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3502U - 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 - Google Patents

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3502U
TWM493502U TW103217653U TW103217653U TWM493502U TW M493502 U TWM493502 U TW M493502U TW 103217653 U TW103217653 U TW 103217653U TW 103217653 U TW103217653 U TW 103217653U TW M493502 U TWM493502 U TW M49350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ase
virtual
along
accommodat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7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wen Zhuang
Original Assignee
Topea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eak Inc filed Critical Topeak Inc
Priority to TW103217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3502U/zh
Publication of TWM493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3502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1/00Suppor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stening specific devices to cycles, e.g. supports for attaching maps
    • B62J11/04Suppor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stening specific devices to cycles, e.g. supports for attaching maps for bott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Description

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
本創作主要係揭示一種水壺架,尤指一種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
請參照我國專利證書號數第M471405號「自行車水壺架結構」專利案,其為一種自行車水壺架結構,其包含有:一固定座板,其表面設有一第一鎖固面及一第二鎖固面,第一鎖固面設有圓形孔狀之複數第一鎖固孔,第二鎖固面設有長形之一第二鎖固孔;一夾束部,係供夾束固定水壺,令第一鎖固面與第二鎖固面之背面貼合於自行車車架上,並以二螺栓分別穿設其中一第一鎖固孔及第二鎖固孔,且鎖固定位於自行車車架上;藉由上述構件,提供多段鎖固之功效,可快速且便利鎖固定位,於鎖固時不易產生滑動,且第一、第二鎖固孔間之距離長,可提供水壺架具有更長的調整距離,確具極佳創新及便利實用性者。
然而,上述水壺架裝設於自行車車架上時,尤其自行車騎乘者最常裝設於自行車下管的位置,並會將水壺架的開口朝上並朝向自行車的前方,自行車騎乘者在放置水壺時必須將水壺繞過車架的上管並將水壺對準開口才能將水壺放入水壺架中,造成水壺不容易對準水壺架的開口。
有鑑於上述習知結構之缺失,本創作人乃設計出一種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其係可克服上述習知結構之所有缺點。
本創作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其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其包括有:一個底座及一個框架,底座具有一個承接部及一個阻擋部,承接部能夠連接於自行車的車架,框架包括有一個第一端及一個相反於第一端的第二端,框架沿一個虛擬貫軸的軸向設有一個容置空間並沿虛擬貫軸的橫向設有一個連接部及一個抵靠部,容置空間連通框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框架的連接部能夠選擇性地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連接於底座的承接部,使阻擋部阻擋於容置空間沿虛擬貫軸軸向的其中一端,抵靠部以虛擬貫軸為中心環繞於容置空間外,框架具有一個第一側及一個第二側,第一側與第二側分別位於底座的兩側,抵靠部於框架的第一側沿虛擬貫軸軸向相反的兩端之間形成一個第一長度,抵靠部於框架的第二側沿虛擬貫軸軸向相反的兩端之間形成一個第二長度,第二長度小於第一長度,且沿虛擬貫軸的橫向觀察時抵靠部於第二側沿虛擬貫軸軸向的兩端皆位於抵靠部於第一側沿虛擬貫軸軸向的兩端之間,當框架以第一位置連接於底座時,阻擋部阻擋於容置空間靠近框架第二端的一端,當框架以第二位置連接於底座時,阻擋部阻擋於容置空間靠近框架第一端的一端,藉由框架能夠轉換方向組裝的設計,騎乘者能夠依照慣用手的不同組裝框架,以方便取用水壺。
其他目的、優點和本創作之新穎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明顯。
有關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述如後,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種結構之限制。
參照圖1及圖2所示,為本創作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之立體外觀圖及剖面結構圖。本創作水壺架10包括有一個底座20及一個框架30;其中:
