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6725U - 無線滅菌裝置 - Google Patents

無線滅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6725U
TWM606725U TW109210126U TW109210126U TWM606725U TW M606725 U TWM606725 U TW M606725U TW 109210126 U TW109210126 U TW 109210126U TW 109210126 U TW109210126 U TW 109210126U TW M606725 U TWM606725 U TW M60672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liquid storage
storage unit
unit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0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毅珍
Original Assignee
徐毅珍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徐毅珍 filed Critical 徐毅珍
Priority to TW109210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6725U/zh
Publication of TWM606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672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無線滅菌裝置,包含開設有一握把孔與一透口的一殼體,且透口套固有一噴端部,另有設於殼體內的一進氣馬達、一輸液管、一噴管單元與一儲液單元;噴管單元之一第一管端與噴端部接通,噴管單元之一第二管端管接進氣馬達的一出風管,噴管單元之一第三管端向下套固儲液單元,另從儲液單元內伸出一輸液管穿入噴管單元;噴端部具有一噴頭結構;驅動進氣馬達後,可使鼓風吹入噴管單元,使噴管單元之各管端產生氣流壓差,進而將儲液單元內的滅菌液,往噴頭結構位於噴口外側的一第一噴端推送,高壓噴流則導流至噴頭結構位於噴口外側的一第二噴端,使得空氣與滅菌液於噴口外側匯合後,實現噴霧滅菌。

