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8845U - 電源適配器、電源裝置與輸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源適配器、電源裝置與輸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8845U
TWM518845U TW104216885U TW104216885U TWM518845U TW M518845 U TWM518845 U TW M518845U TW 104216885 U TW104216885 U TW 104216885U TW 104216885 U TW104216885 U TW 104216885U TW M518845 U TWM518845 U TW M51884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output
power
relay
conversion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6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許道飛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18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8845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7Plural converter units in casca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Description

電源適配器、電源裝置與輸出裝置
本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電源適配器。具體來說,本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用以對電子裝置供電的電源適配器。
現有的電源適配器,多直接將交流電轉為低壓的直流電輸出至傳輸線,並透過傳輸線將電能傳輸至電子裝置以對其供電。然而,由於使用上的方便,傳輸線的長度可能長達約2、3公尺(m),在部份應用中,電源適配器甚至需要更長的傳輸線進行電力傳輸。
在此情況下,由於輸出電壓較低,在數公尺長的傳輸線傳輸過程中容易造成比較大的電能損耗,使得轉換效率低落。此外,也因為傳輸線中的電能損耗,傳輸線兩端存在電壓差,使得電源適配器提供給電子裝置的實際電壓也往往低於預期,導致供電不穩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 本揭示內容的一態樣為一種電源適配器,包含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至少一輸出埠、至少一直流傳輸線以及至少一連接端子。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用以將輸入的交流電壓轉換為中繼直流電壓。輸出埠用以輸出中繼直流電壓。直流傳輸線的第二端分別連接輸出埠,用以接收並傳輸中繼直流電壓。連接端子分別連接於直流傳輸線的第一端,用以接收該中繼直流電壓並分別輸出輸出電壓。連接端子包含封裝殼體、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以及連接頭。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覆在封裝殼體內,用以將中繼直流電壓轉換為輸出電壓。連接頭,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連接頭之第一端連接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且連接頭之第一端包覆在封裝殼體內,用以接收並傳輸輸出電壓。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直流傳輸線的第二端和輸出埠插接式連接。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直流傳輸線的第二端和輸出埠一體成形。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直流傳輸線長度為0.5公尺~3公尺之間任一值。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括整流單元和隔離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整流單元用以將輸入交流電壓轉換為直流電壓。隔離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用以將直流電壓轉換為中繼直流電壓。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直流傳輸線僅包括功率傳輸線,用於傳輸中繼直流電壓。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含非隔離電源轉換電路,用於將中繼直流電壓轉換為輸出電壓。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包含同步整流單元。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包含氮化鎵功率元件。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包含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根據連接頭連接的外部裝置輸出的通訊信號決定輸出電壓。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連接頭用於傳輸通訊信號。
本揭示內容的另一態樣為一種電源適配器中的電源裝置。電源裝置包含:輸入端、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以及至少一輸出埠。輸入端用以接收輸入交流電壓。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用以將輸入交流電壓轉換為中繼直流電壓。輸出埠用以輸出中繼直流電壓,其中該中繼直流電壓高於10伏特。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輸出埠用以輸出中繼直流電壓至輸出裝置,使得輸出裝置用以將中繼直流電壓轉換為輸出電壓,以對連接至輸出裝置的外部裝置供電。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輸入端為牆插式。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輸入端為插頭式。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括整流單元和隔離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整流單元用以將交流電壓轉換為直流電壓。隔離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用以將直流電壓轉換為中繼直流電壓。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中繼直流電壓的準位為10V-60V之間任一值。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輸出埠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SB)埠。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電源裝置還包含封裝殼體,封裝殼體封裝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及至少一輸出埠。
