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7526U - 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 - Google Patents

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7526U
TWM497526U TW103212786U TW103212786U TWM497526U TW M497526 U TWM497526 U TW M497526U TW 103212786 U TW103212786 U TW 103212786U TW 103212786 U TW103212786 U TW 103212786U TW M497526 U TWM497526 U TW M49752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driving
maintenance
module
rehabilit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2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ao-yun Zhang
Min-Jian Shen
Original Assignee
xiao-yun Zh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yun Zhang filed Critical xiao-yun Zhang
Priority to TW103212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7526U/zh
Publication of TWM497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7526U/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Description

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應用在患者進行手部的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練習活動,有效地幫助手部受傷病患在治療期間之關節持續活動的維護,能有效防止關節僵硬、變形等不利於後續功能及外觀恢復者。
引發手部病症的原因相當多,包括骨折、肌腱斷裂、關節炎及燒燙傷等,在上述傷害之治療期間,手部關節將長時間缺乏活動,而此情況往往會造成關節僵硬、攣縮,不利於後續之功能及外觀恢復,造成失能影響自理生活的能力。此係因為病患在治療期間,通常無法持續以手部作活動,或因治療需求活動受限,長時間下來會形成關節僵硬、攣縮,而一旦關節僵硬後,接續的治療及復健的難度將相對大幅提高。因此,如果治療期間,在不影響傷口癒合之情況下,能夠早期提供連續性被動式可控制的關節活動,可預見的應該可以大大避免前述關節僵硬、攣縮的現象。
但是,人體手部涉及頻繁的活動,因此也是上肢中最為複雜的部位。人體手部除了包括五塊掌骨(metacarpals),掌骨頭端更包括姆指兩塊、其餘四指個包含三塊,總計十四塊的指骨(phalanges),每一手指的三塊指骨分別為近側指骨(proximal phalanx)、中間指骨(middle phalanx)及遠側指骨(distal phalanx),同時,指骨之間更包含有關節。同時,手部的多數手指在張開及握拳的活動過程中,包括多數手指的屈曲(flexion)及伸展(extention)以形成縱向位移,而個別手指與手指之間的橫向位移則包括外展(abduction)、內收(adduction)及指掌之間關節之橫向偏轉等運動,顯見在復健過程中的複雜度。
台灣專利M257796號「手部護建護具」主要是以一塑料材質分別一體成型手指部及手掌部,手掌部成型有虎口靠合處,於虎口靠合處之下方形成有姆指靠合處,手掌部與手指部設有連接件連接形成可活動的手部復健護具。但此一手部復健工具不僅無法針對個別指頭加以復健,同時,其主要是使用在傷口癒合後的復健活動,不適合使用在進行植皮治療前或恰好在植皮期間之個案;然而,如待到上述傷口癒合後才進行復健,則屆時手部受傷部位可能已經欒縮、關節已經僵硬,將極不利於隨後復健的可復原情形。
台灣專利M400316號「手指復健構造」的手指復健構造係包括:設置在一樞接座的第一固定元件,二個曲柄組,沿著該樞接座成遠近排列,各曲柄組包括一軸桿,各軸桿一端具有一軸心,各軸心軸接一轉盤,各轉盤連接一曲柄。其連接處與其所屬轉盤之軸接處具有一第一力臂;又相對遠離該樞接座之曲柄組所屬的軸桿,連接在相對靠近該樞接座之曲柄組所屬的轉盤上;而相對遠離該樞接座之曲柄組所屬的曲柄,則連接在相對靠近該樞接座 之曲柄組所屬的軸桿上,並與該軸桿之軸心具有一第二力臂,而鄰近於該樞接座之曲柄組所屬的軸桿及曲柄,則樞接在該樞接座上。另外,遠離該樞接座之曲柄組所屬的轉盤,延伸設置一滑動桿;一第二固定元件具有一套環,該套環套設在該滑動桿,而在該滑動桿滑動。
