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5887U - 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 - Google Patents

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5887U
TWM645887U TW112207041U TW112207041U TWM645887U TW M645887 U TWM645887 U TW M645887U TW 112207041 U TW112207041 U TW 112207041U TW 112207041 U TW112207041 U TW 112207041U TW M645887 U TWM645887 U TW M64588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fluid
preheater
heat
module
power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7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謝瑞青
鄭紹民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12207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5887U/zh
Publication of TWM645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588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包含一熱源供應模組、一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一製冷循環模組以及二預熱器。熱源供應模組提供一初始工作流體,並與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及製冷循環模組連接,用以加熱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的第一工作流體以及製冷循環模組的第二工作流體。預熱器分別連接於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以及製冷循環模組之間,其分別將熱量由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提供給製冷循環模組及將熱量由製冷循環模組提供給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藉此,再利用能量轉換過程中的熱能,提升整體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能源轉換的效率。

Description

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
本揭示內容是有關一種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且尤其是有關於一種結合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及製冷循環模組的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
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是一種結合多種底循環,其將前置循環所產生的廢熱依照工作溫度提供給各式循環系統進行多次廢熱回收利用,進而產生電力、熱能及冷能。藉此,有效地透過能源的回收轉換,供各種產業及民生需求利用。然而,循環系統在進行能源轉換的過程中,仍有部分熱能會排出,而影響能源轉換的效率。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熱能而提升能源轉換效率,為本領域相關人員努力研究的目標。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藉由在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與一製冷循環模組之間設置二預熱器,進一步再利用能量轉換過程中的熱能,提升整體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能源轉換的效率。
依據本揭示內容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包含一熱源供應模組、一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一製冷循環模組以及二預熱器。熱源供應模組提供一初始工作流體。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與熱源供應模組連接,其包含一第一蒸發器。初始工作流體通過第一蒸發器而加熱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的一第一工作流體,其中第一工作流體用以提供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進行發電。製冷循環模組與熱源供應模組連接,其包含一發生器。初始工作流體通過發生器而加熱製冷循環模組的一第二工作流體,其中第二工作流體用以提供製冷循環模組進行製冷。二預熱器分別連接於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以及製冷循環模組之間,其中二預熱器分別為一第一預熱器以及一第二預熱器。第一預熱器位於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之第一蒸發器與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之一第一冷凝器之間,其用以將熱量由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提供給製冷循環模組。第二預熱器位於製冷循環模組之發生器與製冷循環模組之一第二冷凝器之間,其用以將熱量由製冷循環模組提供給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
