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4242U - 扭力扳手微調結構 - Google Patents

扭力扳手微調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4242U
TWM524242U TW105203736U TW105203736U TWM524242U TW M524242 U TWM524242 U TW M524242U TW 105203736 U TW105203736 U TW 105203736U TW 105203736 U TW105203736 U TW 105203736U TW M524242 U TWM524242 U TW M52424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leeve
bottom end
dispose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3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ro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Ray Cheng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y Cheng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y Cheng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03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4242U/zh
Publication of TWM524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4242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扭力扳手微調結構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尤指一種兼具微調扭力效果,而大大提高使用者方便性之扭力扳手者。
按,台灣為工業技術王國,從製造、加工到維修,無一不是技術先進、製造精良,因此工業產品深受世界各國喜愛,從汽車製造到電子加工,都為本國帶來豐饒的收益,而產業在進行諸多作業時最常使用的設備即為手工具,雖然部份具高度技術與危險環境之作業已漸由機器所取代,但是基本之加工與維修須賴以手工具之輔助才能完成,因此各國業者無一不在研發更簡易、更人性化以及製造成本更為低廉之手工具結構,其中扳手為使用中甚為頻繁者。
扳手之設計為一握柄前端具有一可與螺固件嵌卡之頭部,藉此於握柄施力產生扭矩驅動頭部將螺固件旋入物體內,因而螺固件之螺紋部與被鎖入物體內產生握力使兩物彼此固定,然而使用者操作此種扳手時,只能藉由平時操作經驗而施以較為主觀之力道,若由不熟悉此項作業的人來使用,施力將有所不同,自然也影響固定強度而產生無可預期之結果,因此有業者設計出可預設扭力值並具警示功能之扭力扳手。
習用之扭力扳手結構請參閱中華民國專利證書號第M308833號,『扭力扳手結構改良』,其主要係於一套筒內置設有扳動體、作動塊、彈性元件及一具螺孔之推塊,該作動塊徑向面上係嵌設有複數之滾珠,並設一螺桿與推桿之螺孔螺合,而套筒與推塊之相對位置分別設一導引孔道及一指標,使指標容嵌於導引孔道內以限制推塊之旋動,而導引孔道之上段兩側表面設有不同單位之扭力標示力矩,於螺桿之下端套設一限位件,而套筒之內壁凹設一環槽供一扣環嵌套而形成一擋座以供螺桿之限位件抵靠定位於套筒內,令推塊恰貼抵於限位件上而使彈性元件樞套於調整螺桿彈抵於推塊頂面,螺桿之下端段設一帶動段且底面貫設一鎖固孔,並設一調整把手樞套於套筒下段外側,令指標之上段裸露調整把手之上端與兩側之扭力標示力矩相配合,於調整把手之下端貫設一具通孔之限制槽恰供螺桿之帶動段容嵌,並設一具擋頭之鎖固件順通孔往上與鎖固孔相配合鎖設,利用螺桿之帶動段嵌套於調整把手之限制槽內而受鎖固件鎖結定位並受擋座之阻擋限制下,使調整把手可帶動螺桿於套筒內原地旋動,以帶動推塊之螺孔順螺桿旋動之方向直線上升或下降,令指標在推塊之帶動下沿導引孔道兩側之扭力標示力矩調整扭力值。
