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4878U - 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4878U
TWM504878U TW104204363U TW104204363U TWM504878U TW M504878 U TWM504878 U TW M504878U TW 104204363 U TW104204363 U TW 104204363U TW 104204363 U TW104204363 U TW 104204363U TW M504878 U TWM504878 U TW M5048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impeller
leakage
cover plate
receiv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4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an-dong Zhuang
Original Assignee
Kikawa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kawa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kawa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04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4878U/zh
Publication of TWM504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4878U/zh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自動調心止漏裝置,尤指一種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者。
按,泵浦為日常生活及產業用來作為液體傳送或加壓不可或缺的流體機械,現有泵浦係如圖5所示為一單段式離心泵浦60,其主要係設有一外殼體61、一轉動軸62、一機械軸封組63及一葉輪64,其中該外殼體61設有一容室611、一軸孔612、一入水通道613及一出水通道614,其中該容室611設於該外殼體61內部,該軸孔612貫穿該外殼體61的一側壁且與該容室611相通,該入水通道613貫穿成形於該外殼體61的另一側壁且與該容室611相通,該出水通道614貫穿成形於該外殼體61的頂面且經該容室611而與該入水通道613相通,該轉動軸62經該外殼體61的軸孔612而可轉動地橫向設於該容室611內,該轉動軸62朝該入水通道613的方向延伸,該機械軸封組63套設於該轉動軸62的外表面且位於該外殼體61的軸孔612處,該機械軸封組63依序於該轉動軸62上套設有一靜環631、一動環632、一壓縮彈簧633及一彈簧蓋634,該葉輪64套設於該轉動軸62的一端且與該彈簧蓋634相貼靠並位於該入水通道613的內端處,該葉輪64於朝向該入水通道613的側面設有一與該入水通道613相通的吸入水口641,且該葉輪64於外周緣設有數個間隔設置且與該吸入水口641相通的排出水口642。
現有離心式泵浦60於運轉時,係經由外部動力驅動該轉動軸62作動而帶動該葉輪64相對該外殼體61轉動,當該葉輪64高速旋轉後,該葉輪64的吸入水口641會產生一負壓的吸引力,讓液體經由該外殼體61的入水通道613及吸入水口641而被吸入該葉輪64內部,其中經該葉輪64旋轉加速後的液體由該排出水口642離開該葉輪64時,該液體的速度能量轉換為一壓力能量後經由該出水通道614而流出該外殼體61,其中現有離心式泵浦60於運轉時會有液體洩漏的情形,而影響其運轉性能的洩漏問題大致可分為外部洩漏與內部洩漏兩種類型,其中外部洩漏屬於該外殼體61與轉動軸62之間的洩漏,其係由該機械軸封組63所控制,由於該轉動軸62為一旋轉構件,因此與該外殼體61之間必須保留一定的間隙,而該機械軸封組63能將該轉動軸62與該外殼體61的間隙轉移至該動環632與靜環631之間,而該壓縮彈簧633與該彈簧蓋634能確保靜環631與動環632的接觸密合,以防止液體由該外殼體61與該轉動軸62的間隙產生洩漏的情形。