依據前述實施方式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第一工作流體可通過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之一膨脹器供一發電機進行發電後,進入第一預熱器,並將熱量提供給進入製冷循環模組之發生器的第二工作流體。
依據前述實施方式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可更包含一第一泵浦,第一工作流體通過第一預熱器後,流經第一冷凝器,並通過第一泵浦後進入第二預熱器。
依據前述實施方式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第一工作流體進入第一預熱器的一第一溫度與第二工作流體進入第一預熱器的一第二溫度之間的一第一溫度差可為5 oC至20 oC。
依據前述實施方式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第一工作流體於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之第一蒸發器的一蒸發溫度可為130 oC至185 oC。
依據前述實施方式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第二工作流體通過發生器後,可形成一製冷劑流體以及一吸收劑流體,其中製冷劑流體進入第二預熱器,並將熱量提供給在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發電後通過第二預熱器而進入第一蒸發器之第一工作流體。
依據前述實施方式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第二工作流體之製冷劑流體進入第二預熱器的一第三溫度與第一工作流體進入第二預熱器的一第四溫度之間的一第二溫度差可為30 oC至130 oC。
依據前述實施方式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第一工作流體可為正戊烷、R123、R141b、R601a或R113,第二工作流體可為氨水混合物。
依據前述實施方式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初始工作流體於第一蒸發器的一熱源入口的一熱源入口溫度為160 oC至200 oC。
依據前述實施方式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熱源供應模組可包含一初始工作流體循環單元,其包含一氣對液熱交換器,供一外部熱源流體與初始工作流體進行熱交換,藉以將熱能提供給初始工作流體。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提供之一種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的示意圖。由第1圖可知,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包含熱源供應模組100、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製冷循環模組300以及二預熱器,其中二預熱器分別為第一預熱器410以及第二預熱器420。熱源供應模組100分別與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及製冷循環模組300連接,其提供一初始工作流體,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包含一第一蒸發器210,初始工作流體通過第一蒸發器210而加熱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的第一工作流體,其中第一工作流體用以提供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進行發電。製冷循環模組300包含一發生器310,初始工作流體通過發生器310而加熱製冷循環模組300的第二工作流體,其中第二工作流體用以提供製冷循環模組300進行製冷。第一預熱器410以及第二預熱器420分別連接於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及製冷循環模組300之間,其中第一預熱器410位於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之第一蒸發器210與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之第一冷凝器220之間,其用以將熱量由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提供給製冷循環模組300,第二預熱器420位於製冷循環模組300之發生器310與製冷循環模組300之第二冷凝器320之間,其用以將熱量由製冷循環模組300提供給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現有的熱能回收系統中,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及製冷循環模組分別於發電及製冷作業後會透過冷凝器將部分顯熱排出,而本揭示內容的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藉由第一預熱器410以及第二預熱器420的配置,可有效回收利用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及製冷循環模組300原先預計分別透過第一冷凝器220及第二冷凝器320排放出的顯熱,藉以提升整體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能源轉換的效率。