上述實施例的結構設計能以手腕關節之活動而帶動手指關節自然運動,來進行手指屈肌肌腱的復健,並且利用手腕、手指關節協同運動方式做手指屈肌肌腱之復健,不會使受傷的屈肌肌腱造成負擔。除了無法完整進行每一指頭的完全復健活動之外,患者必須在已進行某種程度的治療後(如傷口癒合後),再進行非被動式復健,但此時手部受傷部位可能已經欒縮、關節已經僵硬了。
就像那些熟習此技藝的人所知悉,現有的手掌指的復健裝置通常難以模擬正常手指屈曲(flexion)及伸展(extention)的縱向位移活動;以及是個別手指與手指之間外展(abduction)及內收(adduction)的橫向位移活動。因此,復健效果並不理想。
代表性的來說,這些參考資料顯示了現有對於手部復健的解決方式除了無法形成理想的被動復健治療型態之外,常見因燒傷或受傷的病患手部固定起來,會使手部和手指缺乏活動,以燒傷部位為例,經過長時間的手部固定,非常容易使關節產生僵硬及變形,不僅造成治癒效果的限制,更造成較長的復原時間以及因手部畸形失能造成日後昂貴之醫療及社會成本。
爰是,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特別是提供一種讓手指與手指間之收合與伸展(flexor)的活動,以及手指與手指之間產生外展(abduction)、內收(adduction)的橫向位移,以及指掌之間關節的橫向偏移活動之作用。該復健裝置包括對應手掌之基部及對應手指的載體,載體有一自由端和一樞接端;所述樞接端設有一傳動部;以及,一裝置在該基部上,包含原動機的驅動機構,設置有一驅動部,連接載體的傳動部。並且,在驅動部驅動傳動部時,使載體以樞接端為支點,迫使自由端帶動手指產生往復運動或擺動作用,從而提供患者進行連續性被動式可控制的關節活動來維護關節功能,而具有更良好治癒效果和縮短復原時間、降低治療費用等情形。
可了解的是,該手部掌指復健裝置可連結縱向機構,來同步進行手部各指骨的屈曲(flexion)及伸展(extention)的縱向位移活動練習,以達到更全面化的手部復健功能,不但在傷口治療期間可使用,在傷口癒合後的復健期,也可以繼續使用,以預防因皮膚欒縮而影響關節之活動功能。
根據本創作之手部掌指復健裝置,該載體樞接端設有一樞接孔,組合軸承和螺栓,使載體可往復運動的樞接在一基部上;所述的基部係一模板型態,用以承載手掌部位。
根據本創作之手部掌指復健裝置,該驅動機構的驅動部係形成螺桿(或蝸桿)結構;對應所述驅動部的螺桿(或蝸桿)結構,載體樞接端的傳動部係形成齒狀物的型態,嚙合該驅動部的螺桿(或蝸桿)。因此,當驅動機構帶動驅動部轉動時,係使傳動部(齒狀物)相對位移,讓載體自由端產生往復擺動的作用。
根據本創作之手部掌指復健裝置,該載體係成複數個,分別對應手掌或掌骨(metacarpals)的各個指骨(phalange)。因此,各載體分別定義為拇指載體、食指載體、中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以及,對應拇指載體、食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的傳動部,該驅動機構的驅動部係區分有第一驅動段、第二驅動段、第三驅動段和第四驅動段,分別驅動各載體傳動部。
須加以說明的是,該第一驅動段的螺桿(或蝸桿)螺旋方向相同於第二驅動段的螺桿(或蝸桿)螺旋方向,但相反於第三、四驅動段的螺桿(或蝸桿)螺旋方向。因此,第一、二驅動段傳動拇指載體、食指載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於第三、四驅動段傳動無名指載體、小指載體的運動方向。
根據本創作之手部掌指復健裝置,該載體設置有至少一個配合人體指骨或指節(kunckles)位置的模塊;所述模塊設有平行於手指軸線方向的縱向槽孔,供嵌合在載體上。模塊選擇設置有橫向槽孔,供設置束套;所述束套用以將手指或指節固定在載體上,使手指可隨載體的運動而運動。
10‧‧‧載體
11‧‧‧自由端
12‧‧‧樞接端
13‧‧‧傳動部
14‧‧‧樞接孔
20‧‧‧驅動機構
21、24‧‧‧原動機
22‧‧‧驅動部
22a‧‧‧第一驅動段
22b‧‧‧第二驅動段
22d‧‧‧第三驅動段
22e‧‧‧第四驅動段
23‧‧‧軸
25‧‧‧轉軸
26‧‧‧固定架
30‧‧‧軸承
35‧‧‧固定器
40‧‧‧基部
50‧‧‧模塊
51‧‧‧縱向槽孔
52‧‧‧橫向槽孔
53‧‧‧間隔部
54‧‧‧槽孔
55‧‧‧束套
第1圖係本創作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顯示了手部掌指復健裝置正面的情形。
第2圖係本創作實施例之另一外觀示意圖;顯示了手部掌指復健裝置背面的結構配置情形。
第3圖係第2圖之結構分解示意圖;描繪了掌骨頭端或拇指載體和基部、驅動機構的關係位置。
第4圖係本創作實施例之平面示意圖;描繪了載體傳動部和驅動機構驅動部的連接配合的情形;圖中假想線部分係顯示了手部掌指的位置;並且,定義載體係位在第一位置(或始點)。
