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0735U - 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 - Google Patents

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0735U
TWM590735U TW108210654U TW108210654U TWM590735U TW M590735 U TWM590735 U TW M590735U TW 108210654 U TW108210654 U TW 108210654U TW 108210654 U TW108210654 U TW 108210654U TW M590735 U TWM590735 U TW M59073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server
virtual
transfer
withdraw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0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惠琴
陳淑芬
柯玉琳
Original Assignee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0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0735U/zh
Publication of TWM590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073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經由通訊網路連接多個使用端,包含一伺服端通訊模組、一伺服端儲存模組及一伺服端處理模組。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在接收到一包含一轉出帳戶代碼、一轉出虛擬代碼、一轉入帳戶代碼及一轉帳金額的第一轉帳請求後,判定該轉出帳戶代碼所對應的一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轉出虛擬代碼所對應的一目標虛擬分戶之一分戶餘額是否小於該轉帳金額,當不小於時,將該目標虛擬分戶之該轉帳金額轉入該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的該實體帳戶,再將該實體帳戶之該轉帳金額轉入該轉入帳戶代碼所對應之一轉入銀行帳戶資訊中的該實體帳戶。

Description

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
本新型是有關一種資金管理系統,特別是指一種利用虛擬帳戶管理資金的系統。
現行民眾欲從事金融業務,皆需至銀行開立該項業務之存款帳戶,如:台幣存款即需開立新臺幣活期儲蓄存款帳戶,外幣存款則需再開立外幣活期存款帳戶,欲投資購買基金則需開立信託帳戶...以此類推,且如若想將資金依不同用途(例如:旅遊基金、教育基金等)進行分類管理時,亦需分別開立多個帳戶,對於民眾而言,其將面對許多各式各樣存款帳戶,不僅不易記憶本身所開立的各類存款帳戶,且無法明白各項存款帳戶及其對應之金融業務內容。
此外,現行銀行臨櫃於開戶作業(開立存款帳戶)時間過於耗時,時常受到民眾所詬病,常使得民眾發現要從事特定金融業務時,苦無對應之帳戶可用,但想到開戶作業耗時而放棄交易,促使銀行錯失商機。
有鑑於此,故如何提供一種無需開立新的存款帳戶,且能方便使用者管理所分類之不同用途之資金的系統,即為本創作所欲解決之首要課題。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無需開立新的存款帳戶,且能方便使用者管理所分類之不同用途之資金的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
於是,本新型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經由一通訊網路連接多個分別由多個使用者所持有或操作之使用端,並包含一伺服端通訊模組、一伺服端儲存模組,以及一電連接該伺服端通訊模組及該伺服端儲存模組的伺服端處理模組。
該伺服端通訊模組連接該通訊網路。
該伺服端儲存模組儲存有多個對應該等使用者的銀行帳戶資訊,每一銀行帳戶資訊包含一帳戶代碼及其對應之一實體帳戶,以及多個虛擬代碼及其對應之多個虛擬分戶。
其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在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接收到一來自該等使用端中之一第一使用端且包含一轉出帳戶代碼、一轉出虛擬代碼、一轉入帳戶代碼及一轉帳金額的第一轉帳請求後,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判定該轉出帳戶代碼所對應的一目標銀行帳戶 資訊中之該轉出虛擬代碼所對應的一目標虛擬分戶之一分戶餘額是否小於該轉帳金額,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判定出該目標虛擬分戶之該分戶餘額不小於該轉帳金額時,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將該目標虛擬分戶之該轉帳金額轉入該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帳戶代碼所對應的該實體帳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將該實體帳戶之該轉帳金額轉入該轉入帳戶代碼所對應之一轉入銀行帳戶資訊中的該實體帳戶。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在確定該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之該目標虛擬分戶之該分戶餘額不小於該轉帳金額後,便會先將該目標虛擬分戶之該分戶餘額轉入該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的該實體帳戶,再由該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的該實體帳戶轉入該轉入銀行帳戶資訊中的該實體帳戶。因此,使用者無需再開立新的具有該帳戶代碼的該實體帳戶(僅需要原本的一個實體帳戶所對應的帳戶代碼),便能僅透過自己原本擁有的該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實體帳戶對依資金的不同用途進行分類的該等虛擬分戶進行管理(轉帳)。
