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9739U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9739U
TWM619739U TW110210107U TW110210107U TWM619739U TW M619739 U TWM619739 U TW M619739U TW 110210107 U TW110210107 U TW 110210107U TW 110210107 U TW110210107 U TW 110210107U TW M619739 U TWM619739 U TW M61973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haft
electronic device
magnetic
pivot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0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啟孟
Original Assignee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0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9739U/zh
Publication of TWM619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9739U/zh
Priority to US17/862,228 priority patent/US11836014B2/en
Priority to CN202222089538.7U priority patent/CN217718560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05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9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locking or maintaining the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in a fixed position, e.g. latching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the display in a laptop or for the screen protective cover of a PD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以及樞轉機構。所述第二機體電性連接所述第一機體。所述樞轉機構連接於所述第一機體以及所述第二機體之間並包括樞轉軸以及可旋轉地套設於所述樞轉軸上的套筒,其中所述樞轉軸以及所述套筒的其中之一包括第一磁性材料,且所述樞轉軸以及所述套筒的其中之另一包括與所述第一磁性材料磁性相吸的第二磁性材料。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
受惠於半導體元件與顯示器技術的進步,電子裝置不斷的朝向小型、多功能且攜帶方便的方向發展,常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及筆記型電腦(notebook computer)等。可攜式電子裝置採用折疊方式來減少收納面積,以達到電子產品輕薄短小的目的。以筆記型電腦為例,一般的筆記型電腦大多是由主機與顯示裝置所組成,其中主機與顯示裝置係相互樞接。使用者可藉由主機與顯示裝置的相對轉動使筆記型電腦的主機與顯示裝置閉闔以方便攜帶,待欲使用筆記型電腦時再將顯示裝置展開以方便操作。
一般來說,筆記型電腦的主機與顯示裝置之間會配置樞轉機構,使主機與顯示裝置適於透過樞轉機構相對轉動而展開或閉闔。詳細而言,為了使顯示裝置相對主機展開時可任意翻轉至 所需的角度,業界多半採用齒輪來作為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樞轉元件。然而,此種設計的機構件複雜,且齒輪會外露於機殼,大幅降低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美觀度。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樞轉機構的機構簡單且可達到多段式扭力的效果。
本新型創作的一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以及樞轉機構。所述第二機體電性連接所述第一機體。所述樞轉機構連接於所述第一機體以及所述第二機體之間並包括樞轉軸以及可旋轉地套設於所述樞轉軸上的套筒,其中所述樞轉軸以及所述套筒的其中之一包括第一磁性材料,且所述樞轉軸以及所述套筒的其中之另一包括與所述第一磁性材料磁性相吸的第二磁性材料。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樞轉軸包括轉軸連接件,連接至所述第一機體及所述第二機體的其中之一,所述套筒包括套筒連接件,連接至所述第一機體及所述第二機體的其中之另一。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材料包括永久磁鐵,所述第二磁性材料包括鐵磁性材料。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套筒包括套筒本體以及套筒磁性件,且所述套筒磁性件包括所述第一磁性材料。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套筒磁性件為環形磁鐵,環繞設置於所述套筒本體的內表面。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套筒磁性件的數量為多個,分別內嵌於所述套筒本體內。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樞轉軸包括轉軸本體以及轉軸磁性件,且所述轉軸磁性件內嵌於所述轉軸本體內。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當所述第一機體相對所述第二機體呈第一開啟狀態時,所述轉軸磁性件與所述多個套筒磁性件的其中之一相吸,當所述第一機體相對所述第二機體旋轉至呈第二開啟狀態時,所述轉軸磁性件與所述多個套筒磁性件的其中之另一相吸。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樞轉軸包括多個轉軸磁性件,且所述多個轉軸磁性件沿所述樞轉軸的軸向設置。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潤滑層,設置於所述套筒與所述樞轉軸之間。
