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8702U - 臉部防護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臉部防護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8702U
TWM598702U TW109204314U TW109204314U TWM598702U TW M598702 U TWM598702 U TW M598702U TW 109204314 U TW109204314 U TW 109204314U TW 109204314 U TW109204314 U TW 109204314U TW M598702 U TWM598702 U TW M59870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protection device
wearer
outer sides
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4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雅絲
李政達
Original Assignee
楊雅絲
李政達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楊雅絲, 李政達 filed Critical 楊雅絲
Priority to TW109204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8702U/zh
Priority to CN202020729815.4U priority patent/CN212994536U/zh
Publication of TWM598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8702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臉部防護裝置,包括透明、不透氣且不吸水材質製成的一個面罩,面罩包括兩個切槽以及兩個延伸腳,一個口罩包括的兩個掛繩穿過切槽,面罩兩個延伸腳彎折形成兩個結合孔與口罩的兩條掛繩結合,如此面罩覆蓋在口罩以及配戴者的眼睛外側,使得飛沫只能沾附於面罩上,或者配戴者打噴嚏或咳嗽時的氣流被面罩阻擋,使得配戴者降低被感染以及感染他人的機率。

Description

臉部防護裝置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面罩,尤指一種適合被安裝在口罩外側,覆蓋於口罩與眼睛的外側,可以遮擋飛沫直接噴濺於眼睛或口罩上。
飛沫是人類疾病傳染的一大途徑,因此人們通常藉由配戴口罩遮住口鼻防止飛沫直接噴濺到口鼻之後,經由呼吸將病毒或細菌吸入人體之內,並且配戴口罩遮住口鼻之後,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飛沫噴濺的距離,如此可以有效地降低傳染疾病的機率。
然而病毒不斷的演化,現已經有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可能可以存活在口罩上長達一個星期,而且病毒的體積相當小可以通過口罩的孔隙,因此若配戴的口罩沾附飛沫,人們在呼吸之間也有機率將病毒吸入體內。
此外,一般口罩只能摀住口鼻,眼睛是外露的,而飛沫若噴濺到眼睛,病毒仍然有機率能夠進入人體內使人患病,這樣的問題是需要改進的。
為解決飛沫直接沾附於口罩或噴濺至眼睛的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臉部防護裝置,適合用來結合在口罩的外側,包括:透明但不透氣的一個面罩,包括一個本體,本體包括隔開的一個上端以及一個下端,本體進一步包括形成在上、下端之間的兩個外側,本體又包括分別形成在兩個外側的兩支延伸腳,在上、下端之間且位於本體上形成兩個卡合縫,兩支延伸腳各自包括的一個卡合部與兩個卡合縫可拆卸地結合區隔出兩個結合孔。
本創作的面罩的覆蓋在口罩與眼睛(或眼鏡)的外側,並且兩個外側介於配戴者的兩耳之間,使得配戴者的臉部幾乎被面罩覆蓋,因此可以防止空氣中的飛沫直接噴濺到配戴者的臉部、眼睛或口罩上,降低被病毒或細菌沾附於眼睛、嘴巴或口罩上的機率,進一步降低經由呼吸或黏膜被病毒或細菌感染的風險。
再者,面罩不透氣的設計也可以降低配戴者感染他人的機率,因為即使配戴者本身已經患病,當配戴者打噴嚏或咳嗽時,雖然配戴者的氣體、飛沫可以通過口罩,但面罩不透氣的設計可以大幅度地阻隔氣體、飛沫飛散的距離,因此也可以降低具有感染力的配戴者感染他人的風險。
其中該面罩進一步包括形成在本體上且位於兩個卡合縫與下端之間的兩個切槽。
