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6292U - 具風扇的通風罩 - Google Patents
具風扇的通風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86292U TWM586292U TW108209675U TW108209675U TWM586292U TW M586292 U TWM586292 U TW M586292U TW 108209675 U TW108209675 U TW 108209675U TW 108209675 U TW108209675 U TW 108209675U TW M586292 U TWM586292 U TW M586292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plate
- item
- shell
- patent applic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種具風扇的通風罩,用以解決習用防風與散熱結構無法有效散熱的問題。係包含:一殼體,具有一入風口及一出風口,一導流板位於該殼體內部以隔出一蜿蜒之氣流通道,該氣流通道連通該入風口與該出風口;及至少一風扇,位於該氣流通道中,用以導引氣流從該入風口流向該出風口。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通風罩,尤其是一種具有風扇的通風罩。
一般鋼結構建築物(例如,鐵皮屋)具有快速搭建完成之效果,可運用在臨時搭建之聚會場所、住屋、市場或工廠廠房使用,但因為鐵皮屋的材質容易吸熱導熱,在太陽直射之下,會使鐵皮屋內之溫度快速提昇,縱使在金屬浪板的內襯加裝一層隔熱層,若室內之空氣無法流通,將導致熱空氣仍囤積於室內而無法排出,所達成的隔熱效果也是有限。因此,為了使空氣能夠流通,通常會在建築物的的屋頂上加裝通風罩。
請參照第1圖所示,該習用防風雨散熱結構9係可以設於一鋼結構建築物B,該鋼結構建築物B包含與地面形成第一斜度之一第一屋頂B1及與地面形成第二斜度之一第二屋頂B2。該習用防風雨散熱結構9包含一第一殼板件91及由該第二屋頂B2延伸之一第二殼板件92,該第一殼板件91之頂側向上彎折形成一阻隔部911。該習用防風雨散熱結構9另包含一第三板件93,該第三板件93係搭接於該第一殼板件91之外表面,其中,該阻隔部911與該第二殼板件92之內表面間隔形成一內透風口G1、該第二殼板件92之內表面與該第一殼板件91之外表面間隔形成一中透風口G2,且該第三板件93之內表面與該第二殼板件92之外表面間隔形成一外透風口G3,該鋼結構建築物B內部之熱氣流即可以依序經由該內透風口G1、該中透風口G2及該外透風口G3流向外界,使該鋼結構建築物8內部之溫度得以下降,類似於該習用防風雨散熱結構9之一實施例係已揭露於中華民國公告第I444526號專利案中。
惟,如前所述,該習用防風雨散熱結構9係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將建築物內的熱氣集中於該第二屋頂B2及該第二殼板件92所形成的空間,並藉由空氣的流動,將熱氣由該內透風口G1、該中透風口G2及該外透風口G3向外引導,該習用防風雨散熱結構9雖然具有無須動力及促進空氣對流等優點,但如此被動的導流過程,導致其散熱及降溫的效果不甚理想。
另,請參照第2圖所示,其係申請人所申請中華民國公告第I611082號「通風罩」專利案,主要係以一殼體8具有相對之一固接端81及一自由端82,該殼體8於該固接端81形成一固接部,該殼體8內部具有一間隔件83,該間隔件83位於該固接端81及該自由端82之間,且將該殼體8內部隔離形成蜿蜒之一風道,該風道於該殼體8之固接端81及該殼體8之自由端82分別形成一入風口84及一出風口85,且該出風口85結合一網件86,該殼體8另具有一排水口87,該排水口87係鄰近該殼體8之固接端81,且連通該風道,該間隔件83具有一間隔部88,該間隔部88與該殼體8之固接端81的最小垂直距離為一第一高度h1,該間隔部88與該殼體8之自由端82的最小垂直距離為一第二高度h2,該第一高度h1等於該第二高度h2,該出風口85之短邊具有一寬度w,且該寬度w係與該第一高度h1及該第二高度h2略呈相等。
該「通風罩」專利案,主要係藉由該第一高度h1等於該第二高度h2,且該寬度w係與該第一高度h1及該第二高度h2略呈相等,使該間隔部88可以將該蜿蜒之風道區隔成二相等之風道,以使該建築物內部的熱氣流可以順暢地被導引至外界。
為使該熱氣流可以順暢地流動,習知的散熱結構確實仍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創作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風扇的通風罩,係可以增加室內熱氣的排放速度,以增加散熱效率者。
本創作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風扇的通風罩,係能夠以特定的結構引導空氣流動,以促進室內空氣對流者。
