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7308U - 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 - Google Patents

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7308U
TWM637308U TW111206776U TW111206776U TWM637308U TW M637308 U TWM637308 U TW M637308U TW 111206776 U TW111206776 U TW 111206776U TW 111206776 U TW111206776 U TW 111206776U TW M637308 U TWM637308 U TW M63730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ryngoscope
intubation
pressure sensor
tongu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6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瑋泓
黃信惠
黃國巡
鄭澄寰
Original Assignee
國防醫學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防醫學院 filed Critical 國防醫學院
Priority to TW111206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7308U/zh
Publication of TWM637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730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是一種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其主要包括一喉頭鏡、至少一壓力感測器、一顯示裝置及一告警裝置,本創作是透過設在喉頭鏡上壓力感測器,以在利用喉頭鏡進行插管時,測量喉頭鏡對牙齒及/或舌頭的壓力大小,以利用顯示裝置將壓力變化量化成圖形及分數,同時透過與壓力感測器連接的告警裝置,在壓力感測器偵測到喉頭鏡使用時對舌頭及/或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過度時,發出告警聲,以警告操作者停止進行插管並進行進一步的處置動作。

Description

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一種醫療插管教學領域,尤指一種在喉頭鏡氣管插管訓練過程中,可將喉頭鏡對舌頭及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量化並顯示的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
氣管插管是每天都會在醫院上演的戲碼,常見的插管原因包括呼吸衰竭、無法自我保護呼吸道等,早期,氣管插管都是靠手指摸索進行的,後來經由Miller和Macintosh所改良的直接喉頭鏡(Direct Laryngoscope)開始被普遍使用。
而喉頭鏡在使用上,大多是由醫師利用直接喉頭鏡目視經口或經鼻行氣管插管,但有一部分病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醫師無法看清楚聲門入口,以致氣管內管無法插進氣管或插入了食道,這種情況叫做『困難氣管插管』。困難氣管插管如果不能即使解決,會導致缺氧,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腦部缺氧,死亡。此外,即使是使用傳統直接喉頭鏡順利的氣管插管,仍可能因為插管過程對軟組織施加的壓力,會對咽喉部造成損傷,造成有些人手術後出現咽部乾澀、疼痛、異物感、沙啞等症狀。
雖然近年來,傳統的直接喉頭鏡葉片加入了光纖視訊,成為了影像喉頭鏡(Video Laryngoscope)。這項技術改善了以往因無法看見聲門入口而導致困 難插管的問題,惟,影像喉頭鏡的價格昂貴,且使用都是拋棄式葉片,成本相當的高,有病例報告顯示,當影像喉頭鏡就定位並開始插管進入口咽部位時,有一段肉眼和螢幕都無法看見的死角,因此容易造成顎咽弓損傷。
因此,目前醫學上仍舊是以直接喉頭鏡為主,而在醫療教學上,針對喉頭鏡的插管練習即是一門相當重要的學科,然而傳統的一般插管模型,缺乏即時回饋裝置,無法明確讓教師(trainer)了解學生插管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對牙齒和舌頭底部的施力狀況,以至於不容易讓學生了解如何能更進步。
惟,習知的插管技巧訓練模型大多價格昂貴,一套價位約15~16萬,對學習的成本是很大的負擔,而且並不能針對喉頭鏡對牙齒和舌頭產生壓力的情形,產生量化的分數,致使學生無法充分理解插管技巧經過訓練是否有進步,且習知的插管技巧訓練模型缺乏警示功能,因此當學生訓練插管過程中有施力不當時,並無法即時知道並予以改進。
由上所述,目前在喉頭鏡插管技巧的訓練上仍有諸多問題存在,因此,本案創作人有鑑於此,乃亟思改良之方案,並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後,終於成功研發完成本創作之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
為克服先前技術之問題,本創作之一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在喉頭鏡氣管插管訓練過程中,可將喉頭鏡對舌頭及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量化並顯示的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
為克服先前技術之問題,本創作之另一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在喉頭鏡氣管插管訓練過程中,當喉頭鏡對舌頭及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過量時,可即時發出告警的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
為達成前述目的,本創作所提供之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主要包括:一喉頭鏡、至少一壓力感測器、一顯示裝置及一告警裝置,該壓力感測器是設於該喉頭鏡上,該顯示裝置是與該壓力感測器連接,該告警裝置至少與該壓力感測器連接。
其中,該壓力感測器包括複數感測葉片,透過該等感測葉片使該壓力感測器可同時感測該喉頭鏡使用時對舌頭及/或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