所述面罩由透明、不透氣且不吸水的聚丙烯(PP/Polypropylene)材質製成。
本創作提供另一臉部防護裝置,包括:一個口罩,配置成可配戴於人臉上並且可透氣地摀住口鼻,透明但不透氣的一個面罩,可拆卸地與口罩結合且位於口罩的外側。
其中面罩包一個本體,本體包括兩個外側以及形成在兩個外側的兩個延伸腳,各延伸腳各自包括一個卡合部,本體上形成相互隔開的兩個卡合縫,各延伸腳的卡合部可拆卸地與各卡合縫卡合,使得兩個延伸腳形成區隔出兩個結合孔,該口罩具有的兩條掛繩與兩個結合孔結合,使得配戴口罩時,兩條掛繩拉動面罩彎曲成弧面。
其中面罩進一步包括形成在本體上的兩個切槽,所述口罩的兩條掛繩分別穿過對應的切槽。
其中面罩包括一個上端與一個下端以及在上、下端之間延伸的兩個外側,上端的高度高於配戴者眼睛的高度,下端的高度低於配戴者嘴巴的高度,兩個外側介於人的兩耳之間。
在配合圖式說明本創作的說明性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之下將可更清楚瞭解本創作。
本創作是一種附加在口罩外側的透明但不透氣的面罩,所述面罩20與一個口罩36(如第2、3圖所示)一同構成一個臉部防護裝置10。參閱第1~2圖所示,其中所述口罩36包括可以過濾空氣的一個遮擋部38,遮擋部38通常由至少一層透氣材質構成,例如常見的活性碳口罩有三層結構,最外層為不織布,中間層是活性碳碳布,面向口鼻的一層是吸水布,所述口罩36進一步包括設置在口罩兩側的兩條掛繩40,並且所述掛繩40可以是有彈性或沒有彈性的材質製成。所述口罩36配戴在人體的臉上,遮擋部38摀住配戴者臉上的口、鼻,兩條掛繩40分別繫於配戴者的雙耳,如此配戴者呼吸的氣流大部分都要通過口罩36的遮擋部38的過濾,降低病毒或細菌進入人體的機率,同時也降低病毒或細菌透過呼吸、噴嚏或咳嗽之類的行為噴濺至大氣中的數量。
本創作的臉部防護裝置進一步包括可與口罩36結合的一個面罩20,所述面罩20是由透明的材質製成,進一步面罩20較佳採用透明但不透氣且不吸水的材質製成,例如面罩20可以由透明、不透氣且不吸水的聚丙烯(PP/Polypropylene)材質製成,所述聚丙烯材質為可回收利用的安全材料。
所述面罩20包括一個本體21,本體21包括相互隔開的一個上端22以及一個下端24,本體21進一步包括形成在上、下端22、24之間延伸且相互隔開的兩個外側26,在兩個外側26處進一步延伸L形的兩個延伸腳32,各延伸腳32各自包括位於末端的一個卡合部34,面罩20進一步包括形成在本體21上且位於上端22與下端24之間的兩個卡合縫30,面罩20還包括形成在本體21上且位於兩個卡合縫30與下端24之間相互隔開的兩個切槽28,各切槽28的兩端設置由圓孔構成的兩個定位孔28A,實質上各定位孔28A的孔徑略小於口罩36的掛繩40,在較佳的實施立中,所述兩個卡合縫30位於上端22與兩個延伸腳32的卡合部34之間。
參閱第2、3圖所示的實施例,是在配戴口罩36的情況下使用面罩20,實質上在配戴口罩36前可以先將口罩36平鋪在面罩20上,並且使口罩36的兩條掛繩40分別穿過切槽28,並且將掛繩40拉開容置在各定位孔28A內(如第2圖所示),使得掛繩40不容易在切槽28內滑動。參閱第3圖所示,面罩20的兩延伸腳32繞過各掛繩40並且朝向各卡合縫30彎曲,各延伸腳32的卡合部34與卡合縫30可拆卸地卡合,如此各延伸腳32區隔出一個結合孔35,所述的各掛繩40也分別與各結合孔35結合(交纏)。
參閱第2、3圖所示,在這樣的狀態,透明、不透氣且不吸水的面罩20覆蓋在口罩36的外側,並且面罩20的上端22高於口罩36的上端,面罩20的下端24大致上只比口罩36的底端高一些。配戴時,使口罩36對準配戴者的口、鼻,往兩耳拉動口罩36的兩條掛繩40,如此口罩36會覆蓋在配戴者的口、鼻外側,兩條掛繩40透過兩個切槽28以及兩個延伸腳32牽動面罩20順著配戴者的臉部彎曲(如第3圖所示),因此面罩20以及口罩36順利地穿戴在配戴者的臉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口罩36只覆蓋在配戴者的口、鼻外側,但面罩20的上端22被設計成配戴後高於配戴者的眼睛,因此實質上配戴者的眼睛外側覆蓋有面罩20,而透明設計的面罩20雖然覆蓋在配戴者眼睛的外側,卻不會影響配戴者的視線,以及配戴後面罩20的兩個外側26介於配戴者的兩耳之間,換句話說大致上整個配戴者的臉部都被面罩20所覆蓋。
本創作面罩20的設計也不會影響口罩36的透氣,因為配戴者的臉部並非平面,所以口罩36配戴於臉上時,也非平面狀,而撓性較口罩36差的面罩20覆蓋在口罩36外側時,會因為口罩36不平整的表面使得面罩20與口罩36之間具有間隙,這些間隙允許配戴者呼吸時排氣或吸氣。
有一些配戴者本身戴有眼鏡也適用於本創作的面罩20,參閱第4圖所示為有眼鏡下的使用情況,關於口罩36與面罩20的結合與第3圖所示相同不再贅述,所述眼鏡42包括一個鏡片架44以及從鏡片架44兩側延伸的兩個眼鏡腳46,所述鏡片架44用來提供設置鏡片與鼻樑架,眼鏡腳46則用來附掛於雙耳上。