本揭示內容的又一態樣為一種輸出裝置。輸出裝置包含直流傳輸線以及連接端子。直流傳輸線用以接收並傳輸中繼直流電壓。連接端子連接於直流傳輸線之第一端,用以輸出輸出電壓。其中連接端子包含:封裝殼體、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以及連接頭。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覆在封裝殼體內,用以將中繼直流電壓轉換為輸出電壓。連接頭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連接頭之第一端連接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且連接頭之第一端包覆在封裝殼體內,用以接收並傳輸輸出電壓。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根據外部裝置輸出之通訊信號決定輸出電壓。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輸出裝置透過連接頭自外部裝置接收並傳輸通訊信號。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直流傳輸線僅包括功率傳輸線,用於傳輸中繼直流電壓。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直流傳輸線的第二端包括連接頭,連接頭自電源裝置接收中繼直流電壓。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為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包含同步整流單元。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包含氮化鎵功率元件。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包含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
在本揭示內容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連接頭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SB)。
本案透過電源裝置將輸入交流電壓轉換為中繼直流電壓,並將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整合入連接端子中,透過連接端子將中繼直流電壓轉換為較低準位的輸出電壓,可減少電能於輸出裝置中的損耗,提升整體供電的轉換效率。此外,透過本案的電源適配器,也可確保輸出電壓的電壓準位,減少輸出電壓的誤差。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適配器(Adapter)100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電源適配器100用以自交流電源300接收輸入交流電壓Vin,並輸出輸出電壓Vout1對外部裝置200供電。在結構上,電源適配器100包含電源裝置120以及輸出裝置140,其中輸出裝置140包含直流傳輸線142以及連接端子(connector)144。在本案的各個實施例中,外部裝置200可為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可擕式電子產品,但不以上述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輸入交流電壓Vin可為由市電所提供的交流電。舉例來說,輸入交流電壓Vin可為約90~264伏(V)的交流電。電源裝置120用以自輸入端121接收輸入交流電壓Vin,並將輸入交流電壓Vin轉換為中繼直流電壓Vbus。
具體來說,電源裝置120可包含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AC-DC converter)以實現輸入交流電壓Vin與中繼直流電壓Vbus之間的轉換。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用以自輸入端121接收輸入交流電壓Vin,並輸出中繼直流電壓Vbus。對於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而言,輸入端121可為牆插式的輸入端,直接安裝於牆壁上的電源線路接收交流電壓Vin,或是插頭式的輸入端,透過交流插頭自電源插座接收交流電壓Vin。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括一整流單元122和隔離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24。整流單元122可由各種整流器,如半波整流器、橋式全波整流器、中心抽頭式整流器等所實作,以將交流電壓Vin轉換為一直流電壓V1。隔離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24,連接整流單元122,用以將直流電壓V1轉換為中繼直流電壓Vbus,具體來說,隔離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24可為如反馳式(Flyback)變換器、順向式(forward)變換器、半橋式變換器、全橋式變換器或推挽式(Push-Pull)變換器等等。在本實施例中,中繼直流電壓Vbus的電壓準位低於直流電壓V1的電壓準位。
此外,電源裝置120還包含至少一輸出埠126,耦接於隔離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24。在一實施例中,電源裝置120還包含一封裝殼體,封裝殼體封裝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及至少一輸出埠126。在一實施例中,電源裝置120還包含至少一連接線,每一連接線的一端連接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每一連接線的另一端連接一輸出埠126。
