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4026U - 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及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及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4026U
TWM654026U TW112212807U TW112212807U TWM654026U TW M654026 U TWM654026 U TW M654026U TW 112212807 U TW112212807 U TW 112212807U TW 112212807 U TW112212807 U TW 112212807U TW M654026 U TWM654026 U TW M65402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emitting diode
semiconductor light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12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鄭岳世
溫照華
陳政岳
賴炳任
Original Assignee
樂聲電子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樂聲電子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樂聲電子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54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4026U/zh

Links

Abstract

一種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其包括至少一第一壓電震動模組與至少一第二壓電震動模組。顯示器可以是液晶顯示器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第一壓電震動模組是設置在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的第一側,或設置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的第一側;第二壓電震動模組是設置在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的第二側,或設置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的第二側。透過電控使得第一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震動,而可以使得液晶顯示面板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隨之震動,並產生左右聲道的聲音。

Description

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及顯示器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發聲裝置的技術,且特別是使用壓電震動模組並能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及顯示器。
發聲裝置廣泛地見於日常生活中,例如,電腦、平板、手機或筆記型電腦等,都會配置有發聲裝置,發聲裝置透過電信號的控制可以發出對應的聲音。現有的發聲裝置例如是大型的喇叭、平面薄膜震動器形成的薄型喇叭或其他類型的喇叭。由於顯示器越來越薄型化,如果發聲裝置無法以輕薄的方式整合於顯示器中,則顯示器的厚度與重量會因為發聲裝置而變厚變重。
於現有技術的其中一個作法中,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後配置有線圈震動器,以透過線圈震動器來產生相應的聲音,但是由於線圈震動器的厚度大且重量不小,因此會增加顯示器的厚度與重量。於現有技術的另一個作法中,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後貼附有一層薄膜,且多個壓電震動元件貼附在薄膜上,以透過震動薄膜的方式來產生相應的聲音,然而,此種作法需要額外地貼設薄膜,且需要對多個壓電震動元件進行特定排列,甚至還有高音響應不佳的技術問題。
基於本新型的至少一個目的,本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其包括至少一第一壓電震動模組與至少一第二壓電震動模組。第一壓電震動模組設置於顯示器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的第一側,或設置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的第一側,其中顯示器為液晶顯示器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第二壓電震動模組設置於顯示器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相對第一側的第二側,或設置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相對第二側的第二側。
可選地,發聲裝置更包括聲道隔離模組,聲道隔離模組設置於顯示器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或設置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且設置於第一壓電震動模組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之間。
可選地,聲道隔離模組包括剛性本體與聲波吸收包材,剛性本體貼附於顯示器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或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聲波吸收包材包覆剛性本體的至少一部分,且貼附於顯示器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或貼附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
可選地,剛性本體的剛性大於反射板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基板的剛性,剛性本體為銅線或銅片,或由金屬合金、碳纖維、纖維強化塑膠或陶瓷的材料構成,但不限於此,以及聲波吸收包材為泡棉,或由聚氨酯發泡塑料(PU)、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熱可塑橡膠(TPE)或聚氯乙烯(PVC)的材料構成,但不限於此。
可選地,顯示器為平面顯示器或曲面顯示器,且對應地,第一壓電震動模組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的每一者為平面壓電震動模組或曲面壓電震動模組。
可選地,至少一第一壓電震動模組為複數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以及至少一第二壓電震動模組為複數個第二壓電震動模組,其中複數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以直線方式或非直線方式排列,以及第二壓電震動模組以直線方式或非直線方式排列。
可選地,發聲裝置更包括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與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係為剛性材質,其剛性大於反射板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基板的剛性,設置於顯示器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的第一側,或設置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的第一側。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係為剛性材質,其剛性大於反射板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基板的剛性,設置於顯示器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的第一側,或設置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的第一側。第一壓電震動模組形成於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之表面上,且第二壓電震動模組形成於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之表面上。
