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9205075A1 - 波束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波束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9205075A1
WO2019205075A1 PCT/CN2018/084759 CN2018084759W WO2019205075A1 WO 2019205075 A1 WO2019205075 A1 WO 2019205075A1 CN 2018084759 W CN2018084759 W CN 2018084759W WO 2019205075 A1 WO2019205075 A1 WO 201920507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report
cell
terminal
signal strength
receiv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0847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胡小峰
陈杰华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18/08475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9205075A1/zh
Publication of WO201920507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9205075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Definitions

  • the first terminal in the non-Massive MIMO cell adjacent to the second cell can be located on the beam of the second cell, and then The first terminal is switched to the second cell, thereby optimizing the network.
  • the second base station may further perform 3D beamforming on the first terminal that is switched to the second cell to further improve signal transmission quality and reduce interference.
  • the location of the first terminal may be determined by using a beam positioning method provided by the following method embodiment.
  • the second base station may also periodically track and measure 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of each second terminal in the second cell (N is greater than 1).
  • 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 An integer, such as N may be 64 or 128, etc.
  • the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on each beam in the beam eg, the level of the SRS on each beam can be measured).
  • the second base station may send the measured signal reception strength of the second terminal on each beam to the beam positioning device.
  • the beam positioning device may sort the beam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he strength of the received signal, and may determine the beam identifier of the at least one beam whose intensity is greater than the intensity threshold as the second terminal. Beam identification of the beam.
  •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by the beam positioning apparatus, the target measurement report and the target beam identification may inclu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波束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从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匹配的目标测量报告,及所述目标测量报告所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将所述目标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波束;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记录有第二小区包括的多个第二终端中,每个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以及每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且管理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的天线为天线阵列。本申请提供的波束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较高。

Description

波束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波束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终端的数量越来越多,用户对终端定位精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针对终端的定位方法一般可以应用于室内导航、精准位置广告推送、实时位置监控以及通信网络优化等多个领域。
相关技术中的定位方法一般包括小区标识(Cell ID)定位方法和增强型小区ID(Enhanced Cell ID,ECID)定位方法。该两种定位方法的基本思想均是基于预先获知的各个小区所处的位置,以及终端所属小区的ID,从而将终端所属小区的位置确定为终端的位置。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定位方法将小区的位置确定为终端的位置,其定位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波束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定位方法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从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与该第一测量报告匹配的目标测量报告,及该目标测量报告所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并将该目标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确定为该第一终端的定位波束;其中,该对应关系中记录有第二小区包括的多个第二终端中,每个该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以及每个该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该第二小区为该第一小区的邻区,且管理该第二小区的基站的天线为天线阵列。
本申请提供的定位方法,可以基于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以及预先存储的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对该第一终端进行波束定位,相比于基于小区标识定位,该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较高。
可选的,在该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每个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并获取每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根据获取到的波束标识和第二测量报告,建立该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中,任一波束标识对应的测量报告为该任一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所对应的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
预先基于第二小区中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标识以及第二测量报告,建立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使得后续可以基于该对应关系对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进行波束定位。
