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2785U - 充氣設備 - Google Patents

充氣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2785U
TWM552785U TW106209046U TW106209046U TWM552785U TW M552785 U TWM552785 U TW M552785U TW 106209046 U TW106209046 U TW 106209046U TW 106209046 U TW106209046 U TW 106209046U TW M552785 U TWM552785 U TW M55278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latable
airbag
sleep
air bag
inflatab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9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志新
許學法
單康寧
林欣誼
吳柏宗
沈時宇
羅廣哲
Original Assignee
雲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雲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雲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209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2785U/zh
Publication of TWM552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2785U/zh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Description

充氣設備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充氣設備,尤指一種適用於睡眠的充氣設備。
一般睡眠時,可藉由特殊設計之枕頭,以提供使用者較為舒適的睡眠品質。然而,若使用者睡眠時會打鼾,會影響自身或他人的睡眠品質。目前,對於解決睡眠時打鼾的方式繁多,例如藉由口戴式止鼾器、自動調整頭部方向等。
習知自動調整頭部方向之方式係於身體上穿戴背包結構,以幫助翻身而達到調整頭部方向之目的。例如,我國專利M451911,其所示之習知背心係藉由三角枕,以令使用者於躺下時直接側臥。
惟,我國專利M451911之背心中,三角枕需具有相當硬度,導致使用者不舒服,且當使用者側臥後,就無法平躺或朝另一方向翻身,造成使用者無法舒適睡眠。
因此,如何克服習知技術之問題,實為一重要課題。
為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問題,本創作遂揭露一種充氣 設備,係包括:充氣式調整組件,係包含至少一第一氣囊與至少一第二氣囊;以及控制裝置,係用以作動該第一氣囊與該第二氣囊。
前述之充氣設備中,該充氣式調整組件復包含一覆蓋於該第一氣囊與該第二氣囊上之第三氣囊。
前述之充氣設備中,該第一氣囊之充氣量與該第二氣囊之充氣量係相同或不相同。
前述之充氣設備中,該控制裝置係通訊連線至少一電子裝置。
前述之充氣設備中,該控制裝置係包含感測模組。
前述之充氣設備中,包覆體,係包覆該充氣式調整組件。
前述之充氣設備中,復包括具有傾斜側之基座,且該充氣式調整組件係設於該基座上。例如,該基座係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及複數鄰接該第一與第二表面之側面,且該複數之側面中至少一側面作為該傾斜側。具體地,該第一氣囊設於該第二表面上,且該第二氣囊設於該複數之側面上。或者,該第二氣囊設於該傾斜側上。
由上可知,本創作之充氣設備中,主要藉由該充氣式調整組件包含複數氣囊之設計,以針對使用者欲側睡方向所對應之同側氣囊進行充氣,藉此能有效側睡,故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創作之充氣設備能改善使用者之睡眠品質(例如防止打鼾、舒緩阻塞式睡眠呼吸中止的狀況、或解除低血氧狀況)。
1,2‧‧‧充氣設備
1a‧‧‧枕頭
10‧‧‧基座
10a‧‧‧第一表面
10b‧‧‧第二表面
10c,10d,10e,10f‧‧‧側面
100‧‧‧傾斜側
11,11’‧‧‧充氣式調整組件
11a‧‧‧覆蓋件
110‧‧‧第一氣囊
110a,110b‧‧‧氣室
111,112‧‧‧第二氣囊
111a,111b,112a,112b‧‧‧氣室
113‧‧‧第三氣囊
12‧‧‧穿戴組件
13‧‧‧控制裝置
13a‧‧‧氣體導管
14‧‧‧感測模組
8‧‧‧床
9‧‧‧使用者
