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5679U - 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 - Google Patents

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5679U
TWM635679U TW111207452U TW111207452U TWM635679U TW M635679 U TWM635679 U TW M635679U TW 111207452 U TW111207452 U TW 111207452U TW 111207452 U TW111207452 U TW 111207452U TW M635679 U TWM635679 U TW M63567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ylinder
distance
detection system
eye diop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7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達雄
施伯昂
殷立德
李建輝
許慶章
王秉宏
陳佳勳
陳柏衣
于郁沛
陳月茸
Original Assignee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施伯昂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施伯昂 filed Critical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11207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5679U/zh
Publication of TWM635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567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可解決現有眼睛屈光度檢測儀器攜帶不便之問題。包括:一目視單元,包含一第一筒體及一第二筒體,該第一筒體與該第二筒體可伸縮式地相連通;一第一透鏡設置在該第一筒體,一第二透鏡設置在該第二筒體,該第一透鏡及該第二透鏡具有相同為正數的一透鏡焦度;藉由伸縮該第一筒體及該第二筒體而改變一聚焦距離,使眼睛透過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而達到介於1.0視標至1.5視標之間,並將該聚焦距離代入一聚散度公式進行計算,得出一屈光度。藉此,無論身處何處隨時皆可得知自我的近視度數或遠視度數。

Description

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尤指利用兩個透鏡重疊並改變聚焦距離,使進入眼睛的光線交點可落在視網膜上,再將上述聚焦距離代入聚散度公式計算,得出近視度數或遠視度數。
身處於摩登時代,日新月異的科技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也創造琳瑯滿目的智慧產品,帶給人們極為便利的生活環境,然而,在資訊發達與人手一機的時代下,竟造成人類視力日漸衰退,且視力衰退的年齡層正在逐年下修,爰此,關於眼睛屈光度檢測的技術正源源不絕地發展中。
例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M326398號,提出一種漸進式驗光儀,包括一基座,該基座設有一支撐架、一移動單元及一動力源,該移動單元與該基座係透過滑塊與滑槽可移動式連接,而該移動單元設置有一視標圖樣,藉此,使用者由該支撐架朝該移動單元方向看去,此時該移動單元透過該動力源而驅動進行線性位移,使該視標圖樣藉由該移動單元相對遠離或靠近使用者,藉此量測使用者的近視度數或遠視度數。
然而,前述漸進式驗光儀體積龐大,整體設備如需移動實為不便,一般民眾除非親臨檢測中心,否則將難以取得可進行眼睛屈光度量測的資源。
爰此,本創作人為使眼睛屈光度檢測可更加便於執行,而提出一種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包含:一目視單元,包含一第一筒體及一第二筒體,該第一筒體與該第二筒體可伸縮式地相連通;一第一透鏡,設置於該第一筒體;一第二透鏡,設置於該第二筒體,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一透鏡具有相同的一透鏡焦度,該透鏡焦度為正數;藉由伸縮該第一筒體及該第二筒體而改變一聚焦距離,使眼睛透過調整後的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而達到介於1.0視標至1.5視標之間,並將該聚焦距離代入一聚散度公式進行計算,得出該屈光度。
其中,該第一筒體包含一第一鏡座及一異徑接頭,而該異徑接頭包含一目視端及一伸縮端,該第一鏡座以一鐵氟龍膠帶環套外圍後嵌入該目視端,藉此使該第一鏡座與該異徑接頭緊配合連接。
其中,該第二筒體包含一第二鏡座及一管體,該管體具有相對二端,其中一端固定於該第二鏡座,另一端則嵌入該伸縮端並朝遠離或靠近該目視端的方向相對伸長或縮短的移動,該光學尺設置在該管體上。
其中,該第一透鏡係為一目鏡,該目鏡設置於該第一鏡座,該第二透鏡係為一物鏡,該物鏡設置於該第二鏡座,其中,該第一透鏡小於該第二透鏡。
