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4881U - U型頭頸枕 - Google Patents

U型頭頸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4881U
TWM544881U TW106200913U TW106200913U TWM544881U TW M544881 U TWM544881 U TW M544881U TW 106200913 U TW106200913 U TW 106200913U TW 106200913 U TW106200913 U TW 106200913U TW M544881 U TWM544881 U TW M54488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neck
neck pillow
pillow
suppor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0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i-guo Yan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u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u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u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M544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4881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38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head
    • A47C7/383Detachable or loose head- or neck-supports, e.g. horse-shoe shap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Description

U型頭頸枕
本創作係為一種枕頭,尤指一種帶有手捂的U型頭頸枕。
現代人學習、工作、生活節奏快,疲勞程度也空前嚴重,因此,經常有人過勞死、猝死,還有很多人因為疲勞,缺少休息,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如果在上學、上班、下班、出差、旅遊等各種學習、工作場合,隨時隨地都能在自己的“碎”時間裡坐著睡覺,將可以快速給身體充電,消除疲勞,平衡陰陽,對身體健康有莫大的好處,因此,中國古代著名醫學巨著《黃帝內經》有言:「午睡一刻值千金」。
但是,目前無論是作為人類交通工具的汽車、火車、高鐵、地鐵、輪船和飛機,還是各種辦公室,其座位的設計大都是一個靠背和一個坐板,人屁股坐在坐板上面,背部靠在靠背上,即使高鐵、動車和飛機等上面的靠背也只能向後傾斜一點。當人們疲勞之極,想睡眠的時候,往往只能頭向後,將頭靠在椅子後背上,利用頭和後背與座位靠背之間的接觸處產生的摩擦力保持睡姿。但是,一旦進入睡眠狀態,背部肌肉一放鬆,頭就會急速地右傾或左傾,結果人會突然醒來,接著頭和身體又繼續靠在椅子後背上,繼續進入假睡狀態,一旦真正睡著,頭部繼續左、右傾斜,繼續醒來,循環往復,根本休息不好。可以說,全世界80%的人都是在這種將就的情況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打發自己的“臨時睡眠”的。由疲勞而引起的生理失衡、代謝失調會引發一系列疾病,使人提前進入衰老狀態。因此,在現有條件下,解決人類在自己的“碎”時間裡能安穩地坐著睡眠問題,是一個重要而緊迫的技術挑戰。
正常情況下,人的頭頸部與左右肩部都是呈90度夾角的,在清醒狀態,一般人可以左、右側頭,使人的頸部與左右肩部的夾角小於或大於90度夾角,但是夾角不能太大,如果角度過大,則只能保持幾分鐘,否則,人的頸部就會感到強烈不適。坐著睡覺時,如果人發生側睡,則整個身體發生傾斜,到一定程度,人就會醒過來。這也是人一般只能仰面朝後靠睡覺的原因。
U型枕的出現有效解決了人們在高靠背上睡覺的問題,通過在人體頸部增加靠墊,可以讓人睡覺時頭部有所支撐,於此同時,各類相應的功能補充也在多個專利中被提出,但是,各種功能的提出還是無法克服其需要有高靠背的不足,於是創作人之前提出過一種貼肩式U型頭頸枕(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告號:CN204378671 U),其通過設置頸支撐部和貼合人體肩部的肩支撐部,使得使用者睡覺時,頭不會前後晃動,無需利用高靠背而是借助肩部作為整個頭部的依託,因此可以實現在任何場合都可以舒適的坐著睡覺。使用時,該U型頭頸枕可以使頸部基本保持垂直,頭部的傾斜角度也不超過5度,睡覺更為舒適。但是,隨著我們研究的深入發現,在先申請的貼肩式U型頭頸枕在肩部兩側的支撐效果較好,而背部受的支撐較小,有待進一步改進,此外適用於任何場所的U型枕雖然解決了入睡問題,但卻無法解決使用者手部保暖問題,而人在睡眠時,全身肌肉放鬆,毛孔舒張,如果沒有做好相應的禦寒措施,極易受風寒影響。
