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5198U - 行動終端裝置及其天線模組 - Google Patents

行動終端裝置及其天線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5198U
TWM575198U TW107216903U TW107216903U TWM575198U TW M575198 U TWM575198 U TW M575198U TW 107216903 U TW107216903 U TW 107216903U TW 107216903 U TW107216903 U TW 107216903U TW M575198 U TWM575198 U TW M57519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requency band
antenna unit
band signal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6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鴻
蘇紹文
Original Assignee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6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5198U/zh
Publication of TWM575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5198U/zh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天線模組,包含訊號饋入源、分頻器、第一天線單元及第二天線單元。訊號饋入源電性連接於通訊電路,用以接收並傳送通訊訊號。分頻器電性連接於訊號饋入源,用以將通訊訊號分離為第一頻段訊號及第二頻段訊號,或用以將第一頻段訊號及第二頻段訊號整合為通訊訊號。第一天線單元電性連接於分頻器,用以收發第一頻段訊號。第二天線單元電性連接於分頻器,用以收發第二頻段訊號。

Description

行動終端裝置及其天線模組
本揭示內容關於一種天線模組,用以收發通訊訊號。
時下的各類行動終端裝置中多配置有天線模組,用以接收或發送通訊訊號,使行動終端裝置得以與其他電子設備進行資料傳輸。目前常見的傳輸規範包含:IEEE 802.11、藍芽(BlueTooth,BT)、寬頻分碼多工(wide 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等。
然而,無論是根據何種傳輸規範傳輸的天線模組,都會產生大量的電磁波,而可能會對使用者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行動終端裝置在上市販售前,都必須設法通過人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測試,以減低電磁波對使用者可能產生的危險。由於通訊訊號是由天線模組中的天線進行接收與發送,因此,天線模組內的天線設計將直接影響到行動終端裝置的人體吸收率。
本揭示內容之一態樣為一種天線模組,包含訊號饋入源、分頻器、第一天線單元及第二天線單元。訊號饋入源電性連接於通訊電路,用以接收並傳送通訊訊號。分頻器電性連接於訊號饋入源,用以將通訊訊號分離為第一頻段訊號及第二頻段訊號,或用以將第一頻段訊號及第二頻段訊號整合為通訊訊號。第一天線單元電性連接於分頻器,用以收發第一頻段訊號。第二天線單元電性連接於分頻器,用以收發第二頻段訊號。
本揭示內容之另一態樣為一種行動終端裝置,包含第一機體、第二機體、通訊電路及天線模組。第二機體電性連接於第一機體,且包含第一框體及第二框體。第一框體包含輸入裝置。通訊電路用以傳送或接收通訊訊號。天線模組包含訊號饋入源、分頻器、第一天線單元及第二天線單元。訊號饋入源電性連接於通訊電路,用以接收並傳送通訊訊號。分頻器電性連接於訊號饋入源,用以將通訊訊號分離為第一頻段訊號及第二頻段訊號,或用以將第一頻段訊號及第二頻段訊號整合為通訊訊號。第一天線單元電性連接於分頻器,用以收發第一頻段訊號。第二天線單元電性連接於分頻器,用以收發第二頻段訊號。
據此,由於第一天線單元及第二天線單元位於分頻器周圍不同距離或方位的位置,因此,即可透過分散訊號,達到降低訊號人體吸收率之效果。
100‧‧‧天線模組
110‧‧‧通訊電路
121‧‧‧第一天線單元
121a‧‧‧饋入端
122‧‧‧第二天線單元
122a‧‧‧饋入端
123‧‧‧分頻器
124‧‧‧訊號饋入源
125‧‧‧接地部
200‧‧‧行動終端裝置
200a‧‧‧主機板
210‧‧‧第一機體
210a‧‧‧顯示螢幕
220‧‧‧第二機體
220a‧‧‧輸入裝置
221‧‧‧第一框體
222‧‧‧第二框體
230‧‧‧樞接軸
Sn‧‧‧通訊訊號
Sl‧‧‧第一頻段訊號
Sh‧‧‧第二頻段訊號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天線模組的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行動終端裝置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部分實施例所繪示的行動終端裝置示意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案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案。也就是說,在本揭示內容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於本文中,當一元件被稱為「連接」或「耦接」時,可指「電性連接」或「電性耦接」。「連接」或「耦接」亦可用以表示二或多個元件間相互搭配操作或互動。此外,雖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語描述不同元件,該用語僅是用以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除非上下文清楚指明,否則該用語並非特別指稱或暗示次序或順位,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本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行動終端裝置200及其天線模組100。天線模組100在一 實施例中,行動終端裝置200內包含通訊電路110及天線模組100。通訊電路110位於行動終端裝置200的系統端(如:設置於主機板200a),用以傳送或接收通訊訊號Sn。在一實施例中,通訊訊號Sn包含語音資訊、影像資訊或位址資訊的至少其中之一,但不限於此。在一實施例中,通訊電路110包含射頻單元,用以產生通訊訊號Sn,或者對接收到的通訊訊號Sn進行解調處理。通訊電路110可由多個電子元件與電路封裝而成的模組化元件。
天線模組100包含訊號饋入源124、分頻器123、第一天線單元121及第二天線單元122。訊號饋入源124電性連接於通訊電路110及分頻器123,用以接收或傳送通訊訊號Sn。在部份實施例中,於行動終端裝置200的系統端包含接地部125(例如:系統接地面)。接地部125可為矩形導體,且電性連接至接地電位及通訊電路110。
