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5856U - 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 - Google Patents

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5856U
TWM595856U TW109200059U TW109200059U TWM595856U TW M595856 U TWM595856 U TW M595856U TW 109200059 U TW109200059 U TW 109200059U TW 109200059 U TW109200059 U TW 109200059U TW M595856 U TWM595856 U TW M59585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ing
scanning
landscape
module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0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上元
黃瓊萱
Original Assignee
逢甲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逢甲大學 filed Critical 逢甲大學
Priority to TW109200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5856U/zh
Publication of TWM595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585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主要藉由地面掃描裝置的精準座標定位與空中掃描裝置空中掃描建物完整影像,能夠快速完成建築物的測繪,如此產出精密的數位化資料將可用於調查分析及設計。而數位化的檔案再輔以互動軟體,最終可呈現至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輕易地進行可視化的建物管理。

Description

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
本創作提供一種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希望能利用無人機普遍及廉價的優點,結合光達儀的掃描技術,使提升視覺及資料完整度於建築文物精密3D 模型。
面對建築資訊模型,也就是 BIM 趨勢,建築業上中下游;從設計、施工到最後的管理端,都被期許要做到最精密的、最少誤差的整合,而3D 掃瞄儀器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測量繪製工具也是作為建築監測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被大火重創,已故建築學家塔倫受國家地理頻道之委託,在2015年為巴黎聖母院留下的3D 地面光達儀掃描數據,可望對未來的重建帶來幫助。以雷射精密掃描所製作的巴黎聖母院影像。當時塔倫在聖母院內外總共50個地點,掃描聖母院的建築結構,累積的資料量達到10億個點,從這些樑柱、屋頂到地面的距離,都以誤差5毫米以內的精密度記錄下來。由此案例可知 3D 掃描建物對於文資應用的保存重要性非常高。
建物掃描工作多使用單一掃描的平台做建模處理,然而建築物應透過不同尺度之掃描方式,並且整合各式測量模型,才能完整得到該建物的所有資訊。近年來從事無人飛行器的研究學者雖然不少,然而,針對無人飛行器跨平台結合他種掃描技術的應用於文資保存之創作並不多見。
目前已有少數家無人飛行器公司為更精細的3D 掃瞄要求,發展出可置入光達掃描儀的專用無人飛行器。例如來自比利時的公司 Think 3D ®結合了他們的無人機技術與 FARO ®光達掃描器,創造了世界第一個高精度的3D 掃描無人機-STORMBEE ®。以此藉由結合無人機與光達掃描器,能夠達成單趟飛行即完成整塊點雲掃描的目的,外務測量上節省更多時間。但量身訂做的無人飛行器搭載光達掃描, 成本不低且在開發中,還無法成為建築文物掃描的選項之一。
在目前常應用於建築文化資產的3D 掃描儀中,地載光達儀通常可獲取接近360度的環場3D 模型。但以此方法建置的模型常有因遮蔽而無法採集的資訊,且在採集基地大範圍資訊時較為吃虧,因而模型建置後可發現鳥瞰角度下較多圖面上的破點。
爲解決上述缺失,本創作提供一種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主要包含:一掃描系統、一建模系統以及一實境系統。
本創作提供一種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其中該掃描系統更包含:一地景資料整合系統;一地面掃描裝置,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連接;一空中掃描裝置,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連接;以及一掃描路徑規劃模組,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連接。
本創作提供一種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其中該建模系統,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連接,該建模系統包含:一建模資料匯入模組,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連接;一建模運算模組,與該建模資料匯入模組連接;一網格規劃模組,與該建模運算模組連接;以及一圖像資料模組,與該建模運算模組連接。
本創作提供一種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其中該實境系統,與該建模系統連接,該實境系統包含:一模型執行模組,與該建模系統連接;一模擬模組,與該模型執行模組連接;以及至少一實境裝置,與該模型執行模組連接。
以上對本創作的簡述,目的在於對本創作之數種面向和技術特徵作一基本說明。創作簡述並非對本創作的詳細表述,因此其目的不在特別列舉本創作的關鍵性或重要元件,也不是用來界定本創作的範圍,僅為以簡明的方式呈現本創作的數種概念而已。
為能瞭解本創作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施,茲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