可選地,發聲裝置更包括格柵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格柵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係為剛性材質,其剛性大於反射板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基板的剛性,設置於顯示器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的第一側至第二側,或設置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的第一側至第二側,且接觸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與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
可選地,發聲裝置更包括第三高音響應提升模組與第四高音響應提升模組。第三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係為剛性材質,其剛性大於反射板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基板的剛性,設置於顯示器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的第一側,或設置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的第一側。第四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係為剛性材質,其剛性大於反射板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基板的剛性,設置於顯示器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的第一側,或設置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的第一側。第三高音響應提升模組與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彼此間隔,且第四高音響應提升模組與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彼此間隔。
可選地,聲道隔離模組為軟磁鐵,但不再此限,且貼附於顯示器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或貼附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
基於本新型的至少一個目的,本新型實施例更提供一種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其包括複數個壓電震動模組。複數個壓電震動模組設置於顯示一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或設置於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其中顯示器為液晶顯示器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且複數個壓電震動模組設置於反射板的背面的四側中的一側、相對兩側或四側,或複數個壓電震動模組設置於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的四側中的一側、相對兩側或四側。
基於本新型的至少一個目的,本新型實施例更提供一種顯示器,其包括上述任一個發聲裝置以及液晶顯示面板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簡言之,本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及顯示器,且相較於現有技術,發聲裝置整合於顯示器後,不會使得顯示器的厚度與重量有太多的增加,仍符合顯示器輕薄短小的趨勢。另外一方面,發聲裝置不需要額外地透過增設的薄膜,便能夠直接整合於顯示器中,能夠有效地節省製造的成本。
為利貴審查員瞭解本新型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新型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新型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新型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本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使用壓電震動模組並能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及顯示器。發聲裝置是直接設置在顯示器之液晶顯示面板的反射板的背面或顯示器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因此不會使得整合有發聲裝置的顯示器之厚度與重量有太多的增加,且無須額外地使用薄膜作為中介的貼附層。
請參照圖1與圖3,圖1是本新型實施例之整合有發聲裝置的顯示器的示意爆炸圖。於圖1的實施例中,顯示器1是一個液晶顯示器,其包括背板10(例如但不限定是鋁板)、液晶顯示面板11、觸控面板13與蓋板14,其中背板10、液晶顯示面板11、觸控面板13與蓋板14依序層疊而形成液晶顯示器。另外,背板10、觸控面板13與蓋板14通常是終端產品之顯示器1所必要的元件,但對於要產生顯示功能來說,顯示器1的必要元件為液晶顯示面板11。
液晶顯示面板11包括反射板111、導光板112、擴散膜113(例如但不限定是亮子點薄模)、增亮膜114(例如但不限定是複合模)、下偏光膜115、薄膜電晶體液晶板116與上偏光膜117,其中反射板111、導光板112、擴散膜113、增亮膜114、下偏光膜115、薄膜電晶體液晶板116與上偏光膜117依序層疊而形成液晶顯示面板11。背板10、反射板111、導光板112、擴散膜113、增亮膜114與下偏光膜115又形成了俗稱的背光模組。
楊氏模量(或稱彈性模量)是一種用於評估物質是否為彈性物質的係數,物質的楊氏模量越大,則物質越不容易產生形變。因此,因為發聲裝置發出聲音是依靠物體的震動,所以必須要挑選一個楊氏模量較小且設置位置不能影響到的顯示畫面的元件來整合發聲裝置。反射板111的材質通常是塑膠類的有機物,例如,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板,其楊氏模量約為2至2.5 GPa,且發聲裝置設置在反射板111的背面不會影響到畫面的顯示。因此,於本新型實施例中,發聲裝置可以設置在反射板111的背面。
進一步地,請同時參考圖1與圖3,以及圖3是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發聲裝置整合於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反射板或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示意平面圖。發聲裝置包括至少一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至少一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及聲道隔離模組23。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設置於顯示器1之液晶顯示面板11的反射板111的背面的第一側(例如,左側)。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設置於顯示器1之液晶顯示面板11的反射板111的背面相對於第一側的第二側(例如,右側)。聲道隔離模組23設置於顯示器1之液晶顯示面板11的反射板111的背面,且設置於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之間,例如設置在反射板111的背面的中心線上,但不以此為限制。
