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5196U -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 Google Patents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5196U
TWM625196U TW110214281U TW110214281U TWM625196U TW M625196 U TWM625196 U TW M625196U TW 110214281 U TW110214281 U TW 110214281U TW 110214281 U TW110214281 U TW 110214281U TW M625196 U TWM625196 U TW M62519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inner ring
return
return wa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4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明朗
Original Assignee
力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力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力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4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5196U/zh
Publication of TWM625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519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一種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包含一輸送泵、至少一終端處理設備、至少一設置於該輸送泵與該終端處理設備之間並包括數除水器的除水管路單元,及至少一包括一回水管路的回水管路單元。每一除水器包括一除水本體,及一回水外套件,該除水本體包括一第一內環、一第二內環,及數沿一軸向延伸並固設於該第一內環與該第二內環的過濾棒,該等過濾棒等間隔地設置於該第一內環與該第二內環,並配合界定出一內部空間,任兩相鄰的過濾棒之間形成一與該內部空間連通的過濾間隙,該回水外套件包括一外管殼,及一出水管,該外管殼包覆該除水本體。該回水管路與該等除水器的回水外套件的出水管連接。

Description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除水器,特別是指一種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如圖1所示,為習知一種用於事業廢水處理的污泥脫水系統,包括一位於一浮除槽(圖未示)下游的濃縮槽1、一與該濃縮槽1連通的污泥泵2、一與該污泥泵2連通的輸送管路3、一位於該輸送管路3的末端的帶式脫水機4,及一可接收該帶式脫水機4所排出之污泥的污尼斗5。
一般而言,目前事業廢水處理至後段之廢水,經添加助凝劑快混後其污泥(膠羽浮渣)經該浮除槽刮除後,由於污泥所含水分高,因此,仍須將污泥進一步輸送至該濃縮槽1,使污泥在該濃縮槽1內沉降,以減少膠羽之間的間隙,並提高濃度,讓污泥含水率可降低至約95%,此後,該污泥泵1即可將污泥經由該輸送管路2輸送至該帶式脫水機4,以將污泥所含水分再進一步去除,讓其含水率進一步降低至約86%左右。其中,該浮除槽刮除浮渣之含水率,及其於該濃縮槽1沉降時間與凝結沉降效果之好壞,都可影響污泥自該濃縮槽1移出時之含水率。
此種污泥脫水系統在污泥輸送的過程中,一般是利用該污泥泵2加壓,將污泥從位於室外處理場的該濃縮槽1,經由該輸送管路3輸送至位於室內的帶式脫水機4,在經由該輸送管路3輸送的過程中,雖然其輸送的路程很長,但是污泥的含水率在輸送的過程中並不會降低,此外,由於各式各樣之輸送泵(例如該污泥泵1)與脫水機(例如該帶式脫水機4)都屬高耗能的設備,且需耗費人力操作,因此,此種污泥脫水系統的運轉成本高。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夠克服先前技術的至少一個缺點的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於是,本新型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包含一輸送泵、至少一終端處理設備、至少一除水管路單元,及至少一回水管路單元。
