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2024865A1 -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2024865A1
WO2012024865A1 PCT/CN2010/078955 CN2010078955W WO2012024865A1 WO 2012024865 A1 WO2012024865 A1 WO 2012024865A1 CN 2010078955 W CN2010078955 W CN 2010078955W WO 2012024865 A1 WO2012024865 A1 WO 201202486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mcs
adjustment amount
adjustment
step size
b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89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余秋星
陈琼
Original Assignee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202486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2024865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special memory structures, e.g.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Definitions

  • the base station measures the CINR (Carrier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dio) at the current time according to the uplink service signal or the sounding signal sent by the terminal, and measures the CINR.
  • the CINR is predicted to obtain the time of the service to be transmitted, and all the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predicted CINR value in the correspondence table is selected by using the pre-designed CINR and MCS correspondence table (that is, the CINR value corresponding to each MCS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BLER is 0.1).
  • the MCS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CINR value.
  • the base station presets a calibration statistics period, and counts the BLER (Block Error Rate) in the statistical period.
  •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of the MCS first adjustment amount are preset, including: BLER calibration statistics window, BLER permission range, initial value of MCS first adjustment amount, and adjustment step size.
  • the rising step size is a value greater than 0 and less than 1;
  • the CINR of the current scheduling moment may be measured according to an uplink traffic channel or a sounding channel using an existing method.
  • step 300 mainly determines the first adjustment amount of the MCS according to the BLER in the preset BLER permission range calibration statistics window. Among them,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MCS first adjustment is zero.
  • the second adjustment amount of the MCS is sent 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second adjustment amount of the MCS, the adjustment value of the previous scheduling time, and the current scheduling time during the entire time of the service scheduling. Whether the correct demodulation is used to calculate and update the MCS second adjustment amount.
  •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second adjustment amount of the MCS is 0.
  • the MCS first adjustment quantity obtaining unit i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the first adjustment amount of the MCS according to the preset permission range and the BLER in the calibration statistics window;