基於上述,本新型創作的電子裝置利用磁性相吸的特性來作為樞轉機構旋轉時的扭力(阻力)來源,使樞轉機構的樞轉軸以及套管分別包括彼此相吸的磁性材料。如此配置,當使用者施加外力以改變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的相對位置(例如由閉闔狀態旋轉至開啟位置)時,樞轉軸與套筒在相對旋轉的過程中皆可維持一定的吸力(旋轉扭力),且在外力消失後,樞轉軸與套筒仍可透過吸力而維持在當前的相對位置(例如開啟狀態)。因此,本新型創作的電子裝置可簡化樞轉機構的元件數量以及組裝複雜度。
有關本新型創作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各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而並非用來限制本新型創作。並且,在下列各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採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
圖1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局部透視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在某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可包括第一機體110、第二機體120以及樞轉機構130。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電性連接,且樞轉機構130樞接於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之間。舉例而言,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可例如為智慧型手機或筆記型電腦等可攜式電子裝置。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10可包括顯示器等輸出模組,而第二機體120則可包括鍵盤及/或觸控板等輸入模組。然而,本新型創作並不以此為限,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機體120可具有與本實施例相反的配置或是其他不同的配置。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10亦可為一平板電腦(tablet PC),而第二機體120則可為平板電腦的擴充基座,以供使用者將諸如滑鼠、印表機、外接式硬碟、網路介面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或掃描器等電腦的周邊設備與此擴充基座長期連接,讓使用者可以免除對平板電腦進行周邊設備之插拔的困擾,並且同時享有如同桌上型電腦之功能性與擴充性。本新型創作並不限制電子裝置100的種類。
在某些實施例中,樞轉機構130包括樞轉軸132以及可旋轉地套設於樞轉軸132上的套筒134。在一實施例中,樞轉軸132可為圓柱轉軸,而套筒134則可為與此圓柱轉軸形狀契合的圓形套筒,以套設於樞轉軸132之外,使套筒134與樞轉軸132適於相對彼此旋轉。在某些實施例中,樞轉軸132更可包括轉軸連接件1321,而套筒134則可包括套筒連接件1341,其中,轉軸連接件1321連接至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機體120的其中之一,而套筒連接件1341則連接至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機體120的其中之另一。在一實施例中,轉軸連接件1321以及套筒連接件1341可分別為金屬板件,其可例如透過螺絲鎖固等方式分別鎖附至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機體120。如此,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便可經由樞轉機構130而樞接並相對旋轉。舉例而言,套筒連接件1341可例如連接至具有輸出模組的第一機體110,而轉軸連接件1321則可連接至具有輸入模組的第二機體120。當然,上述的連接關係也可彼此交換,本新型創作並不侷限於此。
在某些實施例中,樞轉軸132以及套筒134的其中之一包括第一磁性材料,且樞轉軸132以及套筒134的其中之另一包括與第一磁性材料磁性相吸的第二磁性材料。換句話說,樞轉軸132以及套筒134可分別包括彼此磁性相吸的磁性材料,如此,樞轉軸132與套筒134受外力而相對旋轉時,兩者之間可維持一定的吸力(旋轉扭力),且在外力消失後,樞轉軸132與套筒134仍可透過吸力而維持在當前的對應位置。在某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更可包括潤滑層,其可例如為油狀或膠狀質地,以均勻塗佈並設置於套筒134與樞轉軸132之間,以減少零件之間的磨損並使樞轉軸132與套筒134之間的相對移動(旋轉)更為順暢。
具體而言,第一磁性材料與第二磁性材料的其中之一可為永久磁鐵,而第一磁性材料與第二磁性材料的其中之另一可為永久磁鐵或鐵磁性材料。舉例來說,在一實施例中,套筒134可包括永久磁鐵,而樞轉軸132則可為與套筒134相吸的永久磁鐵或鐵磁性材料。在本實施例中,樞轉軸132的材料可包括鐵,以與套筒134的永久磁鐵相吸。當然,本實施例並不以此為限。
圖3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於閉闔狀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2及圖3,具體而言,在某些實施例中,套筒134可包括套筒本體1342以及設置於套筒本體1342內的套筒磁性件1343,其中,套筒磁性件1343可包括前述的第一磁性材料。在本實施例中,套筒磁性件1343為環形磁鐵,其環繞設置於套筒本體1342的內表面。在其他實施例中,套筒134也可本身即為套筒型的永久磁鐵,以與鐵磁性材料的樞轉軸132相吸。當然,在另一實施例中,套筒134也可由例如鐵等鐵磁性材料所構成,以與本身即為永久磁鐵或是設置有永久磁鐵的樞轉軸132彼此相吸。在某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更可包括潤滑層140,其可例如為油狀或膠狀質地,以均勻塗佈並設置於套筒134與樞轉軸132之間,以減少零件之間的磨損並使樞轉軸132與套筒134之間的相對移動(旋轉)更為順暢。