請繼續參照圖2至圖6所示,為本創作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之使用狀態圖及立體分解圖。該底座20具有一個承接部21,該承接部21能夠連接於自行車的車架90,該底座20包括有一個頭端22及一個相反於該頭端22的底端23,該頭端22與該底端23分別位於該承接部21相異的兩側,該底座20於該底端23還設有一個阻擋部24,該底座20設有兩個卡掣凸緣25,該兩個卡掣凸緣25分別設於該承接部21靠近該頭端22的一端及靠近該底端23的一端。
該框架30在本實施例中為一體成型結構,該框架30包括有一個第一端31及一個相反於該第一端31的第二端32,該框架30沿一個虛擬貫軸L的軸向設有一個容置空間33並沿該虛擬貫軸L的橫向設有一個連接部34及一個抵靠部35,該容置空間33連通該框架30的第一端31及第二端32,該框架30的連接部34能夠選擇性地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連接於該底座20的承接部21,使該阻擋部24阻擋於該容置空間33沿該虛擬貫軸L軸向的其中一端,該抵靠部35以該虛擬貫軸L為中心環繞於該容置空間33外。
該框架30具有一個第一側36及一個第二側37,該第一側36與該第二側37分別位於該底座20的兩側,該抵靠部35於該框架30的第一側36沿該虛擬貫軸L軸向相反的兩端之間形成一個第一長度L1,該抵靠部35於該框架30的第二側37沿該虛擬貫軸L軸向相反的兩端之間形成一個第二長度L2,該第二長度L2小於該第一長度L1,且沿該虛擬貫軸L的橫向觀察時該抵靠部35於該第二側37沿該虛擬貫軸L軸向的兩端皆位於該抵靠部35於該第一側36沿該虛擬貫軸L軸向的兩端之間。
該框架30於該第一端31及該第二端32分別設有一個卡掣凹緣38,當該框架30連接於該底座20時,該兩個卡掣凹緣38分別卡掣於該兩個卡掣凸緣25。
當該框架30以第一位置連接於該底座20時,該框架30的第一端31對應該底座20的頭端22,該框架30的第二端32對應該底座20的底端23,且該阻擋部24阻擋於該容置空間33靠近該框架30第二端32的一端。當該框架30以第二位置連接於該底座20時,該框架30的第一端31對應該底座20的底端23,該框架30的第二端32對應該底座20的頭端22,且該阻擋部24阻擋於該容置空間33靠近該框架30第一端31的一端。
一般自行車騎乘者要攜帶水壺91時,會將該水壺架10裝設於自行車車架90的下管,並且將該該底座20的頭端22朝向自行車的上方,該底座20的底端23則朝向自行車的下方,水壺91能夠放置於該框架30的容置空間33中,該抵靠部35能夠包圍水壺91的側邊且該阻擋部24能夠抵靠於水壺91的底部,當該框架30以第一位置連接於該底座20時,該框架30抵靠部35右側的高度會低於右側的高度,使慣用右手的自行車騎乘者容易拿取或放置水壺91,當該框架30以第二位置連接於該底座20時,該框架30抵靠部35於左側的高度會低於右側的高度,使慣用左手的自行車騎乘者容易拿取或放置水壺91。
就以上說明可以歸納出本創作具有以下優點:
1.本創作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其包括有一個底座及一個框架,底座具有一個承接部及一個阻擋部,承接部能夠連接於自行車的車架,框架包括有一個第一端及一個相反於第一端的第二端,框架沿一個虛擬貫軸的軸向設有一個容置空間並沿虛擬貫軸的橫向設有一個連接部及一個抵靠部,容置空間連通框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框架的連接部能夠選擇性地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連接於底座的承接部,使阻擋部阻擋於容置空間沿虛擬貫軸軸向的其中一端,抵靠部以虛擬貫軸為中心環繞於容置空間外,框架具有一個第一側及一個第二側,第一側與第二側分別位於底座的兩側,抵靠部於框架的第一側沿虛擬貫軸軸向相反的兩端之間形成一個第一長度,抵靠部於框架的第二側沿虛擬貫軸軸向相反的兩端之間形成一個第二長度,第二長度小於第一長度,且沿虛擬貫軸的橫向觀察時抵靠部於第二側沿虛擬貫軸軸向的兩端皆位於抵靠部於第一側沿虛擬貫軸軸向的兩端之間,當框架以第一位置連接於底座時,阻擋部阻擋於容置空間靠近框架第二端的一端,當框架以第二位置連接於底座時,阻擋部阻擋於容置空間靠近框架第一端的一端,藉由框架能夠轉換方向組裝的設計,騎乘者能夠依照慣用手的不同組裝框架,以方便取用水壺。
惟上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舉凡數值之變更或等效元件之置換,或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疇。
10‧‧‧水壺架
20‧‧‧底座
21‧‧‧承接部
22‧‧‧頭端
23‧‧‧底端
24‧‧‧阻擋部
25‧‧‧卡掣凸緣
30‧‧‧框架
31‧‧‧第一端
32‧‧‧第二端
33‧‧‧容置空間
34‧‧‧連接部
35‧‧‧抵靠部
36‧‧‧第一側
37‧‧‧第二側
38‧‧‧卡掣凹緣
90‧‧‧車架
91‧‧‧水壺
L‧‧‧虛擬貫軸
L1‧‧‧第一長度
L2‧‧‧第二長度
圖1:為本創作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之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創作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之剖面結構圖。 圖3:為本創作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裝設於自行車之使用狀態圖。 圖4:為本創作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裝設於自行車之立體分解圖。 圖5:為本創作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框架於第一位置之使用狀態圖。 圖6:為本創作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框架於第二位置之使用狀態圖。
10‧‧‧水壺架
20‧‧‧底座
21‧‧‧承接部
22‧‧‧頭端
23‧‧‧底端
24‧‧‧阻擋部
30‧‧‧框架
33‧‧‧容置空間
34‧‧‧連接部
35‧‧‧抵靠部
36‧‧‧第一側
37‧‧‧第二側