詳細來說,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可包含第一蒸發器210、膨脹器230、發電機240、第一冷凝器220以及第一泵浦250。第一蒸發器210與膨脹器230連接,膨脹器230與發電機240連接,第一預熱器410連接於膨脹器230與第一冷凝器220之間,第一泵浦250則連接於第一冷凝器220與第二預熱器420之間。第一蒸發器210自熱源供應模組100提供的初始工作流體取得熱能加熱第一工作流體,使第一工作流體成為高壓高溫的汽態後,進入膨脹器230。膨脹器230可將第一工作流體的熱能與壓力轉換為機械軸功,並藉由發電機240發電,第一工作流體則因作功而轉換為低壓低溫的汽態。接著,第一工作流體進入第一冷凝器220進行冷凝而完成熱力循環,再透過第一泵浦250加壓第一工作流體進入第一蒸發器210進行下一個循環。而由第1圖可知,本揭示內容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中,第一工作流體在作功而使發電機240發電後,轉換成低壓低溫的汽態,並在進入第一冷凝器220前,會由膨脹器230先進入第一預熱器410進行熱交換。在第一預熱器410中,溫度較高的第一工作流體會與來自製冷循環模組300之溫度較低的第二工作流體進行熱交換,使第一工作流體提供熱量給第二工作流體後再進入第一冷凝器220。藉此,可充分運用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發電後的廢熱,提升能源轉換的效率。
另外,第1圖實施例中,膨脹器230與發電機240的連接可依不同需求以同軸或非同軸的方式相互連接。詳細來說,若膨脹器230與發電機240以同軸的方式連接,即為直驅式連接,指膨脹器230與發電機240以同一軸件連動;若膨脹器230與發電機240以非同軸的方式連接,其可為皮帶連動或齒輪組連動,但本揭示內容並不以上述連接及連動方式為限。
再者,製冷循環模組300可包含發生器310、純化器(Rectifier)390、第二冷凝器320、膨脹閥330、第二蒸發器340、吸收器350、內熱交換器380、減壓閥360以及第二泵浦370。發生器310與熱源供應模組100連接,純化器390連接於發生器310、第二預熱器420以及內熱交換器380之間,膨脹閥330連接於第二冷凝器320與第二蒸發器340之間,第二蒸發器340與吸收器350連接,而減壓閥360與第二泵浦370分別連接於吸收器350與內熱交換器380之間。熱源供應模組100的初始工作流體在流經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的第一蒸發器210並提供熱能予第一工作流體後,再通過製冷循環模組300的發生器310,其可將剩餘的熱能提供給發生器310,加熱第二工作流體,使第二工作流體中沸點較低的製冷劑汽化,而與沸點較高之吸收劑分離;也就是說,第二工作流體通過發生器310後形成製冷劑流體以及吸收劑流體。由第1圖可知,製冷劑流體通過純化器390進入第二冷凝器320前會先通過第二預熱器420,由於製冷劑流體吸收初始工作流體的熱能而汽化,具有較高的溫度,而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中自第一冷凝器220經第一泵浦250進入第二預熱器420的第一工作流體溫度較低,故製冷劑流體會在通過第二預熱器420時,將熱量提供給第一工作流體,有助於第一工作流體進入第一蒸發器210前預先提高溫度,減少在第一蒸發器210的熱交換量。接著,製冷劑流體流經第二冷凝器320進行降溫液化,再透過膨脹閥330降壓後進入第二蒸發器340。通過第二蒸發器340時,製冷劑流體會吸收外部熱源341而汽化,再進入吸收器350。另外,自發生器310分離的吸收劑流體會通過純化器390進入內熱交換器380,再通過減壓閥360後進入吸收器350與汽化之製冷劑流體混合後形成第二工作流體,再透過第二泵浦370進入內熱交換器380。第二工作流體進入發生器310進行下一製冷循環前會進入第一預熱器410與溫度較高的第一工作流體進行熱交換,吸收第一工作流體的熱量後,再進入發生器310,藉此減少在發生器310的熱交換量。
由上述可知,第一工作流體與第二工作流體分別進入第一冷凝器220與第二冷凝器320前都會與溫度較低的流體進行熱交換,令須透過第一冷凝器220與第二冷凝器320排出的顯熱交換給另一循環再利用;也就是說,第一工作流體在通過第一泵浦250進入第一蒸發器210及第二工作流體在進入發生器310前可分別自第二預熱器420以及第一預熱器410取得廢熱而預先升溫,使得後續進入第一蒸發器210及發生器310的熱交換量下降,間接提升發電效率。
再者,熱源供應模組100可包含一外部熱源供應模組110以及一初始工作流體循環單元(未另標號),其中外部熱源供應模組110為現有技術中各式提供外部熱源流體的結構,在此不另贅述。初始工作流體循環單元分別與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及製冷循環模組300連接,其包含一氣對液熱交換器121以及一第三泵浦122。外部熱源供應模組110提供外部熱源流體111至氣對液熱交換器121,並與流經氣對液熱交換器121的初始工作流體進行熱交換,藉以將熱能提供給初始工作流體。初始工作流體接著流經第一蒸發器210與第一工作流體進行熱交換,再流經發生器310與第二工作流體進行熱交換後,進入第三泵浦122後再次進入氣對液熱交換器121進行下個循環。特別說明的是,第1圖實施例中,氣對液熱交換器121為鰭管式熱交換器,但另可依需求於其他實施例中將氣對液熱交換器121配置為板式熱交換器或熱管熱交換器,本揭示內容並不以此為限。
