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07085159A1 -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contrôle de la qos - Google Patents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contrôle de la qo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07085159A1
WO2007085159A1 PCT/CN2006/002825 CN2006002825W WO2007085159A1 WO 2007085159 A1 WO2007085159 A1 WO 2007085159A1 CN 2006002825 W CN2006002825 W CN 2006002825W WO 2007085159 A1 WO2007085159 A1 WO 200708515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al link
link channel
service
quality
f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06/0028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Yo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EP06817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1978682B9/en
Priority to ES06817791T priority patent/ES2389379T3/es
Publication of WO200708515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07085159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6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 H04M11/062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for speech and oth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41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relying on flow classification, e.g. using integrated services [IntServ]

Description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质量( Quality of Service, QoS )技术, 更具体的说, 涉及一种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 ) 中的接入网服 务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发明背景 服务质量控制技术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一项关键技 术, 目前随着网络融合和电信业务的 IP化, 特別是 NGN的发展和不断成 熟, NGN网络中的 QoS控制成为各运营商和网络设备提供商关注的焦点。
NGN是基于包交换的网络, 包交换网絡不同于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 面向连接, 而包交换网络本质是无连接的, 因此, 如何在无连接为基础 的包交换网络上保证重要通信的接续过程和通信质量, 是一个重要的研 究课题。 研究发现, 目前网络拥塞主要发生在靠近用户的接入网, 原因 在于接入网有限的接入资源。 目前的一些点对点应用如 QQ、 视频聊天, BT下载等大量耗费带宽, 而对于 NGN网络, 仅提高接入带宽是不够的, 还需要在这些应用存在的背景下, 实现 QoS控制, 保证一些重要通信的 QoS需求, 目前对于 QoS控制比较典型是采用基于呼叫及流控制的方法。
参考图 1所示,该图为现有技术中 NGN基于呼叫及流控制的 QoS控制 方法示意图, 具体的, 一次典型的 QoS通道预留过程如下:
步骤 1: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UE )通过高层信令与应用功能 ( Application Function, AF )实体通信, 通信过程中 AF获得 UE特定业务 服务需要的服务质量保证参数。 步驟 2: AF向资源管理功能( Resource Management Function, RMF ) 实体请求该 UE基于特定业务流的资源。
步骤 3: RMF通过对现有网络资源及用户签约可用资源进行判定, 如果资源请求可以接納, 则控制承载通路上的各网元, 如图 1中的边缘 设备和网关等进行资源预留或实施。 其中, 边缘设备为接入汇聚网到核 心网的边缘接入设备。
此外, 步驟 4: RMF有可能还会通知 UE该特定业务流的带宽及优先 级等 QOS参数。 '
从上述步骤 1至 4可以看出, QoS的控制只是在边缘设备和网关等处 进行的, 但如图 1中所示, 用户设备等端设备的用户数据报文首先接入 的是如数字用户环线接入设备 (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 DSLAM )这样的接入设备, 用户数据报文从用户设备到达 边缘设备前, 有可能已经经历了拥塞, 即拥塞会发生在用户设备与边缘 设备间的接入汇聚网络中, 因此如何在接入汇聚网络中的接入设备上实 施 QoS控制, 保证业务服务质量是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 另一方面 提供一种服务盾量控制的系统及设备, 以在接入设备上实施 QoS控制, 进一步满足业务服务质量。
相应地, 本发明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包括:
a、为端设备传送的各个流按照该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分配相应的逻 辑链路通道, 将流分类信息以及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信息通知端设 备, 将所迷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与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信息通知接入设 b、 端设备按照所述流分类信息将用户数据报文分类为各个流, 然 后将所述各个流按照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给接入设备;
C、接入设备按照所述各个流对应的逻辑链路通道及对应的传送优先 级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较佳地, 步骤 a还包括:
将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通知端设备;
步驟 b中端设备将用户数据报文进行流分类后, 传送给接入设备之 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对各个流进行带宽的服 务质量控制。
较佳地, 步驟 a还包括:
将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通知接入设备;
