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1729U - 製冰機冷卻裝置 - Google Patents

製冰機冷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1729U
TWM621729U TW110208074U TW110208074U TWM621729U TW M621729 U TWM621729 U TW M621729U TW 110208074 U TW110208074 U TW 110208074U TW 110208074 U TW110208074 U TW 110208074U TW M621729 U TWM621729 U TW M62172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exchange
box
box body
accommodat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8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順帆
Original Assignee
富臨國際開發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臨國際開發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富臨國際開發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8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1729U/zh
Publication of TWM621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1729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5Food storage or conservation, e.g. cooling or drying

Abstract

本新型涉及一種製冰機冷卻裝置,係提供一製冰機的冷卻水進行降溫,其包含有:一箱體,係設有一第一容置空間及一第二容置空間;一風扇組,係該風扇組設於該箱體的頂部;一第一熱交換區,係設於該箱體的第一容置空間的上方;一霧化區,係設有該二噴頭組嘴與水平方向朝下傾斜一角度;一第二熱交換區,係該第該第二熱交換區銜接於該霧化區;一集水槽,係該集水槽設於該箱體的底部;及一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係電性連接於該風扇組及一泵浦;藉由具有角度的二噴頭組,在噴嘴灑出的水對撞後呈現霧狀,霧狀的水氣增加跟空氣接觸的面積,提升冷卻裝置的散熱效率。

