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7779U - 共培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共培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7779U
TWM597779U TW109204629U TW109204629U TWM597779U TW M597779 U TWM597779 U TW M597779U TW 109204629 U TW109204629 U TW 109204629U TW 109204629 U TW109204629 U TW 109204629U TW M597779 U TWM597779 U TW M59777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cultivation device
adapter
cultivation
cultur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4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玟繽
陳彥霖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Priority to TW109204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7779U/zh
Priority to CN202021008385.3U priority patent/CN212955180U/zh
Publication of TWM597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777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共培養裝置。該共培養裝置包括:至少兩個培養容器、銜接環及阻隔膜。培養容器具有培養腔室,且培養容器的壁上包括具有一開口之至少一銜接管。銜接環具有對應於銜接管外徑的尺寸。阻隔膜為具有孔洞的親水性通透膜材。其中,阻隔膜設置於銜接環中,並將銜接環分別與培養容器的銜接管卡合,以阻隔膜阻隔在兩個銜接管之間的方式,使培養容器彼此對接。

Description

共培養裝置
本創作關於一種培養裝置,具體而言,關於一種用於將不同種生物樣本進行共培養之共培養裝置。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所研究的生物機制更趨複雜。尤以微生物、細胞等之間存在各種複雜的相互作用,例如微生物可能產生各種物理或化學訊號,而另一種微生物或細胞可能對應於該訊號反應,而達到特定的生物學功能。因此,細胞或微生物對於微環境間的相互作用極為敏感,為了理解此類的相互作用,而建立出模擬體內環境之培養系統,因而發展出共培養技術。
微生物共培養系統是一種用於評估微生物群落中沉默基因活化和代謝產物多樣性的方法。在習知共培養系統中,通常將2種或以上的微生物、細胞共同培養於同一環境中。然而,在上述的共培養系統難以評估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量,尤其是在培養3種以上的微生物的狀況下,更難以觀察對單一物種的影響。
因此,具有能夠對不同種類微生物或細菌進行共培養,同時能僅對單一物種進行評估或調控是目前重要的課題。
本創作有鑑於上述習知問題,提供一種平行共培養膜的生物反應器(parallel co-culture membrane bioreactor, PMB),可實現單獨培養一種微生物或細胞,使其之間不混合培養,但其代謝物質能穿透膜材,進而能夠評估微生物或細胞之相互作用的狀況,同時能夠僅對單一微生物或細胞進行觀察或調控。
根據一些實施例,本創作提供一種共培養裝置,其為平行共培養膜的生物反應器(parallel co-culture membrane bioreactor, PMB),該共培養裝置包括:至少兩個培養容器、銜接環以及阻隔膜。該至少兩個培養容器分別具有培養腔室,且該培養容器的壁上包括具有連通至該培養腔室的開口之至少一銜接管。該銜接環具有對應於該銜接管外徑的尺寸。該阻隔膜是由親水性通透膜材所構成。其中,阻隔膜設置於銜接環中,並將銜接環分別與培養容器的銜接管卡合,以阻隔膜阻隔在兩個銜接管之間的方式,使該培養容器彼此對接。
為了讓本創作之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一些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說明本創作共培養裝置的一些實施例。然而,可輕易了解本創作實施例提供許多合適的創作概念而可實施於廣泛的各種特定背景。所揭露的特定實施例僅用於說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創作,並非用以侷限本創作的範圍。
在此,「約」、「大約」之用語通常表示在一給定值或範圍的+/-20%之內,較佳是+/-10%之內,且更佳是+/-5%之內,或+/-3%之內,或+/-2%之內,或+/-1%之內,或+/-0.5%之內。在此給定的數量為大約的數量,亦即在沒有特定說明「約」、「大約」的情況下,仍可隱含「約」、「大約」之含義。
在此,「大抵上」、「實質上」之用語通常表示在一給定值或範圍的90%之內,且例如是95%之內,或98%之內,或99%之內。