第5圖係本創作之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顯示了驅動機構的驅動部驅動載體傳動部,使各載體分別朝向手部兩邊的方向位移的情形。
第6圖係本創作之又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顯示了驅動機構的驅動部驅動載體傳動部,使各載體繼續朝向手部兩邊的方向位移的情形;並且,定義載體係位在第二位置(或終點)。
第7圖係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顯示了驅動機構驅動部的第一、二驅動段對應傳動拇指載體、食指載體和第三、四驅動段對應傳動無名指載體、小指載體的情形。
第8圖係本創作之又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描繪了驅動機構應用兩個原動機分別驅動載體的情形。
第9圖係本創作之一修正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描繪了驅動機構應用複數個原動機和驅動部分別驅動載體的情形。
第10圖係第9圖之平面示意圖;描繪了載體傳動部和驅動機構驅動部的連接配合的情形;圖中假想線部分係顯示了手部掌指的位置。
第11圖係本創作之另一修正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描繪了驅動機構應用複數個原動機樞接載體樞接端的結構情形。
請參閱第1、2及3圖,本創作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包括對應手掌及對應手指的載體;概以參考編號10表示之。載體10組合一基部40;載體10有一自由端11和一樞接端12。所述樞接端12設有一傳動部13;以及,一包含裝置在基部40,連結一原動機21的驅動機構20,設置有一驅動部22,連接載體10的傳動部13。並且,在驅動部22驅動傳動部13時,使載體10以樞接端12為支點,迫使自由端11帶動手指產生往復運動或擺動作用。較佳的,該原動機21係選擇步進馬達,來驅動該驅動部22產生轉動。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該載體樞接端12的厚度大於載體自由端11及/或傳動部13的厚度。樞接端12設有一樞接孔14,組合軸承30和固定器35(例如,螺栓),使載體10可往復運動的樞接在基部40上;所述的基部40係可設成一模板型態,用以承載手掌部位。
圖中顯示了該驅動機構20的驅動部22係形成螺桿(或蝸桿)結構;對應所述驅動部22的螺桿(或蝸桿)結構,載體1 0的傳動部13係形成齒狀物的型態,嚙合該驅動部22的螺桿(或蝸桿)結構。因此,當驅動機構20帶動驅動部22轉動時,係使傳動部13(齒狀物)相對位移,讓載體自由端11產生往復擺動的作用。
在所採較佳的實施例中,該載體10係成複數個,分別對應手掌或掌骨(metacarpals)的各個指骨(phalange)。因此,各載體10分別定義為拇指載體、食指載體、中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以及,對應拇指載體、食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的傳動部13,該驅動機構20的驅動部22係區分有第一驅動段22a、第二驅動段22b、第三驅動段22d和第四驅動段22e,分別驅動各載體傳動部13。
圖中顯示了該中指載體的樞接端12係樞接固定在基部40上的型態;並且,沒有和驅動機構20的驅動部22連接。
第2、3圖顯示了該驅動機構20包括有一軸23,樞接驅動部22,配合原動機21使軸23帶動驅動部22(或第一、二、三、四驅動段22a、22b、22d、22e)產生轉動,而相對使載體傳動部13產生橫向位移運動。
須加以說明的是,該第一驅動段22a的螺桿(或蝸桿)螺旋方向相同於第二驅動段22b的螺桿(或蝸桿)螺旋方向,但相反於第三、四驅動段22d、22e的螺桿(或蝸桿)螺旋方向。因此,第一、二驅動段22a、22b傳動拇指載體、食指載體的運 動方向相反於第三、四驅動段22d、22e傳動無名指載體、小指載體的運動方向。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該第一驅動段22a和第二驅動段22b的螺桿(或蝸桿)齒紋係一體連接的型態;該第三驅動段22d和第四驅動段22e的螺桿(或蝸桿)齒紋係分離配置的型態。
第2、3圖也顯示了該各載體10設置有至少一個配合人體指骨或指節(kunckles)位置的模塊50。在所採的實施例中,模塊50區分有近側指骨(proximal phalanx)模塊、中間指骨(middle phalanx)模塊及遠側指骨(distal phalanx)模塊。並且,近側指骨模塊、中間指骨模塊及/或遠側指骨模塊可形成一體連接型態或分離配置的型態。