本創作希望能利用無人飛行器普遍及廉價的優點,結合地面光達掃描儀的技術,使提升視覺及資料完整度於建築文物精密3D 模型,最終能推行普遍、精細、快速且完整的3D 建模流程,而此流程的價值在於如能快速地蒐集完整建物資訊,就能夠想像建物的全生命週期;從設計端到管理端;也將可輕易的監控與管理建築即時資訊,以此達到智慧建築的核心概念。
藉由地面光達儀(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的精準座標定位與無人飛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空中掃描建物完整影像,能夠快速完成建築物的測繪,如此產出精密的數位化資料將可用於調查分析及設計。而數位化的檔案再輔以互動軟體,最終可呈現至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進行可視化的建物管理。
因此本創作之實施例提供一種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1,請參照圖1,該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1之較佳實施例,包含:一掃描系統2、一建模系統3以及一實境系統4。
在本實施例中,其中該掃描系統2更包含:一地景資料整合系統210,整合該地面掃描裝置220與該空中掃描裝置230中的資訊;一地面掃描裝置220,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210連接,該地面掃描裝置220中的資料包含一目標地景8與一第一建模資料,在本實施例中,該地面掃描裝置220為一光達儀(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一空中掃描裝置230,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210連接,該空中掃描裝置230中的資料包含一第二建模資料,在本實施例中,該空中掃描裝置230為一無人機5(Drone)(包含前述提及的無人飛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每個該無人機5(Drone)更承載一攝影機及一光達儀(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以及一掃描路徑規劃模組240,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210連接,該掃描路徑規劃模組240中的資料包含一暗區6與一掃描路徑7,用來規劃該空中掃描裝置230的掃描路徑7。
在本實施例中,該建模系統3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210連接,該建模系統3包含:一建模資料匯入模組310,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210連接,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210中之整合的地景資料藉由該建模資料匯入模組310傳輸至該建模系統3; 一建模運算模組320,與該建模資料匯入模組310連接,該建模運算模組320於整合的地景資料傳輸至該建模資料匯入模組310後,進行建模運算;一網格規劃模組330,與該建模運算模組320連接;一圖像資料模組340,與該建模運算模組320連接。
其中該實境系統4包含:一模型執行模組410,與該建模系統3連接;一模擬模組420,與該模型執行模組410連接,以及至少一實境裝置430,與該模型執行模組410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該模型執行模組410可以包含一Unity軟體;該模擬模組420可包含一Revit軟體;該實境裝置430可包含一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裝置、一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裝置或一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裝置。
請參照圖2與圖3,在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更提供一種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1的運作方法,包含:(a) 提供如前所述的該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1;(b) 該地面掃描裝置220掃描一目標地景8,並將一第一建模資料傳送給該掃描路徑規劃模組240;(c) 該掃描路徑規劃模組240偵測該地面掃描裝置220未掃描到的至少一暗區6,並根據該至少一暗區6規劃該空中掃描裝置230的一掃描路徑7;(d) 該空中掃描裝置230沿著該掃描路徑7補足該至少一暗區6,形成一第二建模資料;(e) 該地面掃描裝置220與該空中掃描裝置230將該第一建模資料與該第二建模資料傳送到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210;(f) 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210將該第一建模資料與該第二建模資料傳送到該建模系統3進行建模,並完成一地景建物模型;以及 (g) 將該地景建物模型於該實境系統4中運行模擬,並將至少一實境裝置430與該實境系統4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的步驟(a),請參照圖2,提供如前所述之一種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1,接著進行步驟(b),該地面掃描裝置220,在其中一實施例中可為光達儀,當掃描目標地景8後,得到一第一建模資料,傳送給掃描路徑規劃模組240中。其中該第一建模資料為該目標地景8之點雲(Point cloud)。
