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3912U - 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及可置換噴頭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及可置換噴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3912U
TWM653912U TW112209882U TW112209882U TWM653912U TW M653912 U TWM653912 U TW M653912U TW 112209882 U TW112209882 U TW 112209882U TW 112209882 U TW112209882 U TW 112209882U TW M653912 U TWM653912 U TW M65391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main body
delivery tube
replaceable nozzle
delive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9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莊豐如
Original Assignee
百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百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百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53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3912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新型為一種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包括一投遞管體及一可置換噴頭。可置換噴頭用以連接投遞管體,並包括一主體部、一穿孔及複數個凸起部,其中穿孔貫穿主體部,而凸起部則環繞設置在穿孔的周圍。當可置換噴頭連接投遞管體時,主體部上的穿孔會對準投遞管體的噴出口。在使用基因投遞裝置時,可置換噴頭的凸起部可貼合使用者的皮膚,使得投遞管體的噴出口與使用者的皮膚維持一定的距離,並使得噴出口與使用者的皮膚約略垂直,可有效降低基因投遞裝置的操作門檻。

Description

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及可置換噴頭
本新型有關於一種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可有效降低基因投遞裝置的操作門檻,並有利於提高投遞的成功率。
基因槍是一種基因轉殖裝置,主要將DNA附著在金屬微粒的表面,例如鎢或金粉,並透過高壓氣體或高速氣體加速金屬微粒,使得帶有DNA的金屬微粒射出,並可穿透皮膚組織、細胞壁或細胞膜,進而將DNA輸送到細胞內。此外,基因槍亦可透過高壓氣體或高速氣體直接加速溶液,並使得霧化的溶液穿透皮膚組織。
基因槍在使用的過程中不需要侵入人體,不僅較傳統的針筒注射安全,更可避免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生交互汙染的問題。此外,基因槍為非侵入式的投遞,可大幅降低使用者的操作門檻,一般未經過專業醫療訓練的人員亦可自行操作。
基因槍雖然具有上述的優點,但由基因槍噴出的金屬微粒或霧化的溶液,在離開基因槍的出口後噴射的速度會非常快速的降低,若操作不當還是有可能導致溶液無法順利經由皮膚進入人體。
本新型提出一種新穎的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主要將可置換噴頭連接投遞管體。透過可置換噴頭的設置,使用者在操作基因投遞裝置的過程中,可輕易且穩定地控制投遞管體的噴出口與皮膚之間的距離及角度,以提高基因投遞裝置投遞霧化溶液或藥品的成功率及效果。
本新型的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其中可置換噴頭的一端設置一穿孔及複數個凸起部,而另一端則用以連接一投遞管體。在使用時可將可置換噴頭的凸起部貼合使用者的皮膚,使得投遞管體的噴出口與使用者的皮膚之間保持固定的距離,同時可使得投遞管體的噴出口約率與使用者的皮膚垂直,以利於基因投遞裝置經由噴出口將溶液或藥物投遞至使用者的皮膚,並提高溶液或藥物的投遞效果。
此外,透過本新型的可置換噴頭的使用,可進一步降低基因投遞裝置的操作門檻及操作難度,使得未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員同樣可以操作基因投遞裝置,並成功的將溶液或藥物投遞至使用者上。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新型提出一種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包括:一投遞管體,包括一噴出口;及一可置換噴頭,用以連接投遞管體,並包括;一主體部,包括一連接空間,其中連接空間用以連接投遞管體;一穿孔,設置在主體部,其中主體部連接投遞管體時,主體部的穿孔會對準投遞管體的噴出口;及複數個凸起部,設置在主體部,並環繞設置在穿孔的周圍,其中相鄰的凸起部之間具有一間隔。