再者,關於內部洩漏的部分,現有離心式泵浦60於運轉時,經該葉輪64加壓後的液體除了沿著各排出水口642及出水通道614流出該外殼體61外,也會由該葉輪64位於該吸入水口641的外環面及該外殼體61位於該入水通道613處的內環面之間的間隙而回流至該葉輪64的吸入水口641處,這種液體回流的現象即屬於內部洩漏,當內部洩漏的情形明顯時會大幅降低泵浦60的運轉效率,因此,該葉輪64與該外殼體61的入水通道613之間必需維持適當的運轉間隙D,然而,當該運轉間隙D過大時將導致葉輪64排出水口642處的高壓液體與吸入水口641處的低壓液體不能有效隔離,但當該運轉間隙D過小時則會造成該葉輪64與該外殼體61之間,因製造與組裝造成之同心度偏差與轉動軸62旋轉撓曲變形後發生干涉與摩擦,甚至鎖死而無法旋轉的現象。
於實際使用上,現有單段式離心泵浦60雖可藉由製造與組裝精度,來控制及維持該葉輪64與外殼體61間具有合理的運轉間隙D,但對於多段式離心泵浦而言,由於安裝於同一轉動軸62上的數個葉輪64的同心度偏差情形,會隨葉輪64數量的增加而擴大,再加上轉動軸62長度增加會產生更大的撓曲變形,進而讓葉輪64與外殼體61之間的運轉間隙D需要更大,方能防止葉輪64與外殼體61間產生干涉及摩擦因素而鎖死,但更大的運轉間隙D則會造成增加內部洩漏的回流情形,因此,如何於各葉輪64及該外殼體61間取得適當的運轉間隙D,為目前業界欲亟力改善之處。
因此,本新型有鑑於現有離心泵浦於實際使用上所存在的缺失與不足,特經過不斷的試驗與研究,終於發展出一種能改進現有缺失之本新型。
本新型主要在於提供一種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其係可透過精簡的結構配置方式,透過各構件間的柱體與槽體相限位及拘束的方式,可對於葉輪及外殼體間的運轉間隙進行自動調整位置,而達到防止洩漏的效果,進而提供一可大幅改善製造及組裝之成本,且可提升離心泵浦的運轉效率之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者。
基於上述目的,本新型之主要技術手段在於提供一種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其係設有: 一本體,該本體為一具有開口的殼體,該本體於封閉面的中心處貫穿設有一軸孔,該本體於該軸孔周緣軸向凸設有一承接平台,該本體於該承接平台上間隔凸設有數個限位柱; 一止漏環,該止漏環容設於該本體內且設有一穿孔及數個限位凹槽,該穿孔貫穿該止漏環的中心且與該本體的軸孔相通,各限位凹槽環形間隔設置於該止漏環的外周緣,且各限位凹槽分別套設於一限位柱的周緣,使該止漏環設置於該承接平台上而不會相對該本體轉動;以及 一蓋設板,該蓋設板與該本體的承接平台相結合,將該止漏環設置於該蓋設板及本體之間,該蓋設板於中心處貫穿設有一與該止漏環穿孔相通的通孔,且該蓋設板外周緣環形凸設有一與該承接平台相卡設的卡抵環。
進一步,該本體為一與該蓋設板相結合的葉輪盒。
再進一步,該本體為一用以與一導水器相結合的導水器蓋。
較佳的是,該承接平台設有一呈斜圓錐狀的卡合環面,而該蓋設板的卡抵環與該承接平台的卡合環面相卡設結合。
再進一步,該蓋設板係透過該卡抵環與該承接平台緊配合的方式結合於該本體內。
較佳的是,該止漏環為一由耐磨材質所製成的平面環形薄片。
藉由上述的技術特徵,當葉輪進行運轉時,各止漏環具有自動調整旋轉中心之功能,可補償轉動軸、葉輪與葉輪盒及導水器蓋之間的同心度偏差,避免產生干涉與摩擦的情形,因此,葉輪入口外環與止漏環之穿孔之間的間隙可最小化,可有效減少內部回流洩漏來提高泵浦的運轉效率,且各止漏環受到該葉輪盒各限位柱的限制,可避免自動調心的止漏環被相對應的葉輪驅動旋轉,再者,各止漏環的限位凹槽的尺寸略大於限位柱的尺寸,因此,各止漏環具有局部移動的自由度,因此,各止漏環可被相對應葉輪驅動而局部調整旋轉中心,藉以補償轉動軸、葉輪與葉輪盒及導水器蓋的同心度誤差,進而提供一可大幅改善製造及組裝之成本,且可提升離心泵浦的運轉效率之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
為能詳細瞭解本新型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施,玆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請參閱如圖1至4所示,本新型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係設於一離心泵浦50的外殼體51內,該外殼體51於內部設有一容室511,且該外殼體51於外部設有分別與該容室511相通的入水通道512及出水通道513,於該容室511內設有一葉輪52,各葉輪52於一側面之中心處軸向凸設有一葉輪入口外環521,其中該外殼體51及該葉輪52的結構形態為一現有技術,故在此不加以闡述,該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設有一本、一止漏環20及一蓋設板30,其中:
該本體為一葉輪盒10,其中該葉輪盒10為一具有開口的射出成型殼體,該葉輪盒10於內部設有一用以容設葉輪52的容置空間11,該葉輪盒10於封閉面的中心處貫穿設有一與該容置空間11相通的軸孔12,進一步,該葉輪盒10於封閉面內側的軸孔12外周緣軸向凸設有一環形的承接平台13,較佳的是,該承接平台13如圖4所示設有一呈斜圓錐狀的卡合環面,且該葉輪盒10於該承接平台13上間隔凸設有數個限位柱14。
該止漏環20為一由耐磨材質所製成的平面環形薄片,該止漏環20容設於該葉輪盒10的容置空間11內且設有一穿孔21及數個限位凹槽22,該穿孔21貫穿該止漏環20的中心且與該葉輪盒10的軸孔12相通,各限位凹槽22環形間隔設置於該止漏環20的外周緣,且各限位凹槽22分別套設於一限位柱14的周緣,使該止漏環20穩固地設置於該承接平台13上而不會相對該葉輪盒10轉動。
該蓋設板30為一環形殼體且與該葉輪盒10的承接平台13相結合,用以將該止漏環20設置於該蓋設板30及葉輪盒10之間,該蓋設板30於中心處貫穿設有一與該止漏環20穿孔21相通的通孔31,該蓋設板30外周緣環形凸設有一與該承接平台13的卡合環面相卡設的卡抵環32,其中各限位凹槽22的尺寸略大於相對應限位柱14的尺寸,可讓該止漏環20於該葉輪盒10及該蓋設板30之間進行移動而不轉動,較佳的是,該蓋設板30係透過該卡抵環32與該承接平台13緊配合的方式結合於該葉輪盒10內,進一步,該葉輪52設於該葉輪盒10的容置空間11中,且該葉輪52的葉輪入口外環521經該蓋設板30之通孔31、該止漏環20之穿孔21以及該葉輪盒10之軸孔12而伸出該葉輪盒10,其中如圖3及4所示該蓋設板30的通孔31及該葉輪盒10的軸孔12與該葉輪入口外環521間具有較大的間隙,藉以確保在該葉輪52同心度偏差的情況下運轉時,該蓋設板30、葉輪盒10與該葉輪52間不會產生干涉現象,而該止漏環20的穿孔21與該葉輪入口外環521之間的間隙則維持極小化並維持接觸狀態。
較佳的是,請配合參看如圖2及4所示,該離心泵浦50為一兩段式離心泵浦,即該外殼體51內設有兩葉輪52、一導水器53及兩本體,其中一本體為一葉輪盒10,而另一本體為一導水器蓋‘15,其中該導水器53位於兩葉輪52之間,該導水器蓋15為一圓盤蓋且設於該導水器53及一葉輪52之間,並於各葉輪盒10、10處分別設有一止漏環20、20’及一蓋設板30、30’,其中由於該止漏環20、20’的穿孔21與葉輪入口外環521間具有極小的間隙,因此,能有效減少內部洩漏的情形,且各止漏環20、20’由具耐磨特性的薄片所製成,其與葉輪入口外環521的接觸面積小,同時輸送的液體具有冷卻潤滑的效果,因此,各止漏環20、20’具有良好的使用壽命。
再者,各止漏環20、20’的限位凹槽22係與相對應限位柱14相卡設及限位,可防止各止漏環20、20’被葉輪52驅動而產生旋轉,且各限位凹槽22與相對應限位柱14之間的間隙,可讓該止漏環20、20’於該葉輪盒10、導水器蓋15及該蓋設板30、30’之間進行移動,使各止漏環20、20’具有徑向平面的移動自由度,能補償轉動軸與葉輪52旋轉時發生的徑向震盪偏差量,因此於運轉的過程中該轉動軸不會與葉輪52、葉輪盒10及導水器蓋15發生干涉或摩擦情形。
本新型於操作時請配合參看如圖1及4所示,其中液體係經由外殼體51之入水通道512進入容室511中,並經第一個葉輪52旋轉加壓後,經由該導水器53引導進入第二各葉輪52中繼續進行旋轉加壓,最後再由該出水通道513排出,而在運轉的過程中具有自動調心的止漏環20、20’分別被安裝於該葉輪盒10及該導水器蓋15內部,在旋轉加壓過程中各葉輪入口外環521的同心度偏差,可透過於運轉時能產生徑向位移的止漏環20、20’進行止漏補償,因此,本新型能自動調心的止漏結構,不但能發揮自動調心止漏之功能,大幅改善內部洩漏的現象,使各葉輪52與外殼體51間具有適當的運轉間隙,可大幅改善製造及組裝之成本,且可提升離心泵浦50的運轉效率,且該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的組成零件之外型,能透過射出成型的加工方式進行製造,且在組裝上相對簡單,有利於快速且大量的生產。
藉由上述的技術特徵,當葉輪52進行運轉時,各止漏環20、20’具有自動調整旋轉中心之功能,可補償轉動軸、葉輪52與葉輪盒10及導水器蓋‘15之間的同心度偏差,避免產生干涉與摩擦的情形,因此,葉輪入口外環521與止漏環20、20’之穿孔21之間的間隙可最小化,可有效減少內部回流洩漏來提高泵浦50的運轉效率,且各限位凹槽22分別套設於一限位柱14的周緣,可避免自動調心的止漏環20、20’被相對應的葉輪52驅動旋轉,再者,各止漏環20、20’的限位凹槽22的尺寸略大於限位柱14的尺寸,因此,各止漏環20、20’具有局部移動的自由度,因此,各止漏環20、20’可被相對應葉輪52驅動而局部調整旋轉中心,藉以補償轉動軸、葉輪52與葉輪盒10及導水器蓋15的同心度誤差,進而提供一可大幅改善製造及組裝之成本,且可提升離心泵浦50的運轉效率之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