該終端處理設備位於該輸送泵的下游。
該除水管路單元設置於該輸送泵與該終端處理設備之間,並包括數互相連通的除水器,每一除水器包括一除水本體,及一回水外套件,該除水本體包括一第一內環、一在一軸向上與該第一內環互相間隔的第二內環,及數沿該軸向延伸並固設於該第一內環與該第二內環的過濾棒,該第一內環界定出一第一內孔,並具有一第一外周面,該第二內環界定出一第二內孔,並具有一第二外周面,該等過濾棒等間隔地設置於該第一內環的第一外周面與該第二內環的第二外周面,並配合界定出一連通於該第一內孔與該第二內孔的內部空間,任兩相鄰的過濾棒之間形成一與該內部空間連通的過濾間隙,該回水外套件包括一外管殼,及一設置於該外管殼的出水管,該外管殼包覆該除水本體,並界定出一排水空間,該除水本體位於該排水空間內,該出水管界定出一與該排水空間連通的出水孔。
該回水管路單元包括一回水管路,該回水管路與該等除水器的回水外套件的出水管連接。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本新型的除水管路單元的除水器利用該除水本體任兩相鄰的過濾棒之間形成該過濾間隙的設計,即可讓在該除水本體中的污泥一邊流動一邊自行濾除水分,如此,不但不需額外增能耗,還能提高帶式脫水機的運轉效率。本新型的除水管路單元的除水器的除水本體的過濾棒是沿該軸向延伸並在圓周方向上排列成管狀,該等過濾棒的延伸方向與污泥的流動方向為順向,可有效降低污泥通過該等過濾棒時之阻力,讓污泥通過時之順暢性高、阻力小,以減少污泥泵的出力,也可降低能耗。此外,該回水管路可將廢水集中回收並排出,可加快廢水回收的速度。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2,為本新型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的一第一實施例,該污泥除水系統包含一除水管路單元100、一輸送泵200、一終端處理設備300,及一回水管路單元400。在本實施例中,該輸送泵200位於一濃縮槽800下游,並與該濃縮槽800連通。
該除水管路單元100設置於該輸送泵200與該終端處理設備300之間,並包括數互相連通的除水器,及一連接彎管50,在本第一實施例中,將位於該除水管路單元100的下游末端的其中一除水器定義為一末端除水器60Ⅰ,並將該除水管路單元100位於該末端除水器60Ⅰ上游的其餘除水器的每一者定義為一中間除水器60Ⅱ,該連接彎管50位於該除水管路單元100的轉彎處,並連接於其中二相鄰的中間除水器60Ⅱ之間。
如圖2、3、4所示,該末端除水器60Ⅰ包含一除水本體10、一末端蓋組20、一連接組件30,及一回水外套件40。
該除水本體10包括一第一內環11、一在一軸向X上與該第一內環11互相間隔的第二內環12、數沿該軸向X延伸並固設於該第一內環11與該第二內環12的過濾棒13,及三在該軸向X上間隔設置並束住該等過濾棒13的外束環組14。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第一實施例的其他變化例中,該等外束環組14的數目也可為兩個或多於三個。
該第一內環11具有一第一外周面111,並界定出一第一內孔112,該第二內環12具有一第二外周面121,並界定出一第二內孔122。
如圖4、5、6所示,該等過濾棒13等間隔地設置於該第一內環11的第一外周面111與該第二內環12的第二外周面121,並配合界定出一連通於該第一內孔112與該第二內孔122的內部空間131,任兩相鄰的過濾棒13之間形成一與該內部空間131連通的過濾間隙t。
在本第一實施例中,每一過濾棒13的橫截面是呈圓形,每一過濾棒13的材質是不銹鋼,該過濾間隙t不大於14.7μm(0.0147mm),該等過濾棒13是焊固於該第一內環11與該第二內環12上。
要說明的是,一般污泥的粒徑分佈為90μm~165μm(0.09mm~0.165 mm),平常水的水分子團的平均直徑為2.6nm(2.6奈米),因此,只有液態物質或低黏度液態流體,其分子或凝聚物的體積小於該過濾間隙t者,方可通過該過濾間隙t,其他的固態物質或高黏度液態流體則無法通過該過濾間隙t,也就是說,該過濾間隙t可容易地將污泥中的水分濾出,但是不致於讓污泥的固態物質流失。
