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128647A1 - 一种滤芯装置和过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芯装置和过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128647A1
WO2021128647A1 PCT/CN2020/083688 CN2020083688W WO2021128647A1 WO 2021128647 A1 WO2021128647 A1 WO 2021128647A1 CN 2020083688 W CN2020083688 W CN 2020083688W WO 2021128647 A1 WO2021128647 A1 WO 202112864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lement device
filter element
filter material
fil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836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陈佩清
蒋永锋
Original Assignee
岐北通用净水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岐北通用净水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岐北通用净水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112864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128647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6Water distributors either inside a treatment tank or directing the water to several treatment tanks; 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corporating these distributors, with or without chemical or biological ta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on-exchan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f specified substances, e.g. trace elements, for ameliorating potable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6Cartrid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芯装置和过滤设备,该滤芯装置包括:壳体、滤材、罩体壳体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容水腔,容水腔的底部设有出水孔;滤材设于容水腔内并将容水腔分隔成原水腔和净水腔,净水腔内设有顶部敞开的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与出水孔连通;罩体套设在出水通道上,罩体的内表面与出水通道的外表面间隔开形成第一过水间隙,罩体的底面与容水腔的底面间隔开形成第二过水间隙,以在净水腔内的水位达到罩体的顶面时净水从第二过水间隙经第一过水间隙、出水通道和出水孔流出。从而提高过滤装置的过滤速度,保证过滤水流动稳定,出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滤芯装置和过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净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芯装置和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滤芯装置用于过滤原水,原水中的颗粒被滤材截留下来。被截留下来的颗粒会导致滤材部分堵塞,或是由于滤材中含有空气,水从上而下流过滤材时,水的流动受到气阻的影响,从而导致滤材的过滤性能降低,水流速降低,水流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滤芯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过滤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滤芯装置,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容水腔,所述容水腔的底部设有出水孔;
滤材,所述滤材设于所述容水腔内并将所述容水腔分隔成原水腔和净水腔,所述净水腔内设有顶部敞开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出水孔连通;
罩体,所述罩体套设在所述出水通道上,所述罩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出水通道的外表面间隔开形成第一过水间隙,所述罩体的底面与所述容水腔的底面间隔开形成第二过水间隙,以在所述净水腔内的水位达到所述罩体的顶面时净水从所述第二过水间隙经所述第一过水间隙、所述出水通道和所述出水孔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滤芯装置,通过在净水腔内设置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上套设罩体,罩体与出水通道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间隙和第二过水间隙。这样,原水进入原水腔内在重力的作用下经滤材过滤后,进入净水腔,净水腔内的净水蓄水至罩体的顶面时,净水可单向依次从第二过水间隙经第一过水间隙、出水通道和出水孔。如此有利于气体的全部排出,解决滤材气堵的问题,第一过水间隙、第二过水间隙和出水通道也形成虹吸结构,使得净水腔内的水根据虹吸原理从出水通道中迅速引出,从而利用负压和重力的结合使得滤材的过滤速度提升。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滤芯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容水腔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环绕所述罩体的外周设置,所述滤材盖设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滤材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罩体共同限定出所述净水腔,所述滤材的外表面与所述容水腔的内表面共同限定出所述原水腔。由此,利用支撑件可合理的限定原水腔和净水腔,利于空间布局,滤材的设置使得原水因重力作 用从上往下流过滤材进行过滤,并且该结构可进一步地提高滤材过滤水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滤材覆盖所述支撑件的顶面和外周面,所述滤材的内壁面与所述支撑件的外壁面间隔开形成第三过水间隙。