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2614U - 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 - Google Patents

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2614U
TWM552614U TW106206617U TW106206617U TWM552614U TW M552614 U TWM552614 U TW M552614U TW 106206617 U TW106206617 U TW 106206617U TW 106206617 U TW106206617 U TW 106206617U TW M552614 U TWM552614 U TW M55261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rocessing unit
smart
central processing
us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6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ing Zhao
Yi Yu Zhang
Original Assignee
Ping Zhao
Yi Yu Zh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Zhao, Yi Yu Zhang filed Critical Ping Zhao
Priority to TW106206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2614U/zh
Publication of TWM552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2614U/zh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Description

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特別係指一種透過伺服裝置、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行動裝置及智慧型耳機裝置令使用者針對其聽力狀況及喜好訂製出專屬於使用者的智慧型耳機裝置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
按,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下,越來越多人利用個人行動裝置直接於線上收聽音樂或是將音頻文件下載到個人行動裝置進行收聽。其中,為了讓人們能夠隨時隨地且在不干擾他人的環境下收聽音樂,耳機裝置儼然已成為個人行動裝置的必要配件。
然而,人們為了能夠清楚舒適地聆聽音樂,會藉由調整耳機裝置的播放音量來達到此目的,但是習知的耳機裝置僅提供使用者同時針對左右耳的播放音量進行調整,卻未考量到左右耳的聽力狀況就如同左右眼的視力狀況一樣,彼此間存在著差異,因此,必須針對不同的聽力狀況進行調整其播放音量進而避免聽力受損之情形發生,但若每次使用時都要反覆調整左右耳的播放音量,那麼對使用者而言相當不便利。
此外,每個人對於聽覺的感受程度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喜好高音頻的聲音,有些人則偏愛重低音,但習知的耳機裝置並無法依照使用者的需求進行調整。
緣是,本創作之創作人經多年苦心潛心研究、思索並設計出一種能夠藉由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令使用者針對其聽力狀況及喜好打造專屬於使用者的智慧型耳機裝置,以期針對習知技術之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之實施利用。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透過伺服裝置、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行動裝置及智慧型耳機裝置令使用者針對其聽力狀況及喜好訂製出專屬於使用者的智慧型耳機裝置,當使用者配戴完成個人化的智慧型耳機裝置收聽音樂、廣播時,由於已解決使用者雙耳聽力有所差異之問題,因此不僅無須經常調整收聽音量,也可避免使用者的雙耳在不適當地收聽音量下收聽音樂而造成耳聾之情形發生,且也將收聽音樂的頻率依據使用者的喜好設定進行調整,讓使用者能在舒適輕鬆的環境下收聽音樂。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能夠藉由對外部環境噪音的採樣、分析與處理,並根據所分析的結果調整耳機單元的音量提供輕鬆收聽的功能,或是根據所分析的結果將抑制外部環境噪音的信號傳送至耳機單元,而提供主動降噪之功能,皆是為了讓使用者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夠清楚地收聽音樂。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智慧型耳 機裝置個人化系統,為了讓智慧型耳機裝置一直維持於最佳的收聽狀態,故具有定期檢測之功能以檢測使用者聽力的變化並根據其變化調整智慧型耳機裝置之設定。