可选的,该第二小区可以包括多个波束;该获取每个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的过程可以包括:
对于每个第二终端,确定该第二终端在该多个波束中每个波束上的信号接收强度;
将信号接收强度大于强度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波束标识确定为该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
将信号接收强度大于强度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波束标识确定为该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可以确保该对应关系中,波束标识与第二测量报告的精准对应,从而可以提高基于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进行波束定位时的定位精度。
可选的,该第一测量报告可以包括:该第一终端在该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该第一终端在该第一小区的每个邻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每个第二终端上报的该第二测量报告可以包括:该第二终端在该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该第二终端在该第二小区的每个邻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相应的,确定与该第一测量报告匹配的目标测量报告,及该目标测量报告所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的过程可以包括:
从该对应关系中记录的多个第二测量报告中,确定至少一个备选测量报告,每个该备选测量报告包括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对应的各个小区中,与该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对应的各个小区中,相同小区的个数大于个数阈值;
分别确定该第一测量报告与每个该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
将相似度最高的备选测量报告确定为目标测量报告,并将该目标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标识确定为该目标波束标识。
由于每个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终端所处的位置直接相关,因此选取相似度最高的备选测量报告作为目标测量报告,可以保证上报该目标测量报告的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终端所处的位置最为接近,从而可以保证定位的精度。
可选的,确定第一测量报告与第一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的过程可以包括:
根据该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的各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该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包括的各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该第一测量报告与第一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D,该相似度D满足:
Figure PCTCN2018084759-appb-000001
其中,N为该第一测量报告与该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相同小区的个数,RSS 1(i)为N个相同小区中第i个小区在该第一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强度,RSS 2(i)为该第i个小区在该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强度,ε(i)为预设的信号强度补偿值,P为预设的度量系数,该P的取值可以为1或者2。若第i个小区为第一小区,则ε(i)的取值可以为0;如若第i个小区为第二小区,则ε(i)的取值可以为非零值,例如可以为3。
根据上述相似度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两个测量报告中相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越小,该两个测量报告的相似度也就越高。
可选的,该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可以包括:接收管理该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发送的该第一测量报告;
该获取每个该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可以包括:接收管理该第二小区的 第二基站发送的每个该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
该获取每个该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可以包括:接收该第二基站发送的每个该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报告。
在本申请中,波束定位装置可以接收各个基站上报的测量报告以及波束标识,并基于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波束定位,该定位过程无需基站执行,可以降低基站负载,并可以提高定位效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定位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模块,该至少一个模块可以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波束定位方法。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定位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该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波束定位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波束定位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波束定位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定位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以及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波束定位装置;
其中,每个该第一基站管理第一小区,该第二基站管理第二小区,该第二小区为该第一小区的邻区,且该第二基站的天线为天线阵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到第六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一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所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可以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从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与第一测量报告匹配的目标测量报告,及目标测量报告所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并将目标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确定为第一终端的定位波束,由此实现了对第一终端的波束定位,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基于小区标识进行定位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覆盖范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波束覆盖范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波束覆盖范围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波束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测量报告以及目标波束标识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与其定位波束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波束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波束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波束定位装置01、至少一个第一基站02以及第二基站03。其中,每个第一基站02可以管理一个第一小区021,第二基站03可以管理一个第二小区031。每个第一小区021与该第二小区031均为邻区。该第二基站03的天线可以为天线阵列,即该第二基站03的天线可以发出多个波束;而每个第一基站02的天线可以为普通天线,即该第一基站03的天线可以仅发出一个波束,或者也可以发出多个波束,但其发出的波束的数量小于第二基站03所发出的波束的数量。该第一小区021可以称为非天线阵列小区,该第二小区031可以称为天线阵列小区。例如,该第二小区031可以为采用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MIMO)技术的小区;该第一小区021可以为普通的未采用M-MIMO技术的小区。