由此,通过滤材对支撑件的顶面和外周面进行覆盖,可提高滤材的过滤面积,提升了过滤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第一筋条,以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滤材之间形成所述第三过水间隙。这样在支撑件外周面的滤材过滤后的水可从第三过水间隙进入净水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筋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筋条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外周面且沿所述支撑件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支撑件的径向向外延伸。这样有利于减小第三过水间隙内流动过水阻力,可以提高水流顺畅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支撑件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筋条从所述支撑件的底端延伸至其顶端。这样有利于减小第三过水间隙内流动过水阻力,可以提高水流顺畅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环绕所述罩体的外周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所述支撑板竖立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支撑件为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竖立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滤材呈开口朝下的筒状结构,所述滤材的开口端面与所述容水腔的底面相抵接。由此,可提高滤材的过滤面积,提升了过滤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滤材为活性炭、滤纸或陶瓷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卡设在所述容水腔的内壁面上并对所述滤材的顶部施加下压力,以使所述滤材的开口端面与所述容水腔的底面相抵接。这样,可保证滤材均可将原水腔内的水过滤后再进入净水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下压板形成环形,所述下压板上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导流片,相邻两所述导流片之间形成导流口。由此,导流口可引导原水从容水腔的内壁面进入原水腔,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滤材的顶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容水腔的内壁面限定出环形台阶,所述下压板的上周沿向外延伸出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搭设在所述环形台阶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容水腔的底部的中间区域下凹设置,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域。如此,可较快地形成虹吸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出水孔的周沿朝向所述容水腔内竖直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出 水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容水腔的底面设有多个第二筋条,多个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出水通道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容水腔的径向向外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罩体与所述支撑件通过多根连杆连接在一起,多根所述连杆沿所述罩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杆搭设在所述第二筋条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罩体的底部周沿向外延伸出第二翻边,所述支撑件的底部周沿向内延伸出第三翻边,每个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翻边,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翻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净水腔内装设有颗粒状滤料。由此,可使该滤芯装置形成复合滤芯。滤材对原水进行过滤,滤料进行抑菌或是软化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颗粒状滤料为颗粒碳、离子交换树脂、陶瓷球、碱性球、电气石、KDF、矿化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罩体之间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用于拦截所述颗粒状滤料。由此,可避免颗粒状滤料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滤网为无纺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三筋条,所述第三筋条设于所述罩体的内表面或/和所述出水通道的外表面,以在所述罩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出水通道的外表面间隔开形成第一过水间隙,在所述罩体的底面与所述容水腔的底面间隔开形成第二过水间隙。这样有利于减小第一过水间隙内流动过水阻力,可以提高水流顺畅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出水通道的外径小于所述罩体的内径,所述第三筋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筋条设于所述罩体的内壁面和内部顶面,其中所述罩体的内壁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三筋条沿所述罩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有利于减小第一过水间隙内流动过水阻力,可以提高水流顺畅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容水腔的内壁面上沿所述容水腔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第四筋条,每个所述第四筋条从所述容水腔的底部向上延伸,相邻两所述第四筋条之间形成导流槽。