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會電性連接聲音放大器,並接收對應於強度與音頻的控制信號,控制信號會使得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對應地震動,反射板111會因此震動,並且帶動整個液晶顯示面板11震動,從而發生右聲道的聲音。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會電性連接另一個聲音放大器,並接收對應於強度與音頻的控制信號,控制信號會使得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對應地震動,反射板111會因此震動,並且帶動整個液晶顯示面板11震動,從而發生左聲道的聲音。另外,上述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也可以是電性連接同一個聲音放大器,並接收同一個控制信號,但此時,發聲裝置僅能產生單聲道的聲音。
考量到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的震動可能會互相影響,且最差的情況可能多半是破壞性干涉,因此,較佳地,聲道隔離模組23會設置於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之間。然而,聲道隔離模組23未必是必要元件,倘若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的震動彼此互相影響的部分不大,則可以省略聲道隔離模組23的設置。
通常來說,液晶顯示面板11的震動所產生的聲音可能在高頻響應上不夠理想,因此,設計上,可以讓聲道隔離模組23包括剛性本體231與聲波吸收包材232。剛性本體231貼附於顯示器1之液晶顯示面板11的反射板111的背面,聲波吸收包材232包覆剛性本體231的至少一部分。在此實施例中,剛性本體231例如但不限定為銅線或銅片,或為金屬合金、碳纖維、纖維強化塑膠、陶瓷等材質,簡單地說,剛性本體231的剛性須高於反射板111的剛性,以及聲波吸收包材232例如但不限定為泡棉,並且例如透過聚氨酯發泡塑料(PU)、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熱可塑橡膠(TPE)或聚氯乙烯(PVC)而形成。。
請參照圖2與圖3,圖2是本新另一型實施例之整合有發聲裝置的顯示器的示意爆炸圖,以及圖3是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發聲裝置整合於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反射板或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示意平面圖。於圖2的實施例中,顯示器1是一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包括背板10(例如但不限定是鋁板)、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觸控面板13與蓋板14,其中背板10、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觸控面板13與蓋板14依序層疊而形成顯示器。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例如是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小型發光二極體(mini LED)、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 LED)或塑性有機發光二極體(POLED)。
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為基板,且基板可以選擇使用聚醯亞胺(PI)薄膜基板或玻璃基板。聚醯亞胺的楊氏模數約在3.3 GPa,玻璃基板的楊氏模數約在50至70 GPa,且發聲裝置設置在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基板的背面不會影響到畫面的顯示。因此,於本新型實施例中,發聲裝置可以設置在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另外,背板10、觸控面板13與蓋板14通常是終端產品之顯示器1所必要的元件,但對於要產生顯示功能來說,顯示器1的必要元件為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
進一步地,請同時參考圖2與圖3。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設置於顯示器1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的第一側(例如,左側)。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設置於顯示器1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相對第一側的第二側(例如,右側)。聲道隔離模組23設置於顯示器1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且設置於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之間,例如設置在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的中心線上,但不以此為限制。
請繼續參照圖3,於此實施例中,至少一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為四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以及至少一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為四個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其中四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以直線方式排列,以及四個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以直線方式排列。然而,本新型不以此為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四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以非直線方式排列,以及四個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以非直線方式排列。再者,不僅排列方式,複數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的詳細擺放位置與數量皆非用於限制本新型。複數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的詳細擺放位置、數量與排列方式等會因為顯示器1的尺寸與類型不同而有調整,以使得全音頻響應是符合設計需求者。
