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1840U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1840U
TWM561840U TW107203371U TW107203371U TWM561840U TW M561840 U TWM561840 U TW M561840U TW 107203371 U TW107203371 U TW 107203371U TW 107203371 U TW107203371 U TW 107203371U TW M561840 U TWM561840 U TW M56184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partition
wiring board
control wheel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33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正明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33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1840U/zh
Publication of TWM561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1840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機殼、一配線板、二調控轉輪與一分隔件。分隔件連接機殼。此些調控轉輪分別可轉動地連接分隔件之二相對側,且電連接配線板,用以獨立地控制電子裝置之不同功能,且各個調控轉輪為可獨立轉動的。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尤指一種具有至少二調控轉輪之電子裝置。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仰賴電腦的輔助以完成工作,透過鍵盤或滑鼠上之多種操作介面(如按鍵、滾輪與軌跡球等等),不僅可以被用來設定為調整螢幕畫面之捲動,也可以被用來設定為調整電腦所輸出之音量大小。故,提供使用者更便利的電腦操作經驗。
然而,當使用者於長期工作需要經常調整多種不同電腦訊號(如音量或亮度)或是不同使用介面訊號的強弱時,使用者只能受限於鍵盤或滑鼠所具備的功能,例如透過鍵盤之熱鍵或游標之拖曳才能執行這些不同訊號強弱之操控,不僅影響到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更可能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意願。
故,如何研發出一種解決方案以改善上述所帶來的缺失及不便,實乃相關業者目前刻不容緩之一重要課題。
本創作提出一種電子裝置,用以解決先前技術的 問題。
依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電子裝置包含一機殼、一配線板、一分隔件、一第一調控轉輪與一第二調控轉輪。分隔件連接機殼,且分隔件具有相對之第一側與第二側。第一調控轉輪可轉動地連接分隔件之第一側,且電連接該配線板。第二調控轉輪可轉動地連接分隔件之第二側,且電連接配線板。
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上述電子裝置之第一調控轉輪包含一第一感測單元及一第一滾輪結構。第一感測單元電連接配線板。第一滾輪結構包含一第一結構體及一第一軟質層。第一結構體之二相對端分別樞接第一感測單元與分隔件之第一側,第一軟質層圍繞第一結構體。第一感測單元用以因應第一結構體的旋轉量,產生對應旋轉量的感測訊號。
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上述電子裝置之第二調控轉輪包含一第二感測單元及一第二滾輪結構。第二感測單元電連接配線板。第二滾輪結構包含一第二結構體及一第二軟質層。第二結構體之二相對端分別樞接第二感測單元與分隔件之第二側,第二軟質層圍繞第二結構體。第二感測單元用以因應第二結構體的旋轉量,產生對應旋轉量的感測訊號。
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上述電子裝置之分隔件包含一底座、一側板、一第一連接部與一第二連接部。底座具有一鎖固部。鎖固部用以固接機殼。側板立設於底座上。第一連接部凸設於側板之一面,用以樞接第一調控轉輪。第二連接部凹設於側板之另面,用以樞接第二調控轉輪。
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上述電子裝置之分隔件更 包含一卡勾,卡勾位於底座上,相對鎖固部,用以卡固機殼。
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上述電子裝置之配線板位於機殼與分隔件之間,且配線板具有至少一貫口。分隔件透過貫口鎖固於機殼上。
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上述電子裝置之配線板位於機殼上,分隔件之一端一體成型地形成於機殼上,另端穿過配線板,連接第一調控轉輪與第二調控轉輪。
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上述電子裝置之第一調控轉輪與第二調控轉輪之尺寸大小不一。
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上述電子裝置為鍵盤、筆記型電腦或遊戲搖桿。
依據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機殼、至少二調控轉輪與至少一分隔件。此二調控轉輪分別可轉動地連接分隔件之二相對側,用以獨立地控制電子裝置之不同功能,且每個調控轉輪為可獨立轉動的。