然,就上述習知而言,由於習知扭力扳手結構,其利用調整’把手可帶動螺桿於套筒內原地旋動,以帶動推塊之螺孔順螺桿旋動之方向直線上升或下降,令指標在推塊之帶動下沿導引孔道兩側之扭力標示力矩 調整扭力值,令該扭力扳手於調整上及判讀上更為顯著而精確迅速及輕鬆者,但此種通常用於使用較大扭力的裝配上,對於需要使用小扭力的細微調整動作下,無法以最精準的方式進行預設扭力旋轉調整,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實為一大弊端問題,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創作提供一種扭力扳手微調結構,係包括:一套筒,其整體呈管體中空型態,致使該套筒內界定出一腔室;一扳動體,係設置於該套筒其頂端處;一掣動塊,係設置於該套筒之腔室內且組設於該扳動體底端處;一調整組件,係設置於該套筒之腔室內且位於該掣動塊下方處,而該調整組件底端處則突露於該套筒底端外;一限位塊,係設置於該套筒底端處,致使該掣動塊與該調整組件內藏於該套筒之腔室內;該限位塊中央係設有一呈貫穿狀之通孔,而該通孔係供該調整組件底端處穿設;又該限位塊底端則形成一微調端面,且位於該微調端面之通孔內側頂緣壁處形成有一導角面;一轉控組件,係設置於該套筒底端處,該轉控組件係具有一彈簧圈,其套設於該調整組件底端而設置於該限位塊之通孔處;一轉控筒座,係套設於該套筒底端處,該轉控筒座其整體呈管體中空型態,致使該轉控筒座內界定出一容納空間而供該彈簧圈置入;一帶動塊,係設置於該轉控筒座底端處;該帶動塊中央係設有一呈貫穿狀之限制孔而供該調整組件底端處穿設;又該帶動塊頂端則形成一驅動端面,該驅動端面係對應於該限位塊 之微調端面;以及一鎖固件,係鎖固於該調整組件底端而抵制於該帶動塊處,使該轉控筒座之帶動塊與該限位塊之間會界定出一距離,以防止該轉控筒座受到該彈簧圈的彈力伸縮狀態而呈脫落狀態;及一推位控制組件,係具有一控制座,其設有一容置槽,並於該容置槽內係設有一貫穿於該控制座一端處之螺孔;令該控制座螺鎖於該調整組件底端而位於該轉控組件底端處,而該轉控組件之鎖固件則位於該容置槽內;以及一止付件,其扣設於該調整組件底端而位於該控制座底端處,以防止該控制座脫落。
其中該限位塊之微調端面係為複數個弧凹槽而環繞於該通孔周圍排列所呈現之;而該轉控組件之帶動塊的驅動端面則係為複數個弧凸點而環繞於該限制孔周圍排列而呈現之;其中該套筒底端緣壁處係設有複數個定位槽;又該限位塊緣壁處係設有複數個呈延伸突出狀之定位端,致使該限位塊設置於該套筒底端處,該限位塊之各定位端則嵌設於該套筒之各定位槽處而呈定位狀態;其中該轉控組件之轉控筒座底端緣壁處係設有複數個定位槽;又該帶動塊緣壁處係設有複數個呈延伸突出狀之定位端,致使該帶動塊設置於該轉控筒座底端處,該帶動塊之各定位端設置於該轉控筒座之各定位槽處而呈定位狀態,並將該轉控筒座底端緣壁進行加工彎折而形成一抵制端,其抵制於該帶動塊,以防止該帶動塊脫落;其中該轉控組件之鎖固件係選自尼龍螺帽者; 其中該推位控制組件之止付件係選自C型扣環者;其中該調整組件係具有一扭力調整栓,其設有一限位段,該限位段係設有一呈凹陷狀之環溝,並於該限位段頂端處係設有一呈朝上延伸狀之第一螺紋段;又該限位段底端處係設有一扳動段,該扳動段係位於該限位塊之通孔且供該轉控組件之帶動塊的限制孔設置,並於該扳動段底端處係設有一呈朝下延伸狀之第二螺紋段,該第二螺紋段與該扳動段係供該轉控組件之彈簧圈套設;而該第二螺紋段則供該轉控組件之鎖固件與該推位控制組件之控制座螺鎖固定及該推位控制組件之止付件扣設固定;一推塊,係設置於該扭力調整栓之第一螺紋段處;一扭力彈簧,係設置於該扭力調整栓之第一螺紋段處,該扭力彈簧一端係迫抵於該推塊,而另一端則迫底於該掣動塊;一限位件,係扣設於該扭力調整栓之限位段的環溝處,令該推塊恰貼抵於該限位件上,使該扭力彈簧樞套於該扭力調整栓之第一螺紋段而彈抵於該推塊頂面;及一擋座,係位於該限位件下方處且設置於該扭力調整栓之限位段處,該擋座抵靠定位於該套筒內緣壁處,令該限位件恰貼抵於該擋座上;其中該推塊中央處係設有一縱向螺孔,其供該扭力調整栓之第一螺紋段予以螺設;而該推塊一側邊處係設有一與該縱向螺孔呈相通狀態之橫向螺孔,其供一指標件螺鎖固定,使該指標件位於該套筒外緣壁處;其中該套筒外緣壁係設有一與該推塊呈相對位置之導引孔道,該導引孔道係供該指標件設置而受該推塊之帶動呈上、下位移狀態; 其中該指標件係設有一螺孔,並搭配一螺件螺設而固定於該推塊處;而該套筒之導引孔道上段兩側表面係設有不同單位的扭力標示力矩之一刻度表;其中該套筒外緣壁處更套設有一裝飾套,其整體呈中空型態,該裝飾套位於該套筒之導引孔道處,並於該裝飾套一緣壁面處係設有一供該導引孔道之刻度表予以顯示之鏤空區;其中該調整組件之限位件係由C型扣環及至少一墊圈所組成者;其中該套筒底端內緣壁處係設有一供該調整組件之擋座置入而呈抵靠定位狀態之定位環溝。
1、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兼具微調扭力效果,而大大提高使用者方便性之扭力扳手者。
