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0651U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0651U
TWM520651U TW104217732U TW104217732U TWM520651U TW M520651 U TWM520651 U TW M520651U TW 104217732 U TW104217732 U TW 104217732U TW 104217732 U TW104217732 U TW 104217732U TW M520651 U TWM520651 U TW M52065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segment
pivot
charging modu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7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建珽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217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0651U/zh
Publication of TWM520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0651U/zh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更具體地來說,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具有充電模組的顯示裝置。
一般而言,使用者在充電外部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時,需將前述外部裝置設置於一充電模組上,為了節省充電模組的使用空間,一些充電模組會設置於支撐結構的底座。然而,當外部裝置放置於前述底座時,使用者將無法順利地觀看其顯示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習知之問題點,本創作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殼體、一電源供應模組、一顯示模組以及一充電模組。殼體具有一L字型凹槽和一導槽,其中導槽形成於L字型凹槽的內壁。電源供應模組和顯示模組設置於殼體內。顯示模組和充電模組電性連接電源供應模組。充電模組包括一第一段部、一第一樞軸和一第二段部,其中第一段部具有第一端和相反於第一端之第二端,第一樞軸樞接前述殼體和第一端,且可滑動地容置於導槽內,第二段部連接第二端。第一、第二段部之間形成小於180°之夾角。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當第一樞軸位於一第一位置 時,充電模組容置於L字型凹槽內,且當第一樞軸沿導槽由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時,充電模組凸出顯示裝置之一表面。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當第一樞軸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二段部之一底面對齊顯示裝置之表面。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當第一樞軸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二段部之一側面對齊顯示裝置之一顯示面。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充電模組更包括一第二樞軸,樞接第二端和第二段部。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夾角與顯示裝置之一顯示面大致朝向相同方向。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一磁性元件和一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設置於L字型凹槽之內壁上,且第二磁性元件設置於充電模組上,其中當第一樞軸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磁性元件吸引第二磁性元件,使第一樞軸固定於第一位置。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段部包括無線充電線圈。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充電模組更包括一插座,設置於第二段部,且插座樞接該第二段部。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當第一樞軸位於一第一位置時,電源供應模組停止供應電力至充電模組。
100‧‧‧殼體
110‧‧‧L字型凹槽
120‧‧‧導槽
130‧‧‧連接孔
140‧‧‧容置空間
200‧‧‧顯示模組
300‧‧‧電源供應模組
400‧‧‧充電模組
410‧‧‧第一段部
411‧‧‧第一端
412‧‧‧第二端
420‧‧‧第二段部
421‧‧‧底面
422‧‧‧側面
430‧‧‧第一樞軸
440‧‧‧第二樞軸
450‧‧‧插座
500‧‧‧第一磁性元件
600‧‧‧第二磁性元件
700‧‧‧支撐結構
B‧‧‧背側
D‧‧‧顯示面
E‧‧‧外部裝置
S‧‧‧表面
W‧‧‧導線
第1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示意圖。
第2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殼體示意圖。
第3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充電模組示意圖。
第4A圖係表示第一樞軸由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之示意圖。
第4B圖係表示第一段部相對於殼體旋轉且第二段部相對於第一段部旋轉之示意圖。
第5圖係表示插座相對於第二段部旋轉之示意圖。