因此,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為一種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包含有:一伺服裝置,該伺服裝置內儲存一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而該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係包括一註冊模組、一聽力檢測模組、一手動補償模組及一偏好設定模組,其中:該註冊模組,係供一使用者輸入相對應資料進行註冊;該聽力檢測模組,係供該使用者進行聽力檢測並產生一檢測結果;該手動補償模組,係供該使用者對於該檢測結果進行手動補償;及該偏好設定模組,係供該使用者依據個人喜好調整一音效模式,當設定完成後會形成一適合該使用者聽力之個人化設定;一行動裝置,係透過第一傳輸單元連接網路,由該伺服裝置下載該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且安裝於該行動裝置;以及一智慧型耳機裝置,係包括:一中央處理單元;第二傳輸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藉由該第二傳輸單元與該第一傳輸單元相配對,以接收由該行動裝置所傳送之指令並傳送至該中央處理單元,由該中央處理單元將該指令轉換成一相對應信號;一耳機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由該耳機單元發出該相對應信號供該使用者聆聽;一自動補償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並依據該聽力檢測模組所產生之檢測結果進行自動補償;一儲存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將該個人化設定儲存於該儲存單元內;及一供電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以提供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所需之電力。
承上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 智慧型耳機裝置更包括:至少一採樣單元,用以接收外部環境噪音;及一採樣信號處理單元,係分別與該採樣單元及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分析該外部環境噪音之變化並產生一分析訊號,且將該分析訊號傳送至該中央處理單元,再由該中央處理單元依據該分析訊號調整該耳機單元的播放音量。
承上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更包括一數位信號處理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藉由該數位信號處理單元依據該分析訊號調整該耳機單元之播放音量及頻率。
承上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更包括一放大器單元,該放大器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及該耳機單元電性連接,用於放大由該耳機單元放送出之聲音音訊。
承上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更包括一衛星定位單元,該衛星定位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並藉由該衛星定位單元取得該智慧型耳機裝置當下所在之位置,且輸出至該中央處理單元。
承上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註冊模組設有至少一資料欄位以供該使用者輸入。
承上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資料欄位係包括用戶名稱、密碼、再次輸入密碼、性別、年齡、職業及該智慧型耳機裝置之序號。
承上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更具有一功能選擇模組,以供該使用者選擇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所提供之功能。
綜上所述,本案不但在空間型態上確屬創新,並能較習用物品增進上述多項功效,應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新型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100‧‧‧伺服裝置
200‧‧‧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
21‧‧‧註冊模組
22‧‧‧聽力檢測模組
23‧‧‧手動補償模組
24‧‧‧偏好設定模組
25‧‧‧功能選擇模組
300‧‧‧行動裝置
31‧‧‧第一傳輸單元
400‧‧‧智慧型耳機裝置
41‧‧‧中央處理單元
42‧‧‧第二傳輸單元
43‧‧‧耳機單元
44‧‧‧自動補償單元
45‧‧‧儲存單元
46‧‧‧供電單元
47‧‧‧採樣單元
48‧‧‧採樣信號處理單元
49‧‧‧數位信號處理單元
50‧‧‧放大器單元
51‧‧‧衛星定位單元
S1‧‧‧步驟一
S2‧‧‧步驟二
S3‧‧‧步驟三
S4‧‧‧步驟四
S5‧‧‧步驟五
S6‧‧‧步驟六
第1圖為本創作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之架構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之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之功能模組示意圖。
第3圖為第2圖之註冊模組之實施示意圖。
第4A~4D圖為第2圖之聽力檢測模組之實施示意圖。
第5A~5C圖為第2圖之手動補償模組之實施示意圖。
第6圖為第2圖之偏好設定模組之實施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之另一架構示意圖。
