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9956U - 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 - Google Patents

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9956U
TWM509956U TW104208568U TW104208568U TWM509956U TW M509956 U TWM509956 U TW M509956U TW 104208568 U TW104208568 U TW 104208568U TW 104208568 U TW104208568 U TW 104208568U TW M509956 U TWM509956 U TW M50995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context
learning
learning system
cloud ser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8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n-Jia Wang
Original Assignee
Taipei Chengshih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pei Chengshih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pei Chengshih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riority to TW104208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9956U/zh
Publication of TWM509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9956U/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
一種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更詳而言之,係一種應用行動裝置之近場通訊功能的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
科技增進學習(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TEL)是一種相當有效率的學習方式,並且隨著科技的進步此方式也將變得更多樣化。
舉例來說,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等的行動裝置越來越普及,並具有近場通訊(NFC)、Wifi連線、藍牙等各式各樣的通訊功能,若能將科技增進學習的領域從習知的個人電腦與有線網路擴展至行動裝置領域,定能達成更好的學習成效。
故如何能提供一種應用行動裝置之近場通訊功能的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遂成為業界亟待解決的課題。
為解決前述習知技術的種種問題,本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應用行動裝置之近場通訊功能的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
為了達到前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新型之一種情境感知語言 學習系統包括行動裝置、感應卡以及雲端伺服器。其中,行動裝置,具有近場通訊(NFC)功能;感應卡,儲存有預設程式,用以透過近場通訊協定與該行動裝置感應,並提供該行動裝置對應該預設程式之情境資訊;以及雲端伺服器,包括用以儲存學習內容之儲存模組,該雲端伺服器係與該行動裝置透過網路連結,並根據該行動裝置所取得之情境資訊,傳送對應該情境資訊之學習內容至該行動裝置。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新型的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由行動裝置感應感應卡後,自雲端伺服器接收學習內容至該行動裝置,由於行動裝置及感應卡攜帶方便,可達成無所不在的學習(ubiquitous learning),並可透過適當佈置以模擬實際應用時之情境,除此之外,本新型利用雲端伺服器提供學習內容,因此學習內容將不受限於行動裝置之記憶體容量,並可隨時更新學習內容。
1‧‧‧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
10‧‧‧行動裝置
10’‧‧‧行動裝置
11‧‧‧感應卡
12‧‧‧雲端伺服器
101‧‧‧身分認證模組
102‧‧‧錄音模組
121‧‧‧儲存模組
122‧‧‧判斷模組
第1圖係為本新型的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之架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新型的行動裝置之另一架構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新型的雲端伺服器之又一架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新型的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之再一架構示意圖。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創作之實施方式,熟悉此 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創作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創作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創作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
