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9039U -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interface integration system - Google Patents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interface integration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9039U
TWM569039U TW107206149U TW107206149U TWM569039U TW M569039 U TWM569039 U TW M569039U TW 107206149 U TW107206149 U TW 107206149U TW 107206149 U TW107206149 U TW 107206149U TW M569039 U TWM569039 U TW M56903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mobi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6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莊連豪
Original Assignee
莊連豪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莊連豪 filed Critical 莊連豪
Priority to TW107206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9039U/zh
Publication of TWM569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9039U/zh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一種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其係預先在一行動裝置中載入一通訊軟體整合程式,並在執行後資訊連線至一雲端伺服器完成會員註冊作業,且通訊軟體整合程式可擷取儲存於行動裝置的一通訊資訊,例如使用者電話號碼、mail、通訊錄、使用者所使用的通訊軟體等資訊,並將其發送至一雲端伺服器進行儲存,而雲端伺服器可將儲存的數筆通訊資訊進行比對,並將比對結果後相關聯的通訊資訊發送至相對應的行動裝置上,並透過一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顯示於一顯示幕上,供以行動裝置可在同一畫面下快速切換聯絡人所使用的通訊軟體進行撥打。

Description

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
一種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本創作尤指一種整合聯絡人所使用的通訊軟體,以便於使用者可在同一畫面中快速切換聯絡人所使用的通訊軟體進行電話的撥打。
隨著資訊技術日益大眾化,手機作為即時通訊工具例如QQ、MSN、GTALK、Skype、LINE、微信等通訊軟體的一種重要載體,且已經被廣泛的使用,而伴隨著人們社交圈的不斷擴大,使用單一通訊軟體進行交流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很多手機用戶在手機上同時登錄多個即時通訊工具,然而,雖然目前大部分智慧型手機中可安裝多個即時通訊工具,並且可以做到同時使用多個通訊軟體並進行切換,但是,通訊軟體間的頻繁切換,不僅對用戶在通訊軟體使用上造成諸多不便,同時也消耗大量手機系統資源,使得手機待機時間短,且極易造成手機死機或重啟,又,在通訊軟體的使用頁面中,例如透過通訊軟體撥打通訊錄中的聯絡人電話,使用者必須要在撥打電話 前,預先搜尋通訊軟體中的聯絡人資料才能進行撥打,如果聯絡人沒有接聽,則必須切換到另一通訊軟體重新找尋同一聯絡人資料進行撥打,由上述可知,在現有技術中,即使是撥打給同一聯絡人,使用者需要在不同的通訊軟體之間進行切換,不斷的切換通訊軟體不僅增加了行動裝置本身的負擔,也相對的給用戶的操作帶來了不便。
有鑑於上述的問題,本創作人係依據多年來從事相關行業及軟體設計的經驗,針對不同通訊軟體進行研究及分析,期能研發出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案;緣此,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供使用者在同一畫面中快速切換聯絡人所使用的通訊軟體,以便於使用者撥打的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創作主要係預先在行動裝置中預先載入一通訊軟體整合程式,使行動裝置可透過通訊軟體整合程式連線至一雲端伺服器完成會員註冊作業,且通訊軟體整合程式可擷取行動裝置內所儲存的通訊資訊後傳送至雲端伺服器進行儲存及比對,而通訊資訊可例如為使用者電話號碼、mail、通訊錄、使用者所使用的通訊軟體等資訊,由於雲端伺服器儲存有大量的通訊資訊,因此,雲端伺服器可針對數筆通訊資訊之間進行資料比對,其比對手段主要係將數筆通訊資訊之間比對出是否相互為好 友,例如A會員的通訊資料中有B會員的通訊錄,而B會員的通訊資料中有A會員的通訊錄,則雲端伺服器會將A、B會員判定雙方為好友關係,並將A、B會員的通訊資料分享至A、B會員的行動裝置中,以透過通訊軟體整合程式呈現於一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顯示,供以使用者無需切換畫面,即可透過多種通訊軟體撥打電話給同一聯絡人。