本創作全文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例如「前」、「後」、「左」、「右」、「上(頂)」、「下(底)」、「內」、「外」、「側面」等,主要係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僅用以輔助說明及理解本創作的各實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創作。
本創作全文所記載的元件及構件使用「一」或「一個」之量詞,僅是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創作範圍的通常意義;於本創作中應被解讀為包括一個或至少一個,且單一的概念也包括複數的情況,除非其明顯意指其他意思。
本創作全文所述「結合」、「組合」或「組裝」等近似用語,主要包含連接後仍可不破壞構件地分離,或是連接後使構件不可分離等型態,係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依據欲相連之構件材質或組裝需求予以選擇者。
本創作所指之「建築物外表面」,係指任何建築物朝向外界之表面,其可以是建築物的屋頂或建築物的側面、壁面等,此為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夠瞭解。
本創作所指之「蜿蜒之氣流通道」,係指該殼體之入風口與出風口之間具有至少一導流板,以使氣流不會由該入風口進入後,直接由該出風口導出。
本創作的具風扇的通風罩,包含:一殼體,具有一入風口及一出風口,一導流板位於該殼體內部以隔出一蜿蜒之氣流通道,該氣流通道連通該入風口與該出風口;及至少一風扇,位於該氣流通道中,用以導引氣流從該入風口流向該出風口。
據此,本創作的具風扇的通風罩,係可以藉由該導流板於該殼體中所形成的蜿蜒之氣流通道,以阻止由該出風口滲入的水液循該入風口濺入至該建築物內。且在該蜿蜒之氣流通道設有該風扇可使氣流快速的流動,以將熱空氣排出及可以降低室內的溫度,係具有增加氣體流動速度及增加散熱效率等功效。
其中,該入風口與該出風口係形成錯位設置。如此,係可以阻止由該出風口滲入的水液循該入風口濺入至該建築物內的功效。
其中,該殼體具有一殼板,該出風口係由該殼板開設。如此,係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而改變該出風口的大小,係具有能夠因應不同需求的功效。
其中,該殼體具有一殼板及二側板,該殼板係由一第一殼板及一第二殼板相對設置,該二側板係形成在該殼板的二側,該第一殼板與該第二殼板的第一端係形成未連接,以形成該出風口。如此,以該第一殼板及該第二殼板所形成之間隔作為該出風口,不需再另外開洞,係具有減少製程工序及降低生產成本的功效。
其中,該第一殼板與該第二殼板的第二端及該二側板共同圈圍出該殼體的底部,該底部係形成該殼體的固接端,該固接端具有至少一排水孔,該至少一排水孔係遠離該入風口。如此,係可以利用該固接端將本創作的通風罩固定於建築物外表面,並使由該出風口滲入的水液可以由該排水孔排出的功效。
其中,該至少一風扇位於該入風口與該導流板之間。如此,可以藉由該風扇使建築物內的熱空氣被快速排出的功效。
其中,該導流板係包括有一平板部與一連接板,該平板部成水平向延伸並介於該殼體的頂部與該殼體的底部之間。如此,可以在該殼體中隔出蜿蜒的氣流通道,並引導熱空氣朝該殼體的出風口移動的功效。
其中,該平板部平行於該殼體的頂部或/及該殼體的底部。如此,係可以使該氣流通道具有大致相同的斷面面積,使該氣流的流動具有較為順暢的功效。
其中,該導流板係由二端邊固接在該二側板。如此,係具有使該導流板可以被牢固的固定在該殼體的功效。
其中,該導流板係由該連接板連接於該殼板。如此,係具有使該導流板可以被牢固的固定在該殼體的功效。
其中,該連接板與該殼板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係為90~150度角。如此,係可以使該氣流的流動可以更為順暢的功效。
其中,該至少一風扇位於該入風口與該連接板之間。如此,可以藉由該風扇加速氣流的流動,係具有加速及引導氣流排至該殼體外側的功效。
其中,該至少一風扇為軸流式風扇,該軸流式風扇之軸心方向與該殼體的該頂部之間具有一夾角。如此,該軸流式風扇係可以形成較大的風量,以保持該氣流通道暢通及氣流流動的速率,係具有加速及引導氣流排至該殼體外側的功效。
其中,該夾角為10~45度角。如此,係可以將該風扇傾斜固定於氣流通道中,使氣流能夠更順暢地被引導,係具有提升導流順暢性的功效。
其中,該至少一風扇係具有一座體,該至少一風扇由該座體固定在該殼體的該二側板。如此,該風扇係可以容易地被組裝在該殼體及拆卸維修的功效。
其中,該座體的兩側分別具有至少一定位孔,該二側板分別具有一固定件,該二固定件上各具有相對應之定位孔,一螺接件螺合於該座體及該二側板上相對應之定位孔。如此,該風扇係可以容易地被組裝在該殼體及拆卸維修的功效。