2、本創作之次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避免在使用過程中,無意間碰觸於該轉控組件之轉控筒座而造成轉動現象發生之扭力扳手者。
1、由於本創作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功效在於:
由於該限位塊之微調端面係為複數個弧凹槽而環繞於該通孔周圍排列所呈現之;而該轉控組件之帶動塊的驅動端面則係為複數個弧凸點而環繞於該限制孔周圍排列而呈現之;以及該調整組件之扭力調整栓的扳動段與該轉控組件之帶動塊的限制孔其外觀輪廓呈相同一致;其利用該調整組件之扭力調整栓的扳動段嵌套於該轉控組件之帶動塊的限制孔處,使調整轉動該轉控組件之轉控筒座可同步帶動該扭力調整栓於該套筒內原地旋動; 再者,由於該轉控組件之彈簧圈係套設於該調整組件之扳動段及第二螺紋段處,使該彈簧圈設置於該限位塊之通孔處位於該轉控筒座的容納空間;因此,若要進行小扭力的細微調整動作時,對該轉控筒座進行推壓動作,使該彈簧圈受到該轉控筒座之帶動塊擠壓而呈現壓縮狀態,且該彈簧圈則順著該限位塊之通孔的導角面而完全置入該通孔內,致使該轉控筒座之帶動塊的驅動端面碰觸於該限位塊之微調端面處,藉由該帶動塊之驅動端面的各弧凸點卡入於該限位塊之微調端面的各弧凹槽處而進行轉動,以帶動該扭力調整栓於該套筒內呈現細微旋動,使該推塊順著該扭力調整栓之第一螺紋段旋動方向而呈細微直線上升或下降,令該指標件在該推塊之帶動下沿著該套筒之導引孔道呈直線上升或下降,搭配該導引孔道兩側之刻度表來達到調整扭力值;令該扭力扳手於調整上及判讀上更為顯著而精確迅速及輕鬆者;藉此,提供一種兼具微調扭力效果,而大大提高使用者方便性之扭力扳手者。
2、由於本創作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功效在於:
藉由該推位控制組件之控制座進行轉動而推壓該轉控組件之轉控筒座,使該轉控組件之轉控筒座受到該推位控制組件之控制座緊迫固定,而無法轉動該轉控組件之轉控筒座,藉此,提供一種避免在使用過程中,無意間誤觸於該轉控組件之轉控筒座而造成進而轉動現象發生之扭力扳手者。
本創作:
1‧‧‧套筒
10‧‧‧腔室
11‧‧‧定位槽
12‧‧‧導引孔道
121‧‧‧刻度表
13‧‧‧定位環溝
2‧‧‧扳動體
3‧‧‧掣動塊
4‧‧‧調整組件
41‧‧‧扭力調整栓
411‧‧‧限位段
4111‧‧‧環溝
412‧‧‧第一螺紋段
413‧‧‧扳動段
414‧‧‧第二螺紋段
42‧‧‧推塊
420‧‧‧縱向螺孔
421‧‧‧橫向螺孔
43‧‧‧扭力彈簧
44‧‧‧限位件
441‧‧‧C型扣環
442‧‧‧墊圈
45‧‧‧擋座
46‧‧‧指標件
460‧‧‧螺孔
461‧‧‧螺件
5‧‧‧限位塊
50‧‧‧通孔
501‧‧‧導角面
51‧‧‧微調端面
511‧‧‧弧凹槽
52‧‧‧定位端
6‧‧‧轉控組件
61‧‧‧彈簧圈
62‧‧‧轉控筒座
620‧‧‧容納空間
621‧‧‧定位槽
622‧‧‧抵制端
63‧‧‧帶動塊
630‧‧‧限制孔
631‧‧‧驅動端面
6311‧‧‧弧凸點
632‧‧‧定位端
64‧‧‧鎖固件
65‧‧‧距離
7‧‧‧推位控制組件
71‧‧‧控制座
710‧‧‧容置槽
711‧‧‧螺孔
72‧‧‧止付件
8‧‧‧裝飾套
80‧‧‧鏤空區
第1圖係本創作之立體組合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3圖係本創作套筒之立體剖面圖。
第4圖係本創作限位塊之另一角度立體圖。
第5圖係本創作轉控組件的轉控筒座之立體剖面圖。
第6圖係本創作轉控組件的帶動塊之立體示意圖。
第7圖係本創作之平面組合圖。
第8圖係本創作之組合剖面圖。
第9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剖面圖(一)。
第10圖係本創作第9圖中標示A之放大圖。
第11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剖面圖(二)。
第12圖係本創作第11圖中標示B之放大圖。
第13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剖面圖(三)。