再者,此處可能使用空間上的相對用語,例如「在……之下」、「在……下方」、「下方的」、「在……上方」、「上方的」和其他類似的用語可用於此,以便描述如圖所示之一元件或部件與其他元件或部件之間的關係。此空間上的相關用語除了包含圖式繪示的方位外,也包含使用或操作中的裝置的不同方位。當裝置被轉至其他方位時(旋轉90度或其他方位),則在此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可同樣依旋轉後的方位來解讀。除非另外定義,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語(包括技術及科學用語)具有與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義。能理解的是這些用語,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用語,應被解讀成具有與相關技術及本創作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應以理想化或過度正式的方式解讀,除非在此特別定義。
定義
如本文中所用的用語「生物樣本(bio-sample)」通常主要是指微小有機體或顯微有機體(無法以肉眼觀察者),且意欲包括適用於本創作共培養裝置進行培養之樣本。作為生物樣本的實例,可舉出細胞、細菌、真菌、酵母、病毒、藻類孢子、古生菌或原生生物等。
如本文中所用的用語「培養」指的是使微生物或細胞生長在人工控制的環境當中。於本創作中,培養過程是利用本創作的培養裝置以所屬技術領域中的生物樣本和培養條件來進行。任何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根據所選擇的細胞、菌種類型輕易地控制培養過程。具體而言,本創作所述的培養可以是分批式、連續式、或分批補料式的培養,但本創作不限於此。
首先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其分別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100的示意圖、爆炸圖及平面圖。共培養裝置100主要包含兩個培養容器10、夾持具20、銜接環21、阻隔膜60、攪拌裝置40及pH探針50。兩個培養容器10中分別具有培養腔室,該培養腔室可用於培養生物樣本,且各培養容器10的壁上包括一個銜接管11,且頂部設置有寬口的培養瓶口,該培養瓶口可以可拆卸式的蓋子30密封,以供使用者通過培養瓶口進行植菌、更換培養基等操作。
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培養容器10中的培養腔室體積可為100至1000 mL,較佳為250~500 mL,但本創作不限於此,例如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100亦可使用於大型工業用培養槽,以供商業上批式培養等方式使用,因此培養容器10的材料並未特別限定,可使用堅固耐用之材料製成即可,例如玻璃、塑膠、鋼或複合式材料等。培養容器10的銜接管11可為自培養容器10的壁面向外突出的形狀,且其中設置有連通至該培養腔室的開口,該開口的橫截面可平行於培養容器10的壁面。
銜接環21具有對應於培養容器10的銜接管11外徑的尺寸,並可在面對兩個培養容器10兩側分別設置有墊片22,該墊片22可為例如矽膠、橡膠等彈性物以增加銜接時的密合度。銜接環21中設置有一個阻隔膜60,阻隔膜60為具有孔洞的親水性通透膜材,該孔洞的尺寸可用於阻隔生物樣本通過銜接管11,但可供生物樣本所產生的代謝物等通過的尺寸。亦即,阻隔膜60介入在培養容器10的銜接管11之間並完全覆蓋銜接管11的開口,因而可使培養腔室成為彼此獨立的空間。再者,該孔洞的尺寸可為約0.2μm至約5μm,亦即,該孔洞的尺寸可根據所培養的生物樣本的大小決定,例如,可舉出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 μm的尺寸。
在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在進行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100組裝時,如第2圖所示,可以一培養容器10的銜接管11、阻隔膜60、一墊片22、銜接環21、另一墊片22、另一培養容器10的銜接管11的順序進行連接,再以扣鏈式夾持具20將銜接環21處整體扣緊,以使兩個培養容器10中間的銜接處得以緊固,但上述順序僅為例示性,亦即例如可省略其中一個墊片22,或是阻隔膜60可設置於另一墊片22與另一培養容器10的銜接管11之間,而非限於上述配置順序。
又,在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中,若培養腔室使用約250 mL以上的體積時,銜接管11的開口中心位置距培養容器10的瓶底可為約35~50 mm,較佳為45mm,藉此在培養腔室中容置培養基時,能維持較佳的液面高度,且培養基的體積較佳為200 mL以上,當具有此體積的培養基時,培養基可良好地覆蓋阻隔膜60,且於滅菌時較不會造成阻隔膜60破裂。再者,銜接管11的外徑可為約45~60 mm,較佳為約50~55 mm,最佳為約53 mm,且銜接管11內部的開口直徑為超過約28mm且小於47mm,較佳為30~40 mm,最佳為33 mm。藉由將銜接管11的內徑及外徑設為上述範圍時,可使用市售直徑約47 mm之阻隔膜60,以良好地將培養腔室彼此阻隔,但本創作不限於此,亦即銜接管11的內徑及外徑與阻隔膜60的尺寸可根據需要而自行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用於密封培養瓶口的蓋子30具有通孔,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左側的培養容器10上的蓋子30設置有兩個通孔,其中分別安裝有攪拌裝置40及pH探針50,而右側的培養容器10上的蓋子30設置有一個通孔,其中安裝有攪拌裝置40。應理解的是,雖然圖式中繪示左側蓋子30為兩個通孔,右側蓋子30為一個通孔,但本創作不限於此,根據不同的實施例,使用者可根據需要決定通孔的數量。