  • the MCS calculation unit i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ccording to the lookup table, the MCS, the first adjustment amount, and the second adjustment amount to determine a final MCS of the service sent by the next scheduling mo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根据查表得到的MCS、MCS第一调整量以及本发明引入的MCS第二调整量确定下一调度时刻所发业务的最终MCS,实现了自适应调制编码,避免了校准统计窗内的BLER过小或者过大,解决了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时,导致的校准统计周期统计的BLER过小引起的功率浪费和吞吐量下降的问题;解决了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时,导致的校准统计周期统计的BLER过大使得累积BLER长时间收敛不到期望值,以及过多的HARQ重传失败,导致业务不能满足用户QoS要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 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AMC (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自适应编码调制 )是一种链路 自适应技术, 釆用更多的 MCS (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调制编码 方式), AMC技术根据链路质量为每个用户终端设定自适应的最佳的 MCS, 以补偿由于信道变化对接收信号所造成的衰落影响, 可以显著增加系统的 吞吐量。在 AMC系统中, 一般用户终端在信道质量比较好的情况下用高阶 的调制方式和较高的编码速率, 即较高的 MCS, 而在信道质量差的时候釆 用较低的 MCS。
目前,在多种无线制式的高速数据业务中,如 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的 HSDPA (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高速下行包数据接入)业务、 WiMAX (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¾波存取全球互通)业务、 LTE (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 业务中, 都釆用了 AMC技术, 它利用信道信 息自适应决定当前发送数据包的调制和编码方式。 应发送端到接收端之间的信道变化。 以 LTE上行链路为例 ,介绍相关 AMC 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
基站根据终端发送的上行业务信号或探测信号, 经测量得到当前时刻 的 CINR( Carrier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dio,载波干扰噪声比),并对 CINR 进行了预测得到将要发送业务时刻的 CINR,利用预先设计的 CINR和 MCS 对应表(即各 MCS在 BLER为 0.1的条件下所对应的 CINR值),选择对应 表中所有小于或等于该预测 CINR值中最大 CINR值所对应的 MCS。 同时 基站预设了一个校准统计周期, 并在这个统计周期内统计 BLER ( Block Error Rate, 误块率), 如果当前用户的 BLER小于预定的第一门限值, 则在 MCS上增加一个调整值得到修正后的 MCS;如果当前用户的 BLER大于预 定的第二门限值(其中, 第一门限值不大于第二门限值), 则在 MCS上减 去一个调整值得到修正后的 MCS。 最后基站并把修正后的 MCS通知用户 终端, 用户终端接收后釆用该 MCS发送业务。
但是, 当预测的 CINR落在某个 MCS对应的区间中时,根据现有 AMC 技术, 釆用的选择方法可以是该区间的下限值对应 MCS , 或者该区间的上 限值对应 MCS基础上降低一级的 MCS ,当釆用现有方法得到调整后的 MCS 之后, 在 BLER校准统计区间内, BLER很有可能远小于期望值 0.1 , 甚至 BLER等于 0。 对于上行链路, 这会导致用户终端的功率浪费问题, 以及引 起用户终端的上行业务流量下降, 进而导致整个上行系统的吞吐量下降。 对于下行链路, 这会导致分配给用户终端的功率浪费问题, 以及引起用户 终端的下行业务流量下降, 进而导致整个下行系统的吞吐量下降。 釆用现 有方法调整的 MCS后, 在 BLER校准统计区间内, BLER很有可能会远远 大于期望值 0.1 , 这会导致累积 BLER长时间收敛不到期望值, 以及过多的 HARQ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重传失败, 引起业务不能满足用户 QoS (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要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 能够解决现有 技术中的 BLER校准统计区间内 BLER过小导致的功率浪费和吞吐量下降 的问题, 以及 BLER校准统计区间内 BLER过大导致的不能满足用户 QoS 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装置, 能够解决 现有技术中的 BLER校准统计区间内 BLER过小导致的功率浪费和吞吐量 下降的问题, 以及 BLER校准统计区间内 BLER过大导致的不能满足用户 QoS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包括:获取要发送业务时刻的 CINR, 并进行查表得到 MCS , 并在确定 MCS第一调整量时, 获取 MCS第二调整 量, 然后根据查表得到 MCS、 以及所述 MCS第一调整量和 MCS第二调整 量确定下一调度时刻所发业务的最终 MCS。
其中, 可以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预先设置 MCS第一调整量的相关参数,包括: BLER校准统计窗、 BLER 的许可范围、 MCS第一调整量的初始值以及调整步长。
其中, 可以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预先设置 MCS第二调整量的相关参数, 包括: MCS第二调整量计算 周期、 MCS第二调整量初始值以及调整步长。
其中, 所述 MCS第二调整量的调整步长分为升高步长和降低步长; 其中, 升高步长是指: 当前情况被判断为需要升高 MCS第二调整量时 的调整值, 该调整值大于零; 降低步长是指: 当前情况被判断为需要降低 MCS第二调整量时的调整值, 该调整值大于零。
其中, 所述升高步长是大于 0且小于 1的数值;
所述降低步长, 根据目标 BLER的要求和升高步长的取值相应的确定, 如下公式:
SteP2 = steP K -
BLER^
其中, step 和 step2up分别是第二调整量的降低步长和升高步长, BLEKiargei是目标 BLER, 是调整因子, 的取值范围为 0.5~1 , U表示向 下取整运算。
其中, 所述获取 MCS第二调整量, 包括下列步骤:
判断当前调度时刻所发送业务是否正确解调来更新 MCS 的第二调整 量, 如果正确解调, 则在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的基础上根据预 设升高步长升高 MCS第二调整量; 否则, 在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 整量的基础上根据预设降低步长降低 MCS第二调整量; 其中, MCS第二 调整量为初始值 0。
