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1437U - 風力發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風力發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1437U
TWM641437U TW112200350U TW112200350U TWM641437U TW M641437 U TWM641437 U TW M641437U TW 112200350 U TW112200350 U TW 112200350U TW 112200350 U TW112200350 U TW 112200350U TW M641437 U TWM641437 U TW M64143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power generation
generation device
wind powe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0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光輝
林正堅
林學儀
游正義
朱盈宜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12200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1437U/zh
Publication of TWM641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143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風力發電裝置,其設置於一陽台,風力發電裝置包含一外框體、四風葉組件、四玻璃面板、一玻璃背板以及四發電機,各風葉組件具有一轉軸以及一葉片,葉片承受風力而旋轉並帶動轉軸轉動;各玻璃面板之設置高度分別對應至各風葉組件之設置高度;玻璃背板與各玻璃面板呈平行設置,各風葉組件設於各玻璃面板以及玻璃背板之間;各發電機分別設於各轉軸並與各轉軸連接,當各葉片承受風力而帶動各轉軸轉動時,各轉軸之動力驅動各發電機以輸出電力;藉此,利用大樓風切效應產生的強陣風使發電裝置轉動而發電。

Description

風力發電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發電裝置,特別係一種風力發電裝置。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綠能產業逐漸受到全世界的重視,綠能又稱作再生能源,再生能源除了對環境相對友善外也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台灣目前的再生能源包含太陽光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地熱能以及生質能等能源,其中,風力發電為台灣再生能源占比前三的能源之一。
由於台灣的地理位置深受季風影響,風力資源相當豐富,風力發電透過空氣流動時產生的風力推動扇葉轉動,進而帶動發電機發電,台灣目前常見到的風力發電,包含將風力發電機設在陸地上的陸域風力發電,以及將風力發電機設置在海上的離岸風力發電。
然而,風力資源豐富的地方往往遠離人口聚居的大城市,風能的輸送皆需要透過龐大的基建設施配合,且無法避免傳輸距離過長而造成的電能損失。此外,若想利用城市大樓之間風切效應產生的強陣風作為風力發電來源,傳統的風力發電機由於尺寸高達數百公尺,根本未有足夠的空間架設在城市中,在使用上受到限制。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創作提供一種風力發電裝置,其能夠裝設於一般大樓之陽台,利用大樓風切效應產生的強陣風使發電裝置轉動而發電。
本創作提供一種風力發電裝置,其設置於一陽台,風力發電裝置包含一外框體、四風葉組件、四玻璃面板、一玻璃背板以及四發電機,外框體具有一迎風面以及一裝設空間;各風葉組件設於裝設空間內,各風葉組件由上至下橫向排列並為等距設置,各風葉組件具有一轉軸以及一葉片,葉片螺旋設置於轉軸上,葉片承受風力而旋轉並帶動轉軸轉動;各玻璃面板設於迎風面一側,各玻璃面板由上至下橫向排列並為等距設置,各玻璃面板之設置高度分別對應至各風葉組件之設置高度,各玻璃面板之間具有一第一風口,風能夠自第一風口進入裝設空間;玻璃背板設於遠離迎風面之一側,玻璃背板與各玻璃面板呈平行設置,各風葉組件設於各玻璃面板以及玻璃背板之間;各發電機分別設於各轉軸並與各轉軸連接,當各葉片承受風力而帶動各轉軸轉動時,各轉軸之動力驅動各發電機以輸出電力。
於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外框體具有一頂部、一第一支撐部以及一第二支撐部,頂部垂直設置於第一支撐部與第二支撐部之間,第一支撐部與第二支撐部供外框體架設於陽台。