首先,請參閱第1圖至第8圖所示,為本創作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係包括一套筒1、一扳動體2、一掣動塊3、一調整組件4、一限位塊5、一轉控組件6及一推位控制組件7;其中:該套筒1,其整體呈管體中空型態,致使該套筒1內界定出一腔室10; 該扳動體2,係設置於該套筒1其頂端處,而該扳動體2與該套筒1係以搭配插銷而呈現固定狀態;該掣動塊3,係設置於該套筒1之腔室10內且組設於該扳動體2底端處;該調整組件4,係設置於該套筒1之腔室10內且位於該掣動塊3下方處,而該調整組件4底端處則突露於該套筒1底端外;該限位塊5,係設置於該套筒1底端處,致使該掣動塊3與該調整組件4內藏於該套筒1之腔室10內;該限位塊5中央係設有一呈貫穿狀之通孔50,而該通孔50係供該調整組件4底端處穿設;又該限位塊5底端則形成一微調端面51,且位於該微調端面51之通孔50內側頂緣壁處形成有一導角面501;該轉控組件6,係設置於該套筒1底端處,該轉控組件6係具有一彈簧圈61,其具有彈性伸縮效果,該彈簧圈61其套設於該調整組件4底端而設置於該限位塊5之通孔50處;一轉控筒座62,係套設於該套筒1底端處,該轉控筒座62其整體呈管體中空型態,致使該轉控筒座62內界定出一容納空間621而供該彈簧圈61置入;一帶動塊63,係設置於該轉控筒座62底端處;該帶動塊63中央係設有一呈貫穿狀之限制孔630而供該調整組件4底端處穿設;又該帶動塊63頂端則形成一驅動端面631,該驅動端面631係對應於該限位塊5之微調端面51;以及一鎖固件64,係鎖固於該調整組件4底端而抵制於該帶動塊63 處,使該轉控筒座62之帶動塊63與該限位塊5之間會界定出一距離65,以防止該轉控筒座62受到該彈簧圈61的彈力伸縮狀態而呈脫落狀態;該轉控組件6之鎖固件64係選自尼龍螺帽者;及該推位控制組件7,係具有一控制座71,其設有一容置槽710,並於該容置槽710內係設有一貫穿於該控制座71一端處之螺孔711;令該控制座71螺鎖於該調整組件4底端而位於該轉控組件6底端處,而該轉控組件6之鎖固件64則位於該容置槽710內;以及一止付件72,其扣設於該調整組件4底端而位於該控制座71底端處,以防止該控制座71脫落;該推位控制組件7之止付件72係選自C型扣環者;藉由以上結構而言,更進一步說明如下:所述該限位塊5之微調端面51係為複數個弧凹槽511而環繞於該通孔50周圍排列所呈現之;而該轉控組件6之帶動塊63的驅動端面631則係為複數個弧凸點6311而環繞於該限制孔630周圍排列所呈現之;所述該套筒1底端緣壁處係設有複數個定位槽11;又該限位塊5緣壁處係設有複數個呈延伸突出狀之定位端52,致使該限位塊5設置於該套筒1底端處,該限位塊5之各定位端52則嵌設於該套筒1之各定位槽11處而呈定位狀態;所述該轉控組件6之轉控筒座62底端緣壁處係設有複數個定位槽621;又該帶動塊63緣壁處係設有複數個呈延伸突出狀之定位端63 2,致使該帶動塊63設置於該轉控筒座62底端處,該帶動塊63之各定位端632設置於該轉控筒座62之各定位槽621處而呈定位狀態,並將該轉控筒座62底端緣壁進行加工彎折而形成一抵制端622,其抵制於該帶動塊63,以防止該帶動塊63脫落;其中該轉控筒座62之各定位槽621其深度係大於該帶動塊63其厚度,因此,當該帶動塊63之各定位端632設置於該轉控筒座62之各定位槽621處而呈定位狀態時,該轉控筒座62底端則會突出於該帶動塊63而便於行加工彎折動作;所述該調整組件4係具有一扭力調整栓41,其設有一限位段411,該限位段411係設有一呈凹陷狀之環溝4111,並於該限位段411頂端處係設有一呈朝上延伸狀之第一螺紋段412;又該限位段411底端處係設有一扳動段413,該扳動段413係位於該限位塊5之通孔50且供該轉控組件6之帶動塊63的限制孔630設置,而該扳動段413與該轉控組件6之帶動塊63的限制孔630其外觀輪廓呈相同一致,並於該扳動段413底端處係設有一呈朝下延伸狀之第二螺紋段414,該第二螺紋段414與該扳動段413係供該轉控組件6之彈簧圈61套設;而該第二螺紋段414則供該轉控組件6之鎖固件64與該推位控制組件7之控制座71螺鎖固定及該推位控制組件7之止付件72扣設固定;一推塊42,係設置於該扭力調整栓41之第一螺紋段412處;一扭力彈簧43,係設置於該扭力調整栓41之第一螺紋段412處,該扭力 彈簧43一端係迫抵於該推塊42,而另一端則迫底於該掣動塊3;一限位件44,係扣設於該扭力調整栓41之限位段411的環溝4111處,令該推塊42恰貼抵於該限位件44上,使該扭力彈簧43樞套於該扭力調整栓41之第一螺紋段412而彈抵於該推塊42頂面;及一擋座45,係位於該限位件44下方處且設置於該扭力調整栓41之限位段411處,該擋座45抵靠定位於該套筒1內緣壁處,令該限位件44恰貼抵於該擋座45上;其中該推塊42中央處係設有一縱向螺孔420,其供該扭力調整栓41之第一螺紋段412予以螺設;而該推塊42一側邊處係設有一與該縱向螺孔420呈相通狀態之橫向螺孔421,其供一指標件46螺鎖固定,使該指標件46位於該套筒1外緣壁處;其中該套筒1外緣壁係設有一與該推塊42呈相對位置之導引孔道12,該導引孔道12係供該指標件46設置而受該推塊42之帶動呈上、下位移狀態;其中該指標件46係設有一螺孔460,並搭配一螺件461螺設而固定於該推塊42處;而該套筒1之導引孔道12上段兩側表面係設有不同單位的扭力標示力矩之一刻度表121;其中該套筒1外緣壁處更套設有一裝飾套8,其整體呈中空型態,該裝飾套8位於該套筒1之導引孔道12處,並於該裝飾套8一緣壁面處係設有一供該導引孔道12之刻度表121予以顯示之鏤空區80; 