配合參照第2圖以及第3圖,其中第2圖繪示依照第1圖實施例中第一蒸發器210的蒸發溫度T ORC與第一預熱器410的熱回收量Q REC1及第二預熱器420的熱回收量Q REC2的關係示意圖,第3圖繪示依照第1圖實施例中第一蒸發器210的蒸發溫度T ORC與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的總熱回收量Q REC,tot的關係示意圖,其中第2圖左方縱向以Q REC表示熱回收量。由於初始工作流體於第一蒸發器210的熱源入口211的熱源入口溫度T 10以及第一工作流體於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之第一蒸發器210的蒸發溫度T ORC會影響第一預熱器410的熱回收量Q REC1、第二預熱器420的熱回收量Q REC2以及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的總熱回收量Q REC,tot,進而對於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的發電效率以及整體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的效能產生影響,因此當第一工作流體於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之第一蒸發器210的蒸發溫度T ORC為130 oC至185 oC,初始工作流體於第一蒸發器210的熱源入口211的熱源入口溫度T 10為160 oC至200 oC,可達到較佳的發電效率以及提升整體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的效能。配合參照第2圖及第3圖可知,在蒸發溫度T ORC與熱源入口溫度T 10滿足上述的範圍時,第一預熱器410的熱回收量Q REC1與第二預熱器420的熱回收量Q REC2都可維持在一定程度的範圍內,並使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的總熱回收量Q REC,tot呈現上升的趨勢。
請繼續參照第4圖,其中第4圖繪示依照第1圖實施例中在第一預熱器410中的第一溫度差ΔT RCE1與第一工作流體之質量流率M ORC的曲線圖。詳細來說,第一預熱器410具有一第一預熱器高溫入口411以及一第一預熱器低溫入口412,其中第一工作流體自第一預熱器高溫入口411進入第一預熱器410,第二工作流體自第一預熱器低溫入口412進入第一預熱器410,第一工作流體進入第一預熱器410的第一溫度T 411與第二工作流體進入第一預熱器410的第二溫度T 412之間的第一溫度差ΔT RCE1(ΔT RCE1= T 411- T 412)為5 oC至20 oC。由第4圖可知,在固定熱源入口溫度T 10狀態時,第一工作流體之質量流率M ORC隨第一蒸發器210之蒸發溫度T ORC增加而下降,這是因為第一蒸發器210之夾點溫度(pinch point temperature)所造成,同時因蒸發溫度T ORC上升緣故,第一蒸發器210之第一工作流體進入膨脹器230入口溫度也上升,所以膨脹器230出口之第一工作流體流入第一預熱器410之第一預熱器高溫入口411的溫度也上升,造成第一溫度差ΔT RCE1隨著第一蒸發器210之蒸發溫度T ORC上升而增加。
請繼續參照第5圖,其中第5圖繪示依照第1圖實施例中在第二預熱器420中的第二溫度差ΔT RCE2與製冷劑流體之質量流率M ARC的曲線圖。詳細來說,第二預熱器420具有一第二預熱器高溫入口421以及一第二預熱器低溫入口422,其中第二工作流體之製冷劑流體自第二預熱器高溫入口421進入第二預熱器420,第一工作流體自第二預熱器低溫入口422進入第二預熱器420,第二工作流體之製冷劑流體進入第二預熱器420的第三溫度T 421與第一工作流體進入第二預熱器420的第四溫度T 422之間的第二溫度差ΔT RCE2(ΔT RCE2= T 421- T 422)為30 oC至130 oC。由第5圖可知,不同於第4圖的表現,當第一蒸發器210之蒸發溫度T ORC增加,初始工作流體流出第一蒸發器210之溫度上升,因此初始工作流體進入發生器310之溫度隨之增加,造成製冷劑流體之質量流率M ARC也隨之增加,此乃因發生器310之發生溫度上升使得低沸點之製冷劑蒸發量增加。此外,上述之製冷劑流體流入第二預熱器420之第二預熱器高溫入口421的溫度也上升,而第一工作流體進入第二預熱器420之第二預熱器低溫入口422固定於同一溫度下,造成第二溫度差ΔT RCE2增加。
另外,請參照第6圖,其中第6圖為本揭示內容第1圖的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相對於現有熱能回收系統的發電量改善率ΔW ORC與熱源入口溫度T 10以及蒸發溫度T ORC的關係圖。首先,須說明的是,本揭示內容所指的現有熱能回收系統與本揭示內容提供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差別在於其未設置二預熱器(即第1圖實施例之第一預熱器410以及第二預熱器420),而第6圖所指之發電量改善率ΔW ORC滿足下式:
其中,W p為本揭示內容第1圖實施例的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中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200的發電量,W o為現有熱能回收系統的發電量。
由第6圖可知,當熱源入口溫度T 10為190 oC及200 oC,且蒸發溫度T ORC介於145 oC至160 oC之間時,發電量改善率ΔW ORC可達正值,即表示第一預熱器410以及第二預熱器420的配置可有效改善發電量。
請參照第7圖,其中第7圖為本揭示內容第1圖的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相對於現有熱能回收系統的製冷量改善率ΔQ ARC與熱源入口溫度T 10以及蒸發溫度T ORC的關係圖。第7圖所指之製冷量改善率ΔQ ARC滿足下式:
其中,Q p為本揭示內容第1圖實施例的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中製冷循環模組300的製冷量,Q o為現有熱能回收系統的製冷量。
由第7圖可知,在熱源入口溫度T 10為190 oC及200 oC,且蒸發溫度T ORC介於140 oC至190 oC之間時,製冷量改善率ΔQ ARC較佳。
再配合參照第8圖,其中第8圖為本揭示內容第1圖的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相對於現有熱能回收系統輸出單位能量的成本改善率ΔC en與熱源入口溫度T 10以及蒸發溫度T ORC的關係圖。第8圖所指之輸出單位能量的成本改善率ΔC en以及輸出單位可用能的成本改善率ΔC ex滿足下式:
其中,C1 p為本揭示內容第1圖的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10輸出單位能量的成本,C1 o為現有熱能回收系統輸出單位能量的成本。
由第8圖可知,輸出單位能量的成本改善率ΔC en在圖中所有條件下皆低於0%,亦即,第一預熱器410與第二預熱器420的配置可有效降低輸出單位能量的成本。