如圖3、4、5所示,該等外束環組14的其中二者分別鄰近於該第一內環11與該第二內環12,該等外束環組14的其餘一者則介於該等外束環組14的該其中二者之間。
每一外束環組14包括一環體141、二與該環體141的兩端連接的鎖塊142、一鎖固螺栓143,及一鎖固螺帽144,每一鎖塊142形成有一穿孔145,該鎖固螺栓143穿過該等鎖塊142的穿孔145並與該鎖固螺帽144螺接,以迫使該環體141束住該等過濾棒13。
該末端蓋組20設置於該除水本體10並鄰近於該第一內環11,該末端蓋組20包括一排污管21、一樞設於該排污管21的遮蓋22,及數配重塊23。
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排污管21具有一管體211,及一固設於該管體211的外周面的凸塊212,該管體211具有一斜向出口端213,該管體211界定出一與該第一內環11的第一內孔112連通的排污孔214,此外,該排污管21的管體211是與鄰近於該第一內環11的該外束環組14的環體141對接焊固在一起。
該遮蓋22用於遮蔽該排污孔214,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遮蓋22具有一蓋板221、二間隔地設置於該蓋板221的外側面並與該凸塊212樞接的樞耳222,及一鎖固於該蓋板221的配重螺栓223。
該等配重塊23可拆卸地設置於該配重螺栓223而位於該遮蓋22的蓋板221外側面,該等配重塊23用於使該遮蓋22的蓋板221抵住該管體211的斜向出口端213。可以理解的是,該等配重塊23的作用在於調整該除水管路單元100(見圖12)內部的內壓,使用者可依實際需要的管內壓力大小,增加或減少該等配重塊23的數目,以調整配重的總重量。
該連接組件30設置於該除水本體10並鄰近於該第二內環12,該連接組件30包括一連接管31,及一設置於該連接管31的法蘭盤32,該連接管31界定出一與該第二內環12的第二內孔122連通的連通孔311,該法蘭盤32具有數鎖接孔321。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連接管31是與鄰近於該第二內環12的該外束環組14的環體141對接焊固在一起。
該回水外套件40包括一連接於該末端蓋組20的排污管21與該連接組件30的連接管31的外管殼41,及一設置於該外管殼41的出水管42。
該外管殼41包覆該除水本體10,並界定出一排水空間411,該除水本體10位於該排水空間411內,該末端蓋組20的排污管21朝內的一端位於該排水空間411內,該連接組件30的連接管31朝內的一端位於該排水空間411內,該出水管42界定出一與該排水空間411連通的出水孔421。
如圖7、8、9所示,每一中間除水器60Ⅱ包含一除水本體10、二連接組件30,及一回水外套件40,其中,每一中間除水器60Ⅱ與該末端除水器60Ⅰ的差異在於每一中間除水器60Ⅱ將該末端除水器60Ⅰ的末端蓋組20(見圖2)替換為另一個連接組件30,除此之外,每一中間除水器60Ⅱ的除水本體10、連接組件30與回水外套件40的構造相同於該末端除水器60Ⅰ的除水本體10、連接組件30與回水外套件40,只是在大小尺寸(例如在該軸向X上的長度)上略有調整,因此,每一中間除水器60Ⅱ與該末端除水器60Ⅰ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該除水本體10包括一第一內環11、一在一軸向X上與該第一內環11互相間隔的第二內環12、數沿該軸向X延伸並固設於該第一內環11與該第二內環12的過濾棒13,及三在該軸向X上間隔設置並束住該等過濾棒13的外束環組14。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第一實施例的其他變化例中,該等外束環組14的數目也可為兩個或多於三個。
該第一內環11具有一第一外周面111,並界定出一第一內孔112,該第二內環12具有一第二外周面121,並界定出一第二內孔122。
如圖9、10、11所示,該等過濾棒13等間隔地設置於該第一內環11的第一外周面111與該第二內環12的第二外周面121,並配合界定出一連通於該第一內孔112與該第二內孔122的內部空間131,任兩相鄰的過濾棒13之間形成一與該內部空間131連通的過濾間隙t。
在本第一實施例中,每一過濾棒13的橫截面是呈圓形,每一過濾棒13的材質是不銹鋼,該過濾間隙t不大於14.7μm(0.0147mm),該等過濾棒13是焊固於該第一內環11與該第二內環12上。
如圖8、9、10所示,該等外束環組14的其中二者分別鄰近於該第一內環11與該第二內環12,該等外束環組14的其餘一者則介於該等外束環組14的該其中二者之間。
