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1408U - 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 - Google Patents

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1408U
TWM641408U TW112200121U TW112200121U TWM641408U TW M641408 U TWM641408 U TW M641408U TW 112200121 U TW112200121 U TW 112200121U TW 112200121 U TW112200121 U TW 112200121U TW M641408 U TWM641408 U TW M64140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negative potential
ion
positive electrode
sens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0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賴大鵬
Original Assignee
賴大鵬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賴大鵬 filed Critical 賴大鵬
Priority to TW112200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1408U/zh
Publication of TWM641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140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種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具有本體及偵測模組,該本體內設有離子產生器及可與配戴者肢體接觸之導電部,該離子產生器可同時產生正、負電荷,該正電荷經由一正電極對外釋放,以形成游離的正離子,該負電荷可經由該導電部引導進入人體,該偵測模組設置於該本體內或一外部之充電器內,該偵測模組具有一離子感測元件,可對該正電極產生的正離子進行接收偵測,並在偵測到可接收的正離子值(濃度)高於一預設值時,產生一提示機制,以便於使用者可簡便且快速地確認該正電極是否處於正常良好放電狀態。

Description

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尤指一種可快速、簡便地偵測且確認其中產生離子之電極是否處於正常良好放電狀態之肢體佩戴裝置。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且工作壓力大,容易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過度疲勞等問題,同時亦造成體內的正電位增加,血液逐漸酸性化,使身體產生愈來愈多慢性疾病;因此,乃有利用電位中和方式來改善上述情形的療法被公開,其主要係將微電流導入人體,藉由帶負電的電子導入人體,與人體內的正電荷相中和,進而可降低人體內的正電位,以令原有的酸性體質逐漸趨向弱鹼性,達到改善前述身體不適的功效。
在中華民國公告第516440號新型案中,揭露了一種典型的負電位的應用裝置,其具有一磁波及負電位產生器,可分別產生電磁效應之磁波、負電位;一可供人體腳掌踏觸之負電位座,係電連接於該磁波及負電位產生器,以供導入負電位通過人體;一可供人體墊坐之磁波墊,係電連接於該磁波及負電位產生器,以供導入電磁波通過人體;一接地器,係以二端分別貼觸於人體與接地,藉以提供負電位及電磁波傳導至地,此種利用人體作為電磁波、負電位通過迴路的介質,可使負電荷及電磁波完整通過人體,形成有效率的人體電位中和應用。
另外,在中國專利公布第109045470A號及公布第102100945A號等發明案,亦揭露了二種不同典型的負電位的應用裝置,其皆具有利用生物負電子主機(或多功能可調頻低壓負電位脈衝理療儀)產生負電位,並可經由不同方式或路徑將該負電位接觸導入人體的技術特徵。
上述的傳統結構中,由於該可產生負電位的電路裝置(如:磁波及負電位產生器或生物負電子主機、多功能可調頻低壓負電位脈衝理療儀)在運作產生負電位(具負電荷的電子或電流)的同時,亦會產生等量的正電位(正電荷),由於該正電位(正電荷)進入人體後,容易增加體內自由基的生成,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因此通常的作法是,在該電路裝置的電路板上直接將該正電位輸出端導引接地,以消除該等量的正電位(正電荷)。
另外,市面上有利用高電壓於導體尖端(放電頭或碳刷)形成放電效應,藉以產生負離子之負離子產生裝置(如中華民國公告第I763080發明案所揭露之吹風機結構),以及利用類似技術手段製成可產生負離子之小巧型穿戴式空氣清淨裝置(如:負離子手環、負離子項鍊);由於必須具備隨身攜帶的特性,電路設計上缺乏可供連結固定的接地位置,因此上述將該正電位輸出端於電路板上導引接地的方式將難以有效實施,而較普遍的做法是,將該正電位輸出端簡單導引至人體形成接地,如此一來,大量的正電位(正電荷)直接進入人體,會增加體內自由基生成、影響人體健康。