Description

製冰機冷卻裝置
本新型涉及一種製冰機之技術領域,尤指一種製冰機的高效率冷卻的散熱裝置。
按,一般製冰機在製冰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冷卻水來進行製冰機內部元件散熱,但製冰機的冷卻水帶走內部元件的熱度後,會直接將冷卻水排掉未再利用,然而在製冰的過程中為了製冰機的散熱需要大量供水,然而因現在氣候變遷,全球都開始程度不一的缺水,可利用的水資源逐漸匱乏。
因此,就有業者開發出本國新型專利第M429849號「製冰機冷卻水回收裝置」,如圖5所示者,該習式製冰機的冷卻裝置9係揭露了一灑水管91,係該灑水管91連通於散熱裝置內,引流製冰機流動的冷卻水,且將該流動冷卻水藉由該灑水管91均勻擴散地噴灑於一散熱器92表面,且該冷卻裝置9另設有一抽扇葉93,設置於該灑水管91上方,藉以將該散熱器92表面經吸收較高熱量的流動冷卻水之熱能後,再將此熱能向上排送抽離;另設有一集水容器94,係該集水容器94設置於該散熱器92下方,以供收集該散熱器92表面過多且向下滴落的流動冷卻水;另設一受馬達帶動的泵浦95,係連通於該集水容器94內,以將該集水容器94所收集之冷卻水再送回流至製冰機內,以便於再循環運用該冷卻水。
然,上述該冷卻裝置9僅設一個散熱器92,且經由該灑水管91噴灑的冷卻水跟空氣接觸的面積小,導致製冰機的散熱效果不佳,進而影響製冰機的作業,且該抽扇葉93將熱能向上排送抽離時,容易一併抽走水氣導致凝結的 冷卻水減少,並且會將集水容器94的冷卻水受到吸力造成波動會潑濺至地面上;除此之外,習式製冰機的冷卻裝置9需要額外的整合電路機台來操控習式製冰機的冷卻裝置9的開關,因整合電路機台需要佔據大量的空間,十分的不方便,因此實有需要針對現有習式製冰機的冷卻裝置9加以改善。
緣此,鑒於習式製冰機的冷卻裝置9的問題點,故本新型創作入乃窮極心思發出增加冷卻效率的一種製冰機冷卻裝置,故本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增加散熱效率且降低冷卻水回收損失的一種製冰機冷卻裝置;本新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體積小、方便安裝的一種製冰機冷卻裝置;本新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避免噴嘴受到阻塞的一種製冰機冷卻裝置。
本新型為達到上述目的,運用如下技術手段:關於本新型製冰機冷卻裝置,係將一製冰機的冷卻水進行降溫,提升該製冰機的效能,其包含有:一箱體,係該箱體設有一第一容置空間及一第二容置空間,且該第一容置空間頂部設有一進風口,又該箱體底部設有一出風口,另該箱體的第一容置空間腹部設有一進水管,而該進水管再接設位於該箱體外部的一泵浦;一風扇組,係該風扇組設於該箱體的頂部,並對應該箱體的進風口;一第一熱交換區,係該第一熱交換區設有一散熱蜂巢,又該第一熱交換區設於該箱體的第一容置空間的上方;一霧化區,係該霧化區銜接於該第一熱交換區,且該霧化區設有二噴頭組,又該二噴頭組互為相對並設有數個噴嘴,而該數個噴嘴與水平方向朝下傾斜一角度,另該噴頭組接設於該箱體的進水管,且該二噴頭組分別裝設於該箱體的第一容置空間的兩端;一第二熱交換區,係該第二熱交換區設有一散熱蜂巢,又該第二熱交換區銜接於該霧化區;一集 水槽,係該集水槽設於該箱體的底部,且該集水槽設有一出水管;及一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係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設置於該箱體的第二容置空間,且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包含有一開關按鍵設於該箱體的表面,又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電性連接於該風扇組及該泵浦;藉由設置在該霧化區的二噴頭組,再噴嘴灑出的水對撞後呈現更加細密的水霧,細密的水霧增加跟空氣接觸的面積,據以達到在狹小的箱體空間提供冷卻裝置的散熱效率。
上述該風扇組更包含有一馬達、一扇葉及一架體,其中該架體接設於該箱體的進風口,又其中該馬達接設於該架體並連接該扇葉,藉由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控制該馬達的運轉。
上述該霧化區的噴嘴與該水平方向的角度設為朝下傾斜30度到60度。
