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6119563A1 - 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6119563A1
WO2016119563A1 PCT/CN2015/099927 CN2015099927W WO2016119563A1 WO 2016119563 A1 WO2016119563 A1 WO 2016119563A1 CN 2015099927 W CN2015099927 W CN 2015099927W WO 2016119563 A1 WO2016119563 A1 WO 201611956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device
reverse
setting parameter
sending
audi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5/0999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赵旭
刘霖
田康
龙容
Original Assignee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611956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6119563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发送设备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包括:发现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并与所述接收设备建立连接;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由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在协商成功之后,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

Description

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及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在2015年1月28日在中国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No.201510043973.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无线、数据业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Miracast设备提供简化发现和设置,使用户可以迅速在设备间传输视频。而Miracast协议定义了多个设备间通过Wireless Fidelity(Wi-Fi)的方式传输多媒体信息的若干机制以及方法,在Miracast V1.0的协议中,规定了设备的角色分为Source设备和Sink设备两种,同时,规定了音视频流由Source设备向Sink设备传输。
但是当前的Miracast V1.0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技术,其基于实时流传输协议(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RTSP)的多媒体流只能实现从Source设备向Sink设备的传输,在一定的使用场景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移动终端同屏到车载设备的过程中,移动终端有电话接入,现有的Miracast协议对该电话的回复以及话音的拾取只能通过移动终端本身的设备来进行,无法使用车身系统的麦克风来输入电话数据,给驾驶员带来不便。而针对这一问题的一个传统解决方案是:通过蓝牙电话Telephony Control Protocol Specification-Binary(TCS-Binary)实现语音流从Sink设备到Source设备的传送,但是TCS-Binary是控制蓝牙设备将音频信号从应用层直接传送到基带层,使Sink设备无法分析处理音频信号,无法满足Miracast V2.0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单独开设一反向音频传输的通道,实现音频信号从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的反向传输。
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发送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发现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并与所述接收设备建立连接;
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由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
在所述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成功之后,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由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的步骤,具体包括:
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获取参数请求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获取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获取参数应答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反向音频传输;
若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设置参数请求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一设置参数应答S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所述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进一步的,若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收设备的IP地址信息和传输反向音频数据的通道的端口号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所述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中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所支持的音频信号的格式信息、相应的模式信息和时延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步骤,具体包括:
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开启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在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在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数据的控制命令信息;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已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依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同屏系统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发送设备的发现过程,并与所述发送设备建立连接;
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过程,并在协商成功之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启动对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过程;
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过程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获取参数请求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获取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获取参数应答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反向音频传输;
若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设置参数请求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所述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进一步的,若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收设备的IP地址信息和传输反向音频数据的通道的端口号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所述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中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所支持的音频信号的格式信息、相应的模式信息和时延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启动对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过程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包括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开启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在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 包括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在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数据的控制命令信息;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已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依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同屏系统的反向传输音频的装置,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发送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发现模块,用于发现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并与所述接收设备建立连接;
协商模块,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由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
启动监听模块,用于在所述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成功之后,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协商模块包括:
第一协商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获取参数请求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获取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
第一协商请求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获取参数应答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反向音频传输;
第二协商请求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设置参数请求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第二协商请求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一设置参数应答S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所述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进一步的,若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收设备的IP地址信息和传输反向音频数据的通道的端口号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所述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中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所支持的音频信号的格式信息、相应的模式信息和时延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监听单元包括:
启动命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启动命令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开启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关闭监听模块,用于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其中,所述关闭监听模块包括:
关闭命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关闭命令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 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之后,对所述发送设备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控制命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数据的控制命令信息;
控制命令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已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依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同屏系统的反向传输音频的装置,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发现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发送设备的发现过程,并与所述发送设备建立连接;
协商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过程,并在协商成功之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启动对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过程;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协商响应模块包括:
第一协商请求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获取参数请求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获取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
第一协商请求反馈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获取参数应答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反向音频传输;
第二协商请求接收单元,用于若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设置参数请求 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第二协商请求反馈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所述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进一步的,若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收设备的IP地址信息和传输反向音频数据的通道的端口号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所述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中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所支持的音频信号的格式信息、相应的模式信息和时延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协商响应模块还包括:
启动命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包括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启动命令反馈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开启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关闭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关闭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其中,所述关闭响应模块包括:
关闭命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包括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关闭命令反馈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响应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 端口,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之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对反向传输的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其中,所述控制响应模块包括:
控制命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数据的控制命令信息;
控制命令反馈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已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本公开提供的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开设一反向音频传输的通道,在不改变现有RTSP协议的基础上,利用RTSP协议进行能力协商,并配以相应的域和消息,实现音频数据由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的反向传输。由于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及装置是在不建立反向RTSP服务的情况下,实现了音频的反向传输,减少了设备改造量,降低了开销,同时满足了Miracast V2.0需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发送设备端的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流程图;
图2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具体流程图;
图3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中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具体流程图;
图4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启动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流程图;
图5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关闭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流程图;
图6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中启动或关闭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流程图;
图7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对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相应控制的流程图;
图8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中发送设备对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相应控制的流程图;
图9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接收设备端的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流程图;
图10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响应发送设备发起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具体流程图;
图11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响应发送设备发起的启动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流程图;
图12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响应发送设备发起的关闭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流程图;
图13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响应发送设备发起的对反向传输的音频数据进行相应控制的流程图;
图14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发送设备端的无线同屏系统的反向传输音频装置的框图;
图15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协商模块框图;
图16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启动监听模块框图;
图17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关闭监听模块框图;
图18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模块框图;
图19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接收设备端的无线同屏系统的反向传输音频装置的框图;
图20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协商响应模块框图;
图21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关闭响应模块框图;
图22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响应模块框图;
图23表示相关技术中无线同屏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4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同屏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5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整体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依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发送设备。其中,所述发送设备用于将其当前的显示内容,例如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同步显示到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上;所述反向音频传输指从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传输音频。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发现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并与所述接收设备建立连接;步骤S102、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由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步骤S103、在协商成功之后,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步骤S104、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在该方法中,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建立连接之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若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接收设备可通过反向音频传输通道传输音频数据,实现音频由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的反向传输。下面将针对以上所述四个步骤分别进行描述。
步骤S101、发现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并与所述接收设备建立连接;
该步骤沿用普通的同屏会话建立时所采用的步骤,发送设备首先搜索周围是否存在具有相同无线同屏功能的接收设备,若存在则与接收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S102、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由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
该步骤是用于完成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其协商过程在RTSP协议的M3和M4消息中完成,复用原有的用于能力协商的消息,降低了设备改造的工作量。
为了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中增加了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其中,如图2所示,反向音频传输能力 的协商具体流程包括:
步骤S201、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获取参数请求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获取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
该步骤就是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请求消息,该步骤是在M3消息中完成。其中,获取参数请求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用于获取参数信息,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可表示为wfd_rev_audio_capacity。