在本實施例中的步驟(c),請參照圖2與參照圖3,該掃描路徑規劃模組240偵測該地面掃描裝置220未掃描到的至少一暗區6,並根據該至少一暗區6規劃該空中掃描裝置230的一掃描路徑7。其中該空中掃描裝置230,在其中一實施例可為無人機5(包含前述提及的無人飛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以傾斜攝影(Oblique Photography)的方式進行掃描,該掃描方法的其中一實施例中,請參照圖3,該地面掃描裝置220未掃描到的區域為該暗區6,以能涵蓋該暗區6的最小半徑圓為基準,設定能完全覆蓋該暗區6的兩個最小半徑圓C1、C2,該兩個最小半徑圓之半徑分別為R1、R2,根據能覆蓋該暗區6的最小半徑圓 C1、C2規劃該空中掃描裝置230的掃描路徑7分別為圓C1’、C2’,該掃描路徑7 為分別以兩倍的R1為半徑及兩倍的R2為半徑劃分別與C1、C2同圓心的圓C1’、C2’,如圖3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的步驟(d),請參照圖2與圖3,該空中掃描裝置230沿著該掃描路徑7補足該至少一暗區6,形成一第二建模資料。其中該第二建模資料包含該目標地景8之點雲(Point cloud)及照片。
點雲(Point cloud)是指透過該地面掃描裝置220或該空中掃描裝置230所取得之資料型式。掃描所取得之資料以點的型式記錄,每一個點包含有三維座標,有些可能含有色彩資訊或物體反射面強度。點雲數據除了具有幾何位置以外,還有強度(Intensity)訊息,強度訊息的獲取是該地面掃描裝置220或該空中掃描裝置230中的雷射掃描儀接受裝置採集到的回波強度,此強度訊息與目標的表面材質、粗糙度、入射角方向,以及儀器的發射能量,雷射波長有關。點雲也是逆向工程中通過該地面掃描裝置220或該空中掃描裝置230測量外表的點數據集合。由該地面掃描裝置220或該空中掃描裝置230所測量出的座標點非常緻密,最終將形成雲,因此稱呼為點雲。因測量後的結果是點組成的座標而並非網格面(Mesh 面),所以需利用軟體或是人工手動後製可編輯的電腦模型。如要製作成網格面就要看軟體的支援度和掃描時,硬體設定的敏銳度。而掃描之間有些鏡子或材質的反射會造成掃描取點誤判,處理後的點雲資料會有些雜訊,如此情況下的網格面就得要再詳細處理。
在本實施例中的步驟(e),請參照圖2,該地面掃描裝置220與該空中掃描裝置230將該第一建模資料與該第二建模資料傳送到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210。在此過程當中,利用不管是地面掃描裝置220(本實施例為光達儀)或是空中掃描裝置230(本實施例為無人機5)拍攝所獲得的點雲資料,該目標地景8之點雲資料透過放在後製軟體中處理,才能形成可使用的網格面(Mesh)模型,該第二建模資料中包含的照片再透過網格面模型與該點雲資料做彙整與統整。在本實施例中,於Autodesk ®ReCap 軟體中整合該地面掃描裝置220或該空中掃描裝置230掃描之數位模型,它可以使通過引用多個索引的掃描文件(Reality Capture Scan, RCS)來創建一個點雲投影文件(Reality Capture Project, RCP)。使用Autodesk ®ReCap 作為整合性的後製軟體,後製點雲資料。Autodesk ®ReCap能夠整合掃描文件,並對其進行清理、分類、空間排序、壓縮、測量和形象化。由此生成的高速格式就可以被AutoCAD 和其他Autodesk應用程式使用,如Autodesk ®Revit等。
在本實施例中的步驟(f),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210將該第一建模資料與該第二建模資料傳送到該建模系統3進行建模,進行模型整合與建置,並完成一地景建物模型。在其中一實施例中,使用Autodesk ®ReCap 作為整合性的後製軟體,後製點雲資料完成後,進行步驟(f)模型整合與建置,後製點雲資料可與其他相關建築資訊建模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軟體,如Autodesk ®Revit等,進行整合。進行建築資訊建模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之軟體Autodesk ®Revit,可於 Autodesk ®Revit建構模型,轉出、並匯入至 Unity,最後套入導覽程式中。
在本實施例中的步驟(g),將該地景建物模型於該實境系統4中運行模擬,並將至少一實境裝置430與該實境系統4連接。在其中一實施例中,使用了 Unity 來作為本實施例中用來向人展示與互動的虛擬實境開發介面。應用 Unity 遊戲引擎編寫及設計使用者與數位建築間的互動關係,以達到本創作之其中一實施例中計畫之新型態文創體驗目的。Unity 除作為遊戲開發引擎外,還被廣泛用於建築視覺化、實境三維動畫等類型互動內容的綜合型創作工具。考慮到需作為該地面掃描裝置220或該空中掃描裝置230掃描後建物模型可置入的軟體,Unity 僅提供建立基本幾何物件的工具,製作實際的遊戲角色或場景則可使用 3ds Max、Maya、Blender、Cinema 4D 等軟體,經過建模、 設定材質、貼圖與編輯動畫,再匯入到 Unity 的專案中使用。該Unity古蹟導覽程式結合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的虛擬實境體驗,配合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混合實境的虛擬實境體驗,令使用者不用抵達現場卻能如置身於實際環境中,或甚至提供過去或未來想像之模擬空間,最大化該歷史建物的文化教育價值。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創作涵蓋之範圍內。
1: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 2:掃描系統 210:地景資料整合系統 220:地面掃描裝置 230:空中掃描裝置 240:掃描路徑規劃模組 3:建模系統 310:建模資料匯入模組 320:建模運算模組 330:網格規劃模組 340:圖像資料模組 4:實境系統 410:模型執行模組 420:模擬模組 430:實境裝置 (a)~(g):步驟 5:無人機 6:暗區 7:掃描路徑 8:目標地景 C1、C2、C1’、C2’:圓 R1、R2:圓半徑
圖1為本創作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之實施例; 圖2為本創作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實施例的運作方法流程圖; 圖3為本創作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的運作方法其中該空中掃描裝置之較佳實施例。
1: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
2:掃描系統
210:地景資料整合系統
220:地面掃描裝置
230:空中掃描裝置
240:掃描路徑規劃模組
3:建模系統
310:建模資料匯入模組
320:建模運算模組
330:網格規劃模組
340:圖像資料模組
4:實境系統
410:模型執行模組
420:模擬模組
430:實境裝置