90‧‧‧頭部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充氣設備之第一實施例的前側剖視示意圖;第1A及1B圖係為第1圖之較佳態樣於使用時的立體示意圖;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充氣設備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第2A至2D圖係為第2圖之充氣設備於使用時之立體示意圖;以及第3圖係為第2圖之充氣設備之其它不同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創作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創作之其他優點及功效。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之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藝之人士之瞭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可實施之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之實質意義,任何結構之修飾、比例關係之改變或大小之調整,在不影響本創作所能產生之功效及所能達成之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創作所揭示之技術內容得能涵蓋之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之如「前」、「後」、「左」、「右」、「上」及「一」等之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之明瞭,而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可實施之範 圍,其相對關係之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視為本創作可實施之範疇。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充氣設備1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所述之充氣設備1係包括:一充氣式調整組件11以及一控制裝置13。
所述之充氣式調整組件11係包含一個第一氣囊110與鄰接該第一氣囊110之兩個第二氣囊111,112,且該第一氣囊110之充氣量與該第二氣囊111,112之充氣量可相同或不相同。
於本實施例中,該充氣式調整組件11可依需求設置多個電磁閥(或開關閥)及至少一個洩氣閥(或排氣幫浦),該電磁閥係用以控制各氣囊之充氣或抽氣,且該洩氣閥係用以洩氣。應可理解地,該電磁閥與該洩氣閥之數量可依需求調整。較佳者,如第1A及1B圖所示之充氣式調整組件11’,該第一氣囊110係包含兩氣室110a,110b,且該第二氣囊111,112亦包含兩氣室111a,111b,112a,112b,且該充氣式調整組件11’復包含一覆蓋於該第一氣囊110與該第二氣囊111,112上之第三氣囊113。
再者,該第一氣囊110與第二氣囊111,112係可設於包覆體(如枕頭1a)底側,且將該控制裝置13之充氣幫浦(pump)藉由氣體導管13a外接連通至該些氣囊。
所述之控制裝置13係用以作動該第一氣囊110與該第二氣囊111,112。
於本實施例中,該控制裝置13可包含至少一控制器, 以通訊連線(如無線網路或藍芽等方式)至少一電子裝置(如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等),藉以分析與紀錄使用者之睡眠狀態。
再者,該控制裝置13復包括一感測模組,係藉由連接器(圖略)電性連接或無線通訊連接該控制器,以於該感測模組偵測到異常睡眠狀態時,能自動充氣該第一氣囊110與第二氣囊111,112。應可理解地,該感測模組可設於床、枕頭1a周圍或其它穿戴裝置。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之感測模組係用於感測音量、身體姿勢及/或血氧濃度。具體地,該感測模組包含用以感測身體姿勢(如睡姿偵測)之陀螺儀(Gyrscope sensor)及/或加速規(accelerometer)、用以感測音量(如鼾聲偵測)之傳聲感測器(Microphone-sensor)、及用以感測血氧濃度(即血氧偵測)之血氧儀(Oximeter)。應可理解地,有關感測音量、身體姿勢及/或血氧濃度之器具種類繁多,並不限於上述。
所述之陀螺儀或加速規係用以偵測各種睡姿的細微角度,如正睡、側睡、趴睡或其它睡姿,且提供睡眠循環之資訊,例如,偵測入睡、起床、醒來、淺眠、深眠等狀態。具體地,可利用睡眠循環與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簡稱OSA)健康風險數值計算出最佳側睡方向與角度,其中,該OSA健康風險數值係為呼吸障礙指數(apnea hypopnea index,簡稱AHI),且透過呼吸時胸部些微移動以推算出AHI。應可理解地,有關陀螺儀與加速規之種類繁多,並無特別限制。
所述之傳聲感測器係用以偵測打呼聲音及/或心跳聲音等之分貝值。應可理解地,有關傳聲感測器(或麥克風)之種類繁多,並無特別限制。
所述之血氧儀係用以偵測血氧狀況,以計算出血氧飽和度下降指數(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簡稱ODI)以對應AHI;再者,該血氧儀還可偵測心率或呼吸率。應可理解地,有關血氧儀之種類繁多,並無特別限制。
又,該感測模組復包括至少一資料儲存器(Storage),以儲存該感測模組所感測到之資料。例如,可設定該些資料最多保留數天(如七天)。應可理解地,該控制器可控制上述感測元件,且經由藍芽傳送方式啟動與運作該感測元件與資料儲存器。
另外,該充氣設備1係可配置有睡姿控制機制與過載保護機制,例如,該感測模組或該控制器係包含壓力感測器(Pressure sensor)。
所述之睡姿控制機制係例如,當該壓力感測器傳輸訊號至該控制器後,可進行充氣或洩氣作業,以控制睡眠角度;或者,依據該壓力感測器所偵測到之壓力訊號,以輔助判斷睡眠狀態或起床狀態,例如,輔助判斷側向角度(如30度、60度、90度等)。亦可採用該感測模組的加速規感應與傳遞指令。
所述之過載保護機制係例如,當該壓力感測器偵測到過大壓力時,該控制器會操控該洩氣閥自動洩氣。
