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6707U - 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6707U
TWM606707U TW109209413U TW109209413U TWM606707U TW M606707 U TWM606707 U TW M606707U TW 109209413 U TW109209413 U TW 109209413U TW 109209413 U TW109209413 U TW 109209413U TW M606707 U TWM606707 U TW M60670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oil
magnetic
magnetic ablation
abl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9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謝振傑
廖書賢
陳維德
江明憲
魏妏純
Original Assignee
保帝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保帝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filed Critical 保帝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9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6707U/zh
Publication of TWM606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670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包括一殼體、一夾持件、一磁消融件、一加熱線圈、一控制模組以及一電源模組。殼體具有一開口。夾持件設置於開口。磁消融件為電、磁及熱的導體,且經由開口可拆卸地穿設於殼體且由夾持件夾持定位,磁消融件係部分露出於殼體。加熱線圈設置於殼體內且套設於磁消融件。控制模組設置於殼體內且電性連接於加熱線圈。電源模組設置於殼體內且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電源模組的電力經由控制模組提供至加熱線圈,加熱線圈與磁消融件產生電磁效應或電流熱效應,使磁消融件的溫度升高,以進行消融治療。

Description

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醫療手術器具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
關於癌症的治療,在腫瘤形成的初期或分散的微小病灶,可以用微創腫瘤消融術來治療。除此之外,仍有許多疾病都需要消融術。現有的微創消融術是使用消融裝置,其以纜線連接外部電源轉換為光、電、磁、超音波不同形式能量場,照射在生物組織上使其轉換成熱能,使生物組織的溫度提高,以進行消融治療,因此有不同種類的消融技術。
但是生物組織轉換成熱能的能量轉換效率不高,因此對於大的消融範圍往往需要較久的消融時間,易造成治療區域外周圍的生物組織因被加熱而造成之不舒適或受傷問題,或是加熱的血管因血液循環量增加而將熱量帶離治療區,惡化治療區的升溫速度,甚至是治療區的癌細胞因此被帶離至身體其他區域,造成癌症轉移,而即使原本治療區之癌症沒有復發,但還是容易造成日後生存率降低之問題。
現有技術的手持式消融裝置有以下幾個問題:(1)以連接於外部電源的纜線而言,其會增加避免感染的包覆範圍,且有時亦會影響精細外科手術操作手持棒的順暢性。(2)就病人必須使用專屬手持式消融裝置,以避免感染需求而言,往往因手持式消融裝置售價高而使用相對較低價且重複消毒的消融裝置,但其仍存在感染風險。(3)就使用電磁方面相關的消融技術而言,較高的頻率雖能達到使生物組織產生熱的目的,但其亦有可能干擾靠近治療區域的植入式電子輔助裝置,例如植入體內的心律調節器或是其他的電子儀器等。
有鑑於此,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透過具優異電、磁及熱特性的磁消融件,達到高效率電磁能量轉換成熱能,以甚高溫度而達到快速、大的消融範圍,避免傷害治療區域周圍的生物組織,或是癌細胞轉移之風險。
此外,電源模組於非手術時,選擇使用可拋棄的一次性電池或是多次充放電的蓄電池。蓄電池的充電方式,能夠以外接纜線連接外部電源進行充電,或以內部的充電線圈達到近距離的無線充電。因此進行熱消融手術時不需要以纜線連接於外部電源,可以免除由於纜線造成的消毒包覆範圍,以及影響精細手術的風險。
再者,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由於磁消融件可拆卸更換,解決了現有技術無法更換磁消融件所造成的高價採購或消毒後重複使用的感染風險。另外,由於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使用的電磁能量符合電磁安全規格,且殼體具有電磁、熱屏蔽功能,離殼體5毫米外的距離,不會對患者體內的電子輔助裝置或是手持裝置附近的其他電子儀器產生干擾。