由此,使得原水进入原水腔具有整流、导流作用,使水流更加平稳,减少掺气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水腔相通的多个进水孔和多个出气孔。使得原水进入原水腔具有整流、导流作用,使水流更加平稳,减少掺气现象,进而避免了原水中混杂着较多的空气进入滤材而产生流速骤减的现象,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个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盖体的周壁上且阵列排布,多个所述 出气孔位于所述盖体的顶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过滤设备,包括上述的滤芯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滤设备,其通过上述滤芯装置的设置,使得滤材的过滤速度提升,提高水流速度,保证水流动稳定、出水稳定。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罩体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下压板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滤芯装置1;
壳体100、容水腔101、原水腔1011、净水腔1012、出水孔102、出水通道103、第一过水间隙104、第二过水间隙105、第三过水间隙106、第二筋条107、环形台阶108、第四筋条109;
滤材200;
罩体300、第二翻边301、第三筋条302;
支撑件400、第一筋条401、第三翻边402;
连杆500;
下压板600、导流片601、导流口602、第一翻边603;
盖体700、进水孔701、出气孔7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 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以下结合附图1-图10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滤芯装置的实现进行详细地描述。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滤芯装置,其将原水过滤成纯净水,其通过滤芯的整体结构的设计,使得该滤芯装置过滤时利用液体的重力结合虹吸,可快速地过滤水,提高过滤水的流速,保证水流稳定、出水稳定。因此,该滤芯装置1包括壳体100、滤材200和罩体300。
结合图1-图4,壳体100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容水腔101,容水腔101的底部设有出水孔102;滤材200设于容水腔101内并将容水腔101分隔成原水腔1011和净水腔1012,净水腔1012内设有顶部敞开的出水通道103,出水通道103与出水孔102连通;罩体300套设在出水通道103上,罩体300的内表面与出水通道103的外表面间隔开形成第一过水间隙104,罩体300的底面与容水腔101的底面间隔开形成第二过水间隙105,以在净水腔1012内的水位达到罩体300的顶面时净水从第二过水间隙105经第一过水间隙104、出水通道103和出水孔102流出。
也就是说,滤材200设置在容水腔101内,其外表面对应的是原水腔1011,内表面对应的是净水腔1012,原水腔1011内的水因重力作用,会从滤材200的外表面流向滤材200的内表面而进入净水腔1012。然后,罩体300是套设在出水通道103上,其会将出水通道103的顶部盖住,使得净水不会直接滴入出水通道103内,而是在净水腔1012内蓄水至罩体300的顶面,此时因水压、气压的作用,净水腔1012内的水就会从第二过水间隙105经第一过水间隙104流入出水通道103并从出水孔102流出,由此形成虹吸现象,出水通道103的顶部形成负压,会将净水腔1012内的水流提速,使得滤材200的过滤速度也会提升;并且,由于水的作用,净水腔1012内的空气,滤材内的空气均会被赶尽,过滤水的流动没有气阻的影响,使流动稳定。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滤芯装置1,通过在净水腔1012内设置出水通道103、出水通道103上套设罩体300,罩体300与出水通道103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间隙104和第二过水间隙105。这样,原水进入原水101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经滤材200过滤后,进入净水腔1012,净水腔1012内的净水蓄水至罩体300的顶面时,净水可单向依次从第二过水间隙105经第一过水间隙104、出水通道103和出水孔102。如此有利于气体的全部 排出,解决滤材200气堵的问题,第一过水间隙104、第二过水间隙105和出水通103道也形成虹吸结构,使得净水腔1012内的水根据虹吸原理从出水通道103中迅速引出,从而利用负压和重力的结合使得滤材200的过滤速度提升,提高水流速度,并且净水的流动没有气阻的影响,流动稳定,出水也就稳定。
其中,滤材200可以是呈片状、倒置碗状、倒置筒状等方式设置在容水腔101内。当滤材200呈片状设置时,滤材200以上的则为原水腔,滤材200以下的则为净水腔。当滤材200呈倒置碗状或倒置筒状时,滤材的顶部外表面和外周面以外的为原水腔,滤材200的内表面以内的为净水腔。
结合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容水腔101内设有支撑件400,支撑件400环绕罩体300的外周设置,滤材200盖设在支撑件400上,滤材200的内表面与支撑件400和罩体300共同限定出净水腔1012,滤材200的外表面与容水腔101的内表面共同限定出原水腔1011。也就是说,通过环绕罩体300的外周设置的支撑件400支撑滤材200,使得滤材200可在容水腔101内限定出原水腔1011和净水腔1012。其中,滤材200可以是只盖设住支撑件400的顶面,也可以是既盖设住支撑件400的顶面,又包覆支撑件400的外周面。通过支撑件400的设置可合理的限定原水腔1011和净水腔1012,利于空间布局,滤材200的设置使得原水因重力作用从上往下流过滤材200进行过滤,滤材200与支撑件400配合限定出的净水腔1012在净水腔1012内的净水接近满腔时呈负压状态,通过负压结合重力可进一步地提高滤材200过滤水的效率。
结合图4,可选地,滤材200覆盖支撑件400的顶面和外周面,滤材200的内壁面与支撑件400的外壁面间隔开形成第三过水间隙106。也就是说,滤材200包覆支撑件400的顶面和外周面时,可使净水腔1012内的净水在接近满腔时,净水腔1012内更接近负压状态,其配合水的重力,虹吸现象的负压可大大地提高水过滤的速度。并且,通过滤材200对支撑件400的顶面和外周面进行覆盖,可提高滤材200的过滤面积,提升了过滤效率。
可选地,结合图3,支撑件400上设有第一筋条401,以在支撑件400和滤材200之间形成第三过水间隙106。这样在支撑件400外周面的滤材200过滤后的水可从第三过水间隙106进入净水腔1012内,并且在净水腔1012的负压状态下,第三过水间隙106的净水可快速地进入净水腔1012内。
进一步地,第一筋条401为多个,多个第一筋条401设于支撑件400的外周面且沿支撑件40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筋条401沿支撑件400的径向向外延伸。这样有利于减小第三过水间隙106内流动过水阻力,可以提高水流顺畅性。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筋条401沿支撑件40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至少部分第一筋条 401从支撑件400的底端延伸至其顶端。这样有利于减小第三过水间隙106内流动过水阻力,可以提高水流顺畅性。
