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9380U - 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9380U
TWM559380U TW106218128U TW106218128U TWM559380U TW M559380 U TWM559380 U TW M559380U TW 106218128 U TW106218128 U TW 106218128U TW 106218128 U TW106218128 U TW 106218128U TW M559380 U TWM559380 U TW M55938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hole
seat
closing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8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n-song Cai
Original Assignee
Dah Ke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h Ke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h Ke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18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9380U/zh
Publication of TWM559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9380U/zh
Priority to CN201810695896.8A priority patent/CN109882535B/zh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包括外管、內管、芯桿、浮動座、套管以及平衡閥,浮動座分別與充氣閥與穿設座之間將內管區分為第一氣室與第二氣室,平時第一氣室與第二氣室不相連通,而特定情況下由套管頂推平衡閥,以致平衡閥開啟而導通了第一氣室與第二氣室之間,如此可以快速達到兩氣室的氣壓平衡,藉此避免如不慎充氣過度、避震器作動形成不足而觸底等狀態。

Description

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自行車的避震器,特別是指氣壓避震器有兩氣室具有彼此間能相互達到氣壓平衡作用者。
自行車大致上有車架、轉向、傳動、刹車、避震等相關零組件配置組成,其用途從傳統交通工具之外也成為現代人喜愛的運動,甚至演變多樣化專屬各項競賽。
自行車中攸關於行駛上的舒適與穩定性的重要性零件,主要是依賴避震器,例如避震器吸收來自路面的震動力有助於提昇行駛操控,而有助於行駛穩定保持車身穩定,大部分路面傳來震動由避震器吸收,可以減少傳遞至騎乘者肌肉的負擔與疲勞感,特別是在崎嶇路況(顛頗的山路或郊區、修補的道路)其效果更為顯著。
一般自行車避震器大多為內外管相互穿設,可作彼此相對的伸縮位移的作用,並配合內部設置氣體、油壓、彈簧或是前述的組合成為複合式,於伸縮位移的作用下擠壓流體或彈簧提供緩衝的力量,大致上都可以吸收來自地面的震動力,其中又以氣壓式避震器反應靈敏、輕量化設計,受到不少玩家族群的青 睞選購使用。而本創作則是對氣壓式避震器進行研發與改良,針對有兩氣室避震器,能夠自動在特定情況(例如不慎充氣過度、避震器作動形成不足而觸底等)達到氣壓平衡作用,如此避免前述因素而損壞相關氣壓避震器的零組件,以及避免行駛的路況不佳的安全性。
本創作係避免習知自行車避震器有兩氣室所遭遇問題,提供一種具有能夠讓氣壓避震器的兩氣室壓力達到平衡之效用者。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與功效,提供一種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包括一外管、一內管、一芯桿、一浮動座、一套管以及一平衡閥,其中:該外管的兩端分別為一套設端與一封閉端;該內管兩端分別為一進氣端與一穿設端,且該內管的穿設端則穿設於該外管的套設端內,以致該外管的套設端於該內管的該進氣端與該穿設端兩者方向間滑移,另於該進氣端組設一充氣閥,而該封閉端內組設一穿設座;該芯桿的兩端分別為一固定端與一限位端,該芯桿的固定端組設於該外管的封閉端,該芯桿的限位端則貫穿該穿設座進入該內管內部;該浮動座滑設於該內管內部並位於該充氣閥與該穿設座之間,該浮動座分別與該充氣閥與該穿設座之間將該內管區分為一第一氣室與一第二氣室,該浮動座設有軸向貫穿該浮動座之一通孔,又該通孔的上孔端緣內環設有一倒錐孔段,而該通孔的下孔端緣設有一大孔段;該套管穿 套於該芯桿,且該套管的兩端分別為一配接端與一觸發部,該套管的配接端設於該穿設座,而該套管的觸發部則朝向該充氣閥方向;該平衡閥係組設於該浮動座的通孔,該平衡閥包括有一啟閉座、一倒錐栓、一啟閉桿,該啟閉座組配於該通孔的大孔段,該啟閉桿係頂端穿設該啟閉座而與該倒錐栓固定結合,而該倒錐栓則是常態密合於該倒錐孔段內,藉以阻絕第一氣室與第二氣室氣體流通,而該套管的觸發部抵頂該啟閉桿的底端,以致該啟閉桿由該大孔段朝向倒錐孔段軸向位移,並由該啟閉桿的頂端帶動該倒錐栓從相對該倒錐孔段密合為脫離狀態,而該第一氣室與第二氣室之間得由該通孔呈相連通狀態達到兩氣室的氣壓平衡。
本創作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該平衡閥進一步包括有一彈簧,該彈簧套設於該啟閉桿,且該彈簧一端彈抵於該啟閉桿底端的一環凸部,而該彈簧一端彈抵於該啟閉座的底部;該套管的觸發部抵頂該啟閉桿的底端時,該彈簧受該啟閉桿的環凸部與啟閉座之間的壓縮;而該觸發部未抵頂該啟閉桿的底端則由該彈簧自然伸張帶動該啟閉桿由該倒錐孔段朝向大孔段位移,而該倒錐栓同步隨啟閉桿位移而以其外周側密合於該倒錐孔段的內周側。