如此,透過以上實施例之架構,由於此二調控轉輪彼此緊鄰地配置,使用者可單手推撥任意之調控轉輪,以快速地操控電子裝置之不同功能,藉此,不僅節省操作時間,更可提升操作效率,進而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意願。
以上所述僅係用以闡述本創作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的功效等等,本創作之具體細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圖式中詳細介紹。
10‧‧‧電子裝置
100‧‧‧機殼
110‧‧‧外蓋
111‧‧‧第一破口
120‧‧‧框架
121‧‧‧第二破口
130‧‧‧支撐架
131‧‧‧第三破口
140‧‧‧底殼
200‧‧‧配線板
210‧‧‧第四破口
220‧‧‧貫口
300‧‧‧多轉輪結構
400‧‧‧分隔件
401‧‧‧第一側
402‧‧‧第二側
410‧‧‧底座
411‧‧‧鎖固部
412‧‧‧卡勾
420‧‧‧側板
421‧‧‧第一面
422‧‧‧第二面
430‧‧‧第一連接部
440‧‧‧第二連接部
500‧‧‧第一調控轉輪
510‧‧‧第一感測單元
520‧‧‧第一滾輪結構
521‧‧‧第一結構體
521A‧‧‧轉軸
521B‧‧‧軸接槽
521R‧‧‧卡固槽
522‧‧‧第一軟質層
522R‧‧‧卡固肋
600‧‧‧第二調控轉輪
610‧‧‧第二感測單元
620‧‧‧第二滾輪結構
621‧‧‧第二結構體
621A、621B‧‧‧轉軸
621R‧‧‧卡固槽
622‧‧‧第二軟質層
622R‧‧‧卡固肋
AA‧‧‧線段
B‧‧‧螺栓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圖繪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立體圖;第2圖繪示第1圖沿線段AA所製的剖面圖;第3圖繪示第1圖電子裝置的分解圖;第4圖繪示第2圖之多轉輪結構的分解圖;以及第5圖繪示第4圖的分隔件的另一視角示意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創作之複數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熟悉本領域之技術人員應當瞭解到,在本創作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並非必要的,因此不應用以限制本創作。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另外,為了便於讀者觀看,圖式中各元件的尺寸並非依實際比例繪示。
第1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的立體圖。第2圖繪示第1圖沿線段AA所製的剖面圖。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包含一機殼100、一配線板200與一多轉輪結構300。配線板200位於機殼100上。多轉輪結構300包含一分隔件400、一第一調控轉輪500與一第二調控轉輪600。分隔件400連接機殼100,且分隔件400具有相對之第一側401與第二側402。第一調控轉輪500可轉動地連接分隔件400之第一側401,且電連接配線板200。第二調控轉輪600 可轉動地連接分隔件400之第二側402,且電連接配線板200。第一調控轉輪500與第二調控轉輪600分別為可獨立轉動的,使得第一調控轉輪500與第二調控轉輪600得以獨立調控電子裝置10之不同功能。舉例來說,電子裝置10之不同音源(例如系統音量與通訊音量),或者,不同螢幕畫面之捲動調控及影片撥放之前進與後退,然而,本創作不限其功能之種類。
如此,由於此二調控轉輪彼此緊鄰地配置,使用者可單手推撥任意之調控轉輪,以快速地操控電子裝置10之不同功能,藉此,不僅節省操作時間,更可提升操作效率,進而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意願。
第3圖繪示第1圖電子裝置10的分解圖。在本實施例中,如第3圖所示,具體來說,機殼100包含一外蓋110、一框架120、一支撐架130與一底殼140。配線板200位於底殼140內,且覆蓋底殼140之一面。支撐架130覆蓋配線板200相對底殼140之一面,亦即,配線板200位於支撐架130與底殼140之間。框架120覆蓋支撐架130相對配線板200之一面,亦即,支撐架130位於框架120與配線板200之間。外蓋110覆蓋框架120相對支撐架130之一面,亦即,框架120位於外蓋110與支撐架130之間。
此外,外蓋110具有一第一破口111。框架120具有一第二破口121。支撐架130具有一第三破口131。配線板200具有一第四破口210。當外蓋110、框架120、支撐架130、配線板200與底殼140依序疊合時,第一破口111、第二破口121、第三破口131與第四破口210相互重疊,且多轉輪結構300大部 分位於第一破口111、第二破口121、第三破口131與第四破口210內,且多轉輪結構300之一部分從第一破口111暴露於外蓋110之外。
第4圖繪示第2圖之多轉輪結構300的分解圖。如第2圖與第4圖所示,第一調控轉輪500包含一第一感測單元510及一第一滾輪結構520。第一感測單元510電連接配線板200之其中一電路組(圖中未示)。第一滾輪結構520包含一第一結構體521及一第一軟質層522。
第一結構體521之二相對端分別樞接第一感測單元510與分隔件400之第一側401。舉例來說,第一結構體521之二相對端分別具有一轉軸521A與一軸接槽521B。第一結構體521之轉軸521A伸入第一感測單元510內。第一軟質層522圍繞第一結構體521。舉例來說,透過第一軟質層522之卡固肋522R伸入第一結構體521之卡固槽521R,使第一軟質層522卡固於第一結構體521上。第一軟質層522之硬度小於第一結構體521之硬度,例如第一結構體521之材料為塑膠等類似材料。第一軟質層522之材料為橡膠、矽膠或塑膠等類似材料。