可选地,支撑件400是包括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环绕罩体300的外周间隔设置。由此,在滤材200包覆支撑件400的外周面时,经滤材200过滤的水也可从相邻支撑板的间隔进入净水腔1012内。
进一步地,每个支撑板竖立设置。也就是说,每个支撑板的顶端用于支撑滤材200,其底端可以接触容水腔101的底面。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支撑板的底端可以固定在容水腔101的底面,简化过滤装置1的装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9,支撑件400可以是支撑筒,支撑筒竖立设置。如此,支撑筒的顶端支撑滤材,支撑筒的底端接触容水腔101的底面,支撑筒的外周是密封的,可满足净水腔1012更接近于负压,并且密封的外周面也使得净水腔1012内可放置颗粒状滤料。其中,支撑筒的底端与容水腔101的底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分离的。
可选地,容水腔101的底面设有多个第二筋条107,多个第二筋条107沿出水通道101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部分第二筋条107沿容水腔107的径向向外延伸。由此,第二筋条107可支撑支撑件400。
可选地,结合图9,罩体300与支撑件400通过多根连杆500连接在一起,多根连杆500沿罩体300的周向间隔设置,连杆500搭设在第二筋条107上。由此,使得罩体300与支撑件400一体化,简化过滤装置1的装配。当然,罩体300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单独设置。其中,连杆500搭设在第二筋条107上,可使支撑件400的底端与容水腔107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避免在净水腔1012内装设有颗粒状滤料时,对滤料无法合理的容纳。
进一步地,罩体300的底部周沿向外延伸出第二翻边301,支撑件400的底部周沿向内延伸出第三翻边402,每个连杆500的一端连接第二翻边301,每个连杆500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翻边402。
可选地,净水腔1012内装设有颗粒状滤料。由此,可使该滤芯装置1形成复合滤芯。滤材200对原水进行过滤,滤料对净水进行抑菌或是软化等,提高水质。
进一步地,颗粒状滤料可以是颗粒碳、离子交换树脂、陶瓷球、碱性球、电气石、KDF、矿化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支撑件400和罩体300之间连接有滤网(图未示),滤网用于拦截所述颗粒状滤料。其中,滤网是将支撑件400的底端封盖,并且在罩体300的底端口没有封盖。由此,通过滤网可避免颗粒状滤料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为无纺布。无纺布可对颗粒状滤料进行拦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滤材200呈开口朝下的筒状结构,滤材200的开口端面与容水腔101的底面相抵接。由此,可提高滤材200的过滤面积,提升了过滤效率。
可选地,滤材200为活性炭、滤纸或陶瓷球。
可选地,结合图3和图8,该过滤装置1还包括下压板600,下压板600卡设在容水腔101的内壁面上并对滤材200的顶部施加下压力,以使滤材200的开口端面与容水腔101的底面相抵接。这样,可保证滤材200均可将原水腔1011内的水过滤后再进入净水腔1012。
可选地,下压板600形成环形,下压板600上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导流片601,相邻两导流片601之间形成导流口602。由此,导流口602可引导原水从容水腔101的内壁面进入原水腔1011,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滤材200的顶面。
进一步地,容水腔101的内壁面限定出环形台阶108,下压板600的上周沿向外延伸出第一翻边603,第一翻边603搭设在环形台阶108上,从而实现下压板600卡设在容水腔101的内壁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容水腔101的底部的中间区域下凹设置,出水孔102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域。如此,通过液位差可较快地形成虹吸结构。
可选地,出水孔102的周沿朝向容水腔101内竖直向上延伸形成出水通道103。使得出水通道103的顶部和容水腔101的底面和出水孔102之间可形成虹吸现象的位能差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该滤芯装置1还包括第三筋条302,第三筋条302设于罩体300的内表面或/和出水通道103的外表面,以在罩体300的内表面与出水通道103的外表面间隔开形成第一过水间隙104,在罩体300的底面与容水腔101的底面间隔开形成第二过水间隙105。这样有利于减小第一过水间隙104内流动过水阻力,可以提高水流顺畅性。
可选地,出水通道103的外径小于罩体300的内径,第三筋条302为多个,多个第三筋条302设于罩体300的内壁面和内部顶面,其中罩体300的内壁面上的多个第三筋条302沿罩体300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有利于减小第一过水间隙内流动过水阻力,可以提高水流顺畅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6,容水腔101的内壁面上沿容水腔101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第四筋条109,每个第四筋条109从容水腔101的底部向上延伸,相邻两第四筋条109之间形成导流槽。由此,使得原水进入原水腔1011具有整流、导流作用,使水流更加平稳,减少掺气现象。
结合图1和图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过滤装置1还包括盖体700,盖体700 盖设在壳体100上,盖体700上开设有与容水腔101相通的多个进水孔701和多个出气孔702。通过进水孔701和出气孔702可对原水进行整流,有效实现气水分离,从而使得净水腔1012在满流时呈负压。使得原水进入原水腔具有整流、导流作用,使水流更加平稳,减少掺气现象,进而避免了原水中混杂着较多的空气进入滤材而产生流速骤减的现象,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
可选地,多个进水孔701位于盖体700的周壁上且阵列排布,多个出气孔702位于盖体700的顶部。从而使得盖体700具有整流、导流的作用,使水流平稳,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气水分离。
