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7837U - Multi-angle light-emitting unit and intelligent ligh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Multi-angle light-emitting unit and intelligent ligh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7837U
TWM567837U TW107202259U TW107202259U TWM567837U TW M567837 U TWM567837 U TW M567837U TW 107202259 U TW107202259 U TW 107202259U TW 107202259 U TW107202259 U TW 107202259U TW M567837 U TWM567837 U TW M56783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angle
emitting unit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2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繼忠
廖本瑜
曹文平
Original Assignee
胡繼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胡繼忠 filed Critical 胡繼忠
Priority to TW107202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7837U/zh
Publication of TWM567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7837U/zh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揭露一種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智能照明裝置,多角度出光單元包含下基板、上基板、光學封裝體、發光單元及驅動電路基板。上基板具有複數個穴位,形成於下基板上,且各穴位與下基板水平面和垂直面間分別具有相同或各自不同的穴位偏射角,發光單元分別位於各穴位中。透過一正向出光訊號驅動複數個發光單元時,複數個發光單元係依據正向出光訊號同時投射光,透過一斜向出光訊號驅動複數個發光單元時,複數個發光單元係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依時序交替地分別投射光,各發光單元所投射的光係分別經由所在之具有不同穴位偏射角之各穴位導引而偏射後成一斜向出光。組成之智能照明裝置可針對不同環境照明需要,其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隨機連續可調整,無需藉助光學透鏡、反光裝置、導光裝置或轉向/移動機構件。運用感測器和智能控制方法將出光方向隨需要立即改變或能自我調整變換,將光照在需要明亮的地方,則出光可以更有效的變化運用,形成更佳的照明效果,且可以適時回復至原照明模式。因此,利用多角度出光單元組成的智能照明裝置結構簡單、照明設計多元化、成本降低且更節能,可以廣泛在室內、戶外及特殊照明領域。

Description

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智能照明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出光單元及其照明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智能照明裝置。
發光二極體(LED)已廣泛在室內、戶外及特殊照明各領域應用,但部分LED的基本特性,例如,指向性、高響應速度(點亮無延遲)等並未充分有效運用。
照明燈具是LED光源的主要載體,現今多將LED光源及散熱裝置固定其上。一般多以垂直於LED封裝出光面方向出光,另藉助二次光學設計或燈具設計形成特定的光強、光束角度及配光曲線,以滿足不同的照明需求。
然而,燈具及燈座的位置固定也同時制約了LED光源,形成使用上的限制,因此,只能以特定的光強、光束角和配光曲線,針對被照物或固定區域進行照亮。當別處區域或其他物件需要照明時,則需要轉向裝置或移動機構將燈具指向該區域,或在需要照明區再另裝設另一個燈。
昔知技術有關導引光源出光方向改變的手段繁多,但在LED上的應用不外運用(微)光學透鏡(膜)或導光裝置,改變原先的出光行徑或形成新的光線路徑,以導引出光偏離LED光軸原先方向。或者,移動LED光源和反光鏡相對位置,調整光束角度來實現二次配光。這些方式都有其運用局限性且設計靈活性差,除了安裝可移/轉動機構,一般多為單一方向改變,且多無法回復 至原出光方向。而可移/轉動機構存在反應慢、成本高、佔空間、精確度差、壽命短等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若能依據不同環境照明需要,光源的出光方向、光通量、光強及配光曲線隨機可連續調整或能自適應變換,且可以適時回復至原出光方向和照明模式,無需藉助光學透鏡、反光裝置、導光裝置或轉向/移動機構件。那麼運用智能控制方法將出光方向隨照明需要立即改變,將光照在需要明亮的地方,則此出光單元及照明裝置可以更有效的變化運用,形成更佳的照明效果,簡化燈具結構設計、光源運用多元而靈活、成本降低且更節能。
以下照明應用領域為適應不同的使用目的和環境變化,對出光束方向隨機可調整性和自適應性控制的需求特別明顯。
[汽車前燈]
傳統的汽車前燈其遠光燈和近光燈一般為兩組燈具,且出光多為固定的光束角度、照明距離和配光曲線。
為使駕駛員能夠在車行當中清晰的看到行駛方向上的物體,並對前方道路不斷變化的環境形成適度的能見度。同時,需要將眩光降至最小,使對面車道的駕駛和道路使用者能安全有效的辨識並適時做出反應,因此,需要改變汽車前燈輸出光束的光強、光束角、配光曲線和出光方向,以在不同路況環境提供有效照明。
當光源輸出的光強、光束角、配光曲線和出光方向能針對道路轉彎區、遠場/近場與車行左右環境照亮需要自適應調整,隨著汽車轉向運用低光束與高光束之間的轉換,配光曲線的調整和與其他車輛接近時前景的照明控制等,可以因應路況動態環境改變的照明需要,並滿足駕駛員不同的視覺感知。 此種新光源不單可以實現遠光燈和近光燈兩組燈具合而為一,更可以提高照明的功效及行車的安全性。
[舞臺照明]
舞臺燈光是舞臺表演的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燈光的變化和音樂節奏來推動表演情節的發展,舞臺燈光不僅能夠照亮舞臺表演,藉各式各樣燈光變化還能增加舞臺表演的藝術美。
在舞臺照明中,聚光燈被懸掛在天花板或舞臺特定位置上。聚光燈可以被手動調整,或者由電機驅動轉向/移動機構使四面八方照射到舞臺的表演區域,並持續變化。為了同時可任選地以不同的光強度或色溫照射舞臺上的若干照明區,必須在舞臺的天花板上或舞臺特定位置上設置充分數量的聚光燈。因此,整個舞臺燈光的電機驅動轉向/移動機構裝置及電路電線複雜。且易發生可移動地佈置的聚光燈的電接觸有問題並且斷開線纜經常導致短路的缺點。
當光源輸出的光束角、光強及配光曲線混搭,能隨音樂節奏和舞臺光環境需要快速反應變化,照明模式隨著表演運用光束與配光的各種角度快速轉換,旋轉調整。此種新光源可使舞臺燈光變化更多樣豐富,設計表現自由度大幅增加,則可省去傳統舞臺照明燈具電機驅動轉向/移動機構裝置及簡化電線電纜配置,不單大幅降低舞臺照明系統成本且提高系統可靠性。
[植物照明]
植物工廠因氣候變化及廣泛的社會需求近年來已發展出眾多成效,但仍有許多瓶頸,如:建設成本高昂、產能及經濟效益不理想、光源與空調能耗偏高等,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是推進植物工廠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植物工廠因LED光源的應用突破了傳統光照、空間、地域環境的限制,能有效促進植物光合作用,成為提升農作物產量關鍵因素之一。光效與能效提升是大幅減少運行成本的關鍵,採用LED替代傳統光源以及根據植物從苗期到收穫期的光配方需求,進行光環境的動態優化調節,甚至設計出上下可移動光源、可調節光束角大小的聚光光源等,可以提升光效並降低能源消耗。
另一方面,各種類植物在不同成長期對光的需求不同,有些植物的莖也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但一般植物工廠空間狹小植物密集生長,場地不同培育架設方法固定,間距各異。而LED燈具常常為燈條、平板型或者仿射燈結構,燈珠是固定不可調整的,並多以直下式出光,照射到燈具下方植物葉片,光照不易均勻。當其成長葉片茂密時,燈具下方葉片便遮擋住下一層葉片,與戶外植物生長的早晨午後實際光環境不一致,對下一層葉片和莖部應達不到促進植物生長的目的。
仿射燈結構的燈具通常在出光面設置透鏡以修整出光角度,透鏡會導致出光效率的衰減,平板型結構一般沒有透鏡設置,光效相對較高,但是近距離照射下也會有光照不均勻的問題發生。昔知技術有LED燈具通過驅動裝置使光源或支架相對擺動、扭動或轉動,或者通過驅動裝置改變光源與支架的距離,可以使得光源出光在不同受光面或同一受光面的不同區域的照射強度動態變化,進而使得植物接受光照效果更加有效。
當光源輸出的光角度能以自我調整控制遠近、上下層葉片與左右兩側植物照射,配合智能控制循序藉光束的偏轉及自我調整光照距離,並因應動態環境改變的仿生照明環境需要,將光均勻的照射在植物葉片上。此種新光 源可使植物不同層不同位置葉片更有效的進行光合作用,提高光照效率,促進植物生長,減短植物成長與開花結果用時間,大幅提高生產。