為此,本案申請人乃提出一申請第109210381號新型專利案,揭露了一種可克服上述缺失的解決方案,其主要係利用正離子產生器分別產生等量的正電位(正電荷)與負電位(負電荷),並使其正電位的輸出端連接一正電極,以將該正電位(正電荷)直接排放至空氣中,而該負電位的輸出端則經由一導體連接人體,以將該負電位(負電荷)經由該導體導入人體;依上述技術手段可衍生另一種具相同功效的解決方案,係利用負離子產生器分別產生等量的正電位(正電荷)與負電位(負電荷),將該負電位的輸出端經由一導體連接至人體,以將該負電位(負電荷)直接導入人體,另於電路上的電源端或接地端設置一正電極(可為放電頭或碳刷),當該負電位的輸出端接至人體後,其電位接近0V,此時該正電極(電路上的電源端或接地端)的電位會被約略推高至正電位(高電壓約3KV),可產生游離的正電荷直接排放至空氣中。
然而,由於上述可隨身配戴的負電位裝置(手環、項鍊)與一般家用型負電位產品不同,主要係可隨身配戴的負電位裝置均具有隨著配戴者行動的使用特性,在許多時候必須處於嚴重空氣汙染的環境(如:室外或騎車時的煙塵)中;且在實際應用時,由於該導體尖端(放電頭)產生的高壓靜電作用容易吸附灰塵或雜質,該等環境中飛散的灰塵、雜質會堆積包覆於該導體尖端(放電頭)外周側,不但會影響其正常放電或產生負電位的效果,嚴重者,更會令該導體尖端(放電頭)失效而無法放電或產生負電位;因此,如何提供該種隨身配戴型的負電位裝置一種簡易的檢測機制,以供使用者能快速且方便的確知該導體尖端(放電頭)是否仍保持清潔並處於正常良好放電狀態,乃為相關業者所亟待努力的課題。
有鑑於習見可隨身配戴的負離子產生裝置於實際應用時有上述缺點,創作人乃針對該些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創作產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包括一本體及一偵測模組,於該本體內設有一正離子產生器及一與配戴者肢體接觸之導電部,該離子產生器可同時產生正、負電荷,該正電荷可經由一正電極對外釋放,以形成游離的正離子,該負電荷可經由該導電部引導進入人體,該偵測模組具有一離子感測元件,可對該正電極釋放正電所形成的正離子進行接收偵測,並於該偵測的正離子值(濃度)高於一預設值時,產生一提示機制,以便於使用者可簡便且快速地確認該正電極是否處於正常良好放電狀態。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偵測模組係可直接整合設置於該本體內,並由該本體內部可對其它組件供電之供電單元提供所需的電能,以便於使用者可依需要而隨時偵測該正電極的放電狀態,具有較佳的使用便利性。
本創作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偵測模組係可被設置於一充電器中,由該充電器提供該偵測模組所需的電能,且使該偵測模組之離子感測元件裸露於該充電器表面,以便於該本體在每次利用該充電器進行充電的過程中,可使該本體之正電極置於該離子感測元件旁側,以達到配合充電週期而同時偵測該正電極的放電狀態,藉以形成另一種應用結構及型態。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創作所採行的技術手段包括:一種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包括:一本體,能經由一配戴件配戴在配戴者之肢體上,其內部至少設有一離子產生器,以及一能對該離子產生器提供電能之供電單元,該離子產生器具有一能導出正電荷之正電極,以及一能導出等量負電荷之傳輸導體,該正電極係連通呈現在該本體外部不與配戴者之肢體接觸的部位,能夠產生正離子發散於空氣中,該傳輸導體連通呈現在該本體外部能與該配戴者的肢體相接觸的部位,以將負電荷傳導至肢體;一偵測模組,具有一導電之離子感測元件、一顯示組件,及一設於該離子感測元件與該顯示組件之間的開關電路,該離子感測元件係位於該正電極旁側,以供接收感測該正電極所產生之游離狀態正離子,當該離子感測元件接收到之正離子值高於一預設值時,該離子感測元件能藉以產生一感應電壓,以驅動該開關電路導通該顯示組件,藉以顯示該正電極是否處於能正常釋放產生正離子的狀態。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離子產生器係為正離子產生器;該偵測模組係設置於該本體內部,且該離子感測元件係固定設置於該正電極旁側。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本體具有至少一組充電接觸部,能與一充電器上對應之充電輸出部相接觸,並對該供電單元進行充電作業。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離子產生器係為負離子產生器;該偵測模組係設置於該本體外部,且該離子感測元件能被移至於該正電極旁側。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偵測模組係設置於該充電器內部,並使該離子感測元件裸露於該充電器之外表面。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充電接觸部與該正電極設於該本體相同一側表面;該離子感測元件設於該充電器具有該充電輸出部的一側表面。