如此配置,使用者可利用樞轉軸132與套筒134彼此相吸的特性將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機體120調整(旋轉)至適當的相對位置,以符合不同的使用需求。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10包括相對遠離的第一面112(例如是內表面)與第二面114(例如是外表面),第一機體110適於從如圖3所示的閉闔狀態(也就是第一機體110的第一面112靠合於第二機體120的位置)沿旋轉方向R1旋轉至開啟位置(例如圖5所示的第一開啟位置)。因此,使用者得以藉由第二機體120的鍵盤、觸控板等輸入模組來輸入資訊,並且從第一機體110的顯示器等輸出模組來觀看。並且,當使用者施加外力以使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由閉闔狀態旋轉至開啟位置時,樞轉軸132與套筒134在相對旋轉的過程中皆可維持一定的吸力(旋轉扭力),且在外力消失後,樞轉軸132與套筒134仍可透過吸力而維持在當前的對應位置(例如開啟狀態)。
圖4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於閉闔狀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5是圖4的電子裝置於第一開啟狀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6是圖4的電子裝置於第二開啟狀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0與前述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0相似,因此,本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本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以下將針對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0與前述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0的差異做說明。
請參照圖4至圖6,在某些實施例中,套筒134可包括套筒本體1342以及設置於套筒本體1342內的多個套筒磁性件1343,其中,所述多個套筒磁性件1343可分別內嵌於套筒本體1342內。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多個套筒磁性件1343可沿套筒本體1342的周向設置。所謂的「周向」指的是環繞套筒134的軸線的方向,其垂直於軸線,同時垂直於截面半徑。相應地,樞轉軸132可包括轉軸本體1322以及轉軸磁性件1323,且轉軸磁性件1323內嵌於轉軸本體1322內,其中,轉軸磁性件1323可包括前述的第二磁性材料並與第一磁性材料相吸。在本實施例中,一個轉軸磁性件1323可對應多個沿著套筒本體1342的周向設置的套筒磁性件1343。如此配置,當樞轉軸132相對套筒134旋轉至不同的特定角度時,樞轉軸132的轉軸磁性件1323被套筒134內對應的套筒磁性件1343吸引而造成旋轉的段落感或吸力變化。
具體而言,多個轉軸磁性件1323可被設置為在電子裝置100於如圖5所示的第一開啟狀態以及如圖6所示的第二開啟狀態時分別與樞轉軸132的轉軸磁性件1323相吸。舉例來說,套筒134可包括沿著套筒本體1342的周向設置的套筒磁性件1343a、1343b,當第一機體110相對第二機體120旋轉至如圖5所示的第一開啟狀態時,轉軸磁性件1323與對應的套筒磁性件1343a相吸,以固定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之間的相對位置至第一開啟狀態。當第一機體110相對第二機體120旋轉至如圖6所示的第二開啟狀態時,轉軸磁性件1323則與對應的套筒磁性件1343b相吸,以固定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之間的相對位置至第二開啟狀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開啟狀態可例如為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約彼此垂直的狀態,也就是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之間的夾角約為90度左右的狀態。第二開啟狀態則可例如為第一機體110繼續相對第二機體120旋轉一特定角度後的狀態,也就是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之間的夾角約大於90度(例如約135度)左右的狀態。換句話說,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於第二開啟狀態時的夾角實質上大於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於第一開啟狀態時的夾角。當然,本新型創作的實施例並不以此為限,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應了解,套筒磁性件的數量可更多或更少,且其於套筒本體1342的設置位置也可不同,只要能在樞轉軸132與套筒134相對旋轉至特定角度時造成旋轉的段落感或吸力變化即可。
圖7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樞轉機構的透視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與前述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相似,因此,本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本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以下將針對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與前述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差異做說明。
請參照圖7,在某些實施例中,套筒134也可同時包括沿套筒本體1342的周向設置的多個套筒磁性件1343a、1343b以及環繞套筒本體1342的內表面的環形磁鐵1343c,以在樞轉軸132與套筒134相對旋轉的過程中透過環形磁鐵1343c持續地提供一定的吸力(旋轉扭力),並在特定角度(狀態)下透過套筒磁性件1343a、1343b提供旋轉的段落感或吸力變化。