於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各風葉組件具有兩軸承,分別設置於第一支撐部以及第二支撐部,各風葉組件經由轉軸組合於兩軸承上。
於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各玻璃面板的兩端分別組合於第一支撐部以及第二支撐部。
於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四玻璃面板由上至下分為一第一面板、一第二面板、一第三面板以及一第四面板,第一面板與頂部之間具有一第二風口,第四面板與陽台之間具有一第三風口。
於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風口之垂直長度大於第二風口以及第三風口之垂直長度。
於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各玻璃面板之垂直長度大於各風葉組件之外徑長度。
於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轉軸為中空圓柱體。
於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發電機設於轉軸之中心。
於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風力發電裝置更包括有一蓄電模組,其電連接各發電機,並儲存各發電機發電之電能。
藉此,本創作不限於設置於沿海地區,而能夠透過簡易裝設於陽台之風葉組件以及玻璃面板,利用大樓風切效應產生的陣風,當風自迎風面經由第一風口、第二風口以及第三風口進入裝設空間,能夠使風葉組件受風力而轉動並驅動發電機輸出電力,進而提供其他用電設備使用。
此外,透過設置高度對應各風葉組件之玻璃面板,能夠降低擾流,同時避免風中的異物直接卡入風葉組件,而能夠使風葉組件持續運作而輸出電力。
為便於說明本創作於上述新型內容一欄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茲以具體實施例表達。實施例中各種不同物件係按適於說明之比例、尺寸、變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繪,而非按實際元件的比例予以繪製,合先敘明。
請參閱圖1至圖6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風力發電裝置100,其設置於一陽台1,風力發電裝置100包含一外框體10、四風葉組件20、四玻璃面板30、一玻璃背板40、四發電機50以及一蓄電模組60。
外框體10具有一頂部11、一第一支撐部12、一第二支撐部13以及一裝設空間14,頂部11垂直設置於第一支撐部12與第二支撐部13之間,裝設空間14設於頂部11下方,第一支撐部12與第二支撐部13供外框體10架設於陽台1;於本實施例中,外框體10之材質為鋁合金、不鏽鋼、鐵或鋅鋼其中一種。
如圖1至圖4所示,外框體10更包括一迎風面10a,當大樓因風切效應產生陣風時,風能夠從迎風面10a流入裝設空間14。
四風葉組件20設於裝設空間14內,各風葉組件20具有一轉軸21、一葉片22以及兩軸承23,各風葉組件20由上至下橫向排列並為等距設置。
轉軸21為中空圓柱體,葉片22螺旋設置於轉軸21上,兩軸承23分別設置於第一支撐部12以及第二支撐部13,各風葉組件20經由轉軸21組合於兩軸承23上,當葉片22承受風力而旋轉時,能夠進而帶動轉軸21轉動;於本實施例中,轉軸21之轉動方向不限於單一方向,而能夠因應不同方向的來風而改變為正向轉動或為逆向轉動。
於本實施例中,轉軸21為陽極氧化鋁(Anodized Aluminum)材質或其他金屬材質;葉片22為碳纖維(Carbon Fiber)材質、陽極氧化鋁(Anodized Aluminum)材質或其他金屬材質。
四玻璃面板30設於迎風面10a一側,各玻璃面板30兩端分別組合於第一支撐部12以及第二支撐部13,各玻璃面板30由上至下橫向排列並為等距設置,各玻璃面板30與外框體10之頂部11垂直;於本實施例中,玻璃面板30之材質為鋼化玻璃。
四玻璃面板30由上至下分為一第一面板30a、一第二面板30b、一第三面板30c以及一第四面板30d,其中,各玻璃面板30之間具有一第一風口31,第一面板30a與頂部11之間具有一第二風口32,第四面板30d與陽台1之間具有一第三風口33,風能夠自第一風口31、第二風口32以及第三風口33進入裝設空間14,而使葉片22受風而帶動轉軸21轉動,如圖3至圖4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風口31之垂直長度大於第二風口32以及第三風口33之垂直長度。
各玻璃面板30之設置高度分別對應至各風葉組件20之設置高度,各玻璃面板30之垂直長度大於各風葉組件20之外徑長度,藉此,除了能夠降低風的擾流外,亦能夠避免風中的異物直接卡入風葉組件20中造成風葉組件20損毀,而達到保護風葉組件20之效,進而能夠保持風葉組件20持續運作。