雖然本新型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 100:熱源供應模組 110:外部熱源供應模組 111:外部熱源流體 121:氣對液熱交換器 122:第三泵浦 200: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 210:第一蒸發器 211:熱源入口 220:第一冷凝器 230:膨脹器 240:發電機 250:第一泵浦 300:製冷循環模組 310:發生器 320:第二冷凝器 330:膨脹閥 340:第二蒸發器 341:外部熱源 350:吸收器 360:減壓閥 370:第二泵浦 380:內熱交換器 390:純化器 410:第一預熱器 411:第一預熱器高溫入口 412:第一預熱器低溫入口 420:第二預熱器 421:第二預熱器高溫入口 422:第二預熱器低溫入口 Q REC:熱回收量 T ORC:蒸發溫度 Q REC1:第一預熱器的熱回收量 Q REC2:第二預熱器的熱回收量 T 10:熱源入口溫度 Q REC,tot: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的總熱回收量 ΔT RCE1:第一溫度差 M ORC:第一工作流體之質量流率 ΔT RCE2:第二溫度差 M ARC:製冷劑流體之質量流率 ΔW ORC:發電量改善率 ΔQ ARC:製冷量改善率 ΔC en:輸出單位能量的成本改善率
第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提供之一種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繪示依照第1圖實施例中第一蒸發器的蒸發溫度T ORC與第一預熱器的熱回收量Q REC1及第二預熱器的熱回收量Q REC2的關係示意圖; 第3圖繪示依照第1圖實施例中第一蒸發器的蒸發溫度T ORC與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的總熱回收量Q REC,tot的關係示意圖; 第4圖繪示依照第1圖實施例中在第一預熱器中的第一溫度差ΔT RCE1與第一工作流體之質量流率M ORC的曲線圖; 第5圖繪示依照第1圖實施例中在第二預熱器中的第二溫度差ΔT RCE2與製冷劑流體之質量流率M ARC的曲線圖; 第6圖為本揭示內容第1圖的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相對於現有熱能回收系統的發電量改善率ΔW ORC與熱源入口溫度T 10以及蒸發溫度T ORC的關係圖; 第7圖為本揭示內容第1圖的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相對於現有熱能回收系統的製冷量改善率ΔQ ARC與熱源入口溫度T 10以及蒸發溫度T ORC的關係圖;以及 第8圖為本揭示內容第1圖的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相對於現有熱能回收系統輸出單位能量的成本改善率ΔC en與熱源入口溫度T 10以及蒸發溫度T ORC的關係圖。
10: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
100:熱源供應模組
110:外部熱源供應模組
111:外部熱源流體
121:氣對液熱交換器
122:第三泵浦
200: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
210:第一蒸發器
211:熱源入口
220:第一冷凝器
230:膨脹器
240:發電機
250:第一泵浦
300:製冷循環模組
310:發生器
320:第二冷凝器
330:膨脹閥
340:第二蒸發器
341:外部熱源
350:吸收器
360:減壓閥
370:第二泵浦
380:內熱交換器
390:純化器
410:第一預熱器
411:第一預熱器高溫入口
412:第一預熱器低溫入口
420:第二預熱器
421:第二預熱器高溫入口
422:第二預熱器低溫入口

Claims (10)

  1. 一種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包含: 一熱源供應模組,係提供一初始工作流體; 一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與該熱源供應模組連接,其包含: 一第一蒸發器,該初始工作流體通過該第一蒸發器而加熱該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的一第一工作流體,其中該第一工作流體用以提供該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進行發電; 一製冷循環模組,與該熱源供應模組連接,其包含: 一發生器,該初始工作流體通過該發生器而加熱該製冷循環模組的一第二工作流體,其中該第二工作流體用以提供該製冷循環模組進行製冷;以及 二預熱器,分別連接於該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以及該製冷循環模組之間,其中該二預熱器分別為一第一預熱器以及一第二預熱器,該第一預熱器位於該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之該第一蒸發器與該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之一第一冷凝器之間,其用以將熱量由該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提供給該製冷循環模組,該第二預熱器位於該製冷循環模組之該發生器與該製冷循環模組之一第二冷凝器之間,其用以將熱量由該製冷循環模組提供給該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該第一工作流體通過該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之一膨脹器供一發電機進行發電後,進入該第一預熱器,並將熱量提供給進入該製冷循環模組之該發生器的該第二工作流體。