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9906U - 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 - Google Patents

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9906U
TWM549906U TW106200542U TW106200542U TWM549906U TW M549906 U TWM549906 U TW M549906U TW 106200542 U TW106200542 U TW 106200542U TW 106200542 U TW106200542 U TW 106200542U TW M549906 U TWM549906 U TW M54990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inform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ode
ke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0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Qing Su
Jian-Lo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Modern Times Financial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dern Times Financial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dern Times Financial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00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9906U/zh
Publication of TWM549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9906U/zh

Links

Description

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及其系統,特別係有關於以電子裝置之晶片模組之安全應用程式對支付確認資訊進行押碼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逐漸的發展成熟,現今,網際網路已經逐漸的取代信件、電話等傳統的資訊媒介,成為各種資訊的新興載體。例如,電子郵件的使用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郵件。
現代的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等)大多具有連線至網際網路的功能。而生產技術的成熟使得這些電子裝置變的相當平價,到目前為止,幾乎每人至少有一個或是多個的電子裝置。
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與電子裝置的普及化,使得越來越多民眾於購物結帳或是網路購物時使用電子裝置進行支付,因此,多數賣場、便利商店及網站都會提供以電子裝置進行金融交易的功能。
通常而言,使用電子裝置進行交易的方法可以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方式是透過電子裝置靠近商家之終端裝置,以電子裝置之近場通訊單元與商家之終端裝置進行連線後,再透過終端裝置與銀行 或是第三方支付業者進行支付;另一種方式則是以電子裝置之通訊單元以有線或是無線之方式與商家之伺服裝置進行連線,再透過伺服裝置銀行或是第三方支付業者進行支付。無論使用者選擇以哪一種方式進行金融交易,在電子裝置進行金融交易的同時,電子裝置持有者的使用者的交易資料(例如帳戶、交易金額或交易密碼等)皆會透過有線或無線之方式發送至網際網路上,如此一來,有心人士即可從網際網路上取得這些交易資料,容易有交易資料被竄改使得伺服裝置所收到之交易資料不正確的風險,為防止資料於傳輸時會遭到竄改,因此現今多以金鑰對傳輸之資訊進行押碼,接收端於收到資訊後再以金鑰對所收到之資訊進行運算取得另一押碼,並比對兩押碼,當不相符時即可知道資訊於傳輸時有遭到竄改,藉此確保資訊之完整性。
然而,當電子裝置對所要傳輸之資訊進行押碼運算時,在運算時會將金鑰載入電子裝置之記憶體中,在這同時,若電子裝置遭惡意程式入侵,惡意程式即可獲得此金鑰,勢必會造成相當的交易風險。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藉由電子裝置之晶片模組之識別資訊取得傳輸金鑰,第一伺服裝置以傳輸金鑰加密第一金鑰,並發送加密後之第一金鑰至電子裝 置,於進行交易時,以晶片模組之安全應用程式以第一金鑰對支付確認資訊進行押碼。
為達上述之指稱之各目的與功效,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係揭示一種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其包含一電子裝置,包含晶片模組及一儲存單元,發送訂單資訊;一消費伺服器,依據訂單資訊發送支付請求資訊;一第一伺服裝置;其中,電子裝置之支付應用程式依據支付請求資訊產生支付確認資訊並從電子裝置之儲存單元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其中之一,支付應用程式將支付確認資訊及加密資訊發送至電子裝置之一晶片模組之安全應用程式,安全應用程式以傳輸金鑰解密加密資訊取得至少一第一金鑰其中之一;其中,安全應用程式以第一金鑰及支付確認資訊計算取得第一押碼並回送至支付應用程式,支付應用程式發送支付確認資訊及第一押碼至消費伺服裝置,消費伺服裝置發送支付確認資訊及第一押碼至第一伺服裝置;其中,第一伺服裝置以第一金鑰及支付確認資訊計算取得一第二押碼,比對第一押碼及第二押碼以確定支付確認資訊之完整性。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其中於應用程式從儲存單元中取得至少第一金鑰其中之一之步驟前,該方法更包含:安全應用程式僅可正常處理屬於識別資訊對應晶片模組之第一金鑰。