上述更包含有一淨水器組並設於該箱體的第二容置空間,且該淨水器組連接於該箱體的進水管及該製冰機外部的一廢水管,其中該淨水器組包含有該泵浦,且該泵浦接設於該廢水管,故該泵浦整體會對冷卻水施加壓力促使冷卻水的循環。
上述該第一熱交換區產生一溫度T1,而該霧化區產生一溫度T2,且該集水槽產生一溫度T3,又其中該霧化區的溫度T2高於該第一熱交換區的溫度T1,而該第一熱交換區的溫度T1高於該集水槽的溫度T3。
本新型運用上述技術手段,可以達成如下功效:
1.本新型藉由設置二噴頭組向下傾斜的角度,從噴嘴灑出來的冷卻水互相碰撞後在霧化區內飄散,而霧化後的冷卻水氣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加,達到更好的熱交換,並利用風扇組強制向下向箱體 內部吹風,避免減少水氣,且使該集水槽的起伏減少不易噴濺,據以增加製冰機冷卻裝置的效率及降低冷卻水回收的損失。
2.本新型的箱體設有第二容置空間,將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整合併入至相同的機台,據以減少體積,不需額外增加設置電機的空間,且整合後的製冰機冷卻裝置安裝方便且快速。
3.本新型在第二容置空間設有淨水器組,可以把冷卻水中的雜質過濾,且運用離子交換樹脂去除冷卻水中的鈣、鎂離子,避免長時間使用後累積水垢堵塞噴嘴組。
[本新型]
A:冷卻裝置
1:箱體
10:第一容置空間
101:進水管
11:第二容置空間
12:進風口
13:出風口
2:風扇組
20:馬達
21:扇葉
22:架體
3:第一熱交換區
31:散熱蜂巢
4:霧化區
41:噴頭組
42:噴嘴
5:第二熱交換區
51:散熱蜂巢
6:集水槽
61:出水管
7: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
71:開關按鍵
8:淨水器組
81:廢水管
82:泵浦
83:冷空氣
θ:角度
T1、T2、T3:溫度
[習式]
9:冷卻裝置
91:灑水管
92:散熱器
93:抽扇葉
94:集水容器
95:泵浦
〔圖1〕本新型製冰機冷卻裝置之立體外觀圖。
〔圖2〕本新型製冰機冷卻裝置之剖面圖。
〔圖3〕本新型圖2的X-X剖面圖。
〔圖4〕本新型製冰機冷卻裝置之作動示意圖。
〔圖5〕習式製冰機的冷卻裝置結構圖。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新型涉及一種製冰機冷卻裝置,係提供將一製冰機的冷卻水藉由一冷卻裝置A進行降溫,提升該製冰機的製冰效能,其包含有:一箱體1、一風扇組2、一第一熱交換區3、一霧化區4、一第二熱交換區5、一集水槽6及一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7,茲將上述構件配合圖式說明如後。
所述該箱體1,請再參閱圖1及圖2,係該箱體1為立式矩形罩體,該箱體1內設有一第一容置空間10及一第二容置空間11,且該第一容置空間10頂部 設有一進風口12,又該箱體1底部設有一出風口13,而該箱體1的第一容置空間10腹部設有一進水管101,另該進水管101連接於該製冰機外部的一廢水管81,且該廢水管81再接設於該箱體1外部的一泵浦82。
所述該風扇組2,請再參閱圖1及圖2,係該風扇組2設於該第一容置空間10的頂部,並對應該箱體1的進風口12;進一步,該風扇組2更包含有一馬達20、一扇葉21及一架體22,其中該架體22接設於該箱體1的進風口12,又其中該馬達20接設於該架體22並連接該扇葉21,藉由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7控制馬達20的運轉後帶動該扇葉21。
所述該第一熱交換區3,請再參閱圖2,係該第一熱交換區3設有一散熱蜂巢31,又該第一熱交換區3設於該箱體1的第一容置空間10的上方,且該散熱蜂巢31為數個蜂巢片重疊組成。
所述該霧化區4,請配合圖3所示,係該霧化區4銜接於該第一熱交換區3的下方,且該霧化區4設有二噴頭組41,又該二噴頭組41互為相對並設有數個噴嘴42,而該數個噴嘴42與水平方向朝下傾斜一角度θ,該角度θ可設為30度到60度,較佳的角度θ設為45度,另該噴頭組41接設於該箱體1的進水管101,且該二噴頭組41分別裝設於該箱體1的第一容置空間10相異的兩端。
所述該第二熱交換區5,請再參閱圖2,係該第二熱交換區5銜接於該霧化區4的下方,又該第二熱交換區5設有一散熱蜂巢51,且該散熱蜂巢51為數個蜂巢片重疊組成。