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該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更包含一第一泵浦,該第一工作流體通過該第一預熱器後,流經該第一冷凝器,並通過該第一泵浦後進入該第二預熱器。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該第一工作流體進入該第一預熱器的一第一溫度與該第二工作流體進入該第一預熱器的一第二溫度之間的一第一溫度差為5 oC至20 oC。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該第一工作流體於該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之該第一蒸發器的一蒸發溫度為130 oC至185 oC。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該第二工作流體通過該發生器後,形成一製冷劑流體以及一吸收劑流體,其中該製冷劑流體進入該第二預熱器,並將熱量提供給在該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模組發電後通過該第二預熱器而進入該第一蒸發器之該第一工作流體。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該第二工作流體之該製冷劑流體進入該第二預熱器的一第三溫度與該第一工作流體進入該第二預熱器的一第四溫度之間的一第二溫度差為30 oC至130 oC。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該第一工作流體為正戊烷、R123、R141b、R601a或R113,該第二工作流體為氨水混合物。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該初始工作流體於該第一蒸發器的一熱源入口的一熱源入口溫度為160 oC至200 oC。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其中該熱源供應模組包含一初始工作流體循環單元,其包含一氣對液熱交換器,供一外部熱源流體與該初始工作流體進行熱交換,藉以將熱能提供給該初始工作流體。
TW112207041U 2022-06-29 2022-06-29 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 TWM645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7041U TWM645887U (zh) 2022-06-29 2022-06-29 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7041U TWM645887U (zh) 2022-06-29 2022-06-29 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5887U true TWM645887U (zh) 2023-09-01

Family

ID=88926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7041U TWM645887U (zh) 2022-06-29 2022-06-29 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5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3351B (zh) 对气体机余热能进行梯级回收的多能量形式输出的能源塔
EP244612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rmal issues in one or more industrial processes
CA2755034C (en) Rankine cycle integrated with absorption chiller
US8904791B2 (en) Rankine cycle integrated with organic rankine cycle and absorption chiller cycle
CN102003827B (zh) 吸收式冷功联供循环系统和吸收式冷功联供方法
WO2005119016A1 (ja) 高効率熱サイクル装置
CN103161607A (zh) 一种基于内燃机余热利用的联合发电系统
EP0382754A1 (en) Absorption heat pumped cogeneration engine
CN109519243A (zh) 超临界co2和氨水联合循环系统及发电系统
KR101208459B1 (ko) 냉방 및 난방용수를 생산하는 orc 터보발전 시스템
CN204098972U (zh) 采用回热循环技术的低温水发电系统
CN207715201U (zh) 一种车用内燃机双orc余热利用系统
CN205714312U (zh) 一种余热双级两种工质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JP5713824B2 (ja) 発電システム
CN101832623A (zh) 火力发电厂的预热系统
JPH0242102A (ja) 熱エネルギ回収方法、及び熱エネルギ回収装置
TWM645887U (zh) 底循環熱能回收系統
CN103089355B (zh) 蒸汽朗肯-低沸点工质朗肯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CN104420902B (zh) 具有复热及冷凝功能的热交换器、热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WO2013136606A1 (ja) 蒸気発生システム
CN204267121U (zh) 采用预热技术的低温水发电设备
KR20190057970A (ko) 병렬 히터를 적용한 초임계 이산화탄소 발전 시스템
CN220849797U (zh) 导热油余热orc发电系统
CN113899113B (zh) 烟气余热梯级回收装置及方法
WO2023206816A1 (zh) 一种电热储能系统及换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