进一步的,参考图1可以看出,该波束定位装置01与每个第一基站02以及第二基站03均建立有通信连接。该第二基站03可以将第二小区031中每个第二终端032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以及每个第二终端032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发送至该波束定位装置01。该波束定位装置01可以基于各个第二终端所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以及各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建立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
在进行波束定位时,每个第一基站02可以将其所管理的第一小区021中的第一终端022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转发至该波束定位装置01,该波束定位装置01即可基于该预先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测量报告匹配的目标测量报告,以及该目标测量报告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最后,该波束定位装置01即可将该目标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确定为第一终端022的定位波束,由此实现了基于波束的定位。也即是,波束定位装置可以根据以第二小区为主服务小区的第二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及其对应的波束标识,对以第二小区为非主服务小区(或称为邻区)的第一终端进行波束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依赖于波束定位系统所使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图1中所示的任一基站又可以称为4G演进接入点(evolved 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5G接入点(gNodeB)等。此外,根据所提供的服务覆盖区域的大小,基站又可以分为用于提供宏蜂窝(Macro cell)的宏基站、用于提供微蜂窝(Pico cell)的微基站和用于提供毫微微蜂窝(Femto cell)的毫微微基站等。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的基站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名称。
图1中所示的任一终端可以是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各种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可以为移动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通信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无线数据卡、无线调制解调器(Modulator demodulator,Modem)、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车载设备等,或者该终端设备也可以为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中的无线终端,例如传感器,能远程抄表的仪表,或其他一些智能硬件等等。
图1所示的波束定位装置01可以为具备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例如可以为服务器、服务器集群或者云服务器等。可选的,该波束定位装置01可以独立于基站设置,或者也可以集成在某个基站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二小区031可以为采用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IMO)技术的小区。Massive MIMO具有组网灵活、选址难度低、覆盖强、低干扰、容量大等特点。在Massive MIMO小区中,第二基站的天线为阵列天线,该阵列天线所包括的天线数量较多,例如可以包括64根甚至128根发射天线。基于该多天线的特性,第二基站可以针对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内的不同的波束做不同区域的三维(3D)覆盖。其中,对于垂直空间的垂直波束,第二基站可以通过调整该垂直波束的垂直波宽的以调整垂直波束的覆盖范围。
例如,参考图2,假设某个垂直波束的垂直波宽为β,则根据β的取值,可以大致确定该垂直波束的垂直覆盖范围H,该垂直覆盖范围H可以满足:
Figure PCTCN2018084759-appb-000002
其中,S为该第二基站03与波束覆盖建筑之间的距离。
图3示出了调整各个波束的垂直波宽后,各个波束的覆盖情况。进一步的,如图4所述,采用该Massive MIMO技术的第二基站03还可以对其所管理的小区内的终端做下行精准三维波束赋形(3D Beam forming)。三维波束赋形是指在三维空间(水平和垂直空间)中形成传输信号的分离波束,使得波束的主瓣在三维空间中精确指向各个终端。
由于采用Massive MIMO技术的第二小区的容量较大,通信质量较高,因此可以将与该第二小区相邻的非Massive MIMO小区内的第一终端定位至第二小区的波束上,进而可以使得该第一终端切换至第二小区,由此可以实现网络的优化。进一步的,该第二基站还可以对切换至第二小区的第一终端进行3D波束赋形,以进一步提升信号传输质量,降低干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基站对第一终端进行3D波束赋形之前,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定位方法确定该第一终端的位置。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定位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中,参考图5,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波束定位装置获取第二小区中每个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小区中的第二基站的天线可以为天线阵列,该基站可以对第二小区中的每个第二终端进行波束赋形,使得该天线阵列可以产生指向每个第二终端的波束,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天线增益、降低干扰以及提升小区吞吐量。相应的,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在完成波束赋形后,每个第二终端可以对应至少一个波束。每个波束可以对应一个第二终端,也可以对应多个第二终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该第二基站可以直接将各个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上报至波束定位装置。由于第二终端在第二小区中所处的位置可以实时变化,该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也会随之变化,因此该第二基站可以周期性的向波束定位装置 发送最新确定的各个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二基站也可以周期性的跟踪测量每个第二终端的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在第二小区的N个(N为大于1的整数,例如N可以为64或者128等)波束中每个波束上的信号接收强度(例如可以测量该SRS在每个波束上的电平值)。之后,对于每个第二终端,第二基站可以将测量到的该第二终端在每个波束上的信号接收强度发送至波束定位装置。进一步的,对于每个第二终端,波束定位装置可以按照信号接收强度的强弱顺序对各个波束进行排序,并可以将强度大于强度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波束标识确定为该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该强度阈值可以为预先设定的固定值,也可以是根据该第二终端在各个波束上的信号接收强度确定的。例如,可以将按照强弱顺序后的N个波束中第n+1(n+1<N)个波束对应的信号接收强度确定为该强度阈值。也即是,该波束定位装置可以将按照强弱顺序后的N个波束中的前n(例如n可以为1或者5等正整数)个波束确定为该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
示例的,假设如图6所示,该第二小区为采用Massive MIMO技术的小区M,该小区M的波束个数N为64,且该64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分别为ID1至ID64。则该第二基站可以周期性的跟踪测量每个第二终端的上行SRS在第二小区的64个波束上的信号接收强度,并将测量结果发送至波束定位装置。该波束定位装置可以对每个第二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排序,并可以将信号接收强度最强的一个波束的波束标识确定为该第二终端的标识。该波束定位装置最终确定的小区M中各个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标识可以如表1所示。参考表1,该小区M中的第二终端可以包括终端1和终端2等,其中终端1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为ID3,终端2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为ID15。
表1
第二终端 波束标识
终端1 ID3
终端2 ID15
... ...