基於以上昔知技術在實際使用面對的問題和缺點及新的照明運用需求,如何針對不同環境照明需要,使光源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隨機連續可調整,並能適時回復原先照明模式,而無需藉助光學透鏡、反光裝置、導光裝置或轉向/移動機構件,將是所屬領域之產業極需探討及研究的重要課題。
有鑑於上述昔知技術之問題,本創作之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照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智能照明裝置。
基於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多角度出光單元,其包含至少一發光單元、上基板、光學封裝體、下機板及驅動電路基板。每一發光單元至少包含一紅色發光單元、綠色發光單元及藍色發光單元。上基板,形成於下基板上,該上基板具有複數個穴位,且各該穴位與該下基板水平面和垂直面分別具有相同或各自不同的穴位偏射角,該發光單元分別位於各該穴位中。光學封裝體包覆發光單元且包含至少一光學引導區域及至少一混光區域,混光區域設於發光單元上,光學引導區域設於光學混光區域上。下基板係具有複數個底面導體及複數個連接導體單元,各該底面導體係分別電性連接對應之各該連接導體單元,各該連接導體單元係分別電性連接對應之各該發光單元,以傳遞正向出光訊號或斜向出光訊號。該下基板置於該驅動電路基板上且電性連接該驅動電路基板。透過一正向出光訊號驅動該複數個發光單元時,該複數個發光單元係依據該正向出光訊號同時投射光,透過一斜向出光訊號驅動該複數個發光單元 時,該複數個發光單元係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依時序交替地分別投射光,各該發光單元所投射的光係分別經由所在之具有不同穴位偏射角之各該穴位導引而偏射後成一斜向出光。
較佳地,驅動電路基板於第一時間點傳遞一斜向出光訊號,其中一該發光單元係經所在之穴位導引而朝對應所在穴位之該穴位偏射角投射光,而於第二時間點,可以同一發光單元繼續投射該穴位偏射角之斜向出光,或另一該發光單元係經所在之穴位導引而朝對應所在穴位之該穴位偏射角投射光。
較佳地,上基板係以矽晶基板或陶瓷基板製成,該上基板之各該穴位中係分別具有圍繞該發光單元之複數個內牆面,該複數個內牆面中的至少一面係與該下基板水平面和垂直面間形成該穴位偏射角。
較佳地,每一該穴位橫截面形狀係包含:圓形、橢圓形、正方形、矩形、多邊形。
較佳地,該複數個穴位間其相鄰兩穴位間共用牆面可為中空或實心結構。
較佳地,每一該穴位之內牆面可以分別具有相同或各自不同的該穴位偏射角,該複數個穴位可以不同方式予以相鄰對應組合排列。
較佳地,光學封裝體的材料包含:樹脂、矽膠或其組合,且光學封裝體為中空或實心結構。
較佳地,樹脂包含: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環氧樹脂或其組合。
較佳地,該多角度出光單元,該光學封裝體出光面係包含:平面、斜面、曲面或其組合。
較佳地,發光單元可通過下述的一種形成光源:發光二極體(LED)、微發光二極體(Micr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及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
較佳地,發光單元可通過紅色發光單元、綠色發光單元以及藍色發光單元混合成白光,或通過藍色發光單元透過螢光粉或量子點形成白光。
基於上述目的,本創作再提供一種多角度出光裝置,其包含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控制模組。該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分別包含至少一組發光單元、上基板、光學封裝體、下基板及驅動電路基板。每一發光單元至少包含一紅色發光單元、綠色發光單元及藍色發光單元。上基板形成於下基板上,該上基板具有複數個穴位,且各該穴位與該下基板水平面和垂直面分別具有相同或各自不同的穴位偏射角,該發光單元分別位於各該穴位中。光學封裝體包覆該發光單元,該光學封裝體包含至少一光學引導區域以及至少一混光區域。下基板具有複數個底面導體及複數個連接導體單元,各該底面導體係分別電性連接對應之各該連接導體單元,各該連接導體單元係分別電性連接對應之各該發光單元,以傳遞正向出光訊號或斜向出光訊號。該下基板置於該驅動電路基板上且電性連接該驅動電路基板。控制模組,係經由電路基板電性連接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接收正向出光訊號及斜向出光訊號,且該控制模組根據一正向出光訊號或一斜向出光訊號依時序交替控制個別、群組或其組合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同時或分別出光。透過該正向出光像訊號驅動 該複數個發光單元時,該複數個發光單元係依據該正向出光訊號同時投射光。透過該斜向出光訊號驅動該複數個發光單元時,該複數個發光單元係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依時序交替地分別投射光,各該發光單元所投射的光係分別經由所在之具有不同穴位偏射角之各該穴位導引而偏射後融合成一斜向出光。
較佳地,驅動電路基板於第一時間點傳遞一斜向出光訊號,多角度出光裝置其中之一或一組多角度出光單元經所在之穴位導引而朝對應所在穴位之該穴位偏射角投射光,而於第二時間點,可以同一或同一組發光單元繼續投射該穴位偏射角之斜向出光,或另一或另一組多角度出光單元係經所在之穴位導引而朝對應所在穴位之該穴位偏射角投射光,並依時序傳遞一斜向出光訊號至其他一或一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
較佳地,所述多角度出光裝置其中該多角度出光單元之各該穴位中係分別具有圍繞該發光單元之複數個內牆面,該複數個內牆面中的至少一面係與該下基板水平面和垂直面間形成該穴位偏射角。
基於上述目的,本創作另提供一種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其包含多個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以相同或不同之間距縱橫排列安置於電路基板而組成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所述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排列方式可以成線條形、矩形、多邊形、椭圓形、圓形或任意不規則之幾何形狀,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並以各自相同或不同安置方向,安裝於在同一平面或置於不同平面上。
較佳地,所述的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其更包括一控制器及一驅動訊號產生器,控制器接收配光需求訊號,並據此產生多個控制訊 號,該配光需求訊號具有一預設光通量、出光角、配光曲線、光強度或其組合,且該控制器可依時序交替控制個別、群組或其組合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同時或分別出光。驅動訊號產生器,係電性連接該控制器,且接收該控制訊號,以產生多個時序交替式的驅動訊號,其中該多個驅動訊號之電流大小係相應不同,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多角度出光裝置電性連接該驅動訊號產生器,並接收該多個驅動訊號,以同時地開啟或熄滅相應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投射光至被照明區域,且該驅動訊號產生器可依時序交替控制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之個別、群組或其組合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並組合成符合實際照明需求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較佳地,所述的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更包括:一感測器和一智能配光裝置,感測器用以獲取所在空間位置亮度及環境訊息而產生一組感測訊號,智能配光裝置,電性連接該感測器,用以接收該組感測訊號,並根據該組感測訊號產生該配光需求訊號以調整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之光強及出光角度。