步骤S202、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获取参数应答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反向音频传输;
在该步骤中,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请求消息,若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需在应答消息中传输接收设备的IP地址和传输反向音频数据的通道的端口号;若接收设备不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向发送设备反馈的应答消息的内容为空,即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失败,也无需继续执行步骤S203和步骤S204。其中,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反馈发送设备需要获取的接收设备的参数信息。
步骤S203、若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设置参数请求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若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发送设备还要与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通俗来讲就是,首先规定发送设备所支持的音频的相关信息,包括所支持的音频信号的格式信息,如AAC、ARM等、相应的模式信息,如标清、高清等以及时延信息,在规定完后,还要去判断接收设备是否能提供符合要求的音频,即与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为完成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增加了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可表示为wfd_rev_audio_codes。其中,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进行参数设置。该步骤是在M4消息中完成。
步骤S204、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一设置参数应答S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所述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该步骤中,发送设备接收由接收设备反馈的应答消息,根据所述应答消息判断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过程,下面将举例说明。
如图3所示,WFD Source代表经Wi-Fi Direct认证的发送设备,WFD Sink代表经Wi-Fi Direct认证的接收设备,其中,Wi-Fi Direct标准是指允许无线网络中的设备无需通过无线路由器即可相互连接,这种标准允许无线设备以点对点形式互连,而且在传输速度与传输距离方面比蓝牙有大幅度提升。具体交互过程为:
1a.Source设备向Sink设备发送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包含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wfd_rev_audio_capacity;
1b.若Sink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向Source设备发送的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该消息中包含有wfd_rev_audio_capacity,在该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中还包括Sink设备的IP地址Reverse_audio_ip和用于传输反向音频的通道的端口号Reverse_audio_port0和Reverse_audio_port1,例如,所述Reverse_audio_ip为192.168.1.12,所述Reverse_audio_port0为2002,所述Reverse_audio_port1为200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的端口包括:监听端口和数据端口,监听端口用于监听是否有音频数据需要传输,若有,则通过数据端口将音频数据传输到Source设备;
若Sink设备不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向Source设备发送的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为none,即消息中的内容为空,至此协商失败;
2a.若Sink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Source设备还需要与Sink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首先Source设备向Sink设备发送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包含有用于与Sink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的域,所述用于与Sink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的域可以表示为 wfd_rev_audio_codes,在该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的域中包括Source设备支持的编解码方式Codec,相应的模式Modes以及延时Latency等信息,例如,所述Codec为Linear Pulse Code Modulation(LPCM),所述模式为00000003,所述延时为00;
2b.若Sink设备支持Source设备音频解码能力,则向Source设备发送的S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中包含表示支持Source设备音频解码能力的OK信息,若不支持,该消息中包含表示不支持Source设备音频解码能力的NO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此例仅是为进一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而进行的描述,该例中的消息、参数、域的表示以及具体内容等,不并仅限于此。
步骤S103、在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和音频解码能力协商成功之后,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
在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和音频解码能力协商成功之后,若要进行反向音频的传输,还需开启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其实质即为使反向音频通道的端口处于打开状态,以便进行音频的传输。如图4所示,其具体实现过程为:
步骤S401、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步骤S402、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开启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关闭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步骤,如图5所示,其具体实现过程为:
步骤S501、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步骤S502、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三 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过程,下面将举例说明,如图6所示。
1a.首先Source设备向Sink设备发送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包含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该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可以表示为wfd_rev_audio_setting,该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启动Source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enable;
1b.若Sink设备同意开启Source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则向Source设备发送的S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中携带有表示同意开启Source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OK信息。
2a.若要关闭Source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则Source设备向Sink设备发送的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中包含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wfd_rev_audio_setting,以及关闭Source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disable;
2b.若Sink设备同意关闭Source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则向Source设备发送的S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中携带有表示同意关闭Source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OK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此例仅是为进一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而进行的描述,该例中的消息、命令、域的表示以及具体内容等,不并仅限于此。
步骤S104、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
开启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后,就可以接收由接收设备发送过来的音频。
进一步的,在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之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发送设备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如图7所示,其具体控制过程包括:
步骤S701、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设置 参数请求消息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数据的控制命令信息;
步骤S702、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已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对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过程,下面将举例说明,如图8所示。
1a.Source设备向Sink设备发送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包含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wfd_rev_audio_setting,该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流的控制信息play,即播放命令;
1b.Sink设备端执行完播放命令后,向Source设备反馈控制操作已执行完毕的消息:SET_PARAMETER RESPONSE,该消息中携带有OK信息;
2a.Source设备向Sink设备发送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包含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wfd_rev_audio_setting,该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流的控制信息pause,即暂停命令;
2b.Sink设备端执行完暂停命令后,向Source设备反馈控制操作已执行完毕的消息:SET_PARAMETER RESPONSE,该消息中携带有OK信息。
依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同屏系统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901、响应所述发送设备的发现过程,并与所述发送设备建立连接;步骤S902、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过程,并在协商成功之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启动对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过程;步骤S903、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在该方法中,接收设备响应发送设备的发现过程,并与发送设备建立连接,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以及传输音频数据,从而实现音频的反向传输。下面将针对以上所述三个步骤分别进行描述。
步骤S901、响应所述发送设备的发现过程,并与所述发送设备建立连接。
该步骤为接收设备对步骤S101所进行的响应,响应发送设备的发现过程, 并与发送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S902、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过程,并在协商成功之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启动对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过程。