為使 貴審查委員得以清楚了解本創作之目的、技術特徵及其實施後之功效,茲以下列說明搭配圖示進行說明,敬請參閱。
1‧‧‧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
10‧‧‧行動裝置
11‧‧‧雲端伺服器
10’‧‧‧行動裝置
111‧‧‧運算處理模組
10”‧‧‧行動裝置
112‧‧‧會員資料庫
101‧‧‧微處理模組
113‧‧‧資訊接收發送模組
102‧‧‧資料庫
104‧‧‧傳輸模組
1021‧‧‧通訊錄單元
1022‧‧‧通訊軟體單元
103‧‧‧顯示幕
A‧‧‧會員
B‧‧‧會員
H1‧‧‧第一位置
H2‧‧‧第二位置
M1‧‧‧通訊資訊
M2‧‧‧通訊資訊
M3‧‧‧通訊資訊
P‧‧‧通訊軟體整合程式
P1‧‧‧擷取單元
P2‧‧‧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
P21‧‧‧第一介面排列單元
P22‧‧‧第二介面排列單元
P3‧‧‧通訊軟體選擇單元
P4‧‧‧編輯單元
第1圖,為本創作之系統組成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之通訊軟體整合程式組成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之雲端伺服器之組成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之實施示意圖(一)。
第5圖,為本創作之實施示意圖(二)。
第6圖,為本創作之實施示意圖(三)。
第7圖,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一)。
第8圖,為實施例(一)之實施示意圖。
第9圖,為本創作之實施流程步驟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圖中所示為本創作之系統組成示意圖,如圖中所示的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1,其主要係由一個以上的行動裝置(10、10’、10”)及一雲端伺服器11所組成,且所述的行動裝置(10、10’、10”)可例如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可供以通話的行動通訊裝置,本創作以三個行動裝置舉例說明,並非限定行動裝置的數量,特先陳明,其中,各行動裝置(10、10’、10”)可分別預先下載一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圖中尚未繪示),並透過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經由網際網路連線至雲端伺服器11進行會員註冊作業,而在各行動裝置(10、10’、10”)分別完成註冊作業後,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係會進一步擷取各行動裝置(10、10’、10”)內儲存的通訊資訊(M1、M2、M3),並進一步發送至雲端伺服器進行儲存,而所述的通訊資訊(M1、M2、M3)可例如為行動裝置(10、10’、10”)的使用者電話號碼、mail、通訊錄、使用者所使用的通訊軟體(QQ、MSN、GTALK、Skype、LINE、微信等)等資訊,又,雲端伺服器11可將儲存的各筆通訊資訊(M1、M2、M3)進行比對,以比對出各通訊資訊(M1、M2、M3)之間的通訊數據是否互有關聯,並將有關聯的通訊資訊(M1、M2、M3)發送至相對應的行動裝置(10、10’、10”)中,而雲端伺服器11比對通訊資訊(M1、M2、M3)的方式例如行動裝置10的持有人為會員A,而行動裝置10’的持有人為會員B,當雲端伺服器11進行比對時,會進一步將通訊資訊(M1、M2)中所包含的通訊錄(即通訊人資料)及 使用者電話號碼等資訊進行比對,若是通訊資訊M1中有會員B的使用者電話號碼或其他通訊資訊時,系統會識別出會員B為會員A的好友,並將通訊資訊M2發送至會員A的行動裝置10上,使行動裝置10在執行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後,進一步將會員B所有使用中的通訊軟體(QQ、MSN、GTALK、Skype、LINE、微信等),顯示於行動裝置10的一顯示幕103上,以便於會員A無需切換畫面,即可在同一個畫面中得知會員B目前所使用的所有通訊軟體種類,以透過所顯示的通訊軟體快速撥打電話給會員B進行通話。
請參閱「第2圖」,圖中所示為本創作之通訊軟體整合程式組成示意圖,如圖中所示的行動裝置10,其主要係具有一微處理模組101、一資料庫102、一顯示幕103及一傳輸模組104,且資料庫102中具有一通訊錄單元1021及一通訊軟體單元1022,所述的通訊錄單元1021儲存有數筆聯絡人資訊,而通訊軟體單元1022則儲存有行動裝置10使用者所常用的通訊軟體(例如QQ、MSN、GTALK、Skype、LINE、微信等),又,行動裝置10係預先載入有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所述的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係具有一擷取單元P1、一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P2以及一通訊軟體選擇單元P3,其中,擷取單元P1可擷取資料庫102中的通訊錄單元1021以及通訊軟體單元1022中所儲存的資訊,並進一步將所擷取的資訊以通訊資訊M1的形式,透過微處理模組101經由傳輸模組104發送至雲端伺服器11;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P2具有 一第一介面排列單元P21及一第二介面排列單元P22,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P2可顯示於顯示幕103上,並透過第一介面排列單元P21及第二介面排列單元P22將行動裝置10所接收的通訊資訊進行排列後顯示於顯示幕103上;通訊軟體選擇單元P3,可在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被執行後啟動,供以行動裝置10的使用者選擇目前行動裝置10所使用的通訊軟體種類。