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其中電子裝置之支付應用程式從電子裝置之儲存單元取得至少一第一金鑰其中之一之步驟前,該方法更包含:設定電子裝置之晶片模組之安全應用程式之傳輸金鑰,其中傳輸金鑰是依據晶片模組之識別資訊計算取得,發送識別資訊至 第一伺服裝置,第一伺服裝置依據識別資訊計算取得傳輸金鑰,第一伺服裝置依據傳輸金鑰加密至少一第一金鑰計算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發送至少一加密資訊至電子裝置,應用程式儲存加密後第一金鑰於電子裝置之儲存單元。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伺服裝置依據晶片模組之識別資訊計算取得傳輸金鑰,並依據傳輸金鑰加密至少一第一金鑰計算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發送該至少一加密資訊至電子裝置,儲存至少一加密資訊於電子裝置之儲存單元。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伺服裝置依據晶片模組之識別資訊以演算法計算取得傳輸金鑰。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其中識別資訊為唯一識別碼。
1‧‧‧電子裝置
101‧‧‧晶片模組
1011‧‧‧安全應用程式
103‧‧‧通訊單元
105‧‧‧儲存單元
107‧‧‧支付應用程式
3‧‧‧第一伺服裝置
5‧‧‧消費伺服裝置
7‧‧‧終端裝置
第一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之流程圖;第二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之系統示意圖;以及第三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之系統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特徵及所達成之功效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之實施例及配合詳細之說明,說明如後:先前之技術中,由於當電子裝置對所要傳輸之資訊進行押碼運算時,在運算時會將金鑰載入電子裝置之記憶體中若電子裝置遭惡意程式入侵,惡意程式即可獲得此金鑰,會造成相當的交易風險。
在此說明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之流程,請參閱第一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之流程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其步驟包含:步驟S1:設定傳輸金鑰;步驟S3:第一伺服裝置取得傳輸金鑰;步驟S5: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步驟S7:儲存至少一加密資訊;步驟S9:發送支付請求資訊;步驟S11:取得第一金鑰;步驟S13:取得第一押碼;步驟S15:取得第二押碼;以及步驟S17;比對第一押碼及第二押碼。
接著說明為達成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所需之系統,請參閱第二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之系統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之以 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所需之系統包含:一電子裝置1、一第一伺服裝置3及一消費伺服裝置5。電子裝置1包含一晶片模組101,一通訊單元103及一儲存單元105。上述之電子裝置1及第一伺服裝置3可為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工作站等電子裝置。上述之消費伺服裝置5可為一購物平台之伺服裝置或一商店之伺服裝置,其可為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工作站等電子裝置。
接著說明晶片模組101,晶片模組101包含有一安全應用程式1011,安全應用程式1011可以是於晶片模組101出廠時預先安裝於晶片模組101;亦可透過電子裝置可讀取之儲存媒介(例如唯讀記憶體、快閃式記憶體、硬式磁碟、軟式磁碟、固態硬碟、光碟、隨身碟或磁帶等)將安全應用程式1011安裝於晶片模組101;亦可透過空中傳輸(OTA,Over-the-air)之方式將安全應用程式1011安裝於晶片模組101。其中,晶片模組101包含一處理單元,處理單元為一可進行算術及邏輯運算之電子元件。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晶片模組101可為SIM卡(用戶身份模塊(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或其他具有運算功能之晶片模組(例如8051晶片、ARM晶片)。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晶片模組101可為其他具有處理單元之晶片。
接著說明通訊單元103,通訊單元103可以有線或無線之方式連接上網際網路或其他電子裝置、伺服裝置連線。
接著說明儲存單元105,儲存單元105可為資料庫、硬式磁碟、軟式磁碟、固態硬碟、快閃式記憶體(Flash Memory)、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磁帶、光碟、可由網路存取之資料庫、雲端儲存空間或其他可儲存資料之儲存設備。
以下將說明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執行時之流程,請搭配第一圖及第二圖。