本創作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大孔段與該倒錐孔段彼此相連。
本創作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套管的觸發部係由該套管由內向外擴之環狀結構。
本創作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浮動座的底端設有一限位孔,而該芯桿的限位端具有穿抵於該限位孔之一限位柱。
本創作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浮動座外周側設有複數外環槽,且該複數外環槽環套有複數氣密環並與該內管的內壁面相接觸。
本創作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芯桿的限位端延伸於該第二氣室內。
本創作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第一氣室與該第二氣室未包含有油壓緩衝、彈簧機械式緩衝,而該外管的封閉端與該內管的穿設端之間亦未有油壓緩衝、彈簧機械式緩衝。
本創作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啟閉座具有一流孔且與該通孔彼此相通,該啟閉桿穿設於流孔,且該啟閉桿與流孔之間尚有空隙。
本創作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浮動座的底端設有一底側槽並與該通孔相連通,且該底側槽朝向該浮動座外周側貫穿並連通第二氣室。
1‧‧‧自行車前叉
2‧‧‧外管
21‧‧‧套設端
22‧‧‧封閉端
3‧‧‧內管
301‧‧‧第一氣室
302‧‧‧第二氣室
31‧‧‧進氣端
32‧‧‧穿設端
33‧‧‧充氣閥
34‧‧‧穿設座
4‧‧‧芯桿
41‧‧‧固定端
42‧‧‧限位端
421‧‧‧限位柱
5‧‧‧浮動座
51‧‧‧通孔
511‧‧‧倒錐孔段
512‧‧‧大孔段
52‧‧‧底側槽
53‧‧‧限位孔
54‧‧‧外環槽
55‧‧‧氣密環
6‧‧‧套管
61‧‧‧配接端
62‧‧‧觸發部
7‧‧‧平衡閥
71‧‧‧啟閉座
711‧‧‧流孔
72‧‧‧倒錐栓
73‧‧‧啟閉桿
731‧‧‧環凸部
74‧‧‧彈簧
第一圖係本創作應用於前叉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浮動座與平衡閥分解立體組合示意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線段ⅢⅢ剖視示意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平衡閥開啟浮動座而導通第一、二氣室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第五圖局部放大示意圖。
請參閱第一圖所示,圖中揭示本創作應用於自行車前叉1為例,並位於圖式中右側下叉位置。請參閱圖式第一至三圖所示,本創作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包括一外管2、一內管3、一芯桿4、一浮動座5、一套管6以及一平衡閥7:該外管2的兩端分別為一套設端21與一封閉端22;該內管3兩端分別為一進氣端31與一穿設端32,且該內管3的穿設端32則穿設於該外管2的套設端21內,以致該外管2的套設端21於該內管3的該進氣端31與該穿設端32兩者方向間滑移,另於該進氣端31組設一充氣閥33,而該封閉端22內組設一穿設座34;該芯桿4的兩端分別為一固定端41與一限位端42,該芯桿4的固定端41組設於該外管2的封閉端22,該芯桿4的限位端42則貫穿該穿設座34進入該內管內部;該浮動座5滑設於該內管3內部並位於該充氣閥33與該穿設座34之間,該浮動座5分別與該充氣閥33與該穿設座34之間將該內管3區分為一第一氣室301與一第二氣室302,該浮動座5設有軸向貫穿該浮動座5之一通孔51,又該通孔51的上孔端緣內環設有一倒錐孔段511,而該通孔51的下孔端緣設有一大孔段512;該 大孔段512與該倒錐孔段511彼此相連;該芯桿4的限位端42延伸於該第二氣室302內;該套管6穿套於該芯桿4,且該套管6的兩端分別為一配接端61與一觸發部62,該套管6的配接端61設於該穿設座34,而該套管6的觸發部62則朝向該充氣閥33方向;該套管6的觸發部62係由該套管6由內向外擴之環狀結構;該平衡閥7係組設於該浮動座5的通孔51,該平衡閥7包括有一啟閉座71、一倒錐栓72、一啟閉桿73,該啟閉座71組配於該通孔51的大孔段512,該啟閉桿73係頂端穿設該啟閉座71而與該倒錐栓72固定結合,而該倒錐栓72則是常態密合於該倒錐孔段511內,藉以阻絕第一氣室301與第二氣室302氣體流通(如第三、四圖所示),而該套管6的觸發部62抵頂該啟閉桿73的底端,以致該啟閉桿73由該大孔段512朝向倒錐孔段511軸向位移,並由該啟閉桿73的頂端帶動該倒錐栓72從相對該倒錐孔段511密合為脫離狀態,而該第一氣室301與第二氣室302之間得由該通孔51呈相連通狀態達到兩氣室的氣壓平衡(如第五、六圖所示)。
由上述記載可知,本創作平時倒錐栓72是常態密合於該倒錐孔段511內,藉以阻絕第一氣室301與第二氣室302彼此的氣體流通現象。一旦有套管6的觸發部62抵頂該啟閉桿73的底端,以致該啟閉桿73由該大孔段512朝向倒錐孔段511軸向位移,並由該啟閉桿73的頂端帶動該倒錐栓72從相對該倒錐孔段511密合為脫離狀態,此時該第一氣室301與第二氣室302之間得由該通孔51 呈相連通狀態,如此可以快速達到兩氣室(第一氣室301與第二氣室302)的氣壓平衡,藉此避免如不慎充氣過度、避震器作動形成不足而觸底等狀態下,透過氣壓平衡作用方式,避免前述因素而損壞相關氣壓避震器的零組件,以及避免行駛的路況不佳,仍能維持自行車行駛上的穩定、安全性。