本新型提出一種可置換噴頭,用以連接一投遞管體,其中投遞管體包括一噴出口,包括:一主體部,包括一連接空間,其中連接空間用以連接投遞管體;一穿孔,設置在主體部,其中主體部連接投遞管體時,主體部的穿孔會對準投遞管體的噴出口;及複數個凸起部,設置在主體部,並環繞設置在穿孔的周圍,其中相鄰的凸起部之間具有一間隔。
在本新型至少一實施例中,其中主體部包括一管體及一底部,底部連接管體的一端,而管體的另一端則形成連接空間。
在本新型至少一實施例中,其中複數個凸起部設置於底部的一外表面,而穿孔則貫穿底部,並連通連接空間。
在本新型至少一實施例中,其中複數個凸起部的高度介於0.5mm至10mm之間。
在本新型至少一實施例中,其中底部為圓形,而複數個凸起部則沿著底部的徑向設置。
在本新型至少一實施例中,其中可置換噴頭的穿孔的面積大於或等於投遞管體的噴出口。
請參閱圖1及圖2,分別為本新型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及剖面分解示意圖。本新型所述的基因投遞裝置1主要包括一投遞管體20及一可置換噴頭10,其中可置換噴頭10用以連接投遞管體20。
投遞管體20為一中空管體,並於投遞管體20的一端設置一噴出口21,例如噴出口21可用以噴出霧化的溶液或具有溶液的金屬微粒。在實際應用時,投遞管體20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基因槍,並可透過高壓氣體或高速氣體加速溶液或金屬微粒,使得基因投遞裝置1經由噴出口21噴出高速的溶液或金屬微粒。
上述的投遞管體20雖然可以將溶液或具有溶液的金屬微粒投遞至使用者的皮膚,但氣體、溶液及/或金屬微粒在離開噴出口21之後,其速度會以非常快的下降,當氣體、溶液及/或金屬微粒的速度過慢時,將會導致霧化的溶液或金屬微粒無法穿透皮膚,進而影響基因投遞裝置1的投遞效果,或者是造成投遞失敗。
另外,在使用基因投遞裝置1時,還需要特別注意投遞管體20的噴出口21的延伸線與使用者皮膚之間的角度。當噴出口21的延伸線與皮膚維持垂直時,將有利於提高投遞的效果及成功率。
由上述的內容可知,投遞管體20不是侵入式的治療,因此操作人員不需要經過嚴格的醫學訓練,亦不需要有相關的證照。但操作人員仍須要有一定的經驗,才能使得投遞管體20噴出的溶液或金屬微粒順利穿透使用者的皮膚,以提高投遞的成功率。
為了進一步降低基因投遞裝置1的使用門檻,並使得未受過相關訓練,或者是未使用過基因投遞裝置1的操作人員,皆能正確的操作基因投遞裝置1。本新型提出在投遞管體20一端連接可置換噴頭10,以大幅提高基因投遞裝置1的操作門檻,並提高成功投遞溶液或金屬微粒的機率。
可置換噴頭10包括一主體部11、一穿孔13及複數個凸起部15,其中主體部11的一端設置一連接空間111,並可透過連接空間111連接投遞管體20。具體而言,連接空間111可以是設置在主體部11一端的凹槽,其中連接空間111的截面積略大於投遞管體20的截面積,並可用以套設在投遞管體20設置有噴出口21的一端,以連接可置換噴頭10及投遞管體20。
如圖3所示,主體部11包括一穿孔13,當主體部11連接投遞管體20時,主體部11上的穿孔13會對準投遞管體20的噴出口21。具體而言,主體部11的連接空間111連接投遞管體20時,主體部11上的穿孔13不會遮擋投遞管體20的噴出口21,例如主體部11的穿孔13的面積可大於或等於投遞管體20的噴出口21。
主體部11還包括複數個凸起部15,其中凸起部15環繞設置在穿孔13的周圍,例如凸起部15的數量可大於或等於三個。在操作基因投遞裝置1時,可置換噴頭10的複數個凸起部15可貼合使用者的皮膚,使得基因投遞裝置1的噴出口21約略垂直使用者的皮膚。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可進一步選擇適當高度的凸起部15。當基因投遞裝置1經由凸起部15貼合使用者的皮膚時,投遞管體20的噴出口21可與使用者的皮膚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
具體而言,操作人員在使用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1,將不需要特別量測投遞管體20的噴出口21與使用者皮膚之間的距離及角度,操作人員亦不需要直接接觸用者的皮膚。
如圖2所示,主體部11可包括一管體113及一底部115,其中底部115連接管體113的一端,並在管體113的另一端形成連接空間111。穿孔13及複數個凸起部15設置在底部115上,其中穿孔13貫穿底部115,並連通連接空間111。
如圖1及圖4所示,複數個凸起部15設置在底部115的外表面,例如穿孔13可設置在底部115的中央區域,而凸起部15則設置在底部115未與連接空間111相連接的表面上。
具體而言,複數個凸起部15之間可形成一擴散空間112,而穿孔13則位於擴散空間112內。霧化的溶液或金屬微粒會經由噴出口21及穿孔13進入擴散空間112,並噴向位於擴散空間112內的皮膚。
在本新型一實施例中,設置在底部115的凸起部15的高度H約為0.5mm至10mm之間,例如1mm至2mm之間,當基因投遞裝置1經由可置換噴頭10的凸起部15接觸使用者的皮膚時,投遞管體20的噴出口21與使用者的皮膚之間的間距亦約為0.5mm至10mm之間或1mm至2mm之間。