所述該集水槽6,請再參閱圖1及圖2,係該集水槽6設於該箱體1的底部,該集水槽6收集從該第一熱交換區3及該第二熱交換區5凝聚掉落的冷卻水,且該集水槽6設有一出水管61,又該出水管61連接於該製冰機。
所述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7,請再參閱圖1及圖2,係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7設置於該箱體1的第二容置空間11,且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7至少包含一開關按鍵71,又該開關按鍵71設於該箱體1的表面,另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7電性連接於該風扇組2及該泵浦82,利用該開關按鍵71可以控制該風扇組2及該泵浦82的作動。
進一步,請配合圖4所示,該冷卻裝置A更包含有一淨水器組8,設置於該箱體1的第二容置空間11,且該淨水器組8連接於該箱體1的進水管101及該製冰機外部的廢水管81,其中該淨水器組8包含有該泵浦82,又該泵浦82串接於該冷卻裝置A及製冰機的廢水管81,故該泵浦82整體會對冷卻水施加壓力促使形成冷卻水的循環。
本新型提供一種製冰機冷卻裝置A之較佳解決方案,當按下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7的開關按鍵71啟動本新型冷卻裝置A並同時啟動該製冰機,如圖1及圖4所示,使該風扇組2的馬達20驅使扇葉21轉動,而外部的冷空氣83受到扇葉21吸力朝該箱體1頂端的進風口12灌入,該冷空氣83在箱體1的內部按照高低先後經過該第一熱交換區3、該霧化區4及該第二熱交換區5進行熱交換,最後含熱的冷空氣83會從該箱體1的出風口13流出,因該冷空氣83從頂端該進風口12進入,經由熱交換後往下方該出風口13流出,使該箱體1的水氣能夠更加聚集,減少冷卻水回收的損失。
同時,該製冰機含熱的冷卻水經由該製冰機的廢水管81流入該淨水器組8,其中該淨水器組8會過濾掉含熱的冷卻水的雜質,並對含熱的冷卻水進行離子交換樹脂,藉此去除含熱的冷卻水當中的鈣、鎂離子,避免長時間含熱的冷卻水流通該噴頭組41的噴嘴42後產生水垢而堵塞。
然後,該淨水器組8連接該進水管101後流通至該噴頭組41的二噴嘴42,該二噴嘴42噴灑時因與水平方向向下傾斜的角度θ交叉對撞產生更加細密的水霧,據以增加水霧與空氣接觸的面積,而含熱的水霧會充滿著該霧化區4,使含熱的水霧會擴散並附著於該第一熱交換區3及該第二熱交換區5上面,同時該第一熱交換區3的散熱蜂巢31及第二熱交換區5的散熱蜂巢51跟含熱的水霧進行熱交換。
換言之,含熱的水霧會將熱傳導至該第一熱交換區3及該第二熱交換區5,然後該第一熱交換區3的散熱蜂巢31及該第二熱交換區5的散熱蜂巢51會將這些移轉的熱再傳導至冷空氣83,最後藉由風扇組2吹動含熱的冷空氣83從該出風口13帶走,達到本新型製冰機冷卻裝置A的冷卻散熱之目的。
而附著在該散熱蜂巢31及該散熱蜂巢51表面的水霧會越來越多,進而累積成小水滴,最後該箱體1內所有的小水滴會降落至該集水槽6匯聚成為冷卻水,然後冷卻水再經由該集水槽6的出水管61流回該製冰機進行下一次的冷卻循環。
特別一提,該第一熱交換區3產生一溫度T1,而該霧化區4產生一溫度T2,又該集水槽6產生一溫度T3,又其中該霧化區4的溫度T2受到含熱的冷卻水直接影響,使該霧化區4的溫度T2高於受到該冷空氣83熱傳導的該第一熱交換區3的溫度T1,而該第一熱交換區3的溫度T1高於完全冷卻完成的該集水槽6的溫度T3。
綜上所述,本新型係關於一種「製冰機冷卻裝置」,且其構成結構未曾見於諸書刊或公開使用,誠符合專利申請要件,懇請 鈞局明鑑,早日准予專利,至為感禱; 需陳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專利之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之技術原理,若依本案之構想所作之改變,其所產生之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之精神時,均應在本案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A:冷卻裝置
1:箱體
12:進風口
13:出風口
2:風扇組
20:馬達
21:扇葉
22:架體
6:集水槽
61:出水管
71:開關按鍵
81:廢水管

