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6319U - 扣體結構 - Google Patents

扣體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6319U
TWM586319U TW108209043U TW108209043U TWM586319U TW M586319 U TWM586319 U TW M586319U TW 108209043 U TW108209043 U TW 108209043U TW 108209043 U TW108209043 U TW 108209043U TW M586319 U TWM586319 U TW M58631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structure according
blocking
buckling
wide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9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鼎瑞
Original Assignee
王鼎瑞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鼎瑞 filed Critical 王鼎瑞
Priority to TW108209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6319U/zh
Publication of TWM586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6319U/zh
Priority to CN202010254176.5A priority patent/CN111810509A/zh
Priority to US16/843,905 priority patent/US20200325927A1/en
Priority to US17/167,112 priority patent/US20240209885A9/en
Priority to US18/078,114 priority patent/US20230105924A1/en
Priority to US18/079,017 priority patent/US20230113893A1/en
Priority to US18/336,046 priority patent/US20230323909A1/en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一種扣體結構結構,該扣體包含有扣部及擋抵部,用以扣入第一物體,該第一物體具有寬孔部及扣入部,組裝時由該扣體以擋抵部穿過寬孔部後,再以扣部扣入扣入部,用以使該擋抵部限制扣體活動,而扣部之外徑小於扣入部,擋抵部之外徑大於扣入部。藉此,可將扣體組合於第一物體,並以扣體扣接於第二物體或於第二物體上移除,以完成至少兩個物體之結合與分離,而達到反復快速結合與分離之功效。

Description

扣體結構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扣體結構結構,尤指一種可完成至少兩個物體之結合與分離,而達到反復快速結合與分離之扣體結構。
按,一般於結合至少兩個物體時,通常係以螺絲進行鎖接,以作為物體之結合。
然,以上述慣用的固定方式而言,雖可將至少兩個物體以不易分離的方式固定結合,但除造成有不易組裝的情況外,更會因螺絲的固定結合方式,而使至少一物體造成有不易拆卸的情況發生。
因此,如何創作出一種扣體結構結構,以期可達到完成至少兩個物體之結合與分離,並具有反復快速結合與分離的目的,將是本創作所欲積極揭露之處。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憾,創作人有感其未臻於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進而研發出一種扣體結構結構,以期可達到完成至少兩個物體之結合與分離,並具有反復快速結合與分離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扣體結構,該扣體包含有一扣部及一擋抵部,該扣體以該擋抵部穿過一第一物體之一寬孔部後,再以該扣部扣入該第一物體之一扣入部,使該擋抵部限制該扣體活動,而該扣部之外徑小於該扣入部,該擋抵部之外徑大於該扣入部。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扣體具有一身部,該身部與一頭部或一另一扣部活動組合。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另一扣部為螺紋體、凸扣體、凹扣體或柱體。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頭部或該另一扣部與該身部用以一彈性元件彈性擋抵運動。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扣體具有一身部,該身部為把手。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身部為雙邊具有扣部之把手,或該身部為單邊具有扣部之把手。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扣體具有一另一扣部,該另一扣部為螺紋體、內螺紋體、外螺紋體、槽體、孔體、凸扣體、凹扣體、工字型、柱體或頭部體。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更進一步具有一擋止體,該擋止體用以裝設或擋抵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以用以擋止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以防止該扣部由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脫離。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擋止體為扣體、彈扣體、塞體、片體、螺紋體或彈片體。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擋止體具有一止擋部,該止擋部大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以用以卡扣或卡接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或該物體之任一部位。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擋止體具有一身部,該身部大於、等於或小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擋止體為金屬材質、非金屬材質、塑膠材質、橡膠材質或矽膠材質。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擋抵部可穿過該第一物體與一第二物體,並扣入該第一物體之扣入部與扣入該第二物體。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另一扣部用以鉚接、擴接、鎖接、焊接或扣接於一第二物體。