請參閱第1圖,其係本新型的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之架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新型之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1包括行動裝置10、感應卡11及雲端伺服器12。
行動裝置10具有近場通訊功能,舉例來說,該行動裝置10可以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等等,並可具有用以執行本新型之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1所需功能之App或應用程式。
感應卡11儲存有預設程式,用以透過近場通訊協定與行動裝置10感應,並提供行動裝置10對應該預設程式之情境資訊。舉例來說,該情境資訊可包括飯店、餐廳或機場等場所,或是問路、討論球賽等對話情境。感應卡11上亦可標示對應該情境資訊的圖片或文字以供使用者識別。
雲端伺服器12包括用以儲存學習內容之儲存模組121,雲端伺服器12係與行動裝置10透過網路(如3G、4G或Wifi等網路)連結,並根據行動裝置10所取得之情境資訊,傳送對應該情境資訊之學習內容至行動裝置10。該學習內容可供使用者學習或練習各種語言如英文、日文等等。
運用本新型之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1時,由於行動裝置10及感應卡11攜帶方便,故使用場所不僅限於教室,亦可於宿舍、家中等場所實行,因此可達成無所不在的學習。此外,亦可經由適當的佈置,例如將多張感應卡11佈置於教室內各處,各感應卡11分別對應飯店大門、櫃台 及房間等等情境,藉此模擬於飯店入住的流程並讓使用者依序學習相關對話,藉由這樣設定特定的情境之方式,讓使用者更容易融入對話並因此印象深刻,日後在實際運用該語言時能夠配合情境且自然而然的對話。
請參閱第2圖,其係本新型的行動裝置之另一架構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行動裝置10可復包括使用者身分認證模組101,係用以判斷使用者之身分。舉例來說,使用者透過行動裝置10輸入特定代號或密碼,身分認證模組101則據此代號或密碼分辨使用者之身分。更進一步來說,雲端伺服器12所傳送的學習內容可根據該使用者身分而有所調整。
於又一實施例中,如第2圖所示,行動裝置10可復包括錄音模組102,用以錄製該使用者透過行動裝置10練習該學習內容之過程,並將所錄製之學習過程資訊傳送至雲端伺服器12之儲存模組121儲存,可避免儲存之資訊受限於行動裝置10的記憶體大小,並可於其他與雲端伺服器12透過網路連結之裝置(如個人電腦或平板電腦等)上,讀取該學習過程資訊。
於另一實施例中,所述之學習過程資訊可包括該使用者之身分(如學生之學校、系所、班級、學號等身分資訊)。於又一實施例中,該學習過程資訊包括錄製該學習過程開始或結束之時間。可根據各種需求,於該學習過程資訊附加額外的資訊,以供指導者或是老師掌握該使用者之學習狀況,舉例來說,提供該使用者身分可讓老師了解個別使用者之優缺點,並給予個別使用者適性化之教學;提供錄製該學習過程開始或結束之時間可讓老師掌握該使用者之學習進度,督促該使用者學習。
請參閱第3圖,其係本新型的雲端伺服器之又一架構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雲端伺服器12可復包括判斷模組122,係用以對該儲存 模組121中所儲存之該學習過程進行評分,並將評分結果透過該網路傳送回行動裝置10。舉例來說,判斷模組122可依據預先儲存之標準發音內容,對該學習過程之發音正確程度予以評分,並將評分結果透過所述網路傳送回行動裝置10以供該使用者了解自身之學習狀況,此外,亦可附加指導者或是老師之評論於該評分結果中,再回傳至行動裝置10。
請參閱第4圖,其係本新型的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之再一架構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行動裝置10復可用以將接收自雲端伺服器12之學習內容傳送至另一行動裝置10’,當行動裝置10已接收完學習內容時,另一行動裝置10’不需再感應感應卡11,而是由已接收完學習內容之行動裝置10傳送學習內容至行動裝置10’,行動裝置10’不須另外透過網路自雲端伺服器12下載學習內容。行動裝置10與行動裝置10’可透過近場通訊的功能連結,亦可透過Wifi、藍牙等其他方式連結,有助於複數個使用者間分享學習內容並同時使用本新型的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舉例來說,行動裝置10與行動裝置10’的使用者可對同一學習內容之對話進行練習,使用者各自選定欲扮演的角色並依該學習內容之引導來練習對話。
於一實施例中,該學習內容包括對話語音以及對話影像。除對話語音外,附加對話影像可加強情境之氛圍,讓使用者更加融入情境當中。
綜上所述,本新型的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由行動裝置感應感應卡後,自雲端伺服器接收學習內容至該行動裝置,由於行動裝置及感應卡攜帶方便,可達成無所不在的學習,並可透過適當佈置以模擬實際應用時之情境,以及由於本新型利用雲端伺服器提供學習內容,因此學習內 容將不受限於行動裝置之記憶體容量,並可隨時更新學習內容。除此之外,亦可配合身分認證、錄音以及其他相關選用之功能,了解個別使用者之學習狀況並據此規劃學習進度,以及複數個使用者間亦可透過NFC等機制分享行動裝置中的學習內容並一同練習。
上述實施方式僅為例示性說明本創作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創作。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創作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變化。因此,本創作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
10‧‧‧行動裝置
11‧‧‧感應卡
12‧‧‧雲端伺服器
121‧‧‧儲存模組