Description

無線滅菌裝置
本創作涉及噴霧與滅菌技術,尤指一種得以單手提握之易攜型、且滅菌效率比習知噴霧器更為細緻、噴霧滅菌效果更佳的「無線滅菌裝置」。
既有的消毒噴灑器,都可做噴霧的效果,但細緻化程度與使用的便利性都有差距,造成消毒液的有效性彰顯不佳,更具體而言,目前許多人們使用單手可持握的噴瓶,意即於噴瓶內裝入消毒液,以進行環境噴灑消毒,但這種單手持握噴瓶的方式,雖然能較細緻地進行噴灑消毒,但噴出的距離短,對較大的室內(或室外)而言,反而凸顯出噴灑效率不高的問題,且被噴出之滅菌液的粒徑仍大,相反地,雖另一種背負式噴霧器的滅菌效果較佳,但若讓人們都背負沉重的消毒液桶,使用上反而更不便利,由此可見,既有的消毒噴灑器,無論是在細緻化程度,或者是使用的便利性都有差距,因此,如何提出一種可兼具細緻化噴灑與便於使用的手持滅菌裝置,仍為有待解決之問題。
鑒於上述,本創作提供一種無線滅菌裝置,依據本創作一實施例的無線滅菌裝置,其主要包含:一殼體,殼體之一端開設有一握把孔,殼體之另一端則開設有一透口,且透口係套固有一噴端部;均設置於殼體內的一第一控制電路、一第二控制電路、一進氣馬達、一輸液管、一噴管單元、一儲液單元、及耦接於第二控制電路的一供電單元;噴管單元之一第一管端與噴端部接通,噴管單元之一第二管端管接進氣馬達的一出風管,噴管單元之一第三管端向下套固儲液單元,另從儲液單元內伸出一輸液管穿入噴管單元,藉由輸液管之兩端管口,使儲液單元、噴端部、及出風管之內部空間相通,進氣馬達電性連接於第一控制電路,第一控制電路耦接於第二控制電路;噴端部具有一噴頭結構,噴頭結構由一套筒內套中空的一鰭片輪、由套筒凸伸出的一螺接部、及與螺接部連接的一導水管座所組成,導水管座之另端成型可組接於輸液管的一導水接管,套筒之一端套固於噴管單元之第一管端,鰭片輪之各鰭片係部分裸露於套筒之另一端;其中進氣馬達驅動後,可使鼓風吹入噴管單元,使噴管單元之各管端發生虹吸現象,而產生氣流壓差,進而將儲液單元內的一滅菌液,吸向導水接管,並往噴頭結構位於噴口外側的一第一噴端推送,空氣則由鰭片輪之各鰭片彼此之間所構成的一流道空間,導流至噴頭結構位於噴口外側的一第二噴端,使得空氣與滅菌液於噴口外側匯合後,實現噴霧滅菌,兼具細緻化噴灑與使用便利的有利功效。
以上之關於本揭露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創作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創作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創作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創作之範疇。
請參閱「第1圖」~「第7圖」,其分別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示意圖、內部結構側視圖、內部結構立體圖、側視圖、噴端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及噴端部的結構分解示意圖,本實施例的無線滅菌裝置10,其主要包含一殼體11,另包含皆設置於殼體11內部的一噴端部12、一第一控制電路13、一進氣馬達14、一第二控制電路15、一噴管單元16、一儲液單元17、一輸液管18、及耦接於第二控制電路15的一供電單元(圖中未繪示),其中各組件之功能或彼此間之連接關係說明如下:
承上,殼體11之一端開設有一握把孔111,另一端則開設有一透口112,且透口112係套固有噴端部12,握把孔111可供使用者以單手提握無線滅菌裝置10,具備方便攜帶與握持輕鬆的有利功效,且由圖式可知,殼體11主要可由一上蓋及扳拆式的一下蓋組成。
承上,第一控制電路13與進氣馬達14呈電性連接,且第一控制電路13耦接於第二控制電路15,而前述的供電單元可為第二控制電路15提供電力來源,進氣馬達14主要由第一控制電路13控制,進氣馬達14之驅動與否則係間接由第二控制電路15控制,而本創作之所以提出兩個控制電路作為示例,係為了避免較高功率的元件,因集中在同一個電路板(PCB),而產生馬達過熱的問題,而當馬達過熱時,亦可能對電路板產生連帶影響,造成電路板也產生過熱的問題,故將隸屬於進氣馬達14之控制電路(控制程式)整合在第一控制電路13上。
承上,噴管單元16之一第一管端與噴端部12接通,噴管單元16之一第二管端係管接進氣馬達14的一出風管141,噴管單元16之一第三管端係向下套固儲液單元17,另從儲液單元17內向上伸出輸液管18而穿入噴管單元16(輸液管18伸入噴管單元16內之部分未繪示),藉由輸液管18之兩端管口,可使噴端部12、出風管141及儲液單元17之內部空間相通。
承上,如「第7圖」所示,噴端部12具有一噴頭結構121,噴頭結構121由一套筒122內套中空的一鰭片輪123、由套筒122凸伸出的一螺接部124、及與螺接部124連接的一導水管座125所組成,導水管座125之另端成型有一導水接管126,導水接管126其供以組接輸液管18,套筒122之一端套固於噴管單元16之第一管端,鰭片輪123之各鰭片1231係部分裸露於套筒122之另一端(如第6圖的第二噴端S2),較佳地,噴頭結構121更可包括疊接於鰭片輪123另端的一輪背環板127。