其中該調整組件4之限位件44係由C型扣環441及至少一墊圈442所組成者;其中該套筒1底端內緣壁處係設有一供該調整組件4之擋座45置入而呈抵靠定位狀態之定位環溝13。
續請參閱第8圖至第13圖所示,並輔以參閱第2、4、6、7圖,為本創作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使用狀態之說明,係包含:一套筒1,其整體呈管體中空型態,致使該套筒1內界定出一腔室10;一扳動體2,係設置於該套筒1其頂端處;一掣動塊3,係設置於該套筒1之腔室10內且組設於該扳動體2底端處;一調整組件4,係設置於該套筒1之腔室10內且位於該掣動塊3下方處,而該調整組件4底端處則突露於該套筒1底端外;一限位塊5,係設置於該套筒1底端處,致使該掣動塊3與該調整組件4內藏於該套筒1之腔室10內;一轉控組件6,係設置於該套筒1底端處;及一推位控制組件7,係螺鎖於該調整組件4底端而位於該轉控組件6底端處;由於各元件間的組裝結構已於前述敘明,故不再贅述;由於該限位塊5之微調端面51係為複數個弧凹槽511而環繞於該通孔50周圍排列所呈現之;而該轉控組件6之帶動塊63的驅動端面631則係為複數個弧凸點6311而環繞於該限制孔630周圍排列而呈現之;以及該調整組件4之扭力調整栓41的扳動段413與該轉控組件6之帶動塊63的限制孔630其外觀輪廓呈相同一致;其利用該調整組件4之扭力調整栓41的扳動段413嵌套於該轉控組件6之帶動塊63 的限制孔630處,而該帶動塊63則設置於該轉控筒座62底端處,使調整轉動該轉控組件6之轉控筒座62可同步帶動該調整組件4之扭力調整栓41於該套筒1之腔室10內原地旋動,以帶動該推塊42之縱向螺孔420順著該扭力調整栓41之第一螺紋段412旋動方向而呈直線上升或下降,使該扭力彈簧43受到該推塊42擠壓而呈現彈力伸縮狀態,令該指標件46在該推塊42之帶動下沿著該套筒1之導引孔道12呈直線上升或下降,搭配該導引孔道12兩側之刻度表121來達到調整扭力值;令該扭力扳手於調整上及判讀上更為顯著而精確迅速及輕鬆者(如圖9、10所示,並輔以參閱圖2、4、6、7);再者,由於該轉控組件6之彈簧圈61係套設於該調整組件4之扳動段413及第二螺紋段414處,使該彈簧圈61設置於該限位塊5之通孔50處位於該轉控組件6之轉控筒座62的容納空間620;因此,若要進行小扭力的細微調整動作時,對該轉控組件6之轉控筒座62進行推壓動作,使該彈簧圈61受到該轉控筒座62之帶動塊63擠壓而呈現壓縮狀態,且該彈簧圈61則順著該限位塊5之通孔50的導角面501而完全置入該通孔50內,致使該轉控筒座62之帶動塊63的驅動端面631碰觸於該限位塊5之微調端面51處,藉由該帶動塊63之驅動端面631的各弧凸點6311卡入於該限位塊5之微調端面51的各弧凹槽511處,再對該轉控筒座62進行轉動,而帶動該調整組件4之扭力調整栓41於該套筒1之腔室10內呈現細微旋動,以帶動該推塊42之縱 向螺孔420順著該扭力調整栓41之第一螺紋段412旋動方向而呈細微直線上升或下降,令該指標件46在該推塊42之帶動下沿著該套筒1之導引孔道12呈直線上升或下降,搭配該導引孔道12兩側之刻度表121來達到調整扭力值;令該扭力扳手於調整上及判讀上更為顯著而精確迅速及輕鬆者(如圖11、12所示,並輔以參閱圖2、4、6、7),當微調動作完成而放開該轉控筒座62時,利用該彈簧圈61釋放其彈力而將該轉控筒座62推移至該鎖固件64處(圖中未顯示);最後,當調整扭力值後,可藉由該推位控制組件7之控制座71進行轉動而推壓該轉控組件6之轉控筒座62,使該轉控組件6之轉控筒座62受到該推位控制組件7之控制座71緊迫固定,而無法轉動該轉控組件6之轉控筒座62,以避免在使用過程中,無意間誤觸於該轉控組件6之轉控筒座62而造成轉動現象發生(如圖13所示)。