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一實施例至少包括一殼體、一夾持件、一磁消融件、一加熱線圈、一控制模組以及一電源模組。殼體具有一開口。夾持件設置於該開口。磁消融件為電、磁及熱的導體,且經由開口可拆卸地穿設於該殼體且由夾持件夾持定位,磁消融件係部分露出於殼體。加熱線圈設置於殼體內且套設於磁消融件。控制模組設置於殼體內且電性連接於加熱線圈。電源模組設置於殼體內且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電源模組的電力經由控制模組提供至加熱線圈,加熱線圈與磁消融件產生電磁效應或電流熱效應,使該磁消融件的溫度升高;當加熱線圈與磁消融件產生電磁效應,使磁消融件高效率將電磁能轉換成熱能,因此達到甚高的消融溫度;當加熱線圈與磁消融件接觸時,電源模組的電流通過加熱線圈後,藉由電流熱效應使加熱線圈發熱,熱經由加熱線圈傳導至磁消融件,以產生電流熱效應,因此能達到甚高的消融溫度。
在另一實施例中,其中該控制模組至少包括一電路板、一處理器、一電源管理元件、一溫度感測器、一計時元件、一溫度感測電路,且該電路板、該電源管理元件、該溫度感測器、該計時元件及該溫度感測電路電性連接該處理器。
在另一實施例中,其中該控制模組更包括一直流轉交流電路及一IoT模組(Internet of Things Module,簡稱IoT模組),且該直流轉交流電路以及該IoT模組電性連接該處理器。
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包括一直流轉交流電路,加熱線圈與磁消融件間具有一既定距離,使加熱線圈以電磁感應加熱的方式使磁消融件的溫度升高。
在另一實施例中,加熱線圈係接觸於該磁消融件且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該電源模組的直流電經由該控制模組通過該加熱線圈,該加熱線圈以電阻產生電流熱效應的方式使該磁消融件的溫度升高。
在另一實施例中,加熱線圈係為兩組,其一加熱線圈與磁消融件間具有一既定距離,使加熱線圈以電磁感應加熱的方式使磁消融件的溫度升高;同時,另一加熱線圈係接觸於磁消融件,電源模組提供的直流電通過加熱線圈,加熱線圈以電阻產生電流熱效應的方式使磁消融件的溫度升高。
在另一實施例中,磁消融件包括一頭部、一本體以及一磁消融端,頭部與磁消融端位於本體的相對兩端,頭部係設置於殼體內且磁消融端係露出於殼體,頭部的直徑大於本體的直徑,加熱線圈套設於本體且抵接於頭部。
在另一實施例中,磁消融件為實心金屬構件。
在另一實施例中,磁消融件為儲存液態熱增敏劑之構件,本體與磁消融端呈中空狀且彼此連通而形成一儲存空間,且儲存空間中儲存液態熱增敏劑。
在另一實施例中,磁消融端為封閉狀或針孔狀。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頭部為中空狀,形成一儲存槽,儲存該液態熱增敏劑,該儲存槽與該儲存空間之間設置一閥體,該閥體控制該液態熱增敏劑從該儲存槽進入該儲存空間。
在另一實施例中,閥體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控制模組控制閥體的開閉,以調整儲存於儲存空間中的液態熱增敏劑的量。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更包括一充電線圈、一導磁件以及一蓄電池,導磁件鄰近於充電線圈,且充電線圈及蓄電池電性連接於加熱線圈,殼體的外部的一交變磁場經由導磁件傳導至充電線圈而充電於該蓄電池。
在另一實施例中,充電線圈與電源模組係並聯於該加熱線圈。
在另一實施例中,夾持件包括複數個夾持片,該等夾持片彼此以等間隔的方式設置於開口且夾持磁消融件的外周的複數個位置。
在另一實施例中,夾持件包括兩個夾持片,該等夾持片彼此相隔180度且夾持磁消融件的外周的相對兩位置。
在另一實施例中,夾持件包括三個夾持片,該等夾持片彼此相隔120度且夾持磁消融件的外周的三個位置。
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更包含一控制磁消融件的溫度之溫度感測器以及一與溫度感測器店性連接之溫度感測電路,以及一控制電源模組的電力並提供至加熱線圈的時間之計時元件。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更包括一啟動開關,其設置於殼體的外周面且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啟動開關啟動控制模組。
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使用蓄電池或一次性電池之電源模組,可解決現有技術中使用纜線傳輸電力所造成的限制操作的問題,而且使用電磁規格符合電磁安全標準,且殼體具電磁屏蔽,可減小電磁波影響的距離範圍,不會對患者體內的其他電子輔具或是其他電子儀器造成影響。另外,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使用可拆卸的磁消融件的結構,對不同的患者可以更換磁消融件,避免重複使用而導致感染的問題。
請參閱第1A圖及第2圖,其表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包括一殼體10、一夾持件20、一磁消融件30、一加熱線圈40、一控制模組50以及一電源模組60。