步骤102、第二基站接收第二小区中每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基站还可以周期性地给第二小区中的各个第二终端下发下行测量控制消息,每个第二终端接收到该下行测量控制消息后,可以向第二基站周期上报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
其中,每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可以包括:该第二终端在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也可以称为小区电平,或小区的电平强度),以及该第二终端在该第二小区的每个邻区的接收信号强度。该接收信号强度可以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也可以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中除了其在各个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例如第二终端的发射功率等,该第二测量 报告的内容可以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中的TS36.331定义。
示例的,假设如图6所示,小区M的邻区(即第一小区)包括小区A和小区B,该小区A和小区B均为非Massive MIMO小区。则该小区M中的各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可以如表2所示。参考表2,第二小区的终端1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中可以包括其在小区M的接收信号强度-75dbm(分贝毫瓦),其在小区A的接收信号强度-100dbm,以及其在小区B的接收信号强度-110dbm。从表2还可以看出,每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中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该第二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指示信息。例如,根据表2可知,终端1和终端2的服务小区均为小区M。
表2
Figure PCTCN2018084759-appb-000003
当然,若该小区M的邻区还包括小区A和小区B之外的其他小区,则每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中还可以包括该第二终端在其他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本发明实施例仅以第二小区的邻区包括小区A和小区B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步骤103、第二基站将每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发送至波束定位装置。
可选的,第二基站可以将每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波束定位装置;或者,第二基站还可以对每个第二测量报告的内容进行提取,使每个第二测量报告仅保留第二终端在各个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后,第二基站再将该经过内容提取后的第二测量报告发送至波束定位装置。示例的,第二基站可以将表2所示的第二测量报告发送至波束定位装置。
此外,由于每个第二终端可以周期性的上报第二测量报告,因此该第二基站也可以周期性的向该波束定位装置发送各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
步骤104、波束定位装置根据获取到的波束标识和第二测量报告,建立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定位装置接收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小区中各个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以及各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之后,可以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对波束标识和第二测量报告进行关联,从而建立该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在该对应关系中,任一波束标识对应的测量报告为该任一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所对应的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
示例的,假设波束定位装置获取到了如表1所示的第二小区中各个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标识,以及如表2所示的第二测量报告。则该波束定位装置根据第二终端的标 识,对表1所示的波束标识和表2所示的第二测量报告进行关联后,可以建立得到如表3所示的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参考表3,波束标识ID3对应的第二测量报告可以包括:小区M的接收信号强度为-75dbm,小区A的接收信号强度为-100dbm,小区B的接收信号强度为-110dbm。从表3还可以看出,该对应关系中还可以记录有第二终端的标识。
表3
Figure PCTCN2018084759-appb-000004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基站可以周期性的上报各个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报告,以及各个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或者对各个第二终端的SRS的测量结果),因此该波束定位装置可以根据第二基站上报的信息,周期性地更新该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在更新时,对于最新获取到的某个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标识,该波束定位装置可以将最近接收到的该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报告确定为与该波束标识对应的测量报告,从而实现对该波束标识对应的测量报告的实时更新。
步骤105、第一基站接收第一小区中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也可以周期性地给第一小区中的各个第一终端下发下行测量控制消息,每个第一终端接收到该下行测量控制消息后,可以向第一基站周期上报第一测量报告。
与该第二测量报告类似,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也可以包括:该第一终端在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也可以称为小区电平,或者小区的电平强度),以及该第一终端在该第一小区的每个邻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示例的,假设如图6所示,与小区M相邻的第一小区包括小区A和小区B。则管理小区A的第一基站可以周期性的接收终端5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管理小区B的第一基站可以周期性的接收终端3和终端4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例如,该终端5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可以包括:终端5在小区A的接收信号强度-75dbm,终端5在小区M的接收信号强度-90dbm,以及终端5在小区B的接收信号强度-110dbm。
步骤106、第一基站将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发送至波束定位装置。
可选的,第一基站可以将每个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波束定位装置;或者,第一基站还可以对每个第一测量报告的内容进行提取,使每个第一测量报告仅保留第一终端在各个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后,第一基站再将该经过内容提取后的第一测量报告发送至波束定位装置。
此外,由于每个第一终端可以周期性的上报第一测量报告,因此该第一基站也可以周期性的向该波束定位装置发送各个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
步骤107、波束定位装置从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与该第一测量报告匹配的目标测量报告,及该目标测量报告所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定位装置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测量报告后,可以将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中记录的多个第二测量报告逐一与该第一测量报告进行对比,并可以将与该第一测量报告匹配的第二测量报告确定为目标测量报告,进而可以将该目标测量报告所对应的波束标识确定为目标波束标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该波束定位装置可以计算每个第二测量报告与第一测量报告的相似度,并可以将相似度最高的第二测量报告确定为目标测量报告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参考图7,波束定位装置确定目标测量报告及目标波束标识的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1071、从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中记录的多个第二测量报告中,确定至少一个备选测量报告。
每个备选测量报告包括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对应的各个小区中,与该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对应的各个小区中,相同小区的个数大于个数阈值。也即是,波束定位装置可以统计每个第二测量报告包括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对应的各个小区中,与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对应的各个小区中,相同小区的个数,并可以将相同小区的个数大于个数阈值的第二测量报告确定为备选测量报告。
