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0234U - 天線結構 - Google Patents

天線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0234U
TWM620234U TW110209783U TW110209783U TWM620234U TW M620234 U TWM620234 U TW M620234U TW 110209783 U TW110209783 U TW 110209783U TW 110209783 U TW110209783 U TW 110209783U TW M620234 U TWM620234 U TW M62023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antenna
antenna structure
matching block
me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9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冠學
江正雄
Original Assignee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微盟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微盟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9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0234U/zh
Priority to CN202122616900.7U priority patent/CN216015694U/zh
Publication of TWM620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023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種天線結構,其包含接地片、天線模組、開槽及金屬匹配塊。天線模組包含天線本體、輻射部及饋入部,輻射部由天線本體的一端延伸出,該饋入部由天線本體的一側延伸出,並透過饋入點連接接地片。開槽開設於接地片上,開槽與天線本體的距離,小於預設共振頻率的1/8波長,且開槽的長度在預設共振頻率的0.8至1.3波長的範圍。預設共振頻率與輻射部所對應的共振頻率不相同。金屬匹配塊的至少一部分位於開槽中。藉此增加除了輻射部外的共振頻率,進一步還可以調整共振頻率,能提供更簡單的結構及更寬廣的設計裕度。

Description

天線結構
本創作係關於通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天線結構。
天線為各種電子裝置應用在無線通訊時不可或缺的必要元件。然而,近期電子裝置普及化,且通訊頻率增加,天線結構的設計更為複雜。進一步地,由於電子裝置的輕薄化、處理裝置高速運算效能、都導致了嚴重的信號干擾。
另外,近期許多電子產品為了提升產品的質感,採用金屬外殼,由於金屬的屏蔽效應,使得天線結構的設計裕度受到更嚴重的限縮。
為了解決前述的問題,在此提供一種天線結構,其包含接地片、天線模組、開槽及金屬匹配塊。天線模組包含天線本體、輻射部、及饋入部,輻射部由天線本體的一端延伸出,饋入部由天線本體的一側延伸出,並透過饋入點連接接地片。開槽開設於接地片上,開槽與天線本體的距離,小於預設共振頻率的1/8波長,且開槽的長度在預設共振頻率的0.8至1.3波長的範圍。預設共振頻率與輻射部所對應的共振頻率不相同。金屬匹配塊的至少一部分位於開槽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開槽與天線本體對接地片的垂直投影大致平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匹配塊之延伸方向與開槽的長軸向大致平行。
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開槽包含第一長度,金屬匹配塊包含第二長度,第二長度與第一長度的比為0.6至1的範圍。
更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匹配塊的一端與接地片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匹配塊之延伸方向與開槽的長軸向大致垂直。
進一步地,開槽具有第一高度,金屬匹配塊具有第二高度,第二高度與第一高度之比在0.6至0.9的範圍。
更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匹配塊的一端與接地片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匹配塊包含第一匹配段及第二匹配段。第一匹配段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於開槽的長軸向,第二匹配段的一端連接第一匹配段,且第二匹配段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於開槽的長軸向。
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匹配段遠離開第一匹配段的另一端連接接地片。
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模組更包含第二輻射部及短路部,第二輻射部由天線本體遠離輻射部的另一端延伸出,短路部由天線本體的一側延伸出,且大致平行於饋入部,並與接地片連接。
由前述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透過開槽及金屬匹配塊,天線結構可以應用於電子裝置的金屬外殼上,更達到增加除了天線模組之輻射部外的共振頻率,進一步還可以調整共振頻率,除了能有效地縮減天線的體積、更能提供更簡單、更寬廣的設計裕度。
在以下說明中,應當理解的是,元件被稱為「連接」或「設置」於另一元件時,可以表示元件是直接位另一元件上,或者可以也存中間元件,透過中間元件連接元件與另一元件。相反地,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可以理解的是,此時明確定義了不存在中間元件。
另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或部分與另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區分開,而非表示其必然的先後順序。此外,諸如「下」和「上」的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應當理解,相對術語旨在包括除了圖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裝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的「下」側的元件將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側。此僅表示相對的方位關係,而非絕對的方位關係。