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充電接觸部與該正電極設於該本體的不同側表面;該離子感測元件設於該充電器表面對應該正電極的位置。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本體設有一控制模組,該控制模組至少能控制該離子產生器與該供電單元之間的導通頻率,使該離子產生器能間歇地運作;該本體表面結合一與該控制模組電連接之顯示屏幕。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開關電路具有一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NMOSFET),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之閘級(Gate)電連接於該離子感測元件,且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之源極(Source)電連接於一電阻之一端並共同接地,該電阻另一端電連接於該離子感測元件,而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之汲極(Drain)係經由該顯示組件電連接於一預設之供電電壓。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電阻二端並聯一稽納(Zener)二極體。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配戴件係為絕緣體,該本體底部設有一與該肢體接觸之導電部,該傳輸導體係電連接於該導電部。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配戴件係為導電體,且該傳輸導體係電連接於該配戴件。
為使本創作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致更具體的瞭解,茲依下列附圖說明如下:
請參第1至4圖所示,可知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具有一肢體配戴裝置A,該肢體配戴裝置A之結構包括:本體1及偵測模組2等部份;其中該本體1具有可供套合於配戴者之肢體(如:手腕)上的配戴件16,於該本體1內部具有一離子產生器A1,以及一能提供電能之供電單元12(可為一充電電池),該離子產生器A1具有一能導出正電位(正電荷)之正電極141,以及一能導出等量負電位(負電荷)之傳輸導體142;該正電極141係設置在該本體1外部不與配戴者之肢體接觸的部位,能夠產生游離的正離子並直接發散於空氣中,該傳輸導體142係連通在該本體1外部可與配戴者之肢體相接觸的部位,以將負電荷經由該肢體傳導至人體。
該偵測模組2具有一導電之離子感測元件21(可為一片狀之導體)、一顯示組件23,以及一組設於該離子感測元件21、顯示組件23之間的開關電路22,該離子感測元件21係可被設置於該正電極141旁側,以供感測該正電極141所產生之游離狀態正離子,當該離子感測元件21周側之正離子值(濃度)高於一預設值時,能對該離子感測元件21形成一相應的感應電壓,以驅動該開關電路22導通該顯示組件23,藉以顯示該正電極141是否處於能正常釋放產生正離子的狀態。
在本實施例中,該本體1內部設有一控制模組13,該離子產生器A1係為一正離子產生器14,該供電單元12之正、負極電源線係直接連結該控制模組13,再經由該控制模組13分別連通該正離子產生器14、偵測模組2及顯示屏幕11;該偵測模組2係設置於該本體1內部,且該離子感測元件21係固定設置於該正電極141旁側。
在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該正離子產生器14導出負電荷之傳輸導體142係可共用該與該控制模組13之負極電源線(地線),再經由該控制模組13電連接一裸露於該本體1外部之導電部15(可為一導電片),且該之傳輸導體142係與該供電單元12之負極電源連通;上述結構,在該正離子產生器14通電運作後,會於該正電極141產生正高電壓(約3KV的高電壓),即使該導電部15並未連接於該供電單元12之負極電源線,最多也僅使該正電極141的高電壓產生相等於該供電單元12的供電電壓(約4.2V的低電壓)之電壓降(減損電壓),並不影響該正電極141產生游離正離子的功效;而該偵測模組2係由該供電單元12提供運作所需的供電電壓,與該正電極141處於不同的電壓區,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該偵測模組2係可被設置於該本體1內部,亦可被設置於該本體1外部。
上述結構在實際運作時,該控制模組13係可控制該正離子產生器14與該供電單元12之導通頻率(例如:每間隔一分鐘導通0.X秒),使該正離子產生器14可間歇性地產生正電荷及相對等量之負電荷;其中該正電荷可經由該正電極141產生游離的正離子向空氣中發散,同時,該負電荷可經由該傳輸導體142被導引至該導電部15,再通過相接觸的肢體傳導至人體。