每一外束環組14包括一環體141、二與該環體141的兩端連接的鎖塊142、一鎖固螺栓143,及一鎖固螺帽144,每一鎖塊142形成有一穿孔145,該鎖固螺栓143穿過該等鎖塊142的穿孔145並與該鎖固螺帽144螺接,以迫使該環體141束住該等過濾棒13。
其中一連接組件30設置於該除水本體10並鄰近於該第一內環11,另一連接組件30設置於該除水本體10並鄰近於該第二內環12,每一連接組件30包括一連接管31,及一設置於該連接管31的法蘭盤32,該連接管31界定出一連通孔311,該法蘭盤32具有數鎖接孔321,該其中一連接組件30的連接管31的連通孔311與該第一內環11的第一內孔112連通,該另一連接組件30的連接管31的連通孔311與該第二內環12的第二內孔122連通。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其中一連接組件30連接管31是與鄰近於該第一內環11的該外束環組14的環體141對接焊固在一起。該另一連接組件30連接管31是與鄰近於該第二內環12的該外束環組14的環體141對接焊固在一起。
該回水外套件40包括一連接於該等連接組件30的連接管31的外管殼41,及一設置於該外管殼41的出水管42,該外管殼41包覆該除水本體10,並界定出一排水空間411,該除水本體10位於該排水空間411內,該出水管42界定出一與該排水空間411連通的出水孔421。
如圖4、9、12所示,可解理的是,該末端除水器60Ⅰ的連接組件30的法蘭盤32與相鄰近的中間除水器60Ⅱ的連接組件30的法蘭盤32可利用螺栓鎖接在一起,任兩相鄰的中間除水器60Ⅱ的連接組件30的法蘭盤32也可利用螺栓鎖接在一起,該連接彎管50與該其中二相鄰的中間除水器60Ⅱ的連接組件30的法蘭盤32也可利用螺栓鎖接在一起。
該輸送泵200加壓時可將污泥從位於室外處理場的該濃縮槽800,經由該除水管路單元100輸送至位於室內的終端處理設備300,在本實施例中,該輸送泵200是一種污泥泵(例如mono pump)。
該終端處理設備300位於該輸送泵200與該除水管路單元100的下游,在本實施例中,該終端處理設備300是一種污泥斗。
該回水管路單元400包括一回水管路410,該回水管路410與該末端除水器60Ⅰ的回水外套件40的出水管42及該等中間除水器60Ⅱ的回水外套件40的出水管42連接。
該輸入管路單元600連接於該輸送泵200與該除水管路單元100位於上游始端的其中一中間除水器60Ⅱ之間。
藉此,如圖4、9、12所示,當該輸送泵200加壓,將污泥從位於室外處理場的該濃縮槽800,經由該除水管路單元100輸送至位於室內的該終端處理設備300時,在污泥藉由輸送壓力沿著該末端除水器60Ⅰ與該等中間除水器60Ⅱ輸送的過程中,污泥中的水分即會自行從該末端除水器60Ⅰ的除水本體10的過濾間隙t(見圖6)與每一中間除水器60Ⅱ的除水本體10的過濾間隙t(見圖11)逐漸濾出,並流入該末端除水器60Ⅰ的回水外套件40的排水空間411內與每一中間除水器60Ⅱ的回水外套件40的排水空間411內,而經由該末端除水器60Ⅰ的回水外套件40的出水管42與每一中間除水器60Ⅱ的回水外套件40的出水管42流入該回水管路410,該回水管路410可將廢水回收並排出至一原廢水槽(圖未示)中,同時,污泥中的固態物質在該除水管路單元100內累積至滿管後,會受後方推力繼續往該除水管路單元100的下游末端前進,最終將該末端除水器60Ⅰ的末端蓋組20的遮蓋22推開,而落入該終端處理設備300中。可以理解的是,後方推力所造成的壓力越大,從污泥中濾出的水分會越多,污泥中的固態物質的含水率就會越低,該除水管路單元100的管內壓力可利用該末端除水器60Ⅰ的末端蓋組20的配重塊23的配重進行調整。
經由以上的說明,可再將本新型的優點歸納如下:
一、相較於習知技術,本新型可讓在該末端除水器60Ⅰ與該等中間除水器60Ⅱ中的污泥一邊流動一邊自行濾除水分,不但不需額外增能耗,同時,若本新型以習知的帶式脫水機4取代該終端處理設備300(污泥斗),則在污泥已被提前濾除掉部分之水分的情形下,本新型還能提高習知的帶式脫水機4的運轉效率,此外,實務上,在時間、壓力與距離搭配得宜的情形下,若管末端之污泥含水率可低於86%時,更可完全替代習知的帶式脫水機4的功能,而進一步省下12.5KW的能耗,也就是說,本新型在省略習知的帶式脫水機4的情形下,也能產生相同的除水效果,如此,即可有效地減少能耗與操作人力,並降低運轉成本。
二、本新型的末端除水器60Ⅰ與中間除水器60Ⅱ的除水本體10的過濾棒13是沿該軸向X延伸並在圓周方向上排列成管狀,該等過濾棒13的延伸方向與污泥的流動方向為順向,可有效降低污泥通過該等過濾棒13時之阻力,讓污泥通過時之順暢性高、阻力小,以減少該輸送泵200的出力,進而可降低能耗。