步驟 c具体包括:
cl、 根据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识别出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 c2、 按照各逻辑链路通道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以及带宽服务质量控制 参数信息对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的流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其中, 步骤 a中所述为各个流分配逻辑链路通道为:
在接入设备的每个用户端口下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具有随机性和 离散性, 在同一时刻, 为不同传送优先级分配不同逻辑链路通道; 为相 同传送优先级分配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 或分配相同的逻辑链路通道。
其中, 所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用逻辑链路通道标识表示。
其中, 所述逻辑链路通道标识包括: 虚拟局域网标识或永久型虚电 路标识。
其中, 步骤 c2中所述接入设备进行服务质量控制具体包括: 接入设备接收到各个流之后, 在用户侧端口处按照该端口下的逻辑 通道所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以及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对所接收的 流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和 /或,
接入设备在将流发送出去之前, 在网络侧端口处按照该端口下来自 不同用户端口的相同传送优先级的流合并后的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 信息及流的传送优先级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标识。
其中, 所述端设备包括用户设备或远端接入设备。
相应地, 本发明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控制系统, 包括:
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 为端设备传送的每个流按照该流对应的传 送优先级分配逻辑链路通道, 将流分类信息以及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 道信息通知端设备, 将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与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 信息通知接入设备;
端设备: 按照所述流分类信息将用户数据报文分类为各个流, 然后 将所述各个流按照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给接入设备;
接入设备: 按照所述各个流对应的逻辑链路通道及对应的传送优先 级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其中, 所述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包括有:
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 按照各个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分配逻辑链 路通道;
通知单元: 将流分类信息以及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所分配的逻辑 链路通道信息通知端设备, 将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所分配的逻辑链路 通道与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信息通知接入设备。
其中, 所述端设备包括有:
流分类单元: 按照所述流分类信息将用户数据报文分类为各个流; 传送单元: 将所述各个流按照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分别传送给 接入设备。
其中, 所述接入设备包括:
识别单元: 根据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识别出流对应的传送优先 级;
服务质量控制单元: 按照各逻辑链路通道对应的传送优先级对各逻 辑链路通道传送的流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较佳地, 所述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进一步用于将带宽服务质量控 制参数信息发送给端设备和接入设备;
所述端设备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对各 个流进行带宽的服务质量控制;
所述接入设备进一步用于按照各逻辑链路通道对应的带宽服务盾 量控制参数信息对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的流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其中, 所述服务质量控制单元包括:
用户侧服务质量控制单元: 用于对所接收的流在用户端口侧按照该 端口下的逻辑通道所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以及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 息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和 /或,
网络侧服务质量控制单元: 用于将流发送出去之前, 在网络侧端口 处按照该端口下来自不同用户端口的相同传送优先级的流合并后的带 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及流的传送优先级进行服务盾量控制。
其中, 所述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为独立的设备, 或集成在接入设 备, 或集成在资源管理功能实体中。
其中, 所述端设备包括用户设备或远端接入设备。
相应地, 本发明所提供的逻辑链路管理功能设备, 包括有: 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 按照各个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分配逻辑链 路通道; 通知单元: 将流分类信息以及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所分配的逻辑 链路通道信息通知端设备, 将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所分配的逻辑链路 通道与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信息通知接入设备。