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設置於左側蓋子30上的pH探針50可與pH檢測儀51連接,以用於即時檢測培養基的pH值。由於大部分的生物樣本具有各自適合生長的pH值,因此藉由pH探針50及pH檢測儀51的設置可得知培養基的pH值是否在適當的範圍內。另外,攪拌裝置40的一端可具有扇葉元件,且具有扇葉元件的一端延伸至培養腔室中,而攪拌裝置40的另一端可與馬達41連接。因此,藉由該攪拌裝置40的設置可使培養基良好地混合均勻。另外,蓋子30上亦可進一步增加插入有通氣管的通孔(未圖示)。因此,當生物樣本為耗氧程度較高之微生物時,藉由攪拌裝置40或通氣管的設置可使微生物較易獲得氧氣,因而能使微生物在較佳環境下進行培養。然而,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100所能搭配的裝置不僅限於上述,其可根據需要而適當地選擇,例如亦可於通孔中安裝光密度(OD)檢測探針,並將探針連接至光密度檢測儀,以利用生物樣本的吸光度來測量生物樣本在培養基中的濃度,從而估計生物樣本的生長情況。
根據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100,使用者可在兩個培養容器10中培養不同的生物樣本,並藉由阻隔膜60阻隔各培養腔室內的生物樣本的流通,但生物樣本的代謝物可透過具親水性的阻隔膜60彼此影響,進而達到複合的共培養效果。因此,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100可達到便於觀察各生物樣本的代謝物對其它生物樣本的影響的動態變化;且若以生物樣本進行發酵以產生發酵物時,能較容易僅對於單一生物樣本進行生產調控。另外,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100可依各種生物樣本的特性,多樣性選擇其所需的不同裝置以做出符合該生物樣本特性的培養環境。
接著,請參照第4A至4H圖,其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培養容器10具有各種態樣的銜接管11之平面圖。如第4A至4H圖所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培養容器10,培養容器10上所設置的銜接管11的數目可為2個以上。
詳細而言,如第4A至4E圖所示,銜接管11的數目為2個,且以對等縱切銜接管11並延伸至培養容器10中間點的線作為虛擬線時,兩條虛擬線之間的角度可稱為銜接管11可稱為「銜接管之間的角度」。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銜接管11之間的角度可為約45∘、約60∘、約90∘、約120∘或約180∘。再者,如第4F至4H圖所示,培養容器10的銜接管11數目可為1個、3個或4個,且3個或4個的銜接管11之間的角度彼此可為相同或不同。舉例而言,3個銜接管11中的2個之間的角度可為約90∘,剩餘1個銜接管11與該2個銜接管11之間的角度可為約135∘。相似地,4個的銜接管11之間的角度皆可為約90∘。
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由於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具有各種態樣的銜接管11,故使用者可根據所欲培養的生物樣本數目、生物樣本的特性、或是所需要的產物,決定銜接管11的數目、或銜接管11之間的角度,進而自由組合出符合需要的共培養裝置,其組合及與其他裝置的搭配的各種態樣將於下文進一步描述。
接著,請參照第5圖,其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200的示意圖。除了共培養裝置200的培養容器10進一步設置外接管12之外,與共培養裝置100實質上相似。應理解的是,後文中與前文相同或相似的組件或元件將以相同或相似之標號表示,其材料、製造方法與功能皆與前文所述相同或相似,故此部分於後文中將不再贅述。
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共培養裝置200的培養容器10可進一步包含兩個外接管12,其為兩個自培養容器10的壁面向外突出的部分,且分別具有由旋蓋13可拆卸地密封的開口。兩個外接管12中的一個可位於培養容器10的壁面上相對較高的位置,且另一個可位於培養容器10的壁面上相對較低的位置。進一步,密封外接管12的旋蓋13的頂部分別具有通孔,且一管子14通過旋蓋13的通孔將兩個外接管12彼此連接。使用者可藉由將外接管12連接至外部抽吸裝置(未圖示),而能夠快速進行取樣、過濾或更換培養基等操作,以增加共培養裝置200使用的靈活度。然而,外接管12的數目並不限於兩個,亦可根據需要而設置一個或兩個以上。另外,根據使用者的需要而僅設置一個外接管12的情況下,旋蓋13可不具有通孔並且可將管子14省略。