圖8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於第一開啟狀態的局部透視示意圖。圖9是圖8的電子裝置於第二開啟狀態的局部透視示意圖。在此必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與前述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相似,因此,本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本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以下將針對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與前述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差異做說明。
在某些實施例中,樞轉軸132可包括沿著樞轉軸132的軸向A1彼此間隔設置的多個轉軸磁性件1323a、1323b,套筒可包括沿著軸向A1彼此間隔設置的多個套筒磁性件1343a、1343b。如此配置,當第一機體110相對第二機體120旋轉至如圖8所示的第一開啟狀態時,轉軸磁性件1323a與對應的套筒磁性件1343a相吸,以固定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之間的相對位置至第一開啟狀態。當第一機體110相對第二機體120旋轉至如圖9所示的第二開啟狀態時,轉軸磁性件1323b則與對應的套筒磁性件1343b相吸,以固定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之間的相對位置至第二開啟狀態。換句話說,沿軸向A1設置的轉軸磁性件1323a、1323b可分別在旋轉的過程中與對應的套筒磁性件1343a、1343b相配合。
綜上所述,本新型創作的電子裝置利用磁性相吸的特性來作為樞轉機構旋轉時的扭力(阻力)來源,使樞轉機構的樞轉軸以及套管分別包括彼此磁性相吸的磁性材料。如此配置,當使用者施加外力以改變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的相對位置(例如由閉闔狀態旋轉至開啟位置)時,樞轉軸與套筒在相對旋轉的過程中皆可維持一定的吸力(旋轉扭力),且在外力消失後,樞轉軸與套筒仍可透過吸力而維持在當前的相對位置(例如開啟狀態)。此外,套筒更可包括多個套筒磁性件,以與樞轉軸的轉軸磁性件在多個對應處彼此相吸,因而能在樞轉軸與套筒相對旋轉至對應的特定角度時造成旋轉的段落感或吸力變化。因此,本新型創作的電子裝置可簡化樞轉機構的元件數量以及組裝複雜度,更可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手感。
100: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12:第一面 114:第二面 120:第二機體 130:樞轉機構 132:樞轉軸 1321:轉軸連接件 1322:轉軸本體 1323、1323a、1323b:轉軸磁性件 134:套筒 1341:套筒連接件 1342:套筒本體 1343、1343a、1343b:套筒磁性件 1343c:環形磁鐵 A1:軸向 R1:旋轉方向
圖1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局部透視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於閉闔狀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於閉闔狀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5是圖4的電子裝置於第一開啟狀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6是圖4的電子裝置於第二開啟狀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7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樞轉機構的透視示意圖。 圖8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於第一開啟狀態的局部透視示意圖。 圖9是圖8的電子裝置於第二開啟狀態的局部透視示意圖。
100: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20:第二機體
130:樞轉機構
132:樞轉軸
1321:轉軸連接件
1322:轉軸本體
134:套筒
1341:套筒連接件
1342:套筒本體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第一機體; 第二機體,電性連接所述第一機體;以及 樞轉機構,樞接所述第一機體以及所述第二機體並包括樞轉軸以及可旋轉地套設於所述樞轉軸上的套筒,所述樞轉軸以及所述套筒的其中之一包括第一磁性材料,且所述樞轉軸以及所述套筒的其中之另一包括與所述第一磁性材料磁性相吸的第二磁性材料。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樞轉軸包括轉軸連接件,連接至所述第一機體及所述第二機體的其中之一,所述套筒包括套筒連接件,連接至所述第一機體及所述第二機體的其中之另一。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磁性材料與所述第二磁性材料的其中之一包括永久磁鐵,所述第一磁性材料與所述第二磁性材料的其中之另一包括永久磁鐵或鐵磁性材料。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套筒包括套筒本體以及設置於套筒本體內的套筒磁性件,其中所述套筒磁性件包括所述第一磁性材料。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套筒磁性件為環形磁鐵,環繞設置於所述套筒本體的內表面。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套筒磁性件的數量為多個,分別內嵌於所述套筒本體內。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樞轉軸包括轉軸本體以及轉軸磁性件,所述轉軸磁性件內嵌於所述轉軸本體內且所述轉軸磁性件包括所述第二磁性材料。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所述第一機體相對所述第二機體呈第一開啟狀態時,所述轉軸磁性件與所述多個套筒磁性件的其中之一相吸,當所述第一機體相對所述第二機體旋轉至呈一第二開啟狀態時,所述轉軸磁性件與所述多個套筒磁性件的其中之另一磁性相吸。
  9.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樞轉軸包括多個轉軸磁性件,且所述多個轉軸磁性件沿所述樞轉軸的軸向設置。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潤滑層,設置於所述套筒與所述樞轉軸之間。