較佳地,該感測器包括一亮度感測器、一位置感測器、一溫度感測器與動作感測器中的至少一者。該智能配光裝置依環境感測定義出照明需求,以個別、群組或不同數量組合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個由多角度出光裝置,正向出光、斜向出光或熄滅方式調適出與需求對應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較佳地,當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需要調適出對應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之照明模式,於同一時間,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全部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之該發光單元係接收一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或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全部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之該發光單元係接收該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之一部分區域中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之發光單元接收一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而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之另一部分區域中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之發光單元則接收一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之該單個或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的多個發光單元係接收該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而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之另有該單個或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的發光單元係接收該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
基於前述之目的,本創作再提供一種智能照明裝置,其包含:一種智能照明裝置,其包含多個所述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及所述之控制器、驅動訊號產生器、感測器和智能配光裝置中之至少一者,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以各自相同或不同安置方向,並以相同或不同之間距縱橫排列於在同一平面或置於不同平面,排列方式可以成線條、矩形、多邊形、椭圓形、圓形或任意不規則之幾何形狀之照明裝置,該智能照明裝 置依據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結構外形與安裝方式呈平面或曲面立體形狀。
較佳地,其更包括一控制器,係接收一配光需求訊號,並據此產生多個控制訊號,該配光需求訊號具有一預設光通量、一預設出光角、一預設配光曲線、一預設光強度或其組合,且該控制器可依時序交替控制個別、群組或其組合的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同時、分別出光或熄滅;一驅動訊號產生器,係電性連接該控制器,且接收該控制訊號,以產生多個時序交替式的驅動訊號,其中該多個驅動訊號之電流大小係相應不同;一感測器,該感測器包括一亮度感測器、一位置/距離感測器、一轉向角感測器、一速度感測器、一溫度感測器與一動作感測器中的至少一者,用以獲取所在空間位置亮度及環境訊息而產生一組感測訊號;以及一智能配光裝置,電性連接該感測器,用以接收該組感測訊號,以個別、群組或不同數量組合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個由多角度出光裝置,正向出光、斜向出光或熄滅方式調適出與需求對應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較佳地,當智能照明裝置需要調適出與需求對應之照明模式時,於同一時間中,該智能照明裝置全部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該發光單元係接收一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或該智能照明裝置全部之該智能照明模組中之該發光單元係接收該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該智能照明裝置之一部分區域中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之該發光單元係接收一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而該智 能照明裝置之另一部分區域中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之該發光單元則接收一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單個或多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之該多個發光單元係接收該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而另有單個或多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之該多個發光單元係接收該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其變化之組合。因此,智能照明裝置可以依實際照明需要搭配不同數量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不同數量之該多角度出光裝置及/或多角度出光單元,以個別、群組或其不同組合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同時及/或依時序交替進行出光,提供各種不同的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本創作的技術創新之處是提供一種多角度出光單元以及利用該多角度出光單元所組成的智能照明裝置。針對不同環境照明需要,所述智能照明裝置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隨機連續可調整,無需藉助光學透鏡、反光裝置、導光裝置或轉向/移動機構件。運用感測器和智能控制方法將出光方向隨需要立即改變或能自我調整變換,將光照在需要明亮的地方,則出光可以更有效的變化運用,形成更佳的照明效果,且可以適時回復至原先的照明模式。因此,利用該照明單元組成的智能照明裝置結構簡單、光效提高、設計多元化、成本降低且更節能,可以廣泛在室內、戶外及相關特殊照明領域如:交通工具的前燈、舞台情境照明的舞台燈及植物工廠照明等應用。
100‧‧‧多角度出光單元
110‧‧‧下基板
111‧‧‧底面導體
112‧‧‧連接導體單元
120‧‧‧上基板
121‧‧‧穴位
122‧‧‧內牆面
130、130A、130B、130C‧‧‧發光單元
140‧‧‧光學封裝體
150‧‧‧電極
200‧‧‧多角度出光裝置
300‧‧‧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
400、A0‧‧‧智能照明裝置
410‧‧‧控制器
420‧‧‧驅動訊號產生器
430‧‧‧感測器
440‧‧‧智能配光裝置
A1‧‧‧汽車
A2、A3‧‧‧配光曲線
θ‧‧‧穴位偏射角
第1A圖係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單元之第一立體示意圖。
第1B圖係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單元沿第1A圖之剖面線AA剖切之剖面示意圖。
第2A圖係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單元第一變異型之剖面示意圖。
第2B圖係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單元第二變異型之剖面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單元之另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第5A圖係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之平面示意圖。
第5B圖係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之另一平面示意圖。
第6A圖係為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之方塊圖。
第6B圖係為第6A圖所示之控制器所輸出之兩個控制訊號之波形圖。
第7A圖係為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用於汽車前燈之照明模式為近光燈之示意圖。
第7B圖係為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用於汽車前燈之照明模式為遠光燈使用之示意圖。
第7C圖係為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用於汽車前燈之照明模式為近光燈且汽車轉彎時所產生之照明效果之示意圖。
第7D圖係為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用於汽車前燈之照明模式為近光燈且汽車直行時所產生之照明效果之示意圖。
為瞭解本創作之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所附圖式,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 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