在本實施例中,該配戴件16係可為一絕緣帶狀體,該導電部15係可被設置於該本體1底部,以便於與肢體接觸,該偵測模組2之該離子感測元件21係固定設置於該正電極141旁側;同時,該本體1外部可依需要設置有充電接觸部17(可為內部具有導電片之充電凹孔),以供連通一外部充電器3可輸出電能之充電輸出部31(可為充電凸柱),以便於對該供電單元12(充電電池)進行充電。
上述結構中,該開關電路22具有一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NMOSFET)Q1,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Q1之閘級(Gate)G電連接於該離子感測元件21,且其源極(Source)S電連接一電阻R1之一端並共同接地,該電阻R1另一端電連接於該離子感測元件21 ,而其汲極(Drain)D係經由該顯示組件23(包含串聯之一發光二極體LED及一電阻R2)電連接於一預設之供電電壓Vcc(可為該供電單元12之輸出端),而於該電阻R1二端並聯一稽納(Zener)二極體ZD,以保護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Q1避免受瞬間高電壓擊穿閘級(Gate)G、源極(Source)S而造成損壞。
在使用時,當該本體1經由該配戴件16套掛於配戴者的肢體(如:手腕)上,使該導電部15恰可與配戴者的肢體(手腕)相接觸導通;此時,該控制模組13可控制該正離子產生器14與該供電單元12間歇導通,以控制該正電極141產生游離之正離子,由於該配戴件16係為絕緣體,因此該正離子不易被向下導引至手腕,使該等游離之正離子可直接朝向該本體1上方發散於空氣中,而該正離子產生器14同時產生之負電荷,可經由該傳輸導體142通過該導電部15傳導至配戴者的肢體(手腕),藉以中和(消除)人體內的正電位。
在上述的使用過程中,該顯示組件23之發光二極體LED係可直接設置於該本體1表面(未繪出),或可將其功能整合於強該顯示屏幕11中,該控制模組13可經由該顯示屏幕11同步顯示各種操作資訊(例如:該正離子產生器14的工作狀態,或該供電單元12之剩餘電量);同時,該本體1亦可與一般手錶的計時機制或運動健康手環的生理數據監測機制相結合;使該控制模組13可經由該顯示屏幕11顯示時間或各種生理數據等相關資訊。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該偵測模組2係直接設置於該本體1內部,且該離子感測元件21係固定於該正電極141旁側,因此該離子感測元件21可隨時感測該正電極141所釋放正電產生之游離狀態的正離子;若該顯示屏幕11顯示該正離子產生器14處於正常工作狀態,但該離子感測元件21接受該正電極141所釋放產生之游離狀態的正離子值(濃度)低於一預設值時,無法在該開關電路22之電阻R1二端產生足夠的感應電壓,使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Q1的汲極(Drain)D、源極(Source)S之間無法導通,該顯示組件23之發光二極體LED無法發光,表示該正電極141可能因為堆積灰塵、異物而處於能無法正常釋放正電產生正離子的異常狀態。
若該正電極141表面潔淨,則可正常釋放正電產生正離子,當該離子感測元件21接受到該正電極141所釋放正電產生之游離狀態的正離子值(濃度)高於一預設值時,該離子感測元件21可在該開關電路22之電阻R1二端產生足夠的感應電壓,使該開關電路22之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Q1的汲極(Drain)D、源極(Source)S之間形成導通,該顯示組元件23之發光二極體LED隨之通電發光,表示該正電極141處於能正常釋放正電產生正離子的狀態,藉以達到可隨時偵測該正電極141是否處於正常工作(產生游離之正離子)狀態的功效。
上述結構在實際應用時,該配戴件16亦可為一導電帶狀體,且與該傳輸導體142連通,以取代並省略該導電部15;當該本體1經由該配戴件16套掛於配戴者的肢體(如:手腕)上,該正離子產生器14所產生之負電荷,可經由該傳輸導體142通過該配戴件16傳導至配戴者的肢體(手腕)上,形成另一種結構之應用型態。
請參第5至8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二實施例具有一肢體配戴裝置B,該肢體配戴裝置B之結構包括:一本體10,以及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之偵測模組2等部份;其中該本體10具有一離子產生器B1,以及與前述本體1相同之顯示屏幕11、供電單元12及控制模組13等主要結構,且該本體10係可經由絕緣之配戴件16配戴於於配戴者之肢體(如:手腕)上。