綜合以上所述,一種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又未曾見於諸書刊或公開使用,誠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懇請 鈞局明鑑,早日准予專利,至為感禱。需陳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創作之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之技術原理,若依本創作之構想所作之改變,其所產生之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之精神時,均應在本創作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套筒
10‧‧‧腔室
11‧‧‧定位槽
12‧‧‧導引孔道
121‧‧‧刻度表
13‧‧‧定位環溝
2‧‧‧扳動體
3‧‧‧掣動塊
4‧‧‧調整組件
41‧‧‧扭力調整栓
411‧‧‧限位段
4111‧‧‧環溝
412‧‧‧第一螺紋段
413‧‧‧扳動段
414‧‧‧第二螺紋段
42‧‧‧推塊
420‧‧‧縱向螺孔
421‧‧‧橫向螺孔
43‧‧‧扭力彈簧
44‧‧‧限位件
441‧‧‧C型扣環
442‧‧‧墊圈
45‧‧‧擋座
46‧‧‧指標件
460‧‧‧螺孔
461‧‧‧螺件
5‧‧‧限位塊
50‧‧‧通孔
51‧‧‧微調端面
52‧‧‧定位端
6‧‧‧轉控組件
61‧‧‧彈簧圈
62‧‧‧轉控筒座
620‧‧‧容納空間
621‧‧‧定位槽
622‧‧‧抵制端
63‧‧‧帶動塊
630‧‧‧限制孔
631‧‧‧驅動端面
632‧‧‧定位端
64‧‧‧鎖固件
7‧‧‧推位控制組件
71‧‧‧控制座
710‧‧‧容置槽
711‧‧‧螺孔
72‧‧‧止付件
8‧‧‧裝飾套
80‧‧‧鏤空區

Claims (13)

  1. 一種扭力扳手微調結構,係包括:一套筒,其整體呈管體中空型態,致使該套筒內界定出一腔室;一扳動體,係設置於該套筒其頂端處;一掣動塊,係設置於該套筒之腔室內且組設於該扳動體底端處;一調整組件,係設置於該套筒之腔室內且位於該掣動塊下方處,而該調整組件底端處則突露於該套筒底端外;一限位塊,係設置於該套筒底端處,致使該掣動塊與該調整組件內藏於該套筒之腔室內;該限位塊中央係設有一呈貫穿狀之通孔,而該通孔係供該調整組件底端處穿設;又該限位塊底端則形成一微調端面,且位於該微調端面之通孔內側頂緣壁處形成有一導角面;一轉控組件,係設置於該套筒底端處,該轉控組件係具有一彈簧圈,其套設於該調整組件底端而設置於該限位塊之通孔處;一轉控筒座,係套設於該套筒底端處,該轉控筒座其整體呈管體中空型態,致使該轉控筒座內界定出一容納空間而供該彈簧圈置入;一帶動塊,係設置於該轉控筒座底端處;該帶動塊中央係設有一呈貫穿狀之限制孔而供該調整組件底端處穿設;又該帶動塊頂端則形成一驅動端面,該驅動端面係對應於該限位塊之微調端面;以及一鎖固件,係鎖固於該調整組件底端而抵制於該帶動塊處,使該轉控筒座之帶動塊與該限位塊之間會界出一距離,以防止該轉控筒座受到該彈簧圈的彈力伸縮狀態而呈脫落狀態;及 一推位控制組件,係具有一控制座,其設有一容置槽,並於該容置槽內係設有一貫穿於該控制座一端處之螺孔;令該控制座螺鎖於該調整組件底端而位於該轉控組件底端處,而該轉控組件之鎖固件則位於該容置槽內;以及一止付件,其扣設於該調整組件底端而位於該控制座底端處,以防止該控制座脫落。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中該限位塊之微調端面係為複數個弧凹槽而環繞於該通孔周圍排列所呈現之;而該轉控組件之帶動塊的驅動端面則係為複數個弧凸點而環繞於該限制孔周圍排列而呈現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中該套筒底端緣壁處係設有複數個定位槽;又該限位塊緣壁處係設有複數個呈延伸突出狀之定位端,致使該限位塊設置於該套筒底端處,該限位塊之各定位端則嵌設於該套筒之各定位槽處而呈定位狀態。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中該轉控組件之轉控筒座底端緣壁處係設有複數個定位槽;又該帶動塊緣壁處係設有複數個呈延伸突出狀之定位端,致使該帶動塊設置於該轉控筒座底端處,該帶動塊之各定位端設置於該轉控筒座之各定位槽處而呈定位狀態,並將該轉控筒座底端緣壁進行加工彎折而形成一抵制端,其抵制於該帶動塊,以防止該帶動塊脫落。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中該轉控組件之鎖固件係選自尼龍螺帽者。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中該推位控制組件之止付件係選自C型扣環者。