本創作之優點、特徵以及達到之技術方法將參照例示性實施例及所附圖式進行更詳細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創作或可以不同形式來實現,故不應被理解僅限於此處所陳述的實施例,相反地,對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所提供的實施例將使本揭露更加透徹與全面且完整地傳達本創作的範疇,且本創作將僅為所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
請參閱第1A及1B圖;第1A圖係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之第一立體示意圖;第1B圖係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沿第1A圖之剖面線AA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包含了下基板110、上基板120、至少一發光單元130及驅動電路基板。
續言之,上述之上基板120形成於下基板110上,並且透過蝕刻的方式,使其具有複數個並列的穴位121,且各穴位121與下基板110之水平面和垂直面間形成分別具有不同的穴位偏射角θ;其中,上基板120較佳可以矽晶基板或陶瓷基板製成,以矽晶基板為例,將其放入蝕刻液中,便可經由蝕刻而形成具有穴位偏射角θ之穴位121;而,每一穴位121橫截面形狀包含:圓形、橢圓形、正方形、矩形、多邊形,每一穴位121內牆面122可以分別具有相同或各自不同的穴位偏射角θ,複數個穴位121可以不同方式予以相互對應組合排列,複數個穴位121中相鄰之兩穴位間所共用之牆面可為中空或實心結構。
至少一發光單元130分設於下基板110之上且分別位於對應之各穴位121中;其中,每一個發光單元130至少包含一紅色發光單元、綠色發光單元及藍色發光單元;其中,發光單元130通過下述的其中一種形成光源:發光二極體(LED)、微發光二極體(Micr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及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而,於各個穴位121中,較佳的是以四個內牆面122圍繞發光單元 130的四周,但不以此為限,而至少一面內牆面122與下基板110的水平面和垂直面間形成穴位偏射角θ;不同穴位121可以具有不同的穴位偏射角θ,穴位偏射角θ之角度會影響設於其內的發光單元130所投射之光的出光角度,以使得每一個發光單元130投射光之出光角不完全相同。
下基板110可具有複數個底面導體111及複數個連接導體單元112,各底面導體111分別電性連接對應之各連接導體單元112,各連接導體單元112分別電性連接對應之各發光單元130,以傳遞正向出光訊號或斜向出光訊號;下基板110置於驅動電路基板上,並電性連接驅動電路基板;上述底面導體111、連接導體單元112可以是銅箔,但本創作並不限制於此,其他諸如金箔或銀箔等亦可以用於實現本創作。
其中,各穴位121中的發光單元130可具有各色發光單元,如發光單元130可通過紅色發光單元、綠色發光單元及藍色發光單元混合成白光;而單色發光單元亦可結合螢光粉而投射出另一色光,亦或是以單色發光單元配合量子點材料,同樣可達到投射另一色光之目的;然其僅為舉例說明,並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地,透過正向出光訊號驅動複數個發光單元130時,複數個發光單元130將依據正向出光訊號同時投射光。
另一方面,透過斜向出光訊號驅動複數個發光單元130時,複數個發光單元130對應斜向出光訊號依時序交替地分別投射光,各發光單元130所投射的光分別經由所在之具有不同穴位偏射角θ之各穴位121導引而偏射後成斜向出光。
而在半導體封裝製程中,所述發光單元130可為正裝(Face up)或覆晶(Flip chip)結構,在此並不予以限制。
請參閱第2A及2B圖;如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單元之兩種變異形式,光學封裝體140包覆發光單元130,光學封裝體140包含至少一光學引導區域及至少一混光區域;光學封裝體140的材料包含:樹脂、矽膠或其組合,其中樹脂則包含: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環氧樹脂或其組合,且光學封裝體140為中空或實心結構,橫截面形狀包含:圓形、橢圓形、正方形、矩形、多邊形;相鄰光學封裝體140之間可為中空或實心結構,而,光學封裝體140出光面包含平面、斜面、曲面或其組合。
進一步地,上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之兩種變異形式其下基板110可為矽晶圓基板,上基板120可為矽反光環,發光單元130可為倒裝晶片,光學封裝體140可為矽膠透鏡,而下基板110相對上基板120之一面設有電極150;如第2A圖所示之二光學封裝體140,左邊光學封裝體140之斜面朝左,故對應之發光單元130所投射之光將向左上偏射,右邊光學封裝體140之斜面朝右,故對應之發光單元130所投射之光將向右上偏射;反之,如第2B圖所示之二光學封裝體140,左邊光學封裝體140之斜面朝右,故對應之發光單元130所投射之光將向右上偏射,右邊光學封裝體140之斜面朝左,故對應之發光單元130所投射之光將向左上偏射,然上述僅為示例性說明,不應以此限定本創作。值得一提的是,如第3圖所示,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中可包含發光單元130C,用於多角度出光單元100之光通量、光強或出光角度不足時進行補償或調整發光單元130A或發光單元130B之配光。
請參閱第4圖,係以兩個本創作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組成之多角度出光裝置200之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上基板120形成於下基板110上,並且透過蝕刻的方式,而具有陣列排列的複數個穴位121,各穴位121與下基板110之水平與垂直面分別具有不同的穴位偏射角θ。
至少一發光單元130設置於下基板110之上且分別位於各穴位121中,每一個發光單元130至少包含一紅色發光單元、綠色發光單元及藍色發光單元。
其中,於各個穴位121中,較佳可以四個內牆面122圍繞發光單元130的四周,但並不以此為限,而至少一內牆面122相對於下基板110水平面和垂直面之間形成穴位偏射角θ。
而,驅動電路基板上設有下基板110,且電性連接下基板110,下基板110可具有複數個底面導體111及複數個連接導體單元112,各底面導體111分別電性連接對應之各連接導體單元112,各連接導體單元112分別電性連接對應之各發光單元130,以傳遞正向出光訊號或斜向出光訊號。
進一步地,透過正向出光訊號驅動複數個發光單元130,複數個發光單元130將對應正向出光訊號同時投射出光。
另一方面,驅動電路基板於第一時間點傳遞斜向出光訊號,其中一個或一組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可經所在之穴位121導引而朝對應所在之穴位121之穴位偏射角θ之偏射角度投射光,並於第二時間點,斜向出光訊號可以仍傳遞給所述同一個或一組多角度出光單元100而使投射光維持該偏射角θ,依時序繼續傳遞該斜向出光訊號給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則為斜向出光。若此時間段之後,斜向出光訊號傳遞給另一個或一組多角度出光單元100經所在之穴位121導引而朝對應所在之穴位121之穴位偏射角θ之另一偏射角度投射光,則為另一斜向出光。
而,透過斜向出光訊號驅動複數個發光單元130,複數個發光單元對應斜向出光訊號依時序交替地分別投射出光,各發光單元130所投射的光分別經由所在之具有不同穴位偏射角θ之各穴位121導引而偏射後融合成不同之斜向出光。
進一步地,一種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其包含至少一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一多角度出光裝置200或其任意組合,並以各自相同或不同安置方向,安裝於在同一平面或置於不同平面上,各自以相同或各異之間距排列成線條、矩形、多邊形、椭圓形、圓形或任意不規則幾何形狀,依照明設計組裝於各類形狀之照明燈具中。所述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可以依電流控制驅動出光訊號依時序交替控制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中之個別、群組或其組合的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多角度出光裝置200及整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使其依序同時或分別正向出光、斜向出光或熄滅,用以形成各種不同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進一步地,所述的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其更包括一控制器410及一驅動訊號產生器420,控制器410接收配光需求訊號,並據此產生多個控制訊號,該配光需求訊號具有一預設光通量、出光角、配光曲線、光強度或其組合,且該控制器410可依時序交替控制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中之個別、群組或其組合的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多角度出光裝置200同時或分別出光。驅動訊號產生器420,係電性連接該控制器410,且接收該控制訊號,以產生多個時序交替式的驅動訊號,其中該多個驅動訊號之電流大小係相應不同,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中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多角度出光裝置200電性連接該驅動訊號產生器420,並接收該多個驅動訊號,以同時地開啟相應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200投射光至被照明區域,且該驅動訊號產生器420可依時序交替控制個別、群組或其組合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 光裝置200,並組合成符合實際照明需求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較佳地,所述的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更包括一感測器430和一智能配光裝置440,感測器430用以獲取所在空間位置亮度及環境訊息而產生一組感測訊號,智能配光裝置440電性連接該感測器430,用以接收該組感測訊號,並根據該組感測訊號產生該配光需求訊號以調整該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200之光強及出光角度。