第8圖為本創作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之使用方法流程圖。
第9圖為第2圖之功能選擇模組之實施示意圖。
首先,請參閱第1至6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包含有:一伺服裝置100,該伺服裝置100內儲存一耳機個 人化應用程式單元200,而該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200係包括一註冊模組21、一聽力檢測模組22、一手動補償模組23及一偏好設定模組24,其中:該註冊模組21,係供一使用者輸入相對應資料進行註冊(如第3圖所示,該註冊模組21設有至少一資料欄位以供該使用者輸入,其中該資料欄位係包括用戶名稱、密碼、再次輸入密碼、性別、年齡、職業及該智慧型耳機裝置400之序號);該聽力檢測模組22,係供該使用者進行聽力檢測並產生一檢測結果(如第4A至4D圖所示);該手動補償模組23,係供該使用者對於該檢測結果進行手動補償(如第5A至5C圖所示);及該偏好設定模組24,係供該使用者依據個人喜好調整一音效模式(如第6圖所示),當設定完成後會形成一適合該使用者聽力之個人化設定,此外,該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更具有一功能選擇模組25,以供該使用者選擇該智慧型耳機裝置400所提供之功能;一行動裝置300(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係透過第一傳輸單元31連接網路,由該伺服裝置100下載該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200且安裝於該行動裝置300;以及一智慧型耳機裝置400,係包括:一中央處理單元41;第二傳輸單元42,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41電性連接,藉由該第二傳輸單元42與該第一傳輸單元31相配對,以接收由該行動裝置300所傳送之指令並傳送至該中央處理單元41,由該中央處理單元41將該指令轉換成一相對應信號;一耳機單元43,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41電性連接,由該耳機單元43發出該相對應信號供該使用者聆聽;一自動補償單元44,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41電性連接,並依據該聽力檢測模組所產生之檢測結果進 行自動補償;一儲存單元45,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41電性連接,將該個人化設定儲存於該儲存單元內;及一供電單元46,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41電性連接,以提供該智慧型耳機裝置400所需之電力,其中該智慧型耳機裝置400係為一種耳罩式藍芽耳機;因此,係供使用者利用該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建立專屬其個人之智慧型耳機裝置,當該使用者配戴完成個人化的智慧型耳機裝置運接不論於行動裝置、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隨身聽…播放音訊之設備收聽音樂、廣播時,由於已解決使用者雙耳聽力有所差異之問題,因此不僅無須經常調整收聽音量,也可避免使用者的雙耳在不適當地收聽音量下收聽音樂而造成耳聾之情形發生,且也將收聽音樂的頻率依據使用者的喜好設定進行調整,讓使用者能在舒適輕鬆的環境下收聽音樂。
接著,請參閱第7圖所示,其中該智慧型耳機裝置400更包括:至少一採樣單元47,係為一種收音話筒,用以接收外部環境噪音;及一採樣信號處理單元48,係分別與該採樣單元47及該中央處理單元41電性連接,分析該外部環境噪音之變化並產生一分析訊號,且將該分析訊號傳送至該中央處理單元41,再由該中央處理單元41依據該分析訊號調整該耳機單元43的播放音量,以避免使用者在不同環境下所感受到的聲音太小或太大而無法輕鬆清楚地收聽音樂。
此外,該智慧型耳機裝置400更包括一數位信號處理單元49,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41電性連接,藉由該數位信號處理單元49依據該分析訊號提供一相當比例的反向訊號至該耳機單元43,因此可藉由該採樣單元47對外部環境噪音進行採 樣後,傳送至該採樣信號處理單元48進行分析並產生該分析訊號,最後再由該數位信號處理單元49所提供之反向訊號至該耳機單元43,以實現一種耳機單元之降噪技術,可避免使用者在收聽音樂時不受到外部環境噪音的影響而能夠清楚收聽音樂。
不僅如此,該智慧型耳機裝置400更包括一放大器單元50、一衛星定位單元51,其中該放大器單元50及該衛星定位單元51皆與該中央處理單元41電性連接,但該放大器單元50亦與該耳機單元43電性連接,且用於放大由該耳機單元43放送出之聲音音訊;另外可藉由該衛星定位單元51取得該智慧型耳機裝置400當下所在之位置,且輸出至該中央處理單元41,當使用者配戴使用該智慧型耳機裝置400時,可清楚得知其所在位置。
再請參閱第8圖所示,係為本創作所揭示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之使用方法流程圖,步驟一S1:一使用者係由一伺服裝置將一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下載並安裝於一行動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且令該行動裝置與一智慧型耳機裝置進行配對,完成一配對程序;步驟二S2:進行一註冊程序,該使用者係於該行動裝置之註冊模組輸入相對應資料;步驟三S3:進行一聽力檢測程序,該使用者須配戴該智慧型耳機裝置並由該行動裝置之聽力檢測模組檢測該使用者之左右耳聽力而產生一檢測結果;步驟四S4:進行一聽覺補償程序,先由該智慧型耳機裝置之自動補償單元針對該檢測結果自動進行補償,該使用者再藉由該行動裝置之手動補償模組進行補償;以及步驟五S5:進行一偏好設定程序,該使用者依據個人喜好藉由該行動裝置之偏好設定模組調整一音效模式,當設定完成後則完成該智慧型耳機裝置之個 人化。