在本實施例中,該離子產生器B1係可為一負離子產生器140,該負離子產生器140經由一傳輸導體142連接一裸露於該本體10外部之導電部15(可為一導電片),以供導出負電荷,且該導電部15與該本體10表面之間設有一絕緣部150形成隔離,該負離子產生器140所產生的正電位(等量正電荷),可經由該控制模組13連接該負離子產生器140之正極電源線143,再通過一正電極141產生游離的正離子,並對外發散於空氣中;上述結構,在該負離子產生器140通電運作後,會於該傳輸導體142產生負電位(負高電壓約-3KV),並由該導電部15將負電荷導引至人體,此時該導電部15接觸人體形成類似接地作用,使該導電部15(傳輸導體142)的電位會提升至0V,如此一來,會相對推高該本體10內部各組件(顯示屏幕11、供電單元12、控制模組13等)的電位,使其處於正高電壓區(約3KV的高電壓),即使該正電極141並未連接於該供電單元12之負極電源線,最多也僅使該正電極141的高電壓產生相等於該供電單元12的供電電壓(約4.2V的低電壓)之電壓提升,並不影響該正電極141產生游離正離子的功效;而由於該供電單元12與該正電極141處於相同的電壓區,無法提供驅動該開關電路22之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Q1動作所需的電壓差,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該偵測模組2僅能被設置於該本體1外部,並由其它電源進行供電。
在第7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偵測模組2係可被設置於一外部之充電器30內,該充電器30具有可輸出電能之充電輸出部31(可為充電凸柱);而該本體10外部設有充電接觸部17(可為內部具有導電片之充電凹孔),且該正電極141與該充電接觸部17係設置於相同一側表面上,而該離子感測元件21則係設置於該充電器30外表側對應於該正電極141的位置;當該本體10插置於該充電器30上,並使該充電接觸部17與該充電輸出部31接觸,以對該供電單元12(充電電池)進行充電的過程中,該正電極141恰可位於該偵測模組2之離子感測元件21旁側;然後,該離子感測元件21可同時接受該正電極141所釋放產生之游離狀態的正離子,並以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方式經由該開關電路22導通該顯示組元件23,藉以顯示該正電極141是否處於正常工作(產生游離正離子)的狀態。
請參第8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本體10於與該充電接觸部17不同側表面上設有對應該充電器30之充電輸出部31的凹孔18,使該充電接觸部17與該正電極141分別位於該本體1的不同側表面,而該離子感測元件21設於該充電器30表面對應該正電極141的位置。
當該本體10於該充電器3上完成對該供電單元12(充電電池)充電後,可直接將該本體10之該凹孔18套合於該充電輸出部31上形成支撐,並使該正電極141恰可位於該離子感測元件21旁側;然後,該離子感測元件21可同時接受該正電極141所釋放產生之游離狀態的正離子,並以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方式經由該開關電路22導通該顯示組元件23,藉以顯示該正電極141是否處於正常工作(產生游離正離子)的狀態。
綜合以上所述,本創作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確可達成快速簡便地偵測確認導體尖端(放電頭)是否保持清潔並處於正常良好放電狀態之功效,實為一具新穎性及進步性之創作,爰依法提出申請新型專利;惟上述說明之內容,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創作之技術手段與範疇所延伸之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者,亦皆應落入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內。
1、10:本體
11:顯示屏幕
12:供電單元
13:控制模組
14:正離子產生器
140:負離子產生器
141:正電極
142:傳輸導體
143:正極電源線
15:導電部
150:絕緣部
16:配戴件
17:充電接觸部
18:凹孔
2:偵測模組
21:離子感測元件
22:開關電路
23:顯示組件
3、30:充電器
31:充電輸出部
A、B:肢體配戴裝置
A1、B1:離子產生器
D:汲極(Drain)
G:閘級(Gate)
LED:發光二極體
Q1: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NMOSFET)
R1:電阻
S:源極(Source)
Vcc:供電電壓
ZD:稽納(Zener)二極體
第1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整體內部電路方塊圖。
第3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偵測模組電路圖。
第4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中,該本體與充電器組配的一可行實施結構圖。
第5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6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整體內部電路方塊圖。
第7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中,該本體與充電器組配的一可行實施結構圖。
第8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中,該本體與充電器組配的另一可行實施結構圖。
1:本體
11:顯示屏幕
12:供電單元
13:控制模組