較佳地,該感測器430包括一亮度感測器、一位置/距離感測器、一轉向角感測器、一溫度感測器與動作感測器中的至少一者。該智能配光裝置440依環境感測定義出照明需求,以個別、群組或不同數量組合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個由多角度出光裝置200,正向出光、斜向出光或熄滅方式調適出與需求對應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較佳地,當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需要調適出與需求對應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之照明模式,於同一時間,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全部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200之該發光單元130係接收一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或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全部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200之該發光單元130係接收該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之一部分區域中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200之發光單元130接收一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 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而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之另一部分區域中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200之發光單元130則接收一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中之該單個或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200的多個發光單元130係接收該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而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中之另有單個或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200的多個發光單元130係接收該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其變化之組合。然上述僅為本創作之示例性說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第5A至5B圖;第5A圖係以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多角度出光裝置200圓環狀排列組成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之平面示意圖;第5B圖係多角度出光裝置200以不同安置方向排列組成之另一圓環狀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所述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中之每一個多角度出光裝置200由兩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依不同安裝方式所構成,其中,多角度出光裝置200可以晶片COB封裝技術來進行封裝。
值得一提的是,第5A及5B圖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其中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多角度出光裝置200皆圓環狀排列唯安置方向不同,其目的即在於使所述圓形照明模組可以依電流控制及驅動出光訊號依時序交替控制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之個別、群組或其組合的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多角度出光裝置200及整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依序同時或分別出光以形成各種不同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上述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係以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200排列組成,但本創作不限制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之外觀形狀及使用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200的數量。同樣地,多角度出光單元100的排列形狀也不被限制。在一般照明應用中,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200排列配置可以各自以相同或各異之間距排列成直線條、矩形、多邊形、椭圓形、圓形或任意不規則幾何形狀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以適應整體燈具結構設計。總而言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內之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200排列配置方式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
請參閱第6A至6B圖;第6A圖係為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400實施智能控制之方塊圖;第6B圖係為由第6A圖所示之控制器所輸出之兩個時序控制訊號之波形圖;如第6A圖所示,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400更包括控制器410、驅動訊號產生器420及至少一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多角度出光裝置200或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控制器410接收配光需求訊號,並據此產生多個控制訊號,其中配光需求訊號包含了預設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且,控制器410可依時序交替控制個別、群組或其多種組合的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多角度出光裝置200及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同時或交替正向出光或斜向出光。驅動訊號產生器420電性連接該控制器410且接收控制訊號,並據以產生多個時序交替式之驅動訊號,其中多個驅動訊號之電流大小係相應不同。所述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多角度出光裝置200及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電性連接該驅動訊號產生器420,並接收多個驅動訊號,以同時地開啟或熄滅相應的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多角度出光裝置200及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投射光至被照明區域。