其中, 所述逆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 用于同一时刻, 在接入设备的 每个用户端口下为不同传送优先级分配不同逻辑链路通道; 为相同传送 优先级分配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 或分配相同的逻辑链路通道, 并且所 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具备随机性和离散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为端设备传送的各个流按照该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分 配相应的逻辑链路通道, 将流分类信息以及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信 息通知端设备, 将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与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級信息 通知接入设备; 然后由端设备按照所述流分类信息将用户数据报文分类 为各个流 , 然后将所述各个流按照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给接入 设备; 由接入设备按照所述各个流对应的逻辑链路通道及对应的传送优 先级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可实现在接入设备上实施 QoS控制, 进一步满 足业务服务质量。 另外, 本发明中对于端设备为用户设备的情况下, 由 于只下发流分类及逻辑链路通道信息给用户设备, 而不再下发传送优先 级信息, 可以防止用户在知晓逻辑通道对应的优先级后进行非法使用的 情况, 从而可以解决终端可信的问题。 附图简要说明 图 1是现有技术 NGN基于呼叫或应用的 QoS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 2是本发明服务质量控制系统的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 3是本发明服务质量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 4是本发明进行服务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通过一个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为端设备与接 入设备之间基于流分配逻辑链路通道, 防止端设备不守信使用逻辑链路 通道, 并控制接入设备和端设备实现基于逻辑链路通道的 QoS控制, 下 面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 2, 图 2是本发明服务质量控制系统实现示意图, 本发明中所 述服务质量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 11: 主要为端设备传送的每个流按照该流对 应的传送优先级分配逻辑链路通道, 将流分类信息以及所述分配的逻辑 链路通道信息通知端设备 12, 将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与流对应的传 送优先级信息通知接入设备 13。
其中, 逻辑链路通道信息可包括: 逻辑链路通道标识。
具体实现时, 所述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 11可包括有:
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 111: 按照各个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分配逻 辑链路通道, 具体实现时, 所述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 111按照下述原 则为各个流分配逻辑链路通道:
分配逻辑链路通道时, 用逻辑链路通道标识表示每条逻辑链路通 道, 并且在接入设备的每个用户端口下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值具备 随机性和离散性, 在同一时刻, 为不同传送优先级分配不同的逻辑链路 通道标识; 为相同传送优先级可以分配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 也可 分配相同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 即用于标识逻辑链路通道的逻辑链路通 道标识在满足随机性和离散性的前提下, 具有相同传送优先级的流对应 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或永久型虚电路标识(PVC ID )以及其他可实现逻辑链路通道区分的标 识, 这里不再赘述。
通知单元 112: 将流分类信息以及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 111所分配 的逻辑链路通道信息通知端设备 , '将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 111所分配 的逻辑链路通道与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信息通知接入设备。
端设备 12: 主要按照所述流分类信息将用户数据报文分类为各个 流, 然后将所述各个流按照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给接入设备; 具体实现时, 为实现服务质量控制, 本发明中所述端设备 12可包括有: 流分类单元 121: 按照所述流分类信息将用户数据报文分类为各个 流;
发送单元 122: 将分类后的各个流按照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传 送给接入设备。
接入设备 13: 主要按照所述各个流对应的逻辑链路通道及对应的传 送优先级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实现服务质量控制, 本发明中所述接入设 备 13可包括有:
识别单元 131: 根据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识别出流对应的传送 优先级;
服务质量控制单元 132: 按照所识別出的各逻辑链路通道对应的传 送优先级对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的流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其中, 上述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 11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将带宽服务 质量控制参数信息通知端设备 12以及接入设备 13; 端设备 12进一步用于 将用户数据报文进行流分类后还可根据所述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 息对各个流进行带宽的服务质量控制, 具体实现时, 可在端设备 12中增 加一个控制单元 123 , 位于流分类单元 121和发送单元 122之间, 由控制 单元 123根据所述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对各个流进行带宽的服务 质量控制; 接入设备 13进一步用于在根据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识别 出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之后, 按照各逻辑链路通道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以 及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对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的流进行服务质 量控制, 具体可由接入设备 13中的服务质量控制单元 132来完成。