圖中描繪了模塊50(底部)兩邊設有平行於手指軸線方向的縱向槽孔51,供嵌合在載體10上。以及,模塊50選擇設置有橫向槽孔52,供設置束套55;所述束套55係一黏扣帶、魔鬼氈或其類似物,用以將手指或指節固定在載體10上,使手指可隨載體10的運動而運動。
在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對應手指關節的位置,模塊50和模塊50之間設置有一間隔部53;間隔部53(底部)兩邊設有槽孔54,供間隔部53嵌合在載體10上。因此,間隔部53也可和模塊50形成一體連接型態或分離配置的型態。
可了解的是,間隔部53可選擇軟彈性材料製成一緩衝墊的結構。
這手部掌指復健裝置操作時,復健手部的每一手指骨可預先放置定位在每一相對的模塊50上,經束套55將手指骨固定在每一個對應的載體10上。
請參考第4圖,係定義載體10位在第一位置(或始點)的情形。當驅動機構20的軸23帶動驅動部22轉動時,第一、二驅動段22a、22b係驅動拇指載體、食指載體的傳動部13相對向圖中右邊位移,使拇指載體、食指載體以樞接端12為支點,迫使自由端11朝第二位置(或圖中左邊)移動或擺動;例如,第5圖所描繪的情形。
同時,圖中也顯示了第三、四驅動段22d、22e驅動無名指載體、小指載體的傳動部13相對向圖中左邊位移,使無名指載體、小指載體以樞接端12為支點,迫使自由端11朝第二位置(或圖中右邊)移動或擺動;例如,第5圖所描繪的情形。
請參閱第6圖,係定義載體10位在第二位置(或終點)的情形。圖中顯示了第一、二驅動段22a、22b驅動拇指載體、食指載體位移或擺動到達終點,和第三、四驅動段22d、22e驅動無名指載體、小指載體位移或擺動到達終點的情形。
此時,假設驅動機構20的原動機21反向轉動,該第一、二驅動段22a、22b會驅動拇指載體、食指載體朝第4圖顯示的第一位置的方向位移或擺動;同時,第三、四驅動段22d、22e會驅動無名指載體、小指載體朝第4圖顯示的第一位置的方向位移或擺動。透過該手部掌指復健裝置的反覆動作,來達到手部 的復健練習活動。並且,上述實施例顯示特別適合於進行手部個別手指與手指之間外展(abduction)、內收(adduction)的橫向位移,以及手掌與手指之間關節的橫向偏移活動練習,來獲得理想的復健效果。
請參閱第7圖,係描繪了一個可行的實施例;圖中顯示了對應拇指載體、食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該第一、二驅動段22a、22b係採分離配置型態,第三、四驅動段22d、22e採分離配置型態的結構。
第8圖顯示了一個修正的實施例;圖中描繪了驅動機構20應用兩個原動機21、24分別驅動載體10的情形。詳細來說,原動機21用以帶動第一、二驅動段22a、22b轉動,而傳動拇指載體和食指載體的傳動部13;另一原動機24用以帶動第三、四驅動段22d、22e轉動,而傳動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的傳動部13。因此,所述的實施例使原動機21、24可分別使拇指、食指載體和無名指、小指載體朝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運動。
圖中也描繪了在這實施例中,第一驅動段22a和第二驅動段22b的螺桿(或蝸桿)齒紋係形成一體連接的型態。
請參閱第9、10圖,描繪了本創作一個修正的實施例;驅動機構20應用複數個原動機21和驅動部22分別驅動載體10(拇指載體、食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的情形。圖中顯示了原動機21有一轉軸25樞接驅動部22,用以帶動驅 動部22轉動。在所採的實施例中,驅動部22成輪盤結構,局部周邊形成齒狀物,嚙合傳動部13。以及,一固定架26結合原動機21和驅動部22,使它們固定在基部40上。
請參考第11圖,顯示了另一個修正的實施例。驅動機構20應用複數個原動機21樞接載體樞接端12的結構情形。圖中描繪了原動機21配合固定架26固定在基部40上;原動機21的轉軸25樞接載體10(拇指載體、食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的樞接端12。因此,當轉軸25轉動,驅動樞接端12時,係迫使載體自由端11產生往復擺動的作用。
依據上述可知,這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特別適合使用於手部患者作為進行被動式關節活動的復健練習,對於如燒傷或燙傷的病患手部,更可透過此種練習裝置來維護關節的活動能力,以防止關節逐漸產生僵硬及變形之情況,不僅具有更良好的預防及治癒效果,亦可縮短復原時間以及降低治療費用。特別是可配合各個指骨的屈曲(flexion)及伸展(extention)的縱向位移活動練習裝置的運作,同時對該手部掌指復健之手指與手指之間的橫向外展(abduction)及內收(adduction)的位移活動,達到更全面化的維護手部關節持續性被動式活動的功能。