請參閱「第3圖」,圖中所示為本創作之雲端伺服器之組成示意圖,請搭配參照「第1圖」及「第2圖」,如本圖所示的雲端伺服器11,其主要係具有一運算處理模組111、一會員資料庫112以及一資訊接收發送模組113所構成,其中,運算處理模組111分別與會員資料庫112以及資訊接收發送模組113形成資訊連結,所述的資訊接收發送模組113可接收行動裝置(10、10’、10”)所發送的通訊資訊(M1、M2、M3),並將其儲存於會員資料庫112中,而所述的會員資料庫112具有一比對模組1121,可受到運算處理模組111的驅動對會員資料庫112中所儲存的數筆通訊資訊(M1、M2、M3)進行分析及比對,並將比對後且互有關聯的數筆通訊資訊(M1、M2、M3),透過資訊接收發送模組113發送至相對應的行動裝置(10、10’、10”)中。
請參閱「第4圖」,圖中所示為本創作之實施示意圖(一),請搭配參照「第1圖」至「第3圖」,本創作實施時, 係預先在行動裝置10中載入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而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被執行後,可進一步透過網際網路連線至雲端伺服器11完成會員註冊作業,完成註冊作業後,通訊軟體選擇單元P3可進一步被驅動,並顯示於行動裝置10的顯示幕103上,供以行動裝置10的使用者選擇常使用的通訊軟體種類,如本圖所示的通訊軟體選擇單元P3,其係顯示多種常用的通訊軟體供以使用者選擇,並在選擇完畢後儲存至會員資料庫102的通訊軟體單元1022中,又,行動裝置10可透過擷取單元P1擷取通訊錄單元1021以及通訊軟體單元1022所儲存的資訊(使用者電話號碼、mail、通訊錄、使用者所使用的通訊軟體等資訊),並以通訊資訊M1的形式發送至雲端伺服器11的會員資料庫112進行儲存,並經由會員資料庫112中的比對模組1121進行資料的比對,再者,本圖所繪示之使用的通訊軟體種類僅為舉例說明,非為限定本創作所使用的通訊軟體。
請參閱「第5圖」,圖中所示為本創作之實施示意圖(二),請搭配參照「第1圖」至「第4圖」,承上所述,雲端伺服器11完成比對後(比對方式請參照第1圖說明),例如經過雲端伺服器11比對之後,通訊資訊(M2、M3)與通訊資訊M1有相關聯,藉此,行動裝置10係會進一步接收到雲端伺服器11發送相關聯的通訊資訊(M2、M3)後,行動裝置10係進一步執行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使通訊資訊(M2、M3)可透過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P2顯示於顯示幕 103上,再請參照本圖,如本圖所示的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P2,其透過第一介面排列單元P21及第二介面排列單元P22,可顯示通訊資訊(M2、M3)中的聯絡人所使用的通訊軟體種類,如圖中所示的第一介面排列單元P21,其可顯示聯絡人姓名以及此聯絡人常使用的通訊軟體種類,且使用者可將第一介面排列單元P21以左右拖曳的方式進行移動,如本圖的第一介面排列單元P21,可由一第一位置H1拖曳到一第二位置H2,便於使用者找尋此聯絡人所使用的通訊軟體,而本圖所示的第二介面排列單元P22主要為常駐顯示列,便於使用者可更快速直接進行撥打;而使用者透過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P2撥打電話的畫面即如「第6圖」所示,圖中所示係為本創作之實施示意圖(三),承「第5圖」所述,使用者可透過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P2的第一介面排列單元P21及第二介面排列單元P22進行電話的撥打,當撥打此聯絡人無回應時,使用者在掛斷後,畫面即會跳回如「第5圖」所示之畫面,便於使用者無需進行畫面或應用程式的切換,即可在同一畫面快速找尋同一聯絡人所使用的其他通訊軟體進行撥打,且所述第一介面排列單元P21、第二介面排列單元P22亦可依照使用者需求上、下滑動(捲軸功能),讓使用者可以快速找到聯絡人,更詳細而言,本實施例於較佳情況下,使用者於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P2進行撥打動作後,行動裝置可透過對應於所述通訊軟體種類的一應用程式介面(API),自動將載入App ID、通訊資訊所包含的使用者電話號碼、mail、通訊錄、 使用者所使用的通訊軟體等資訊載入於所述應用程式介面,進而直接於通訊軟體整合程式的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P2介面中,直接執行對應於所述通訊軟體種類的通訊軟體的撥打功能。
請參閱「第7圖」,圖中所示為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一),請搭配參照「第5圖」,為進一步便於使用者可編輯常用的通訊軟體,本創作所述的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其係具有一編輯單元P4,所述的編輯單元P4係與可供以使用者編輯常用的通訊軟體,再請搭配參閱「第8圖」,圖中所示為實施例(一)之實施示意圖,如本圖所示,使用者可透過編輯單元P4進行通訊軟體的排列及選擇,例如透過勾選的方式來增加或取消原本所選擇的通訊軟體,藉此,當使用者後續有新增或減少使用通訊軟體的種類時,即可透過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的編輯單元P4進行編輯。