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二鏡座之一出口保持一防護距離。
進一步,該目視單元包含一刻度標示,該刻度標示位於該管體,藉此,透過該管體與該伸縮端相對伸長或縮短的移動,參照所露出的該刻度標示而取得該聚焦距離。
進一步,該目視單元包含一光學尺,該光學尺設置於該管體,該光學尺訊號連接一處理器,且該處理器電性連接一顯示器。
其中,該伸縮端具有一第一內凸緣,而該第二鏡座之一端具有一第二內凸緣,該管體之相對二端具有一第一外凸緣及一第二外凸緣,藉此,當該聚焦距離達到最長時,該第一內凸緣與該第一外凸緣互相卡合,使該異徑接頭與該管體不分離;而該第二內凸緣與該第二外凸緣互相卡合,並以一黏著劑黏著而使該第二鏡座與該管體接合固定。
其中,該聚散度公式係計算一屈光度,該屈光度係為一成像聚散度與一物體聚散度之差值,該成像聚散度係為成像距離的倒數,該物體聚散度係為物體距離的倒數,其中,物體的距離係為一固定距離及該聚焦距離的總和,該固定距離為一常數,該聚焦距離為一變數,藉此,將該聚焦距離代入該聚散度公式後,再乘上100即得出一近視度數或一遠視度數。
其中,分別將不同的該聚焦距離代入該聚散度公式後,所計算出的該屈光度再分別列出一對照表格,藉此當取得該聚焦距離後可由該對照表格得知該屈光度。
其中,該第一透鏡及該第二透鏡皆為凸透鏡。
其中,該透鏡焦度係為10屈光度。
其中,該第二筒體朝靠近該第一筒體方向縮短間距,使複數光線經由該第二透鏡往該第一透鏡方向,形成一發散狀態;或者,該第二筒體朝遠離該第一筒體方向伸長間距,使該複數光線經由該第二透鏡往該第一透鏡方向,形成一匯聚狀態。
根據上述技術特徵可達成以下功效:
1.本創作結構簡單體積小容易攜帶,有效提升民眾對於自身近視或遠視況狀的掌控。
2.本創作使用具有相同為正數透鏡焦度的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調整間距,使光線於水晶體聚焦後的交點可落在視網膜上,在不改變圖像的大小下,可將圖像自模糊狀態調整為清晰狀態,再將調整完畢的聚焦距離代入聚散度公式計算,可達到眼睛屈光度檢測的功效。
3.僅需準備一個圖像,透過第一筒體與第二筒體之間的伸縮調整間距,並使用刻度標示再自行計算或直接參考輸出的對照表格,或者由光學尺讀取聚焦距離,再透過處理器進行計算由顯示器顯示結果,即可立刻得知近視度數或遠視度數。
4.透過鐵氟龍低摩擦力的特性,使用鐵氟龍膠帶環套第一鏡座外圍後嵌入異徑接頭,有效保護第一鏡座及異徑接頭在接合時不致損壞,還能達到緊配合的目的。
5.由於第一透鏡小於第二透鏡,因此透過異徑接頭使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可同心連接。
6.藉由管體嵌入伸縮端,使第一筒體與第二筒體之間方便進行相對伸長或縮短的移動。
7.第一內凸緣與第一外凸緣卡合,第二內凸緣與第二外凸緣卡合,藉此防止第一筒體與第二筒體彼此分離。
8.將第二透鏡設置於第二鏡座,並與第二透鏡之出口保持防護距離,藉此保護第二透鏡不受破壞或汙染。
1:目視單元
11:第一筒體
111:第一鏡座
1111:第一透鏡
1112:鐵氟龍膠帶
112:異徑接頭
1121:第一內凸緣
12:第二筒體
121:第二鏡座
1211:第二透鏡
1212:第二內凸緣
122:管體
1221:第一外凸緣
1222:第二外凸緣
2:眼睛
21:眼球
22:水晶體
23:視網膜
3:光線
31:光線交點
A:目視端
B:伸縮端
C:出口
D1:第一筒體之長度
D2:第二鏡座之長度
D3:觀看距離
d:聚焦距離
dg:聚焦距離訊號
E:處理器
F:圖像
P:顯示器
R:光學尺
S:刻度標示
[第一圖]係本創作實施例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的立體圖,未設置光學尺。
[第二圖]係本創作實施例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的側視圖,有設置光學尺。
[第三圖]係本創作實施例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的側視剖面之作動示意圖一。
[第三A圖]係本創作實施例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的系統配置方塊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實施例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的側視剖面之作動示意圖二。
[第五圖]係本創作實施例之操作示意圖。
[第六圖]係光線、眼球、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之關係圖一A,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之前。
[第七圖]係光線、眼球、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之關係圖一B,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
[第八圖]係光線、眼球、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之關係圖二A,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之後。