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另一扣部為一進料槽,用以於該扣體施壓於一第二物體時,使該第二物體之材料進入或流入該進料槽。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另一扣部為一擴接部,用以於外力施壓時卡接於一第二物體。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另一扣部為一焊接部,用以焊接於一第二物體。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擋止體具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用以與該扣體連接組裝或與該扣體一體成型。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更進一步具有一擋止體,用以於該扣部先扣入該扣入部後,再裝設或擋抵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以用以擋止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以防止該扣部由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脫離。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擋抵部或扣部與該擋止體之間的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具有一浮動空間,用以使該扣部或該擋抵部可於該浮動空間運動。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浮動空間之尺寸介於0.01mm~50000mm之間。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浮動空間為該扣體運動之軌道。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用以外力施壓後,使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產生一形變部,以擋止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用以防止該扣部由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脫離。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扣部先扣入該扣入部再以外力施壓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使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產生一形變部,以擋止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用以防止該扣部由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脫離。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形變部與其中一擋抵部或該扣部之間具有一浮動空間,用以使該扣部或該擋抵部可於該浮動空間運動。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浮動空間之尺寸介於0.01mm~50000mm之間。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浮動空間為該扣體運動之軌道。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扣體具有兩個擋抵部,用以限制該第一物體於該等擋抵部之間。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更包含有一擋止體,該擋止體用以擋抵該扣體之運動,使該扣體被限位於該第一物體而無法脫離。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扣部套設或組設有一抵頂元件,該抵頂元件用以擋抵於該物體之扣入部,或用以擋抵於該物體之一卡扣部。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抵頂元件具有一導引部,該導引部用以導引該抵頂元件作扣接或擋抵。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抵頂元件具有一階部,該階部可扣入該卡扣部或扣入部。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階部之寬度大於或小於該扣入部,或該階部之寬度小於該卡扣部,以用以卡固該抵頂元件。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更包含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一端抵頂該抵頂元件,另一端抵頂該擋抵部。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身部以一組合物與該扣部拴接組合。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更包含有一擋止體,該擋止體可擋止於該寬孔部或該扣部,以防止該扣部由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脫離。
上述的扣體結構中,該導引部為斜面、弧面、曲面、階面或平面。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扣體結構,該扣體包含有一寬孔部及一扣入部,該扣體以寬孔部穿過一第一物體之一擋抵部後,再以該扣入部扣入該第一物體之一扣部,用以使該擋抵部限制該扣體活動。
藉此,本創作之扣體結構,可將扣體組合於第一物體,並以扣體扣接於第二物體或於第二物體上移除,以完成至少兩個物體之結合與分離,而達到反復快速結合與分離的目的。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請參考圖1及圖2,如圖所示,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扣體結構結構,該扣體1包含有一扣部11及二擋抵部12,用以扣入一第一物體10,該第一物體10具有相連通之一寬孔部101及一扣入部102,組裝時由該扣體1以其中一擋抵部12穿過該寬孔部101後,再以該扣部11扣入該扣入部102,用以使二擋抵部12限制該扣體1活動,而該扣部11之外徑小於該扣入部102,該等擋抵部12之外徑大於該扣入部102。如此,可將該扣體1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並以扣體1扣接於一第二物體或於一第二物體上移除(圖未示),以完成至少兩個物體之結合與分離,而達到反復快速結合與分離之功效。