爰此,為解決上述之缺失,提供一種可以保護使用者入睡時手部保暖的U型頭頸枕,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避免使用者睡覺時前後晃動,本創作提出一種U型頭頸枕,包含:一頭頸枕及一手捂組成,該手捂連接到該頭頸枕之U型開口兩側,形成一體機構。
其中,該頭頸枕為一體構造,包括一頭支撐部、一頸支撐部以及一肩支撐部,該頸支撐部設置在中間,向上形成該頭支撐部,向下形成該肩支撐部,相對該頭支撐部和該肩支撐部,該頸支撐部內徑較小,該肩支撐部底部形成有貼合人體肩膀前後彎曲面的一弧形面。
其中,該手捂為一無底筒狀構造或為一對手套。
其中,該無底筒狀構造筒壁上設置有一開口。
其中,該無底筒狀構造筒壁外側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吊帶。
其中,該開口的大小或該吊帶內部空間的大小可以調整。
其中,該手捂通過一第一連接機構可拆卸的連接到該頭頸枕之U型開口兩側。
其中,該第一連接機構為一扣具、一按扣、一魔鬼氈或一繫帶之任一種,該第一連接機構包括固定於該頭頸枕開口兩側的一上連件與固定於該手捂的一下連件,該上連件與該下連件之間進行可拆卸連接。
其中,該頭頸枕在該U型開口的位置有可將該U型開口兩側連接在一起的一第二連接機構,該第二連接機構為一扣具、一按扣、一魔鬼氈或一繫帶之任一種。
其中,該頭頸枕由一枕芯與一枕套構成,該枕芯由一記憶海綿模壓成型,該枕套上設置有一拉鍊。
根據上述技術特徵可達成以下功效:
1.結合手捂與U型頭頸枕的功能,在保護人體睡眠姿勢的同時還可以保護使用者手部的保暖,提升睡眠品質。
2.手捂的引入可以對U型頭頸枕施加向下作用力,與睡覺時後靠對頭頸枕施加的向上拉力相平衡,保護使用者休息時身體的前後穩定性,避免前後晃動。
3.對現有的手捂進行結構改進,在提供手捂功能的同時還不影響操作手機的需求。
綜合上述技術特徵,本創作U型頭頸枕的主要功效將可於下述實施例清楚呈現。
請先參閱第一圖所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為一種U型頭頸枕,包含:
一頭頸枕(1)和一手捂(2),該手捂(2)通過一第一連接機構(3)連接到該頭頸枕(1)的一U型開口兩側,形成一體機構,該第一連接機構(3)於本實施例中係為一扣具,但不限於此,還可以採用一按扣、一魔鬼氈或一繫帶等。在冬天睡覺時可以通過安裝該手捂(2)來為手部保暖,夏天時可對該手捂(2)進行拆卸,避免無用的手捂(2)干擾該頭頸枕(1)的應用[當然,為了避免該手捂(2)丟失,也可以將該手捂(2)固定連接於該頭頸枕(1)上]。
該頭頸枕(1)為一體構造,包括一頭支撐部(11)、一頸支撐部(12)以及一肩支撐部(13),該頸支撐部(12)設置在中間,向上形成該頭支撐部(11),向下形成該肩支撐部(13),相對該頭支撐部(11)和該肩支撐部(13),該頸支撐部(12)內徑較小,該肩支撐部(13)底部形成有貼合人體肩膀前後彎曲面的一弧形面(14)。使用時,將該頭頸枕(1)以U型開口朝前套在使用者的頸部,並將上述弧形面(14)貼合在使用者的肩膀上,以該肩支撐部(13)支撐整個頭頸枕(1),而該頸支撐部(12)的內徑較小正好位於且貼合在使用者的頸部,將頸部固定,該頭支撐部(11)外徑相對該頸支撐部(12)更大,因此可將使用者的頭部下方固定,人在睡覺時,只需稍微側一下頭,臉頰就可以直接靠在該頭支撐部(11)上,從而保證頸部基本可以保持垂直,頭部傾斜中軸線角度不大於5度,該結構的頭頸枕(1)可以將頭的重量傳導至肩部,直接以人體自身的肩部作為頭頸部的依託,從而滿足使用者隨時隨地安穩坐著睡眠的實際需求。
該頭頸枕(1)由一枕芯與一枕套構成[圖中未示],所述枕芯可以由一記憶海綿模壓成型,所述枕套上可設置有一拉鍊[圖中未示],以便於可以取出該枕芯,方便清洗該枕套。同時,為了保證該頭頸枕(1)能有效的貼合使用者頸部,避免因為頭部重量將U型開口撐大影響使用效果,在該枕套U型開口的位置可以設置將開口兩側連接在一起的一第二連接結構(15),於本實施例中係為該按扣,但不限於此,該第二連接結構(15)還可以採用該扣具、該魔鬼氈、該繫帶等其他常見可拆卸連接結構,U型開口兩側分別向下引出一條頭頸枕繫帶(16),並在該頭頸枕繫帶(16)另一端固定該第一連接機構(3)的一上連件(32)。
本創作可進一步在該頭頸枕(1)外表面設置有一口袋(18),該口袋(18)中可以放置有一休眠輔助工具,為避免物品丟失,可以將前述休眠輔助工具通過繫帶與該口袋(18)內側連接,當需要的時候打開該口袋(18)將工具拉出應用,不使用時可以將工具藏入該口袋(18)中,保證產品外形美觀,前述休眠輔助工具可以為耳塞、耳罩、頭套、眼罩中之任一種或其組合。
本實施例中的手捂(2)為無底筒狀構造,該手捂(2)由布套與填塞物組成[圖中未示],填塞物可以為絲棉、發熱物質、羽絨或棉花,該手捂(2)的兩端分別引出一條手捂繫帶(21),前述手捂繫帶(21)的另一端固定有該扣具(3)的一下連件(31),使該上連件(32)可拆地連接該下連件(31)。
當休息時,使用者可以將雙手伸進筒狀構造中,產生手部加熱或保暖之功效,同時由於手部對該手捂(2)施以向下的壓力,使用者應用時可以儘量的往後依靠,其繫帶同該頭頸枕(1)向上拉扯,連接處向下的壓力與向上的拉力保持平衡,保護人體睡覺時不會前後晃動,提升使用者的睡眠品質。
請再參閱第二圖所示,本創作再提出第二實施例,係為第一實施例的簡化設計,其不同之處在於所使用的頭頸枕(1)為市場上常見的普通枕頭,其體積小,便於攜帶,所採用的手捂(2)為一對手套,兩者之間通過該第一連接機構(3’)進行可拆卸連接,該第一連接機構(3’)於本實施例中係為一按扣。具體的,兩隻手套開口上分別引出一條手捂繫帶(21),並在該手捂繫帶(21)另一端固定該按扣的一公扣(31’),頭頸枕開口兩側則分別引出一條頭頸枕繫帶(16),前述頭頸枕繫帶(16)另一端分別固定該按扣的一母扣(32’),該公扣(31’)與該母扣(32’)間可進行可拆卸連接。