[第九圖]係光線、眼球、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之關係圖二B,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
綜合上述技術特徵,本創作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的主要功效將可於下述實施例清楚呈現。
請先參閱第一圖,係揭示本創作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本創作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包括一目視單元1,所述目視單元1包含一第一筒體11及一第二筒體12,所述第一筒體11與所述第二筒體12可伸縮式地相連通。其中,所述第一筒體11包含一第一鏡座111及一異徑接頭112,而所述異徑接頭112包含一目視端A及一伸縮端B,所述第一鏡座111設有一第一透鏡1111,所述第一透鏡1111係為一目鏡,並於所述第一鏡座111外圍纏繞一鐵氟龍膠帶1112後嵌入所述目視端A,使所述第一鏡座111與所述異徑接頭112達到緊配合的連接;所述第二筒體12包含一第二鏡座121及一管體122,所述第二鏡座121設有一第二透鏡1211,所述第二透鏡1211係為一物鏡,且第二透鏡1211與第一透鏡1111具有相同為正數的一透鏡焦度,該透鏡焦度為10屈光度,所述管體122設有一刻度標示S,而所述管體122之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二鏡座121,另一端則嵌入所述伸縮端B。
接續前述說明並請參閱第二圖,係揭示本創作實施例之側視圖,其中,所述管體122可進一步設置一光學尺R,請參閱第三圖、第三A圖及第四圖,係揭示側視剖面之作動示意圖及系統配置之方塊圖,透過一眼睛2目視所述目視單元1,所述第一透鏡1111及所述第二透鏡1211皆為凸透鏡,並且所述第一透鏡1111小於所述第二透鏡1211,因此所述眼睛2靠近所述第一透鏡1111並朝所述第二透鏡1211的方向觀看,透過移動所述伸縮端B或所述管體122,使所述管體122朝遠離或靠近所述目視端A的方向相對伸長或縮短的移動,直到所述眼睛2達到1.0視標至1.5視標之間為止,再由所述光學尺R傳送一聚焦距離訊號dg至一處理器E,所述處理器E運用一聚散度公式進行計算,最後透過一顯示器P顯示檢測結果。
在此期間,由於所述伸縮端B具有一第一內凸緣1121,而所述第二鏡座121具有一第二內凸緣1212,搭配所述管體122相對二端之一第一外凸緣1221及一第二外凸緣1222;所述第一內凸緣1121與所述第一外凸緣1221互相卡合,因此當所述管體122朝遠離所述目視端A方向伸長移動時,所述管體122不會脫離所述異徑接頭112;所述第二鏡座121則透過所述第二內凸緣1212與所述第二外凸緣1222卡合後,以一黏著劑黏著使所述第二鏡座121與所述管體122接合固定。
此外,所述第二透鏡1211與所述第二鏡座121之一出口C保持一防護距離,所述防護距離避免了所述第二透鏡1211被破壞或被汙染的威脅;而所述鐵氟龍膠帶1112具有光滑及低摩擦力的特性,因此當所述第一鏡座111藉由所述鐵氟龍膠帶1112纏繞外圍後,嵌入所述目視端A而與所述異徑接頭112緊配合連接時,並不會使所述第一鏡座111或所述異經接頭112受到損壞。
請參閱第五圖,係揭示使用本創作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之操作示意圖。首先使所述目視單元1與一圖像F保持6公尺的一觀看距離D3,並由所述眼睛2看向所述第一透鏡1111再看向所述第二透鏡1211,接著透過所述出口C再看向所述圖像F,藉由伸縮並調整所述管體122與所述異徑接頭112之間的一聚焦距離d,並由前述光學尺R讀取所述聚焦距離d後產生前述聚焦距離訊號dg,並直到所述眼睛2達到1.0視標至1.5視標之間為止,前述聚焦距離訊號dg將輸入前述處理器E,所述處理器E將所述聚焦距離d代入所述聚散度公式進行計算,得出一近視度數或一遠視度數,再由前述顯示器P顯示檢測結果。
此外,也可由所述刻度標示S取得所述聚焦距離d,再將該聚焦距離d直接代入該聚散度公式自行計算得出所述近視度數或所述遠視度數;或 者,使用者可將該聚焦距離d以一輸入設備手動輸入至該處理器E,並透過該處理器E計算,最後得出所述近視度數或所述遠視度數。
所述聚散度公式:P=V-U。
P為一屈光度;V為一成像聚散度;U為一物體聚散度;所述屈光度乘100即為所述近視度數或所述遠視度數。
其中,該成像聚散度係為一成像距離之倒數;該物體聚散度係為一物體距離之倒數,該物體距離=D1+D2+D3+d。
D1為該第一筒體12之長度;D2為該第二鏡座121之長度;D3為所述觀看距離;d為所述聚焦距離。
其中,所述成像距離、所述第一筒體12之長度D1、所述第二鏡座121之長度D2,以及所述觀看距離D3,皆為一固定距離,該固定距離即為一常數;所述聚焦距離d係為一變數。
接續前述說明並請參閱第六圖至第九圖所揭示,當前述眼睛2透過前述目視單元1看向前述圖像F時,複數光線3由所述第二透鏡1211往所述第一透鏡1111方向進入一眼球21,並經由一水晶體22而產生一光線交點31。在不改變前述圖像F的大小下,本創作之第一透鏡1111及第二透鏡1211具有相同為10屈光度的前述透鏡焦度,有效使光線交點31落在一視網膜23上,可將前述圖像F自模糊狀態調整為清晰狀態,達到執行眼睛屈光度檢測的功效。
當所述複數光線3由所述第二透鏡1211往所述第一透鏡1111方向,形成水平狀態後進入所述水晶體22,而所述光線交點31落在所述視網膜23之前(如第六圖),此時可藉由調整前述聚焦距離d,使所述第二透鏡1211朝靠近所述第一透鏡1111方向縮短間距,而複數光線3經由所述第一透鏡1111形 成一發散狀態後,再進入所述水晶體22,使所述光線交點31落在所述視網膜23上(如第七圖),此時眼睛達到介於1.0視標至1.5視標之間,並將所述聚焦距離d代入所述聚散度公式後再乘上100,即得出所述近視度數。