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扣體1具有一身部13,該身部13與一頭部14及一另一扣部15活動組合。如此,可使該扣體1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後,驅動該頭部14以使該另一扣部151扣接於該第二物體或於該第二物體上移除(圖未示),以完成至少兩個物體之結合與分離,而達到反復快速結合與分離之功效。
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另一扣部15可為螺紋體、凸扣體、凹扣體、工字型或柱體。如此,可使該另一扣部15能更符合與該第二物體結合時之需求。
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更進一步具有一擋止體16,該擋止體16用以裝設(或擋抵)於該寬孔部101(或該扣入部102),以用以擋止於該寬孔部101(或該扣入部102),以防止該扣部11由該寬孔部101(或該扣入部102)脫離。進而使該扣體1穩固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
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擋止體16具有一連接部161,該連接部161用以與該扣體1之身部13連接組裝或與該扣體1一體成型。如此,可藉由該連接部161防止該擋止體16有遺失之情形發生。
請參考圖3至圖6,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頭部14與該身部13用以一彈性元件17彈性擋抵運動(如圖3及圖4所示);另外,該另一扣部15與該身部13用以一彈性元件17彈性擋抵運動(如圖5及圖6所示)。如此,可使該扣體1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之需求。
請參考圖7至圖12,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扣體1具有一身部13,該身部13可為把手,該身部13為雙邊具有扣部11之把手(如圖7至圖9);另外,該身部亦可為單邊具有扣部11之把手(如圖10至圖12)。組裝時由該扣體1以其中一擋抵部12穿過該寬孔部101後,再以該扣部11扣入該扣入部102,用以使二擋抵部12限制該扣體1活動,之後再以該擋止體16用以裝設(或擋抵)於該寬孔部101,以用以擋止於該寬孔部101,以防止該扣部11由該寬孔部101脫離。進而使該扣體1穩固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
請參考圖13至圖15,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扣體1之擋抵部12可穿過該第一物體10之寬孔部101與一第二物體20之一寬孔部201,並以該扣部11扣入該第一物體10之扣入部101與該第二物體20之一扣入部202,之後再以該擋止體16用以裝設(或擋抵)於該寬孔部101,以用以擋止於該寬孔部101,以防止該扣部11由該寬孔部101脫離。進而使該扣體1將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穩固組合。
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擋抵部12(或扣部11)與該擋止體16之間的該寬孔部101、201(或該扣入部102、202)具有一浮動空間a,用以使該扣部11(或該擋抵部12)可於該浮動空間a運動,而該浮動空間a之尺寸介於0.01mm~50000mm之間,且該浮動空間a為該扣體1運動之軌道。如此,可使本創作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之需求。
請參考圖16,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另一扣部15可為螺紋體(如圖16之a部分)、凸扣體(如圖16之b部分)、凹扣體(如圖16之c部分)、柱體(如圖16之d部分)或頭部體(如圖16之e部分) 、內螺紋體、外螺紋體、槽體、孔體。
請參考圖17,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擋止體16可為扣體 (或彈扣體如圖17之a部分)、塞體(如圖17之b部分)、片體(如圖17之c部分)、螺紋體(如圖17之d部分) 或彈片體,並該擋止體16可為金屬材質、非金屬材質、塑膠材質、橡膠材質或矽膠材質;另外,該擋止體16具有一止擋部162(如圖17之a、b、d部分),該止擋部162大於該第一物體之寬孔部或該扣入部(圖未示) ,以用以卡扣或卡接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或該第一物體之任一部位),且該擋止體16具有一身部163(如圖17之d部分),該身部163大於、等於或小於該第一物體之寬孔部或該扣入部(圖未示)。如此,可使該擋止體16能更符合與該第一物體10結合時之需求。
請參考圖18,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另一扣部15用以鉚接、擴接、鎖接、焊接或扣接於該第二物體20,之後由該扣體1以其中一擋抵部12穿過該寬孔部101後,再以該扣部11扣入該扣入部102,用以使二擋抵部12限制該扣體1活動。進而使該扣體1穩固組合於該第一物體10。
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另一扣部15可為一進料槽,用以於該扣體1施壓於該第二物體20時,使該第二物體20之材料進入或流入該為進料槽之另一扣部15,以使該扣體1與該第二物體20穩固結合。
請參考圖19至圖21,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另一扣部15可為一擴接部,用以施壓外力於該另一扣部15,使該另一扣部15型變而卡接於該第二物體20(如圖19所示) ,以使該扣體1與該第二物體20穩固結合。或是該另一扣部15可為一鎖接部,用以鎖接於該第二物體20(如圖20所示) ,以使該扣體1與該第二物體20穩固結合。另外,該另一扣部可為一焊接部,用以焊接於該第二物體20(如圖21所示) ,以使該扣體1與該第二物體20穩固結合。
請參考圖22,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扣體1之擋抵部12可穿過該第一物體10之寬孔部101,並以該扣部11扣入該第一物體10之扣入部101,之後再以該擋止體16用以裝設(或擋抵)於該寬孔部101,以用以擋止於該寬孔部101,以防止該扣部11由該寬孔部101脫離,而該擋抵部12(或扣部11)與該擋止體16之間的該寬孔部101 (或該扣入部102)具有一浮動空間a,用以使該扣部11(或該擋抵部12)可於該浮動空間a運動。如此,可使該扣體1與該第一物體10穩固組合。
請參考圖23,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扣部11先扣入該扣入部102,再以工具2施壓一外力於該寬孔部101(或該扣入部102)後,使該寬孔部101(或該扣入部102)產生一形變部103,以擋止於該寬孔部101(或該扣入部102),用以防止該扣部11由該寬孔部101(或該扣入部102)脫離。