請參閱「第9圖」,圖中所示為本創作之實施流程步驟示意圖,本創作實施步驟如下:(1)會員註冊步驟S1:使用者在行動裝置10中預先下載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並透過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連線至雲端伺服器完成會員註冊作業;(2)選擇使用的通訊軟體步驟S2:完成會員註冊作業後,使用者可透過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的通訊軟體選擇單元進行通訊軟體種類的選擇,並儲存於資料庫中102 的通訊軟體單元1022;(3)擷取通訊資訊並上傳步驟S3:承步驟S2所述,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的擷取單元P1會擷取資料庫102中所儲存的通訊錄單元1021以及通訊軟體單元1022,並將上述資訊以通訊資訊M1的形式發送至雲端伺服器11的會員資料庫112進行儲存;(4)伺服器進行比對步驟S4:承步驟S3所述,通訊資訊M1儲存於會員資料庫112後,係可進一步透過比對模組1121與其他儲存的通訊資訊進行比對,以將儲存於會員資料庫112中的數筆通訊資訊(M1、M2、M3)比對出之間是否具有關聯;(5)發送相關聯通訊資料步驟S5:雲端伺服器11完成比對後,係進一步將相關聯的通訊資訊(M1、M2、M3)發送至相對應的行動裝置(10、10’、10”),並在行動裝置10執行通訊軟體整合程式P後,透過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P2的第一介面排列單元P21及第二介面排列單元P22顯示於顯示幕103上,便於使用者可在同一畫面中搜尋聯絡人所使用的通訊軟體並進行撥打。
由上所述可知,本創作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其主要在行動裝置中預先下載並執行通訊軟體整合程式,以供完成會員註冊作業,並透過通訊軟體整合程式擷取行動裝置的通訊資訊後,上傳至雲端伺服器進行與其他通訊資訊進行比對,再將彼此有相關聯的通訊資訊 分別透過雲端伺服器發送至相對應的行動裝置,並透過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顯示於顯示幕上,以供使用者可在同一畫面中快速切換聯絡人所使用的通訊軟體進行撥打;依此,本創作其據以實施後,確實可達到提供一種可供使用者在同一畫面中快速切換聯絡人所使用的通訊軟體,以便於使用者撥打的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之目的。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之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功效,係具有發明之「產業可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等專利要件;申請人爰依專利法之規定,向 鈞局提起新型專利之申請。

Claims (6)

  1. 一種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與多個安裝有一通訊軟體整合程式的一行動裝置搭配使用,該通訊軟體整合程式可透過一擷取單元擷取該行動裝置內的一通訊資訊,其包括:一雲端伺服器,具有一運算處理模組,該運算處理模組分別與一會員資料庫、以及一資訊接收發送模組形成資訊連結,該會員資料庫具有一比對模組,且該會員資料庫可透過該資訊接收發送模組,接收數筆該行動裝置的該通訊資訊;該比對模組用以比對數筆該通訊資訊之間是否具有關聯性,並將具有關聯性的該通訊資訊,透過該資訊接收發送模組,傳送至相對應的該行動裝置;以及相對應的該行動裝置透過該通訊軟體整合程式的一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將接收到該通訊資訊顯示於一顯示幕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其中,該通訊資訊包含有使用者電話號碼、mail、通訊錄、使用者所使用的通訊軟體之任一種或其複數組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其中,該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模組具有一第一介面排列單元、及一第二介面排列單元。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其中,該第一介面排列單元可顯示聯絡人姓名以及該聯絡人常使用的通訊軟體種類,且該第一介面排列單元可由第一位置拖曳到第二位置,以左 右滑動或拖曳之任一種方式進行移動,而該第二介面排列單元為一常駐顯示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其中,該第一介面排列單元及該第二介面排列單元可呈上、下滑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其中,該通訊軟體整合程式具有一編輯單元。