於步驟S1中,設定傳輸金鑰,依據晶片模組101之一識別資訊以一演算法運算取得一傳輸金鑰,並寫入安全應用程式,其中傳輸金鑰可以是於晶片模組101出廠時即寫入晶片模組101之安全應用程式,亦可是透過OTA之方式將傳輸金鑰寫入安全應用程式,亦可是當以OTA之方式將安全應用程式1011安裝於晶片模組101時一同將傳輸金鑰寫入安全應用程式,亦可是以電子裝置可讀取之儲存媒介將傳輸金鑰寫入安全應用程式。其中識別資訊為晶片模組101之一唯一識別碼。上述之演算法可為區塊加密法、串流加密法、雜湊函式演算法等。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傳輸金鑰是由一傳輸金鑰運算電子裝置以上述之演算法運算產生,並由上述之方法寫入安全應用程式1011。
於步驟S3中,第一伺服裝置取得傳輸金鑰,電子裝置透過通訊單元103發送晶片模組101之識別資訊至第一伺服裝置3,第一伺服 裝置依據所收到之晶片模組101之識別資訊以一演算法運算取得傳輸金鑰。換言之,第一伺服裝置3會以上述之演算法運算取得傳輸金鑰。
於步驟S5中,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第一伺服裝置3取得至少一第一金鑰,並依據傳輸金鑰加密所取得之第一金鑰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並將加密資訊發送至電子裝置1。其中,第一金鑰可以從第一伺服裝置3之儲存單元中取得或者是伺服裝置3以演算法運算產生(例如區塊加密法、串流加密法、雜湊函式演算法)或者以隨機函數產生。
於步驟S7中,儲存至少一加密資訊,電子裝置1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並將所取得之至少一加密資訊儲存於儲存單元105中。由於本實施例用以加密的傳輸金鑰,是依據識別資訊以演算法運算所產生,並非是由電子裝置1直接將傳輸金鑰發送至第一伺服裝置3,因此,既使有心人士於網際網路上竊取電子裝置1發送至第一伺服裝置3的識別資訊,在無法得知電子裝置1及第一伺服裝置3所使用之演算法及演算法之運算參數的情況下依然無法取得用以加密第一金鑰之傳輸金鑰。
而後,當要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時,於步驟S9,發送支付請求資訊,電子裝置1透過通訊單元103連線至消費伺服裝置5並發送一訂單資訊至消費伺服裝置5,消費伺服裝置5依據訂單資訊取得對應訂單資訊之一支付金額,並依據支付金額發送一支付請求資訊至電子裝置1。
於步驟S11,取得第一金鑰,電子裝置1之一支付應用程式依據支付請求資訊產生一支付確認資訊並從儲存單元105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其中之一,將支付確認資訊及至少一加密資訊其中之一發送至安全應用程式1011,安全應用程式1011以傳輸金鑰解密所取得之加密資訊,以取得至少一第一金鑰其中之一。
於步驟S13,取得第一押碼,安全應用程式1011依據所取得之第一金鑰對支付確認資訊進行運算產生一第一押碼(MAC,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並回送至支付應用程式,支付應用程式將支付確認資訊及第一押碼發送至消費伺服裝置5,消費伺服裝置5則將支付確認資訊及第一押碼發送至第一伺服裝置3。
於步驟S15,取得第二押碼,第一伺服裝置3取得對應於電子裝置1之第一金鑰,進一步而言,第一伺服裝置3是從第一伺服裝置3之儲存單元中取得對應電子裝置1之第一金鑰或者是伺服裝置3以演算法運算產生。第一伺服裝置3依據第一金鑰運算支付確認資訊取得一第二押碼。
於步驟S17,比對第一押碼及第二押碼,第一伺服裝置3比對第一押碼及第二押碼,以確認支付確認資訊之完整性,當第一押碼對應第二押碼時,則第一伺服裝置3依據支付確認資訊進行支付。
至此即完成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由於第一押碼是於晶片模組101中之安全應用程式1011運算產生,因此,在進行運算無須將第一金鑰載入電子裝置1之記憶體中,即便電子裝置遭到惡意程式入侵,進而使惡意程式常駐於電子裝置 之記憶體中,但由於晶片模組101之記憶體並不與電子裝置之記憶體共用,惡意程式依然無法取得晶片模組101中之第一金鑰,藉此可以提升支付之安全性。
由於第一金鑰不容易被有心人士竊取,因此以本實施例所揭示之方法進行支付時更具有安全性。舉例而言,若是有心人士想要竄改支付確認資訊時,由於缺少第一金鑰,則無法產生對應竄改後支付確認資訊之第一押碼,因此當第一伺服裝置依據竄改後之支付確認資訊以第一金鑰運算取得第二押碼後,在比對第一押碼及第二押碼時,第一伺服裝置會檢測出第一押碼並未對應於第二押碼,及代表支付確認資訊不完整,此時代表支付確認資訊遭到竄改,則第一伺服裝置不進行對應支付確認資訊之支付。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第一伺服裝置3依據支付確認資訊進行支付之方式可為從電子裝置1所對應之帳戶中扣除對應支付確認資訊之金額,並將所扣除之金額匯入消費伺服裝置5所對應之帳戶中,或者第一伺服裝置3從電子裝置1所對應之信用卡或金融卡中扣除對應支付確認資訊之金額,並將所扣除之金額匯入消費伺服裝置5所對應之帳戶中,或者第一伺服裝置3從電子裝置1所對應之帳戶中之匯出對應支付確認資訊之金額至消費伺服裝置5所對應之帳戶中。
以下舉例說明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用於實際生活中之例子,請搭配第一圖及第二圖。使用者持有之智慧型手機(相當於電子裝置1)之SIM卡(相當於晶片模組101)於出廠時即依據SIM卡之序號(相當於識別資訊)寫入一傳輸金鑰至SIM卡中之一安全應用程式(相當於 安全應用程式1011)(相當於步驟S1)。智慧型手機發送序號至第一伺服裝置(相當於第一伺服裝置3),第一伺服裝置依據序號以演算法運算取得傳輸金鑰(相當於步驟S3)。第一伺服裝置3取得至少一第一金鑰,並依據傳輸金鑰加密所取得之至少一第一金鑰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並將至少一加密資訊發送至智慧型手機(相當於步驟S5)。智慧型手機取得加密資訊後,支付應用程式將加密資訊儲存於金鑰資料庫中(相當於步驟S7)。
接續上述,使用者以智慧型手機連線至一購物網站(相當於消費伺服裝置5),並於購物網站瀏覽商品後以智慧型手機訂購一商品,此時智慧型手機發送一對應於訂購之商品之訂單資訊至購物網站,購物網站收到訂單資訊後依據商品之金額發送一支付請求資訊置智慧型手機(相當於步驟S9)。智慧型手機之一支付應用程式依據支付請求資訊產生一支付確認資訊並從金鑰資料庫中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其中之一,並將支付確認資訊及所取得之加密資訊發送至安全應用程式,安全應用程式以傳輸金鑰解密所取得之加密資訊,取得至少一第一金鑰其中之一(相當於步驟S11)。