殼體10具有一開口11。夾持件20設置於開口11。本實施例的殼體10呈圓筒狀,殼體10的一軸向端部呈封閉狀,另一軸向端部設有開口11,在本實施例中,開口11呈圓孔狀。夾持件20設置在開口11,如第1A圖所示,夾持件20具有兩個夾持片21,兩個夾持片21分別設置在相隔180度角距離的位置。
磁消融件30為電、磁及熱的導體,例如金屬或合金,且經由開口11可拆卸地穿設於殼體10且由夾持件20夾持定位,磁消融件30係部分露出於殼體10。本實施例的磁消融件30呈圓柱狀且經由開口11插置於殼體10中。夾持件20的兩夾持片21抵接夾持於磁消融件30的外周面,夾持片21的形狀可配合圓柱形的磁消融件30而呈圓弧形。由於磁消融件30在使用時溫度會升高,因此夾持片21可使用耐熱或絕熱材質製成,例如陶瓷或耐熱塑膠,除了延長夾持片21的使用壽命,也可以避免磁消融件30的熱經由夾持片21傳遞至殼體10,造成使用者的不適。殼體10也可以用耐熱或絕熱材質製成,例如塑膠或木材。在殼體10的外周面設置一啟動開關12,啟動開關12用來啟動後述的控制模組50,進而藉由電流使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
請參閱第1B圖,其表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相同,相同的元件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第二實施例的夾持件20具有三個夾持片21,三個夾持片21分別設置在相隔120度角距離的位置,以夾持定位磁消融件30。
請參閱第2圖,其表示第1A圖或第1B圖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內部詳細結構。如第2圖所示,磁消融件30為具有實心結構的元件且經由開口11穿設於殼體10,夾持件20於開口11夾持定位磁消融件30。磁消融件30包括一頭部31、一本體32以及一磁消融端33,頭部31與磁消融端33位於本體32的相對兩端,頭部31係設置於殼體10內且磁消融端33係露出於殼體10,頭部31的直徑大於本體32的直徑。
加熱線圈40設置於殼體10內且套設於磁消融件30,加熱線圈40套設於磁消融件30的本體32且抵接於頭部31。在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中,加熱線圈40與磁消融件30間具有一既定距離。據此,透過該加熱線圈40連接於該直流轉交流電路54,且與該磁消融件30間具有該既定距離,該電源模組60的直流電輸入該直流轉交流電路54後輸出一交流電,且該交流電通過該加熱線圈40,使該加熱線圈40以電磁感應加熱的方式使該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
請參閱第3圖,其表示以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進行微創腫瘤消融術。醫療人員D手持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殼體10,並以磁消融件30的磁消融端33接觸於患者P的腫瘤B進行消融治療。
請參閱第4圖,其表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三實施例。第三實施例的結構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相同,相同的元件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加熱線圈40係接觸於磁消融件30,而且加熱線圈40可以是電阻值大的材質製成,例如鐵鉻鋁合金或鎳鉻合金。 電源模組60的電流通過加熱線圈40後,藉由電流熱效應使加熱線圈40發熱,熱經由加熱線圈40傳導至磁消融件30。本實施例的控制模組50也可以不設置直流轉交流電路54,電源模組60的電流經由控制模組50的電源管理元件53直接通過加熱線圈40。本實施例的加熱線圈40由於是利用電流熱效應的方式將熱傳導至磁消融件30,為了避免熱在磁消融件30的傳導距離過長而造成磁消融端33與加熱線圈40的溫度差過大,而使磁消融端33的溫度不足,加熱線圈40設置在鄰接於開口11處,這樣加熱線圈40在磁消融件30上與磁消融端33之間可以得到最短的熱傳導距離。
請參閱第5圖,其表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四實施例。第四實施例的結構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相同,相同的元件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第四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加熱線圈40同時設有兩組,一組為接觸式之加熱線圈,並以電流熱效應對磁消融件30進行加熱,另一組為非接觸式之加熱線圈,並以電磁感應對磁消融件30進行加熱,以透過兩種加熱機制達到輔助加熱之效果;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以下將非接觸式之加熱線圈符號以加熱線圈40表示,且接觸式之加熱線圈符號以第二加熱線圈70表示:
其中,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除了包括一組加熱線圈40之外,更包括另一組第二加熱線圈70,第二加熱線圈70與第4圖所示的第三實施例的利用電流熱效應加熱磁消融件30的加熱線圈40相同。第二加熱線圈70經由電源管理元件53連接於電源模組60,處理器52控制電源管理元件53使電源模組60的直流電的一部分經由直流轉交流電路54轉換成交流電後通過加熱線圈40,以電磁感應的方式使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處理器52控制電源管理元件53使電源模組60的直流電的另一部分直接通過第二加熱線圈70,以電流熱效應的方式使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
再請一併參閱第6圖所示,係為表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的控制模組控制磁消融件的加熱時間及加熱溫度的示意圖;其中,該控制模組50至少包括一電路板51、一處理器52、一電源管理元件53、一溫度感測器55、一溫度感測電路57,且該電路板51、該電源管理元件53、該溫度感測器55、該計時元件56及該溫度感測電路57電性連接該處理器52。據此,控制模組50可以透過該溫度感測器55,用以感測磁消融件30的溫度,並將溫度訊號傳送至溫度感測電路57,再輸出溫度訊號至處理器52,處理器52藉由電源管理元件53調整通過加熱線圈40的電流,而進行磁消融件30的溫度調控。此外,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該控制模組50進一步更包含一直流轉交流電路54及一IoT模組58(Internet of Things Module,簡稱IoT模組);據此,透過該IoT模組58設置於該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內,使其能夠接收或傳送一資訊封包,該資訊封包可儲存記載醫囑資訊或手術資訊,藉以有效設定或監控消融治療的進行,並記載消融手術之資訊,例如:加熱時間、插入深度或者患處的寬度等,並將消融手術資訊彙整於一大數據庫中,使其能夠有效整合所有病患之消融資訊,以供後續設定與紀錄的使用之作用。
控制模組50設置於殼體10內且電性連接於加熱線圈40。處理器52、電源管理元件53及直流轉交流電路54、溫度感測電路57、IoT模組58設置在電路板51上,電源管理元件53連接於直流轉交流電路54,處理器52連接於電源管理元件53。電源模組60設置於殼體10內且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50,電源模組60電性連接於直流轉交流電路54,加熱線圈40也電性連接於直流轉交流電路54。電源模組60的電力經由控制模組50提供至加熱線圈40,加熱線圈40與磁消融件30產生電磁效應,使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在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中,電源模組60的直流電輸入直流轉交流電路54後輸出一交流電,且交流電通過加熱線圈40,加熱線圈40以電磁感應加熱的方式使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即交流電通過加熱線圈40產生交變的磁場,此交變的磁場藉由電磁感應的方式在磁消融件30上產生交流磁滯損耗或渦電流(eddy current),而使磁消融件30的溫度逐漸升高。另外,為避免電流通過加熱線圈40時產生能量損耗,加熱線圈40可以是具大的磁滯材料的製成,例如含鐵成分,或電的良導體製成,例如銅。
另外,由於加熱線圈40是利用電磁感應的方式使磁消融件30的溫度逐漸升高,為了防止電磁波從開口11洩漏出而影響患者體內的電子輔具,加熱線圈40設置在離開口11較遠的位置,例如設置在磁消融件30的頭部31處。另外,可以在殼體10的內表面設置金屬層或加裝金屬網,金屬層或金屬網可對殼體10內部的加熱線圈40產生的電磁波發揮屏蔽或吸收的作用,而防止電磁波影響患者體內的電子輔具。藉此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電磁波的影響範圍不超過5毫米(mm)。
如第6圖所示,其中該控制模組50至少包括一電路板51、一處理器52、一電源管理元件53、一溫度感測器55、一計時元件56、一溫度感測電路57,且該電路板51、該電源管理元件53、該溫度感測器55、該計時元件56及該溫度感測電路57電性連接該處理器52。控制模組50控制通過加熱線圈40的電流大小並藉此控制磁消融件30的溫度,控制模組50也可以包括一計時元件56,計時元件56可以計算加熱時間,在到達加熱時間之後,控制模組50關斷電源模組60與加熱線圈40的導通。