具體來說,輸出裝置140包含直流傳輸線142和連接端子144。其中,直流傳輸線142的第二端141連接於電源裝置120的輸出埠126,用以將中繼直流電壓Vbus自電源裝置120傳輸至連接端子144。連接端子144連接於直流傳輸線142之第一端,並用以連接至外部裝置200,輸出輸出電壓Vout1對外部裝置200供電。在本實施例中,中繼直流電壓Vbus的準位可高於輸出電壓Vout1的準位。舉例來說,在中繼直流電壓Vbus為10伏(V)-60伏(V)之間任一值,如10伏(V)或48伏(V)或40伏(V)或30V伏(V),輸出電壓Vout1可為20伏(V)、12伏(V)、5伏(V)等的直流電,其電壓準位可依實際需求進行設計。直流傳輸線142的長度可依實際需求進行調整,舉例來說,直流傳輸線142的長度可為約0.5公尺(m)-3公尺(m)之間任一值,如0.5公尺(m)、1.2公尺(m)、1.6公尺(m)、1.8公尺(m)、2.5公尺(m)等等。
具體來說,連接端子144中可包含封裝殼體、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和連接頭148。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用以將中繼直流電壓Vbus轉換為輸出電壓Vout1。在一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為非隔離電源轉換電路。在一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為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如buck converter)。
如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包覆在封裝殼體內,連接頭148的第一端連接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並且連接頭148的第一端和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共同包覆在封裝殼體內,以使連接頭148和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固定連接,連接頭148的第二端可連接一外部裝置200,因此連接頭148可用以接收並傳輸輸出電壓Vout1,使得輸出裝置140可對連接至輸出裝置140的外部裝置200供電。在部份實施例中,連接頭148可由硬質的導電材料製作而成。在部份實施例中,連接頭148的第二端插接式連接外部裝置200,舉例來說,外部裝置200包括一插孔,連接頭148插接在插孔內,舉例來說,連接頭148和插孔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SB)式。
在一實施例中,為了能減小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的體積,以將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實作在連接端子144之中,可採用高頻(如:頻率為1MHz)設計,另在一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包括同步整流單元,另在一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包括新式半導體元件(例如氮化鎵(GaN)功率元件)和/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以獲得較高的轉換效率,減少電源轉換電路的體積,能使得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得以和連接端子144集成一體。
如此一來,透過直流傳輸線142將以較高準位的中繼直流電壓Vbus傳輸至連接端子144,再由連接端子144中的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將中繼直流電壓Vbus轉換為較低準位的輸出電壓Vout1,可使電能在輸出裝置140的傳輸過程中維持在較高的電壓準位,故可減少電能損耗,提升整體供電的轉換效率。
在部份實施例中,直流傳輸線142的該第二端141和輸出埠126一體成形。在部份實施例中,直流傳輸線142的第二端141與電源裝置120的輸出埠126係插接式連接,舉例來說,直流傳輸線142的第二端141包括一連接頭,連接頭連接輸出埠126,如連接頭為一插頭,輸出埠126為一插孔,插頭插接在插孔內。
如此一來,當使用者在多個不同場所如住家、公司或學校等等各自配有電源裝置120時,使用者可以隨身攜帶輸出裝置140,連接至當地的電源裝置120對外部裝置200進行供電時,而不需隨身攜帶體積較龐大的電源裝置120,在使用上顯得更為便利。
請參考第2圖。第2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適配器100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在輸出裝置140的連接端子144中的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可根據外部裝置200輸出的通訊信號Cmd1決定輸出電壓Vout1,通訊信號Cmd1可為來自外部裝置200輸出的一數位脈衝信號,或一電壓信號,或一電阻信號等任何可反映外部裝置200狀態的信號。如此一來,連接頭148用於傳輸通訊信號Cmd1,輸出裝置140便可透過連接頭148自外部裝置200接收並傳輸通訊信號Cmd1至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以決定輸出電壓Vout1。
舉例來說,在連接端子144的連接頭148是以通用序列匯流排(USB)介面連接至外部裝置200的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可透過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腳位上的D+腳位、D-腳位元的電壓信號自外部裝置200接收通訊信號Cmd1,以判斷外部裝置200所需要的供電電壓準位,以調整輸出電壓Vout1。但不以此為限,在部份實施例中,亦可通過其它的通訊腳位自外部裝置200接收通訊信號Cmd1,以判斷外部裝置200所需要的供電電壓準位,以調整輸出電壓Vout1。例如,當外部裝置200為筆記型電腦時,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可根據通訊信號Cmd1控制連接端子144輸出20伏的輸出電壓Vout1。當外部裝置200為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時,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可根據通訊信號Cmd1控制連接端子144輸出12伏或5伏的輸出電壓Vout1。
如此一來,電源適配器100便不需透過直流傳輸線142將通訊信號Cmd1回送至電源裝置120由電源裝置120內的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調整電壓。換言之,直流傳輸線142不需設置額外的訊號線傳輸通訊信號Cmd1,可以僅包括功率傳輸線,用於傳輸該中繼直流電壓Vbus,如此一來,便可以節省輸出裝置140的設計和製造成本。