於本實施例中,該充氣設備1可配合警示系統,以提 醒使用者需調整其睡姿,如燈光、聲音、震動或其它適當方式。例如,該警示系統可配合房間燈控系統,使該房間之光線由暗變亮,以光感刺激使用者,令使用者醒來;或者,該警示系統係為揚聲方式,其可發出聲音,以吵醒使用者;亦或,該警示系統係為震動方式,使床或該充氣設備1產生震動,以將使用者震醒。
於使用該充氣設備1時,係針對使用者欲側睡方向所對應之同側氣囊進行充氣。例如,欲朝左邊方向側睡,先將該第一氣囊110進行充氣,再將位於該枕頭1a左邊之第二氣囊111進行充氣,以推動該使用者整體朝左翻身,而呈現朝左側臥睡之姿勢。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充氣設備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在於增設組件,其它組件之功能大致相同,故以下係詳細說明相異處,而不再贅述相同處,特此述明。
如第2圖所示,所述之充氣設備2復包括一基座10,係供該充氣式調整組件11設於其上。
所述之基座10係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10a與第二表面10b、及複數鄰接該第一與第二表面10a,10b之側面10c,10d,10e,10f,其中,左、右兩側面10c,10d之至少一者係為傾斜側100。
於本實施例中,該基座10之構造可為海綿材質或其它軟硬適中的材質,以利於使用者舒適躺睡。
再者,左、右兩側面10c,10d均為傾斜側100,使該基 座10呈現類梯形結構。
又,該基座10於該第一表面10a(如前側)可配置一穿戴組件12,以供使用者穿戴於身體上。具體地,該穿戴組件12可為背帶(如圖所示)、腰帶、吊鉤或其它適當結構,並無特別限制。
所述之充氣式調整組件11中,該第一氣囊110之充氣量小於該第二氣囊111,112之充氣量。應可理解地,該第一氣囊110之充氣量亦可大於該第二氣囊111,112之充氣量。
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氣囊110係位於該基座10之第二表面10b(如後側)之中間處,且該些第二氣囊111,112係位於該基座10之左、右兩側面10c,10d以與該第一氣囊110相鄰並排。
再者,該基座10內可設有一充氣幫浦(pump)(圖未示)以藉由氣體導管連通該充氣式調整組件11之氣囊;或者,該充氣幫浦亦可直接藉由氣體導管外接至該充氣式調整組件11之氣囊。
於使用該充氣設備2時,如第2A圖所示,使用者9先藉由該穿戴組件12將該充氣設備2穿戴於身體上,再躺於如床8之承載表面上,使該基座10之傾斜側100幫助該使用者9及其頭部90朝左或朝右傾靠,如第2B圖所示之朝右;接著,如第2C圖所示,將該第一氣囊110進行充氣,令該使用者9朝右方傾斜更多(約翻身三分之一);最後,如第2D圖所示,將位於該基座10之右側面10d之第 二氣囊112進行充氣,以推動該使用者9整體朝右翻身,以呈現朝右側臥睡之姿勢。同理可知朝左側臥睡之過程。
因此,本創作之充氣設備2係藉由該基座10之傾斜側100之設計配合第一氣囊110與第二氣囊111,112,以於翻轉時,針對欲翻轉方向所對應之同側第二氣囊111,112進行充氣,藉此能有效翻身,故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創作之充氣設備2不僅能達到調整使用者9側睡之目的,且不一定需要充滿氣囊即可翻身(如第2D圖所示之第二氣囊112),因而能該充氣幫浦提供較低之功率即可。
再者,如第3圖所示,該充氣設備2可藉由覆蓋件11a包覆該充氣式調整組件11,以防塵或保護該充氣式調整組件11,而利於收藏或攜帶。
於另一實施例中,如第3圖所示,可將該控制裝置13之感測模組14設於該基座10之上方側面10e且藉由連接器(圖略)電性連接或無線通訊連接該控制裝置13之控制器,以於該感測模組14偵測到異常睡眠狀態時,能自動充氣該第一氣囊110與第二氣囊111,112。應可理解地,該感測模組14亦可設於該基座10內、或與該基座10分離設置(例如,設於床8、枕頭1a周圍或其它穿戴裝置)。
又,該控制裝置13之控制器可控制上述感測元件,且經由藍芽傳送方式啟動與運作該感測元件與資料儲存器。例如,電源開關之控制,以令使用者於穿戴該充氣設備2時可立即啟動該感測模組14,且於脫下該充氣設備2時可立即關閉該感測模組14。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充氣設備係藉由該充氣式調整組件包含複數氣囊之設計,以幫助使用者有效側睡,故能達到改善使用者之睡眠品質(例如防止打鼾)之目的。
上述實施例係用以例示性說明本創作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創作。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創作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創作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充氣設備
1a‧‧‧枕頭
11‧‧‧充氣式調整組件
110‧‧‧第一氣囊
111,112‧‧‧第二氣囊
13‧‧‧控制裝置
13a‧‧‧氣體導管

Claims (10)