故,本創作係提供了一有效的手部掌指復健裝置,其空間型態係不同於習知者,且具有舊法中無法比擬之優點,而展現了相當大的進步,誠已充份符合創作專利之要件。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可行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創作專利範圍所涵蓋。
10‧‧‧載體
11‧‧‧自由端
12‧‧‧樞接端
13‧‧‧傳動部
20‧‧‧驅動機構
21‧‧‧原動機
22‧‧‧驅動部
22a‧‧‧第一驅動段
22b‧‧‧第二驅動段
22d‧‧‧第三驅動段
22e‧‧‧第四驅動段
23‧‧‧軸
35‧‧‧固定器
40‧‧‧基部
50‧‧‧模塊
51‧‧‧縱向槽孔
52‧‧‧橫向槽孔
53‧‧‧間隔部
54‧‧‧槽孔
55‧‧‧束套

Claims (27)

  1. 一種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包括: 對應手指之至少一載體,載體有一自由端和一樞接端; 該樞接端設有一傳動部; 一對應手掌的基部,連接載體樞接端;以及 基部設置有一包含原動機的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具有一驅動部,連接載體的傳動部;並且,在驅動部驅動傳動部時,使載體以樞接端為支點,產生往復運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驅動機構的驅動部係至少局部齒狀物、螺桿和蝸桿之其中之一的結構; 載體的傳動部係形成齒狀物的型態,嚙合該驅動部;以及 驅動機構的原動機係使驅動部轉動,使傳動部相對位移,讓載體自由端往復擺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載體具有複數個,分別對應掌骨的各個指骨,而分別定義為拇指載體、食指載體、中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以及 對應拇指載體、食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的傳動部,該驅動機構的驅動部係區分有第一驅動段、第二驅動段、第三驅動段和第四驅動段,分別驅動各載體傳動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載體具有複數個,分別對應掌骨的各個指骨,而分別定義為拇指載體、食指載體、中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以及 對應拇指載體、食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的傳動部,該驅動機構的驅動部係區分有第一驅動段、第二驅動段、第三驅動段和第四驅動段,分別驅動各載體傳動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驅動機構包括有一軸,樞接驅動部,配合原動機使軸帶動驅動部產生轉動,而相對使載體傳動部帶動載體橫向位移於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驅動機構包括有一軸,樞接第一、二、三、四驅動段,配合原動機使軸帶動第一、二、三、四驅動段產生轉動,而相對使載體傳動部產生橫向位移運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第一驅動段的螺旋方向相同於第二驅動段的螺旋方向,相反於第三、四驅動段的螺旋方向;因此,第一、二驅動段傳動拇指載體、食指載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於第三、四驅動段傳動無名指載體、小指載體的運動方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第一驅動段和第二驅動段係一體連接型態和分離配置型態之其中之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第三驅動段和第四驅動段係一體連接型態和分離配置型態之其中之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載體設置有至少一個配合指節位置的模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載體設置有複數個配合人體指節位置的模塊;所述模塊區分有近側指骨模塊、中間指骨模塊及遠側指骨模塊;以及 該近側指骨模塊、中間指骨模塊和遠側指骨模塊形成一體連接型態和分離配置型態之其中之一。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模塊設有平行於掌指軸線方向的縱向槽孔,嵌合在載體上;以及 模塊設置有橫向槽孔,供設置束套。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束套係一黏扣帶和魔鬼氈之其中之一,將指節固定在載體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縱向槽孔設置在模塊底部兩邊的位置。