休息時,使用者可戴上手套,將雙手置於身體兩側,並施以向下作用力;身體儘量靠後倚在高靠背上,對U型頭頸枕施以向上拉力,由於兩側雙手同時用力,也可以進一步保護人體左右的平衡,進而提升使用者的睡眠品質。
請再參閱第三圖所示,本創作再提出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係為第一實施例的進一步結構改進,其改進之處在於所使用無底筒狀構造的手捂(2)的筒壁外側正面中間還設置有一置物袋(22),可為使用者休息時提供空間放置手機,筒壁上靠近該置物袋(2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可供使用者伸出手的開口(23),該開口(23)的大小可以調整,如,可以在該開口(23)上設置拉鍊來對其開口進行調整。使用者在休息前可將插入該手捂(2)的雙手從該開口(23)伸出,進行手機操作,待需要休息時,只需將手機放進靠近的置物袋(22)並將手收進該手捂(2)即可。
請再參閱第四圖所示,本創作更提出第四實施例,本實施例係為第一實施例的另一種結構改造,該手捂(2)之無底筒狀構造筒壁外側兩端分別設置有支撐使用者雙手的吊帶,具體的,無底筒狀構造筒壁外側兩端分別固定連接翼狀的一布塊(24),該布塊(24)末端連接於筒壁外側上部形成上述兩條吊帶,以便於為使用者雙手插入吊掛在吊帶上。吊帶上端連接可以採用可拆卸連接,例如通過一按扣(25)或扣具進行連接。所形成吊帶內部空間可以調整,例如可以在該布塊(24)上或在筒壁外側上部設置多個按扣(25),根據扣合前述按扣(25)的不同位置分佈進行內部空間大小的調整。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創作之操作、使用及本創作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創作涵蓋之範圍內。
(1)‧‧‧頸枕
(11)‧‧‧支撐部
(12)‧‧‧頸支撐部
(13)‧‧‧肩支撐部
(14)‧‧‧弧形面
(15)‧‧‧第二連接結構
(16)‧‧‧頭頸枕繫帶
(18)‧‧‧口袋
(2)‧‧‧手捂
(21)‧‧‧手捂繫帶
(22)‧‧‧置物袋
(23)‧‧‧開口
(24)‧‧‧布塊
(25)‧‧‧按扣
(3)‧‧‧第一連接機構
(31)‧‧‧下連件
(32)‧‧‧上連件
(3’)‧‧‧第一連接機構
(31’)‧‧‧公扣
(32’)‧‧‧母扣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頭頸枕結合手捂示意圖。
[第二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頭頸枕結合手捂示意圖。
[第三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手捂示意圖。
[第四圖]係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手捂示意圖。
(1)‧‧‧頸枕
(11)‧‧‧支撐部
(12)‧‧‧頸支撐部
(13)‧‧‧肩支撐部
(14)‧‧‧弧形面
(15)‧‧‧第二連接結構
(16)‧‧‧頭頸枕繫帶
(18)‧‧‧口袋
(2)‧‧‧手捂
(21)‧‧‧手捂繫帶
(3)‧‧‧第一連接機構
(31)‧‧‧下連件
(32)‧‧‧上連件

Claims (11)

  1. 一種U型頭頸枕,包含: 一頭頸枕,界定有一U型開口; 一手捂,該手捂連接到該頭頸枕之U型開口兩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U型頭頸枕,其中,該頭頸枕包括一頭支撐部、一頸支撐部以及一肩支撐部,該頸支撐部設置在中間,向上形成該頭支撐部,向下形成該肩支撐部,相對該頭支撐部和該肩支撐部,該頸支撐部內徑較小,該肩支撐部底部形成有一弧形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U型頭頸枕,其中,該手捂為一無底筒狀構造或一對手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U型頭頸枕,其中,該無底筒狀構造之筒壁上設置有一開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U型頭頸枕,其中,該開口的大小可以調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U型頭頸枕,其中,該無底筒狀構造之筒壁外側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吊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U型頭頸枕,其中,該吊帶內部空間的大小可以調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U型頭頸枕,其中,該手捂通過一第一連接機構可拆卸的連接到該頭頸枕之U型開口兩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U型頭頸枕,其中,該第一連接機構為一扣具、一按扣、一魔鬼氈或一繫帶之任一種,該第一連接機構包括固定於該頭頸枕開口兩側的一上連件與固定於該手捂的一下連件,該上連件與該下連件之間進行可拆卸連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U型頭頸枕,其中,該頭頸枕在該U型開口的位置有可將該U型開口兩側連接在一起的一第二連接機構,該第二連接機構為一扣具、一按扣、一魔鬼氈或一繫帶之任一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U型頭頸枕,其中,該頭頸枕由一枕芯與一枕套構成,該枕芯由一記憶海綿模壓成型,該枕套上設置有一拉鍊。