請參考第3圖,並配合第2圖。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適配器100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電源適配器100更包含輸出裝置160。輸出裝置160中,直流傳輸線162的第二端161連接於電源裝置120的另一輸出埠128,用以將中繼直流電壓Vbus自電源裝置120傳輸至連接端子164。連接端子164用以連接至外部裝置400,並輸出輸出電壓Vout2對外部裝置400供電。
在本實施例中,中繼直流電壓Vbus的準位可高於輸出電壓Vout2的準位。舉例來說,在中繼直流電壓Vbus為48伏直流電的實施例中,輸出電壓Vout2可為20伏(V)、12伏(V)、5伏(V)等的直流電,其電壓準位可依實際需求進行設計。直流傳輸線162的長度可依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值得注意的是,與連接端子144相似,在本實施例中連接端子164中亦包含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66和連接頭168,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66用以將中繼直流電壓Vbus轉換為輸出電壓Vout2。連接頭168用以接收並傳輸輸出電壓Vout2至外部裝置400。
由於在本實施例中電源裝置120包含複數個輸出埠126、128,且輸出埠126、128分別用以經由直流傳輸線142、162連接至連接端子144、164,以輸出中繼直流電壓Vbus至連接端子144、164,使得連接端子144、164將中繼直流電壓Vbus變換為輸出電壓Vout1、Vout2以分別對外部裝置200、400供電。如此一來,電源適配器100便可同時對不同的外部裝置200、400供電。值得注意的是,電源裝置120的輸出端數量可依實際需求進行調整。第3圖所示實施例僅為釋例之用,並非用以限制本案。
此外,與先前實施例中所述相似,電源適配器100可通過連接頭148、168自外部裝置200、400分別接收相對應的通訊信號Cmd1以及通訊信號Cmd2,以判斷外部裝置200、400所需要的供電電壓準位,並通過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66分別調整輸出電壓Vout1和輸出電壓Vout2。換言之,輸出電壓Vout1和輸出電壓Vout2可根據外部裝置200、400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電壓準位。例如當輸出電壓Vout1為20伏時,輸出電壓Vout2可為5伏。
此外,如先前段落所述,在部份實施例中直流傳輸線142、162分別為插接式與電源裝置120的輸出埠126、128連接。因此電源裝置120和輸出裝置140、160可分別攜帶,並根據實際需求彈性地使用。舉例來說,不同使用者可分別攜帶各自的輸出裝置140、160,並在同一場所將各自的輸出裝置140、160連接於同一個電源裝置120。如此一來,多個使用者便能同時藉由電源裝置120進行充電,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本案透過應用上述實施例,透過電源裝置120將輸入交流電壓Vin轉換為中繼直流電壓Vbus,並將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整合入連接端子144中,透過連接端子144內的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146將中繼直流電壓Vbus轉換為較低準位的輸出電壓Vout1或Vout2,可減少電能於電源裝置120中的損耗,提升整體供電的轉換效率。另可省去如直流傳輸線142、162等傳輸線中的訊號線,可降低製造成本或縮小傳輸線的線徑。此外,透過本案的電源適配器100,也可確保輸出電壓Vout1、Vout2的電壓準位,減少輸出電壓Vout1、Vout2的誤差。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內容,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內容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源適配器 120‧‧‧電源裝置 121‧‧‧輸入端 122‧‧‧整流單元 124‧‧‧隔離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 126‧‧‧輸出埠 128‧‧‧輸出埠 140‧‧‧輸出裝置 141‧‧‧第二端 142‧‧‧直流傳輸線 144‧‧‧連接端子 146‧‧‧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 148‧‧‧連接頭 160‧‧‧輸出裝置 161‧‧‧第二端 162‧‧‧直流傳輸線 164‧‧‧連接端子 166‧‧‧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 168‧‧‧連接頭 200‧‧‧外部裝置 300‧‧‧交流電源 400‧‧‧外部裝置 Vin‧‧‧交流電壓 Vbus‧‧‧中繼直流電壓 V1‧‧‧直流電壓 Vout1、Vout2‧‧‧輸出電壓 Cmd1、Cmd2‧‧‧通訊信號
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適配器的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適配器的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源適配器的示意圖。
100‧‧‧電源適配器
120‧‧‧電源裝置
121‧‧‧輸入端
122‧‧‧整流單元
124‧‧‧隔離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
126‧‧‧輸出埠
140‧‧‧輸出裝置
141‧‧‧第二端
142‧‧‧直流傳輸線
144‧‧‧連接端子
146‧‧‧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
148‧‧‧連接頭
200‧‧‧外部裝置
300‧‧‧交流電源
Vin‧‧‧交流電壓
V1‧‧‧直流電壓
Vbus‧‧‧中繼直流電壓
Vout1‧‧‧輸出電壓

Claims (32)

  1. 一種電源適配器,包含: 一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用以將一輸入交流電壓轉換為一中繼直流電壓; 至少一輸出埠,用以輸出該中繼直流電壓; 至少一直流傳輸線,該至少一直流傳輸線的一第二端分別連接該至少一輸出埠,用以接收並傳輸該中繼直流電壓;以及 至少一連接端子,分別連接於該至少一直流傳輸線的一第一端,用以接收該中繼直流電壓並分別輸出一輸出電壓,該至少一連接端子中每一者包含: 一封裝殼體; 一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該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覆在該封裝殼體內,用以將該中繼直流電壓轉換為該輸出電壓;以及 一連接頭,包括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連接頭之該第一端連接該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且該連接頭之該第一端包覆在該封裝殼體內,用以接收並傳輸該輸出電壓。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電源適配器,其中該直流傳輸線的該第二端和該輸出埠插接式連接。