接續上述,安全應用程式依據第一金鑰對支付確認資訊進行運算產生第一押碼並回送至支付應用程式,支付應用程式將支付確認資訊及第一押碼發送至購物網站,購物網站則將支付確認資訊及第一押碼發送至第一伺服裝置(相當於步驟S13)。第一伺服裝置取得對應於智慧型手機之第一金鑰,第一伺服裝置依據第一金鑰運算支付確認資訊取得第二押碼(相當於步驟S15)。第一伺服裝置比對第一 押碼及第二押碼,並確認第一押碼對應第二押碼後,第一伺服裝置從智慧型手機之使用者之帳戶中扣除商品之金額,並將扣除之金額匯入購物網站之帳戶中(相當於步驟S17)。
接著說明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請參閱第三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所需之系統。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系統與第二實施例之系統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系統更包含:一終端裝置7。於本實施例中消費伺服裝置5為一店家之伺服裝置,終端裝置7可為店家之收銀機或POS機等電子裝置。消費伺服裝置5與終端裝置7透過有線或無線之方式連線。
於本實施例中,於步驟S9,於終端裝置7輸入一訂單資訊,終端裝置7依據訂單資訊之支付金額發送一支付請求資訊至電子裝置1。
於本實施例中,於步驟S13安全應用程式1011依據所取得之第一金鑰對支付確認資訊進行運算產生一第一押碼並回送至支付應用程式,支付應用程式將支付確認資訊及第一押碼發送至終端裝置7,終端裝置7發送支付確認資訊及第一押碼至消費伺服裝置5,消費伺服裝置5則將支付確認資訊及第一押碼發送至第一伺服裝置3。
於本實施例中,終端裝置7可透過有線網路、無線網路或近場通訊之方式發送支付請求資訊至電子裝置1。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舉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 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本創作係實為一具有新穎性、進步性及可供產業利用者,應符合我國專利法所規定之專利申請要件無疑,爰依法提出創作專利申請,祈 鈞局早日賜准專利,至感為禱。
1‧‧‧電子裝置
101‧‧‧晶片模組
1011‧‧‧安全應用程式
103‧‧‧通訊單元
105‧‧‧儲存單元
107‧‧‧支付應用程式
3‧‧‧第一伺服裝置
5‧‧‧消費伺服裝置

Claims (8)

  1. 一種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其包含:一電子裝置,包含一晶片模組及一儲存單元,發送一訂單資訊;一消費伺服裝置,依據該訂單資訊發送一支付請求資訊;以及一第一伺服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之一支付應用程式依據該支付請求資訊產生一支付確認資訊並從該電子裝置之該儲存單元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其中之一,該支付應用程式將該支付確認資訊及該加密資訊發送至該電子裝置之一晶片模組之一安全應用程式,該安全應用程式以一傳輸金鑰解密該加密資訊取得至少一第一金鑰其中之一;其中,該安全應用程式以該第一金鑰及該支付確認資訊計算取得一第一押碼並回送至該支付應用程式,該支付應用程式發送該支付確認資訊及該第一押碼至該消費伺服裝置,該消費伺服裝置發送該支付確認資訊及該第一押碼至該第一伺服裝置;其中,該第一伺服裝置以該第一金鑰及該支付確認資訊計算取得一第二押碼,比對該第一押碼及該第二押碼以確定該支付確認資訊之完整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其中該第一伺服裝置依據該晶片模組之一識別資訊計算取得該傳輸金鑰,並依據該傳輸金鑰加密至少一第一金鑰計算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發送該至少一加密資訊至該電子裝置,儲存該至少一加密資訊於該電子裝置之該儲存單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其中該第一伺服裝置依據該晶片模組之一識別資訊以一演算法計算取得該傳輸金鑰。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其中該識別資訊為一唯一識別碼。
  5. 一種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其包含:一終端裝置,於該終端裝置輸入一訂單資訊,依據該訂單資訊發送一支付請求資訊;一電子裝置,包含一晶片模組及一儲存單元;一消費伺服裝置;以及一第一伺服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之一支付應用程式依據該支付請求資訊產生一支付確認資訊並從該電子裝置之該儲存單元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其中之一,該支付應用程式將該支付確認資訊及該加密資訊發送至該電子裝置之一晶片模組之一安全應用程式,該安全應用程式以一傳輸金鑰解密該加密資訊取得至少一第一金鑰其中之一;其中,該安全應用程式以該第一金鑰及該支付確認資訊計算取得一第一押碼並回送至該支付應用程式,該支付應用程式發送該支付確認資訊及該第一押碼至該消費伺服裝置,該消費伺服裝置發送該支付確認資訊及該第一押碼至該第一伺服裝置;其中,該第一伺服裝置以該第一金鑰及該支付確認資訊計算取得一第二押碼,比對該第一押碼及該第二押碼以確定該支付確認資訊之完整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其中該第一伺服裝置依據該晶片模組之識別資訊計算取得該傳輸金鑰,並依據該傳輸金鑰加密至少一第一金鑰計算取得至少一加密資訊,儲存該第一金鑰於該電子裝置之該儲存單元。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其中該第一伺服裝置依據該識別資訊以一演算法計算取得該傳輸金鑰。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或第7項所述之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其中該識別資訊為一唯一識別碼。