14:正離子產生器
141:正電極
142:傳輸導體
15:導電部
16:配戴件
17:充電接觸部
2:偵測模組
21:離子感測元件
A:肢體配戴裝置
A1:離子產生器

Claims (17)

  1. 一種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至少包括: 一本體(1、10),能經由一配戴件(16)配戴在配戴者之肢體上,其內部至少設有一離子產生器(A1、B1),以及一能對該離子產生器(A1、B1)提供電能之供電單元(12),該離子產生器(A1、B1)具有一能導出正電荷之正電極(141),以及一能導出等量負電荷之傳輸導體(142),該正電極(141)係連通呈現在該本體(1)外部不與配戴者之肢體接觸的部位,能夠產生正離子發散於空氣中,該傳輸導體(142)連通呈現在該本體外部能與該配戴者的肢體相接觸的部位,以將負電荷傳導至肢體; 一偵測模組(2),具有一導電之離子感測元件(21)、一顯示組件(23),及一設於該離子感測元件(21)與該顯示組件(23)之間的開關電路(22),該離子感測元件(21)係位於該正電極(141)旁側,以供接收感測該正電極(141)所產生之游離狀態正離子,當該離子感測元件(21)接收到之正離子值高於一預設值時,該離子感測元件(21)能藉以產生一感應電壓,以驅動該開關電路(22)導通該顯示組件(23),藉以顯示該正電極(141)是否處於能正常釋放產生正離子的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離子產生器(A1)係為正離子產生器(14);該偵測模組(2)係設置於該本體(1)內部,且該離子感測元件(21)係固定設置於該正電極(141)旁側。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本體(1)具有至少一組充電接觸部(17),能與一充電器(3)上對應之充電輸出部(31)相接觸,並對該供電單元(12)進行充電作業。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離子產生器(B1)係為負離子產生器(140);該偵測模組(2)係設置於該本體(10)外部,且該離子感測元件(21)能被移至於該正電極(141)旁側。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本體(10)具有至少一組充電接觸部(17),能與一充電器(30)上對應之充電輸出部(31)相接觸,並對該供電單元(12)進行充電作業。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偵測模組(2)係設置於該充電器(30)內部,並使該離子感測元件(21)裸露於該充電器(30)之外表面。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充電接觸部(17)與該正電極(141)設於該本體(10)相同一側表面;該離子感測元件(21)設於該充電器(30)具有該充電輸出部(31)的一側表面。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充電接觸部(17)與該正電極(141)設於該本體(10)的不同側表面;該離子感測元件(21)設於該充電器(30)表面對應該正電極(141)的位置。
  9. 如請求項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本體(1、10)設有一控制模組(13),該控制模組(13)至少能控制該離子產生器(A1、B1)與該供電單元(12)之間的導通頻率,使該離子產生器(A1、B1)能間歇地運作;該本體(1、10)表面結合一與該控制模組(13)電連接之顯示屏幕(11)。
  10. 如請求項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開關電路(22)具有一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 (Q1),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Q1)之閘級(G)電連接於該離子感測元件(21),且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Q1)之源極 (S)電連接於一電阻(R1)之一端並共同接地,該電阻(R1)另一端電連接於該離子感測元件(21) ,而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Q1)之汲極 (D)係經由該顯示組件(23)電連接於一預設之供電電壓(Vcc)。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開關電路(22)具有一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Q1),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Q1)之閘級(G)電連接於該離子感測元件(21),且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Q1)之源極(S)電連接於一電阻(R1)之一端並共同接地,該電阻(R1)另一端電連接於該離子感測元件(21) ,而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Q1)之汲極(D)係經由該顯示組件(23)電連接於一預設之供電電壓(Vcc)。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電阻(R1)二端並聯一稽納二極體(ZD)。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電阻(R1)二端並聯一稽納二極體(ZD)。