玻璃背板40設於遠離迎風面10a之一側,玻璃背板40與各玻璃面板30呈平行設置,玻璃背板40與外框體10之頂部11及異於頂部11之一端之間各具有一內側風口41,如圖3所示;各風葉組件20設於各玻璃面板30以及玻璃背板40之間,藉此,能夠使各風葉組件20所承受的風力來源較一致,大部分自迎風面10a導入裝設空間14,而避免不必要的干擾;於本實施例中,玻璃背板40之材質為鋼化玻璃。
四發電機50分別設於各轉軸21之中心並與各轉軸21連接,當葉片22承受風力而帶動各轉軸21轉動時會產生機械能,接著,各轉軸21之動力驅動各發電機50產生電能而輸出電力。
蓄電模組60電連接各發電機50,蓄電模組60包括充電控制器、電源轉換器以及儲能蓄電池等部件,於本實施例中,蓄電模組60能夠不依賴公共電網而獨立運行,各發電機50發電之電能經過充電控制器而流入蓄電池並儲存,需要供其他用電設備使用時,蓄電池裡的直流電流經電源轉換器轉換為交流電,藉此,除了提供部分電器使用外,亦能夠在停電時做為應急供電。
如圖5至圖6所示,本創作之風力發電裝置100能夠簡易裝設於一般建築如公寓或辦公大樓之陽台1,且不限於陽台1之類型,皆能利用大樓風切效應產生的陣風,當風自迎風面10a經由第一風口31、第二風口32以及第三風口33進入裝設空間14,而使葉片22受風力轉動而帶動轉軸21轉動並驅動發電機50輸出電力,再透過蓄電模組60進行儲存與直流交流轉換,進而提供其他用電設備使用。
綜合上述,本創作風力發電裝置100,不限於設置於沿海地區,能夠裝設於一般大樓之陽台1,並利用大樓風切效應產生的強陣風使風葉組件20轉動而發電,除了提供部分電器使用外,亦能夠在停電時做為應急供電。
此外,透過設置高度對應的各風葉組件20與玻璃面板30,除了能夠降低風的擾流外,亦能夠避免風中的異物直接卡入風葉組件20中造成風葉組件20損毀,而達到保護風葉組件20之效,進而能夠保持風葉組件20持續運作。
以上所舉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創作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範圍。舉凡不違本創作精神所從事的種種修改或變化,俱屬本創作意欲保護之範疇。
1:陽台 100:風力發電裝置 10:外框體 10a:迎風面 11:頂部 12:第一支撐部 13:第二支撐部 14:裝設空間 20:風葉組件 21:轉軸 22:葉片 23:軸承 30:玻璃面板 30a:第一面板 30b:第二面板 30c:第三面板 30d:第四面板 31:第一風口 32:第二風口 33:第三風口 40:玻璃背板 41:內側風口 50:發電機 60:蓄電模組
圖1係本創作風力發電裝置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風力發電裝置前視圖。 圖3係本創作風力發電裝置沿圖2之3-3剖面線所取之剖面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風力發電裝置實施狀態示意圖,用以表示風自各風口流入裝設空間。 圖5係本創作風力發電裝置裝設於凸陽台實施例示意圖。 圖6係本創作風力發電裝置裝設於凹陽台實施例示意圖。
100:風力發電裝置
10:外框體
10a:迎風面
11:頂部
12:第一支撐部
13:第二支撐部
14:裝設空間
20:風葉組件
21:轉軸
22:葉片
30:玻璃面板
30a:第一面板
30b:第二面板
30c:第三面板
30d:第四面板
31:第一風口
32:第二風口
33:第三風口
40:玻璃背板
50:發電機

Claims (10)

  1. 一種風力發電裝置,其設置於一陽台,該風力發電裝置包含: 一外框體,其具有一迎風面以及一裝設空間; 四風葉組件,各該風葉組件設於該裝設空間內,各該風葉組件由上至下橫向排列並為等距設置,各該風葉組件具有一轉軸以及一葉片,該葉片螺旋設置於該轉軸上,該葉片承受風力而旋轉並帶動該轉軸轉動; 四玻璃面板,各該玻璃面板設於該迎風面一側,各該玻璃面板由上至下橫向排列並為等距設置,各該玻璃面板之設置高度分別對應至各該風葉組件之設置高度,各該玻璃面板之間具有一第一風口,風能夠自該第一風口進入該裝設空間; 一玻璃背板,其設於遠離該迎風面之一側,該玻璃背板與各該玻璃面板呈平行設置,各該風葉組件設於各該玻璃面板以及該玻璃背板之間;以及 四發電機,各該發電機分別設於各該轉軸並與各該轉軸連接,當各該葉片承受風力而帶動各該轉軸轉動時,各該轉軸之動力驅動各該發電機以輸出電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風力發電裝置,其中,該外框體具有一頂部、一第一支撐部以及一第二支撐部,該頂部垂直設置於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之間,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供該外框體架設於該陽台。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風力發電裝置,其中,各該風葉組件具有兩軸承,分別設置於該第一支撐部以及該第二支撐部,各該風葉組件經由該轉軸組合於該兩軸承上。