以上所述,僅是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新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新型所提技術方案的範圍內,利用本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更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並且未脫離本新型的技術方案內容,均仍屬於本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10’‧‧‧葉輪盒
11‧‧‧容置空間
12‧‧‧軸孔
13‧‧‧承接平台
14‧‧‧限位柱
15‧‧‧導水器蓋
20,20’‧‧‧止漏環
21‧‧‧穿孔
22‧‧‧限位凹槽
30,30’‧‧‧蓋設板
31‧‧‧通孔
32‧‧‧卡抵環
50‧‧‧離心泵浦
51‧‧‧外殼體
511‧‧‧容室
512‧‧‧入水通道
513‧‧‧出水通道
52‧‧‧葉輪
521‧‧‧葉輪入口外環
53‧‧‧導水器
60‧‧‧單段式離心泵浦
61‧‧‧外殼體
611‧‧‧容室
612‧‧‧軸孔
613‧‧‧入水通道
614‧‧‧出水通道
62‧‧‧轉動軸
63‧‧‧機械軸封組
631‧‧‧靜環
632‧‧‧動環
633‧‧‧壓縮彈簧
634‧‧‧彈簧蓋
64‧‧‧葉輪
641‧‧‧吸入水口
642‧‧‧排出水口
D‧‧‧運轉間隙
圖1是本新型裝設於一離心泵浦之外殼體內的立體外觀圖。 圖2是本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新型局部放大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本新型的局部放大剖面側視圖。 圖5為現有離心泵浦的局部放大剖面側視圖。
10‧‧‧葉輪盒
12‧‧‧軸孔
13‧‧‧承接平台
14‧‧‧限位柱
20‧‧‧止漏環
21‧‧‧穿孔
22‧‧‧限位凹槽
30‧‧‧蓋設板
31‧‧‧通孔
32‧‧‧卡抵環
52‧‧‧葉輪

Claims (6)

  1. 一種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其設有: 一本體,該本體為一具有開口的殼體,該本體於封閉面的中心處貫穿設有一軸孔,該本體於該軸孔周緣軸向凸設有一承接平台,該本體於該承接平台上間隔凸設有數個限位柱; 一止漏環,該止漏環容設於該本體內且設有一穿孔及數個限位凹槽,該穿孔貫穿該止漏環的中心且與該軸孔相通,各限位凹槽環形間隔設置於該止漏環的外周緣,且各限位凹槽分別套設於一限位柱的周緣,使該止漏環設置於該承接平台上而不會相對該本體轉動;以及 一蓋設板,該蓋設板與該本體的承接平台相結合,將該止漏環設置於該蓋設板及本體之間,該蓋設板於中心處貫穿設有一與該止漏環穿孔相通的通孔,且該蓋設板外周緣環形凸設有一與該承接平台相卡設的卡抵環。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其中該本體為一與該蓋設板相結合的葉輪盒。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其中該本體為一用以與一導水器相結合的導水器蓋。
  4. 2或3所述之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其中該承接平台設有一呈斜圓錐狀的卡合環面,而該蓋設板的卡抵環與該承接平台的卡合環面相卡設結合。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其中該蓋設板係透過該卡抵環與該承接平台緊配合的方式結合於該本體內。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其中該止漏環為一由耐磨材質所製成的平面環形薄片。