在一些情況下,如第5圖所示,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200中具有外接管12的培養容器10(第5圖的左側)可不培養任何生物樣本而僅容置培養基,且在不具外接管12的培養容器10(第5圖的右側)中可培養生物樣本。當培養於右側的培養容器10的生物樣本產生代謝物或發酵物時,會通過阻隔膜60進入左側的培養容器10,藉此,使用者可經由外接管12輕易的取出代謝物或發酵物,而不會取到任何生物樣本,因而不須再經過將代謝物或發酵物與生物樣本分離的製程,可簡化共培養代謝物的分離純化工作。
接著,請參照第6至7圖,其分別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300的示意圖及平面圖。第6至7圖所示的共培養裝置300是將第4B圖的培養容器10進行組裝而成。詳言之,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300是利用具有兩個銜接管11,且兩個銜接管11之間的角度為60∘的3個培養容器10。如第6至7圖所示,培養容器10的各銜接管11藉由銜接環21、夾持具20及阻隔膜60彼此對接,以形成三個能獨立培養且代謝物可彼此流通的共培養裝置300。另外,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300所使用的夾持具20為夾式夾持具,藉由夾式夾持具20可有效且快速地使銜接環21與銜接管11良好對合,以增加各培養容器10之間的密合度。
值得一提的是,設置於培養容器10上的蓋子30各具有兩個通孔,該兩個通孔中的一個可作為進氣端70,另一通孔作為出氣端80。如第7圖所示,進氣端70可連接至進氣裝置71,該進氣裝置71可包含打氣泵及氣體流量計,氣體流量計可調整通氣流量以符合目標生物樣本之需求。該進氣裝置71可更連接至定時裝置72,以控制打氣泵進行打氣的時間。此外,出氣端80可連接至用於調整培養腔室內壓力之壓力計81。
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使用者可藉由將三個定時裝置72分別設定進氣裝置71進行進氣的時間差,使得三個進氣裝置71分別在不同時間下進行運作,進而達到培養腔室內因進行通氣及出氣控制而蓄積壓力,其將因壓力蓄積而使培養基往壓力較低之培養腔室推送。藉由上述設定,使用者可根據需要而控制液體滲透的方向性。在一些情況下,藉由定時裝置72的設定,可使其中一個進氣裝置71開始進氣,而另外兩個進氣裝置71未作動,藉此,經進氣的培養腔室中的培養基將朝未進氣的培養腔室推送。經一段時間後,未進氣的另外兩個培養腔室藉由進氣裝置71開始進氣,而先前進氣的培養腔室將停止進氣,藉此,另外兩個培養腔室中的培養基開始回流至先前進氣的培養腔室中。因此,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300可藉由上述方式如此反覆進行推送,而使生物樣本能以潮汐式方式進行培養。
接著,請參照第8圖,其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400的平面圖。於此實施例中,根據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400可藉由組合各種態樣的培養容器10並搭配如上述第6至7圖的通氣控制方式,而模擬出例如人體腸道系統的共培養裝置400。應理解的是,為了能更清楚說明,第8圖所示的實施例省略了通氣裝置及其他部分元件的配置。
詳言之,如第8圖所示,在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400中,培養容器10_1中可植入自口腔篩選出細菌株。接著,培養容器10_21可不植入任何生物樣本,以作為口腔與胃之間的緩衝區域,並在培養容器10_22、10_23中分別植入自胃部篩選出細菌株,以模擬胃部的環境。相似地,培養容器10_31可不植入任何生物樣本,以作為胃部與小腸之間的緩衝區域,並在培養容器10_32、10_33中分別植入自小腸篩選出細菌株,以模擬小腸的環境。之後,培養容器10_41同樣可不植入任何生物樣本,並在培養容器10_42、10_43中分別植入自大腸篩選出細菌株,以模擬大腸的環境。最後,與培養容器10_43相連的培養容器10_5中可植入自直腸篩選出細菌株。此外,如上述第6至7圖的通氣控制,可使培養基從模擬口腔部分的培養容器10_1經由模擬胃部的培養容器10_21、10_22、10_23、模擬小腸的培養容器10_31、10_32、10_33、模擬大腸的培養容器10_41、10_42、10_43至模擬直腸的培養容器10_5的方向依序流動。
藉此,若欲觀察一目標營養物在腸道系統的各細菌如何進行代謝時,則可將該目標營養物置入至培養容器10_1中,並經由模擬腸道系統的共培養裝置400進行一系列代謝,因而可模擬出該營養物在人體內可能的代謝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培養容器10_31、10_5另外設置有外接管12。因此,使用者可藉由培養容器10_31的外接管12容易地取得經口腔菌株及胃部菌株代謝的代謝物。相似地,使用者亦可藉由培養容器10_5的外接管12容易地取得由模擬整個腸道系統的菌株所代謝的代謝物。