若所述複數光線3由所述第二透鏡1211往所述第一透鏡1111方向,形成水平狀態後進入所述水晶體22,而所述光線交點31卻落在所述視網膜23之後(如第八圖),此時只要藉由調整前述聚焦距離d,使所述第二透鏡1211朝遠離所述第一透鏡1111方向伸長間距,而複數光線3經由所述第一透鏡1111形成一匯聚狀態後,再進入所述水晶體22,使所述光線交點31落在所述視網膜23上(如第九圖),此時眼睛達到介於1.0視標至1.5視標之間,並將所述聚焦距離d代入所述聚散度公式再乘上100後,即得出所述遠視度數。
此外,也可透過所述刻度標示S量測不同的所述聚焦距離d後,直接代入所述聚散度公式自行計算,再列出所述對照表格;或者,透過所述刻度標示S量測不同的所述聚焦距離d後,由所述輸入設備手動輸入所述聚焦距離d至所述處理器E,再將計算結果以該對照表格輸出;或者,透過所述光學尺R分別讀取不同的所述聚焦距離d,而產生不同的所述聚焦距離訊號dg,再由所述光學尺R傳輸所述聚焦距離訊號dg至所述處理器E,經由所述處理器E將不同的所述聚焦距離d代入所述聚散度公式計算,再列出一對照表格,並將該對照表格輸出;當下次進行眼睛屈光度檢測時,可透過所述聚焦距離d尋找所述對照表格所對應的數值,即可立即得知所述近視度數或所述遠視度數。所述對照表格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111207452-A0305-02-0012-1
以本創作實施例與習知的兩種眼睛屈光度檢測儀器進行比較,分別為一開放視野電腦驗光機及一視網膜鏡檢影驗光機,如表2所示,係各以40個樣本數進行統計之實驗結果,由表2可得知本創作與習知的兩種眼睛屈光度檢測儀器之差異皆在0.5%以下,顯示了本創作的精確程度,並且本創作更相較習知技術具有攜帶方便及無需用電的優勢。
Figure 111207452-A0305-02-0012-2
Figure 111207452-A0305-02-0013-3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創作之操作、使用及本創作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創作涵蓋之範圍內。
1:目視單元
11:第一筒體
111:第一鏡座
1111:第一透鏡
112:異徑接頭
12:第二筒體
121:第二鏡座
1211:第二透鏡
122:管體
2:眼睛
C:出口
D1:第一筒體之長度
D2:第二鏡座之長度
D3:觀看距離
d:聚焦距離
F:圖像

Claims (13)

  1. 一種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包括:一目視單元,包含一第一筒體及一第二筒體,該第一筒體與該第二筒體可伸縮式地相連通;一第一透鏡,設置於該第一筒體;一第二透鏡,設置於該第二筒體,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一透鏡具有相同的一透鏡焦度,該透鏡焦度為正數;藉由伸縮該第一筒體及該第二筒體而改變一聚焦距離,使眼睛透過調整後的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而達到介於1.0視標至1.5視標之間,並將該聚焦距離代入一聚散度公式進行計算,得出一屈光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其中,該第一筒體包含一第一鏡座及一異徑接頭,而該異徑接頭包含一目視端及一伸縮端,該第一鏡座以一鐵氟龍膠帶環套外圍後嵌入該目視端,藉此使該第一鏡座與該異徑接頭緊配合連接。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其中,該第二筒體包含一第二鏡座及一管體,該管體具有相對二端,其中一端固定於該第二鏡座,另一端則嵌入該伸縮端並朝遠離或靠近該目視端的方向相對伸長或縮短的移動。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係為一目鏡,該目鏡設置於該第一鏡座,該第二透鏡係為一物鏡,該物鏡設置於該第二鏡座,其中,該第一透鏡小於該第二透鏡。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二鏡座之一出口保持一防護距離。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其中,該目視單元進一步包含一刻度標示,該刻度標示位於該管體,藉此,透過該管體與該伸縮端相對伸長或縮短的移動,參照所露出的該刻度標示而取得該聚焦距離。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其中,該目視單元進一步包含一光學尺,該光學尺設置於該管體,該光學尺訊號連接一處理器,且該處理器電性連接一顯示器。