圖1係天線結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係天線結構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係天線結構一比較例的俯視圖。圖4係天線結構第一實施例與比較例的迴返損失圖。
如圖1及圖2所示,一種天線結構1包含接地片10、天線模組20、開槽30及金屬匹配塊40。天線模組20包含天線本體21、輻射部23、及饋入部27。輻射部23由天線本體21的一端延伸出,饋入部27由天線本體21的一側延伸出,且大致垂直於天線本體21,並透過饋入點F連接接地片10。在此,天線本體21為長條狀,但這僅為示例,而非限於此。
開槽30開設於接地片10上,開槽30與天線本體21的距離,小於預設共振頻率的1/8波長,較佳為小於1/16波長。開槽30的長度在預設共振頻率的0.8至1.3波長的範圍,較佳為1波長。預設共振頻率與輻射部23所對應的共振頻率不相同。金屬匹配塊40位於開槽30中。
進一步地,在此實施例中,天線模組20還包含第二輻射部25及短路部29。第二輻射部25由天線本體21遠離輻射部23的另一端延伸出,在此實施例中,天線本體21、輻射部23及第二輻射部25大致為一長條狀,但這僅為示例,而非用以限制。短路部29由天線本體21的一側延伸出,且大致平行於饋入部27,並與接地片10連接,天線模組20大致呈倒F的形狀。然而,天線的形狀僅為示例,實際上單極天線(monopole)、雙極天線(dipole)、耦合天線(coupling)或迴路天線(loop)也都是可以採用的結構。
如圖3所示,比較例與第一實施例,差異僅在於比較例不具有金屬匹配塊40。如圖4所示,頻率f1及f2分別是對應輻射部23及第二輻射部25的共振頻率。頻率f3為設置開槽30所產生的共振頻率,頻率f4為金屬匹配塊40所產生的共振頻率,可以理解的是,開槽30與金屬匹配塊40可以增加共振模態及增加共振頻寬的功效。
更詳細地,再次參照圖2,開槽30與天線本體21對接地片10的垂直投影大致平行,此外,金屬匹配塊40之延伸方向與開槽30的長軸向大致平行。較佳地,在一些實施例中,開槽30包含第一長度L1,金屬匹配塊40包含第二長度L2,第二長度L2與第一長度L1的比(L2/L1)為0.6至1的範圍。
圖5係天線結構第二實施例的俯視圖。如圖5所示,同時參照圖2,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金屬匹配塊40的一端與接地片10連接。但實際上達到的效能與第一實施例雷同。
圖6係天線結構第三實施例的俯視圖。圖7係天線結構第三實施例與比較例的迴返損失圖。如圖6及圖7所示,同時參照圖2,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金屬匹配塊40之延伸方向與開槽30的長軸向大致垂直。另外,此方向的金屬匹配塊40,並未產生新的共振模態,但使得預設共振頻率的產生偏移。如此,可以透過金屬匹配塊40對共振頻帶進行微調。
進一步地,金屬匹配塊40的一端與接地片10連接。另外,開槽30具有第一高度H1,金屬匹配塊40具有第二高度H2,第二高度H2與第一高度H1之比在0.6至0.9的範圍,較佳為0.75至0.85的範圍。
圖8係天線結構第四實施例的俯視圖。如圖8所示,同時參見圖6,第四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不同處在於,金屬匹配塊40位於開槽30中,但不與接地片10連接。
圖9係天線結構第五實施例的俯視圖。如圖9所示,第五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金屬匹配塊40包含第一匹配段41及第二匹配段43。第一匹配段41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於開槽30的長軸向,第二匹配段43的一端連接第一匹配段41,且第二匹配段43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於開槽30的長軸向。
進一步地,第二匹配段43遠離開第一匹配段41的另一端連接接地片10。換言之,第五實施例是第一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的組合,可以達到產生新的共振模態,但使得預設共振頻率的產生偏移的功效。
綜上所述,透過開槽30及金屬匹配塊40的設計,天線結構1可以應用於電子裝置的金屬外殼上,更達到增加除了天線模組20原先設計之輻射部23、第二輻射部25之外的共振頻率,進一步還可以調整共振頻率,除了能有效地縮減天線的體積、更能提供更簡單、更寬廣的設計裕度。
透過上述之詳細說明,即可充分顯示本創作之目的及功效上均具有實施之進步性,極具產業之利用性價值,完全符合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唯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用以限定本創作所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於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謹請 貴審查委員明鑑,並祈惠准,是所至禱。
1:天線結構 10:接地片 20:天線模組 21:天線本體 23:輻射部 25:第二輻射部 27:饋入部 29:短路部 30:開槽 40:金屬匹配塊 41:第一匹配段 43:第二匹配段 F:饋入點
圖1係天線結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係天線結構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係天線結構一比較例的俯視圖。 圖4係天線結構第一實施例與比較例的迴返損失圖。 圖5係天線結構第二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6係天線結構第三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7係天線結構第三實施例與比較例的迴返損失圖。 圖8係天線結構第四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9係天線結構第五實施例的俯視圖。
1:天線結構
10:接地片
20:天線模組
21:天線本體
23:輻射部
25:第二輻射部
27:饋入部
29:短路部
30:開槽
40:金屬匹配塊
F:饋入點