三、本新型位於該除水管路單元100未端的末端除水器60Ⅰ的末端蓋組20可依實際需要之管內壓力,增減該等配重塊23的總重量,達到調整管內壓力的作用,簡單而實用,不需設置昂貴照壓力控制設備。
四、本新型由該末端除水器60Ⅰ、該等中間除水器60Ⅱ與該連接彎管50所組成的除水管路單元100,可視使用者實際需求,調整大小、長度,並依一般配管方式設計,不受地形及空間的限制,可適用於不同的污泥除水系統。
五、本新型在污泥沿該除水管路單元100輸送的過程中,即可利用該回水管路410將廢水回收並排出至該原廢水槽,可加快廢水回收的速度。
參閱圖4、9、13,為本新型的一第二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是類似於該第一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
該第二實施例包含二除水管路單元100、二終端處理設備300,及二回水管路單元400。
該第二實施例還包含二反洗管路單元500,及二排出管路單元700。
該輸入管路單元600包括一連接於該輸送泵200與其中一除水管路單元100之間的第一輸入管路610、一連接於該輸送泵200與另一除水管路單元100之間的第二輸入管路620、一串接於該第一輸入管路610的第一開關閥630,及一串接於該第二輸入管路620的第二開關閥640。當該第一開關閥630打開時,污泥可經由該第一輸入管路610流入該其中一除水管路單元100,當該第二開關閥640打開時,污泥可經由該第二輸入管路620流入該另一除水管路單元100。
在本第二實施例中,該等除水管路單元100除了總長度有所不同之外,該等除水管路單元100的構造均為相同。
在本第二實施例中,其中一終端處理設備300是一種污泥斗,另一終端處理設備300是一種帶式脫水機。
在本第二實施例中,該等回水管路單元400的回水管路410除了總長度有所不同之外,該等回水管路單元400的回水管路410的構造均為相同。
每一回水管路單元400的回水管路410與各別的除水管路單元100連接,每一回水管路單元400還包括數回水閥420,及一與該回水管路410連接並位於該等回水閥420的下游的回水總開關閥430。
每一回水管路單元400的回水閥420連接於該回水管路410與各別的除水管路單元100的末端除水器60Ⅰ的回水外套件40的出水管42及中間除水器60Ⅱ的回水外套件40的出水管42之間。
每一反洗管路單元500與各別的回水管路410連接並位於該回水總開關閥430的上游,並包括一與各別的回水管路410連接的第一反洗管路510、一與該第一反洗管路510連接的第二反洗管路520、一串接於該第一反洗管路510的第一反洗閥530,及一串接於該第二反洗管路520的第二反洗閥540,在本第二實施例中,該第一反洗管路510適用於連接一清水供應源(圖未示),該第二反洗管路520適用於連接一壓縮空氣供應源(圖未示,壓力為5kg/cm 2)。
其中一排出管路單元700具有一與該輸入管路單元600的第一輸入管路610連接的排出管路710,及一串接於該排出管路710的排出閥720,另一排出管路單元700具有一與該輸入管路單元600的第二輸入管路620連接的排出管路710,及一串接於該排出管路710的排出閥720,在本第二實施例中,該等回水管路單元400的回水管路410的下游末端分別與該等排出管路單元700的排出管路710連接。
藉此,使用者可視實際需求選擇將污泥輸送至該其中一終端處理設備300(污泥斗)或該另一終端處理設備300(帶式脫水機),當要輸送至該其中一終端處理設備300(污泥斗)時,可將該第一開關閥630打開,並將該第二開關閥640關閉,當要輸送至該另一終端處理設備300(帶式脫水機)時,可將該第二開關閥640打開,並將該第一開關閥630關閉。可以理解是,在污泥沿著每一除水管路單元100輸送的過程中,從污泥中濾出的水分可經由各別的回水管路單元400的回水閥420、回水總開關閥430與回水管路410流入各別的排出管路單元700的排出管路710,而將廢水排出至該原廢水槽,在此過程中,各別的排出管路單元700的排出閥720是關閉的,各別的反洗管路單元500的第一反洗閥530與第二反洗閥540是關閉的。
此外,當本新型的污泥除水系統使用一段時間後,而需停機清理時,即可利用該等反洗管路單元500進行該等除水管路單元100的反洗。