請參閱第7圖,其表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五實施例。第五實施例的結構部分與第5圖所示的第四實施例的結構相同,相同的元件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第五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的差異在於,第五實施例的磁消融件30的本體32與磁消融端33呈中空狀且彼此連通而形成一儲存空間S1,且磁消融端33為封閉狀(如第7圖)或針孔狀(如第9圖),儲存空間S1中儲存液態熱增敏劑H。液態熱增敏劑H是用於癌症腫瘤熱增敏療法的物質。頭部31為中空狀,形成一儲存槽S2,儲存液態熱增敏劑H,儲存槽S2與儲存空間S1之間設置一閥體V,閥體V控制液態熱增敏劑H從儲存槽S2進入儲存空間S1。閥體V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50,控制模組50控制閥體V的開閉,以調整儲存於儲存空間S1中的液態熱增敏劑H的量。在儲存空間S1中可以設置液面偵測器,藉以偵測液態熱增敏劑H的量,一液面偵測器(圖未標示)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50的處理器52,藉此處理器52控制閥體V的開閉而調整儲存空間S1中液態熱增敏劑H的量。
再者,如第7圖所示,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第五實施例的結構部分與第5圖所示的第四實施例的結構相同,相同的元件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第五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的差異在於,其中,該第二加熱線圈70係為一移動線圈(圖未標示),該移動線圈形成誘導液態熱增敏劑H的磁場組合,透過該加熱線圈40與該第二加熱線圈70兩者的開啟大脈衝時序以加速液態熱增敏劑H加熱,移動線圈經由電源管理元件53連接於電源模組60,處理器52控制電源管理元件53使電源模組60的直流電的經由直流轉交流電路54轉換成交流電後,首先以大脈衝分別控制加熱線圈40與移動線圈的開啟時序,以加速液態熱增敏劑H由針具上方加速往下流動,而後電源模組60的直流電再經由直流轉交流電路54轉換成交流電後到達加熱線圈40,以電磁感應的方式使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
如第8圖所示,控制模組50的處理器52除了控制加熱線圈40的溫度及加熱時間之外,也控制閥體V的開閉,進而調整儲存空間S1中液態熱增敏劑H的量。
請參閱第9圖,表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六實施例。第六實施例的結構部分與第7圖所示的第五實施例的結構相同,相同的元件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第六實施例與第五實施例的差異在於,第六實施例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除了包括電源模組60之外,其更包括一充電線圈80以及一導磁件90及一蓄電池(圖未標示),導磁件90鄰近於充電線圈80,且充電線圈80電性連接於加熱線圈40,殼體10的外部的一交變磁場經由導磁件90傳導至充電線圈80而在充電線圈80產生一交流電,交流電通過直流轉交流電路54連接於接儲電瓶(圖未標示)。殼體10的外部的一交變磁場可以是由一交流電通過一線圈後產生。在本實施例中,加熱線圈40藉由電磁感應的方式使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而另一加熱線圈40為一以電流產熱效應的方式使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之第二加熱線圈70,該第二加熱線圈70亦可為移動線圈(圖未標示);本另一實施例中,加熱線圈40與移動線圈的大脈衝開啟時序加速液態熱增敏劑H由上往下流至加熱線圈40的位置。此外,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該磁消融端33為針孔狀時,其係再透過設置於該磁消融端33之一針孔閥體(圖未標示),針孔閥體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50,閥體V控制液態熱增敏劑H從儲存空間S1流出針孔,以進行消融治療。
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使用電源模組,可解決現有技術中使用纜線傳輸電力所造成的限制操作的問題,而且使用電源模組可減小電磁波影響的距離範圍,不會對患者體內的其他電子輔具造成影響。另外,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使用可拆卸的磁消融件的結構,對不同的患者可以更換磁消融件,避免重複使用而導致感染的問題。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創作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創作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之權利範圍。此外,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語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10:殼體 11:開口 12:啟動開關 20:夾持件 21:夾持片 30:磁消融件 31:頭部 32:本體 33:磁消融端 40:加熱線圈 50:控制模組 51:電路板 52:處理器 53:電源管理元件 54:直流轉交流電路 55:溫度感測器 56:計時元件 57:溫度感測電路 58:IoT模組 60:電源模組 70:第二加熱線圈 80:充電線圈 90:導磁件 B:腫瘤 D:醫療人員 H:液態熱增敏劑 P:患者 S1:儲存空間 S2:儲存槽 V:閥體
