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267412A1 -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 - Google Patents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267412A1
WO2022267412A1 PCT/CN2021/141557 CN2021141557W WO2022267412A1 WO 2022267412 A1 WO2022267412 A1 WO 2022267412A1 CN 2021141557 W CN2021141557 W CN 2021141557W WO 2022267412 A1 WO2022267412 A1 WO 202226741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inter
frame interval
bluetooth connection
broadcast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1415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肖羽
Original Assignee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226741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267412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Abstract

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修改所述帧间间隔,并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时间窗;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扫描请求之后返回的扫描响应;根据所述扫描响应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由此,提高蓝牙设备通信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
本申请要求2021年6月2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713547.6、发明名称为“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牙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
背景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和语音通信开放的全球规范,它是基于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固定和移动设备建立通信环境的一种特殊的近距离无线技术连接。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发展,蓝牙技术也在通信中被广泛应用。
传统的蓝牙设备使用特定的蓝牙设备名称或者特定的蓝牙设备地址的方式与另一设备连接,然而该缺点是容易通过抓包来轻易获取名称和地址,然后在通用蓝牙设备上修改即可完成连接控制,也即传统的蓝牙连接方法的通信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以提高蓝牙设备通信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修改所述帧间间隔,并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时间窗;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 描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扫描请求之后返回的扫描响应;根据所述扫描响应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之后,获取第一设备的身份解析秘钥;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解析秘钥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私有地址;断开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蓝牙连接;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私有地址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二蓝牙连接,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蓝牙通信。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或者第二蓝牙连接之后,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并根据恢复的帧间间隔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可选的,所述扫描响应中包括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并根据恢复的帧间间隔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可选的,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第一预设标识,所述接收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之后,还包括:验证所述第一预设标识;当第一预设标识验证通过时,继续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
可选的,所述扫描响应中包含第二预设标识,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扫描请求之后返回的扫描响应之后,还包括:验证所述第二预设标识;当第二预设标识验证通过时,继续根据所述扫描响应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可选的,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交互的全部或部分数据经过预设加密算法加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用于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侦听扫描请求的时间窗;若在所述时间窗内接收到第二设备发起的扫描请求,则向所述第二设备返回扫描响应,以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之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本设备的身份解析秘钥,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身份解析秘钥确定本设备的私有地址;断开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蓝牙连接;根据本设备的私有地址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二蓝牙连接,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蓝牙通信。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或者第二蓝牙连接之后,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并根据恢复的帧间间隔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可选的,所述扫描响应中包括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并根据恢复的帧间间隔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可选的,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第一预设标识,在第二设备验证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通过之后继续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