TW107206149U 2018-05-10 2018-05-10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interface integration system TWM569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6149U TWM569039U (zh) 2018-05-10 2018-05-10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interface integr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6149U TWM569039U (zh) 2018-05-10 2018-05-10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interface integr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9039U true TWM569039U (zh) 2018-10-21

Family

ID=6487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6149U TWM569039U (zh) 2018-05-10 2018-05-10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interface integrat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90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1294B (zh) * 2018-05-10 2020-11-21 莊連豪 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1294B (zh) * 2018-05-10 2020-11-21 莊連豪 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2674B2 (en) Responding to incoming calls
JP5506922B2 (ja) 通話中の連絡先情報の表示
US20130144950A1 (en) Seamless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A28324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uter based collaboration initiated via a voice call
US92102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 conference system
US8929526B2 (en) Methods for retrieving content in a unified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US1167786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alls
TWM569039U (zh)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interface integration system
CN112235412A (zh) 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450507A (zh) 社交网络分享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TWI711294B (zh) 複合式通訊應用程式之介面整合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US20160021234A1 (en) Call answering method integrating social software application and telephone answering interface
CA2804343C (e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roviding an automatically initiated outgoing communication as an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N111694999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033873B1 (en) One-click conference calling
US9485355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roviding an automatically initiated outgoing communication as an incoming communication
US20170031582A1 (en) Multi-Functional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CN110475009A (zh) 复合式通信应用程序的界面整合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EP2757764A1 (en) Responding to incoming calls
TW201832075A (zh) 利用感測元件接收解鎖訊號以顯示隱藏欄位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