必須說明的是本創作是應用於氣壓式避震器,且其運作的軸向方向未配合有任何其餘緩衝效用,舉例來說本創作第一氣室301與該第二氣室302未包含有油壓緩衝、彈簧機械式緩衝,而該外管2的封閉端22與該內管3的穿設端32之間亦未有油壓緩衝、彈簧機械式緩衝。
值得一提的是,該啟閉座71具有一流孔711且與該通孔51彼此相通,該啟閉桿73穿設於流孔711,且該啟閉桿73與流孔711之間尚有空隙,如此於第一氣室301與第二氣室302兩邊的氣體得以經由通孔51、流孔711達到兩氣室的氣壓平衡狀態。另外,該浮動座5的底端設有一底側槽52並與該通孔51相連通,且該底側槽52朝向該浮動座5外周側貫穿並連通第二氣室302,特別是套管6的觸發部62頂抵該啟閉桿73的底端時僅局部遮蔽該底側槽52,意即該套管6的觸發部62的最大外徑仍未超過該浮動座5的外徑,使得底側槽52仍能夠與第二氣室302相連通。
該平衡閥7進一步包括有一彈簧74,該彈簧74套設於該啟閉桿73,且該彈簧74一端彈抵於該啟閉桿73底端的一環凸部731,而該彈簧74一端彈抵於該啟閉座71的底部;該套管6的觸發 部62抵頂該啟閉桿73的底端時,該彈簧74受該啟閉桿73的環凸部731與啟閉座71之間的壓縮;而該觸發部62未抵頂該啟閉桿73的底端則由該彈簧74自然伸張帶動該啟閉桿73由該倒錐孔段511朝向大孔段512位移,而該倒錐栓72同步隨啟閉桿73位移而以其外周側密合於該倒錐孔段511的內周側,意即該彈簧74常態伸張下帶動平衡閥7閉鎖著通孔51的倒錐孔段511,阻絕第一氣室301與第二氣室302的流動現象。
該浮動座5的底端設有一限位孔53,而該芯桿4的限位端42具有穿抵於該限位孔53之一限位柱421。如此可以進一步限制該浮動座5朝向於該芯桿4兩者之間的移動現象。另外,該浮動座5外周側設有複數外環槽54,且該複數外環槽54環套有複數氣密環55並與該內管3的內壁面相接觸,藉此提高彼此間的氣密效果。

Claims (10)

  1. 一種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包括一外管、一內管、一芯桿、一浮動座、一套管以及一平衡閥,其中:該外管的兩端分別為一套設端與一封閉端;該內管兩端分別為一進氣端與一穿設端,且該內管的穿設端則穿設於該外管的套設端內,以致該外管的套設端於該內管的該進氣端與該穿設端兩者方向間滑移,另於該進氣端組設一充氣閥,而該封閉端內組設一穿設座;該芯桿的兩端分別為一固定端與一限位端,該芯桿的固定端組設於該外管的封閉端,該芯桿的限位端則貫穿該穿設座進入該內管內部;該浮動座滑設於該內管內部並位於該充氣閥與該穿設座之間,該浮動座分別與該充氣閥與該穿設座之間將該內管區分為一第一氣室與一第二氣室,該浮動座設有軸向貫穿該浮動座之一通孔,又該通孔的上孔端緣內環設有一倒錐孔段,而該通孔的下孔端緣設有一大孔段;該套管穿套於該芯桿,且該套管的兩端分別為一配接端與一觸發部,該套管的配接端設於該穿設座,而該套管的觸發部則朝向該充氣閥方向;該平衡閥係組設於該浮動座的通孔,該平衡閥包括有一啟閉座、一倒錐栓、一啟閉桿,該啟閉座組配於該通孔的大孔段,該啟閉桿係頂端穿設該啟閉座而與該倒錐栓固定結合,而該倒錐栓 則是常態密合於該倒錐孔段內,藉以阻絕第一氣室與第二氣室氣體流通,而該套管的觸發部抵頂該啟閉桿的底端,以致該啟閉桿由該大孔段朝向倒錐孔段軸向位移,並由該啟閉桿的頂端帶動該倒錐栓從相對該倒錐孔段密合為脫離狀態,而該第一氣室與第二氣室之間得由該通孔呈相連通狀態達到兩氣室的氣壓平衡。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該平衡閥進一步包括有一彈簧,該彈簧套設於該啟閉桿,且該彈簧一端彈抵於該啟閉桿底端的一環凸部,而該彈簧一端彈抵於該啟閉座的底部;該套管的觸發部抵頂該啟閉桿的底端時,該彈簧受該啟閉桿的環凸部與啟閉座之間的壓縮;而該觸發部未抵頂該啟閉桿的底端則由該彈簧自然伸張帶動該啟閉桿由該倒錐孔段朝向大孔段位移,而該倒錐栓同步隨啟閉桿位移而以其外周側密合於該倒錐孔段的內周側。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大孔段與該倒錐孔段彼此相連。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套管的觸發部係由該套管由內向外擴之環狀結構。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浮動座的底端設有一限位孔,而該芯桿的限位端具有穿抵於該限位孔之一限位柱。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浮動座外周側設有複數外環槽,且該複數外環槽環套有複數氣密環並與該 內管的內壁面相接觸。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芯桿的限位端延伸於該第二氣室內。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第一氣室與該第二氣室未包含有油壓緩衝、彈簧機械式緩衝,而該外管的封閉端與該內管的穿設端之間亦未有油壓緩衝、彈簧機械式緩衝。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啟閉座具有一流孔且與該通孔彼此相通,該啟閉桿穿設於流孔,且該啟閉桿與流孔之間尚有空隙。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其中該浮動座的底端設有一底側槽並與該通孔相連通,且該底側槽朝向該浮動座外周側貫穿並連通第二氣室。