可选的,所述扫描响应中包含第二预设标识,在第二设备验证所述第二预设标识通过之后继续与本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可选的,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交互的全部或部分数据经过预设加密算法加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广播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帧间间隔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修改所述帧间间隔,并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时间窗;扫描请求发起模块,用于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扫描请求之后返回的扫描响应;第一蓝牙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扫描响应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广播数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 据中包括用于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时间窗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侦听扫描请求的时间窗;扫描响应返回模块,用于若在所述时间窗内接收到第二设备发起的扫描请求,则向所述第二设备返回扫描响应,以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所述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设备,包括所述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或者,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所述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提出了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该方法中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中携带修改帧间间隔(T_IFS)的信息,双方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可以据此修改自身使用的T_IFS,并按照修改后的T_IFS完成后续的信号传输以建立蓝牙连接,完成蓝牙配对。该方案中,仅在双方设备均能够修改协议定义的T_IFS,才能够建立蓝牙连接;相较于传统蓝牙连接方法中双方设备均按照协议定义的T_IFS进行信号传输,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修改后的T_IFS可不同于协议定义的内容,能够增加通信复杂度,造成蓝牙连接的门槛,从而提高蓝牙设备通信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双方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也即蓝牙配对完成后,采用私有地址解析功能,隐藏第一设备真正的蓝牙地址,进一步加强蓝牙的连接保护。
进一步地,仅在蓝牙配对阶段对T_IFS修改,以保证双方设备能够基于修改的T_IFS完成蓝牙配对,在双方设备完成配对后仍使用协议定义的T_IFS,避免影响双方设备与其他蓝牙设备(除该双方设备之外的设备)的通信。进一步,第一设备可通过扫描响应中携带的第 二指示信息指示恢复修改的T_IFS,第一设备在发送扫描响应后恢复修改的T_IFS,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扫描响应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恢复修改的T_IFS。
进一步地,可以在广播数据及扫描响应中加入用于验证第一设备身份的标识,仅与身份验证通过的设备进行蓝牙配对,杜绝所有支持蓝牙协议的设备都能够与第二设备连接并对第二设备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提高蓝牙连接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发送数据的设备(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其中一个)采用预设加密算法对要发送的数据加密,接收数据的设备(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另一个)通过与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对接收的数据解密,才能够获取数据中的内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蓝牙通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言,传统的蓝牙连接方法的通信安全性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修改所述帧间间隔,并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时间窗;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扫描请求之后返回的扫描响应;根据所述扫描响应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能够有效提高蓝牙设备通信的安全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由终端侧执行,所述终端可以为手机、电脑、移动手表、电视、空调等蓝牙设备,为方便描述,将执行图1所示第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终端记作第二设备。所述第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01至步骤S104,详述如下:
步骤S101,接收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设备是要与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设备,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为蓝牙连接中的主设备(Master),第一设备为蓝牙连接中的从设备(Slave)。例如,通过蓝牙连接的电视和遥控器,所述第二设备可以指电视,所述第一设备可以指遥控器;再例如,通过蓝牙连接的手机和耳机,所述第二设备可以指手机,所述第一设备可以指耳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示例,这里不再赘述。
广播数据为第一设备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的数据,该广播数据可以由第一设备附近预设范围内的其他蓝牙设备接收,当第二设备处于该预设范围内,则可以接收该广播数据。该广播数据中携带修改帧间间 隔(Timer Inter Frame Space,一般记作T_IFS)的第一指示信息。通常而言,T_IFS用于确定连续数据包之间的时间延迟,T_IFS的取值根据协议定义,当前蓝牙协议定义的T_IFS一般为150微秒(μs)+/-2μs。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将当前使用的T_IFS修改为其他帧间间隔的信息,如当前使用的T_IFS为150μs,第二指示信息可将其修改为140μs或者160μs等等。
步骤S102,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修改所述帧间间隔,并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时间窗。
在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之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修改其使用的T_IFS,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即T_IFS)确定下一次信号交互的时间窗,以成功进行二者间的信号传输。进一步,双方设备(即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无需在发送或接收广播数据之后立即修改T_IFS,可以协商在特定时刻点修改T_IFS并使用修改后的T_IFS进行特殊通讯,该特定的时刻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步骤S103,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扫描请求之后返回的扫描响应。
步骤S104,根据所述扫描响应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可选的,扫描请求可以为第二设备发出的寻呼消息(paging)。进一步,第二设备可以采用跳频的方式寻呼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按照修改后的T_IFS确定发送扫描请求的时机,也即所述时间窗。对应的,第一设备同样根据修改后T_IFS确定时间窗,并在该时间窗内通过扫描的方式接收所述扫描请求(即寻呼消息),并向所述第二设备返回对该扫描请求的响应,也即扫描响应,或者称为寻呼消息的响应(response),第二设备也在该时间窗内侦听所述扫描响应。由此,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便会建立蓝牙连接,即异步无连接(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简称ACL)链路的连接。第一设备和第 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这里记作第一蓝牙连接),也即二者完成了蓝牙配对。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需要能够支持修改协议定义的T_IFS,为实现这一点,可改变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硬件(如蓝牙芯片等)。由此能够在硬件上设置蓝牙连接的门槛,以保护蓝牙通信中的数据安全。或者,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均开启支持修改协议定义的T_IFS的权限,也即在权限上设置蓝牙连接的门槛。