200‧‧‧通訊網路
1‧‧‧伺服端
11‧‧‧伺服端通訊模組
12‧‧‧伺服端儲存模組
13‧‧‧伺服端處理模組
2‧‧‧使用端
21‧‧‧使用端通訊模組
22‧‧‧使用端輸入模組
23‧‧‧使用端顯示模組
24‧‧‧使用端處理模組
51~58‧‧‧步驟
61~67‧‧‧步驟
71~77‧‧‧步驟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方塊圖,說明本新型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的一實施例,以及該實施例經由一通訊網路所連接之多個使用端;圖2是一流程圖,說明該實施例所執行之一銀行虛擬帳戶管理方法的一對外轉帳程序;圖3是一流程圖,說明該實施例所執行之該銀行虛擬帳戶管理方法的一對內轉帳程序;及圖4是一流程圖,說明該實施例所執行之該銀行虛擬帳戶管理方法的一提款程序。
參閱圖1,本新型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1的一實施例,包含一連接至該通訊網路200伺服端通訊模組11、一伺服端儲存模組12,以及一電連接該伺服端通訊模組11及該伺服端儲存模組12的伺服端處理模組13。此外,該伺服端1經由該通訊網路200連接多個分別由多個使用者所持有或操作之使用端2。
該伺服端儲存模組12儲存有多個對應該等使用者的銀行帳戶資訊。其中,每一銀行帳戶資訊包含一帳戶代碼及其對應之一實體帳戶,以及多個虛擬代碼及其對應之多個虛擬分戶。
該使用端2包括一連接至該通訊網路200的使用端通訊模組21、一使用端輸入模組22、一使用端顯示模組23,以及一電 連接該使用端通訊模組21與該使用端輸入模組22與該使用端顯示模組23的使用端處理模組24。
在該實施例中,該伺服端1之實施態樣例如為一個人電腦、一伺服器或一雲端主機,但不以此為限。
在該實施例中,該使用端2之實施態樣例如為一個人電腦、一智慧型手機、一平板電腦或一自動取款機(ATM),但不以此為限。
以下將藉由本新型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1之該實施例執行一銀行虛擬帳戶管理方法來說明該伺服端1,以及該等使用端2各元件的運作細節,該銀行虛擬帳戶管理方法包含一對外轉帳程序、一對內轉帳程序,以及一提款程序。
參閱圖2,該對外轉帳程序係用於將該等銀行帳戶資訊中之一第一銀行帳戶資訊之其中一虛擬分戶的金額轉出至該等銀行帳戶資訊中之一第二銀行帳戶資訊所對應的實體帳戶,並包含一步驟51、一步驟52、一步驟53、一步驟54、一步驟55、一步驟56、一步驟57,以及一步驟58。
在步驟51中,該等使用端2中之一第一使用端2的該使用端處理模組24回應使用者經由該使用端輸入模組22所輸入之輸入操作,產生一包含一轉出帳戶代碼、一轉出虛擬代碼、一轉入帳戶代碼及一轉帳金額的第一轉帳請求,並透過該使用端通訊模組21 將該第一轉帳請求傳送至該伺服端1。其中,該轉出帳戶代碼為該等帳戶代碼之其中一者,該轉入帳戶代碼為該等帳戶代碼之其中另一者。
在步驟52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在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11接收到來自該第一使用端2的該第一轉帳請求後,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判定該轉出帳戶代碼所對應的一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轉出虛擬代碼所對應的一目標虛擬分戶之一分戶餘額是否小於該轉帳金額。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判定出該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目標虛擬分戶之該分戶餘額小於該轉帳金額時,進行流程步驟53;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判定出該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目標虛擬分戶之該分戶餘額不小於該轉帳金額時,進行流程步驟55。其中,該目標銀行帳戶資訊為該等銀行帳戶資訊之其中一者。
在步驟53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產生一指示出該目標虛擬分戶之該分戶餘額不足的第一錯誤資訊,並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11將該第一錯誤資訊傳送至該第一使用端2。
在步驟54中,該第一使用端2的該使用端處理模組24在透過該使用端通訊模組21接收到該第一錯誤資訊後,將該第一錯誤資訊顯示於該使用端顯示模組23。
在步驟55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將該目標虛擬分戶之該轉帳金額轉入該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帳戶代碼(亦即該轉出 帳戶代碼)所對應的該實體帳戶。
在步驟56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將該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實體帳戶之該轉帳金額轉入該轉入帳戶代碼所對應之一轉入銀行帳戶資訊中的該實體帳戶。
在步驟57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產生一指示出該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實體帳戶之餘額的第一餘額資訊,並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11將該第一餘額資訊傳送至該第一使用端2。值得特別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第一餘額資訊還包含該目標虛擬分戶之餘額。
在步驟58中,該第一使用端2的該使用端處理模組24在透過該使用端通訊模組21接收到該第一餘額資訊後,將該第一餘額資訊顯示於該使用端顯示模組23。