以下說明本創作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然而,可輕易了解本創作實施例提供許多合適的創作概念而可實施於廣泛的各種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實施例僅僅用於說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創作,並非用以侷限本創作的範圍。
能理解的是,雖然在此可使用用語「第一」、「第二」等來敘述各種元件、組成成分、區域、層、及/或部分,這些元件、組成成分、區域、層、及/或部分不應被這些用語限定,且這些用語僅是用來區別不同的元件、組成成分、區域、層、及/或部分。
首先請參閱第1圖,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主要包括一殼體100、一顯示模組200、一電源供應模組300、一充電模組400、一第一磁性元件500、一第二磁性元件600、以及一支撐結構700,其中支撐結構700連接殼體100的背側B,使殼體100與設置平台間隔一距離,以利使用者觀看顯示裝置的顯示面D。
接著請參閱第2圖,前述殼體100具有一L字型凹槽 110、一導槽120、一連接孔130、以及一容置空間140,其中導槽120形成於L字型凹槽110之內壁,而連接孔130則連通L字型凹槽110和容置空間140。如第1、2圖所示,L字型凹槽110與充電模組400具有大致相同的外形及尺寸,因此充電模組400可容置於前述L字型凹槽110內。顯示模組200和電源供應模組300則設置於容置空間140內,且彼此相互電性連接,此外,電源供應模組300更藉由導線W穿過連接孔130與充電模組400電性連接,因此電源供應模組300可分別提供電力至顯示模組200和充電模組400。
請一併參閱第1~3圖,前述充電模組400包括一第一段部410、一第二段部420、一第一樞軸430、一第二樞軸440以及一插座450。第一段部410具有一第一端411和一第二端412,其中第一端411具有一圓弧面並藉由第一樞軸430與殼體100樞接,且第一樞軸430可滑動地設置於前述導槽120內,第二端412則藉由第二樞軸440與第二段部420樞接。此外,於本實施例中,插座450樞接第二段部420,而第一磁性元件500和第二磁性元件600分別設置於L字型凹槽110的內壁以及充電模組400上。
在不需要使用充電模組400時,充電模組400應被容置於前述L字型凹槽110內而呈現如第1圖所示的收納狀態,此時第一樞軸430位於導槽120之一第一位置上,第一磁性元件500和第二磁性元件600彼此鄰近而相互吸引,使充電模組400藉由第一、第二磁性元件500、600的磁性吸引力保持在L字型凹槽110中、不會受重力影響而掉落。導線W則被摺疊於殼體 100內部。
此外,第二段部420之底面421和側面422係分別對齊該顯示裝置之表面S和顯示面D,因此可保持整體外觀的完整與美觀。
需特別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偵測單元(未圖示),可偵測充電模組400是否呈收納狀態,例如藉由感測磁場之變化或利用紅外線偵測充電模組400的具體位置。當偵測單元偵測到充電模組400呈現收納狀態時,偵測單元會傳送一訊號至電源供應模組300,使電源供應模組300停止供應電力至充電模組400,如此可避免不必要的電力消耗及浪費。
請參閱第4A圖,當使用者需要使用顯示裝置的充電模組400將一外部裝置E(例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充電時,可施加一外力將充電模組400朝下方拉出L字型凹槽110,此時,第一樞軸430將由第一位置沿導槽120滑動至一第二位置,充電模組400凸出顯示裝置之表面S,且偵測單元會傳送另一訊號至電源供應模組300使其開始供應充電模組400電力。接著,使用者可將外部裝置E放置於充電模組400上。如第4B圖所示,由於充電模組400已未受L字型凹槽110限制,因此使用者可將充電模組400的第一段部410相對於殼體100旋轉,以及將第二段部420相對於第一段部410旋轉至易於擺放外部裝置E和適合觀看的位置。
應注意的是,由於本實施例中之第一段部410中包括有無線充電線圈,因此外部裝置E放置於充電模組400即可進 行充電步驟,而不需使用前述插座450。然而,如第5圖所示,當使用者欲使用插座450進行充電、或外部裝置E不支援無線充電時,使用者可將插座450相對於第二段部420旋轉,使其凸出第二段部420後插入外部裝置E使用。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段部410和第二段部420之間所形成之夾角應小於180°,以利外部裝置E擺放,且此夾角與前述顯示裝置之顯示面D係朝向相同方向,因此使用者可同時觀看顯示面D和外部裝置E的顯示內容。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藉由容置於殼體內的充電模組,可減少收納充電模組的空間,且使用者可在觀看顯示裝置之顯示面時一併觀看外部裝置的顯示內容,並將前述外部裝置維持在充電狀態。
雖然本創作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創作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創作使用。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雖然本創作以前述數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除此之外,每個申請專利範圍建構成一獨立的實施例,且各種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之組合皆介於本創作之範圍內。
100‧‧‧殼體
130‧‧‧連接孔
140‧‧‧容置空間
200‧‧‧顯示模組
300‧‧‧電源供應模組
400‧‧‧充電模組
421‧‧‧底面
422‧‧‧側面
500‧‧‧第一磁性元件
600‧‧‧第二磁性元件
700‧‧‧支撐結構
B‧‧‧背側
D‧‧‧顯示面
S‧‧‧表面