第1A圖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1B圖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2圖為第1A圖或第1B圖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剖視圖。 第3圖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使用狀態圖。 第4圖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三實施例的剖視圖。 第5圖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四實施例的剖視圖。 第6圖表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的控制模組控制磁消融件的加熱時間及加熱溫度的示意圖。 第7圖表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五實施例的剖視圖。 第8圖表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五實施例的控制模組控制磁消融件的加熱時間、加熱溫度及液態熱增敏劑的液量。 第9圖表示本創作的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的第六實施例的剖視圖。
10:殼體
12:啟動開關
20:夾持件
30:磁消融件
31:頭部
32:本體
33:磁消融端
40:加熱線圈
50:控制模組
51:電路板
52:處理器
53:電源管理元件
54:直流轉交流電路
60:電源模組

Claims (24)

  1. 一種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至少包括: 一殼體(10),具有一開口(11); 一夾持件(20),設置於該開口(11); 一磁消融件(30),其為電、磁及熱的導體,且經由該開口(11)可拆卸地穿設於該殼體(10)且由該夾持件(20)夾持定位,該磁消融件(30)係部分露出於該殼體(10); 一加熱線圈(40),設置於該殼體(10)內且套設於該磁消融件(30); 一控制模組(50),設置於該殼體(10)內且電性連接於該加熱線圈(40);以及 一電源模組(60),設置於該殼體(10)內且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50); 其中該電源模組(60)的電力經由該控制模組(50)提供至該加熱線圈(40),該加熱線圈(40)與該磁消融件(30)產生電磁效應或電流熱效應,使該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50)至少包括一電路板(51)、一處理器(52)、一電源管理元件(53)、一溫度感測器(55)、一計時元件(56)、一溫度感測電路(57),且該電路板(51)、該電源管理元件(53)、該溫度感測器(55)、該計時元件(56)及該溫度感測電路(57)電性連接該處理器(52)。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50)更包括一直流轉交流電路(54)及一IoT模組(58)(Internet of Things Module,簡稱IoT模組),且該直流轉交流電路(54)及該IoT模組(58)電性連接該處理器(52)。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加熱線圈(40)與該磁消融件(30)間具有一既定距離,使該加熱線圈(40)以電磁感應加熱的方式使該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
  5.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手持式醫療電燒裝置,其中該加熱線圈(40)係接觸於該磁消融件(30)且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50),該電源模組(60)的直流電經由該控制模組(50)通過該加熱線圈(40),該加熱線圈(40)以電阻產生電流熱效應的方式使該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