在有眼鏡42的情況下,是將眼鏡42的兩個眼鏡腳46分別穿過兩個延伸腳32區隔出的結合孔35,使眼鏡42與面罩20結合,如此面罩20位於眼鏡42的外側,配戴者可以同時穿戴口罩36、眼鏡42以及面罩20。
本創作的面罩20的覆蓋在口罩36與眼睛(或眼鏡42)的外側,並且兩個外側26介於配戴者的兩耳之間,使得配戴者的臉部幾乎被面罩20覆蓋,因此可以防止空氣中的飛沫直接噴濺到配戴者的臉部、眼睛或口罩上,降低被病毒或細菌沾附於眼睛、嘴巴或口罩上的機率,進一步降低經由呼吸或黏膜被病毒或細菌感染的風險。
此外,即使面罩20上沾附飛沫,並且沾附的飛沫中含有病毒或細菌,因為面罩20不透氣的設計,配戴者也不容易因此吸入足以致病的病毒或細菌,可以降低配戴者被病毒或細菌感染的風險。
再者,面罩20不透氣的設計也可以降低配戴者感染他人的機率,因為即使配戴者本身已經患病,當配戴者打噴嚏或咳嗽時,雖然配戴者的氣體、飛沫可以通過口罩36,但面罩20不透氣的設計可以大幅度地阻隔氣體、飛沫飛散的距離,因此也可以降低具有感染力的配戴者感染他人的風險。
本創作的基本教導已加以說明,對具有本領域通常技能的人而言,許多延伸和變化將是顯而易知者。舉例言之,例如在面罩20的哇表面大致上位於卡合縫30與下端24之間也可以印刷圖案,只要這些印刷圖案高度不高於配戴者的眼睛影顯視線即可。
由於說明書揭示的本創作可在未脫離本創作精神或大體特徵的其它特定形式來實施,且這些特定形式的一些形式已經被指出,所以,說明書揭示的實施例應視為舉例說明而非限制。本創作的範圍是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而不是由上述說明所界定,對於落入申請專利範圍的均等意義與範圍的所有改變仍將包含在其範圍之內。
10:臉部防護裝置 20:面罩 21:本體 22:上端 24:下端 26:外側 28:切槽 28A:定位孔 30:卡合縫 32:延伸腳 34:卡合部 35:結合孔 36:口罩 38:遮擋部 40:掛繩 42:眼鏡 44:鏡片架 46:眼鏡腳
第1圖為面罩的展開圖。
第2圖為面罩與口罩結合後的展開圖。
第3圖是模擬面罩與口罩配戴於配戴者臉部時的狀態圖。
第4圖是模擬面罩與口罩配戴於配戴者臉部並且配戴者有戴眼鏡時的狀態圖。
所有圖式係僅便於解釋基本教導而已,圖式中將對構成說明用實施例之元件的數目、位置、關係、及尺寸之延伸將有所說明或在閱讀及了解以下描述後屬於業界技能。另外,在閱讀及了解以下描述後,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強度、及類似要求之精確尺寸及尺寸比例之改變亦屬業界技能。
在不同圖式中係以相同標號來標示相同或類似元件;另外請了解文中諸如“頂部”、“底部” 、“第一”、“第二”、“向前”、“向後”、“反向”、“前”、“後”、“高度”、“寛度”、“長度”、“端”、“側”、“水平”、“垂直”等等及類似用語係僅便於看圖者參考圖中構造以及僅用於幫助描述說明用實施例而已。
10:臉部防護裝置
20:面罩
21:本體
22:上端
24:下端
26:外側
28:切槽
28A:定位孔
30:卡合縫
32:延伸腳
34:卡合部
35:結合孔
36:口罩
38:遮擋部
40:掛繩

Claims (8)

  1. 一種臉部防護裝置,適合用來結合在口罩的外側,包括: 透明但不透氣的一個面罩,包括一個本體,本體包括隔開的一個上端以及一個下端,本體進一步包括形成在上、下端之間的兩個外側,本體又包括分別形成在兩個外側的兩支延伸腳,在上、下端之間且位於本體上形成兩個卡合縫,兩支延伸腳各自包括的一個卡合部與兩個卡合縫可拆卸地結合區隔出兩個結合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臉部防護裝置,其中該面罩進一步包括形成在本體上且位於兩個卡合縫與下端之間的兩個切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臉部防護裝置,所述面罩由透明、不透氣且不吸水的聚丙烯(PP/Polypropylene)材質製成。
  4. 一種臉部防護裝置,包括: 一個口罩,配置成可配戴於人臉上並且可透氣地摀住口鼻; 透明但不透氣的一個面罩,可拆卸地與口罩結合且位於口罩的外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臉部防護裝置,其中面罩包一個本體,本體包括兩個外側以及形成在兩個外側的兩個延伸腳,各延伸腳各自包括一個卡合部,本體上形成相互隔開的兩個卡合縫,各延伸腳的卡合部可拆卸地與各卡合縫卡合,使得兩個延伸腳形成區隔出兩個結合孔,該口罩具有的兩條掛繩與兩個結合孔結合,使得配戴口罩時,兩條掛繩拉動面罩彎曲成弧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臉部防護裝置,其中面罩進一步包括形成在本體上的兩個切槽,所述口罩的兩條掛繩分別穿過對應的切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臉部防護裝置,其中面罩包括一個上端與一個下端以及在上、下端之間延伸的兩個外側,上端的高度高於配戴者眼睛的高度,下端的高度低於配戴者嘴巴的高度,兩個外側介於人的兩耳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臉部防護裝置,所述面罩由透明、不透氣且不吸水的聚丙烯(PP/Polypropylene)材質製成。