  3.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電源適配器,其中該直流傳輸線的該第二端和該輸出埠一體成形。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電源適配器,其中該直流傳輸線長度為0.5公尺~3公尺之間任一值。
  5.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電源適配器,其中該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括: 一整流單元,用以將該輸入交流電壓轉換為一直流電壓; 一隔離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用以將該直流電壓轉換為該中繼直流電壓。
  6.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電源適配器,其中該直流傳輸線僅包括功率傳輸線,用於傳輸該中繼直流電壓。
  7.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電源適配器,其中該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含一非隔離電源轉換電路,用於將該中繼直流電壓轉換為該輸出電壓。
  8. 如請求項第7項所述的電源適配器,其中該非隔離電源轉換電路為一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
  9.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的電源適配器,其中該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包含同步整流單元。
  10. 如請求項第8或9任一項所述的電源適配器,其中該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包含氮化鎵功率元件。
  11. 如請求項第8或9任一項所述的電源適配器,其中該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包含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
  1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電源適配器,其中該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根據該連接頭連接的一外部裝置輸出的一通訊信號決定該輸出電壓。
  13.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的電源適配器,其中該通訊信號通過該連接頭傳輸至該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
  14. 一種電源適配器中的電源裝置,包含: 一輸入端,用以接收一輸入交流電壓; 一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用以將該輸入交流電壓轉換為一中繼直流電壓;以及 至少一輸出埠,用以輸出該中繼直流電壓,其中該中繼直流電壓高於10伏特。
  15. 如請求項第14項所述的電源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輸出埠用以輸出該中繼直流電壓至該至少一輸出裝置,使得該輸出裝置用以將該中繼直流電壓轉換為一輸出電壓,以對連接至該輸出裝置的一外部裝置供電。
  16. 如請求項第14項所述的電源裝置,其中該輸入端為牆插式。
  17. 如請求項第14項所述的電源裝置,其中該輸入端為插頭式。
  18. 如請求項第14項所述的電源裝置,其中該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括: 一整流單元,用以將該交流電壓轉換為一直流電壓;以及 一隔離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用以將該直流電壓轉換為該中繼直流電壓。
  19. 如請求項第14項所述的電源裝置,其中該中繼直流電壓的準位為10V-60V之間任一值。
  20. 如請求項第14項所述的電源裝置,其中該輸出埠為通用序列匯流排埠。
  21. 如請求項第14項所述的電源裝置,還包含一封裝殼體,該封裝殼體封裝該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及該至少一輸出埠。
  22. 一種與請求項14~21任一項電源適配器中的電源裝置相配合使用的輸出裝置,包含: 一直流傳輸線,用以接收並傳輸一中繼直流電壓;以及 一連接端子,連接於該直流傳輸線之第一端,用以接收該中繼直流電壓並輸出一輸出電壓,該連接端子包含: 一封裝殼體; 一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覆在該封裝殼體內,用以將該中繼直流電壓轉換為該輸出電壓;以及 一連接頭,包括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連接頭之該第一端連接該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且該連接頭之該第一端包覆在該封裝殼體內,用以接收並傳輸該輸出電壓。
  23. 如請求項第22項所述的輸出裝置,其中該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根據一外部裝置輸出之一通訊信號決定該輸出電壓。
  24. 如請求項第23項所述的輸出裝置,其中該連接頭之該第二端連接至該外部裝置,該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透過該連接頭自該外部裝置接收並傳輸該通訊信號。
  25. 如請求項第22項所述的輸出裝置,其中該直流傳輸線僅包括功率傳輸線,用於傳輸該中繼直流電壓。
  26. 如請求項第22項所述的輸出裝置,其中該直流傳輸線的第二端包括一連接頭,該連接頭自一電源裝置接收該中繼直流電壓。
  27. 如請求項第22項所述的輸出裝置,其中該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為一非隔離電源轉換電路。
  28. 如請求項第27項所述的輸出裝置,其中該非隔離電源轉換電路為一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
  29. 如請求項第28項所述的輸出裝置,其中該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包含同步整流單元。
  30. 如請求項第28或29任一項所述的輸出裝置,其中該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包含氮化鎵功率元件。