其中, 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可包括: 上下行传输带宽。 下发 给端设备 12的上下行传输带宽为当前流的逻辑链路通道的上下行传输 带宽; 下发给接入设备 13的上下行传输带宽可包括: 当前流的逻辑链路 通道的上下行传输带宽; 或者单个用户端口上具有相同优先级的当前流 和已有流的合并上下行传输带宽,以及 /或不同用户端口上具有相同优先 级的当前流和已有流的合并上下行传输带宽。
则所述服务质量控制单元 132具体还可分为: 用户侧服务质量控制 单元和 /或网络侧服务质量控制单元。
用户侧服务质量控制单元: 用于对所接收的流根据识别单元 131识 别出的逻辑链路通道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以及所接收的该端口上具有相 同优先级的合并带宽在用户侧端口处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或者根据所接 收的当前流的逻辑链路通道的上下行传输带宽与该端口上相同优先级 已有流的上下行传输带宽进行合并, 然后基于合并带宽与传送优先级在 用户侧端口处对所接收的流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之后将进行服务质量控 制之后的流发送出去, 即发送给边缘设备。
网络侧服务质量控制单元: 用于将流发送出去之前, 在网络侧端口 处按照该端口下的逻辑链路通道所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以及所接收的不 同用户端口具有相同优先级的合并带宽进行服务盾量控制; 或在网络侧 端口处将不同用户端口汇集的相同的传送优先级的数据流的上下行传 输带宽合并后, 进行基于合并后的不同传送优先级及合并后的带宽进行 服务质量控制, 然后再将流发送给边缘设备。
较佳地, 图 2所示服务质量控制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边缘设备 14; 则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 11的通知单元 112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将新 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与流的对应关系直接或间接的发送给边缘设 备 14, 由边缘设备 14在进行流分类时将逻辑链路通道标识信息也作为一 个流分类输出匹配参数, 当用户标识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透传给边缘设 备时, 由边缘设备 14进行检查和匹配, 即进一步地, 由边缘设备 14继续 对所接收的流进行 QoS服务质量控制。
需要说明的, 本发明中所述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 11可以采用独立 的设备或者集成在接入设备或集成在资源管理功能实体等其他设备中。
下面具体说明服务质量的控制过程。
参考图 3, 图 3是本发明服务质量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主要包括 如下步骤:
步骤 s i 1 ,为端设备传送的各个流按照该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分配相 应的逻辑链路通道, 将流分类信息以及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信息通 知端设备, 将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与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信息通知 接入设备。
其中所述流分类信息包括源 IP地址、 目的 IP地址、 源端口、 目的端 口以及协议类型等信息;
具体实现时, 本发明中可按照下述原则为各个流分配逻辑链路通 道:
分配逻辑链路通道时, 用逻辑链路通道标识表示每条逻辑链路通 道, 并且接入设备的每个用户端口下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值具备随 机性和离散性, 在同一时刻, 为不同传送优先级分配不同的逻辑链路通 道标识; 为相同传送优先级可以分配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 也可分 配相同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 , 即用于标识逻辑链路通道的逻辑链路通道 标识在满足随机性和离散性的前提下, 具有相同传送优先级的两个流对 应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步骤 sl2, 端设备按照所述流分类信息将用户数据报文分类为各个 流, 然后将所述各个流按照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给接入设备。
步骤 sl3 ,接入设备按照所述各个流对应的逻辑链路通道及对应的传 送优先级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需要说明的,本发明中在步骤 sl l还可将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 通知端设备; 端设备将用户数据报文进行流分类后, 还可根据所述带宽 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对各个流进行带宽的服务质量控制。 其中, 所述 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可包括上下行传输带宽, 且上下行传输带宽 可以为当前流的逻辑链路通道的上下行传输带宽。
同样的,本发明中在步骤 s 11中还可将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通 知接入设备; 接入设备根据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识别出流对应的传 送优先级; 然后按照各逻辑链路通道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以及带宽服务质 量控制参数信息对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的流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其中 , 下发给接入设备的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可包括上下行传输带宽, 且上下行传输带宽可包括: 当前流的逻辑链路通道的上下行传输带宽; 或者单个用户端口上具有相同优先级的当前流和已有流的合并上下行 输带宽,以及 /或不同用户端口上具有相同优先级的当前流和已有流的 合并上下行传输带宽。