通过图1所述的方法,在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中携带修改帧间间隔(T_IFS)的信息,双方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可以据此修改自身使用的T_IFS,以从标准协议上脱离,并按照修改后的T_IFS完成后续的信号传输以建立蓝牙连接,完成蓝牙配对。该方案中,仅在双方设备均能够修改协议定义的T_IFS,才能够建立蓝牙连接;相较于传统蓝牙连接方法中双方设备均按照协议定义的T_IFS进行信号传输,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增加通信复杂度,造成蓝牙连接的门槛,从而提高蓝牙设备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第二设备执行图1的步骤S104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之后,获取第一设备的身份解析秘钥;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解析秘钥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私有地址;断开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蓝牙连接;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私有地址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二蓝牙连接,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蓝牙通信。
其中,私有地址,又称为可解析的私有地址(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其与公有地址(也称公有设备地址,Public Device Address)相区别。私有地址通过一个随机数和一个身份解析秘钥(Identity Resolving Key,简称IRK)生成。私有地址只能被拥有相同IRK的设备扫描到才可以被解析,可以有效防止被未知的蓝牙设备扫描和追踪。关于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现有协议,这里不再赘述。
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之后,第二设备可以获取第一设备的IRK并解析得到第二设备的私有地址,第二设备的公有地址被隐藏,双方设备基于第二设备的私有地址重新建立蓝牙连接,也即第二蓝牙连接,至此双方设备之间的蓝牙配对工作完成,二者之间可以通过蓝牙数据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之后,第二设备可以获取第一设备的IRK并解析得到第一设备的私有地址,也即第一设备在后续通信过程中使用私有地址,第二设备仍使用其公有地址。
或者,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之后,双方设备可以交换彼此的IRK,在后续通信过程中双方设备均使用其私有地址,双方设备的公有地址均被隐藏。
可选的,所述获取第一设备的身份解析秘钥(IRK),可以包括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IRK,也可以包括从预设位置获取第一设备的IRK。进一步,可预先将需要与当前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一个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其他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另一个设备)的IRK存储在预设位置,以使得当前设备需要与其他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时,则可以直接从预设位置获取其他设备的IRK。进一步,所述预设位置可以为当前设备内存中的固定位置,也可以为服务器(如云平台等)上的固定位置。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同一厂家可将其生产的一个或多个蓝牙设备的IRK存储在另一设备的内存中,以保护自家产品,该场景一般可以应用于配套的产品中,如可以将电视遥控器的IRK存储在与该电视遥控器配套的电视的内存中。
本实施例中,在双方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也即蓝牙配对完成后,采用私有地址解析功能,隐藏第一设备真正的蓝牙地址,进一步加强蓝牙的连接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或者第二蓝牙连接之后,恢复 修改的帧间间隔,并根据恢复的帧间间隔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其中,修改前的帧间间隔(也即恢复的帧间间隔)一般指的是协议定义的T_IFS,也即150微秒(μs)+/-2μs。
在双方设备建立第一/第二蓝牙连接后,双方设备恢复使用协议定义的T_IFS,也即仅在蓝牙配对阶段对T_IFS修改,以保证双方设备能够基于修改的T_IFS完成蓝牙配对,在双方设备完成配对后仍使用协议定义的T_IFS,避免影响双方设备与其他蓝牙设备(除该双方设备之外的设备)的通信。
可选的,所述扫描响应中包括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并根据恢复的帧间间隔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恢复修改的T_IFS。第一设备在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扫描响应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以指示第二设备将已修改的T_IFS恢复,第一设备发送扫描响应后恢复修改的T_IFS,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扫描响应之后恢复修改的T_IFS。进一步,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扫描响应后,并不立即恢复修改的T_IFS,而是在双方设备最多完成6个数据包的传输后,再恢复修改的T_IFS,在所述6个数据包中,若有一个数据包被对方设备成功接收,则双方设备成功连接,不再传输其余的数据包,此时直接恢复修改的T_IFS,继续执行后续的流程。对应的,第一设备也需要在双方设备完成最多6个数据包的数据后,恢复修改的T_IFS。所述最多6个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按照修改的T_IFS进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第一预设标识,所述接收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之后,还包括:验证所述第一预设标识;当第一预设标识验证通过时,继续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
第一预设标识为用于对第一设备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标识,仅在第 二设备对第一设备的身份验证通过时,才继续执行后续的步骤。若第二设备对第一设备的身份验证不通过,则停止蓝牙配对。可选的,第二设备对第一设备的身份验证不通过之后,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可生成错误提示,以告知使用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的用户本次蓝牙配对失败。
可选的,第一预设标识可以包括第一设备蓝牙的名称、第一设备的名称或者标识号(Identification,简称ID)等能用于身份验证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描响应中包含第二预设标识,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扫描请求之后返回的扫描响应之后,还包括:验证所述第二预设标识;当第二预设标识验证通过时,继续根据所述扫描响应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其中,第二预设标识为用于对第一设备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标识,第二预设标识可以包括第一设备蓝牙的名称、第一设备的名称或者标识号(Identification,简称ID)等能用于身份验证的标识。其中,第一预设标识和第二预设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标识和第二预设标识相同,二者都为第一设备蓝牙的名称。
可选的,若第二设备对第一设备的第二预设标识验证不通过,停止蓝牙配对,进一步,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可生成错误提示,以告知使用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的用户本次蓝牙配对失败。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广播数据及扫描响应中加入用于验证第一设备身份的标识,仅与身份验证通过的设备进行蓝牙配对,杜绝所有支持蓝牙协议的设备都能够与第二设备连接并对第二设备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提高蓝牙连接的安全性。