TW110210107U 2021-08-26 2021-08-26 電子裝置 TWM619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0107U TWM619739U (zh) 2021-08-26 2021-08-26 電子裝置
US17/862,228 US11836014B2 (en) 2021-08-26 2022-07-11 Electronic device
CN202222089538.7U CN217718560U (zh) 2021-08-26 2022-08-09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0107U TWM619739U (zh) 2021-08-26 2021-08-26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9739U true TWM619739U (zh) 2021-11-11

Family

ID=79908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0107U TWM619739U (zh) 2021-08-26 2021-08-26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6014B2 (zh)
CN (1) CN217718560U (zh)
TW (1) TWM619739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1084B (en) 2002-03-20 2007-01-11 Benq Corp Magnetic hinge
CN101672322B (zh) * 2008-09-10 2012-06-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磁性铰链结构
TWI525261B (zh) 2013-07-03 2016-03-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轉軸模組及可折疊裝置
US11256302B2 (en) * 2016-02-03 2022-02-2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agnetic hinge assemblies
US9851749B2 (en) * 2016-04-19 2017-12-26 Dell Products L.P. Magnetic hinge system
US9995070B2 (en) * 2016-08-30 2018-06-12 Apple Inc. Hinge release mechanism
US11455008B2 (en) * 2020-06-29 2022-09-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hinge assembly
US11216043B1 (en) * 2020-07-31 2022-01-0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hinge assembly
US11876407B2 (en) * 2020-07-31 2024-01-1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Assembly for rotary motion using electropermanent magnet assembly
US11422592B2 (en) * 2020-07-31 2022-08-2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hinge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63892A1 (en) 2023-03-02
US11836014B2 (en) 2023-12-05
CN217718560U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71111B2 (en) Hinge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668556B (zh) 電子裝置及其鉸鏈組件
US10656685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9753114B (zh) 电子装置
TWI294092B (en) Portable apparatus and stylus thereof
US937251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34084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308053A (zh) 擴充基座以及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TWI683206B (zh) 電子裝置
TWI703427B (zh) 電子系統、電子設備以及用於電子裝置之圓柱形雙軸絞鍊
JP6822725B2 (ja) ノートブックコンピュータ
TW201928578A (zh) 電子裝置
TW200903218A (en) Overturning cover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654162B (zh) 铰链装置和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TWM619739U (zh) 電子裝置
CN211820357U (zh) 一种分段式扭矩的转轴
CN111781991B (zh) 铰链及电子设备
TWI791973B (zh) 可攜式資訊處置系統、信號通信系統及用於在可攜式資訊處置系統之殼體部分之間傳達信號的方法
TW201741565A (zh) 樞轉結構總成及電子裝置
WO2023036088A9 (zh) 阻尼组件、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TWM539210U (zh) 電子裝置
TWM413776U (en) Single-packet-type bi-axial hinge
TW201444454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鉸鍊組件
CN210270666U (zh) 电子装置
TWI612876B (zh) 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