其中,該殼體的頂部另包括一透光部,該透光部對應於該入風口。如此,係可以增加建築物內部照明的功效。
其中,該殼板係由可透光的材質製成所製成。如此,可以藉由該透光部引入外部的陽光,係具有增加室內採光的功效。
其中,在該殼板設一穿孔,再以一透光板覆蓋該穿孔,以形成該透光部。如此,可以依照使用者需求決定該透光部的大小,係具有能夠客製化的功效。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3、4圖所示,其係本創作具風扇的通風罩的第一實施例,係包含一殼體1、一導流板2及至少一風扇3,該導流板2位於該殼體1內部,並將該殼體1內部隔成一蜿蜒之氣流通道P,該風扇3位於該蜿蜒之氣流通道P中。
該殼體1係可以形成各種幾何形狀,使該殼體1可以圈圍成一立體形狀以供氣體進入之空間,該殼體1具有一具有一入風口E1及一出風口E2,使該殼體1能夠供氣體流動,以促進空氣流通。該殼體1係可以採用例如白鐵片、馬口鐵、不鏽鋼等材料所製成,並在外層塗上防鏽油漆及防漏膠,或再依需求選擇性的裝設隔音層或隔熱層,使該殼體1具有較佳的結構強度、隔熱性、隔音性及抗滲性。該入風口E1可以形成在該殼體1的底部U,該出風口E2可以形成在該殼體1的頂部T,該入風口E1與該出風口E2係形成錯位設置,其係可以在該殼體1的底部U利用板材之遮蔽(圖未繪示),使該殼體1的底部U僅有一較小面積的入風口E1;或如第5圖所示,該殼體1之底部U形成透空,將該殼體1裝設於一建築物B時,利用建築物B本身開設一孔洞F,使該建築物B可以將該殼體1的底部U作部分封閉,使該殼體1的底部U僅有一較小面積的入風口E1。
在本實施例中,該殼體1係以矩狀立體為例加以說明,該殼體1係由一殼板11及二側板12所構成。該殼板11可以為單一板片開設該出風口E2,或如圖所示,由一第一殼板11a及一第二殼板11b相對設置而成,以構成該矩狀立體的該殼體1的二個表面,該二側板12係形成在該殼板11的二側,使該二側板12與該第一殼板11a與該第二殼板11b可以共同構成該矩狀立體的該殼體1。該第一殼板11a與該第二殼板11b的第一端M較佳係形成在同一水平面的平面,以構成該殼體1的該頂部T,該第一殼板11a與該第二殼板11b的第一端M可以成未連接之形成該出風口E2,該第一殼板11a與該第二殼板11b的第二端N及該二側板12共同圈圍出該殼體1的一個底部U,該殼體1的該底部U係可以形成該殼體1的固接端13,使該殼體1可以由該固接端13固定於該建築物B。
該固接端13可以為一平面或如圖所示之階梯狀,在本創作中不予限制,以配合該建築物B的外表面即可。較佳地,該殼板11的該固接端13還可以具有至少一排水孔C,使由該出風口E2滲入的水液可以由該至少一排水孔C排出,該至少一排水孔C係位於該殼體1裝設於該建築物B的外表面時之低端,使水液可以由該至少一排水孔C排出於該建築物B的外表面;或者,該至少一排水孔C係遠離該殼體1的入風口E1,以防止水液由該入風口E1濺入至該建築物B內。
該導流板2係位於該殼體1內部,使該殼體1的內部於該入風口E1與該出風口E2形成一蜿蜒之氣流通道P,以阻止由該出風口E2滲入的水液循該入風口E1濺入至該建築物B內。該導流板2具有一平板部21與一連接板22,該平板部21成水平向延伸之介於該殼體1的頂部T與該殼體1的底部U之間,該平板部21可以平行於該殼體1的頂部T或/及該殼體1的底部U(連接二第二端N之線)。該導流板2係可以由二端邊固接在該二側板12,或如圖所示,由該連接板22連接於該殼板11,在本實施例中,該導流板2係由該連接板22連接於該第一殼板11a,使該通風罩可以被方便加工製造。該連接板22與該殼板11(第一殼板11a)之間具有一夾角θ1,該夾角θ1可以介於90~150度角,較佳地,該夾角θ1介於120~150度角,如此,由入風口E1進入之氣流接觸該連接板22時,仍可以保持順暢流動及具有限縮該氣流通道以增加氣體流動速度的作用。
該至少一風扇3係可以被固定在該殼體1的內部,使該至少一風扇3位於該氣流通道P當中,該至少一風扇3係具有葉片31可以驅動氣體流動,使由入風口E1進入之氣流可以加速朝向該出風口E2排出。較佳地,該至少一風扇3位於該入風口E1與該導流板2之間,更佳地,該至少一風扇3位於該入風口E1與該連接板22之間,如此,因該導流板2及該連接板22之設置,導致該氣流通道P斷面面積縮減時,該氣流仍可以保持順暢流動及快速流動的作用,以確保該氣流可以由該出風口E2排出。該至少一風扇3係可以藉由該葉片31之設計,使由該入風口E1進入之氣流來驅動氣體流動,或更可以藉由動力元件驅動該葉片31轉動,使該氣流可以快速流動及由該出風口E2排出。
該至少一風扇3較佳為一軸流式風扇,且該至少一風扇3較佳成傾斜的設置,使該至少一風扇3之軸心方向與該殼體1的該頂部T成一夾角θ2,該夾角θ2較佳介於10~45度角,使由該入風口E1導入之氣流可以順暢地在該氣流通道P中快速流動及由該出風口E2排出。
在本實施例中,該至少一風扇3係具有一座體32,使該至少一風扇3可以由該座體32固定在該殼體1的該二側板12,較佳地,該座體32的兩側分別具有至少一定位孔33,該二側板12各具有一固定件14,該二固定件14上各有相對應之定位孔15,使一螺接件34可以螺合於該相對應之定位孔15、33,使該至少一風扇3可以被方便組裝、拆卸,以方便清洗、維修該至少一風扇3。