该步骤为接收设备对步骤S102和步骤S103所进行的响应,与发送设备进行能力协商,并应答开启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其中,为了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中增加了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其中,如图10所示,响应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具体流程包括:
步骤S1001、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获取参数请求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获取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
步骤S1002、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获取参数应答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反向音频传输;
步骤S1003、若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设置参数请求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步骤S1004、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所述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上述步骤S1001~S1004对应步骤S201~S204,只是步骤S201~S204是从发送设备的角度去描述,步骤S1001~S1004是从接收设备的角度去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过多冗余描述。
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和音频解码能力协商成功之后,若要进行反向音频的传输,还需开启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其实质即为使反向音频通道的端口处于打开状态,以便进行音频的传输。如图11所示,其具体实现过程为:
步骤S1101、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 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包括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步骤S1102、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开启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上述步骤S1101~S1102对应步骤S401~S402,只是步骤S401~S402是从发送设备的角度去描述,步骤S1101~S1102是从接收设备的角度去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过多冗余描述。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关闭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步骤,如图12所示,其具体实现过程为:
步骤S1201、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包括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步骤S1201、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上述步骤S1201~S1202对应步骤S501~S502,只是步骤S501~S502是从发送设备的角度去描述,步骤S1201~S1202是从接收设备的角度去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过多冗余描述。
步骤S903、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
开启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后,就可以向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
进一步的,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之后,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对反向传输的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如图13所示,其具体控制过程包括:
步骤S1301、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数据的控制命令信息;
步骤S1302、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已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上述步骤S1301~S1302对应步骤S701~S702,只是步骤S701~S702是从发送设备的角度去描述,步骤S1301~S1302是从接收设备的角度去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过多冗余描述。
进一步的,若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获取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接收设备的IP地址信息和传输反向音频数据的通道的端口号信息。
进一步的,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所述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中包括:发送设备所支持的音频信号的格式信息、相应的模式信息和时延信息。
依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同屏系统的反向传输音频的装置,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发送设备,如图1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发现模块1401,用于发现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并与所述接收设备建立连接;
协商模块1402,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由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
启动监听模块1403,用于在协商成功之后,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
接收模块1404,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
进一步的,如图15所示,所述协商模块1402包括:
第一协商请求发送单元1501,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获取参数请求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获取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
第一协商请求反馈接收单元1502,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获取参数应答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 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反向音频传输;
第二协商请求发送单元1503,用于若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设置参数请求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第二协商请求反馈接收单元1504,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一设置参数应答S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所述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进一步的,若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收设备的IP地址信息和传输反向音频数据的通道的端口号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所述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中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所支持的音频信号的格式信息、相应的模式信息和时延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16所示,所述启动监听模块1403包括:
启动命令发送单元1601,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启动命令反馈接收单元1602,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开启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关闭监听模块1406,用于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其中,如图17所示,所述关闭监听模1406包括:
关闭命令发送单元1701,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关闭命令反馈接收单元1702,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1405,用于在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之后,对所述发送设备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其中,如图18所示,所述控制模块1405包括:
控制命令发送单元1801,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数据的控制命令信息;
控制命令反馈接收单元1802,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已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是与上述同样应用于发送设备的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依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同屏系统的反向传输音频的装置,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如图1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发现响应模块1901,用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的发现过程,并与所述发送设备建立连接;
协商响应模块1902,用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过程,并在协商成功之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启动对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过程;
发送模块1903,用于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
进一步的,如图20所示,所述协商响应模块1902包括:
第一协商请求接收单元2001,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获取参数请求 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获取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
第一协商请求反馈发送单元2002,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获取参数应答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反向音频传输;
第二协商请求接收单元2003,用于若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设置参数请求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第二协商请求反馈发送单元2004,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所述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进一步的,若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收设备的IP地址信息和传输反向音频数据的通道的端口号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所述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中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所支持的音频信号的格式信息、相应的模式信息和时延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20所示,所述协商响应模块1902还包括:
启动命令接收单元2005,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包括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启动命令反馈发送单元2006,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开启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19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关闭响应模块1905,用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关闭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其中,如图21所示,所述关闭响应模块1905包括:
关闭命令接收单元2101,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包括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关闭命令反馈发送单元2102,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19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响应模块1904,用于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之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对反向传输的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其中,如图22所示,所述控制响应模块1904包括:
控制命令接收单元2201,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数据的控制命令信息;
控制命令反馈发送单元2202,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已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是与上述同样应用于接收设备的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综上从无线同屏系统中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角度描述的方法及装置,本公开实施例克服了相关技术的无线同屏系统中音频数据只能由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的传输,通过单独开设一组端口,为反向语音提供通道,在该通道上进行基于RTSP的媒体流传输或其他封装格式的媒体流传输,该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不影响现有的RTSP服务的能力,同时,减小设备的改造量,从而保证更多设备能够随协议升级,如图23和图24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与本方案的应用场景示意图,相关技术当中,音视频流只能从Source设备传输到Sink设备,而不能反向传输,本方案中,则可实现音频从Sink设备 到Source设备的反向传输,拓宽了无线同屏系统的应用范围。如图25所示,为本公开方案整体框架图,本方案与相关技术的不同点就是单独的开设了一组用于反向音频传输的端口,复用现有的协议,降低了设备改造的工作量。
以上所述的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8)

  1. 一种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发送设备,包括:
    发现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并与所述接收设备建立连接;
    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由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
    在所述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成功之后,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由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获取参数请求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获取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获取参数应答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反向音频传输;
    若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设置参数请求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一设置参数应答S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所述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若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收设备的IP地址信息和传输反向音频数据的通道的端口号信息。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所述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中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所支持的音频信号的格式信息、相应的模式信息和时延信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 通道端口的监听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开启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数据的控制命令信息;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已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8. 一种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包括:
    响应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发送设备的发现过程,并与所述发送设备建立连接;
    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过程,并在协商成功之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启动对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过程;
    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
  9. 如权力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过程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获取参数请求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获取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获取参数应答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反向音频传输;
    若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设置参数请求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所述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若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收设备的IP地址信息和传输反向音频数据的通道的端口号信息。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所述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中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所支持的音频信号的格式信息、相应的模式信息和时延信息。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启动对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过程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包括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开启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 包括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14.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数据的控制命令信息;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已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15. 一种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装置,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发送设备,包括:
    发现模块,用于发现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并与所述接收设备建立连接;
    协商模块,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由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
    启动监听模块,用于在所述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成功之后,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协商模块包括:
    第一协商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获取参数请求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获取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
    第一协商请求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获取参数应答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反向音频传输;
    第二协商请求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设置参数请求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第二协商请求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一设置参数应答S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所述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若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收设备的IP地址信息和传输反向音频数据的通道的端口号信息。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所述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中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所支持的音频信号的格式信息、相应的模式信息和时延信息。
  19.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启动监听单元包括:
    启动命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启动命令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开启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20.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关闭监听模块,用于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其中,所述关闭监听模块包括:
    关闭命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关闭命令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三设置参数应答 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21.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发送的音频数据之后,对所述发送设备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控制命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数据的控制命令信息;
    控制命令反馈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反馈的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已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22. 一种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装置,应用于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包括:
    发现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发送设备的发现过程,并与所述发送设备建立连接;