  1. 一種充氣設備,係包括:充氣式調整組件,係包含至少一第一氣囊與鄰接該第一氣囊之至少一第二氣囊;以及控制裝置,係用以作動該第一氣囊與該第二氣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充氣設備,其中,該充氣式調整組件復包含一覆蓋於該第一氣囊與該第二氣囊上之第三氣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充氣設備,其中,該第一氣囊之充氣量與該第二氣囊之充氣量係相同或不相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充氣設備,其中,該控制裝置係通訊連線至少一電子裝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充氣設備,其中,該控制裝置係包含感測模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充氣設備,復包括包覆體,係包覆該充氣式調整組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充氣設備,復包括具有傾斜側之基座,且該充氣式調整組件係設於該基座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充氣設備,其中,該基座係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及複數鄰接該第一與第二表面之側面,且該複數之側面中至少一側面作為該傾斜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充氣設備,其中,該第一氣囊設於該第二表面上,且該第二氣囊設於該複數之側 面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充氣設備,其中,該第二氣囊設於該傾斜側上。
TW106209046U 2017-06-22 2017-06-22 充氣設備 TWM552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9046U TWM552785U (zh) 2017-06-22 2017-06-22 充氣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9046U TWM552785U (zh) 2017-06-22 2017-06-22 充氣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2785U true TWM552785U (zh) 2017-12-11

Family

ID=61228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9046U TWM552785U (zh) 2017-06-22 2017-06-22 充氣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27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9645A (zh) * 2018-09-04 2018-12-18 郑州久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气囊的打鼾调理装置
TWI696459B (zh) * 2018-10-18 2020-06-2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眼部復健系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9645A (zh) * 2018-09-04 2018-12-18 郑州久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气囊的打鼾调理装置
TWI696459B (zh) * 2018-10-18 2020-06-2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眼部復健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05241B1 (en) Headrest adjusting device and method
KR20080067821A (ko) 코골이 방지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코골이 방지 방법
CN206473453U (zh) 可穿戴设备、头垫以及气道障碍缓解系统
TWM552785U (zh) 充氣設備
CN103006227A (zh) 一种对睡眠姿势的检测及以此调整枕头状态的方法
JP2017189382A5 (zh)
CN108095418A (zh) 一种睡眠监控床垫
TW201904490A (zh) 充氣設備
CN108669950A (zh) 一种高度自调节枕
TW201626970A (zh) 可遠端控制之互動式床組
CN107518976A (zh) 智能枕头
KR100948883B1 (ko) 수면 호흡장애 방지장치 및 방지방법
CN208524303U (zh) 一种智能床垫
TWI690289B (zh) 枕頭裝置以及枕頭控制方法
TWM552800U (zh) 感測設備
TW201922164A (zh) 智能墊及其系統
TWI741409B (zh) 穿戴式姿態監控裝置及姿態監控方法
TWM583259U (zh) 枕頭裝置
CN210727392U (zh) 多功能枕头
CN209032816U (zh) 一种附监测功能的多气囊智能止鼾枕
JP3101466U (ja) 鼾かき防止用枕
CN210008819U (zh) 枕头装置
US20220062030A1 (en) Positional snoring and sleep apnea prevention system
CN213633994U (zh) 自适应气囊装置及智能头戴设备
TW202412682A (zh) 智慧枕墊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