請接著參考圖4,圖4是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發聲裝置整合於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反射板或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示意平面圖。於此實施例中,發聲裝置更包括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4與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5。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4係為剛性材質(例如金屬箔,銅箔、鋁箔、不鏽鋼箔或銅鋁合金箔,又或為玻璃纖維複合材、強化鋼化玻璃,但不以此為限制),並且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4的剛性會高於反射板111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基板的剛性,設置於顯示器1之液晶顯示面板11的反射板111的背面的第一側,或設置於顯示器1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的第一側。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5係為剛性材質(例如金屬箔,銅箔、鋁箔、不鏽鋼箔或銅鋁合金箔,又或為玻璃纖維複合材、強化鋼化玻璃,但不以此為限制,只要使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5的剛性會高於反射板111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基板的剛性即可),設置於顯示器1之液晶顯示面板11的反射板111的背面的第二側,或設置於顯示器1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的第二側。
於此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為三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且三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形成於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4之表面上;複數個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為三個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且三個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形成於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5之表面上。另外,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4與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5選擇採用剛性材質的目的在於用於提升高音響應,以避免高音響應不佳,造成太大的高頻諧波失真。
於此實施例中,三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中的上面兩個的每一者都是單一個震動腔體的壓電震動模組,以及三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中的最下面一個則是由兩個次震動腔體組成的壓電震動模組;三個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中的上面兩個的每一者都是單一個震動腔體的壓電震動模組,以及三個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中的最下面一個則是由兩個次震動腔體組成的壓電震動模組。另外,需注意的是,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及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的類型皆非用於限制本新型,即上述做法並非用於限制本新型。再者,若顯示器1為平面顯示器,則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的每一者為平面壓電震動模組;若顯示器1為曲面顯示器,則第一壓電震動模組21與第二壓電震動模組22的每一者為曲面壓電震動模組。
請接著參考圖5,圖5是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發聲裝置整合於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反射板或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示意平面圖。於此實施例中,發聲裝置更包括第三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7與第四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8。第三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7係為剛性材質(例如不鏽鋼或銅,但不以此為限制),設置於顯示器1之液晶顯示面板11的反射板111的背面的第一側,或設置於顯示器1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的第一側。第四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8係為剛性材質(例如不鏽鋼或銅,但不以此為限制),設置於顯示器1之液晶顯示面板11的反射板111的背面的第一側,或設置於顯示器1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的第一側。第三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7與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4彼此間隔,且第四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8與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5彼此間隔。第三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7與第四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8的設置可以再更進一步地提升高音響應,減低高頻諧波失真,增加聲音品質。
請接著參考圖6,圖6是本新型第四實施例的發聲裝置整合於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反射板或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示意平面圖。相較於圖4的實施例,於此實施例中,聲道隔離模組23為軟磁鐵,且貼附於顯示器1之液晶顯示面板11的反射板111的背面,或貼附於顯示器1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進一步地,軟磁鐵包括複數個軟磁鐵單元233與貼模234,軟磁鐵單元233黏貼於貼模234的一面,且貼模234的另一面貼附於顯示器1之液晶顯示面板11的反射板111的背面,或貼附於顯示器1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
請接著參考圖7,圖7是本新型第五實施例的發聲裝置整合於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反射板或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示意平面圖。相較於圖4的實施例,於此實施例中,發聲裝置雖沒有聲道隔離模組23,但更包括格柵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6。格柵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6係為剛性材質(例如不鏽鋼或銅,但不以此為限制),設置於顯示器1之液晶顯示面板11的反射板111的背面的第一側至第二側,或設置於顯示器1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12的背面的第一側至第二側,且接觸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4與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5。格柵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26的設置可以再更進一步地提升高音響應,減低高頻諧波失真,增加聲音品質。