W‧‧‧導線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殼體,具有一L字型凹槽和一導槽,其中該導槽形成於該L字型凹槽之內壁;一電源供應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一顯示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並與該電源供應模組電性連接;以及一充電模組,電性連接該電源供應模組,包括:一第一段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端相反於該第二端;一第一樞軸,樞接該殼體與該第一端,且可滑動地容置於該導槽內;以及一第二段部,連接該第二端,且該第一段部和該第二段部之間形成一夾角,該夾角小於18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樞軸位於一第一位置時,該充電模組容置於該L字型凹槽內,且當該第一樞軸沿該導槽由該第一位置滑動至一第二位置時,該充電模組凸出該顯示裝置之一表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樞軸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二段部之一底面對齊該顯示裝置之該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樞軸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二段部之一側面對齊該顯示裝置之一顯示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充電模組更包括一第二樞軸,樞接該第二端和該第二段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夾角與該顯示裝置之一顯示面大致朝向相同方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一磁性元件和一第二磁性元件,該第一磁性元件設置於該L字型凹槽之內壁上,且該第二磁性元件設置於該充電模組上,其中當該第一樞軸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磁性元件吸引該第二磁性元件,使該第一樞軸固定於該第一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段部包括無線充電線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充電模組更包括一插座,設置於該第二段部,且該插座樞接該第二段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樞軸位於一第一位置時,該電源供應模組停止供應電力至該充電模組。
TW104217732U 2015-11-05 2015-11-05 顯示裝置 TWM520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7732U TWM520651U (zh) 2015-11-05 2015-11-05 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7732U TWM520651U (zh) 2015-11-05 2015-11-05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0651U true TWM520651U (zh) 2016-04-21

Family

ID=56362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7732U TWM520651U (zh) 2015-11-05 2015-11-05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06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8330B (zh) * 2016-12-23 2017-12-1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8330B (zh) * 2016-12-23 2017-12-1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669480S1 (en) Tablet computer case
US20150034781A1 (en) Portable foldable cradle
US8584996B2 (en) Support stand
US20140120745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bracket and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TW201401019A (zh) 支撐架及具有該支撐架之電子裝置
US10948124B2 (en) Desktop display stand bas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desktop display stand assembly thereof
US989166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tanding unit
TW201600955A (zh) 具有後連接器的電子裝置
US2014036250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tablet computer
CN110622104A (zh) 以多角度支撑的电子设备
TWI532447B (zh) 保護套
KR102506119B1 (ko) 전자 디바이스를 위한 원통형 이중 축 힌지
TWI554865B (zh) 音訊泊接技術
US904209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inge structure
KR20180030248A (ko) 전자 액세서리 디바이스
CN101877735A (zh) 支撑结构及具该支撑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20140139183A1 (en) Mobile Device Charger With Support Stand System
US20110229671A1 (en) Flexible Disposition Apparatus
JP2010161742A (ja) 携帯電話機の卓上ホルダ及びその構造
TWM520651U (zh) 顯示裝置
EP3445025B1 (en) Protection cover
TWM515129U (zh) 具有插卡式擴充模組的智慧型手錶
TW201927106A (zh) 終端設備及其保護殼
WO2019233080A1 (zh) 充电支架
TWM594830U (zh) 線材整理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