具体所述接入设备进行服务质量控制可分为用户侧服务质量控制 以及网絡侧服务质量控制, 或者为其中任何一种服务质量控制。 其中用 户侧服务质量控制指的是接入设备对刚接收到的流在用户侧端口处按 照该端口下的逻辑通道所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以及所接收的该端口上具 有相同优先级的合并带宽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或者根据已接收的当前流 的逻辑链路通道的上下行传输带宽与该端口上巳有流的上下行传输带 宽进行合并, 然后基于合并带宽与传送优先级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然后 将进行服务质量控制之后的流发送出去, 即发送给边缘设备。 网络侧服 务质量控制指的是接入设备在将流发送出去之前 , 在网络侧端口处按照 该端口下的逻辑链路通道所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以及所接收的不同用户 端口具有相同优先级的合并带宽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或在网络侧端口处 将不同用户端口汇集的相同的传送优先級的数据流合并后进行基于合 并后的不同传送优先级及合并后的带宽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进一步地,步骤 sl 1中还可以将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与流的对 应关系直接或间接的发送给边缘设备; 并新增步骤 sl4, 边缘设备在进行 流分类时将逻辑链路通道标识信息也作为一个流分类输出匹配参数, 当 用户标识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透传给边缘设备时, 边缘设备进行检查和 匹配, 即进一步地, 由边缘设备 14继续对所接收的流进行 QoS服务质量 控制。
下面以具体的应用将上述系统及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说明。
参考图 4 , 该图是本发明进行服务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 4所示, 为了与图 1所示现有技术进行对比, 本实施例中, 端设备和 接入设备仍分别以 UE和 DSLAM为例,对于逻辑链路功能实体( LLMF ) , 本实施例中采用独立的设备,并且主要有如下功能:代理 RMF对 UE的资 源控制命令,为 UE与接入设备 DSLAM之间基于流分配逻辑通道,防止用 户不守信使用逻辑通道, 并控制接入设备 DSLAM和 UE实现基于逻辑通 道的 QoS控制。 为便于说明, RMF与 UE之间的接口定义为 U接口, LLMF与接入设 备 DSLAM之间的接口定义为 A接口, LLMF与 RMF之间的接口定义为 M 接口, 另外, 为便于说明, 本实施例中逻辑链路通道标识采用以太网 IEEE802.1Q的 VLAN ID,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凡是使用 类似 ID来标识一条逻辑链路通道, 且 ID随机动态分配的接入技术, 都在 本发明声明范围内。
具体实现 QoS的过程如下:
1. RMF接收到请求建立基于流的 QoS通道并通过本地接纳控制接受 该请求时, 通过 M接口发送资源控制命令给 LLMF。 携带信息为: 用户 端口标识、 流 ID, 流分类信息, 上下行传输带宽的服务质量参数信息、 传输优先级等信息, 其中流 ID是 RMF分配的对一个流的标识符, 可用于 控制目的, 不会出现在数据报文中, 所述流分类信息通常指 IP五元組信 息, 即包括源 IP地址、 目的 IP地址、 源端口、 目的端口以及协议类型。
2. LLMF收到这个请求后, 为每一个流分配一个 VLAN ID来标识此 流使用的逻辑链路通道,如图 4中所示的 VLAN 1、 VLAN 2以及 VLAN 3。 对于 VLAN ID主要按照下述方式分配: VLAN ID具有随机性;一个 VLAN ID只在一个具体的用户端口有意义, 不同用户端口可以重用 VLAN ID; 在一个用户端口下, 可以分配一个同一优先级已分配的 VLAN ID, 也可 以随机分配一个未使用的 VLAN ID, 但不可以分配一个处于不同优先級 的已分配的 VLAN ID; —个 VLAN ID释放以后, 以后此 VLAN ID再分配 给一个流使用时,该流的优先级可以与之前的不同,具体实现时, VLAN ID分配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 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假设一个用户端口共分为 N个优先级, 待分配流的传输 优先级为 P, 则 VLAN可按照如下方式分配: a.对于分配的第一个 VLAN ID, 在所有的 VLAN ID空间内随机抽取 一个。 将该 VLAN ID放入优先级为 P的集合中 (注: 一旦一个 VLAN ID 已分配, 此 VLAN ID即对应到相关流的传送优先级, 称为此 VLAN ID具 有该优先级属性)。 本步骤结束后, 可以称第一个分配的 VLAN ID具有 优先级 P;
b.若不是分配的第一个 VLAN ID, 则可将已分配 VLAN ID集合中具 有相同传送优先级的集合与未分配的 VLAN ID集合合并为一个分配集 合, 假设这个分配集合共有 M个样本, 另外同时生成一个随机数
( RAND ) ;
c 将分配集合中的 VLAN排队, 假设编号为 1到 M;
d.取队列中第 S = ( RAND MOD M ) + 1 个样本的 VLAN ID值做 为新分配的 VLAN ID。 其中, RAND MOD M表示 RAND对 M取余。
e.将步骤 d分配的 VLAN ID作为新的 VLAN ID分配, 同时将该 VLAN ID放入优先级为 P的集合中, 分配过程结束。
3. 若该用户端口上已经存在优先级为 P的上下行流量数据,则 LLMF 根据已有的该用户端口中优先级为 P的上下行流量, 与新的流的流量合 并, 计算出该用户端口的优先级为 P的新的上下行传输带宽。
本步骤中, LLMF还可以将网络侧来自不同用户端口上具有相同传 送优先级的流进行合并, 计算出网络侧来自不同用户端口的优先級为 P 的新的上下行传输带宽。
4. LLMF根据步骤 2以及步骤 3中得到的相应信息分别通过 U接口下 发控制给 UE, 通过 A接口下发控制给接入设备。
其中, 下发控制给 UE时, 具体下发信息可包括: 流分类信息, 当前 流的逻辑链路通道的上下行传输带宽, 新分配的 VLAN ID, 此时不必下 发传送优先级信息给 UE, UE根据流分类信息及对应的 VLAN ID, 将用 户数据报文分为不同的流,并对所分的流分配相应的 VLAN ID, 同时 UE 可根据上下行传输带宽对各个流进行带宽的服务质量控制。
其中, 下发控制给接入设备时, 具体下发信息可包括: 用户侧端口 标识以及新分配的 VLAN ID,新计算的该 VLAN ID对应优先级的上下行 传输带宽, 传输优先级的信息, 另外还可以包括: 接入设备网络侧端口 标识, 网络侧端口传输优先级, 对应该优先级的新计算的合并上下行带 宽信息。
接入设备根据下发的用户侧端口标识、 VLAN ID、 传送优先级以及 用户侧端口的上下行传输带宽信息, 在用户侧端口 ^进行基于不同传送 优先级的 QOS控制, 进一步地, 接入设备根据下发的网络侧端口标识、 网络侧端口传送优先级以及对应该优先级的上下行传输带宽信息, 在网 络侧端口处进行基于合并的具有不同传送优先级的合并流的 QOS控制。
5. 可选的, LLMF将新分配的 VLAN ID与流 ID的对应关系返回给 RMF, RMF命令边缘设备在进行流分类时将 VLAN ID信息也作为一个流 分类输出匹配参数, 当用户标识的 VLAN ID透传给边缘设备时, 由边缘 设备进行检查。