驅動訊號產生器420可依時序交替控制個 別、群組或其多種組合的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多角度出光裝置200及/或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以形成符合實際照明需求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其中,於同一時間中,該智能照明裝置400全部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該發光單元130係接收一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或該智能照明裝置400全部之該多角度智能照明模組300中之該發光單元130係接收該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該智能照明裝置400之一部分區域中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之該發光單元130係接收一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而該智能照明裝置400之另一部分區域中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之該發光單元130則接收一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該智能照明裝置400中之單個或多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中之該多個發光單元130係接收該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而另有單個或多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中之該多個發光單元130係接收該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因此,該智能照明裝置400可視需求依時序交替進行單個、部分或全部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多角度出光裝置200或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之功能切換正向出光或斜向出光,或在同一時間進行單個、部分或全部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多角度出光裝置200或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同時正向出光及或斜向出光,或者其變化之組合。然上述僅為本創作之示例性說明,並不以此為限。
續言之,上述之智能照明裝置400更包括感測器430及智能配光裝置440。感測器430包括亮度感測器、位置/距離感測器、轉向角感測器、速度感測器、溫度感測器與動作感測器中的至少一者,用以獲取所在空間位置及環境 訊息而產生一組感測訊號。智能配光裝置440電性連接感測器430,用以接收該組感測訊號,並根據該組感測訊號以個別、群組或不同數量組合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正向出光、斜向出光或熄滅方式調適出與需求對應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因此,針對不同環境照明需要,所述智能照明裝置400無需燈具轉向/移動機構、光學透鏡、導光裝置或反光裝置,便可以依照明需要隨機連續調整並提供各種不同的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以達到最適當或最佳之照明效果。
第7A圖係為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400用於汽車前燈當操作為近光燈使用之示意圖;第7B圖係為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400用於汽車前燈當操作為遠光燈使用之示意圖;第7C圖係為汽車轉彎時,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400用於汽車前燈當操作為近光燈,所產生之照明模式示意圖;第7D圖係為汽車直行時,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400用於汽車前燈之作為近光燈所產生之照明模式示意圖。如第7A及7B圖所示,智能照明裝置A0作為汽車智能前燈應用,透過控制器410、驅動訊號產生器420、感測器430及智能配光裝置440,控制器410接收配光需求訊號,其中配光需求訊號包含了預設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並據此產生多個控制訊號。多個控制訊號控制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100、多角度出光裝置200或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300或其組合,會各自或搭配發射光束以作為近光照明(如第7A圖)或遠光照明(如第7B圖)使用。換言之,不同於習知汽車前燈的遠光燈與近光燈是兩個燈具單獨分離於遠場或近場照明應用且其配光曲線固定,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A0可以是一體式燈具結構無遠光燈與近光燈之分,但根據多個控制訊號的不同變換其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混搭組合以形成適當之照明模式使用,提供駕駛最佳之路況照明。
承上述,由於本創作之智能照明裝置400可具有感測器430,感測器430包括亮度感測器、位置/距離感測器、轉向角感測器、速度感測器、溫度感測器與動作感測器中的至少一者。因此,智能照明裝置400輸出的光通量、光強、光束角和配光曲線可針對道路轉彎區、遠場/近場與車行左右環境照亮需要自適應調整,隨著汽車轉向運用低光束與高光束之間的轉換,配光曲線的調整和與其他車輛接近時前景的照明控制等,可以因應路況動態環境改變的照明需要,並滿足駕駛員不同的視覺感知。可以感測汽車A1直行或轉彎,並且據此調整智能照明裝置400所射出光束的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如第7C及7D圖所示,在汽車A1左轉時,配光曲線A2會偏左(如第7C圖),而在汽車A1直行時,配光曲線A3將直射向前(如第7D圖)。此種智能照明裝置不單可以實現遠光燈和近光燈兩組燈具合而為一,更可以提高照明的功效及行車的安全性。然上述僅為本創作之示例性說明,並不以此為限。
本創作的技術創新之處是提供一種多角度出光單元以及利用該多角度出光單元所組成的智能照明裝置。針對不同環境照明需要,所述智能照明裝置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隨機連續可調整,無需藉助光學透鏡、反光裝置、導光裝置或轉向/移動機構件。運用感測器和智能控制方法將出光方向隨需要立即改變或能自我調整變換,將光照在需要明亮的地方,則出光可以更有效的變化運用,形成更佳的照明效果,且可以適時回復至原照明模式。因此,利用該照明單元組成的智能照明裝置結構簡單、光效提高、設計多元化、成本降低且更節能,可以廣泛在室內、戶外及相關特殊照明領域如:交通工具的前燈、情境照明的舞台燈及植物工廠照明等應用。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 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Claims (19)

  1. 一種多角度出光單元,其包含:至少一組發光單元,每一該發光單元至少包含一紅色發光單元、一綠色發光單元以及一藍色發光單元;一上基板,形成於一下基板上,該上基板具有複數個穴位,且各該穴位與該下基板水平面和垂直面分別具有相同或各自不同的穴位偏射角,該發光單元分別位於各該穴位中;一光學封裝體,係包覆該發光單元,該光學封裝體係包含至少一光學引導區域以及至少一混光區域,該混光區域設於該發光單元上,該光學引導區域設於該混光區域上;該下基板,係具有複數個底面導體及複數個連接導體單元,各該底面導體係分別電性連接對應之各該連接導體單元,各該連接導體單元係分別電性連接對應之各該發光單元,以傳遞一正向出光訊號或一斜向出光訊號;以及一驅動電路基板,該下基板置於該驅動電路基板上且電性連接該驅動電路基板;其中,透過該正向出光訊號驅動該複數個發光單元時,該複數個發光單元係依據該正向出光訊號同時投射光;其中,透過該斜向出光訊號驅動該複數個發光單元時,該複數個發光單元係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依時序交替地分別投射光,各該發光單元所投射的光係分別經由所在之具有不同穴位偏射角之各該穴位導引而偏射成一斜向出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其中該驅動電 路基板於第一時間點傳遞該斜向出光訊號,其中一該發光單元係經所在穴位導引而朝對應所在穴位之該穴位偏射角投射光,而於第二時間點,以同一發光單元繼續投射該穴位偏射角之斜向出光,或另一該發光單元係經所在穴位導引而朝對應所在穴位之該穴位偏射角投射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其中該上基板係以矽晶基板或陶瓷基板製成,該上基板之各該穴位中係分別具有圍繞該發光單元之複數個內牆面,該複數個內牆面中的至少一面係與該下基板水平面和垂直面間形成該穴位偏射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其中每一該穴位橫截面形狀係包含:圓形、橢圓形、正方形、矩形、多邊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其中每一該穴位之內牆面分別具有相同或各自不同的該穴位偏射角,該複數個穴位係以不同方式相鄰組合排列。