如圖4、9、13所示,首先,可將與每一除水管路單元100連接的各別的回水管路單元400的回水總開關閥430關閉,並將各別的排出管路單元700的排出閥720打開,接著,經由與各別的回水管路單元400的回水管路410連接的各別的反洗管路單元500引進壓縮空氣或加壓的清水,使壓縮空氣或加壓的清水經由各別的回水管路單元400的回水管路410與回水閥420與每一除水管路單元100的末端除水器60Ⅰ與中間除水器60Ⅱ的回水外套件40的出水管42,反向灌入每一除水管路單元100的末端除水器60Ⅰ與中間除水器60Ⅱ的回水外套件40的外管殼41的排水空間411內,以對每一除水管路單元100的末端除水器60Ⅰ與中間除水器60Ⅱ的除水本體10進行反洗,在此過程中,各別的回水管路單元400的回水閥420可用來調節反洗的水量,而且,使用者也可選擇只打開某一個回水閥420或某些回水閥420,以針對每一除水管路單元100的某一節或某些節進行反洗,此後,反灌流入每一除水管路單元100的末端除水器60Ⅰ與中間除水器60Ⅱ的除水本體10的內部空間131的污水,即可經由該輸入管路單元600的第一輸入管路610與第二輸入管路620的其中一者,及各別的排出管路單元700的排出管路710與排出閥720排出至該原廢水槽中。
如此,該第二實施例除了可達到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目的與功效之外,該第二實施例利用該等回水管路單元400配合該等反洗管路單元500、該輸入管路單元600與該等排出管路單元700的設計,還能對該等除水管路單元100進行反洗,以清潔該等除水管路單元100,其反洗的操作簡易,且運轉成本低。
綜上所述,本新型的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不僅可讓污泥一邊流動一邊自行濾除水分,並可有效地減少能耗與操作人力,而讓運轉成本降低,而且可將廢水集中回收並排出至該原廢水槽,所以確實能達成本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除水管路單元 60Ⅰ:末端除水器 60Ⅱ:中間除水器 10:除水本體 11:第一內環 111:第一外周面 112:第一內孔 12:第二內環 121:第二外周面 122:第二內孔 13:過濾棒 131:內部空間 14:外束環組 141:環體 142:鎖塊 143:鎖固螺栓 144:鎖固螺帽 145:穿孔 20:末端蓋組 21:排污管 211:管體 212:凸塊 213:斜向出口端 214:排污孔 22:遮蓋 221:蓋板 222:樞耳 223:配重螺栓 23:配重塊 30:連接組件 31:連接管 311:連通孔 32:法蘭盤 321:鎖接孔 40:回水外套件 41:外管殼 411:排水空間 42:出水管 421:出水孔 50:連接彎管 200:輸送泵 300:終端處理設備 400:回水管路單元 410:回水管路 420:回水閥 430:回水總開關閥 500:反洗管路單元 510:第一反洗管路 520:第二反洗管路 530:第一反洗閥 540:第二反洗閥 600:輸入管路單元 610:第一輸入管路 620:第二輸入管路 630:第一開關閥 640:第二開關閥 700:排出管路單元 710:排出管路 720:排出閥 800:濃縮槽 t:過濾間隙 X:軸向 1:濃縮槽 2:污泥泵 3:輸送管路 4:帶式脫水機 5:污泥斗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習知一種污泥脫水系統的一配置示意圖; 圖2是本新型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一第一實施例的一末端除水器的一立體圖; 圖3是該末端除水器移除一回水外套件後的一立體圖; 圖4是該末端除水器的一組合剖視圖; 圖5是沿著圖4中的線Ⅴ-Ⅴ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6是圖5的一不完整的部分放大圖; 圖7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中間除水器的一立體圖; 圖8是該中間除水器移除一回水外套件後的一立體圖; 圖9是該中間除水器的一組合剖視圖; 圖10是沿著圖9中的線Ⅹ-Ⅹ所截取的一剖視圖; 圖11是圖10的一不完整的部分放大圖; 圖12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系統配置示意圖;及 圖13是是本新型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一第二實施例的一系統配置示意圖。
100:除水管路單元
60I:末端除水器
60Ⅱ:中間除水器
20:末端蓋組
22:遮蓋
23:配重塊
40:回水外套件
42:出水管
50:連接彎管