可选地,盖体700与壳体100卡扣连接,使得盖体700可盖设在壳体100上。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过滤设备,通过上述的过滤装置1的设置,使得滤材的过滤速度提升,提高水流速度,保证水流动稳定、出水稳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滤设备其他构成可采用现有的结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 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9)

  1. 一种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容水腔,所述容水腔的底部设有出水孔;
    滤材,所述滤材设于所述容水腔内并将所述容水腔分隔成原水腔和净水腔,所述净水腔内设有顶部敞开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出水孔连通;
    罩体,所述罩体套设在所述出水通道上,所述罩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出水通道的外表面间隔开形成第一过水间隙,所述罩体的底面与所述容水腔的底面间隔开形成第二过水间隙,以在所述净水腔内的水位达到所述罩体的顶面时净水从所述第二过水间隙经所述第一过水间隙、所述出水通道和所述出水孔流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腔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环绕所述罩体的外周设置,所述滤材盖设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滤材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罩体共同限定出所述净水腔,所述滤材的外表面与所述容水腔的内表面共同限定出所述原水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覆盖所述支撑件的顶面和外周面,所述滤材的内壁面与所述支撑件的外壁面间隔开形成第三过水间隙。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第一筋条,以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滤材之间形成所述第三过水间隙。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筋条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外周面且沿所述支撑件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支撑件的径向向外延伸。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支撑件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筋条从所述支撑件的底端延伸至其顶端。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环绕所述罩体的外周间隔设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竖立设置。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竖立设置。
  10.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呈开口朝下的筒状结构,所述滤材的开口端面与所述容水腔的底面相抵接。
  11.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为活性炭、滤纸或陶瓷球。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卡设在所 述容水腔的内壁面上并对所述滤材的顶部施加下压力,以使所述滤材的开口端面与所述容水腔的底面相抵接。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形成环形,所述下压板上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导流片,相邻两所述导流片之间形成导流口。
  14.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腔的内壁面限定出环形台阶,所述下压板的上周沿向外延伸出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搭设在所述环形台阶上。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腔的底部的中间区域下凹设置,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域。
  16. 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的周沿朝向所述容水腔内竖直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出水通道。
  1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腔的底面设有多个第二筋条,多个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出水通道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容水腔的径向向外延伸。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与所述支撑件通过多根连杆连接在一起,多根所述连杆沿所述罩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杆搭设在所述第二筋条上。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底部周沿向外延伸出第二翻边,所述支撑件的底部周沿向内延伸出第三翻边,每个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翻边,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翻边。
  2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腔内装设有颗粒状滤料。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滤料为颗粒碳、离子交换树脂、陶瓷球、碱性球、电气石、KDF、矿化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罩体之间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用于拦截所述颗粒状滤料。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无纺布。