    协商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反向音频传输能力的协商过程,并在协商成功之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启动对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过程;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
  23. 如权力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协商响应模块包括:
    第一协商请求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获取参数请求G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获取参数请求消息中包括有用于进行反向音频传输能力协商的域;
    第一协商请求反馈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获取参数应答GET_PARAMETER RESPONSE消息,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反向音频传输;
    第二协商请求接收单元,用于若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指示所述接收设备 支持反向音频传输,则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设置参数请求SET_PARAMETER REQUEST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用于与所述接收设备进行音频解码能力的协商;
    第二协商请求反馈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支持所述发送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24. 如权力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若所述接收设备支持反向音频传输,所述获取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收设备的IP地址信息和传输反向音频数据的通道的端口号信息。
  25. 如权力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所述用于音频解码能力协商的域中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所支持的音频信号的格式信息、相应的模式信息和时延信息。
  26. 如权力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协商响应模块还包括:
    启动命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包括启动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启动命令反馈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二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开启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27. 如权力要求2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关闭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关闭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其中,所述关闭响应模块包括:
    关闭命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设置参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包括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通道端口的监听的命令信息;
    关闭命令反馈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 所述第三设置参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同意关闭所述发送设备对反向音频传输通道端口的监听的信息。
  28. 如权力要求2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控制响应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反向音频通道端口,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音频数据之后,响应所述发送设备发起的对反向传输的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其中,所述控制响应模块包括:
    控制命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请求消息包括有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所述用于控制反向音频传输的域中携带有对音频数据的控制命令信息;
    控制命令反馈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所述第四设置参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已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PCT/CN2015/099927 2015-01-28 2015-12-30 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19563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3973.8 2015-01-28
CN201510043973.8A CN105991516B (zh) 2015-01-28 2015-01-28 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19563A1 true WO2016119563A1 (zh) 2016-08-04

Family

ID=56542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5/099927 WO2016119563A1 (zh) 2015-01-28 2015-12-30 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91516B (zh)
WO (1) WO201611956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28383B2 (en) 2021-04-16 2024-03-12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Screen projection control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5539A1 (en) * 2006-11-09 2010-08-05 Dan Ti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utomatic establishing and disconnecting several wireless connections
CN103314366A (zh) * 2011-01-14 2013-09-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Wi-Fi直连通信系统中将用户输入从宿端装置发送到源端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648015A (zh) * 2013-11-18 2014-03-1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和设备
CN104219551A (zh) * 2014-09-29 2014-12-17 武汉诚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屏幕共享与远程控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343129B (es) * 2012-04-13 2016-10-26 Sony Corp Dispositivo inalambrico de comunicacion, dispositivo de procesamiento de informacion y metodo de comunicacion.
US9716737B2 (en) * 2013-05-08 2017-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deo strea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06992B2 (en) * 2013-06-07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Wi-Fi display transport mechanisms to accomplish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EP3025504B1 (en) * 2013-07-22 2018-11-21 Intel Corporation Coordinated content distribution to multiple display receivers
CN103702436B (zh) * 2013-12-11 2016-09-14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Miracast反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202461A (zh) * 2014-08-11 2014-12-10 苏州易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智能手机功能同步化的汽车音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5539A1 (en) * 2006-11-09 2010-08-05 Dan Ti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utomatic establishing and disconnecting several wireless connections
CN103314366A (zh) * 2011-01-14 2013-09-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Wi-Fi直连通信系统中将用户输入从宿端装置发送到源端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648015A (zh) * 2013-11-18 2014-03-1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和设备
CN104219551A (zh) * 2014-09-29 2014-12-17 武汉诚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屏幕共享与远程控制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28383B2 (en) 2021-04-16 2024-03-12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Screen projection control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1516A (zh) 2016-10-05
CN105991516B (zh) 201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52365B2 (ja) Wi−fiディスプレイ接続のオーディオおよび音声バックチャネルを確立および制御すること
EP300575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wi-fi display transport mechanisms to accomplish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EP3130127B1 (en) Streaming control for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KR102127357B1 (ko) 디스플레이 세션에서 오프라인 참여를 위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357357B2 (en) Group owner selection for a peer-to-peer group
KR20100121384A (ko) 홈 네트워크 상에서 UPnP를 이용하여 복수의 장치로 전화 관련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21180202A1 (zh) 一种辅助链路补偿通话的系统、装置及芯片
EP3227758B1 (en) Wireless docking system for audio-video relay
JP2008300954A (ja) 通信端末
WO2016119563A1 (zh) 无线同屏系统中的反向传输音频的方法及装置
US11818185B2 (en) Audio streaming from host Bluetooth device to multiple receiving Bluetooth devices
TW201701711A (zh) 用於管理反向通道音訊通信期的技術
CN112653925B (zh) 媒体播放的跨设备转移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Bhalla et al. One Architecture Overview
WO2010063192A1 (zh) 一种在会话中多设备协同工作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587976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587976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