可选的,第二设备也可以在其向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如扫描请求)中携带自己身份的标识,记作第三预设标识。第一设备通过对第 三预设标识验证通过时,才继续执行后续的流程,若第三预设标识验证不通过,则双方设备无法完成蓝牙配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交互的全部或部分数据经过预设加密算法加密。
其中,预设加密算法可以为常见的对称或非对称加密算法。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交互的数据可以包括广播数据、扫描请求、扫描响应以及正常通信时传输的数据等等。
发送前述数据的设备(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其中一个)采用预设加密算法对要发送的数据加密,接收前述数据的设备(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另一个)通过与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对接收的数据解密,才能够获取数据中的内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蓝牙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所述第二设备执行,第二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201,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加密的广播数据时,解密广播数据,从解密后的数据中获取第一预设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修改T_IFS,并确定时间窗。
步骤S202,验证第一预设标识;若第一预设标识验证通过,则跳转至步骤S203,否则蓝牙连接失败。
步骤S203,在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并接收第一设备返回的加密的扫描响应,解密扫描响应以获取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二预设标识,并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恢复T_IFS。
步骤S204,验证第二预设标识;当第二预设标识验证通过,则跳转至步骤S205,否则蓝牙连接失败。
步骤S205,发起链接请求,数据信道上使用修改的T_IFS进行 连接,交互最多6个数据包后使用恢复T_IFS。
步骤S206,完成配对,交换IRK。
步骤S207,断开连接,使用第一设备的私有地址进行广播和连接配对流程。
步骤S208,与第一设备正常通信。
请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第三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该方法由第一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301,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用于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步骤S302,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侦听扫描请求的时间窗;步骤S303,若在所述时间窗内接收到第二设备发起的扫描请求,则向所述第二设备返回扫描响应,以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之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本设备的身份解析秘钥,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身份解析秘钥确定本设备的私有地址;断开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蓝牙连接;根据本设备的私有地址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二蓝牙连接,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蓝牙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或者第二蓝牙连接之后,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并根据恢复的帧间间隔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描响应中包括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并根据恢复的帧间间隔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第一预设标识,在第二设备验证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通过之后继续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描响应中包含第二预设标识,在第二设备验证所述第二预设标识通过之后继续与本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交互的全部或部分数据经过预设加密算法加密。
图3中的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与图1所述方法时的各个步骤相对应。图3所述方法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图1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由第一设备执行,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401,根据设定的广播间隔发送加密的广播数据。
步骤S402,收到第二设备的加密后的扫描请求,解密扫描请求得到第三预设标识。
步骤S403,验证第三预设标识;当验证通过时,跳转至步骤S404,否则蓝牙连接失败。
步骤S404,向第二设备发送加密的扫描响应,扫描响应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二预设标识。
步骤S405,发起链接请求,数据信道上使用修改的T_IFS进行连接,交互最多6个数据包后使用恢复T_IFS。
步骤S406,完成配对,交换IRK。
步骤S407,断开连接,使用自己的私有地址进行广播和连接配对流程。
步骤S408,与第二设备正常通信。
图4中的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与图2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其他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50,包括:广播数据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帧间间隔修改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修改所述帧间间隔,并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时间窗;扫描请求发起模块503,用于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扫描请求之后返回的扫描响应;第一蓝牙连接建立模块504,用于根据所述扫描响应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关于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50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图1和图2关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的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50可以对应于蓝牙设备中具有蓝牙设备的连接功能的芯片,或者对应于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芯片,例如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蓝牙芯片等;或者对应于蓝牙设备中包括具有蓝牙设备的连接功能芯片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具有数据处理功能芯片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蓝牙设备。