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風力發電裝置,其中,各該玻璃面板的兩端分別組合於該第一支撐部以及該第二支撐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風力發電裝置,其中,該四玻璃面板由上至下分為一第一面板、一第二面板、一第三面板以及一第四面板,該第一面板與該頂部之間具有一第二風口,該第四面板與該陽台之間具有一第三風口。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風力發電裝置,其中,該第一風口之垂直長度大於該第二風口以及該第三風口之垂直長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風力發電裝置,其中,各該玻璃面板之垂直長度大於各該風葉組件之外徑長度。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風力發電裝置,其中,該轉軸為中空圓柱體。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風力發電裝置,其中,該發電機設於該轉軸之中心。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風力發電裝置,更包括有一蓄電模組,其電連接各該發電機,並儲存各該發電機發電之電能。
TW112200350U 2021-11-08 2021-11-08 風力發電裝置 TWM641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0350U TWM641437U (zh) 2021-11-08 2021-11-08 風力發電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0350U TWM641437U (zh) 2021-11-08 2021-11-08 風力發電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1437U true TWM641437U (zh) 2023-05-21

Family

ID=87383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0350U TWM641437U (zh) 2021-11-08 2021-11-08 風力發電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14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sini Small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buildings
CN103334883A (zh) 一种风力发电幕墙
CN201155429Y (zh) 低阻力垂直轴风力发电设备
KR101111609B1 (ko) 건물 설치용 풍력발전 풍차
CN102182639A (zh) 塔筒式风洞发电装置
CN204097177U (zh) 一种多供电方式的曝气机
CN211266722U (zh) 倍速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
CN202579035U (zh) 一种太阳能风能旋转塔发电装置
CN203374433U (zh) 一种风力发电幕墙
GB2512963A (en) Ocean energy generating device and built-in module thereof
CN208027674U (zh) 一种具有混合可再生能源led显示屏
TWM641437U (zh) 風力發電裝置
CN211258888U (zh) 倍速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102322395A (zh) 离网式风光互补集群发电系统
CN111102136A (zh) 一种永磁悬浮组合型风光发电系统
CN112302887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端盖结构
WO2018014871A1 (zh) 一种自调帆式流体发电装置
JP2007056853A (ja) 四つ角御板付左右回転垂直軸風車
CN219176487U (zh) 一种两面帆风力发电机
CN204099129U (zh) 集风式风力发电机
CN203643848U (zh) 一种单轴光伏跟踪装置
CN220581175U (zh) 帆式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CN113847198B (zh)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智能风力制水系统
CN211715258U (zh) 一种可吸收脉动风能的风力机
KR100955516B1 (ko) 신생에너지 시설을 가진 친환경주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