其中,该个数阈值可以为预先设定的固定值,例如可以为2或者3。或者,该个数阈值也可以根据第一测量报告中所包括的接收信号强度对应的小区的个数确定。例如,假设该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第一终端在M(M为大于1的整数)个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则该个数阈值可以为M的三分之二或者M的五分之四等,且该个数阈值应当为正整数。
示例的,假设波束定位装置接收到了管理小区A的第一基站发送的终端5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以及管理小区B的第一基站发送的终端3和终端4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且各个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终端3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小区B、小区M以及小区A的接收信号强度(即M=3),该个数阈值可以为2。则对于该终端3,波束定位装置可以先从表3所示的对应关系中记录的各个第二测量报告中,确定出包括小区B、小区M以及小区A中至少两个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备选测量报告。参考表3,由于终端1和终端2的第二测量报告中均包括该小区B、小区M以及小区A中每个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因此该波束定位装置可以将该终端1和终端2的第二测量报告均确定为与该终端3的第一测量报告对应的备选测量报告。
表4
Figure PCTCN2018084759-appb-000005
Figure PCTCN2018084759-appb-000006
步骤1072、分别确定该第一测量报告与每个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定位装置可以根据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的各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每个备选测量报告中包括的各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该第一测量报告与该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并且,两个测量报告的相似度可以与该两个测量报告中同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负相关,即第一测量报告与备选测量报告中同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越小,该两个测量报告的相似度越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波束定位装置根据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的各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包括的各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的该第一测量报告与第一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D可以满足:
Figure PCTCN2018084759-appb-000007
其中,N为该第一测量报告与该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相同小区的个数,RSS 1(i)为该N个相同小区中第i个小区在该第一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强度,RSS 2(i)为该第i个小区在该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强度,ε(i)为预设的信号强度补偿值,P为预设的度量系数。若第i个小区为第一小区(即管理该第i个小区该的基站的天线不是阵列天线),则该ε(i)的取值可以为0;若该第i个小区为第二小区(例如Massive MIMO小区),则该ε(i)的取值可以为预先设定的非零值,例如可以为3dB。该度量系数P可以为正整数,例如可以为1或者2等。当该度量系数P的取值为1时,该相似度D也可以理解为两个测量报告之间的曼哈顿距离;当该度量系数P的取值为2时,该相似度D也可以理解为两个测量报告之间的欧氏距离。
示例的,波束定位装置在计算终端3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与表3中终端1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时,可以确定两个测量报告中相同小区的个数N为3。假设该三个相同小区中,第一个小区为小区B,第二个小区为小区M,第三个小区为小区A,则根据上述表3和表4所示的测量报告可以确定:RSS 1(1)=-90dbm,RSS 1(2)=-110dbm,RSS 1(3)=-115dbm;RSS 2(1)=-110dbm,RSS 2(2)=-75dbm,RSS 2(1)=-100dbm。若度量系数P=1,对于Massive MIMO小区,ε(i)=3dB。则将上述参数带入公式(1),可以计算得到终端3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与波束标识ID3对应的第二测量报告的相似度D为:
D=(|-90-(-110)|+|-110+3-(-75)|+|-115-(-100)|)=67。
同理,波束定位装置可以参考上述公式(1)依次计算得到终端3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与表3中其他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
由于在确定目标波束标识时,波束定位装置需要将第一测量报告与该对应关系中的每个第二测量报告进行对比,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也可以称为波束指纹库,相应的,该波束指纹库中的每个第二测量报告可以理解为一个指纹模板。该确定目标测量报告的过程即可以理解为将采集到的指纹与指纹库中的指纹 模板进行匹配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公式(1)所示的计算相似度的方法之外,波束定位装置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计算该相似度。例如,波束定位装置可以直接计算两个测量报告中各个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的平均值,并可以将该平均值作为两个测量报告的相似度,本发明实施例对该相似度的计算方法不做限定。
步骤1073、将相似度最高的备选测量报告确定为目标测量报告,并将该目标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标识确定为该目标波束标识。
进一步的,波束定位装置可以将至少一个备选测量报告中,相似度最高的备选测量报告确定为目标测量报告,并可以将该目标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标识确定为目标波束标识。由于每个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终端所处的位置直接相关,因此选取相似度最高的备选测量报告作为目标测量报告,可以保证上报该目标测量报告的第二终端与该第一终端所处的位置最为接近,从而可以保证定位的精度。
若波束定位装置接收到了多个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报告,则对于每个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该波束定位装置均可采用上述步骤1071至步骤1073所示的方法,确定该第一测量报告对应的目标测量报告,以及目标波束标识。
示例的,假设波束定位装置计算终端3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与各个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之后,确定出该第一测量报告与波束标识ID8对应的第二测量报告的相似度最高,因此可以将该波束标识ID8对应的第二测量报告确定为目标测量报告,并可以确定该目标波束标识即为ID8。
对于表4所示的各个第一测量报告,波束定位装置采用上述步骤1071至步骤1073所示的方法,确定出的每个第一测量报告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可以如表5所示。参考表5可以看出,终端4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为ID15,终端5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为ID21。
表5
第一终端 定位波束
终端3 ID8
终端4 ID15
终端5 ID21
步骤108、波束定位装置将目标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确定为第一终端的定位波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定位装置可以采用该第二小区中的波束作为用于衡量第一小区中第一终端的位置的参数。当然,该波束定位装置还可以基于管理该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所处的位置,管理该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所处的位置,第一基站发送至第一终端的信号发射的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以及第二小区中该目标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的指向,进一步确定该第一终端的具体位置。
例如,该波束定位装置可以基于该第一基站发送的TA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根据该第一基站所处的位置,确定该第一终端在水平面内所处的位置的可选范围,该可选范围可以为以第一基站为圆心,以该距离为半径的圆。进一步的,波束定位装置可以根据目标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的指向,将该波束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与该圆的交点的坐标确定为第一终端在水平面内的坐标。最后,波束定位装 置可以根据第一终端与第二基站在水平面内的相对距离(该相对距离可以根据第二基站的位置以及第一终端在水平面内的坐标确定),以及该目标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的指向(例如波束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确定出该第一终端的垂直坐标,由此实现了对第一终端在三维空间的定位。
示例的,参考图8,波束定位装置可以将波束标识为ID8的波束确定为终端3的定位波束,将波束标识为ID15的波束确定为终端4的定位波束,并将波束标识为ID21的波束确定为终端5的定位波束。