TW109204314U 2020-04-14 2020-04-14 臉部防護裝置 TWM598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4314U TWM598702U (zh) 2020-04-14 2020-04-14 臉部防護裝置
CN202020729815.4U CN212994536U (zh) 2020-04-14 2020-05-07 脸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4314U TWM598702U (zh) 2020-04-14 2020-04-14 臉部防護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8702U true TWM598702U (zh) 2020-07-21

Family

ID=72601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4314U TWM598702U (zh) 2020-04-14 2020-04-14 臉部防護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94536U (zh)
TW (1) TWM59870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5261A (zh) * 2020-12-21 2021-03-19 厦门蓝星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抗菌型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94536U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42835B1 (ko) 일회용 황사 마스크
WO2016204455A1 (ko) 마스크
US20220071322A1 (en) Respiratory mask
KR102273386B1 (ko) 흘러내림과 김서림방지 기능을 갖는 덴탈마스크
KR20180002801U (ko) 이중 구조의 방진 마스크
TWM598702U (zh) 臉部防護裝置
US11324264B2 (en) Facial mask with expandable rib structures
CN210960531U (zh) 呼吸双通道防雾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口罩
KR102286176B1 (ko) 미세먼지용 코 마스크
TWM598709U (zh) 具有雙層氣室的立體口罩結構
US20220312867A1 (en) Facemask with an Integrated Slit to Exhaust Exhaled Air
JP3230429U (ja) マスク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マスク
KR20220059144A (ko) 골프 마스크
JP3228069U (ja) 快適呼吸マスク
JP3227223U (ja) フィルター付きマスク
WO2021196060A1 (zh) 一种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半身护具
JP2023020779A (ja) 呼吸器感染症防護呼吸装具
JP3235227U (ja) クシャミなど経口大量発散飛沫を捕集、ろ過、ズーム機能が有するマスク
CN215737019U (zh) 避免眼部雾气的密封式女用防护衣
JP2017061763A (ja) マスク
JP3230556U (ja) マスク
KR200496949Y1 (ko) 비강 및 구강 분리 호흡형 마스크
CN212036135U (zh) 一种口罩
JP3233269U (ja) インナーマスク
JP3232662U (ja) マス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