其中, 还可以包括下列步骤:
在正确解调,且设定了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时,在计算周期内, 第一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第二个调度时刻开始, 将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加上预设的升高步长, 得到新的 MCS 第二调整量, 并作为更新后的 MCS第二调整量;
在正确解调, 但没有设定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时, 则在业务调 度的整个时间内, 第一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第二 个调度时刻开始,将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加上预设的升高步长, 得到新的 MCS第二调整量, 并作为更新后的 MCS第二调整量。
另外, 还可以包括下列步骤:
在没有正确解调, 且设定了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时, 则在计算 周期内, 第一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第二个调度时 刻开始, 将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减去预设的降低步长, 得到新 的 MCS第二调整量, 并作为更新后的 MCS第二调整量;
在没有正确解调, 且没有设定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时, 则在业 务调度的整个时间内, 第一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 第二个调度时刻开始,将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减去预设的降低 步长, 得到新的 MCS第二调整量, 并作为更新后的 MCS第二调整量。 本发明的装置, 包括: CINR获取单元、 MCS第一调整量获取单元、 MCS第二调整量获取单元、 MCS计算单元, 其中, 所述 CINR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要发送业务时刻的 CINR, 并进行查表得到 MCS; 所述 MCS第一 调整量获取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许可范围和校准统计窗内的 BLER,确定 MCS第一调整量; 所述 MCS第二调整量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当前调度时 刻所发送业务是否正确解调来计算 MCS第二调整量;所述 MCS计算单元, 用于根据查表得到的 MCS、 以及所述 MCS第一调整量和 MCS第二调整量 确定下一调度时刻所发业务的最终 MCS。
其中, 可以进一步包括参数设置单元, 用于设置 MCS第一调整量和第 二调整量的相关参数, 其中, MCS 第一调整量的相关参数, 包括: BLER 校准统计窗、 BLER的许可范围、 MCS第一调整量的初始值以及调整步长; MCS第二调整量的相关参数, 包括: MCS第二调整量计算周期、 MCS第 二调整量初始值以及调整步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依照本发明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通过引入 MCS第二调整量概念和计算, 来实现自适应调制编码, 避免了校 准统计窗内的 BLER过小或者过大, 解决了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自适应调制 编码时, 导致的校准统计周期统计的 BLER过小引起的功率浪费和吞吐量 下降的问题, 以及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时, 导致的校准统计 周期统计的 BLER过大使得累积 BLER长时间收敛不到期望值, 以及过多 的 HARQ重传失败, 导致业务不能满足用户 QoS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 MCS第二调整量的流程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参考附图 1~3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如图 1所示, 本发明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 100: 设置 MCS第一调整量和 MCS第二调整量的相关参数; 步骤 200: 获取要发送业务时刻的 CINR, 并进行查表得到 MCS;
步骤 300: 根据预设的许可范围和校准统计窗内的 BLER, 确定 MCS 第一调整量;
步骤 400: 获取 MCS第二调整量;
步骤 500: 根据查表得到 MCS、 第一调整量和第二调整量确定下一调 度时刻所发业务的最终 MCS。
具体地, 在步骤 100中, 对于 MCS第一调整量: MCS第一调整量的 相关参数的设置包括 BLER校准统计窗、 BLER的许可范围、 MCS第一调 整量的初始值和 MCS调整的步长。
另外, 设定统计 BLER的校准统计窗应该合理, 需要兼顾数据的实时 性和稳定性。 如果统计窗太大, 如统计窗的时间长度远大于信道相干时间, 则 MCS的调整较慢; 如果统计窗太小, 如统计窗的时间长度远小于信道相 干时间, 则统计出来的 BLER波动很大, 导致 MCS反复调整, 影响系统的 稳定性。
BLER的许可范围的选择应该合理,也就是现有技术中的第一门限值和 第二门限值, 许可范围如果范围太大, 比如 BLER的许可范围为 0~0.8, 则 调整的灵敏度会降低; 如果范围太小, 比如 BLER的许可范围为 0.05~0.15 , 釆用新的调制编码方式后, BLER会相应增加或减小,使得 BLER容易落到 许可范围之外, 会导致 MCS反复调整, 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另外, 不同业 务对传输错误率的要求是不一样, 如实时视频等业务传输中如果有无码发 生, 可能会导致视频停顿, 严重影响用户感受; 而非实时的上网类业务在 传输中即使有少量的无码, 对用户的感受也不大。 因此, BLER许可范围的 选择还要兼顾不同业务对 BLER的不同要求。
另外, 可以将 MCS第一调整量初始值设定为零。
MCS第一调整量涉及的 MCS调整步长分为增加步长和减少步长, 都 大于 0, 根据现有技术, 可以都设置为 1。
另外, 在步骤 100中, 对于 MCS第二调整量: MCS第二调整量的相 关参数的设置包括 MCS第二调整量计算周期的设定、 MCS第二调整量初 始值的设定以及调整步长的设定。