Claims (5)

  1. 一種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包含: 一掃描系統,包含: 一地景資料整合系統; 一地面掃描裝置,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連接; 一空中掃描裝置,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連接; 一掃描路徑規劃模組,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連接; 一建模系統,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連接,該建模系統包含: 一建模資料匯入模組,與該地景資料整合系統連接; 一建模運算模組,與該建模資料匯入模組連接; 一網格規劃模組,與該建模運算模組連接; 一圖像資料模組,與該建模運算模組連接;以及 一實境系統,與該建模系統連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其中該地面掃描裝置為至少一光達儀(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其中該空中掃描裝置為至少一無人機(Drone)。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其中該無人機(Drone)更承載一攝影機及一光達儀(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其中該實境系統包含: 一模型執行模組,與該建模系統連接; 一模擬模組,與該模型執行模組連接;以及 至少一實境裝置,與該模型執行模組連接。
TW109200059U 2020-01-03 2020-01-03 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 TWM595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0059U TWM595856U (zh) 2020-01-03 2020-01-03 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0059U TWM595856U (zh) 2020-01-03 2020-01-03 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5856U true TWM595856U (zh) 2020-05-21

Family

ID=71897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0059U TWM595856U (zh) 2020-01-03 2020-01-03 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58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4635B (zh) * 2021-03-22 2022-05-11 江俊昇 具被遮蔽區域地面模型建立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4635B (zh) * 2021-03-22 2022-05-11 江俊昇 具被遮蔽區域地面模型建立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9944B (zh) 一种基于数字城市模型实现在显示端进行数据无损交互的虚拟漫游方法
CN106600690A (zh) 基于点云数据的复杂建筑体三维建模方法
US10297074B2 (en)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from optical capture
JP5105643B2 (ja) オブジェクトの電子表示物のテクスチャライジング用システム
US20190026400A1 (en)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from point cloud data migration
CN104330074B (zh) 一种智能测绘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WO2020192355A1 (zh) 一种城市观山可视域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Murphy et al. Developing historic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guidelines and procedures for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Ireland
CN102298793A (zh) 一种获取文物三维图形数据的方法
CN110309618A (zh) 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模方法、建模装置和建模系统
CN105987673A (zh) 一体化三维扫描建模系统
CN110765542A (zh) 一种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的轻量化方法
TWM565860U (zh) 智慧工程資訊系統
Remondino et al. 3D documentation of 40 kilometers of historical porticoes–the challenge
TWM595856U (zh) 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
Ren et al. Future prospects of UAV tilt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CN114882171A (zh) 一种基于bim的3d扫描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TW202127382A (zh) 地景建物掃描建模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Henricsson et al. Automated 3-D re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and visualization of city models
CN112907724B (zh) 一种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建筑交互式自动成图方法
KR102538157B1 (ko) 무인비행체를 이용한 3차원 실사모델 제작 방법
Fandáková et al. Reten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help of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Li et al. Community building 3D modeling based on UAV photography
Alawadhi Building energy model generation using a digital photogrammetry-based 3D model
Anna et al. UAV photogrammetric survey and image-Based elaborations for an Industrial Pl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