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形變部103與該扣部11(或其中一擋抵部12)之間具有一浮動空間b,用以使該扣部11(或該擋抵部12)可於該浮動空間b運動,該浮動空間b之尺寸介於0.01mm~50000mm之間,且該浮動空間b為該扣體1運動之軌道。如此,可使本創作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之需求。
請參考圖24,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扣體1包含有一寬孔部18及一扣入部19,而該第一物體10具有一扣部104及二擋抵部105。組裝時由該扣體1以寬孔部18穿過該其中一擋抵部105後,再以該扣入部19扣入該扣部104,用以使二擋抵部105限制該扣體活動。如此,可使本創作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之需求。
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更包含有一擋止體16,該擋止體16用以擋抵該扣體1之橫向運動,使該扣體1被限位於該第一物體10而無法脫離。如此,可使該扣體1與該第一物體10穩固組合。
請參考圖25,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扣部11套設或組設有一抵頂元件3,該抵頂元件3用以擋抵於該第一物體10之扣入部102,如此,可使該扣體1與該第一物體10穩固組合,以防止該扣部由該寬孔部101或該扣入部102脫離。
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抵頂元件3具有一導引部31,該導引部31用以導引該抵頂元件3扣接(或擋抵)於該扣入部102,其中該導引部31為斜面、弧面、曲面、階面或平面。如此,可使本創作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之需求。
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更包含有一彈性元件32,該彈性元件32一端抵頂該抵頂元件3,另一端抵頂該擋抵部12,如此,可使該扣體1與該第一物體10穩固組合,以防止該扣部11由該寬孔部101或該扣入部102脫離。
請參考圖26及圖27,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扣部11套設或組設有一抵頂元件3,該抵頂元件3用以擋抵於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之一卡扣部106、203,如此,可使該扣體1穩固組合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
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抵頂元件3具有一階部33,該階部33可扣入該第一物體10與該第二物體20之卡扣部106、203,以固定該抵頂元件3,其中該階部33之寬度大於(或小於)該扣入部102、202,且該階部33之寬度小於該卡扣部106、203,以用以卡固該抵頂元件3。如此,可使本創作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之需求。
請參考圖28,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身部13以一組合物131與該扣部11拴接組合。如此,可使本創作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之需求。
請參考圖29,如圖所示,於本創作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更包含有一擋止體4,該擋止體4可擋止於該寬孔部101或該扣部11,以防止該扣部11由該寬孔部102或該扣入部102脫離。如此,可使本創作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之需求。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扣體
11‧‧‧扣部
12‧‧‧擋抵部
13‧‧‧身部
14‧‧‧頭部
15‧‧‧另一扣部
16‧‧‧擋止體
161‧‧‧連接部
162‧‧‧止擋部
163‧‧‧身部
17‧‧‧彈性元件
18‧‧‧寬孔部
19‧‧‧扣入部
2‧‧‧工具
10‧‧‧第一物體
101‧‧‧寬孔部
102‧‧‧扣入部
103‧‧‧形變部
104‧‧‧扣部
105‧‧‧擋抵部
106‧‧‧卡扣部
20‧‧‧第二物體
201‧‧‧寬孔部
202‧‧‧扣入部
203‧‧‧卡扣部
3‧‧‧抵頂元件
31‧‧‧導引部
32‧‧‧彈性元件
33‧‧‧階部
4‧‧‧擋止體
a‧‧‧浮動空間
b‧‧‧浮動空間a
[圖1] 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2] 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3] 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剖面狀態示意圖。
[圖4] 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剖面狀態示意圖。
[圖5] 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剖面狀態示意圖。
[圖6] 係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剖面狀態示意圖。
[圖7] 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外觀狀態示意圖。
[圖8] 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圖9] 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圖10] 係本創作第七實施例之外觀狀態示意圖。
[圖11] 係本創作第七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圖12] 係本創作第七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圖13] 係本創作第八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圖14] 係本創作第八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圖15] 係本創作第八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三。
[圖16] 係本創作另一扣部之不同型態示意圖。
[圖17] 係本創作擋止體之不同型態示意圖。
[圖18] 係本創作第九實施例之組裝狀態示意圖。
[圖19] 係本創作第十實施例之組裝狀態示意圖。
[圖20] 係本創作第十一實施例之組裝狀態示意圖。
[圖21] 係本創作第十二實施例之組裝狀態示意圖。