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模塊和模塊之間設置有一間隔部,對應指節關節的位置; 間隔部兩邊設有槽孔,嵌合在載體上;以及 間隔部和模塊形成一體連接型態和分離配置型態之其中之一。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間隔部係軟彈性材料製成一緩衝墊的結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驅動機構具有兩個原動機分別驅動載體;其中一個原動機帶動第一、二驅動段轉動,而傳動拇指載體和食指載體的傳動部;另一原動機帶動第三、四驅動段轉動,而傳動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的傳動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17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原動機係步進馬達。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載體樞接端的厚度大於載體自由端的厚度。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基部係一模板型態。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中指載體的樞接端係樞接固定在該基部上的型態;並且,沒有和驅動機構的驅動部連接。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驅動機構的驅動部係一輪盤結構,局部周邊形成齒狀物; 載體的傳動部係形成齒狀物的型態,嚙合該驅動部; 原動機有一轉軸樞接驅動部,用以帶動驅動部轉動; 驅動機構的原動機係使驅動部轉動,使傳動部相對位移,讓載體自由端往復擺動;以及一固定架結合原動機和驅動部,使它們固定在基部上。
  23. 一種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包括: 對應手指之至少一載體,載體有一自由端和一樞接端; 樞接端樞接一對應手掌的基部,基部連結一驅動機構; 驅動機構具有至少一原動機,原動機配合固定架固定在基部上;以及 原動機設有一轉軸,樞接載體的樞接端;並且,在轉軸轉動而驅動樞接端時,迫使載體自由端產生往復擺動。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載體具有複數個,分別對應掌骨的各個指骨,定義為拇指載體、食指載體、中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以及 複數個原動機分別對應樞接拇指載體、食指載體、無名指載體和小指載體的樞接端。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24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載體設置有複數個配合人體指節位置的模塊;所述模塊區分有近側指骨模塊、中間指骨模塊及遠側指骨模塊;以及 該近側指骨模塊、中間指骨模塊和遠側指骨模塊形成一體連接型態和分離配置型態之其中之一。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模塊設有平行於掌指軸線方向的縱向槽孔,嵌合在載體上;以及 模塊設置有橫向槽孔,供設置束套。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其中該縱向槽孔設置在模塊底部兩邊的位置; 該模塊和模塊之間設置有一間隔部,對應指節關節的位置;間隔部兩邊設有槽孔,嵌合在載體上;以及 間隔部和模塊形成一體連接型態和分離配置型態之其中之一。
TW103212786U 2014-07-17 2014-07-17 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 TWM497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2786U TWM497526U (zh) 2014-07-17 2014-07-17 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2786U TWM497526U (zh) 2014-07-17 2014-07-17 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7526U true TWM497526U (zh) 2015-03-21

Family