其中, 步骤 3中可以不用进行流的合并以及基于合并流的上下行传 输带宽计算, 而可直接将当前流的逻辑链路通道的上下行传输带宽发送 给接入设备, 在步骤 4中由接入设备在用户侧端口处进行该用户端口下 具有相同优先级的流的合并, 然后进行基于传送优先级和合并上下行传 输带宽的服务质量控制; 在网络侧端口处进行该网络侧端口下来自不同 用户端口的具有相同优先级的流的合并, 然后进行基于传送优先级和合 并上下行传输带宽的服务质量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a、为端设备传送的各个流按照该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分配相应的逻 辑链路通道, 将流分类信息以及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信息通知端设 备, 将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与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信息通知接入设 备;
b、 端设备按照所述流分类信息将用户数据报文分类为各个流, 然 后将所述各个流按照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给接入设备;
c、接入设备按照所述各个流对应的逻辑链路通道及对应的传送优先 级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a 还包括:
将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通知端设备;
步骤 b中端设备将用户数据报文进行流分类后, 传送给接入设备之 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对各个流进行带宽的服 务质量控制。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a 还包括:
将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通知接入设备;
步骤 c具体包括:
cl、 根据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识别出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 c2、 按照各逻辑链路通道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以及带宽服务质量控制 参数信息对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的流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4、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 a中所述为各个流分配逻辑链路通道为:
在接入设备的每个用户端口下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具有随机性和 离散性, 在同一时刻, 为不同传送优先级分配不同逻辑链路通道; 为相 同传送优先级分配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 或分配相同的逻辑链路通道。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分 配的逻辑链路通道用逻辑链路通道标识表示。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逻辑链路通道标识包括: 虚拟局域网标识或永久型虚电路标识。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c2中所述接入设备进行服务质量控制具体包括:
接入设备接收到各个流之后, 在用户侧端口处按照该端口下的逻辑 通道所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以及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对所接收的 流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和 /或,
接入设备在将流发送出去之前, 在网络侧端口处按照该端口下来自 不同用户端口的相同传送优先级的流合并后的带宽服务盾量控制参数 信息及流的传送优先级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
8、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端设备包括用户设备或远端接入设备。
9、 一种服务质量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 为端设备传送的每个流按照该流对应的传 送优先级分配逻辑链路通道, 将流分类信息以及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 道信息通知端设备, 将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与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 信息通知接入设备;
端设备: 按照所述流分类信息将用户数据报文分类为各个流, 然后 将所述各个流按照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给接入设备; 接入设备: 按照所述各个流对应的逻辑链路通道及对应的传送优先 级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服务质量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包括有:
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 按照各个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分配逻辑链 路通道;
通知单元: 将流分类信息以及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所分配的逻辑 链路通道信息通知端设备, 将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所分配的逻辑链路 通道与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信息通知接入设备。
11、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服务盾量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端设备包括有:
流分类单元: 按照所述流分类信息将用户数据报文分类为各个流; 传送单元: 将所述各个流按照所述分配的逻辑链路通道分别传送给 接入设备。
12、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服务质量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接入设备包括:
识别单元: 根据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标识识别出流对应的传送优先 级;
服务质量控制单元: 按照各逻辑链路通道对应的传送优先级对各逻 辑链路通道传送的流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13、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服务盾量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进一步用于将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发送 给端设备和接入设备;