在此請注意,上述實施例中都以第一側與第二側分別是左側與右側為例作說明,但本新型不以此為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側與第二側也有可能是上側與下側,此時發聲裝置是做單聲道發聲裝置使用。在另一個實施中,可以設計成反射板的背面的四側(上下左右側)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的四側都配置有複數個壓電震動模組,由於顯示器可能被設計成可以轉動的,因此,顯示器依據其擺放方式,控制其中相對兩側的複數個壓電震動模組進行震動,使得顯示器可以不用因為擺放方式不同,而無法有效地呈現左右聲道的聲音。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僅讓發聲裝置作為單聲道發聲裝置,則可以設計成複數個壓電震動模組僅設置在反射板的背面的四側(上下左右側)中的一側或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背面的四側中的一側。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及顯示器,且相較於現有技術,發聲裝置使用壓電震動模組,非採用線圈震動器,故整合於顯示器後,不會使得顯示器的厚度與重量有太多的增加,仍符合顯示器輕薄短小的趨勢。另外一方面,發聲裝置不需要額外地透過增設的薄膜,便能夠直接整合於顯示器中,能夠有效地節省製造的成本。再者,於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增設各種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來提升高音響應,減低高頻諧波失真,增加聲音品質,以及於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增設聲道隔離模組,以避免左右聲道的聲音互相干擾所造成的聲音品質下降。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新型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新型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新型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新型之專利範圍內。
1:顯示器 10:背板 11:液晶顯示面板 111:反射板 112:導光板 113:擴散膜 114:增亮膜 115:下偏光膜 116:薄膜電晶體液晶面板 117:上偏光膜 12: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13:觸控面板 14:蓋板 21:第一壓電震動模組 22:第二壓電震動模組 23:聲道隔離模組 231:剛性本體 232:聲波吸收包材 233:軟磁鐵單元 234:貼模 24: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 25: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 26:格柵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 27:第三高音響應提升模組 28:第四高音響應提升模組
提供的附圖用以使本新型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進一步理解本新型,並且被併入與構成本新型之說明書的一部分。附圖示出了本新型的示範實施例,並且用以與本新型之說明書一起用於解釋本新型的原理。
圖1是本新型實施例之整合有發聲裝置的顯示器的示意爆炸圖。
圖2是本新另一型實施例之整合有發聲裝置的顯示器的示意爆炸圖。
圖3是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發聲裝置整合於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反射板或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示意平面圖。
圖4是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發聲裝置整合於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反射板或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示意平面圖。
圖5是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發聲裝置整合於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反射板或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示意平面圖。
圖6是本新型第四實施例的發聲裝置整合於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反射板或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示意平面圖。
圖7是本新型第五實施例的發聲裝置整合於顯示器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反射板或顯示器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示意平面圖。
111:反射板
12: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21:第一壓電震動模組
22:第二壓電震動模組
23:聲道隔離模組
231:剛性本體
232:聲波吸收包材

Claims (12)

  1. 一種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包括: 至少一第一壓電震動模組,設置於一顯示器之一液晶顯示面板的一反射板的一背面的一第一側,或設置於該顯示器的一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一背面的一第一側,其中該顯示器為一液晶顯示器或一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以及 至少一第二壓電震動模組,設置於該顯示器之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該反射板的該背面相對於該第一側的一第二側,或設置於該顯示器的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該背面相對於該第一側的一第二側。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聲裝置,更包括: 一聲道隔離模組,設置於該顯示器之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該反射板的該背面,或設置於該顯示器的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該背面,且設置於該第一壓電震動模組與該第二壓電震動模組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發聲裝置,其中該聲道隔離模組包括一剛性本體與一聲波吸收包材,該剛性本體貼附於該顯示器之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該反射板的該背面或該顯示器的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該背面,該聲波吸收包材包覆該剛性本體的至少一部分,且貼附於該顯示器之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該反射板的該背面,或貼附於該顯示器的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該背面。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發聲裝置,其中該剛性本體的剛性大於該反射板或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一基板的剛性,該剛性本體為一銅線或一銅片,或由一金屬合金、一碳纖維、一纖維強化塑膠或一陶瓷的材料構成,以及該聲波吸收包材為一泡棉,或由一聚氨酯發泡塑料(PU)、一聚乙烯(PE)、一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一熱可塑橡膠(TPE)或一聚氯乙烯(PVC)的材料構成。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聲裝置,其中該顯示器為一平面顯示器或一曲面顯示器,且對應地,該第一壓電震動模組與該第二壓電震動模組的每一者為一平面壓電震動模組或一曲面壓電震動模組。