ID=5318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2786U TWM497526U (zh) 2014-07-17 2014-07-17 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75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1621A (zh) * 2021-07-27 2021-10-12 河北省人民医院 一种偏瘫患者使用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TWI756660B (zh) * 2020-04-08 2022-03-01 富伯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拇指調整機構的外骨骼機器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6660B (zh) * 2020-04-08 2022-03-01 富伯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拇指調整機構的外骨骼機器手
CN113491621A (zh) * 2021-07-27 2021-10-12 河北省人民医院 一种偏瘫患者使用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CN113491621B (zh) * 2021-07-27 2022-11-01 河北省人民医院 一种偏瘫患者使用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ghshenas-Jaryani et al. A pilot study on the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a hybrid exoskeleton robotic device for hand rehabilitation
Biggar et 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soft and wearable robotic glove for hand rehabilitation
CN204121369U (zh) 手部掌指关节功能的维护及复健装置
Chen et al. Home-based therapy after stroke using the hand spring operated movement enhancer (HandSOME)
CN110711110B (zh) 一种推杆式欠驱动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US6149612A (en) Rehabilitative apparatus for treating 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CN103538077B (zh) 一种多自由度机器仿生手
KR20110027447A (ko) 상지재활훈련로봇 및 그에 적용되는 패러럴 링크 메커니즘
JP6779395B2 (ja) 手指関節リハビリ運動補助具
CN205094941U (zh) 手功能康复训练器具
JP2020526246A5 (zh)
CN106580634A (zh) 一种便携式手偏瘫康复锻炼辅助装置
CN203777261U (zh) 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
CN204484682U (zh) 一种机械式手关节矫形器
CN109806105B (zh) 一种支撑式外骨骼康复机械手
CN206063381U (zh) 一种外骨骼欠驱动全指训练康复装置
CN109259980B (zh) 一种手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平台
TWM497526U (zh) 手部掌指關節功能之維護及復健裝置
RU2695721C1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функции кисти у пациентов с параличами и парезами верхних конечностей
CN104771288A (zh) 手部掌指复健练习方法及其装置
Niestanak et al. A new underactuated mechanism of hand tendon injury rehabilitation
KR20160066645A (ko) 손 재활 장치 및 방법
CN110665192B (zh) 一种康复型外骨骼手套机器人
TW201526948A (zh) 手部掌指復健練習方法及其裝置
CN116650285A (zh) 一种柔性手部康复外骨骼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