进一步的,波束定位装置在确定该第一终端的定位波束后,可以指示该第一终端切换至该第二小区(也即是,使得第二小区成为第一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以便第二基站可以基于该定位波束对第一终端进行波束赋形。由于第二小区的容量较大,通过将第一终端切换至第二小区,可以实现通信网络的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定位方法确定终端的定位波束后,还可以基于该定位波束执行下述操作中的至少一种:对Massive MIMO小区下行天线方向图水平和垂直波瓣宽度的调整、下行业务波束3D赋形、下行多用户(用户即终端)波束赋形、上下行多用户配对复用时域资源、多Massive MIMO系统天线之间的扫描波束间协同、同频负荷均衡以及基站之间负荷均衡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定位方法的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例如,步骤101也可以在步骤103之后执行,或者与103同步执行。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从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与第一测量报告匹配的目标测量报告,及目标测量报告所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并将目标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确定为第一终端的定位波束,由此实现了对第一终端的波束定位,该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较高。
此外,相比于传统3GPP协议中描述的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AGPS)、最小化路测(Minimization of Drive Tests,MDT)、Cell ID、ECID以及到达时间观测时间差(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OTDOA)等定位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波束的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所需获取的参数较少,定位效率较高。并且,对于Massive MIMO小区,由于其波束为能够实现3D覆盖的波束,因此基于该波束可以实现对终端在三维空间的定位,有效提高了定位的精度。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中,参考图9,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可以用于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
第一确定模块202,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107所示的方法。
第二确定模块203,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108所示的方法。
可选的,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波束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 10,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204,可以用于在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之前,获取每个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
第三获取模块205,可以用于获取每个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
建立模块206,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104所示的方法。
可选的,第二小区可以包括多个波束;该第二获取模块204可以用于:
对于每个第二终端,确定该第二终端在该多个波束中每个波束上的信号接收强度;将信号接收强度大于强度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波束标识确定为该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
可选的,该第一测量报告包括:该第一终端在该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该第一终端在该第一小区的每个邻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每个该第二终端上报的该第二测量报告包括:该第二终端在该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该第二终端在该第二小区的每个邻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该第一确定模块202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2021,可以用于实现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71所示的方法。
第二确定子模块2022,可以用于实现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72所示的方法。
第三确定子模块2023,可以用于实现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73所示的方法。
可选的,该第二确定子模块2022确定该第一测量报告与第一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的过程可以包括:
根据该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的各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该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包括的各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该第一测量报告与第一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D,该相似度D满足:
Figure PCTCN2018084759-appb-000008
其中,N为该第一测量报告与该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相同小区的个数,RSS 1(i)为N个该相同小区中第i个小区在该第一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强度,RSS 2(i)为该第i个小区在该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强度,ε(i)为预设的信号强度补偿值,P为预设的度量系数。
可选的,该第一获取模块201的功能可以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6所示的方法。
相应的,该第二获取模块204的功能可以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1所示的方法。
该第三获取模块205的功能可以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3所示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定位装置,该装置可以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从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与第一测量报告匹配的目标测量报告,及目标测量报告所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并将目标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确定为第一终端的定位波束,由此实现了对第一终端的波束定位,该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较高。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及子模块执行操作的实现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故此处不再阐述说明。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波束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2,该波束定位装置的600可以包括: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和存储器630,通信接口620和存储器630分别与处理器610相连,示例地,如图12所示,通信接口620和存储器630通过总线640与处理器610相连。
其中,处理器610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处理器610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610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其中,通信接口620可以为多个,该通信接口620用于波束定位装置的600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该外部设备例如显示器、第三方设备(例如,存储设备、移动终端等)等。
其中,存储器630存储有可在该处理器6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存储器6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快闪存储器、光存储器。该存储器630负责信息存储,例如,该存储器630用于存储软件程序。
可选地,该波束定位装置的6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图12中未示出)。I/O接口与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以及存储器630连接。I/O接口例如可以为通用串行总线(USB)。
处理器610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63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30通过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波束定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波束定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波束定位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 一种波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