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中該調整組件係具有一扭力調整栓,其設有一限位段,該限位段係設有一呈凹陷狀之環溝,並於該限位段頂端處係設有一呈朝上延伸狀之第一螺紋段;又該限位段底端處係設有一扳動段,該扳動段係位於該限位塊之通孔且供該轉控組件之帶動塊的限制孔設置,並於該扳動段底端處係設有一呈朝下延伸狀之第二螺紋段,該第二螺紋段與該扳動段係供該轉控組件之彈簧圈套設;而該第二螺紋段則供該轉控組件之鎖固件與該推位控制組件之控制座螺鎖固定及該推位控制組件之止付件扣設固定;一推塊,係設置於該扭力調整栓之第一螺紋段處;一扭力彈簧,係設置於該扭力調整栓之第一螺紋段處,該扭力彈簧一端係迫抵於該推塊,而另一端則迫底於該掣動塊;一限位件,係扣設於該扭力調整栓之限位段的環溝處,令該推塊恰貼抵於該限位件上,使該扭力彈簧樞套於該扭力調整栓之第一螺紋段而彈抵於該推塊頂面;及一擋座,係位於該限位件下方處且設置於該扭力調整栓之限位段處,該擋座抵靠定位於該套筒內緣壁處,令該限位件恰貼抵於該擋座上。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中該推塊中央處係設有一縱向螺孔,其供該扭力調整栓之第一螺紋段予以螺設;而該推塊一側邊處係設有一與該縱向螺孔呈相通狀態之橫向螺孔,其供一指標件螺鎖固定, 使該指標件位於該套筒外緣壁處。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中該套筒外緣壁係設有一與該推塊呈相對位置之導引孔道,該導引孔道係供該指標件設置而受該推塊之帶動呈上、下位移狀態。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中該指標件係設有一螺孔,並搭配一螺件螺設而固定於該推塊處;而該套筒之導引孔道上段兩側表面係設有不同單位的扭力標示力矩之一刻度表。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中該套筒外緣壁處更套設有一裝飾套,其整體呈中空型態,該裝飾套位於該套筒之導引孔道處,並於該裝飾套一緣壁面處係設有一供該導引孔道之刻度表予以顯示之鏤空區。
  12. 如請求項7所述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中該調整組件之限位件係由C型扣環及至少一墊圈所組成者。
  13. 如請求項7所述之扭力扳手微調結構,其中該套筒底端內緣壁處係設有一供該調整組件之擋座置入而呈抵靠定位狀態之定位環溝。
TW105203736U 2016-03-18 2016-03-18 扭力扳手微調結構 TWM524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3736U TWM524242U (zh) 2016-03-18 2016-03-18 扭力扳手微調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3736U TWM524242U (zh) 2016-03-18 2016-03-18 扭力扳手微調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4242U true TWM524242U (zh) 2016-06-21

Family

ID=56757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3736U TWM524242U (zh) 2016-03-18 2016-03-18 扭力扳手微調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424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2993B (zh) * 2017-11-24 2018-08-2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快速調整扭力之折臂式扭力扳手
TWI667103B (zh) * 2018-09-20 2019-08-0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Torque indication of torque tool and its torque interpretation method
CN111283589A (zh) * 2020-03-09 2020-06-16 蒋李 一种全自动精调扳手
TWI711510B (zh) * 2019-12-24 2020-12-01 黃鴻文 扭力套筒