Claims (3)

  1. 一種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其包括有: 一個底座,該底座具有一個承接部,該承接部能夠連接於自行車的車架,該底座包括有一個頭端及一個相反於該頭端的底端,該頭端與該底端分別位於該承接部相異的兩側,該底座具有一個阻擋部,該阻擋部設於該底座的底端; 一個框架,該框架包括有一個第一端及一個相反於該第一端的第二端,該框架沿一個虛擬貫軸的軸向設有一個容置空間並沿該虛擬貫軸的橫向設有一個連接部及一個抵靠部,該容置空間連通該框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該框架的連接部能夠選擇性地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連接於該底座的承接部,使該阻擋部阻擋於該容置空間沿該虛擬貫軸軸向的其中一端,該抵靠部以該虛擬貫軸為中心環繞於該容置空間外,該框架具有一個第一側及一個第二側,該第一側與該第二側分別位於該底座的兩側,該抵靠部於該框架的第一側沿該虛擬貫軸軸向相反的兩端之間形成一個第一長度,該抵靠部於該框架的第二側沿該虛擬貫軸軸向相反的兩端之間形成一個第二長度,該第二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且沿該虛擬貫軸的橫向觀察時該抵靠部於該第二側沿該虛擬貫軸軸向的兩端皆位於該抵靠部於該第一側沿該虛擬貫軸軸向的兩端之間,當該框架以第一位置連接於該底座時,該框架的第一端對應該底座的頭端,該框架的第二端對應該底座的底端,該阻擋部阻擋於該容置空間靠近該框架第二端的一端,當該框架以第二位置連接於該底座時,該框架的第一端對應該底座的底端,該框架的第二端對應該底座的頭端,該阻擋部阻擋於該容置空間靠近該框架第一端的一端。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其中該底座設有兩個卡掣凸緣,該兩個卡掣凸緣分別設於該承接部靠近該頭端的一端及靠近該底端的一端,該框架於該第一端及該第二端分別設有一個卡掣凹緣,當該框架連接於該底座時,該兩個卡掣凹緣分別卡掣於該兩個卡掣凸緣。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其中該框架為一體成型結構。
TW103217653U 2014-10-03 2014-10-03 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 TWM493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7653U TWM493502U (zh) 2014-10-03 2014-10-03 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7653U TWM493502U (zh) 2014-10-03 2014-10-03 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3502U true TWM493502U (zh) 2015-01-11

Family

ID=52783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7653U TWM493502U (zh) 2014-10-03 2014-10-03 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35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0747B (zh) * 2022-06-13 2023-11-01 極點股份有限公司 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0747B (zh) * 2022-06-13 2023-11-01 極點股份有限公司 能夠轉換方向組裝之水壺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780626S1 (en) Two-wheeled self-balancing vehicle
USD836403S1 (en) Drink cooler lid
USD844806S1 (en) Sample tube rack
USD824882S1 (en) Gimbal with handle
USD825359S1 (en) Motion detector
USD814870S1 (en) Tumbler with handle
USD980451S1 (en) Sample storage tube
USD783384S1 (en) Housing for a digital deadbolt lock
USD825358S1 (en) Motion detector
USD812243S1 (en) Sample tube rack
USD779919S1 (en) Housing for a digital deadbolt lock
USD802949S1 (en) Bicycle seat
USD781130S1 (en) Housing for a digital deadbolt lock
USD857773S1 (en) Robot
USD862663S1 (en) Faucet handle
USD806392S1 (en) Writing utensil caddy
USD803594S1 (en) Bicycle seat
USD826752S1 (en) Gas detector
USD862661S1 (en) Faucet handle
USD836191S1 (en) Suction tool handle
USD883344S1 (en) Tilt housing of a downhole adjustable drilling inclination tool
USD795584S1 (en) Tool caddy
USD798775S1 (en) Motorcycle fairing
USD862662S1 (en) Faucet handle
USD824189S1 (en) Shower ca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