請參照第5圖所示,其係本創作具風扇的通風罩被裝設在建築物外表面的一使用例,該建築物外表面可以為一建築物B的斜屋頂,該建築物B的斜屋頂係設置一孔洞F,該殼體1的該入風口E1係對位於該孔洞F。如此,該建築物內部的之熱氣流可以自該入風口E1進入至該殼體1內部,並循該氣流通道P由該出風口E2導出,由於該氣流通道P中具有該風扇3,藉由該風扇3的該葉片31轉動,使該氣流可以快速流動及由該出風口E2排出至該建築物B的外部,進而可以使該建築物B具有較佳的排熱效果。
請參照第6圖所示,其係本創作具風扇的通風罩的第二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該建築物外表面可以為一建築物B的側面,該建築物B的側面係設置一孔洞F,該殼體1的該入風口E1係對位於該孔洞F,並藉由控制該風扇3的旋轉方向,正轉及反轉該風扇3的扇葉31,讓使用者可以選擇將外面的空氣導入室內,或是將室內的空氣導出,係可以取代窗戶並提升空氣的對流效果。
請參照第7圖所示,其係本創作具風扇的通風罩的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較,在本實施例中,該殼體1的頂部T係具有一透光部L,該透光部L係對應在該入風口E1,使外部的光線可以經由該透光部L射入該建築物B內部,該透光部L係可以由可透光的材質製成該殼板11(第一殼板11a) 所構成,或者,在該殼板11(第一殼板11a)設一穿孔,再以一透光板16覆蓋該穿孔,以形成該透光部L,使外部的光線可以經由該透光部L射入該建築物B內部,該殼體1的該殼板11(第一殼板11a)或該透光板16,係可以採用PC板、玻璃等材質製成,本創作不加限制。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具風扇的通風罩,係可以藉由該導流板於該殼體中所形成的蜿蜒之氣流通道,以阻止由該出風口滲入的水液循該入風口濺入至該建築物內。且在該蜿蜒之氣流通道設有該風扇可使氣流快速的流動,以將熱空氣排出及可以降低室內的溫度,係具有增加氣體流動速度及增加散熱效率等功效。又,本創作的具風扇的通風罩在該殼體的頂部另具有一透光部,該透光部可以引入外部的陽光,且該透光部對應於該入風口的位置而設置,可以避免因該風扇的旋轉而造成室內紊亂的光影,係具有增加室內採光及減少光影的功效。
雖然本創作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創作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本創作﹞
1‧‧‧殼體
11‧‧‧殼板
11a‧‧‧第一殼板
11b‧‧‧第二殼板
12‧‧‧側板
13‧‧‧固接端
14‧‧‧固定件
15‧‧‧定位孔
16‧‧‧透光板
2‧‧‧導流板
21‧‧‧平板部
22‧‧‧連接板
3‧‧‧風扇
31‧‧‧葉片
32‧‧‧座體
33‧‧‧定位孔
34‧‧‧螺接件
B‧‧‧建築物
C‧‧‧排水孔
E1‧‧‧入風口
E2‧‧‧出風口
F‧‧‧孔洞
L‧‧‧透光部
M‧‧‧第一端
N‧‧‧第二端
P‧‧‧氣流通道
T‧‧‧頂部
U‧‧‧底部
θ1、θ2‧‧‧夾角
﹝習用﹞
8‧‧‧殼體
81‧‧‧固接端
82‧‧‧自由端
83‧‧‧間隔件
84‧‧‧入風口
85‧‧‧出風口
86‧‧‧網件
87‧‧‧排水口
88‧‧‧間隔部
9‧‧‧習用防風雨散熱結構
91‧‧‧第一殼板件
911‧‧‧阻隔部
92‧‧‧第二殼板件
93‧‧‧第三板件
B‧‧‧鋼結構建築物
B1‧‧‧第一屋頂
B2‧‧‧第二屋頂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G1‧‧‧內透風口
G2‧‧‧中透風口
G3‧‧‧外透風口
w‧‧‧寬度
1‧‧‧殼體
11‧‧‧殼板
11a‧‧‧第一殼板
11b‧‧‧第二殼板
12‧‧‧側板
13‧‧‧固接端
14‧‧‧固定件
15‧‧‧定位孔
16‧‧‧透光板
2‧‧‧導流板
21‧‧‧平板部
22‧‧‧連接板
3‧‧‧風扇
31‧‧‧葉片
32‧‧‧座體
33‧‧‧定位孔
34‧‧‧螺接件
B‧‧‧建築物
C‧‧‧排水孔
E1‧‧‧入風口
E2‧‧‧出風口
F‧‧‧孔洞
L‧‧‧透光部
M‧‧‧第一端
N‧‧‧第二端
P‧‧‧氣流通道
T‧‧‧頂部
U‧‧‧底部
θ1、θ2‧‧‧夾角
﹝習用﹞
8‧‧‧殼體
81‧‧‧固接端
82‧‧‧自由端
83‧‧‧間隔件
84‧‧‧入風口
85‧‧‧出風口
86‧‧‧網件
87‧‧‧排水口
88‧‧‧間隔部
9‧‧‧習用防風雨散熱結構
91‧‧‧第一殼板件
911‧‧‧阻隔部
92‧‧‧第二殼板件
93‧‧‧第三板件
B‧‧‧鋼結構建築物
B1‧‧‧第一屋頂
B2‧‧‧第二屋頂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G1‧‧‧內透風口
G2‧‧‧中透風口
G3‧‧‧外透風口
w‧‧‧寬度
[第1圖] 第I444526號專利案之使用情形側視剖面圖。