詳細說明如下:
首先,當該行動裝置與該智慧型耳機裝置完成一配對程序,接著進行該註冊程序時,其中該註冊模組設有至少一資料欄位以供該使用者輸入(如第3圖所示),而且該資料欄位係包括用戶名稱、密碼、再次輸入密碼、性別、年齡、職業及該智慧型耳機裝置之序號,使用者需將上述各資料欄位寫完畢才能完成註冊。
完成註冊程序後,需要針對使用者之聽力進行檢測,故進行聽力檢測程序,其中該聽力檢測程序更包括一準備狀態及一檢測狀態,在該準備狀態時(如第4A圖所示),係需先將該智慧型耳機裝置之音量降到最低,並將該智慧型耳機裝置之採樣單元調整至一預定位置以檢測環境的噪音,當檢測出該環境的噪音較時,則切換成該檢測狀態,反之,當檢測出該環境的噪音較高時,則無法切換成該檢測狀態。在切換成該檢測狀態時(如第4B圖及第4C圖所示),該使用者會由該智慧型耳機裝置聽到自該行動裝置發出之音訊,且該音訊間之頻率或音量有所不同,而該使用者每次只有一耳能夠聽見該音訊,當該使用者聽見該音訊時,則於該行動裝置按下一確認鍵(如第4B圖及第4C圖所示之〝聽到了〞)發出一確認訊息,且該行動裝置會再發出與該音訊不同頻率或音量之音訊,進行多次檢測後,則會於該行動裝置顯示該檢測結果(如第4D圖所示之左、右耳之聽覺曲線),並同時將該檢測結果儲存於該儲存單元及藉由該行動裝置上傳至該伺服裝置儲存。
因此,當該使用者之兩耳皆完成檢測並產生該檢 測結果後繼續進行聽覺補償程序,先由該智慧型耳機裝置之自動補償單元針對該檢測結果自動進行補償,並預先設定一收聽音量,而該使用者再藉由該行動裝置之手動補償模組進行補償,其中該聽覺補償程序更包括一聽覺曲線補償、一聽閾靈敏度補償、一平衡補償(如第5A圖所示)及一辨位補償(如第5B圖所示),該聽覺曲線補償及該聽閾靈敏度補償係藉由該自動補償單元自動補償,例如:僅作趨勢性微調並由該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自動判斷是以哪隻耳朵作為基準,若檢測結果顯示右耳高音及左耳低音部分正常,則針對右耳低音及左耳高音補償即可;而該平衡補償及該辨位補償係由該使用者透過該手動補償模組進行補償,允許使用者微調至感覺聲音在頭部中央的位置發出,之後,係會分別播放一段經補償及一段未經補償的音樂給使用者聽,使用者可決定是否要開啟補償功能(如第5C圖所示)。
最後則進行偏好設定程序,該使用者依據個人喜好藉由該行動裝置之偏好設定模組調整一音效模式(如第6圖所示),其中該音效模式係包括新聞模式、古典模式、流行模式、搖滾模式與重低音模式以供該使用者選擇,當設定完成後則完成該智慧型耳機裝置之個人化。因此,可透過上述步驟令該智慧型耳機裝置矯正該使用者之聽力,當使用者透過已個人化之智慧型耳機裝置連接不論於行動裝置、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隨身聽…播放音訊之設備收聽音樂、廣播時,由於已解決使用者雙耳聽力有所差異之問題,因此不僅無須經常調整收聽音量,也可避免使用者的雙耳在不適當地收聽音量下收聽音樂而造成耳聾之情形發生,且也將收聽音樂的頻率依據使用者的喜好設定進行調整,讓使用者能在舒適輕鬆的環境下收聽 音樂而達到良好的收聽效果。
此外,如第8圖所示更包括步驟六S6:進行一功能選擇程序,以令該使用者藉由一功能選擇模組選擇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所提供之功能,如同第9圖所示,其中該功能係包括主動降噪功能及輕鬆收聽功能供使用者切換,主動降噪功能係藉由採樣單元對外部環境噪音進行採樣後,傳送至該採樣信號處理單元進行分析並產生該分析訊號,最後再由該數位信號處理單元所提供之反向訊號至該耳機單元,可避免使用者在收聽音樂時不受到外部環境噪音的影響而能夠清楚收聽音樂。而輕鬆收聽功能則是藉由採樣單元對外部環境噪音進行採樣後,傳送至該採樣信號處理單元進行分析並產生該分析訊號,再由中央處理單元依據該分析訊號調整該耳機單元的播放音量,因此當使用者收聽音樂的環境噪音發生變化(噪音變大聲或變小聲)時,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會及時調整該耳機單元所播放之音量(音量變大聲或變小聲),以令使用者能夠輕鬆清楚地收聽音樂。
不僅如此,當使用者連續收聽音樂超過第一預設時間(如60分鐘)時,儲存於行動裝置之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係會自動發出提示訊息。例如:於行動裝置之螢幕顯示「建議您休息耳朵10分鐘」等字樣,同時由智慧型耳機裝置之耳機單元發出特別提示音。然而,當連續收聽超過第二預設時間(如120分鐘)時,儲存於行動裝置之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亦會自動發出提示訊息。依然於行動裝置之螢幕顯示「建議您休息耳朵10分鐘」等字樣,以及由智慧型耳機裝置之耳機單元發出特別提示音,但若繼續收聽第三預設時間(如5分鐘)時,智慧型耳機裝置則會自動關閉,因此具有健康收聽之提示功能。
最後,當使用智慧型耳機裝置經過一定天數(如90天),開機時則會於行動裝置之螢幕出現提示,例如:「請您測試您的聽力水平」,因此,使用者則需重新進行步驟二S2~步驟五S5的測試、調整等程序,且每次的測試和調整的結果都會保存在智慧型耳機裝置之儲存單元和伺服裝置中,以達到定期檢測使用者聽力的變化並根據其變化調整智慧型耳機裝置之設定,使智慧型耳機裝置一直維持於最佳的收聽狀態。