  6.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加熱線圈(40)係為兩組,其一該加熱線圈(40)與該磁消融件(30)間具有一既定距離,使該加熱線圈(40)以電磁感應加熱的方式使該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同時,另一該加熱線圈(40)係接觸於該磁消融件(30),該電源模組(60)提供的該直流電通過該加熱線圈(40),該加熱線圈(40)以電阻產生電流熱效應的方式使該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磁消融件(30)包括一頭部(31)、一本體(32)以及一磁消融端(33),該頭部(31)與該磁消融端(33)位於該本體(32)的相對兩端,該頭部(31)係設置於該殼體(10)內且該磁消融端(33)係露出於該殼體(10),該頭部(31)的直徑大於該本體(32)的直徑,該加熱線圈(40)套設於該本體(32)且抵接於該頭部(31)。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磁消融件(30)為實心金屬構件。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本體(32)與該磁消融端(33)呈中空狀且彼此連通而形成一儲存空間(S1),且該儲存空間(S1)中儲存一液態熱增敏劑(H)。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磁消融端(33)為封閉狀或針孔狀。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頭部(31)為中空狀,形成一儲存槽(S2),儲存該液態熱增敏劑(H),該儲存槽(S2)與該儲存空間(S1)之間設置一閥體(V),該閥體(V)控制該液態熱增敏劑(H)從該儲存槽(S2)進入該儲存空間(S1)。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閥體(V)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50),該控制模組(50)控制該閥體(V)的開閉,以調整儲存於該儲存空間(S1)中的該液態熱增敏劑(H)的量。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更包括一充電線圈(80)、一導磁件(90)以及一蓄電池,該導磁件(90)鄰近於該充電線圈(80),且該充電線圈(80)電性連接於該加熱線圈(40),該殼體(10)的外部的一交變磁場經由該導磁件(90)傳導至該充電線圈(80)而充電於該蓄電池。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充電線圈(80)與該電源模組(60)係並聯於該加熱線圈(40)。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50)至少包括一電路板(51)、一處理器(52)、一電源管理元件(53)、一溫度感測器(55)、一計時元件(56)、一溫度感測電路(57),且該電路板(51)、該電源管理元件(53)、該溫度感測器(55)、該計時元件(56)及該溫度感測電路(57)電性連接該處理器(52)。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50)更包括一直流轉交流電路(54)、一IoT模組(58)(Internet of Things Module,簡稱IoT模組),且該直流轉交流電路(54)及該IoT模組(58)電性連接該處理器(52)。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加熱線圈(40)係套設於該磁消融件(30)且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50),且該充電線圈(80)與該電源模組(60)係並聯於該加熱線圈(40),且該加熱線圈(40)係連接於該直流轉交流電路(54),並與該磁消融件(30)間具有一既定距離,該電源模組(60)的直流電輸入該直流轉交流電路(54)後輸出一交流電,且該交流電通過該加熱線圈(40),使該加熱線圈(40)以電磁感應加熱的方式使該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
  18.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加熱線圈(40)係接觸於該磁消融件(30)且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50),且該充電線圈(80)與該電源模組(60)係並聯於該加熱線圈(40),該電源模組(60)的直流電經由該控制模組(50)通過該加熱線圈(40),該加熱線圈(40)以電阻產生電流熱效應的方式使該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
  19.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加熱線圈(40)係為兩組,其一該加熱線圈(40)連接於該直流轉交流電路(54),且與該磁消融件(30)間具有一既定距離,該電源模組(60)的直流電輸入該直流轉交流電路(54)後輸出一交流電,且該交流電通過該加熱線圈(40),且該充電線圈(80)與該電源模組(60)係並聯於該加熱線圈(40),使該加熱線圈(40)以電磁感應加熱的方式使該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同時,另一該加熱線圈(40)係接觸於該磁消融件(30),該電源模組(60)提供的該直流電通過該加熱線圈(40),且該充電線圈(80)與該電源模組(60)係並聯於該加熱線圈(40),該加熱線圈(40)以電阻產生電流熱效應的方式使該磁消融件(30)的溫度升高。