接著,請參照第9圖,其繪示根據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500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第9圖所示的共培養裝置500是由四個培養容器組裝而成。詳言之,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500是使用三個第4F圖所示的培養容器10_7、10_8、10_9、以及一個第4G圖所示的培養容器10_6,並將培養容器10_6置於中心位置,並將另外三個培養容器10_7、10_8、10_9的銜接管11與培養容器10_6的銜接管11進行對接的方式組成。應理解的是,為了能更清楚說明,第9圖所示的實施例省略了培養容器10_6與培養容器10_7之間的銜接管11及其他部分元件的配置。
根據本創作的一實施例,於第9圖所示的共培養裝置500中,將三種不同型態的生物樣本,糞腸球菌 (Enterococcus faecalis)、戴白氏乳酸桿菌(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啤酒酵母菌(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各自植入至培養容器10_7、10_8、10_9,且培養容器10_6未植入任何生物樣本而作為空白組(Blank),並採用0.2 μm孔徑的阻隔膜60進行共培養。另外,亦進行糞腸球菌、戴白氏乳酸桿菌、啤酒酵母菌與空白組的單培養(mono- culture)以作為比較例。
在單培養與共培養進行2天之後,藉由顯微鏡觀察、pH檢測裝置、光密度檢測儀以及HPLC對三種生物樣本及空白組進行生長和代謝產物的分析。pH檢測裝置、光密度檢測儀的結果如表1所示,而HPLC的分析結果如第10A圖及第10B圖所示。
[表1]
Figure 02_image001
根據顯微鏡觀察(未圖示),在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500中,阻隔膜60能有效地阻止各菌株從培養容器10_7、10_8、10_9的銜接管11向培養容器10_6移動。
再者,由表1及第10A至10B圖可知,經過共培養的菌株,不論是在pH、光密度(OD 600)或HPLC的結果和單培養的結果相比,皆有顯著地不同,其表示三種菌株雖然在共培養裝置500中無法移動,但其代謝物仍能經由阻隔膜60擴散至其他培養容器中。值得注意的是,三種菌株在共培養裝置500中的光密度皆比單培養的系統更高,例如,戴白氏乳酸桿菌的光密度從0.317增加到0.852,其可能的原因是各菌株的生長皆受到其他菌株的代謝物影響所致。
另外,如第10A至10B圖所示,與第10A圖所示的三種菌株單培養的HPLC圖譜相比,第10B圖所示的菌株共培養能產生更多樣性的代謝產物且代謝產物的量更高,例如,經共培養的戴白氏乳酸桿菌與單培養的戴白氏乳酸桿菌相比,所產生的乳酸代謝物產量顯著增加,顯示藉由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500確實能達到生物樣本在獨立培養下,同時所產生的代謝物能彼此交互作用。
綜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種共培養裝置,藉由將培養容器以親水性阻隔膜及銜接環阻隔成獨立的培養環境,並且可在各培養容器分別培養不同的生物樣本,以達到能對各生物樣本獨立進行培養作業,但生物樣本的代謝物仍能透過親水性阻隔膜而彼此影響。在一些情況下,由於需要特定生物樣本共同培養,才能產生特定代謝物或發酵物。藉由本創作的共培養裝置,可將特定的不同生物樣本分別培養在各培養腔室中,並藉由阻隔膜的通透性使各生物樣本的代謝物滲透至其他培養腔室,因而在能產生特定代謝物或發酵物的同時,也能儘針對單一生物樣本進行調控,進而更容易理解生物樣本間的消長狀況、或其調控機制。
雖然本創作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機器、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配置方式,任何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創作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機器、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配置方式皆可根據本創作使用,只要可以與本文所述實施例具有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機器、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配置方式。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雖然本創作以前述數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 200, 300, 400, 500:共培養裝置 10, 10_1, 10_21, 10_22, 10_23, 10_31, 10_32, 10_33, 10_41, 10_42, 10_43, 10_5, 10_6, 10_7, 10_8, 10_9:培養容器 11:銜接管 12:外接管 13:旋蓋 14:管子 20:夾持具 21:銜接環 22:墊片 30:蓋子 40:攪拌裝置 41:馬達 50:pH探針 51:pH檢測儀 60:阻隔膜 70:進氣端 71:進氣裝置 72:定時裝置 80:出氣端 81:壓力計