故本創作確實提供一種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係透過伺服裝置、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行動裝置及智慧型耳機裝置令使用者針對其聽力狀況及喜好訂製出專屬於使用者的智慧型耳機裝置,當使用者配戴完成個人化的智慧型耳機裝置收聽音樂、廣播時,由於已解決使用者雙耳聽力有所差異之問題,因此不僅無須經常調整收聽音量,也可避免使用者的雙耳在不適當地收聽音量下收聽音樂而造成耳聾之情形發生,且也將收聽音樂的頻率依據使用者的喜好設定進行調整,讓使用者能在舒適輕鬆的環境下收聽音樂。再者,本創作更提供一種能夠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能夠藉由對外部環境噪音的採樣、分析與處理,並根據所分析的結果調整耳機單元的音量提供輕鬆收聽的功能,或是根據所分析的結果將抑制外部環境噪音的信號傳送至耳機單元,而提供主動降噪之功能,皆是為了讓使用者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夠清楚地收聽音樂。最後,為了讓智慧型耳機裝置一直維持於最佳的收聽狀態,故具有定期檢測之功能以檢測使用者聽力的變化並根據其變化調整智慧型耳機裝置之設定。
綜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侷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 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理同包含於本創作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00‧‧‧伺服裝置
200‧‧‧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
300‧‧‧行動裝置
31‧‧‧第一傳輸單元
400‧‧‧智慧型耳機裝置
41‧‧‧中央處理單元
42‧‧‧第二傳輸單元
43‧‧‧耳機單元
44‧‧‧自動補償單元
45‧‧‧儲存單元
46‧‧‧供電單元

Claims (8)

  1. 一種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包含有:一伺服裝置,該伺服裝置內儲存一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而該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係包括一註冊模組、一聽力檢測模組、一手動補償模組及一偏好設定模組,其中:該註冊模組,係供一使用者輸入相對應資料進行註冊;該聽力檢測模組,係供該使用者進行聽力檢測並產生一檢測結果;該手動補償模組,係供該使用者對於該檢測結果進行手動補償;及該偏好設定模組,係供該使用者依據個人喜好調整一音效模式,當設定完成後會形成一適合該使用者聽力之個人化設定;一行動裝置,係透過第一傳輸單元連接網路,由該伺服裝置下載該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且安裝於該行動裝置;以及一智慧型耳機裝置,係包括:一中央處理單元;第二傳輸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藉由該第二傳輸單元與該第一傳輸單元相配對,以接收由該行動裝置所傳送之指令並傳送至該中央處理單元,由該中央處理單元將該指令轉換成一相對應信號; 一耳機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由該耳機單元發出該相對應信號供該使用者聆聽;一自動補償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並依據該聽力檢測模組所產生之檢測結果進行自動補償;一儲存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將該個人化設定儲存於該儲存單元內;及一供電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以提供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所需之電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更包括:至少一採樣單元,用以接收外部環境噪音;及一採樣信號處理單元,係分別與該採樣單元及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分析該外部環境噪音之變化並產生一分析訊號,且將該分析訊號傳送至該中央處理單元,再由該中央處理單元依據該分析訊號調整該耳機單元的播放音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更包括一數位信號處理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藉由該數位信號處理單元依據該分析訊號提供一反向訊號至該耳機單元。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更包括一放大器單元,該放大器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及該耳機單元電性連接,用於放大由該耳機單元放送出之聲音音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更包括一衛星定位單 元,該衛星定位單元係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並藉由該衛星定位單元取得該智慧型耳機裝置當下所在之位置,且輸出至該中央處理單元。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註冊模組設有至少一資料欄位以供該使用者輸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資料欄位係包括用戶名稱、密碼、再次輸入密碼、性別、年齡、職業及該智慧型耳機裝置之序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其中該耳機個人化應用程式單元更具有一功能選擇模組,以供該使用者選擇該智慧型耳機裝置所提供之功能。