參閱圖3,該對內轉帳程序係用於將該等銀行帳戶資訊中之一銀行帳戶資訊之其中一第一虛擬分戶的金額轉出至該等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銀行帳戶資訊之其中一第二虛擬分戶,並包含一步驟61、一步驟62、一步驟63、一步驟64、一步驟65、一步驟66,以及一步驟67。
在步驟61中,該等使用端2中之一第二使用端2的該使用端處理模組24回應使用者經由該使用端輸入模組22所輸入之輸入操作,產生一包含另一轉出帳戶代碼、另一轉出虛擬代碼、一轉入 虛擬代碼及另一轉帳金額的第二轉帳請求,並透過該使用端通訊模組21將該第二轉帳請求傳送至該伺服端1。其中,該另一轉出帳戶代碼為該等帳戶代碼之其中一者。
在步驟62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在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11接收到來自該第二使用端2的該第二轉帳請求後,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判定該另一轉出帳戶代碼所對應之一主要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另一轉出虛擬代碼所對應的一主要虛擬分戶之另一分戶餘額是否小於該另一轉帳金額。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判定出該主要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主要虛擬分戶之該另一分戶餘額小於該另一轉帳金額時,進行流程步驟63;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判定出該主要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主要虛擬分戶之該另一分戶餘額不小於該另一轉帳金額時,進行流程步驟65。
在步驟63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產生一指示出該主要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主要虛擬分戶之該另一分戶餘額不足的第二錯誤資訊,並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11將該第二錯誤資訊傳送至該第二使用端2。
在步驟64中,該第二使用端2的該使用端處理模組24在透過該使用端通訊模組21接收到該第二錯誤資訊後,將該第二錯誤資訊顯示於該使用端顯示模組23。
在步驟65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將該主要虛擬分戶之 該另一轉帳金額轉入該轉入虛擬代碼所對應的一次要虛擬分戶。
在步驟66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產生一指示出該主要虛擬分戶之餘額的第二餘額資訊,並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11將該第二餘額資訊傳送至該第二使用端2。值得特別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第二餘額資訊還包含該次要虛擬分戶之餘額。
在步驟67中,該第二使用端2的該使用端處理模組24在透過該使用端通訊模組21接收到該第二餘額資訊後,將該第二餘額資訊顯示於該使用端顯示模組23。
參閱圖4,該提款程序係用於當該使用端2為自動取款機時,以提領該等銀行帳戶資訊中之一銀行帳戶資訊之其中一虛擬分戶的金額所對應之現鈔,並包含一步驟71、一步驟72、一步驟73、一步驟74、一步驟75、一步驟76,以及一步驟77。
在步驟71中,該等使用端2中之一第三使用端2(自動取款機)的該使用端處理模組24回應使用者經由該使用端輸入模組22所輸入之輸入操作,產生一包含一提款帳戶代碼、一提款虛擬代碼及一提款金額的提款請求,並透過該使用端通訊模組21將該提款請求傳送至該伺服端1。其中,該提款帳戶代碼為該等帳戶代碼之其中一者。
在步驟72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在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11接收到來自該第三使用端2的該提款請求後,該伺服端處理 模組13判定該提款帳戶代碼所對應的一提款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提款虛擬代碼所對應的一提款虛擬分戶之另一分戶餘額是否小於該提款金額。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判定出該提款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提款虛擬分戶之該另一分戶餘額小於該提款金額時,進行流程步驟73;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判定出該提款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提款虛擬分戶之該另一分戶餘額不小於該提款金額時,進行流程步驟75。
在步驟73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產生一指示出該提款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提款虛擬分戶之該另一分戶餘額不足的第三錯誤資訊,並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11將該第三錯誤資訊傳送至該第三使用端2。
在步驟74中,該第三使用端2的該使用端處理模組24在透過該使用端通訊模組21接收到該第三錯誤資訊後,將該第三錯誤資訊顯示於該使用端顯示模組23。
在步驟75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將該提款虛擬分戶之該提款金額轉入該提款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帳戶代碼(亦即該提款帳戶代碼)所對應的該實體帳戶。