    从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匹配的目标测量报告,及所述目标测量报告所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
    将所述目标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波束;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记录有第二小区包括的多个第二终端中,每个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以及每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且管理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的天线为天线阵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
    获取每个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
    根据获取到的波束标识和第二测量报告,建立所述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任一波束标识对应的测量报告为所述任一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所对应的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区包括多个波束;所述获取每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包括:
    对于每个所述第二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多个波束中每个波束上的信号接收强度;
    将信号接收强度大于强度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波束标识确定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的每个邻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每个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的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小区的每个邻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匹配的目标测量报告,及所述目标测量报告所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包括:
    从所述对应关系中记录的多个第二测量报告中,确定至少一个备选测量报告,每个所述备选测量报告包括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对应的各个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对应的各个小区中,相同小区的个数大于个数阈值;
    分别确定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与每个所述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
    将相似度最高的备选测量报告确定为目标测量报告,并将所述目标测量报告对应 的波束标识确定为所述目标波束标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与第一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的各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包括的各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与第一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D,所述相似度D满足:
    Figure PCTCN2018084759-appb-100001
    其中,N为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与所述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相同小区的个数,RSS 1(i)为N个所述相同小区中第i个小区在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强度,RSS 2(i)为所述第i个小区在所述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强度,ε(i)为预设的信号强度补偿值,P为预设的度量系数。
  7.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包括:接收管理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报告;
    所述获取每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包括:接收管理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发送的每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
    所述获取每个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包括: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每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报告。
  8. 一种波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从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匹配的目标测量报告,及所述目标测量报告所对应的目标波束标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波束;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记录有第二小区包括的多个第二终端中,每个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以及每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且管理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的天线为天线阵列。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测量报告之前,获取每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波束标识和第二测量报告,建立所述波束标识与测量报告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任一波束标识对应的测量报告为所述任一波束标识指示的波束所对应的第二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报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区包括多个波束;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
    对于每个所述第二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多个波束中每个波束上的信号接收强度;
    将信号接收强度大于强度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波束标识确定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
  11. 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的每个邻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每个所述第二终端上报的所述第二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小区的每个邻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对应关系中记录的多个第二测量报告中,确定至少一个备选测量报告,每个所述备选测量报告包括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对应的各个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接收信号强度所对应的各个小区中,相同小区的个数大于个数阈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分别确定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与每个所述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相似度最高的备选测量报告确定为目标测量报告,并将所述目标测量报告对应的波束标识确定为所述目标波束标识。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确定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与第一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中包括的各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包括的各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与第一备选测量报告的相似度D,所述相似度D满足:
    Figure PCTCN2018084759-appb-100002
    其中,N为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与所述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相同小区的个数,RSS 1(i)为N个所述相同小区中第i个小区在所述第一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强度,RSS 2(i)为所述第i个小区在所述第一备选测量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强度,ε(i)为预设的信号强度补偿值,P为预设的度量系数。