TW106200542U 2017-01-12 2017-01-12 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 TWM549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0542U TWM549906U (zh) 2017-01-12 2017-01-12 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0542U TWM549906U (zh) 2017-01-12 2017-01-12 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9906U true TWM549906U (zh) 2017-10-01

Family

ID=61013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0542U TWM549906U (zh) 2017-01-12 2017-01-12 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99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1366B (zh) * 2017-01-12 2019-06-01 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及其系統
TWI711988B (zh) * 2018-03-30 2020-12-01 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繳費系統及方法、電腦可讀取之記錄媒體及電腦程式產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1366B (zh) * 2017-01-12 2019-06-01 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及其系統
TWI711988B (zh) * 2018-03-30 2020-12-01 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繳費系統及方法、電腦可讀取之記錄媒體及電腦程式產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51698A1 (en) Distributed authenticity verification for consumer payment transactions
KR101809221B1 (ko) 보안 요소 없이 사용자 및 모바일 장치를 보안 인증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103377B1 (ko) 보안 요소 없이 모바일 장치들에게 원격 알림 서비스 메시지를 보안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903709B1 (ko) 보안 요소들이 구비되어 있지 않은 모바일 기기에서 어드밴스트 저장 키를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7077670B (zh) 传输和处理交易消息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87242A (zh) 唯一令牌认证验证值
CN112805737A (zh) 用于令牌邻近交易的技术
US10395232B2 (en) Methods for enabling mobile payments
TWI611358B (zh) 交易裝置、使用其之交易系統與交易方法
CN104424565A (zh) 基于数码卡的支付系统和方法
KR101828742B1 (ko) 보안이 강화된 간편 결제 시스템 및 그 결제방법
US2016030022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 secure transaction between users
TWM549906U (zh) 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系統
CN110622193A (zh) 具有本地验证数据的便携式装置
CN112970234B (zh) 账户断言
US1168953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hentication for high-risk communications
US2017006143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ecuring MO/TO Processing
CN105405010B (zh) 交易装置、使用其的交易系统与交易方法
TWI661366B (zh) 以電子裝置進行支付之方法及其系統
WO2021081704A1 (zh) 支付二维码管理方法、设备、支付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US20230111668A1 (en) Point-of-sale fraud protection
AU2020298768B2 (en) Secure payment transactions
US11397940B2 (en) Secure payment transactions
US20240086917A1 (en) Fraud mitigation using pre-authorization authent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US202200840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consumer device as a payment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