為了讓本創作的各個觀點能更明顯易懂,以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應該注意,根據工業中的標準範例,各個裝置和設備未必按比例繪製。實際上,為了清楚的討論,各種裝置和設備的尺寸可以被任意增大或減小。 第1圖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的示意圖。 第2圖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的爆炸圖。 第3圖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的平面圖。 第4A至4H圖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培養容器具有各種態樣的銜接管之平面圖。 第5圖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的示意圖。 第6圖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的示意圖。 第7圖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的平面圖。 第8圖繪示根據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的平面圖。 第9圖繪示根據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之共培養裝置的示意圖。 第10A圖繪示利用HPLC分析根據比較例之單培養裝置培養之各菌株之代謝產物;第10B圖繪示利用HPLC分析根據第9圖之共培養裝置培養之各菌株之代謝產物。
10:培養容器
11:銜接管
20:夾持具
21:銜接環
22:墊片
30:蓋子
60:阻隔膜

Claims (17)

  1. 一種共培養裝置,其包括: 至少兩個培養容器,分別具有培養腔室,且該培養容器的壁上包括具有連通至該培養腔室的一開口之至少一銜接管; 一銜接環,具有對應於該銜接管外徑的尺寸;以及 一阻隔膜,為具有孔洞的親水性通透膜材, 其中,該阻隔膜設置於該銜接環中,並將該銜接環分別與該培養容器的該銜接管卡合,以該阻隔膜阻隔在兩個該銜接管之間的方式,使該培養容器彼此對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更包含一夾持具,該夾持具夾持於該銜接管卡合處。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夾持具為扣鏈式夾持具或夾式夾持具。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至少兩培養容器分別具有一培養瓶口,該培養瓶口以可拆卸式蓋子密封。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蓋子具有至少一通孔,該培養容器經由該通孔與一攪拌裝置、一通氣裝置、一光密度檢測裝置或一pH檢測裝置連接。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攪拌裝置的一端設置有一扇葉元件,具有該扇葉元件之一端經由該通孔延伸至該培養腔室中,且該攪拌裝置的另一端與一馬達連接。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當該培養容器與該通氣裝置連接時,該通孔具有至少兩個,該至少兩個通孔中的一個作為一進氣端,另一通孔作為一出氣端。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進氣端連接至一進氣裝置,該進氣裝置可包含一打氣泵及用於調整通氣流量之一氣體流量計。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打氣泵更連接至一定時裝置。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出氣端連接至用於調整該培養腔室內壓力之一壓力計。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阻隔膜孔洞的孔徑為0.2μm至5μm。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銜接管的該開口直徑為超過28mm且小於47mm。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培養腔室的體積為100至1000 mL。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培養容器的該銜接管的數目為1個、2個、3個或4個。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銜接管為兩個以上銜接管時,該銜接管之間的角度為45∘、60∘、90∘、120∘、135∘或180∘。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更包括至少一外接管,該外接管藉由一旋蓋可拆卸地密封。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共培養裝置,其中該銜接管是以自該培養容器的壁面向外突出的方式構成,且設置於該銜接管中的該開口的橫截面平行於該培養容器壁面。
TW109204629U 2020-04-20 2020-04-20 共培養裝置 TWM597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4629U TWM597779U (zh) 2020-04-20 2020-04-20 共培養裝置