TW106200913U 2016-10-18 2017-01-18 U型頭頸枕 TWM54488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0887.7U CN206354800U (zh) 2016-10-18 2016-10-18 U型头颈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4881U true TWM544881U (zh) 2017-07-11

Family

ID=59368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0913U TWM544881U (zh) 2016-10-18 2017-01-18 U型頭頸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54800U (zh)
TW (1) TWM544881U (zh)
WO (1) WO20180723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2033A (zh) * 2018-04-09 2018-07-27 王光英 一种使用移动电子设备时的穿戴式肩颈保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4741A (ja) * 2001-01-09 2002-07-23 Yayoi Yokoyama 仮眠用補助具
DE202009003652U1 (de) * 2009-03-14 2009-07-02 Zech, Marc Julian Schlüsselband mit integrierter Nackenstütze
CN204378671U (zh) * 2015-01-15 2015-06-10 厦门麓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肩式双u型护颈枕
CN204561641U (zh) * 2015-04-09 2015-08-19 厦门麓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贴肩式u型头颈枕
CN204764685U (zh) * 2015-07-07 2015-11-18 鲁杨 一种新型午睡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72356A1 (zh) 2018-04-26
CN206354800U (zh) 2017-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4990B2 (en) Body support device for sleeping in a seated position
US9101223B2 (en) Travel pillow for sleeping in a vertical or near-vertical reclined position
US10926685B2 (en) Head sling affixable to a chair
CN204561641U (zh) 贴肩式u型头颈枕
TWM544881U (zh) U型頭頸枕
US20210037982A1 (en) Head support device for vertical sleeping position
US20030159217A1 (en) Neck napper
US6694551B1 (en) Facial support device
CN2920052Y (zh) 一种保健环枕
KR20130063052A (ko) 수면 보조장치
WO2019242515A1 (zh) 一种舒适的手臂垫枕
TWM598649U (zh) 多功能記憶枕
CN109077516A (zh) 一种座椅枕
KR102162327B1 (ko) 공기주입이 가능한 다기능 에어쿠션
CN213664667U (zh) 一种便携式多用助眠药枕
CN204580586U (zh) 一种多功能旅行枕
CN219762894U (zh) 双支撑u型枕
CN217743860U (zh) 一种防下滑枕头
CN219479732U (zh) 一种舒适型俯卧位睡眠枕头
CN209610665U (zh) 一种多功能u型枕
CN214905292U (zh) 一种多用午睡枕
CN209391494U (zh) 一种座椅枕
CN219460701U (zh) 便于办公人员休息的办公座椅
CN203493280U (zh) 充气糖果型热疗颈椎枕
CN218164789U (zh) 一种仰睡手抱垫腿多功能的章鱼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