所述端设备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对各 个流进行带宽的服务质量控制; 所述接入设备进一步用于按照各逻辑链路通道对应的带宽服务质 量控制参数信息对各逻辑链路通道传送的流进行良务质量控制。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服务质量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服务质量控制单元包括:
用户侧服务质量控制单元: 用于对所接收的流在用户端口侧按照该 端口下的逻辑通道所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以及带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 息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和 /或,
网络侧服务质量控制单元: 用于将流发送出去之前, 在网络侧端口 处按照该端口下来自不同用户端口的相同传送优先级的流合并后的带 宽服务质量控制参数信息及流的传送优先级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15、 根据权利要求 10至 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控制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所述逻辑链路管理功能实体为独立的设备, 或集成在接入设 备, 或集成在资源管理功能实体中。
16、 根据权利要求 10至 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盾量控制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端设备包括用户设备或远端接入设备。
17、 一种逻辑链路管理功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
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 按照各个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分配逻辑链 路通道;
通知单元: 将流分类信息以及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所分配的逻辑 链路通道信息通知端设备, 将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所分配的逻辑链路 通道与流对应的传送优先级信息通知接入设备。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逻辑链路管理功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逻辑链路通道分配单元: 用于同一时刻, 在接入设备的每个用户端 口下为不同传送优先级分配不同逻辑链路通道; 为相同传送优先级分配 不同的逻辑链路通道, 或分配相同的逻辑链路通道, 并且所分配的逻辑 链路通道具备随机性和离散性。
PCT/CN2006/002825 2006-01-26 2006-10-23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contrôle de la qos WO2007085159A1 (fr)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817791A EP1978682B9 (en) 2006-01-26 2006-10-23 Qo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ES06817791T ES2389379T3 (es) 2006-01-26 2006-10-23 Método y sistema de control de la calidad de servicio, Qo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33451.0 2006-01-26
CN2006100334510A CN101009637B (zh) 2006-01-26 2006-01-26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系统及逻辑链路管理功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85159A1 true WO2007085159A1 (fr) 2007-08-02

Family

ID=38308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06/002825 WO2007085159A1 (fr) 2006-01-26 2006-10-23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contrôle de la qo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2487847B1 (zh)
CN (1) CN101009637B (zh)
ES (2) ES2389379T3 (zh)
PT (1) PT2487847E (zh)
WO (1) WO20070851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9398A (zh) * 2009-02-19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QoS优先级信息的发送方法、PD-FE、TRC-FE
BR112012033084B1 (pt) * 2010-06-25 2021-07-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telegramas de dados a partir de um transmissor a pelo menos um receptor e dispositivo elétrico
CN102572968B (zh) * 2010-12-17 2016-08-03 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信道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50460B (zh) * 2017-02-10 2020-05-1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业务流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12688849B (zh) * 2020-12-25 2022-06-2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流分类的QinQ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和通信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9521A (zh) * 2001-09-27 2003-04-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用于该系统的分组传送装置及接入点
WO2003071740A1 (en) * 2002-02-22 2003-08-28 Linkair Communications, Inc. A method of priority control in wireless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s