第二調控轉輪600包含一第二感測單元610及一第二滾輪結構620。第二感測單元610電連接配線板200之另一電路組(圖中未示)。第二滾輪結構620包含一第二結構體621及一第二軟質層622。第二結構體621之二相對端分別樞接第二感測單元610與分隔件400之第二側402。舉例來說,第二結構體621之二相對端分別具有一轉軸621A與621B。第二結構體621之轉軸621A樞接於分隔件400之第二側402,第二結構 體621之轉軸621B伸入第二感測單元610內。第二軟質層622圍繞第二結構體621。舉例來說,透過第二軟質層622之卡固肋622R伸入第二結構體621之卡固槽621R,使第二軟質層622卡固於第二結構體621上。第二軟質層622之硬度小於第二結構體621之硬度。例如第二結構體621之材料為塑膠等類似材料,第二軟質層622之材料為橡膠、矽膠或塑膠等類似材料。
第一感測單元510用以因應第一結構體521的旋轉量,產生對應旋轉量的感測訊號至配線板200。第二感測單元610用以因應第二結構體621的旋轉量,產生對應旋轉量的感測訊號至配線板200。舉例來說,第一感測單元510與第二感測單元610例如為旋轉編碼器(rotary encoder)或為光學引擎(optical engine)。感測訊號例如為脈衝式編碼訊號或為步進訊號。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單元510與第二感測單元610也可以以導電軌道、光學、電磁之其中一者方式感測對應的旋轉量。須了解到,本創作不限第一感測單元510與第二感測單元610必須電連接同一個電路組。
第5圖繪示第4圖的分隔件400的另一視角示意圖。如第4圖與第5圖所示,分隔件400包含一底座410、一側板420、一第一連接部430與一第二連接部440。底座410具有一鎖固部411。鎖固部411用以固接底殼140。側板420立設於底座410上。側板420具有相對配置之第一面421與第二面422。較佳地,第一連接部430為一凸部,凸設於側板420之第一面421,用以樞接第一調控轉輪500。舉例來說,第一連接部430伸入第一調控轉輪500之第一結構體521之軸接槽 521B。較佳地,第二連接部440為一凹部,凹設於側板420之第二面422,用以樞接第二調控轉輪600(第5圖)。舉例來說,第二連接部440更凹入第一連接部430內,用以接受第二調控轉輪600之第二結構體621之轉軸621A。此外,分隔件400更包含一卡勾412,卡勾412位於底座410上,相對鎖固部411,用以卡固至底殼140上。
如第2圖與第3圖所示,配線板200位於底殼140與分隔件400之間,且配線板200具有二貫口220。分隔件400之鎖固部411透過二螺栓B分別穿過此二貫口220而鎖固於底殼140上。如此,第一感測單元510與第二感測單元610得以焊接於配線板200上最近之電路組,不須另外設計繁雜之連接電路組。然而,本創作不限於分隔件之連接方式,其他實施例中,分隔件也可能一體成型地形成於底殼上,亦即,分隔件之一端一體連接底殼,另端穿過配線板,以連接上述之各調控轉輪。
再者,本實施例之一選項中,由於第一調控轉輪500與第二調控轉輪600之尺寸大小不一,使用者不須靠眼睛辨識,只需透過觸感便可以辨識出第一調控轉輪500與第二調控轉輪600之不同位置。然而,本創作不限於第一調控轉輪500與第二調控轉輪600之尺寸。
在本實施例中,僅管電子裝置10為一鍵盤裝置,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其他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也可以為一筆記型電腦或一遊戲搖桿等類似裝置。
須了解到,儘管以上僅提到二個調控轉輪500、600與一個分隔件400,然而,在本創作中亦不限調控轉輪之 數量為3個以上,本創作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根據需求與限制配置合理數量之調控轉輪與分隔件。
最後,上述所揭露之各實施例中,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皆可被保護於本創作中。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機殼;一配線板;一分隔件,連接該機殼,具有相對之第一側與第二側;一第一調控轉輪,可轉動地連接該分隔件之該第一側,且電連接該配線板;以及一第二調控轉輪,可轉動地連接該分隔件之該第二側,且電連接該配線板。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調控轉輪包含:一第一感測單元,電連接該配線板;以及一第一滾輪結構,包含一第一結構體及一第一軟質層,該第一結構體之二相對端分別樞接該第一感測單元與該分隔件之該第一側,該第一軟質層圍繞該第一結構體,該第一感測單元用以因應該第一結構體的旋轉量,產生對應該旋轉量的感測訊號。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調控轉輪包含:一第二感測單元,電連接該配線板;以及一第二滾輪結構,包含一第二結構體及一第二軟質層,該第二結構體之二相對端分別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二感測單元與該分隔件之該第二側,該第二軟質層圍繞該第二結構體,該第二感測單元用以因應該第二結構體的旋轉量,產生對應該旋轉量的感測訊號。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分隔件包含:一底座,具有一鎖固部,該鎖固部用以固接該機殼;一側板,立設於該底座上;一第一連接部,設於該側板之一面,用以樞接該第一調控轉輪;以及一第二連接部,設於該側板之另面,用以樞接該第二調控轉輪。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分隔件更包含一卡勾,該卡勾位於該底座上,相對該鎖固部,用以卡固該機殼。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配線板位於該機殼與該分隔件之間,且該配線板具有至少一貫口,該分隔件透過該貫口鎖固於該機殼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配線板位於該機殼上,該分隔件之一端一體成型地形成於該機殼上,該分隔件之另端穿過該配線板,以連接該第一調控轉輪與該第二調控轉輪。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調控轉輪與該第二調控轉輪之尺寸大小不一。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為一鍵盤、一筆記型電腦或一遊戲搖桿。