在一實施例中,分頻器123用以接收來自天線模組100及通訊電路110傳來的通訊訊號。當通訊電路110傳送通訊訊號Sn至分頻器123時,分頻器123能將通訊訊號Sn分離為第一頻段訊號Sl及第二頻段訊號Sh,並將第一頻段訊號Sl傳送至第一天線單元121,及將第二頻段訊號Sh傳送至第二天線單元122。當分頻器123自第一天線單元121接收到第一頻段訊號Sl及自第二天線單元122接收到第二頻段訊號Sh時,分頻器123能根據第一頻段訊號Sl及第二頻段訊號Sh,整合出通訊訊號Sn。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一頻段訊號Sl及第二頻段訊號Sh分別對應於不同的訊號頻段,且不 同頻段之間互不重疊。例如:第一頻段訊號Sl為低頻訊號,第二頻段訊號Sh為高頻訊號。在其他部份實施例中,第一頻段訊號Sl包含頻率介於690MHz~960MHz的低頻訊號,第二頻段訊號Sh包含頻率介於1710MHz~2690MHz的高頻訊號。在部分實施例中,分頻器123為封裝之積體電路晶片,由於本領域人士能理解分頻器123的原理與架構,故在此不另贅述。
第一天線單元121之饋入端121a電性連接於分頻器123,用以收發第一頻段訊號Sl。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單元12為倒F天線(inverted-F antenna)、單極天線(monopole antenna)或迴路天線(loop antenna),但並不以此為限。
第二天線單元122之饋入端122a電性連接於分頻器123,用以收發第二頻段訊號Sh。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天線單元122為倒F天線(inverted-F antenna)、單極天線(monopole antenna)或迴路天線(loop antenna),但並不以此為限。
本揭示內容係將分頻器123設於天線模組100中,而非設於通訊電路110的電路板上(如:筆記型電腦的主機板),因此在設計上更具彈性。請參閱第2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天線模組100係裝設於行動終端裝置200上,第一天線單元121及第二天線單元122係設置於分頻器123周圍不同距離或不同方向的位置。在複數個天線同時收發訊號時,若天線距離過近,則天線的輻射功率會有相加作 用,導致人體吸收率上升。而在本揭示內容中,由於第一天線單元121及第二天線單元122設置在不同位置,因此,第一天線單元121及第二天線單元122產生的近場電磁波將可以彼此遠離,而能降低天線模組100對人體的電磁波能量吸收率。
請參閱第2及3圖,由於人體對高頻訊號跟低頻訊號的電磁波能量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不同,對於人體而言,高頻信號的SAR值會高出低頻訊號許多。所以,在一實施例中,將用以收發高頻訊號的第二天線單元122設置在行動終端裝置200中較遠離使用者的位置,來有效降低人體對行動終端裝置200的電磁波能量吸收率。在部份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單元121及第二天線單元122可設於行動通訊裝置200上同一側的兩端(如第2圖所示),或者,在其他部份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單元121及第二天線單元122可設於行動通訊裝置200上不同側邊(如第3圖所示)。
請參閱第2及3圖所示,本揭示內容還關於一種行動終端裝置200,包含第一機體210、第二機體220。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機體210包含顯示螢幕210a,第二機體220包含輸入裝置220a(例如:實體鍵盤),且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電性連接。天線模組100設置於第二機體220中,天線模組100之細部結構已於前面實施例中詳述,因此在此不另贅述。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機體220還包含處理器、主機板及電源,但不限於此。
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二機體220還包含第一框體221及第二框體222。在一實施例中,輸入模組220a設置於第一框體221,第二框體222為行動終端裝置200的外殼。天線模組100設於第二機體220內鄰近於第一框體221的位置。意即,天線模組100與第一框體221之間距小於天線模組100與第二框體222的間距。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單元121及第二天線單元122可設置在第二機體220中的不同位置,如此,將能降低通訊訊號Sn的電磁波影響。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機體210及第二機體220間透過至少一個樞接軸230電性連接,使第一機體210能相對於第二機體220旋轉。本揭示內容將分頻器123設於天線模組100中,且使第一天線單元121、第二天線單元122設置在相對於分頻器123的不同位置,由於第一頻段訊號Sl及第二頻段訊號Sh係自不同位置被輻射出,因此電磁波不會集中於同一區域,電磁波強度將會低於傳統天線設計。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單元121及第二天線單元122佈係設置在第二機體220中電磁波對人體影響較小的位置。
如第1~3圖所示,第一天線單元121與分頻器123相隔有第一距離D1,第二天線單元122則與分頻器123相隔有第二距離D2。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單元121用以接收的第一頻段訊號Sl為低頻訊號、第二天線單元122用以接收的第二頻段訊號Sh為高頻訊號。由於高頻訊號較容易對人體產生較強的電磁波,因此,透過將第二距離D2設計為大於第一距離D1,即第二天線單元122可以選擇一個 離人體較遠的位置,同時減少天線輻射功率會有相加作用,將有助於減少電磁波強度。意即,第二天線單元122可設置於相對於分頻器123較遠的位置。
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一天線單元121及第二天線單元122分別透過傳輸線電性連接於分頻器123。在其他部份實施例中,傳輸線可為一種可撓性導線,可撓性導線為軟質的傳輸線,意即,可被彎曲為任意角度。因此第一天線單元121與第二天線單元122可位於分頻器123的不同角度。
本揭示內容係將天線模組100設計成包含第一天線單元121及第二天線單元122,並透過分頻器123傳輸不同頻段的訊號。由於分頻器123整合於天線模組100上,因此,天線模組100在設置上能更為便利及更具彈性。此外,透過調整第一天線單元121及第二天線單元122的位置,即可使不同頻段的訊號於傳輸時,電磁波不會因為受到單一天線「高低頻訊號合併傳輸」的設計限制,無法選擇高頻電磁波較低的天線位置,而降低人體吸收率,使行動終端裝置200在設計上更容易通過電磁波的相關安全檢測。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內容,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內容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內容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9)