  31. 如請求項第28或29任一項所述的輸出裝置,其中該非隔離降壓型電源轉換電路包含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
  32. 如請求項第22項所述的輸出裝置,其中該連接頭為通用序列匯流排。
TW104216885U 2015-08-27 2015-10-22 電源適配器、電源裝置與輸出裝置 TWM51884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5663.7U CN205017215U (zh) 2015-08-27 2015-08-27 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中的电源装置以及输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8845U true TWM518845U (zh) 2016-03-11

Family

ID=55215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6885U TWM518845U (zh) 2015-08-27 2015-10-22 電源適配器、電源裝置與輸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20188B2 (zh)
CN (1) CN205017215U (zh)
TW (1) TWM5188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4129B (zh) * 2016-12-28 2018-05-11 勝德國際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訊號傳輸功能的電器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4469Y (zh) 2003-05-14 2004-07-07 友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建电源线联网适配器的电源装置
TWI293518B (en) 2005-10-31 2008-02-11 O2Micro Int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aratus providing multiple output voltages
US20080137379A1 (en) * 2006-12-12 2008-06-12 Hong Mao Pulse width modulation for synchronous rectifiers in DC-DC converters
CA2720534A1 (en) * 2008-04-03 2009-10-08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Power management connection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7826240B2 (en) * 2008-06-26 2010-11-02 Fsp Technology Inc. Adapter connection structure
US8555094B2 (en) 2008-10-16 2013-10-08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power state and battery status
CN103107582A (zh) * 2011-11-14 2013-05-15 辉达公司 一种可防止未充电时空耗的电源适配器和充电方法
JP2015065772A (ja) * 2013-09-25 2015-04-09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4129B (zh) * 2016-12-28 2018-05-11 勝德國際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訊號傳輸功能的電器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7215U (zh) 2016-02-03
US10320188B2 (en) 2019-06-11
US20170063081A1 (en) 2017-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6368B2 (en) Wall mountable universal serial bus and 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sourcing receptacle
CN108604859B (zh) 用于提供输出电力的系统和方法
US20110239008A1 (en) Power Adapter Having a Universal Serial Bus Hub
WO2017016314A1 (zh) Poe供电模块及设置有poe供电模块的线缆
US6879497B2 (en) Multiple output power adapter
US20150311753A1 (en) Ethernet poe to usb adapter device
CN109804527A (zh) 充电器
US20200153178A1 (en) Wall mounted power supply device
US20160055996A1 (en) Wall mountable rocker switch and universal serial bus power sourcing receptacle
WO2012171495A1 (zh) 一种音频信号转接装置
CN102832829A (zh) 多路输出的电源适配器
US20030082952A1 (en) Split-package AC adapter
US7738270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TWM518845U (zh) 電源適配器、電源裝置與輸出裝置
US20100194197A1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TWI556565B (zh) 電源供應模組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01081A (zh) 一种新型usb集线器
WO2015180015A1 (zh) 电源适配器、线缆和充电器
US10243306B2 (en) Output device including DC transmission cable and connector
CN210517870U (zh) 一种便携式电源适配器
TWI703788B (zh) 直流電供電轉換裝置
KR20130042218A (ko) 멀티형 충전 어댑터
TWI639913B (zh) 外置電源供應模組的附加功能裝置
TWM532118U (zh) 供電裝置
TWM585456U (zh) 網路供電轉接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