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其中該光學封裝體的材料包含:樹脂、矽膠或其組合,其中該樹脂包含: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環氧樹脂或其組合,且該光學封裝體係為中空或實心結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其中該光學封裝體出光面係包含:平面、斜面、曲面或其組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其中該發光單元係通過下述的一種形成光源:發光二極體(LED)、微發光二極體(Micr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及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其中該發光單元係通過該紅色發光單元、該綠色發光單元以及該藍色發光單元混合成白光,或通過該藍色發光單元透過螢光粉或量子點形成白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其中該複數個穴位間其相鄰兩穴位間共用牆面係為中空或實心結構。
  11. 一種多角度出光裝置,其包含:多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該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分別包含:至少一組該發光單元,每一該發光單元至少包含該紅色發光單元、該綠色發光單元以及該藍色發光單元;該上基板,形成於下基板上,該上基板具有該複數個穴位,且各該穴位與該下基板水平面和垂直面分別具有相同或各自不同的該穴位偏射角,該發光單元分別位於各該穴位中;該光學封裝體,係包覆該發光單元,該光學封裝體係包含該至少一光學引導區域以及該至少一混光區域;該下基板,係具有該複數個底面導體及該複數個連接導體單元,各該底面導體係分別電性連接對應之各該連接導體單元,各該連接導體單元係分別電性連接對應之各該發光單元,以傳遞正向出光訊號或斜向出光訊號;以及該驅動電路基板,該下基板置於該驅動電路基板上且電性連接該驅動電路基板;以及 一控制模組,係經由該驅動電路基板電性連接多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多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係接收由該控制模組所傳送之該正向出光訊號及該斜向出光訊號,且該控制模組根據該正向出光訊號或該斜向出光訊號依時序交替控制個別、群組或其組合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同時或分別出光;其中,透過該正向出光像訊號驅動該複數個發光單元時,該複數個發光單元係依據該正向出光訊號同時投射光;其中,透過該斜向出光訊號驅動該複數個發光單元時,該複數個發光單元係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依時序交替地分別投射光,各該發光單元所投射的光係分別經由所在之具有不同該穴位偏射角之各該穴位導引而偏射後成一斜向出光。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裝置,其中該驅動電路基板於第一時間點傳遞該斜向出光訊號,該多角度出光裝置其中之一或一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經所在之穴位導引而朝對應所在穴位之該穴位偏射角投射光,而於第二時間點,以同一或同一組發光單元繼續投射該穴位偏射角之斜向出光,或另一或另一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係經所在之穴位導引而朝對應所在穴位之該穴位偏射角投射光,並依時序傳遞該斜向出光訊號至其他一或一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裝置,其中該多角度出光單元之各該穴位中係分別具有圍繞該發光單元之複數個內牆面,該複數個內牆面中的至少一面係與該下基板水平面和垂直面間形成該穴位偏射角。
  14. 一種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其包含:多個如申請專利範圍 第1至10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3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裝置,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個多角度出光裝置以相同或不同之間距縱橫排列於電路基板而組成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並以各自相同或不同安置方向,安裝於在同平面或置於不同平面,排列方式成線條形、矩形、多邊形、椭圓形、圓形或任意不規則之幾何形狀,於同一時間中,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全部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之該發光單元係接收一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或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全部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之該發光單元係接收該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之一部分區域中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之該發光單元係接收一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而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之另一部分區域中之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之該發光單元則接收一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之該單個或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的該多個發光單元係接收該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而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另有單個或多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的該多個發光單元係接收該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其變化之組合。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其更包括:一控制器,係接收一配光需求訊號,並據此產生多個控制訊號,該配光需求訊號具有一預設光通量、一預設出光角、一預設配光曲線、一預設光強度或其組合,且該控制器依時序交替控制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的個別、群組或其組合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同時、分別出光或熄滅;一驅動訊號產生器,係電性連接該控制器,且接收該控制訊號,以產生多個時序交替式的驅動訊號,其中該多個驅動訊號之電流大小係相應不同;以及至少一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3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裝置,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多角度出光裝置電性連接該驅動訊號產生器,並接收該多個驅動訊號,以同時地開啟或熄滅相應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投射光至被照明區域,且該驅動訊號產生器依時序交替控制個別、群組或其組合的該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分別出光,並組合成符合實際照明需求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其更包括: 一感測器,用以獲取所在空間位置及環境亮度訊息而產生一組感測訊號;以及一智能配光裝置,電性連接該感測器,用以接收該組感測訊號,並根據該組感測訊號產生該配光需求訊號以調整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角度出光裝置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其中該感測器包括一亮度感測器、一位置/距離感測器、一速度感測器、一溫度感測器與一動作感測器中的至少一者,該智能配光裝置依環境感測定義出照明需求,以個別、群組或不同數量組合之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或多個由多角度出光裝置,正向出光、斜向出光或熄滅方式調適出與需求對應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18. 