200:輸送泵
300:終端處理設備
400:回水管路單元
410:回水管路
800:濃縮槽

Claims (10)

  1. 一種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包含: 一輸送泵; 至少一終端處理設備,位於該輸送泵的下游; 至少一除水管路單元,設置於該輸送泵與該終端處理設備之間,並包括數互相連通的除水器,每一除水器包括一除水本體,及一回水外套件,該除水本體包括一第一內環、一在一軸向上與該第一內環互相間隔的第二內環,及數沿該軸向延伸並固設於該第一內環與該第二內環的過濾棒,該第一內環界定出一第一內孔,並具有一第一外周面,該第二內環界定出一第二內孔,並具有一第二外周面,該等過濾棒等間隔地設置於該第一內環的第一外周面與該第二內環的第二外周面,並配合界定出一連通於該第一內孔與該第二內孔的內部空間,任兩相鄰的過濾棒之間形成一與該內部空間連通的過濾間隙,該回水外套件包括一外管殼,及一設置於該外管殼的出水管,該外管殼包覆該除水本體,並界定出一排水空間,該除水本體位於該排水空間內,該出水管界定出一與該排水空間連通的出水孔;及 至少一回水管路單元,包括一回水管路,該回水管路與該等除水器的回水外套件的出水管連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其中,該回水管路單元還包括數回水閥,每一回水閥連接於各別的除水器的回水外套件的出水管與該回水管路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還包含一反洗管路單元,該回水管路單元還包括一與該回水管路連接並位於該等回水閥的下游的回水總開關閥,該反洗管路單元與該回水管路連接並位於該回水總開關閥的上游,並包括一與該回水管路連接的第一反洗管路、一與該第一反洗管路連接的第二反洗管路、一串接於該第一反洗管路的第一反洗閥,及一串接於該第二反洗管路的第二反洗閥。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還包含一輸入管路單元,及至少一排出管路單元,該輸入管路單元連接於該輸送泵與該除水管路單元之間,該排出管路單元具有一與該輸入管路單元連接的排出管路,及一串接於該排出管路的排出閥。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其中,該過濾間隙不大於14.7μm,每一過濾棒的橫截面是呈圓形,每一過濾棒的材質是不銹鋼。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其中,該除水本體還包括數在該軸向上間隔設置並束住該等過濾棒的外束環組,該等外束環組的其中二者分別鄰近於該第一內環與該第二內環,每一外束環組包括一環體、二與該環體的兩端連接的鎖塊、一鎖固螺栓,及一鎖固螺帽,每一鎖塊形成有一穿孔,該鎖固螺栓穿過該等鎖塊的穿孔並與該鎖固螺帽螺接,以迫使該環體束住該等過濾棒。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其中,將位於該除水管路單元的下游末端的其中一除水器定義為一末端除水器,該末端除水器還包含一末端蓋組,及一連接組件,該末端蓋組設置於該除水本體並鄰近於該第一內環,該末端蓋組包括一排污管、一樞設於該排污管的遮蓋,及數配重塊,該排污管具有一斜向出口端,該排污管界定出一與該第一內環的第一內孔連通的排污孔,該遮蓋用於遮蔽該排污孔,該等配重塊可拆卸地設置於該遮蓋的外側面,該等配重塊用於使該遮蓋抵住該斜向出口端,該連接組件設置於該除水本體並鄰近於該第二內環,該連接組件包括一連接管,及一設置於該連接管的法蘭盤,該連接管界定出一與該第二內環的第二內孔連通的連通孔,該法蘭盤具有數鎖接孔。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其中,該末端除水器的回水外套件的外管殼連接於該末端蓋組的排污管與該連接組件的連接管。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其中,將該除水管路單元位於該末端除水器上游的其餘除水器的每一者定義為一中間除水器,每一中間水除器還包含二連接組件,其中一連接組件設置於該除水本體並鄰近於該第一內環,另一連接組件設置於該除水本體並鄰近於該第二內環,每一連接組件包括一連接管,及一設置於該連接管的法蘭盤,該連接管界定出一連通孔,該法蘭盤具有數鎖接孔,該其中一連接組件的連接管的連通孔與該第一內環的第一內孔連通,該另一連接組件的連接管的連通孔與該第二內環的第二內孔連通,該除水管路單元還包括一連接於其中二相鄰的中間除水器之間的連接彎管。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其中,每一中間除水器的回水外套件的外管殼連接於該等連接組件的連接管。