TW106218128U 2017-12-06 2017-12-06 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 TWM559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8128U TWM559380U (zh) 2017-12-06 2017-12-06 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
CN201810695896.8A CN109882535B (zh) 2017-12-06 2018-06-29 自行车避震器气压平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8128U TWM559380U (zh) 2017-12-06 2017-12-06 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9380U true TWM559380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950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8128U TWM559380U (zh) 2017-12-06 2017-12-06 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2535B (zh)
TW (1) TWM559380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8675A (en) * 1996-10-03 1998-12-15 Answer Products, Inc. Damping apparatus for bicycle forks
US6241060B1 (en) * 1996-10-03 2001-06-05 Answer Products, Inc. Oil damped fork
US8317171B2 (en) * 2008-04-11 2012-11-27 Shimano Inc. Bicycle suspension having stroke and damper adjustment
US7900947B2 (en) * 2008-07-31 2011-03-08 Shimano Inc. Bicycle suspension system
KR101875424B1 (ko) * 2016-04-06 2018-07-06 태평양정기(주) 자전거용 시트포스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2535B (zh) 2020-09-22
CN109882535A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2166B2 (en) Integrated and self-contained suspension assembly having an on-the-fly adjustable air spring
US7870936B2 (en) Bicycle suspension system
US7513490B2 (en)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US9988124B2 (en) Suspension assembly
US10001189B2 (en) Shock absorber
US20210237828A1 (en) Suspension Including Coil Spring and Ambient Air Cushion
US10500915B2 (en) Shock absorber incorporating a floating piston
US8448761B2 (en) Valve mechanism for a gas suspension system
WO2010061848A1 (ja)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のオイルロック装置
US20240060544A1 (en) Combined Air Spring and Damper
US20190381848A1 (en) Shock Absorber Incorporating A Floating Piston
TWI670428B (zh) 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
US20160311498A1 (en) Pneumatic suspension device
US10156279B2 (en) Annular valve
US20170356518A1 (en) Spring unit
TWM559380U (zh) 自行車避震器氣壓平衡裝置
EP3221611B1 (en) Device for filling a shock absorber
TWI589797B (zh) One-way flow control device shock absorber structure
US20210214041A1 (en) Bicycle suspension components
CN104421367A (zh) 伸展末端缓冲型可锁定气弹簧
CN203413013U (zh) 伸展末端缓冲型可锁定气弹簧
CN105793604A (zh) 缓冲器
TWI582001B (zh) Two - wheeled vehicle riser suspension structure
JP2004257539A (ja) 自動二輪車等の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TWM536300U (zh) 氣體避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