[圖22] 係本創作第十三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3] 係本創作第十四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4] 係本創作第十五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5] 係本創作第十六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6] 係本創作第十七實施例之第一物體與第二物體之示意圖。
[圖27] 係本創作第十七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8] 係本創作第十八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9] 係本創作第十九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Claims (37)

  1. 一種扣體結構,該扣體包含有一扣部及一擋抵部,該擋抵部用以穿過一物體之一寬孔部後,該扣部再用以扣入該物體之一扣入部,使該擋抵部限制該扣體活動,而該扣部之外徑小於該扣入部,該擋抵部之外徑大於該扣入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扣體具有一身部,該身部與一頭部或一另一扣部活動組合。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另一扣部為螺紋體、凸扣體、凹扣體或柱體。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頭部或該另一扣部與該身部以一彈性元件彈性擋抵運動。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扣體具有一身部,該身部為把手。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身部為雙邊具有扣部之把手,或該身部為單邊具有扣部之把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扣體具有一另一扣部,該另一扣部為螺紋體、內螺紋體、外螺紋體、槽體、孔體、凸扣體、凹扣體、工字型、柱體或頭部體。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更進一步具有一擋止體,該擋止體用以裝設或擋抵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以擋止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以防止該扣部由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脫離。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擋止體為扣體、彈扣體、塞體、片體、螺紋體或彈片體。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擋止體具有一止擋部,該止擋部大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以用以卡扣或卡接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或該物體之任一部位。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擋止體具有一身部,該身部大於、等於或小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擋止體為金屬材質、非金屬材質、塑膠材質、橡膠材質或矽膠材質。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擋抵部用以穿過該物體與另一物體,並用以扣入該物體之扣入部與扣入該另一物體。
  14. 如請求項7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另一扣部用以鉚接、擴接、鎖接、焊接或扣接於另一物體。
  15. 如請求項7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另一扣部為一進料槽,用以於該扣體施壓於另一物體時,使該另一物體之材料進入或流入該進料槽。
  16. 如請求項7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另一扣部為一擴接部,用以於外力施壓時卡接於另一物體。
  17. 如請求項7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另一扣部為一焊接部,用以焊接於另一物體。
  18.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擋止體具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與該扣體連接組裝或與該扣體一體成型。
  1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更進一步具有一擋止體,用以於該扣部先扣入該扣入部後,再裝設或擋抵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以用以擋止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以防止該扣部由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脫離。
  20. 如請求項8或19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擋抵部或扣部與該擋止體之間的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具有一浮動空間,用以使該扣部或該擋抵部可於該浮動空間運動。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浮動空間之尺寸介於0.01mm~50000mm之間。
  22.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浮動空間為該扣體運動之軌道。
  2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用以外力施壓後,使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產生一形變部,以擋止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用以防止該扣部由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脫離。
  2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扣部先扣入該扣入部再以外力施壓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使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產生一形變部,以擋止於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用以防止該扣部由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脫離。