TW110214281U 2021-11-30 2021-11-30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TWM625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4281U TWM625196U (zh) 2021-11-30 2021-11-30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4281U TWM625196U (zh) 2021-11-30 2021-11-30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5196U true TWM625196U (zh) 2022-04-01

Family

ID=82197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4281U TWM625196U (zh) 2021-11-30 2021-11-30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51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3199B (zh) * 2021-11-30 2023-11-21 力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3199B (zh) * 2021-11-30 2023-11-21 力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35569B (zh) 一种水利工程淤泥废水处理装置
CN104829002A (zh) 一种循环式离心式污水净化装置
CN106892542B (zh)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TWM625196U (zh)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CN101134150A (zh) 一种水处理筛滤装置
CN201760147U (zh) 高效滤池设备的滤盘装置
CN211339167U (zh) 一种处理含有漂浮物工业废水的净化装置
TWM626823U (zh)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器
TWI823199B (zh)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系統
CN204897676U (zh) 一种泥浆回收利用循环系统
CN102350224A (zh) 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
TWI796854B (zh) 管線型節能污泥除水器
CN208950042U (zh) 一种雨污分流装置
CN208948989U (zh) 一种公共浴室洗澡水再利用系统
CN104743713B (zh) 油田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装置
CN206173164U (zh) 一种河道水流净化系统
CN207748936U (zh) 一种四段式纳滤膜浓缩装置
CN101385946B (zh) 膜分离装置
CN207468229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07980659U (zh)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CN111285495A (zh) 污水集成收集及处理装置
CN112121492A (zh) 固体份聚酯树脂生产过程中废水处理设备
CN213698941U (zh) 一体化过滤设备
WO2019090500A1 (zh) 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204607740U (zh) 一种ro反渗透制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