  10.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機殼;至少一分隔件,連接該機殼;至少二調控轉輪,分別可轉動地連接該至少一分隔件之二相對側,用以獨立地控制該電子裝置之不同功能,其中每一該些調控轉輪為可獨立轉動的。
TW107203371U 2018-03-15 2018-03-15 電子裝置 TWM561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3371U TWM561840U (zh) 2018-03-15 2018-03-15 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3371U TWM561840U (zh) 2018-03-15 2018-03-15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1840U true TWM561840U (zh) 2018-06-11

Family

ID=63256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3371U TWM561840U (zh) 2018-03-15 2018-03-15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18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3152B (zh) * 2020-11-27 2022-05-0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滑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3152B (zh) * 2020-11-27 2022-05-0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滑鼠
US11372485B2 (en) 2020-11-27 2022-06-28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Mous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4349B1 (en) Input/output port switch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22288B1 (ko) 휴대형 전자 장치
US9268371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777857B2 (en) Portable computer battery indicator
EP2703935B1 (en) Portable device
US5594620A (en) Secondary display system having a plurality of clamping devices for mounting on a computer monitor
US20100110019A1 (en) Virtual Periphery Display Buttons
CN104793763A (zh) 具有切换功能的主动式触控笔
CN105408832A (zh) 具有位于基部中的显示电路的铰链式便携式电子设备
US10606415B2 (en) Add-on touch device and sensing module thereof
TW201512946A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器
US1042326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hinge member and connecting assembly
US10163375B2 (en)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KR20130027254A (ko) 슬라이딩-틸트 기능을 갖는 전자 기기
JP2003044169A (ja) 電子機器
TWM561840U (zh) 電子裝置
US201902357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 key
JP4282671B2 (ja) 電子機器
CN103207700B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触摸屏装置、数码设备以及便携式终端
US947727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30767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keyboard cover
TW202006499A (zh) 支撐裝置
CN112002235B (zh) 一种显示器
US20140313426A1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163384B2 (en) Roller wheel 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