[第2圖] 第I611082號專利案之使用情形側視剖面圖。
[第3圖] 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第4圖] 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剖面圖。
[第5圖] 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裝設於建築物外表面的使用狀態圖。
[第6圖] 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裝設於建築物側邊外表面的使用狀態圖。
[第7圖] 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裝設於建築物外表面的使用狀態圖。
[第2圖] 第I611082號專利案之使用情形側視剖面圖。
[第3圖] 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第4圖] 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剖面圖。
[第5圖] 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裝設於建築物外表面的使用狀態圖。
[第6圖] 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裝設於建築物側邊外表面的使用狀態圖。
[第7圖] 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裝設於建築物外表面的使用狀態圖。
Claims (19)
- 一種具風扇的通風罩,包含:
一殼體,具有一入風口及一出風口,一導流板位於該殼體內部以隔出一蜿蜒之氣流通道,該氣流通道連通該入風口與該出風口;及
至少一風扇,位於該氣流通道中,用以導引氣流從該入風口流向該出風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入風口與該出風口係形成錯位設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殼體具有一殼板,該出風口係由該殼板開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殼體具有一殼板及二側板,該殼板係由一第一殼板及一第二殼板相對設置,該二側板係形成在該殼板的二側,該第一殼板與該第二殼板的第一端係形成未連接,以形成該出風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第一殼板與該第二殼板的第二端及該二側板共同圈圍出該殼體的底部,該底部係形成該殼體的固接端,該固接端具有至少一排水孔,該至少一排水孔係遠離該入風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至少一風扇位於該入風口與該導流板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導流板係包括有一平板部與一連接板,該平板部成水平向延伸並介於該殼體的頂部與該殼體的底部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平板部平行於該殼體的頂部或/及該殼體的底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導流板係由二端邊固接在該二側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導流板係由該連接板連接於該殼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連接板與該殼板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係為90~150度角。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至少一風扇位於該入風口與該連接板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至少一風扇為軸流式風扇,該軸流式風扇之軸心方向與該殼體的該頂部之間具有一夾角。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夾角為10~45度角。