  14.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管理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报告;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管理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发送的每个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波束的波束标识;
    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每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报告。
  15. 一种波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波束定位方法。
  16.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波束定位方法。
  17. 一种波束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以及如权利要求8至15任一所述的波束定位装置;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基站管理第一小区,所述第二基站管理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区,且所述第二基站的天线为天线阵列。
PCT/CN2018/084759 2018-04-27 2018-04-27 波束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205075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84759 WO2019205075A1 (zh) 2018-04-27 2018-04-27 波束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84759 WO2019205075A1 (zh) 2018-04-27 2018-04-27 波束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05075A1 true WO2019205075A1 (zh) 2019-10-31

Family

ID=68294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8/084759 WO2019205075A1 (zh) 2018-04-27 2018-04-27 波束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19205075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9934A (zh) * 2004-07-09 2006-01-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lcr-tdd系统中利用波束成形实施定位增强的方法
WO2013185322A1 (en) * 2012-06-14 2013-1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 determination
CN103546963A (zh) * 2012-07-10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定位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080645A1 (en) * 2013-11-27 2015-06-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methods therein,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s comprising the computer programs, for receiving and sending a report, respectively
WO2017164925A1 (en) * 2016-03-24 2017-09-2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positioning for 5g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9934A (zh) * 2004-07-09 2006-01-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lcr-tdd系统中利用波束成形实施定位增强的方法
WO2013185322A1 (en) * 2012-06-14 2013-1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 determination
CN103546963A (zh) * 2012-07-10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定位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080645A1 (en) * 2013-11-27 2015-06-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methods therein,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s comprising the computer programs, for receiving and sending a report, respectively
WO2017164925A1 (en) * 2016-03-24 2017-09-2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positioning for 5g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CORPORATION ET AL.: "On Qusai-Co-Location/Beam for NR MIMO",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BIS, RL-1608675, 14 October 2016 (2016-10-14), XP05114873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420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services
CN109845134B (zh) 快速毫米波小区获取
TW202038639A (zh) Rsrp 報告方法以及使用者設備
KR20190092548A (ko) 포지셔닝 방법 및 시스템, 및 관련 디바이스
US20200241106A1 (en) Hybrid fingerprinting/otdoa positioning techniques and systems
US11785622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measurements based on adjusted beam configurations
EP4014607A1 (en) Non-line-of-sight path detection for user equipment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4402667B (zh) 针对下行链路出发角(dl-aod)定位的多级定位参考信号(prs)机制
US2021029391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beam information based positioning
WO2022017012A1 (zh)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220159480A1 (en) Beam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radio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3682690A1 (en) Enabling efficient positioning of a target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67181A1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JP2018509811A (ja) アンテナビーム情報の利用
WO2024087612A1 (zh) 用于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242475A1 (zh) 一种无线信道多径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WO201702027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 positioning database in multicarrier network
WO2019205075A1 (zh) 波束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070956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2002218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estimate ue position
WO202407391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position of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3273681A1 (en)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server,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indoor positioning
CN11515093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EP4181590A1 (en) Antenna positioning method for first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20007148A1 (en)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Position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89160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89160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