请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60,包括:广播数据发送模块601,用于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用于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时间窗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侦听扫描请求的时间窗;扫描响应返回模块603,用于若在所述时间窗内接收到第二设备发起的扫描请求,则向所述第二设备返回扫描响应,以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关于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60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图3和图4关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的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60可以对应于蓝牙 设备中具有蓝牙设备的连接功能的芯片,或者对应于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芯片,例如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蓝牙芯片等;或者对应于蓝牙设备中包括具有蓝牙设备的连接功能芯片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具有数据处理功能芯片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蓝牙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图1至图4所述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还可以包括光盘、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设备。所述蓝牙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图1至图4所述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其用 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 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修改所述帧间间隔,并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时间窗;
    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扫描请求之后返回的扫描响应;
    根据所述扫描响应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之后,获取第一设备的身份解析秘钥;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解析秘钥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私有地址;
    断开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蓝牙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私有地址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二蓝牙连接,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蓝牙通信。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或者第二蓝牙连接之后,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并根据恢复的帧间间隔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响应中包括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并根据恢复的帧间间隔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第一预设标识,所述接收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之后,还包括:
    验证所述第一预设标识;
    当第一预设标识验证通过时,继续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响应中包含第二预设标识,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扫描请求之后返回的扫描响应之后,还包括:
    验证所述第二预设标识;
    当第二预设标识验证通过时,继续根据所述扫描响应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交互的全部或部分数据经过预设加密算法加密。
  8. 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用于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
    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侦听扫描请求的时间窗;
    若在所述时间窗内接收到第二设备发起的扫描请求,则向所述第二设备返回扫描响应,以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之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本设备的身份解析秘钥,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身份解析秘钥确定本设备的私有地址;
    断开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蓝牙连接;
    根据本设备的私有地址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二蓝牙连接,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蓝牙通信。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或者第二蓝牙连接之后,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并根据恢复的帧间间隔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响应中包括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恢复修改的帧间间隔,并根据恢复的帧间间隔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第一预设标识,在第二设备验证所述第一预设标识通过之后继续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响应中包含第二预设标识,在第二设备验证所述第二预设标识通过之后继续与本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2或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交互的全部或部分数据经过预设加密算法加密。
  15. 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广播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的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
    帧间间隔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修改所述帧间间隔,并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时间窗;
    扫描请求发起模块,用于在所述时间窗内发起扫描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扫描请求之后返回的扫描响应;
    第一蓝牙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扫描响应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16. 一种蓝牙设备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广播数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广播数据,所述广播数据中包括用于修改帧间间隔的第一指示信息;
    时间窗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修改后的帧间间隔确定侦听扫描请求的时间窗;
    扫描响应返回模块,用于若在所述时间窗内接收到第二设备发起的扫描请求,则向所述第二设备返回扫描响应,以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
  17.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8. 一种蓝牙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或者,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CT/CN2021/141557 2021-06-25 2021-12-27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 WO2022267412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3547.6A CN113301572B (zh) 2021-06-25 2021-06-25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
