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开启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的重传机制的指示信息;
    是否允许发送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的指示信息;
    模型数据最大重传次数;
    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
  84. 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包括如下事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设备模型数据校验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模型数据重组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任意RB传输的模型数据重组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模型数据分块数据重组失败;
    所述终端设备在模型数据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
    所述终端设备在模型数据RB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重组或递交;
    所述终端设备在模型数据的模型数据分块标识粒度重组或者丢弃定时器超时后,仍未完成对应模型数据分块数据的重组或递交;
    所述终端设备的低协议层或者高协议层向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丢失或者用于指示至少部分模型数据传输不成功;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重建与对应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85. 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协议层为SDAP层或PDCP层或RLC层,所述高协议层为SDAP层。
  86. 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所述低协议层为所述PDCP层,所述高协议层为所述SDAP层或者没有高协议层;或者,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所述低协议层为所述PDCP层或所述RLC层,所述高协议层为所述SDAP层。
  87. 根据权利要求83-86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相关的配置包括事件标识信息和/或与重传相关的定时器配置信息。
  88. 根据权利要求83-87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模块,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用于指示对应模型数据的重传。
  89. 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SDAP层,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SDAP层;
    所述模型数据适配协议层属于所述PDCP层,所述是否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的指示信息指示重建与所述RB关联的PDCP层;
    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机制触发事件触发。
  90. 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模型类型标识;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RB标识;
    需要进行模型数据重传的至少一个模型数据分块标识。
  91. 根据权利要求88-90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禁止发送定时器,所述禁止发送定时器用于控制所述模型数据重传指示报告触发的频次。
  92. 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包括如下中至少一种:
    专用信令配置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默认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系统广播消息配置的禁止发送定时器的配置。
  93. 根据权利要求77-92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模型传输安全算法配置;
    使用的基准密钥类型指示信息;
    基准密钥配置;
    模型数据校验序列;
    模型数据校验算法。
  94. 根据权利要求77-93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为各模型共用的安全配置,或者,所述模型传输相关的安全配置包括各模型分别对应的安全配置。
  95. 根据权利要求76-94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模型更新消息,所述模型更新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96. 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预定义部分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模型输入数据类型集合;
    模型输出数据类型集合;
    模型结构要求;
    模型性能要求。
  97. 根据权利要求95或96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接收配置信息,所述数据接收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更新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98. 根据权利要求76-97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消息,所述RRC消息中包括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所述RRC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更新所述模型中需要更新的预定义部分。
  99. 根据权利要求76-98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中包括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100. 根据权利要求76-99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模型之前: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了所述模型传输控制信息。
  101.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5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
  102.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26至50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
  103.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5或26至50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
  104.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5或26至50任一项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
PCT/CN2021/114383 2021-08-24 2021-08-24 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023954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14383 WO2023023954A1 (zh) 2021-08-24 2021-08-24 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2180101606.2A CN117941431A (zh) 2021-08-24 2021-08-24 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14383 WO2023023954A1 (zh) 2021-08-24 2021-08-24 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23954A1 true WO2023023954A1 (zh) 2023-03-02

Family

ID=85321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114383 WO2023023954A1 (zh) 2021-08-24 2021-08-24 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41431A (zh)
WO (1) WO2023023954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3216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端侧设备、云侧设备与端云协同系统
CN109644490A (zh) * 2017-09-07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295863A (zh) * 2017-10-30 2020-06-16 苹果公司 用于广播多播内容选择和服务的增强型广播多播服务的扩展实施
CN111819872A (zh) * 2020-06-03 2020-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144743A1 (en) * 2019-11-07 2021-05-1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3216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端侧设备、云侧设备与端云协同系统
CN109644490A (zh) * 2017-09-07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295863A (zh) * 2017-10-30 2020-06-16 苹果公司 用于广播多播内容选择和服务的增强型广播多播服务的扩展实施
US20210144743A1 (en) * 2019-11-07 2021-05-1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CN111819872A (zh) * 2020-06-03 2020-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41431A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9519B (zh) 对为用户设备配置的多个承载执行承载类型改变的方法
CN111386725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pdcp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US114454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095885A1 (zh) 网络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69115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用户平面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13291A (zh) 演进的数据压缩方案信令
CN10570419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8282292B (zh)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7615808B (zh) Lte和wlan聚合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WO2019019224A1 (zh) 命令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9191912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110168A1 (zh) 通信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TW201906443A (zh) 用於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WO2022057510A1 (zh) 协同推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18014154A1 (zh) 一种rrc连接重建方法和装置
US116534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val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04675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4685959A (zh) 具有统一接口的无源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
US2021014480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chip,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42910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023954A1 (zh) 模型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0029838A1 (zh) 一种配置载波的方法及设备
WO2023279296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和通信设备
WO202214129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10336717A1 (en)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9544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19544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19544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