  8. 如請求項3所述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其中,該伸縮端具有一第一內凸緣,而該第二鏡座之一端具有一第二內凸緣,該管體之相對二端具有一第一外凸緣及一第二外凸緣,藉此,當該聚焦距離達到最長時,該第一內凸緣與該第一外凸緣互相卡合,使該異徑接頭與該管體不分離;而該第二內凸緣與該第二外凸緣互相卡合,並以一黏著劑黏著而使該第二鏡座與該管體接合固定。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其中,該聚散度公式係計算該屈光度,該屈光度係為一成像聚散度與一物體聚散度之差值,該成像聚散度係為成像距離的倒數,該物體聚散度係為物體距離的倒數,其中,物體的距離係為一固定距離及該聚焦距離的總和,該固定距離為一常數,該聚焦距離為一變數,藉此,將該聚焦距離代入該聚散度公式後,再乘上100即得出一近視度數或一遠視度數。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其中,分別將不同的該聚焦距離代入該聚散度公式後,所計算出的該屈光度再分別列出一對照表格,藉此當取得該聚焦距離後可由該對照表格得知該屈光度。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及該第二透鏡皆為凸透鏡。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其中,該透鏡焦度係為10屈光度。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其中,該第二筒體朝靠近該第一筒體方向縮短間距,使複數光線經由該第二透鏡往該第一透鏡方向,形成一發散狀態;或者,該第二筒體朝遠離該第一筒體方向伸長間距,使該複數光線經由該第二透鏡往該第一透鏡方向,形成一匯聚狀態。
TW111207452U 2022-07-12 2022-07-12 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 TWM635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7452U TWM635679U (zh) 2022-07-12 2022-07-12 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7452U TWM635679U (zh) 2022-07-12 2022-07-12 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5679U true TWM635679U (zh) 2022-12-21

Family

ID=85786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7452U TWM635679U (zh) 2022-07-12 2022-07-12 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5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7176B (zh) 手持式自主视力测量装置及视力测量方法
CN103976707B (zh) 一种测量眼轴光程值的oct系统及方法
US20150374233A1 (en) Visual Problem Diagnosis Using Refractive Parameters Measured With A Retinal Camera
US5455645A (en) Refractometer for measuring spherical refractive errors
CN103300813B (zh) 主观验光仪
WO2015070672A1 (zh) 一种手持视力检测装置及视力检测方法
US3664631A (en) Cylindrical lens systems for simultaneous bimeridional measurement in a lens measuring instrument
US11471048B2 (en) Tele-microscopic magnifying attachment for binocular indirect ophthalmoscopes
JP7261240B2 (ja) モバイル通信デバイスベースの角膜形状解析システム
Howard et al. The measurement of eye torsion
TW202402229A (zh) 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及方法
JPH11249085A (ja) 疑似視覚装置
WO2000032086A1 (fr) Instrument et procede de mesure de l'aberration d'un oeil humain
JP2021167978A (ja) カメラアダプタ
CN113616152A (zh) 测量眼睛的光学质量的眼科仪器
TWM635679U (zh) 眼睛屈光度檢測系統
JPH11249086A (ja) 疑似視覚レンズ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疑似視覚カメラ及び疑似視覚装置
TW202015613A (zh) 眼底相機以及自行拍攝眼底之方法
JPH08504108A (ja) 市松模様のプラシード装置及び方法
Prescott Optical principles of endoscopy
CN217827825U (zh) 一种家用屈光度数测量设备
CN208447560U (zh) 一种人眼屈光度检测设备
CN219895703U (zh) 连续变焦验光光学系统和便携式主观验光仪
CN205234446U (zh) 主观验光仪
CN110558930B (zh) 一种封闭式移动透镜检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