上述凸起部15的頂部與主體部11的底部115之間的距離約為0.5mm至10mm之間或1mm至2mm之間僅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並不為本新型權利範圍的限制。在實際應用時,可依據投遞管體20的規格或噴出的溶液的速度,調整凸起部15的高度,以使得基因投遞裝置1達到最佳的投遞效果。
在本新型一實施例中,可置換噴頭10的管體113可以是圓管,而底部115可以是圓形,其中複數個凸起部15的一端可朝向底部115的圓心,使得複數個凸起部15沿著圓形的底部115的徑向設置,並於相鄰的凸起部15之間形成一間隔114。在實際應用時,由噴出口21噴出的部分溶液及/或氣體可經由間隔114離開擴散空間112。
在本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凸起部15的遠離擴散空間112的一端的寬度可大於靠近擴散空間112一端的寬度,例如位於徑向外側的凸起部15的寬度大於徑向內側的凸起部15的寬度,使得凸起部15的剖面近似水滴狀,並有利於透過凸起部15導引擴散空間112內的溶液及/或氣體。當然在不同實施例中,凸起部15的剖面亦可為長方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
在本新型一實施例中,可置換噴頭10可以是塑膠或矽膠等材質,而投遞管體20可以是金屬。在使用基因投遞裝置1的過程中,可置換噴頭10會與使用者的皮膚接觸,因此操作人員在完成基因投遞裝置1的單次投遞後,可將使用過的可置換噴頭10由投遞管體20上卸下,並將新的可置換噴頭10裝設在投遞管體20上,以進一步防止交互感染。
如圖5所示,基因投遞裝置1可以是一低壓投遞裝置,其中投遞管體20包括噴出口21及一連接口23,並在連接口23及噴出口21之間形成容置空間22,其中氣體由連接口23朝噴出口21的方向輸送。
一分隔單元25位於容置空間22內,並將容置空間22區分為兩個連通的空間。分隔單元25朝向連接口23的一端與投遞管體20的內管壁形成一收縮部221,其中收縮部221的截面積由連接口23朝噴出口21的方向逐漸減小。分隔單元25朝向噴出口21的一端與投遞管體20的內管壁則形成一擴張部223,其中擴張部223的截面積由連接口23朝噴出口21的方向逐漸增加。
在使用基因投遞裝置1時,主要將氣體由連接口23朝噴出口21的方向傳輸。當氣體進入收縮部221時,氣體的速度會因為截面積減小而增加,並可透過高速的氣體帶動溶液或具有溶液的金屬微粒,使得噴出口21噴出高速的霧化溶液或金屬微粒。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新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基因投遞裝置 10:可置換噴頭 11:主體部 111:連接空間 112:擴散空間 113:管體 114:間隔 115:底部 13:穿孔 15:凸起部 20:投遞管體 21:噴出口 22:容置空間 221:收縮部 223:擴張部 23:連接口 25:分隔單元 H:高度
[圖1]為本新型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新型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一實施例的剖面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新型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新型可置換噴頭一實施例的前側示意圖。
[圖5]為本新型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又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1:基因投遞裝置
10:可置換噴頭
11:主體部
113:管體
114:間隔
115:底部
13:穿孔
15:凸起部
20:投遞管體
21:噴出口

Claims (12)

  1. 一種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包括: 一投遞管體,包括一噴出口;及 一可置換噴頭,用以連接該投遞管體,並包括; 一主體部,包括一連接空間,其中該連接空間用以連接該投遞管體; 一穿孔,設置在該主體部,其中該主體部連接該投遞管體時,該主體部的該穿孔會對準該投遞管體的該噴出口;及 複數個凸起部,設置在該主體部,並環繞設置在該穿孔的周圍,其中相鄰的該凸起部之間具有一間隔。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其中該主體部包括一管體及一底部,該底部連接該管體的一端,而該管體的另一端則形成該連接空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凸起部設置於該底部的一外表面,而該穿孔則貫穿該底部,並連通該連接空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凸起部的高度介於0.5mm至10mm之間。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其中該底部為圓形,而該複數個凸起部則沿著該底部的徑向設置。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其中該可置換噴頭的該穿孔的面積大於或等於該投遞管體的該噴出口。