其中,該壓力感測器是裝設於該喉頭鏡的舌頭端及/或牙齒端。
其中,該顯示裝置是用以將該壓力感測器偵測到該喉頭鏡使用時對舌頭及/或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量化成圖形及分數,並顯示於該顯示裝置上。
其中,該告警裝置是與該顯示裝置連接,用以在該壓力感測器偵測到該喉頭鏡使用時對舌頭及/或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過度時,將發送告警訊號至顯示裝置上。
其中,該告警裝置為聲音告警裝置或蜂鳴器,用以在該壓力感測器偵測到該喉頭鏡使用時對舌頭及/或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過度時,發出告警聲。
其中,該顯示裝置更包括顯示插管的總時長。
1:喉頭鏡
11:葉片
111:牙齒端
112:舌頭端
2:壓力感測器
21:感測葉片
3:顯示裝置
4:告警裝置
5:假人模型
圖1為本創作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之架構圖;圖2為本創作壓力感測器設於喉頭鏡牙齒端之示意圖;圖3為本創作壓力感測器設於喉頭鏡舌頭端之示意圖;圖4為本創作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為利 貴審查委員了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到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及附件,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在本實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內」、「外」、「表面」、「伸入」、「取出」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圖式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創作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創作的限制。
如圖1~4所示,本創作所提供之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其主要包括:一喉頭鏡1、二壓力感測器2、一顯示裝置3及一告警裝置4,其中,二壓力感測器2是分別裝設在喉頭鏡1之葉片11的的牙齒端 111及舌頭端112表面上,且各壓力感測器2上均設有複數感測葉片21,且二壓力感測器2均與該顯示裝置3連接,該告警裝置4是與二壓力感測器2連接。
本創作所提供之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使用時,是當學生利用喉頭鏡1對一假人模型5執行插管動作時,透過顯示裝置3開始計算插管起始時間,同時透過設在喉頭鏡1之葉片11上的壓力感測器2的複數感測葉片21分別對假人模型5的舌頭及牙齒進行偵測,並即時將偵測的壓力回傳顯示裝置3,以將喉頭鏡1使用時對假人模型5的舌頭及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量化成圖形及分數顯示在顯示裝置3上。
而設於當喉頭鏡1之葉片11上的壓力感測器2之感測葉片21,偵測到該喉頭鏡1使用時對舌頭及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過度時,則告警裝置4即會發出告警聲通知學生與教師(trainer)知悉,使學生與教師可即時中斷插管訓練或調整插管姿勢。
且當學生執行完插管訓練時,顯示裝置3會在依據插管結束時間與管起始時間進行計算,以獲得該次插管訓練所耗費的時長,並顯示在顯示裝置3上。
由上所述,本創作所提供的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可在插管訓練過程中,利用壓力感測器2之複數感測葉片21偵測插管時喉頭鏡1對假人模型5的牙齒及舌頭所產生的壓力,並即時利用告警裝置4發出告警聲以通知學員及教師做進一步的處置,同時,當該次插管訓練結束後,利用顯示裝置3將該次插管訓練過程所耗費的總時長,及插管過程中假人模型5之牙齒及舌頭受到喉頭鏡1壓迫所產生的壓力變化過程,量化成圖形及分數顯示在顯示裝置3上,讓教師與學生能客觀的理解插管過程中是否有施力不當, 或耗費時間過長而容易導致病人不適感上升的狀況,而對下一次插管訓練的方向進行改進,以進一步達到學習轉移,以改善臨床插管的技術表現與成功率。
綜上所陳,本創作所提供的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可透過即時告警與將偵測到的壓力變化,進行量化成圖形及分數顯示在顯示裝置3上,以使教師與學生能而針對插管訓練的方向進行改進,相較習知插管技巧訓練模型不能針對喉頭鏡1對牙齒和舌頭產生壓力的情形,產生量化的分數並即時告警的狀況,本創作所提供的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更可有效使學生充分理解插管技巧經過訓練是否有進步,並能知悉應該從何種方向進行改進,因此,本創作所提供的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相較習知插管技巧訓練模型更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
另外,本創作所提供的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中,該顯示裝置3僅需將偵測到的壓力變化量化成圖形及分數,及計算插管訓練過程所耗費的總時長,因此,本創作所提供的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中,該顯示裝置3可小型化及/或薄化,以方便攜帶,相較習知插管技巧訓練模型的大型機台,本創作在可攜性上更為方便,又,本創作所提供的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除了可以作為教學使用之外,亦可以應用於患者身上,以在使用喉頭鏡對患者舌頭及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過度時,透過告警裝置4發出的告警聲,以停止進一步施壓的動作並進行進一步的處置。
以上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之實施範圍;如果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對本創作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應涵蓋在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當中。
1:喉頭鏡
11:葉片
111:牙齒端
112:舌頭端
2:壓力感測器
3:顯示裝置
4:告警裝置