在步驟76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13產生一指示出該提款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實體帳戶提供與該提款金額相同之現鈔的提款命令,並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11將該提款命令傳送至該第三使 用端2。
在步驟77中,該第三使用端2的該使用端處理模組24在透過該使用端通訊模組21接收到該提款命令後,根據該提款命令,自該提款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實體帳戶提供與該提款金額相同之現鈔。
綜上所述,本新型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1,藉由執行該對外轉帳程序及該提款程序,便能在無需耗費時間開立各種新的具有該帳戶代碼的該實體帳戶的情況下,僅透過單一的帳戶代碼及其對應之該實體帳戶,有效地管理管理使用者針對不同資金用途進行分類的該等虛擬分戶以進行分戶對其他實體帳戶的轉帳或提款,此外,更藉由執行該對內轉帳程序,管理該等虛擬分戶以進行每個分戶之間的轉帳,以控管分戶之間的資金調度。透過上述方式整合該等虛擬分戶於單一的銀行帳戶資訊,並可依不同用途進行分類,及協助使用者有效管理各類資金,亦節省使用者開立其他各種帳戶之作業及開戶時間,進而提高使用者與銀行往來機會。因此,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00‧‧‧通訊網路
1‧‧‧伺服端
11‧‧‧伺服端通訊模組
12‧‧‧伺服端儲存模組
13‧‧‧伺服端處理模組
2‧‧‧使用端
21‧‧‧使用端通訊模組
22‧‧‧使用端輸入模組
23‧‧‧使用端顯示模組
24‧‧‧使用端處理模組

Claims (5)

  1. 一種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經由一通訊網路連接多個分別由多個使用者所持有或操作之使用端,並包含:一伺服端通訊模組,連接該通訊網路;一伺服端儲存模組,儲存有多個對應該等使用者的銀行帳戶資訊,每一銀行帳戶資訊包含一帳戶代碼及其對應之一實體帳戶,以及多個虛擬代碼及其對應之多個虛擬分戶;及一伺服端處理模組,電連接該伺服端通訊模組及該伺服端儲存模組;其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在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接收到一來自該等使用端中之一第一使用端且包含一轉出帳戶代碼、一轉出虛擬代碼、一轉入帳戶代碼及一轉帳金額的第一轉帳請求後,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判定該轉出帳戶代碼所對應的一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轉出虛擬代碼所對應的一目標虛擬分戶之一分戶餘額是否小於該轉帳金額,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判定出該目標虛擬分戶之該分戶餘額不小於該轉帳金額時,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將該目標虛擬分戶之該轉帳金額轉入該目標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帳戶代碼所對應的該實體帳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將該實體帳戶之該轉帳金額轉入該轉入帳戶代碼所對應之一轉入銀行帳戶資訊中的該實體帳戶。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其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產生一指示出該實體帳戶之餘額的第一餘 額資訊,並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將該第一餘額資訊傳送至該第一使用端。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其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在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接收到一來自該等使用端中之一第二使用端且包含另一轉出帳戶代碼、另一轉出虛擬代碼、一轉入虛擬代碼及另一轉帳金額的第二轉帳請求後,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判定該另一轉出帳戶代碼所對應之一主要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另一轉出虛擬代碼所對應的一主要虛擬分戶之另一分戶餘額是否小於該另一轉帳金額,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判定出該主要虛擬分戶之該另一分戶餘額不小於該另一轉帳金額時,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將該主要虛擬分戶之該另一轉帳金額轉入該轉入虛擬代碼所對應的一次要虛擬分戶。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其中,該伺服端處理模組產生一指示出該主要虛擬分戶之餘額的第二餘額資訊,並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將該第二餘額資訊傳送至該第二使用端。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其中,每一使用端係為一自動取款機,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在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接收到一來自該等使用端其中一第三使用端且包含一提款帳戶代碼、一提款虛擬代碼及一提款金額的提款請求後,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判定該提款帳戶代碼所對應的一提款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提款虛擬代碼所對應的一提款虛擬分戶之另一分戶餘額是否小於該提款金 額,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判定出該提款虛擬分戶之另一分戶餘額不小於該提款金額時,該伺服端處理模組將該提款虛擬分戶之該提款金額轉入該提款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帳戶代碼所對應的該實體帳戶,該伺服端處理模組產生一指示出該提款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實體帳戶提供與該提款金額相同之現鈔的提款命令,並透過該伺服端通訊模組將該提款命令傳送至該第三使用端,以使該第三使用端自該提款銀行帳戶資訊中之該實體帳戶提供與該提款金額相同之現鈔。