  1. 一種天線模組,包含:一訊號饋入源,用以接收並傳送一通訊訊號;一分頻器,電性連接於該訊號饋入源,用以將該通訊訊號分離為一第一頻段訊號及一第二頻段訊號,或用以將該第一頻段訊號及該第二頻段訊號整合為該通訊訊號;一第一天線單元,電性連接於該分頻器,用以收發該第一頻段訊號;以及一第二天線單元,電性連接於該分頻器,用以收發該第二頻段訊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天線模組,其中該第一天線單元與該分頻器相隔一第一距離,該第二天線單元與該分頻器相隔一第二距離,且該第一距離小於該第二距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天線模組,其中該第一頻段訊號為一低頻訊號,該第二頻段訊號為一高頻訊號。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天線模組,其中該第二天線單元透過一傳輸線,電性連接於該分頻器。
  5. 一種行動終端裝置,包含: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連接於該第一機體,且包含具有一輸入裝 置的一第一框體;一通訊電路,用以傳送或接收一通訊訊號;以及一天線模組,包含:一訊號饋入源,電性連接於該通訊電路,用以接收並傳送該通訊訊號;一分頻器,電性連接於該訊號饋入源,用以將該通訊訊號分離為一第一頻段訊號及一第二頻段訊號,或用以將該第一頻段訊號及該第二頻段訊號整合為該通訊訊號;一第一天線單元,電性連接於該分頻器,用以收發該第一頻段訊號;以及一第二天線單元,電性連接於該分頻器,用以收發該第二頻段訊號。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行動終端裝置,其中該天線模組係設置於該第二機體中鄰近於該第一框體之位置。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行動終端裝置,其中該第一天線單元與該分頻器相隔一第一距離,該第二天線單元與該分頻器相隔一第二距離,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行動終端裝置,其中該第一頻段訊號為一低頻訊號,該第二頻段訊號為一高頻訊號。
  9. 如請求項5所述之行動終端裝置,其中該第二天線單元透過一傳輸線電性連接於該分頻器。
TW107216903U 2018-12-12 2018-12-12 行動終端裝置及其天線模組 TWM575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903U TWM575198U (zh) 2018-12-12 2018-12-12 行動終端裝置及其天線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903U TWM575198U (zh) 2018-12-12 2018-12-12 行動終端裝置及其天線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5198U true TWM575198U (zh) 2019-03-01

Family

ID=66591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6903U TWM575198U (zh) 2018-12-12 2018-12-12 行動終端裝置及其天線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5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76211C1 (ru) Спаренные многодиапазонные антенны в носимых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ах
US2021031872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540789B (zh) 寬頻天線及無線通訊裝置
CN109728437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US7161543B2 (en) Antenna set for mobile devices
CN102916242B (zh) 天线装置与信号处理装置
US969847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599106B (zh) 天線組件及應用該天線組件的無線通訊裝置
CN106200371B (zh) 智能手表
CA2737937C (en) Em shield for internal antenna of handheld terminals
WO2021063255A1 (zh) 可穿戴设备
US20180006364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578617B (zh) 天線組件及應用該天線組件的無線通訊裝置
KR20160031862A (ko) 전자 장치
US20080238787A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16072951A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6243011B2 (ja) 端末装置
TW201228102A (en) Antenna module
TWI390942B (zh) 行動通訊裝置
TWM575198U (zh) 行動終端裝置及其天線模組
JP2011193433A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5025370A (ja) 電子機器
TWI479809B (zh) 行動通訊裝置
TWI621303B (zh) 行動裝置
JP2006121633A (ja) 無線通信モジュ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