其中, MCS的第二调整量可以设定一个计算周期参数, 在每个计算周 期内, 先初始化 MCS第二调整量的初始值, 然后才艮据步骤 400更新 MCS 第二调整量。 该计算周期可以等于 BLER的校准统计周期; MCS的第二调 整量也可以不设定计算周期, 即在业务调度的时间内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 算,根据 MCS第二调整量的初始值和步骤 400来更新 MCS的第二调整量。
另外, 可以将 MCS第二调整量初始值设定为零。
MCS第二调整量的调整步长分为升高步长和降低步长。 其中, 升高步 长是指当前情况被判断为需要升高 MCS第二调整量时的调整值,该调整值 大于零; 降低步长是指当前情况被判断为需要降低 MCS第二调整量时的调 整值, 该调整值大于零。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升高步长是大于 0且 小于 1的数值, 降低步长则根据目标 BLER的要求和升高步长的取值相应 的确定, 如公式( 1 ): steP 隱 = steP K -
BLER^ 其中, step2d n和 W^2up分别是第二调整量的降低步长和升高步长, BLEKiargei是目标 BLER, 是调整因子, 的取值范围为 0.5~1 , U表示向 下取整运算。 例如目标 BLER为 0.1 , 取 0.8, 则降低步长为升高步长的 8 倍。
另外,还需要预先确定 CINR与 MCS的对应表格。根据 LTE协议的规 定, LTE上行支持从 MCS0-MCS28共 29种 MCS, 分别对应不同的调制编 码方式, 如表 1所示, 为 CINR与 MCS的对应表, 其中, CINR的单位为 dB (分贝)。
表 1 CINR与 MCS的对应表
Figure imgf000010_0001
另外, 在步骤 200中, 包括下列步骤: 测量当前调度时刻的 CINR, 并 预测下一个调度时刻的 CINR, 以及查询预先确定的 CINR与 MCS的对应 表格。
其中, 可以根据上行业务信道或探测信道釆用现有方法测量当前调度 时刻的 CINR。
其中, 预测下一个调度时刻的 CINR, 最简单的方法是: 认为下一个调 度时刻的信道特征与当前调度时刻的信道特征近似相等, 也可以根据信道 特征釆用较为复杂的算法进行预测。 可结合具体的信道、 算法性能和实现 复杂度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与选择。
另外, CINR与 MCS的对应表格是预先确定的, 根据下一个调度时刻 的 CINR预测值查表, 获得相应的 MCS。 在步骤 300中,可以利用背景技术提及的现有技术获得 MCS第一调整 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步骤 300主要是根据预设的 BLER许 可范围校准统计窗内的 BLER确定 MCS第一调整量。 其中, MCS第一调 整量初始值为零。
当校准统计窗内的 BLER在许可范围内时, 直接釆用上一个调整周期 的 MCS第一调整量作为本调整周期的 MCS第一调整量。
当校准统计窗内的 BLER在许可范围之外, 如校准统计窗内的 BLER 小于第一门限值时, 则将上一个调整周期的 MCS第一调整量加上 1作为本 调整周期的 MCS第一调整量。
当校准统计窗内的 BLER在许可范围之外, 如校准统计窗内的 BLER 大于第二门限值时, 则将上一个调整周期的 MCS第一调整量减去 1作为本 调整周期的 MCS第一调整量。 在步骤 400 中, 主要根据当前调度时刻所发送业务是否正确解调来计 算 MCS第二调整量。
如果设定了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则在计算周期内的第一个调 度时刻,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第二个调度时刻开始, 就根据前 一个调度时刻的调整值和当前调度时刻所发送业务是否正确解调来计算和 更新 MCS第二调整量。
如果没有设定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 则在业务调度的整个时间 内, MCS第二调整量根据 MCS第二调整量初始值、 前一个调度时刻的调 整值和当前调度时刻所发送业务是否正确解调来计算和更新 MCS第二调整 量。
如图 2所示, 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判断当前调度时刻所发送业务是否正确解调来更新 MCS 的第二调整 量, 如果正确解调, 则在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的基础上根据预 设升高步长升高 MCS第二调整量; 否则, 在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 整量的基础上根据预设降低步长降低 MCS第二调整量。
其中, 在正确解调时, 在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的基础上根 据预设升高步长升高 MCS第二调整量, 具体如公式(2 )所示:
A2 (k) = A2 (k - l) + step2up (2) 其中, ^ 2 upMCS第二调整量的升高步长, Δ2 )表示第 个调度时 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 ^ 表示 MCS第二调整量的初始值, 可以设为 0。
殳设, MCS第二调整量的初始值为 0。
如果正确解调, 且设定了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 则在计算周期 内, 第一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第二个调度时刻开 始, 将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 第二调整量加上预设的升高步长, 得到新的 MCS第二调整量, 并作为更新后的 MCS第二调整量。 在下一个计算周期 内, 再重复这个过程。
如果正确解调, 但没有设定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 则在业务调 度的整个时间内, 第一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第二 个调度时刻开始,将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加上预设的升高步长, 得到新的 MCS第二调整量, 并作为更新后的 MCS第二调整量。
另外, 在没有正确解调时, 在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的基础 上根据预设降低步长降低 MCS第二调整量, 具体如公式(3 ) 所示:
A2 (k) = A2 (k - l) - step2iown (3) 其中, W 2^是第二调整量的降低步长, W表示第 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 ^ 表示 MCS第二调整量的初始值, 可以设为 0。
殳设, MCS第二调整量的初始值为 0。