CN202021008385.3U CN212955180U (zh) 2020-04-20 2020-06-04 共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4629U TWM597779U (zh) 2020-04-20 2020-04-20 共培養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7779U true TWM597779U (zh) 2020-07-01

Family

ID=72602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4629U TWM597779U (zh) 2020-04-20 2020-04-20 共培養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55180U (zh)
TW (1) TWM5977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8849B (zh) * 2021-05-17 2023-01-01 張勝致 反應器模組及具有該反應器模組的生物力學測試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5198B (zh) * 2022-01-21 2022-12-06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微藻非接触共培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8849B (zh) * 2021-05-17 2023-01-01 張勝致 反應器模組及具有該反應器模組的生物力學測試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5180U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3002B2 (en) Cell culture apparatus and culture methods using same
CN210856157U (zh) 一种细胞生物学实验样品培养设备
US6709862B2 (en) Growing cells in a reservoir formed of a flexible sterile plastic liner
US5686304A (en) Cell cul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4379722B (zh) 一次性使用的生物反应器和顶板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US20110201100A1 (en) Single use cell culture bioreactor manifold system
MXPA06011837A (es) Sistema de reactor de tanque agitado.
JP4897752B2 (ja) 細胞培養装置および使用方法
TWM597779U (zh) 共培養裝置
US5736398A (en) Gas permeable pouches for growing cultures
CN103937662A (zh) 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及其方法
WO2019206207A1 (zh) 活性通气组件以及活性通气式生物反应器和细胞培养器
EP3018197B1 (en) System for incubating microfluidic droplet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omogeneous incubation conditions in a droplet incubator
Puchberger-Enengl et al. Hydrogel-based microfluidic incubator for microorganism cultivation and analyses
CN106414762A (zh) 用于厌氧或微需氧微生物的液体培养的系统和方法
CN210796468U (zh) 具有变色显示功能的快速微生物检测滤器
CN102634447B (zh) 一种微阵列透析室及利用该透析室的富集培养方法
CN104109631A (zh) 一种微藻培养反应器
CN1480110A (zh) 口腔生物膜模型装置及其口腔生物膜形成方法
US9012205B2 (en) Revolving cell culture cartridge and methods of use
CN106661528A (zh) 用于借助膜过滤进行液体的微生物研究的陪替氏培养皿和方法
CN202688332U (zh) 一种细胞和组织培养生物反应器
CN211665114U (zh) 一种适用于3d培养干细胞的培养瓶
CN217438171U (zh) 一种组合式的培养装置
Fulstone et al. A microliter incubator array for understanding culture condition sele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