  14. 如請求項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配戴件(16)係為絕緣體,該本體(1)底部設有一與該肢體接觸之導電部(15),該傳輸導體(142)係電連接於該導電部(15)。
  15.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配戴件(16)係為絕緣體,該本體(1)底部設有一與該肢體接觸之導電部(15),該傳輸導體(142)係電連接於該導電部(15)。
  16. 如請求項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配戴件(16)係為導電體,且該傳輸導體(142)係電連接於該配戴件(16)。
  17.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其中該配戴件(16)係為導電體,且該傳輸導體(142)係電連接於該配戴件(16)。
TW112200121U 2023-01-05 2023-01-05 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 TWM641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0121U TWM641408U (zh) 2023-01-05 2023-01-05 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0121U TWM641408U (zh) 2023-01-05 2023-01-05 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1408U true TWM641408U (zh) 2023-05-21

Family

ID=8738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0121U TWM641408U (zh) 2023-01-05 2023-01-05 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14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67549B2 (ja) 歯ブラシ
WO2017150906A1 (ko) 피부 미용기기
CN101169892A (zh) 显示器使用距离提醒装置
US7857620B2 (en) Toothbrush with an electric circuit
US6285905B1 (en) Two-way medical treatment apparatus
TWM641408U (zh) 負電位肢體佩戴裝置
WO2024145868A1 (zh) 负电位肢体佩戴装置
CN111603682B (zh) 改进型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CN211884123U (zh) 一种可充电分体牙齿美白仪
US20220203116A1 (en) Skin care device
KR101030448B1 (ko) 전자열침
CN203894498U (zh) 一种戒烟眼镜
JP2022117387A (ja) 美容マスク
JPH0340295Y2 (zh)
CN201383601Y (zh) 电磁辐射消除器
KR200453125Y1 (ko) 휴대용 전위 발생기
CN109999338A (zh) 一种消静电手环
CN107569772B (zh) 多功能针灸脉冲电疗仪
KR101192108B1 (ko) 저주파 치료기
CN103995367B (zh) 一种戒烟眼镜的制作方法
CN204563310U (zh) 手戴式减肥仪
CN210228901U (zh) 一种消静电手环
RU200325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ъявлени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импульсов при транслингвальной нейростимуляции
JP2012187166A (ja) Mriまたはmeg用皮膚コンダクタおよび被験者の皮膚の抵抗を測定する方法
JP2003265581A (ja) 電気温灸器用ハンマ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温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