Claims (5)

  1. 一種製冰機冷卻裝置,係將一製冰機的冷卻水進行降溫,提升該製冰機的效能,其包含有:一箱體,係該箱體設有一第一容置空間及一第二容置空間,且該第一容置空間頂部設有一進風口,又該箱體底部設有一出風口,另該箱體的第一容置空間腹部設有一進水管,而該進水管再接設位於該箱體外部的一泵浦;一風扇組,係該風扇組設於該箱體的頂部,並對應該箱體的進風口;一第一熱交換區,係該第一熱交換區設有一散熱蜂巢,又該第一熱交換區設於該箱體的第一容置空間的上方;一霧化區,係該霧化區銜接於該第一熱交換區,且該霧化區設有二噴頭組,又該二噴頭組互為相對並設有數個噴嘴,而該數個噴嘴與水平方向朝下傾斜一角度,另該噴頭組接設於該箱體的進水管,且該二噴頭組分別裝設於該箱體的第一容置空間的兩端;一第二熱交換區,係該第二熱交換區設有一散熱蜂巢,又該第二熱交換區銜接於該霧化區;一集水槽,係該集水槽設於該箱體的底部,且該集水槽設有一出水管;及一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係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設置於該箱體的第二容置空間,且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至少包含有一電源開關按鍵及電源電路及溫控單元設於該箱體的表面,又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電性連接於該風扇組及該泵浦; 藉由設置在該霧化區的二噴頭組,再噴嘴灑出的水對撞後呈現更加細密的水霧,細密的水霧增加跟空氣接觸的面積,據以達到在狹小的箱體空間提供冷卻裝置的散熱效率。
  2. 如請求項1所述製冰機冷卻裝置,其中該風扇組更包含有一馬達、一扇葉及一架體,其中該架體接設於該箱體的進風口,又其中該馬達接設於該架體並連接該扇葉,藉由該電源電路暨溫控控制單元控制該馬達的運轉。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製冰機冷卻裝置,其中該霧化區的噴嘴與該水平方向的角度設為朝下傾斜30度到60度。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製冰機冷卻裝置,其中更包含有一淨水器組並設於該箱體的第二容置空間,且該淨水器組連接於該箱體的進水管及該製冰機外部的一廢水管,其中該淨水器組包含有該泵浦,且該泵浦接設於該廢水管,故該泵浦整體會對冷卻水施加壓力促使冷卻水的循環。
  5. 如請求項1所述製冰機冷卻裝置,其中該第一熱交換區產生一溫度T1,而該霧化區產生一溫度T2,又該集水槽產生一溫度T3,又其中該霧化區的溫度T2高於該第一熱交換區的溫度T1,而該第一熱交換區的溫度T1高於該集水槽的溫度T3。
TW110208074U 2021-07-09 2021-07-09 製冰機冷卻裝置 TWM621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8074U TWM621729U (zh) 2021-07-09 2021-07-09 製冰機冷卻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8074U TWM621729U (zh) 2021-07-09 2021-07-09 製冰機冷卻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1729U true TWM621729U (zh) 2022-01-01

Family

ID=80784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8074U TWM621729U (zh) 2021-07-09 2021-07-09 製冰機冷卻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17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8664A (zh) * 2023-10-26 2023-11-28 南通百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冰机冷却水过滤循环再利用设备
TWI828166B (zh) * 2022-05-27 2024-01-01 富臨國際開發有限公司 製冰機循環散熱系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8166B (zh) * 2022-05-27 2024-01-01 富臨國際開發有限公司 製冰機循環散熱系統
CN117128664A (zh) * 2023-10-26 2023-11-28 南通百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冰机冷却水过滤循环再利用设备
CN117128664B (zh) * 2023-10-26 2023-12-29 南通百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冰机冷却水过滤循环再利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21729U (zh) 製冰機冷卻裝置
CN108072104A (zh)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RU2445563C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градирня с рациональной системой оборотного водоснабжения
CN108151551A (zh) 一种采用连体布水盘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
CN104457317A (zh) 立管间接加直接两级蒸发式冷却塔
CN201615558U (zh) 喷水式空冷器和逆流式喷雾冷却塔组成的空调机组
CN202675933U (zh) 一种高效冷却塔
CN203964233U (zh) 一种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1652658U (zh) 填料—高压微雾复合式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7585029U (zh) 一种用于空调的水循环系统
CN104296555A (zh) 一种板式节水空冷器
CN201803534U (zh) 蒸发式冷凝器
KR20150139240A (ko) 낙수를 이용하는 발전유닛을 갖춘 냉각탑
CN108662915A (zh) 浓缩蒸发器系统末效泛汽的间接换热蒸发式冷凝系统
TWM570407U (zh) Ice machine cooling device improved structure
CN205174936U (zh) 一种立式蒸发冷凝器
CN213089956U (zh) 一种窗式空调凝露节能装置
CN211370669U (zh) 空压机余热回收用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01964561U (zh) 带有紊流器的高压微雾—滴水式填料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10663314U (zh) 新型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
CN208751312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CN209549106U (zh) 一种废气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CN208269689U (zh) 一种方形逆流式冷却塔
CN201514130U (zh) 蒸发式冷凝器
CN109945550A (zh) 一种余热回收型蒸发模块及双效节能蒸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