TW108210654U 2019-08-13 2019-08-13 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 TWM590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0654U TWM590735U (zh) 2019-08-13 2019-08-13 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0654U TWM590735U (zh) 2019-08-13 2019-08-13 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0735U true TWM590735U (zh) 2020-02-11

Family

ID=70414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0654U TWM590735U (zh) 2019-08-13 2019-08-13 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0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78046B2 (en) Payment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801971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Mobile Payment Using Blockchain Techniques
US2018008975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electronic accounts using a self-service device
US11948191B1 (en) Device-to-device microlending within a distributed system
CN109344987A (zh) 外币预约取现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外币预约柜及系统
CN109272131A (zh) 外币预约取现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外币预约柜及系统
CN111047310A (zh) 数字资产的发行和转让、在线融资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US10949848B2 (en) Access to ACH transaction functionality via digital wallets
CN111861717A (zh) 一种合约账户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08552B1 (en) Device-to-device microlending within a distributed system
TWI700655B (zh) 數值處理方法及裝置
US2019032541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payment system for transaction routing
TWM590735U (zh) 銀行虛擬帳戶管理伺服端
TW202107381A (zh) 銀行虛擬帳戶管理方法及其伺服端
US9342541B1 (en) Presentation oriented rules-based technical architecture display framework (PORTRAY)
US20190325429A1 (en) Push payments to virtual payment card network accounts
CN110263063A (zh) 一种资产的查询方法及服务器
US2024016933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switching payment mechanisms for outgoing payments
JP2019121230A (ja) 送金支援サーバ、送金支援システム、送金支援方法、および送金支援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US2024010459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locating blockchain incentives
US1181827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ermanent records based on microinteractions
US20230259916A1 (en) Cross-service transactions for peer-to-peer (p2p) payment platforms
TWI770406B (zh) 信用卡連結帳戶支付方法與信用卡連結帳戶支付系統
WO202221184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credit-based split-commission electronic payment network
CN117114668A (zh) 资源转移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资源转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