  2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夾持件(20)包括複數個夾持片(21),該等夾持片(21)彼此以等間隔的方式設置於該開口(11)且夾持該磁消融件(30)的外周的複數個位置。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夾持件(20)包括二個夾持片(21),該等夾持片(21)彼此相隔180度且夾持該磁消融件(30)的外周的二個位置。
  22.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夾持件(20)包括三個夾持片(21),該等夾持片(21)彼此相隔120度且夾持該磁消融件(30)的外周的三個位置。
  2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50)更包含一控制該磁消融件(30)的溫度之溫度感測器(55)、一與該溫度感測器(55)電性連接之溫度感測電路(57),以及一控制該電源模組(60)的該電力提供至該加熱線圈(40)的時間之計時元件(56)。
  2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其更包括一啟動開關(12),其設置於該殼體(10)的外周面且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50),該啟動開關(12)啟動該控制模組(50)。
TW109209413U 2020-07-22 2020-07-22 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 TWM606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9413U TWM606707U (zh) 2020-07-22 2020-07-22 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9413U TWM606707U (zh) 2020-07-22 2020-07-22 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6707U true TWM606707U (zh) 2021-01-21

Family

ID=75239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9413U TWM606707U (zh) 2020-07-22 2020-07-22 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6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4559B2 (ja) 蒸気アブ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2867538A (zh) 美容医疗装置
WO2011037235A1 (ja) 生体加熱装置及び温度制御方法
TWI653966B (zh) 腫瘤消融系統
KR20130128926A (ko) 고주파 열치료용 중첩형 바이폴라 전극
TWM606707U (zh) 手持式醫療磁消融裝置
CN103654946A (zh) 电热治疗针
CN205672215U (zh) 电磁感应热温控仪
CN106344398A (zh) 一种治疗各种疼痛及多种疑难杂症的创新火针仪
TWI644589B (zh) 加熱系統
US10398493B2 (en) Heating system
JP3196760U (ja) 揉み温灸器
CN109662774B (zh) 非侵入式热消融装置与方法
Chang et al. Effects of flexible induction coil pitch on the heating performance of thermotherapy needles
CN105902391A (zh) 电磁感应热温控仪
Chen et al. Thermotherapy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with new magnetic-wrapped coil design
KR20090011157A (ko) 외부에서 인가된 전자기파에 의해 온도가 변하는 한방침
CN108578893B (zh) 一种腔内超声定位的磁滞加热治疗装置
CN209966547U (zh) 一种用于兼容核磁共振的微波消融仪辅助系统
CN113456208A (zh) 一种可实现测温和控温的实体肿瘤治疗系统
KR20050080004A (ko) 유도가열식 온침 발열치료기
CN110890795A (zh) 一种基于非接触供电的肿瘤热消融装置
TW201444525A (zh) 用於加熱熱療針的線圈整合墊板
CN206403801U (zh) 一种穿刺针
TWM643005U (zh) 無線傳能電熱針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