  2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筋条,所述第三筋条设于所述罩体的内表面或/和所述出水通道的外表面,以在所述罩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出水通道的外表面间隔开形成第一过水间隙,在所述罩体的底面与所述容水腔的底面间隔开形成第二过水间隙。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的外径小于所述罩体的内径,所述第三筋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筋条设于所述罩体的内壁面和内部顶面,其中所述罩体的内壁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三筋条沿所述罩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2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腔的内壁面上沿所述容水腔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第四筋条,每个所述第四筋条从所述容水腔的底部向上延伸,相邻两所述第四筋条之间形成导流槽。
  2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水腔相通的多个进水孔和多个出气孔。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盖体的周壁上且阵列排布,多个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盖体的顶部。
  29. 一种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芯装置。
PCT/CN2020/083688 2019-12-27 2020-04-08 一种滤芯装置和过滤设备 WO2021128647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8797.8A CN110980838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滤芯装置和过滤设备
CN201911378797.8 2019-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28647A1 true WO2021128647A1 (zh) 2021-07-01

Family

ID=70077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83688 WO2021128647A1 (zh) 2019-12-27 2020-04-08 一种滤芯装置和过滤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80838A (zh)
WO (1) WO20211286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8806A (zh) * 2021-11-30 2022-02-01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12555B1 (en) * 2006-08-23 2013-08-20 Contech Engineered Solutions LLC Filter assembly, system and method
CN208394907U (zh) * 2018-03-05 2019-01-18 岐北通用净水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水壶过滤滤芯
CN208471723U (zh) * 2018-06-19 2019-02-05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滤芯装置、虹吸式滤水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1631Y (zh) * 2004-06-07 2006-11-29 唐伟钊 一种全自动清洗滤材式分质供水装置
CN208660533U (zh) * 2018-07-09 2019-03-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12050578U (zh) * 2019-12-27 2020-12-01 岐北通用净水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滤芯装置和过滤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12555B1 (en) * 2006-08-23 2013-08-20 Contech Engineered Solutions LLC Filter assembly, system and method
CN208394907U (zh) * 2018-03-05 2019-01-18 岐北通用净水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水壶过滤滤芯
CN208471723U (zh) * 2018-06-19 2019-02-05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滤芯装置、虹吸式滤水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0838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534260A (ja) 燃料フィルター
WO2020244430A1 (zh) 并联进水单级碟片式净水器
CN104707383B (zh) 水过滤器及其工作方法
WO2021128647A1 (zh) 一种滤芯装置和过滤设备
CN110215832A (zh) 工业用并联进水单级碟片式过滤器
CN212050578U (zh) 一种滤芯装置和过滤设备
CN211394057U (zh) 复合滤芯
CN211339044U (zh) 一种新型大通量四合一滤芯结构
CN210612992U (zh) 一种进水过滤装置及洗涤设备
CN110723833A (zh) 一种新型大通量四合一滤芯结构
CN212198740U (zh) 一种滤芯装置和滤水壶
CN212039372U (zh) 一种滤芯装置及过滤设备
CN208009561U (zh) 一种可拆卸起泡器
CN208049543U (zh) 一种滤芯可拆卸的净水装置
CN102813488A (zh) 具有碎泡结构的水过滤吸尘器尘杯
CN212532499U (zh) 一体式滤芯结构
CN217377311U (zh) 一种分子筛制氧机
CN213077711U (zh) 一种滤芯装置
CN212203538U (zh) 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分水器
CN216149096U (zh) 一种防漏炭滤芯
CN211963385U (zh) 气体输送管道的过滤结构及其封盖
CN213803148U (zh) 一种超滤滤芯滤壳
CN215387799U (zh) 蓄水用的双前置滤芯
CN213696734U (zh) 一种多风道尘盒装置及扫地机
CN108547966B (zh) 具有分解气泡、过滤、排气及排污效果的球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9050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9050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