TW106206617U 2017-05-10 2017-05-10 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 TWM552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6617U TWM552614U (zh) 2017-05-10 2017-05-10 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6617U TWM552614U (zh) 2017-05-10 2017-05-10 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2614U true TWM552614U (zh) 2017-12-01

Family

ID=61228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6617U TWM552614U (zh) 2017-05-10 2017-05-10 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2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11715A1 (en) F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ring earphone
JP6633681B2 (ja) スマートヘッドフォン装置のパーソナライズ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US8526649B2 (en) Providing notification sounds in a customizable manner
US844704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diometric assessment and user-specific audio enhancement
US20160183001A1 (en) Sharing custom audio profile instructions
US10893352B2 (en) Programmable interactive stereo headphones with tap functionality and network connectivity
US20100119093A1 (en) Personal listening device with automatic sound equalization and hearing testing
US11818545B2 (en) Method to acquire preferred dynamic range function for speech enhancement
EP3435684A1 (en) Headphone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equalizer gains automatically
JP3217231U (ja) 多機能スマートヘッドフォン装置の設定システム
US20220201404A1 (en) Self-fit hearing instruments with self-reported measures of hearing loss and listening
JP6687675B2 (ja) 配向性チャット機能を有するスマートヘッドフォン装置パーソナライズ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EP4011098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settings of hearing instruments
CN109218877B (zh) 智能型耳机装置个人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218875B (zh) 具定向交谈功能的智能型耳机装置个人化系统及使用方法
TWM552655U (zh) 供使用者定向交談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
TWM552614U (zh) 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
TWI628652B (zh) Intelligent earphone device personalization system for users to safely go out and use method thereof
TWM552656U (zh) 供使用者安全外出之智慧型耳機裝置個人化系統
CN109218876B (zh) 有安全外出功能的智能型耳机装置个性化系统及使用方法
US20240163621A1 (en) Hearing aid listening test presets
Einhorn Modern hearing aid technology—A user's crit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