  7. 一種可置換噴頭,用以連接一投遞管體,其中該投遞管體包括一噴出口,包括: 一主體部,包括一連接空間,其中該連接空間用以連接該投遞管體; 一穿孔,設置在該主體部,其中該主體部連接該投遞管體時,該主體部的該穿孔會對準該投遞管體的該噴出口;及 複數個凸起部,設置在該主體部,並環繞設置在該穿孔的周圍,其中相鄰的該凸起部之間具有一間隔。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可置換噴頭,其中該主體部包括一管體及一底部,該底部連接該管體的一端,而該管體的另一端則形成該連接空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可置換噴頭,其中該複數個凸起部設置於該底部的一外表面,而該穿孔則貫穿該底部,並連通該連接空間。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可置換噴頭,其中該複數個凸起部的高度介於0.5mm至10mm之間。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可置換噴頭,其中該底部為圓形,而該複數個凸起部則沿著該底部的徑向設置。
  12. 如請求項7所述的可置換噴頭,其中該穿孔的面積大於或等於該投遞管體的該噴出口。
TW112209882U 2023-09-13 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及可置換噴頭 TWM653912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3912U true TWM653912U (zh) 2024-04-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03028B1 (ko) 흡입 장치용 혼합 채널 및 흡입 장치
US3664337A (en) Respiration assembly and methods
AU2016225798B2 (en) Miniature fluid atomizer
US8001963B2 (en) Integrated nebulizer and particle dispersion chamber for nasal delivery of medicament to deep nasal cavity and paranasal sinuses
US5647349A (en) Medicine administering inhaling device
US11975164B2 (en) Nasal drug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H03198866A (ja) 粘稠液用鼻孔内噴霧容器の使捨てアダプタ
US20060025716A1 (en) Nozzle for ultrasound wound treatment
TW201223571A (en) Atomizer for nasal therapy
US2012000046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Nasal Drug Delivery and Nasal Irrigation
CN203154575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喷药装置
EP3490519B1 (en) Dispenser
EP3685875B1 (en) Drug delivery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3977490A (zh) 医疗雾化器
TWM653912U (zh) 具有可置換噴頭的基因投遞裝置及可置換噴頭
CN219071639U (zh) 鼻腔喷雾给药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喷雾系统
KR20160070105A (ko) 에어로졸 물질의 이송 장치
CN203816006U (zh) 一种呼吸内科喷药器
CN219517430U (zh) 一种精准鼻嗅区喷射的装置
CN211068508U (zh) 医用局部雾化给药装置
CN219595498U (zh) 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喷雾头及其装置
CN219022752U (zh) 向鼻内喷射药液的喷雾头及其装置
CN213724172U (zh) 鼻喷剂喷雾装置
CN110869134B (zh) 用于吡非尼酮气雾剂的吸入装置、储存器以及递送方法
WO2024061337A1 (zh) 鼻腔喷雾给药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喷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