一種智能照明裝置,其包含:多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該控制器和該驅動訊號產生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該感測器和該智能配光裝置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該感測器和該智能配光裝置中之至少一者,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以各自相同或不同安置方向,並以相同或不同之間距縱橫排列於在同一平面或置於不同平面,排列方式成線條、矩形、多邊形、椭圓形、圓形或任意不規則之幾何形狀,該智能照明裝置依據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結構外形呈平面或曲面立體形狀,於同一時間中,該智能照明裝置全部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該發光單元係接收一正向出光訊 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或該智能照明裝置全部之該智能照明模組中之該發光單元係接收該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該智能照明裝置之一部分區域中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之該發光單元係接收一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而該智能照明裝置之另一部分區域中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之該發光單元則接收一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單個或多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之該多個發光單元係接收該正向出光訊號而同時投射對應該正向出光訊號之正向出光,而另有單個或多個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中之該多個發光單元係接收該斜向出光訊號而依時序交替地投射對應該斜向出光訊號之光,或者其變化之組合,因此,智能照明裝置依實際照明需要搭配不同數量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不同數量之該多角度出光裝置及/或多角度出光單元,以個別、群組或其不同組合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同時或依時序交替進行出光,提供各種不同的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智能照明裝置,其更包括:一控制器,係接收一配光需求訊號,並據此產生多個控制訊號,該配光需求訊號具有一預設光通量、一預設出光角、一預設配光曲線、一預設光強度或其組合,且該控制器依時序交替控制個別、群組或其組合的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同時、分別出光或熄滅; 一驅動訊號產生器,係電性連接該控制器,且接收該控制訊號,以產生多個時序交替式的驅動訊號,其中該多個驅動訊號之電流大小係相應不同;以及一感測器,該感測器包括一亮度感測器、一位置/距離感測器、一轉向角感測器、一速度感測器、一溫度感測器與一動作感測器中的至少一者,用以獲取所在空間位置情況、亮度及環境訊息而產生一組感測訊號定義出照明需求;以及一智能配光裝置,電性連接該感測器,用以接收該組感測訊號,並根據該組感測訊號產生該配光需求訊號以個別、群組或不同數量組合之該多角度出光智能照明模組,正向出光、斜向出光或熄滅方式調適出與需求對應之光通量、光強、出光角、配光曲線與出光偏轉角度或其變化組合之照明模式。
TW107202259U 2018-02-13 2018-02-13 Multi-angle light-emitting unit and intelligent lighting device TWM567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2259U TWM567837U (zh) 2018-02-13 2018-02-13 Multi-angle light-emitting unit and intelligent light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2259U TWM567837U (zh) 2018-02-13 2018-02-13 Multi-angle light-emitting unit and intelligent lighting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7837U true TWM567837U (zh) 2018-10-01

Family

ID=64870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2259U TWM567837U (zh) 2018-02-13 2018-02-13 Multi-angle light-emitting unit and intelligent ligh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78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9351A (zh) * 2018-10-25 2021-06-0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控制装置、照明控制系统以及照明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9351A (zh) * 2018-10-25 2021-06-0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控制装置、照明控制系统以及照明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50774B1 (en) Luminaire
EP2898259B1 (en) Variable-beam light source and related methods
EP2445007B1 (en) Multichip package structure using a constant voltage power supply
US10052999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and automobil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485066B2 (en) Lamp with variable-beam output by discretely activating LED light sources
US8287147B2 (en) LED based omni-directional light engine
US8226265B2 (en) Rotating light
US9273847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150009677A1 (en) Variable-beam light source and related methods
CA2641832A1 (en) An improved led device for wide beam generation
TW200404978A (en) Axial led source
US20190120448A1 (en) Downlight apparatus
CN105143758A (zh) 包括环形光透射元件的照明设备
EP2518551B1 (en) Mount for an illumination source
JP2020502744A (ja) 固定光学系及び可変放出パターンを有するled照明モジュール
WO2019157933A1 (zh) 多角度出光单元及智能照明装置
TWM567837U (zh) Multi-angle light-emitting unit and intelligent lighting device
JP2002231013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灯具
TWI655392B (zh) 多角度出光單元及智能照明裝置
CN208620112U (zh) 多角度出光单元与出光装置及智能照明模块与照明装置
EP3722654B1 (en) Spot light apparatus
CN104864340B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led汽车灯芯及led汽车光源
KR20050089208A (ko) 엘이디램프 조명기구
CN207471429U (zh) 一种光学调节随动大灯及汽车
CN209893294U (zh) 远近光一体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