Claims (11)

  1. 一種天線結構,包含: 一接地片; 一天線模組,包含一天線本體、一輻射部、以及一饋入部,該輻射部由該天線本體的一端延伸出,該饋入部由該天線本體的一側延伸出,並透過一饋入點連接該接地片; 一開槽,開設於該接地片上,該開槽與該天線本體的距離,小於一預設共振頻率的1/8波長,且該開槽的長度在該預設共振頻率的0.8至1.3波長的範圍,且該預設共振頻率與該輻射部所對應的共振頻率不相同;以及 一金屬匹配塊,該金屬匹配塊的至少一部分位於該開槽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開槽與該天線本體對該接地片的垂直投影大致平行。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金屬匹配塊之延伸方向與該開槽的長軸向大致平行。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開槽包含一第一長度,該金屬匹配塊包含一第二長度,該第二長度與該第一長度的比為0.6至1的範圍。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金屬匹配塊的一端與該接地片連接。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金屬匹配塊之延伸方向與該開槽的長軸向大致垂直。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開槽具有一第一高度,該金屬匹配塊具有一第二高度,該第二高度與該第一高度之比在0.6至0.9的範圍。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金屬匹配塊的一端與該接地片連接。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金屬匹配塊包含一第一匹配段及一第二匹配段,該第一匹配段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於該開槽的長軸向,該第二匹配段的一端連接該第一匹配段,且該第二匹配段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於該開槽的長軸向。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二匹配段遠離開該第一匹配段的另一端連接該接地片。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天線結構,其中該天線模組更包含一第二輻射部及一短路部,該第二輻射部由該天線本體遠離該輻射部的另一端延伸出,該短路部由該天線本體的一側延伸出,且大致平行於該饋入部,並與該接地片連接。
TW110209783U 2021-08-18 2021-08-18 天線結構 TWM620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9783U TWM620234U (zh) 2021-08-18 2021-08-18 天線結構
CN202122616900.7U CN216015694U (zh) 2021-08-18 2021-10-29 天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9783U TWM620234U (zh) 2021-08-18 2021-08-18 天線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0234U true TWM620234U (zh) 2021-11-21

Family

ID=79909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9783U TWM620234U (zh) 2021-08-18 2021-08-18 天線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5694U (zh)
TW (1) TWM62023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5694U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94647B2 (en) Inverted-F antenna
US11581650B2 (en) Multi-input multi-output antenna structure
US10938100B2 (en) Dual-feed loop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08429B (zh) 天線結構
US20070024503A1 (en) Antenna structure
TW201909480A (zh) 天線結構
US20130285869A1 (en) Antenna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70271747A1 (en) Antenna
TWI768843B (zh)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88162B (zh) 多頻天線
TWI668913B (zh) 天線結構
CN104183912A (zh) 一种基于超材料单元的小型化双频带单极子天线
TW201528613A (zh) 雙頻印刷式的單極天線
TWI577087B (zh) 通訊裝置
TWM620234U (zh) 天線結構
TW202036986A (zh) 雙頻段天線
TW202404182A (zh) 天線結構與電子裝置
US20210075108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80129611A1 (en)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1437717B2 (en) Antenna system
US11641054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538307B (zh) 雙頻立體天線
TWM567964U (zh) 天線裝置
TWI734469B (zh) 電子裝置與天線模組
TWI838774B (zh) 天線結構與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