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4834U - 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 - Google Patents

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4834U
TWM654834U TW112211819U TW112211819U TWM654834U TW M654834 U TWM654834 U TW M654834U TW 112211819 U TW112211819 U TW 112211819U TW 112211819 U TW112211819 U TW 112211819U TW M654834 U TWM654834 U TW M65483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nergy conversion
conversion system
channel
closed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11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國亮
林世偉
翁翎華
翁翊綸
翁歐陽麗明
林秉毅
林成璋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禾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禾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Publication of TWM654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4834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包含至少二水容室、至少二氣閥組以及一水力發電模組。二水容室透過一通道連通;至少二氣閥組分別連通其中一水容室,使二水容室的內部空氣形成氣壓差;水力發電模組位於該通道內部。據此,氣壓差讓二容室之間的水產生流動,並通過通道以及水力發電模組,產生能量轉換。

Description

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水力發電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更精確的說,係關於一種透過氣壓差帶動水位差,以形成能量轉換的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智慧電網除了用來監測電力使用,在某些情況下還肩負整合新能源(風能、太陽能)的作用,此外,為了響應節電,在住宅區或城市建築中也開始興建小型再生能源,以提供緊急用電或補充用電高峰的電力來源。
水力發電被視為汙染程度低的發電方式,然而,水力發電必須倚靠地勢或潮汐產生位能差,再透過將位能轉換為動能以及電能,受限地理環境因素,無法廣泛的佈設。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包含:至少二水容室,透過至少一通道連通;至少二氣閥組,分別連通該等水容室,使該等水容室的內部空氣形成氣壓差;以及一水力發電模組,位於該通道內部。
據此,氣壓差可以推動水容室內的水流流動,並流經該通道以及該水力發電模組,產生能量轉換。
本創作還提供一種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的控制方法,該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包含至少二水容室透過一通道連通,以及一水力發電模組位於該通道內部,該控制方法包含,使該等二水容室的內部空氣形成氣壓差。
據此,二水容室的水會受到氣壓的驅動,自動通過二水容室之間的通道,並驅動水力發電模組,產生能量轉換。
請參閱圖1,繪示一種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包含相鄰的二水容室10,20,二水容室10,20共用一壁面,該壁面具有一通道30,通道30內部設置一水力發電模組35;以及,二氣閥組分別設置於該水容室10,20,使水容室10,20的上方皆設有進氣閥11,21以及排氣閥12,22,氣閥組是用來使二水容室10,20上方的空氣形成壓力差。因此,氣壓差可以推動水容室10,20內的水流由高壓往低壓流動,通過該通道30以及該水力發電模組35,產生能量轉換。
於本實施態樣中,二水容室10,20之間具有一個通道30,水力發電模組35容許正向(例如從水容室10到水容室20)與逆向(例如從水容室20到水容室10)的水流發電,產生交流電。然而,也可以在通道30中設置逆止閥31,使水流單向流動而經過水力發電模組35。
此外,該等水容室10,20可以設置具有排水口15,25,排水口15,25可作為進水口或出水口,並藉此與其他的儲水設備的水路連接,在儲水設備的用水離峰期間進行發電作業。值得一提的是,在能控制二水容室10,20的內部氣壓以進行發電的前提下,排水口15,25是處於封閉的狀態。
進一步說明,氣閥組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作動,例如,可以打開排氣閥22並關閉進氣閥21開始排氣,關閉排氣閥12並打開進氣閥11開始進氣,此時,水容室20上方的氣壓降低,且水容室10的水受到氣壓擠壓,於通道30內形成朝向水容室20的水流,驅動水力發電模組35,產生能量轉換。此外,在滿足形成二水容室的內部空氣壓力差的條件下,也可以調整氣閥的作動或數量。
於本實施態樣中,該水力發電模組35電連接一蓄電模組36。該等水容室10,20設置高位水位感應模組181,191、以及低位水位感應模組182,192,並將水位訊號回傳到氣閥組的控制單元,以調節水力發電的效率。此外,高位水位感應模組181,191與低位水位感應模組182,192也可以用在串接(如圖4所示)複數水容室時做整體的調節,據此,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的水位差可一直存在,以進行連續發電。
請參閱圖2,繪製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的另一實施態樣,與前一實施態樣不同處在於,在二水容室10,20的外部形成通道30,水力發電模組35位於通道30內部。此時,改變二水容室10,20上方的氣壓差,仍然會使流經通道30的水流經過水力發電模組35,產生能量交換。這樣的設置方式可以只針對通道30進行維護與保養工作。
請參閱圖3,繪製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的再一實施態樣,圖1之實施態樣不同處在於,二水容室10,20之間具有二通道301,302,二通道301,302分別設置逆止閥311,312,使二通道301,302內部產生不同方向的單向水流,據此,二通道301,302中的水力發電模組351,352能產生直流電。
請參閱圖4,繪示一種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的另一實施態樣,圖4的實施態樣是串接四個水容室10,20,40,50,且兩相鄰的水容室的共用壁面設置通道30,各水容室10,20,40,50設有對應的進氣閥11,21,41,51與排氣閥12,22,42,52,通道30內安裝水力發電模組35以及逆止閥31。
於本實施態樣中,該些進氣閥51,41控制進氣,以推擠水容室50,40中液體至低水位,排氣閥12,22控制排氣,以提高水容室10,20內部的液體至高水位,使得水容室10,20,40,50內部的液體皆位於不同的水位。
在控制進氣閥51,41、排氣閥12,22進排氣的過程中,該些水容室20,40,50中的液體朝向水容室10的方向流動,並推動通道30內部的水力發電模組35。在水容室10,40,50內的氣壓達到一預定數值時,或水容室10,20,40,50的水位達到預定高度時,可以將對應的排氣閥42,52重新開啟,使水容室40,50的內部氣壓與大氣壓力平衡,因此,水容室10,20,40內部的液體會朝向水容室50的方向流動,再次進行發電。
於本實施態樣中,提供一種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的控制方法,該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包含至少二水容室透過一通道連通,且該通道設置一水力發電模組位於該通道內部,該控制方法包含,透過抽氣或排氣的方式,使該等二水容室的內部空氣形成氣壓差。
據此,二水容室的水會受到氣壓的驅動,自發性通過二水容室之間的通道,並驅動水力發電模組,產生能量轉換。
上述方法更包含,操作該通道內部設置的一逆止閥使該至少二水容室中的水,於該通道形成預定方向的一水流並通過該水力發電模組。例如,可以額外操作逆止閥使二水容室中的氣壓差達到預定數值時,再產生水流。
此外,該等二水容室分別設置一氣閥組,控制方法更包含,操作該等氣閥組,以間歇式改變該等水容室中的氣壓差,使二水容室中的水流在通道中往復流動,而有效利用水容室內部的水資源。據此,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的水位差可一直存在,以進行連續發電。
10,20,40,50:水容室 11,21,41,51:進氣閥 12,22,42,52:排氣閥 15,25:排水口 181,191:高位水位感應模組 182,192:低位水位感應模組 30,301,302:通道 31,311,312:逆止閥 35,351,352:水力發電模組 36:蓄電模組
圖1是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的一實施態樣。
圖2是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的另一實施態樣。
圖3是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的再一實施態樣。
圖4是串接式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的實施態樣。
10,20:水容室
11,21:進氣閥
12,22:排氣閥
15,25:排水口
181,191:高位水位感應模組
182,192:低位水位感應模組
30:通道
35:水力發電模組
36:蓄電模組