如果没有正确解调, 且设定了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 则在计算 周期内, 第一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第二个调度时 刻开始, 将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减去预设的降低步长, 得到新 的 MCS第二调整量, 并作为更新后的 MCS第二调整量。 在下一个计算周 期内, 再重复这个过程。
如果没有正确解调, 且没有设定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 则在业 务调度的整个时间内, 第一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 第二个调度时刻开始,将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减去预设的降低 步长, 得到新的 MCS第二调整量, 并作为更新后的 MCS第二调整量。 在步骤 500中, 包括下列步骤: 对根据查表得到的 MCS、 MCS第一调 整量和 MCS第二调整量求和, 然后进行向下取整运算, 将向下取整运算后 得到的 MCS与终端所能支持的最高阶 MCS和最低阶 MCS分别进行比较, 确定下一调度时刻所发业务的最终 MCS。 其中, 获得最终 MCS的方法是: 取向下取整运算后得到的 MCS与终 端所能支持的最高阶 MCS中的较小值, 并对所获得的较小值和终端所能支 持的最低阶 MCS , 取其中的较大值, 作为最终的 MCS。
具体如下:
1 )向下取整运算后得到的 MCS如果超过终端所能支持的最高阶 MCS, 则将终端所能支持的最高阶 MCS作为发送业务时刻所发业务的最终 MCS。
2 ) 向下取整运算后得到的 MCS 如果不超过终端所能支持的最高阶 MCS,则将向下取整运算后得到的 MCS作为发送业务时刻所发业务的最终 MCS。
3 )向下取整运算后得到的 MCS如果超过终端所能支持的最低阶 MCS, 则将向下取整运算后得到的 MCS作为发送业务时刻所发业务的最终 MCS。
4 ) 向下取整运算后得到的 MCS 如果不超过终端所能支持的最低阶 MCS,则将终端所能支持的最低阶 MCS作为发送业务时刻所发业务的最终 MCS。 如图 3 所示, 为本发明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装置, 包括: 参数设置单 元、 CINR获取单元、 MCS第一调整量获取单元、 MCS第二调整量获取单 元、 MCS计算单元。
其中, 参数设置单元, 用于设置 MCS第一调整量和第二调整量的相关 参数。
对于 MCS第一调整量: MCS第一调整量的相关参数的设置包括 BLER 校准统计窗、 BLER的许可范围、 MCS第一调整量的初始值和 MCS调整的 步长。
对于 MCS第二调整量: MCS第二调整量的相关参数的设置包括 MCS 第二调整量计算周期的设定、 MCS第二调整量初始值的设定以及调整步长 的设定。 具体参照上述方法中的描述。 CINR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要发送业务时刻的 CINR, 并进行查表得到 MCS;
MCS第一调整量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预设的许可范围和校准统计窗内 的 BLER, 确定 MCS第一调整量;
MCS第二调整量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当前调度时刻所发送业务是否正 确解调来计算 MCS第二调整量;
MCS计算单元, 用于根据查表得到 MCS、 第一调整量和第二调整量确 定下一调度时刻所发业务的最终 MCS。
以上各单元的具体功能参照上述方法中的描述。
综上所述, 依照本发明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根据 LTE或 WiMAX系统的特点, 通过引入 MCS第二调整量概念和计算, 来实现自适 应调制编码, 避免了校准统计窗内的 BLER过小或者过大, 解决了根据现 有技术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时, 导致的校准统计周期统计的 BLER过小引 起的功率浪费和吞吐量下降的问题, 以及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自适应调制编 码时, 导致的校准统计周期统计的 BLER过大使得累积 BLER长时间收敛 不到期望值, 以及过多的 HARQ重传失败, 导致业务不能满足用户 QoS要 求的问题。
以上是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 而对本发明所进行的 详细描述, 但可以想到,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的范围内还可 以做出其它的变化和修改, 这些变化和修改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获取要发送业务时刻的载波干扰噪声比 ( CINR ) ,并进行查表得到调制 编码方式(MCS );
在确定 MCS第一调整量时, 获取 MCS第二调整量, 然后根据查表得 到的 MCS、 以及所述 MCS第一调整量和 MCS第二调整量确定下一调度时 刻所发业务的最终 MCS。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预先设置 MCS 第一调整量的相关参数, 该相关参数包括: 误块率 ( BLER )校准统计窗、 BLER的许可范围、 MCS第一调整量的初始值以及 调整步长。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预先设置 MCS第二调整量的相关参数, 该相关参数包括: MCS第二 调整量计算周期、 MCS第二调整量初始值以及调整步长。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MCS 第二调整量的调整步长分为升高步长和降低步长;
其中, 升高步长是指: 当前情况被判断为需要升高 MCS第二调整量时 的调整值, 该调整值大于零; 降低步长是指: 当前情况被判断为需要降低 MCS第二调整量时的调整值, 该调整值大于零。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高步长是大于 0且小于 1的数值;
所述降低步长, 根据目标 BLER的要求和升高步长的取值相应的确定: steP 画 = step2u K -
BLERt get
其中, step2d n和 steplw分别是第二调整量的降低步长和升高步长, BLEKiargei是目标 BLER, 是调整因子, 的取值范围为 0.5~1 , U表示向 下取整运算。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 取 MCS第二调整量, 包括下列步骤:
判断当前调度时刻所发送业务是否正确解调来更新 MCS 的第二调整 量, 如果正确解调, 则在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的基础上根据预 设升高步长升高 MCS第二调整量; 如果不正确解调, 则在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的基础上根据预设降低步长降低 MCS第二调整量; 其中,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 列步骤:
在正确解调,且设定了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时,在计算周期内, 第一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第二个调度时刻开始, 将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加上预设的升高步长, 得到新的 MCS 第二调整量, 并作为更新后的 MCS第二调整量;
在正确解调, 且没有设定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时, 则在业务调 度的整个时间内, 第一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第二 个调度时刻开始,将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加上预设的升高步长, 得到新的 MCS第二调整量, 并作为更新后的 MCS第二调整量。
8.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 列步骤:
在没有正确解调, 且设定了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时, 则在计算 周期内, 第一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第二个调度时 刻开始, 将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减去预设的降低步长, 得到新 的 MCS第二调整量, 并作为更新后的 MCS第二调整量;
在没有正确解调, 且没有设定 MCS第二调整量的计算周期时, 则在业 务调度的整个时间内, 第一个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为初始值 0; 从 第二个调度时刻开始,将前一调度时刻的 MCS第二调整量减去预设的降低 步长, 得到新的 MCS第二调整量, 并作为更新后的 MCS第二调整量。
9. 一种执行如权利要求 1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CINR 获取单元、 MCS 第一调整量获取单元、 MCS 第二调整量获取单元、 MCS 计算单元, 其中,
所述 CINR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要发送业务时刻的 CINR, 并进行查表 得到 MCS;
所述 MCS第一调整量获取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许可范围和校准统计 窗内的 BLER, 确定 MCS第一调整量;
所述 MCS第二调整量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当前调度时刻所发送业务是 否正确解调来计算 MCS第二调整量;
所述 MCS计算单元, 用于根据查表得到的 MCS、 以及所述 MCS第一 调整量和 MCS第二调整量确定下一调度时刻所发业务的最终 MCS。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 参数设置单元, 用于设置 MCS第一调整量和 MCS第二调整量的相关 参数, 其中,
MCS第一调整量的相关参数, 包括: BLER校准统计窗、 BLER的许 可范围、 MCS第一调整量的初始值以及调整步长;
MCS第二调整量的相关参数, 包括: MCS第二调整量计算周期、 MCS 第二调整量初始值以及调整步长。
PCT/CN2010/078955 2010-08-24 2010-11-22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024865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09054A CN102377513A (zh) 2010-08-24 2010-08-24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CN201010260905.4 2010-08-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24865A1 true WO2012024865A1 (zh) 2012-03-01

Family

ID=4572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0/078955 WO2012024865A1 (zh) 2010-08-24 2010-11-22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7513A (zh)
WO (1) WO20120248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6244B (zh) * 2013-11-01 2016-08-17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8370533B (zh) 2015-09-14 2022-01-07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用于竞争窗口大小调整的设备和方法
CN105337697B (zh) * 2015-10-12 2019-04-26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配网自动化的电力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65484B (zh) * 2016-06-03 2019-11-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amc调整方法和系统
CN113810959B (zh) * 2020-06-15 2022-04-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11781508B (zh) * 2020-06-17 2022-10-11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载电池soc的估算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226A (zh) * 2006-09-08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制编码状态的调整方法、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及系统