Claims (5)

  1. 一種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其主要包括: 一喉頭鏡; 至少一壓力感測器,該壓力感測器是設於該喉頭鏡上,用以偵測該喉頭鏡使用時對舌頭及/或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 一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是與該壓力感測器連接,用以將該壓力感測器偵測到該喉頭鏡使用時對舌頭及/或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量化成圖形及分數,並顯示於該顯示裝置上; 一告警裝置,該告警裝置至少與該壓力感測器連接,用以在該壓力感測器偵測到該喉頭鏡使用時對舌頭及/或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過度時發出告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其中該告警裝置為聲音告警裝置或蜂鳴器,用以在該壓力感測器偵測到該喉頭鏡使用時對舌頭及/或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過度時,發出告警聲。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其中該壓力感測器包括複數感測葉片,透過該等感測葉片使該壓力感測器可同時感測該喉頭鏡使用時對舌頭及/或牙齒底部產生的壓力。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其中該壓力感測器是裝設於該喉頭鏡的舌頭端及/或牙齒端。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其中該顯示裝置更包括顯示插管的總時長。
TW111206776U 2022-06-27 2022-06-27 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 TWM637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6776U TWM637308U (zh) 2022-06-27 2022-06-27 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6776U TWM637308U (zh) 2022-06-27 2022-06-27 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7308U true TWM637308U (zh) 2023-02-11

Family

ID=8668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6776U TWM637308U (zh) 2022-06-27 2022-06-27 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7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rimes et al. Preventing unrecognised oesophageal intubation: a consensus guideline from the Project for Universal Management of Airways and international airway societies
Rowe et al. An evaluation of a virtual reality airway simulator
Rai et al. The Glidescope® system: a clinical 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Lim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GlideScope® with the Macintosh laryngoscope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in patients with simulated difficult airway
Schmölzer et al. Respiratory monitoring of neonatal resuscitation
Schmölzer et al. Confirmation of correct tracheal tube placement in newborn infants
Smith et al. Learning curves for fibreoptic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when using the endoscopic video camera
Mendonca et al. A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the flexible fibrescope and the Pentax Airway Scope (AWS)® for awake oral tracheal intubation
US20110010155A1 (en) Tracheal intubation training apparatus
Hirabayashi et al. Airway Scope: early clinical experience in 405 patients
Orebaugh et al. Atlas of airway management: techniques and tools
Gregory et al. Manual of clinical paramedic procedures
Teoh et al. Randomised comparison of Pentax AirwayScope and Glidescope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airway anatomy
JP5038276B2 (ja) 位置検出装置、そのプログラム、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気管挿管訓練装置
Yahaya et al. The AMBU® Aura‐i™ Laryngeal Mask and LMA Supreme™: A Randomized Trial of Clinical Performance and Fibreoptic Positioning in Unparalysed, Anaesthetised Patients by Novices
TWM637308U (zh) 評估喉頭鏡氣管插管技巧的可攜型即時回饋訓練裝置
Zuercher et al. Tracheal intubation using intubating laryngeal tube iLTS-D™ and LMA Fastrach™ in 99 adult patients: a prospective multicentric randomised non-inferiority study
Hawkins et al. Critical airway skills and procedures
Goranović Videolaryngoscopy, the Current Role in Airway Management
WO20020374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an imitation body part
Boedeker et al. Telementoring Intubating Video Laryngoscope
Yılmaz et al.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with optical stylet vs macintosh laryngoscope performed on a manikin by medical students: a prospective manikin trial.
Casso et al. Swiss Latin Airway Guidelines: a holistic approach for improving airway management
Klock et al. Tracheal intubation using the flexible optical bronchoscope
Xia et al. Evaluation of a Novel Multimodal Guidance Device for Difficult Airway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n Spontaneously Breathing P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