Claims (7)

  1. 一種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包含: 至少二水容室,透過至少一通道連通; 至少二氣閥組,分別連通該等水容室,使該等水容室的內部空氣形成氣壓差;以及 一水力發電模組,位於該通道內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其中,該等水容室的至少一個設置一水位感應模組。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其中,該等水容室的至少一個具有一排水口。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其中,該通道設置在該等水容室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其中,該通道設置一逆止閥。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其中,該氣閥組為一進氣閥以及一排氣閥。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其中,該通道的數量為至少二,該等通道分別設置該逆止閥。
TW112211819U 2023-11-01 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 TWM654834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4834U true TWM654834U (zh) 2024-05-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18165Y (zh) 楼宇水力发电系统
JP3220944U (ja) 海水発電装置
TWM654834U (zh) 密閉式水庫能量轉換系統
CN100575698C (zh) 气流式潮汐发电的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11156126A (zh) 一种潮流能发电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2102379A (zh) 蓄能式水力提灌装置
CN107445250A (zh) 一种水锤泵增压的潮汐聚能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和方法
CN201215062Y (zh) 利用浮力的水力发电系统
CN109339198A (zh) 一种下水道发电水管
TWM632392U (zh) 建構於坡地的水槽發電系統
CN213340450U (zh) 一种液流电池气泡断流器
US20140182280A1 (en) Parallel cycle for tidal range power generation
CN203978702U (zh) 转子液压波力发电及电解氢组合装置
CN111188718A (zh) 一种点冲式水轮循环转换双向发电装置及调控方法
CN106836155A (zh) 高坝水电站虹吸式水力发电系统
CN205370842U (zh) 小型发电机组
RU2005199C1 (ru) Вакуумна гидро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
CN111979990B (zh) 一种多级水利发电系统
CN205567341U (zh) 一种太阳能移动式提灌站的提灌系统
CN117662359A (zh) 一种海上新能源发电装置
CN110107445B (zh) 一种基于溶质浓度动力的小型水利发电装置
CN214440394U (zh) 一种基于水锤效应的喷泉系统
CN215629806U (zh) 梯田式截流再生水利发电站
CN103397977A (zh) 铺管式水力发电方法及其发电设施
CN212003418U (zh) 一种能多层垂直传动水能循环发电的调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