US20090069026A1 (en) * 2007-09-10 2009-03-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arrier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CN101494515A (zh) * 2008-01-22 2009-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226A (zh) * 2006-09-08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制编码状态的调整方法、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及系统
US20090069026A1 (en) * 2007-09-10 2009-03-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arrier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CN101494515A (zh) * 2008-01-22 2009-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7513A (zh)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62148B1 (en) Cod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based on measuring quality of experience of user
US8761108B2 (en) Table based link adap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s with one codeword
EP2134134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of selecting a CQI value based on the transport block size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00329134A1 (en) Feedback and link adaptatio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8098613B2 (en) Method of managing transmission dela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58372B2 (en) Radio link adapt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2024865A1 (zh)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KR20090036765A (ko) 와이브로 시스템에서 영상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출력 비트레이트 설정 방법
WO20091400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downlink power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550073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複数のフォーマットを有するチャネルのための出力制御
US7945258B2 (en) Wireless device operable to manipulate high-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 (HSSCCH) quality control through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report manipulation
WO2006075208A1 (en) Hsdpa parameters adjustment based on cqi age
WO2013104165A1 (zh) 上行数据及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
WO2020186916A1 (zh) 一种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16463A (zh) 一种进行外环自适应调制与编码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WO201309156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2139398A1 (zh) 自适应传输模式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230237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a method for reporting a channel quality
WO2008008594A2 (en) Method, device and network for selecting an enhanced-trans port format combination power margin for uplink
WO2012171313A1 (zh) 确定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152177A1 (zh) 一种信道质量处理方法和装置
EP344808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voice service in packet domain
WO2011134137A1 (zh) 一种amc调整方法及基站
WO2011112125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link adapt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djustment of link adaption parameter based on data and control channel load
WO2007137447A1 (fr)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ermettant de régler un indicateur de la qualité de canal dans un système à accès par paquets en liaison descendante à vitesse élevé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08563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563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