CN202110713547.6 2021-06-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67412A1 true WO2022267412A1 (zh) 2022-12-29

Family

ID=77329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141557 WO2022267412A1 (zh) 2021-06-25 2021-12-27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1572B (zh)
WO (1) WO20222674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1572B (zh) * 2021-06-25 2022-09-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
CN114501343B (zh) * 2022-03-28 2022-07-15 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节点扫描实现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15919B (zh) * 2022-04-29 2024-02-27 合肥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29578A (zh) * 2022-09-09 2022-12-27 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通信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80843A1 (en) * 2014-03-31 2015-10-01 Google Inc. Device Proximity Detection
CN107317606A (zh) * 2017-07-03 2017-11-03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防追踪的方法及设备
US20180098338A1 (en) * 2015-04-13 2018-04-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devices using bluetooth low-energy technology
US20180288092A1 (en) * 2017-03-30 2018-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ection from relay attac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3301572A (zh) * 2021-06-25 2021-08-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4294C (zh) * 2003-07-16 2009-09-2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较少的帧间间隔(ifs)时间发送数据帧
CN112351390A (zh) * 2019-08-09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互识或互信的方法
CN111565367B (zh) * 2020-05-18 2021-09-14 深圳市觅拓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物联终端参数调整方法和系统
CN111935693B (zh) * 2020-08-26 2022-05-0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连接方法和蓝牙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80843A1 (en) * 2014-03-31 2015-10-01 Google Inc. Device Proximity Detection
US20180098338A1 (en) * 2015-04-13 2018-04-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devices using bluetooth low-energy technology
US20180288092A1 (en) * 2017-03-30 2018-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ection from relay attac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7317606A (zh) * 2017-07-03 2017-11-03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防追踪的方法及设备
CN113301572A (zh) * 2021-06-25 2021-08-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1572B (zh) 2022-09-30
CN113301572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267412A1 (zh)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蓝牙设备
US11616775B2 (en) Network access authent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JP6262308B2 (ja) リンク設定および認証を実行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4804983B2 (ja) 無線端末、認証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65276A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8385549B2 (en) Fast authentication betwee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CN110912880B (zh) 配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198254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ursive authentica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US9571475B2 (en) Call encryp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A2929173A1 (en) Key configu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WO2018120247A1 (zh) 一种终端匹配方法、装置
CN104982053B (zh) 用于获得认证无线设备的永久身份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WO2017133021A1 (zh) 一种安全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111187A1 (zh) 终端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44555B2 (en) Secur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entifying bluetooth connected devices with installed application
WO2015100974A1 (zh) 一种终端认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5502701A (ja) ワイヤレスリンクのセットアップのために鍵のライフタイムへのアクセスを可能にすること
US20230179997A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user plane security algorithm
US20230208656A1 (en) Mutual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076000A1 (zh) 一种加密数据流的识别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US2022032958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US20230052917A1 (en) Pairing method applied to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device
JP7312279B2 (ja) モバイル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システム、方法、記憶媒体及び電子機器
WO2016165429A1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
WO2011134291A1 (zh) 一种节点间密钥的建立方法、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9468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