TW104204363U 2015-03-24 2015-03-24 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 TWM504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4363U TWM504878U (zh) 2015-03-24 2015-03-24 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4363U TWM504878U (zh) 2015-03-24 2015-03-24 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4878U true TWM504878U (zh) 2015-07-11

Family

ID=54152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4363U TWM504878U (zh) 2015-03-24 2015-03-24 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48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3370B (zh) * 2017-01-20 2018-02-01 湯秉輝 進流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3370B (zh) * 2017-01-20 2018-02-01 湯秉輝 進流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71535A (en) Tandem rotary pump with pressure chamber between two intermediate side plates
CN106663973A (zh) 直驱型涡轮鼓风机冷却结构
EP2833000B1 (en) Internal gear oil pump
US9404496B2 (en) Oil return passage structure for oil pump
CN105927579A (zh) 一种无内漏轴向力自平衡的离心式流体输送装置
CN105134593A (zh) 一种新型喷油滑片空气压缩机主机
TWM504878U (zh) 用於離心泵浦的柱體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
US7628594B2 (en) Vane pump having a labyrinth seal and gap between a top surface of a rotor and a ceiling surface of a rotor chamber that is formed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cases
TWM504879U (zh) 用於離心泵浦的外形拘束式自動調心止漏裝置
US7540725B2 (en) Seal mechanism for fluid machine
US3194168A (en) Fluid pumps
US10890105B2 (en) Exhaust gas turbocharger
US20140294627A1 (en) Liquid pump
WO2024037253A1 (zh) 排气止回阀组件、涡旋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KR100593208B1 (ko) 회전용적형 펌프의 로터구조
US7566212B2 (en) Vane pump with blade base members
US7572119B2 (en) Air cylinder for pneumatic tool
TW201315894A (zh) 燃料泵
WO2022242202A1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US3418939A (en) Rotary pumps
US20130216419A1 (en) Vane pump
JP2011231740A (ja) 可変容量タービ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可変容量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JP5481346B2 (ja) 遠心ポンプ
WO2001083995A1 (en) Impeller sealing arrangement
KR102313450B1 (ko) 원심펌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