WO2003107697A1 (en) * 2002-06-13 2003-12-2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04008698A2 (en) * 2002-07-15 2004-01-22 Soma Networks,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with different qos attribut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H2051H1 (en) * 2000-09-29 2002-11-05 Opuswave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ple quality of service classes
US20020188732A1 (en) 2001-06-06 2002-12-12 Buckman Charles 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bandwidth across a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9521A (zh) * 2001-09-27 2003-04-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用于该系统的分组传送装置及接入点
WO2003071740A1 (en) * 2002-02-22 2003-08-28 Linkair Communications, Inc. A method of priority control in wireless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s
WO2003107697A1 (en) * 2002-06-13 2003-12-2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04008698A2 (en) * 2002-07-15 2004-01-22 Soma Networks,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with different qos attribute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1978682A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78682A1 (en) 2008-10-08
EP2487847A1 (en) 2012-08-15
PT2487847E (pt) 2014-10-16
ES2389379T3 (es) 2012-10-25
ES2515721T3 (es) 2014-10-30
CN101009637B (zh) 2011-09-21
EP2487847B1 (en) 2014-08-13
EP1978682B9 (en) 2012-09-26
CN101009637A (zh) 2007-08-01
EP1978682A4 (en) 2010-03-10
EP1978682B1 (en)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7675B1 (en) Fairness of capacity allocation for an MPLS-based VPN
US7656798B1 (en) Service interface for QoS-driven HPNA networks
US9871739B2 (en) Service interface for QOS-driven HPNA networks
EP1453260B1 (en) A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s with guaranteed quality of service in IP access network
WO2009092208A1 (zh) 一种家庭网关策略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06069527A1 (fr) Procede, dispositif et reseau permettant de garantir la qualite de service d'un service pour un acces a large bande
WO2006089470A1 (fr) Procédé de mise en oeuvre de transmission de courants d’informations en ngn
Ghanwani et al.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services over shared and switched IEEE 802 LAN technologies
EP1983695B1 (en) A method, an apparatus and 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uplink traffic of the access network
WO2007085159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contrôle de la qos
CN101047706B (zh) 一种接入网会话控制系统及方法
Joung et al. Flow‐Based QoS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01039315B (zh) 与业务无关的接入网会话控制系统及方法
Cisco Quality of Service Solutions Configuration Guide Cisco IOS Release 12.0
Cisco QC: Quality of Service Overview
KR101041235B1 (ko) 서비스 품질을 보장하는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장치
CN1600004A (zh) 与服务质量标准相关的数据流的多域访问控制器
Li et al.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the QoS Mechanism in ATN
Reid et al. Internet Qo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ansever et al. Flow based precedence and preemption methods without a priory signaling
Bingöl QoS for real-time IP traffic
Srinivasan et al. Network Working Group A. Ghanwani Request for Comments: 2816 Nortel Networks Category: Informational W. Pace IBM
Smith et al.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Anoop Ghanwani INTERNET DRAFT J. Wayne Pace Vijay Srinivasan (IBM)
JP2008060955A (ja) 平均転送レートおよび転送完了時刻を用いたアドミッション制御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068177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