承上,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進氣馬達14的作用在於促進空氣的流動,進氣馬達14被驅動後,可使鼓風吹入噴管單元16,使噴管單元16之各管端發生虹吸現象,而產生氣流壓差,進而將儲液單元17內的一滅菌液,吸向導水接管126,並往噴頭結構121位於噴口外側的一第一噴端S1推送,空氣則由鰭片輪123之各鰭片1231彼此之間所構成的一流道空間,導流至噴頭結構121位於噴口外側的一第二噴端S2,即如「第6圖」所示,第二噴端S2可為部分裸露於套筒1211的鰭片輪123之各鰭片1231的縫隙(該縫隙由前述兩鰭片彼此之間的流道空間延伸而出),使得空氣與滅菌液於噴口外側匯合,利用空氣與滅菌液兩者産生的摩擦力、衝擊力,使滅菌液分離成細小的霧滴而霧化,進而實現噴霧滅菌,較佳地,無線滅菌裝置10的進風馬達14作動時,高壓噴流(空氣)係先由第一噴端S1噴出,滅菌液再由第二噴端S2噴出(即先出風再出水),藉由透過高速空氣去擊碎滅菌液,使滅菌液之粒徑變得更小的作法,可造成更小粒徑的滅菌液噴出,使得滅菌液的接觸面積更大,讓滅菌液噴灑後的反應效率變得更快,意即使得噴霧滅菌效率比習知的噴霧器更加細緻,且在兼顧噴灑效果的同時,也能藉此節省滅菌液的消耗量,達到滅菌液的充分使用。
承上,如「第1圖」與「第5圖」所示,較佳地,殼體11之側面相對於儲液單元17的位置,可開設能觀看儲液單元17內滅菌液水位之一水位視窗W,藉此可便於使用者判斷是否需要補充滅菌液、或是否需要再更換另一瓶儲液單元17。
承上,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較佳地,殼體11之內部於進氣馬達14之鄰近處可設有一吸音海綿(圖中未繪示),其供以降低進氣馬達14於作動時所產生的噪音。
承上,較佳地,殼體11之內部相對於供電單元的位置,可成型有供以置放供電單元的一電池室結構191,另有一第二電池室結構192係鄰設於前述的電池室結構191,其中,供電單元可例如為一或多個鋰電池,若供電單元由兩個鋰電池組成,則前述的兩個電池室結構(191、192)則可分別置放兩個供電單元的鋰電池,但並不以此為限。
承上,本創作於一實施例中,無線滅菌裝置10更可包括半露出殼體11之一按壓式開關151、或一觸壓式開關(圖中未繪示),且前述開關的電性接點可連接至第二控制電路15之受控點,藉此,當使用者按壓或觸壓前述的開關,即可驅動進氣馬達14作動,達成以強噴霧動力噴出滅菌液,使噴霧消毒效率比習見噴霧器更細緻化,提升消毒成效。
承「第1圖」~「第7圖」所例示之實施例,請繼續參閱「第2圖」,如圖,在使用功能與考量入氣流流暢造型下,本創作之殼體11可於一側凹設有一進氣口擋板113,其供以組接一圓形側板114,且圓形側板114的外緣與進氣口擋板113之間,成型有一環圈斜隙,進氣口擋板具有一透空部1131,其作為提供進氣馬達14之進氣來源的一進氣口,而環圈斜縫可讓進氣環繞四面流入透空部1131,使整體進氣運作耐久正常,且進氣口擋板113於透空部1131之鄰近處,可凸設有一濾網擋牆1132,另有一濾網1133設置於濾網擋牆1132之內緣,較佳地,透空部1131的面積可占圓形擋板的四分之一,另,進氣口擋板113之表面可設有至少一組接部1134,圓形側板114設有與組接部1134干涉配合的至少一相對組接部1141。
如「第8圖」所示,其中,本創作於另一實施例中,無線滅菌裝置10的儲液單元17與殼體11外側之板面,係可藉由扣槽及卡勾固定,使得儲液單元17可活動組設於殼體11,以供使用者取出儲液單元17後,可將滅菌液裝入後,再將儲液單元17裝回殼體11內,或可供使用者取出儲液單元17後,可快速換裝另一儲液單元17。
雖然本創作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創作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10:無線滅菌裝置 11:殼體 111:握把孔 112:透孔 113:進氣口擋板 1131:透空部 1132:濾網擋牆 1133:濾網 1134:組接部 114:圓形側板 1141:相對組接部 12:噴端部 121:噴頭結構 122:套筒 123:鰭片輪 1231:鰭片 124:螺接部 125:導水管座 126:導水接管 127:輪背環板 S1:第一噴端 S2:第二噴端 13:第一控制電路 14:進氣馬達 141:出風管 15:第二控制電路 151:按壓式開關 16:噴管單元 17:儲液單元 W:水位視窗 18:輸液管 191:電池室結構 192:第二電池室結構
第1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第2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的內部結構側視圖。
第4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的內部結構立體圖。
第5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的側視圖。
第6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的噴端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的噴端部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第8圖,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
10:無線滅菌裝置
111:握把孔
112:透孔
113:進氣口擋板
1131:透空部
1132:濾網擋牆
1133:濾網
1134:組接部
114:圓形側板
1141:相對組接部
13:第一控制電路
14:進氣馬達
141:出風管
15:第二控制電路
151:按壓式開關
16:噴管單元
17:儲液單元
191:電池室結構
192:第二電池室結構