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至少一風扇係具有一座體,該至少一風扇由該座體固定在該殼體的該二側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座體的兩側分別具有至少一定位孔,該二側板分別具有一固定件,該二固定件上各具有相對應之定位孔,一螺接件螺合於該座體及該二側板上相對應之定位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殼體的頂部另包括一透光部,該透光部對應於該入風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該殼板係由可透光的材質製成所製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具風扇的通風罩,其中,在該殼板設一穿孔,再以一透光板覆蓋該穿孔,以形成該透光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9675U TWM586292U (zh) | 2019-07-24 | 2019-07-24 | 具風扇的通風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9675U TWM586292U (zh) | 2019-07-24 | 2019-07-24 | 具風扇的通風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86292U true TWM586292U (zh) | 2019-11-11 |
Family
ID=69189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209675U TWM586292U (zh) | 2019-07-24 | 2019-07-24 | 具風扇的通風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8629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50763A (zh) * | 2019-12-28 | 2021-06-2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导风罩及散热系统 |
-
2019
- 2019-07-24 TW TW108209675U patent/TWM586292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50763A (zh) * | 2019-12-28 | 2021-06-2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导风罩及散热系统 |
CN113050763B (zh) * | 2019-12-28 | 2023-11-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导风罩及散热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6180281A1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WO2016180254A1 (zh) | 空调器 | |
TWI426214B (zh) | 燈具 | |
WO2016180248A1 (zh) | 空调器 | |
WO2016180283A1 (zh) | 空调器及其出风挡板的控制方法 | |
WO2016180255A1 (zh) | 空调器 | |
WO2016180249A1 (zh) | 空调器 | |
JP4792347B2 (ja) | 吹出口の風向制御機構およびダクトレス換気システム | |
KR101193222B1 (ko) | 환기 시스템 | |
TWI575201B (zh) | 氣流交換裝置及其室內盒 | |
KR101865613B1 (ko) | 무동력 실내기류 배기장치 | |
WO2016180256A1 (zh) | 空调器 | |
CN102679196B (zh) | 灯具 | |
TWI411748B (zh) | 燈具 | |
KR20200053798A (ko) | 이중덕트를 이용한 실외기실의 환기시스템 | |
TWM565226U (zh) | Building ventilation | |
JP6023113B2 (ja) | 建物換気構造 | |
TWM586292U (zh) | 具風扇的通風罩 | |
KR20140125522A (ko) | 터보팬 | |
KR101251221B1 (ko) | 창호 환기시스템 | |
JPWO2019087998A1 (ja) |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 |
TWI637132B (zh) | Building ventilation cooling structure | |
EP4317826A1 (en) | Wall-mounted air conditioner | |
CN102052613A (zh) | 灯具 | |
KR200442779Y1 (ko) | 다기능 중계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