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聲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壓電震動模組為複數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以及該至少一第二壓電震動模組為複數個第二壓電震動模組,其中該複數個第一壓電震動模組以一直線方式或一非直線方式排列,以及該第二壓電震動模組以該直線方式或該非直線方式排列。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發聲裝置,更包括: 一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係為剛性材質,其剛性大於該反射板或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一基板的剛性,設置於該顯示器之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該反射板的該背面的該第一側,或設置於該顯示器的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該背面的該第一側;以及 一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係為剛性材質,其剛性大於該反射板或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該基板的剛性,設置於該顯示器之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該反射板的該背面的該第一側,或設置於該顯示器的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該背面的該第一側; 其中該第一壓電震動模組形成於該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之表面上,且該第二壓電震動模組形成於該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之表面上。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發聲裝置,更包括: 一格柵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係為剛性材質,其剛性大於該反射板或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該基板的剛性,設置於該顯示器之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該反射板的該背面的該第一側至該第二側,或設置於該顯示器的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該背面的該第一側至該第二側,且接觸該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與該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發聲裝置,更包括: 一第三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係為剛性材質,其剛性大於該反射板或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該基板的剛性,設置於該顯示器之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該反射板的該背面的該第一側,或設置於該顯示器的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該背面的該第一側;以及 一第四高音響應提升模組,係為剛性材質,其剛性大於該反射板或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該基板的剛性,設置於該顯示器之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該反射板的該背面的該第一側,或設置於該顯示器的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該背面的該第一側; 其中該第三高音響應提升模組與該第一高音響應提升模組彼此間隔,且該第四高音響應提升模組與該第二高音響應提升模組彼此間隔。
  10. 如請求項2所述的發聲裝置,其中該聲道隔離模組為一軟磁鐵,且貼附於該顯示器之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該反射板的該背面,或貼附於該顯示器的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該背面。
  11. 一種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包括: 複數個壓電震動模組,設置於一顯示器之一液晶顯示面板的一反射板的一背面,或設置於該顯示器的一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一背面,其中該顯示器為一液晶顯示器或一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且該複數個壓電震動模組設置於該反射板的該背面的四側中的一側、相對兩側或該四側,或該複數個壓電震動模組設置於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的該背面的四側中的一側、相對兩側或該四側。
  12. 一種顯示器,包括: 如請求項1至11其中一項所述的發聲裝置;以及 該液晶顯示面板或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TW112212807U 2023-11-24 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及顯示器 TWM654026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4026U true TWM654026U (zh) 2024-04-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49017B1 (ko) 표시장치
US1113201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7330320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06805054U (zh)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JP6432963B2 (ja) 表示装置
CN109922412B (zh) 显示装置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计算装置
KR102460977B1 (ko) 표시장치
KR102612609B1 (ko) 표시장치
CN109905801A (zh) 显示设备
US1167556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O2004098231A1 (ja) 平面型スピーカユニット及び該ユニットを具えた電気機器
JP7391129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1125910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M654026U (zh) 整合於顯示器的發聲裝置及顯示器
WO2021208772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518433U (zh) 电子设备
JP2022091134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を含む車両
KR2024006076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WO2021120116A1 (zh) 易弯曲的聚酰亚胺板
TW202119827A (zh) 具有薄膜發聲元件的面板模組及其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