TWI754540B (zh) * 2021-02-05 2022-02-0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工具
TWI822422B (zh) * 2022-10-19 2023-11-11 大陸商杭州昕邁科技有限公司 預設扭矩的扳手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2993B (zh) * 2017-11-24 2018-08-2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快速調整扭力之折臂式扭力扳手
TWI667103B (zh) * 2018-09-20 2019-08-0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Torque indication of torque tool and its torque interpretation method
TWI711510B (zh) * 2019-12-24 2020-12-01 黃鴻文 扭力套筒
CN111283589A (zh) * 2020-03-09 2020-06-16 蒋李 一种全自动精调扳手
CN111283589B (zh) * 2020-03-09 2021-12-17 蒋李 一种全自动精调扳手
TWI754540B (zh) * 2021-02-05 2022-02-0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工具
US20220250218A1 (en) * 2021-02-05 2022-08-11 William Tools Co., Ltd. Torque tool
US11654535B2 (en) * 2021-02-05 2023-05-23 William Tools Co., Ltd. Torque tool
TWI822422B (zh) * 2022-10-19 2023-11-11 大陸商杭州昕邁科技有限公司 預設扭矩的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24242U (zh) 扭力扳手微調結構
TWI663029B (zh) 可快速切換扭力之扭力扳手
TWM492808U (zh) 具鎖固裝置之扭力扳手
US1007107A (en) Screw-driving.
US10086496B2 (en) Safety cover for sand grinder
US4709602A (en) Hand grip drive for torque wrenches
US20180141193A1 (en) Torque setting device for torque wrench
US2704472A (en) Mined torque release means
US20090320654A1 (en) Torque wrench whose torque values can be adjusted easily and quickly
US9091293B1 (en) Rotary fastener
US10702979B2 (en) Torque adjustment device for torque wrench
US1248340A (en) Depth-gage.
TWM540019U (zh) 扭力扳手
US10124392B2 (en) Pipe flare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a view hole
US20220184789A1 (en) Removal Apparatus of Threaded Post
CN112405413A (zh) 一种预置式扭矩扳手
TWI694902B (zh) 手工具(一)
TWM545668U (zh) 扭力扳手防脫機構
TWI541108B (zh) A torque adjusting device and a tool having the torque adjusting device
US20140318343A1 (en) Punching Machine
TWM482663U (zh) 板材固定裝置
US2262196A (en) Vise
TWM481571U (zh) 固定裝置
US3333492A (en) Adjustable end wrench and locking means
TWI683729B (zh) 扭力扳手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