Claims (9)

  1. 一種無線滅菌裝置,包含:一殼體,其一端開設有一握把孔,另一端則開設有一透口,且該透口係套固有一噴端部;均設置於該殼體內的一第一控制電路、一第二控制電路、一進氣馬達、一輸液管、一噴管單元、一儲液單元、及耦接於該第二控制電路的一供電單元;該噴管單元之一第一管端與該噴端部接通,該噴管單元之一第二管端管接該進氣馬達的一出風管,該噴管單元之一第三管端向下套固該儲液單元,另從該儲液單元內伸出一輸液管穿入該噴管單元,藉由該輸液管之兩端管口,使該儲液單元、該噴端部、及該出風管之內部空間相通,該進氣馬達電性連接於該第一控制電路,該第一控制電路耦接於該第二控制電路;以及該噴端部具有一噴頭結構,該噴頭結構由一套筒內套中空的一鰭片輪、由該套筒凸伸出的一螺接部、及與該螺接部連接的一導水管座所組成,該導水管座之另端成型有一導水接管,其供以組接該輸液管,該套筒之一端套固於該噴管單元之該第一管端,該鰭片輪之各鰭片係部分裸露於該套筒之另一端;其中該進氣馬達供驅動後,使鼓風吹入該噴管單元,使該噴管單元之各管端發生虹吸現象而產生氣流壓差,進而將該儲液單元內的一滅菌液,吸向該導水接管,並往該噴頭結構位於噴口外側的一第一噴端推送,空氣則由該鰭片輪之各鰭片彼此之間所構成的一流道空間,導流至該噴頭結構位於噴口外側的一第二噴端,使得空氣與該滅菌液於噴口外側匯合後,實現噴霧滅菌。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滅菌裝置,其中,該殼體於一側凹設有一進氣口擋板,其供以組接一圓形側板,且該圓形側板的外緣與該進氣口擋板之間,成型有一環圈斜隙,該進氣口擋板具有一透空部,其作為提供該進氣馬達之進氣來源的一進氣口,而該環圈斜隙可讓進氣環繞四面流入該透空部,且該進氣口擋板於該透空部之鄰近處,凸設有一濾網擋牆,另有一濾網設置於該濾網擋牆之內緣。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無線滅菌裝置,其中,該透空部的面積係占該圓形擋板的四分之一。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無線滅菌裝置,其中,該進氣口擋板表面設有至少一組接部,該圓形側板設有與該組接部干涉配合的至少一相對組接部。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滅菌裝置,其中,該殼體內部於該進氣馬達與該出風管之鄰近處設有一吸音海綿,供以降低該進氣馬達於作動時所產生的噪音。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滅菌裝置,其中,該殼體內部相對於該供電單元成型有一電池室結構,另有一第二電池室結構係鄰設於該電池室結構。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滅菌裝置,其中,該殼體側面相對於該儲液單元的位置,開設有能觀看該儲液單元內該滅菌液水位之一水位視窗。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滅菌裝置,更包括半露出該殼體之一按壓式開關或一觸壓式開關,其電性接點連接至該第二控制電路之受控點。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滅菌裝置,其中,該儲液單元與該殼體外側之板面係藉由扣槽及卡勾固定,使得該儲液單元與該殼體呈活動組設。
TW109210126U 2020-08-05 2020-08-05 無線滅菌裝置 TWM606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0126U TWM606725U (zh) 2020-08-05 2020-08-05 無線滅菌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0126U TWM606725U (zh) 2020-08-05 2020-08-05 無線滅菌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6725U true TWM606725U (zh) 2021-01-21

Family

ID=75238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0126U TWM606725U (zh) 2020-08-05 2020-08-05 無線滅菌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67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8179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徐毅珍 无线灭菌装置
TWI798574B (zh) * 2020-08-05 2023-04-11 徐毅珍 無線滅菌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8179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徐毅珍 无线灭菌装置
TWI798574B (zh) * 2020-08-05 2023-04-11 徐毅珍 無線滅菌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1349B2 (ja) 噴水・鼻汁吸引装置
TWI345462B (zh)
WO2017036426A2 (zh) 雾化装置
TWM606725U (zh) 無線滅菌裝置
US20110156288A1 (en) Ultrasonic aroma humidifier capable of facilitating cleaning
CA3035665C (en) Diffu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WO2023279751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1008593A1 (zh) 加湿暖风机
WO2022028179A1 (zh) 无线灭菌装置
JP3104861U (ja) 眼部保健器
US20210361982A1 (en) Air purification face mask structure
JP3055480U (ja) 軽量型目薬液噴射器
CN212416468U (zh) 无线灭菌装置
TWI798574B (zh) 無線滅菌裝置
CN212143132U (zh) 一种便携式雾化器
JP3139247U (ja) 噴霧鼻洗い器の装置
CN214073086U (zh) 小气泡深层清洁美容仪
KR102352996B1 (ko) 가습기능을 갖는 헤어드라이어
WO2022120845A1 (zh) 电子雾化装置
JP6573958B2 (ja) 超音波式加湿器
CN220090045U (zh) 气泵扩香仪改良结构
CN216063814U (zh) 手握操作清洁除菌消毒喷雾装置
CN218925015U (zh) 一种液体雾化装置
CN210542563U (zh) 喷头组件
CN219578437U (zh) 一种水雾洁发仪及洁发清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