  25. 如請求項23或24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形變部與該擋抵部或該扣部之間具有一浮動空間,用以使該扣部或該擋抵部可於該浮動空間運動。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浮動空間之尺寸介於0.01mm~50000mm之間。
  27.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浮動空間為該扣體運動之軌道。
  2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扣體具有兩個擋抵部,用以限制該物體於該等擋抵部之間。
  2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扣部套設或組設有一抵頂元件,該抵頂元件用以擋抵於該物體之扣入部,或用以擋抵於該物體之一卡扣部。
  30. 如請求項29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抵頂元件具有一導引部,該導引部用以導引該抵頂元件作扣接或擋抵。
  31. 如請求項29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抵頂元件具有一階部,該階部可扣入該卡扣部或扣入部。
  32. 如請求項31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階部之寬度大於或小於該扣入部,或該階部之寬度小於該卡扣部,以用以卡固該抵頂元件。
  33. 如請求項29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更包含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一端抵頂該抵頂元件,另一端抵頂該擋抵部。
  34. 如請求項2或5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身部以一組合物與該扣部拴接組合。
  3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更包含有一擋止體,該擋止體可擋止於該寬孔部或該扣部,以防止該扣部由該寬孔部或該扣入部脫離。
  36. 如請求項30所述之扣體結構,其中該導引部為斜面、弧面、曲面、階面或平面。
  37. 一種扣體結構,該扣體包含有一寬孔部及一扣入部,該寬孔部用以穿過一物體之一擋抵部後,該扣入部再用以扣入該物體之一扣部,以使該擋抵部限制該扣體活動。
TW108209043U 2019-04-10 2019-07-10 扣體結構 TWM586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9043U TWM586319U (zh) 2019-07-10 2019-07-10 扣體結構
CN202010254176.5A CN111810509A (zh) 2019-04-10 2020-04-02 扣体结构
US16/843,905 US20200325927A1 (en) 2019-04-10 2020-04-09 Fastener structure
US17/167,112 US20240209885A9 (en) 2019-04-10 2021-02-04 Handle with fastening portion
US18/078,114 US20230105924A1 (en) 2019-04-10 2022-12-09 Fastener structure
US18/079,017 US20230113893A1 (en) 2019-04-10 2022-12-12 Fastener structure
US18/336,046 US20230323909A1 (en) 2019-04-10 2023-06-16 Fastener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9043U TWM586319U (zh) 2019-07-10 2019-07-10 扣體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6319U true TWM586319U (zh) 2019-11-11

Family

ID=69189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9043U TWM586319U (zh) 2019-04-10 2019-07-10 扣體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63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788B (zh) * 2020-08-03 2021-10-11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浮動元件
TWI814210B (zh) * 2020-12-23 2023-09-01 王鼎瑞 具有扣部的把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788B (zh) * 2020-08-03 2021-10-11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浮動元件
TWI814210B (zh) * 2020-12-23 2023-09-01 王鼎瑞 具有扣部的把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3349B (zh) 扣件結構及扣件結構之組裝方法
TWM586319U (zh) 扣體結構
CN211423110U (zh) 浮动扣具结构
TWM512880U (zh) 側向定位裝置
JP4832480B2 (ja) 燃料タンクの保護板取付構造
TWM572940U (zh) Fastener structure
US20130149066A1 (en) Grommet
TWM515044U (zh) 快速定位扣件
US20190285138A1 (en) Cord lock
TWM515040U (zh) 回彈扣件
TWM495441U (zh) 限位扣接組件
TWI761062B (zh) 扣件結構及其組裝方法
TW202001107A (zh) 限位裝置
TWM598348U (zh) 扣件結構
TWM518280U (zh) 具有把手之扣件
TWM586325U (zh) 定位結構
TWI711767B (zh) 扣體與組裝方法
US7437970B2 (en) Stand tube of a bicycle
CN105683594A (zh) 具有贝勒维尔头的紧固件
TWM545193U (zh) 扣接結構
TWM554521U (zh) 扣接結構
KR20180043692A (ko) 풀림 방지 체결구
TW202037538A (zh) 具有扣部的把手
TWM582084U (zh) Fastening structure
TWM582087U (zh) Lateral positioning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