Claims (8)

  1. 一種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包括:行動裝置,具有近場通訊功能;感應卡,儲存有預設程式,用以透過近場通訊協定與該行動裝置感應,並提供該行動裝置對應該預設程式之情境資訊;以及雲端伺服器,包括用以儲存學習內容之儲存模組,該雲端伺服器係與該行動裝置透過網路連結,並根據該行動裝置所取得之情境資訊,傳送對應該情境資訊之學習內容至該行動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其中,該行動裝置復包括使用者身分認證模組,係用以判斷使用者之身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其中,該行動裝置復包括錄音模組,用以錄製該使用者透過該行動裝置練習該學習內容之過程,並將所錄製之學習過程資訊傳送至該雲端伺服器之儲存模組儲存。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其中,該學習過程資訊包括該使用者之身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其中,該學習過程資訊包括錄製該學習過程開始或結束之時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其中,該雲端伺服器復包括判斷模組,係用以對該儲存模組中所儲存之該學習過程進行評分,並將評分結果透過該網路傳送回該行動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其中,該行動裝置復用以傳送接收自該雲端伺服器之學習內容至另一行動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其中,該學習內容包括對話語音以及對話影像。
TW104208568U 2015-05-29 2015-05-29 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 TWM509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8568U TWM509956U (zh) 2015-05-29 2015-05-29 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8568U TWM509956U (zh) 2015-05-29 2015-05-29 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9956U true TWM509956U (zh) 2015-10-01

Family

ID=54852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8568U TWM509956U (zh) 2015-05-29 2015-05-29 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99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2690B (zh) * 2018-03-21 2019-09-21 塞席爾商元鼎音訊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慧語音互動之方法、電腦程式產品及其近端電子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2690B (zh) * 2018-03-21 2019-09-21 塞席爾商元鼎音訊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慧語音互動之方法、電腦程式產品及其近端電子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onner et al.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Practical ideas
US1061795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ining a chatbot
US20200026764A1 (en) Method of video call
Higginbotham et al. The future of the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for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CN106295603A (zh) 汉语手语双向翻译系统、方法和装置
US201901087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lingual interactive self-learning
KR20130089962A (ko) 앱을 이용한 실시간 원격 영상 교육시스템
Duncan et al. A visual task manager application for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Abbott et al. AAC decision-making and mobile technology: Points to ponder
Hennig Siri, Alexa, and Other Digital Assistants: The Librarian's Quick Guide
Carswell Teaching scripture: Moving towards a hermeneutical model for religious education in Australian Catholic Schools
TWM509956U (zh) 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
WO2017080246A1 (zh)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及设备
KR20150117985A (ko) 멀티미디어 기기를 이용한 동시통역 학습 및 교육 방법
TW201642229A (zh) 情境感知語言學習系統與方法
KR101662753B1 (ko) 언어발달 장애인을 위한 교육 시스템
Arokiasamy A systematic review approach of mobile technology adop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EP2850842B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sonalization of an appliance by using context information
Jewell et al. Enabling technology
KR20130039641A (ko) N-스크린 환경에서 체감형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KR101844047B1 (ko) 온라인 프로그래밍 교육 방법
KR102299065B1 (ko) 확장현실(xr) 기반의 학습 플랫폼 제공장치 및 방법
KR20170122616A (ko) 사물인터넷 기반의 한글학습 시스템
KR101845390B1 (ko) 전자펜을 이용하여 획득한 학습 동영상 파일에 기반한 온라인 학습 코칭 장치 및 방법
Jadán-Guerrero et al. Use of tangible interfaces to support a literacy system in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