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5227U - 防潮封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防潮封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5227U
TWM485227U TW102222899U TW102222899U TWM485227U TW M485227 U TWM485227 U TW M485227U TW 102222899 U TW102222899 U TW 102222899U TW 102222899 U TW102222899 U TW 102222899U TW M485227 U TWM485227 U TW M48522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isture
sealing device
desiccant
proof
col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2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Ming Wu
Original Assignee
Fli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li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li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22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5227U/zh
Publication of TWM485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5227U/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Description

防潮封罐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封罐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防潮效果且無須啟開直接可從罐體外瞭解罐體內受潮程度之防潮封罐裝置。
按,習知專門用於放置醫療檢測試片或電子元件之小型封罐,為保持該檢測試片有效的檢測功能,或電子元件有效的電子傳輸功能,皆會在罐體內放置乾燥劑於其中,以便達到防潮之效果。但是,乾燥劑的防潮功能與其藥劑量及封罐的密閉程度有一定程度的關係,因而即便容置物件後封罐,擺置於不同的環境下受潮的程度即會隨著該環境有不一樣的防潮結果,更遑論在不同環境下啟開使用或啟閉的次數多寡,皆直接影響到罐體內受潮的情形,是以,罐體內的乾燥劑所發揮的防潮功能並非能夠以單純所標示的使用期限作為判斷依據。基於此,罐體內的受潮情況幾乎無法瞭解,一旦罐體內受潮嚴重令該檢測試片或電子元件變質,要取出使用時才發現,則為時已晚。因此如何得知罐體內受潮的情況,以便做適時處置確為一值得關注的課題。
本創作之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防潮封罐裝置,該封罐裝置提供無須啟開由罐體外即能夠瞭解罐體內受潮情形,藉以使得在不同環境下擺置或啟閉使用後,無須啟開皆能夠直接由罐體外觀察得知受潮情況,以便適時的處置如:移至乾燥的環境或儘早取出使用,以確保罐體內物件儘量能夠在最佳狀態下使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防潮封罐裝置係包括:具有單向開口的本體及將該本體封閉之封蓋,以及用於防潮之乾燥劑,其特徵在於: 該本體為透明或半透明,且該本體內設有受潮感知元件,藉該感知元件對於該本體內的環境進行感知並呈現出不同顏色,而能夠藉該透明或半透明之本體由外部直接觀察到內部該感知元件所呈現出顏色,以便隨時可以獲知該本體內部受潮情形,做出適當的處置。
依據上述之特徵,其中該感知元件包含一定比例與該乾燥劑混合之變色矽膠,藉以令該本體內受潮時透過該乾燥劑吸附水分,並藉該變色矽膠隨著吸水的程度不同,由未受潮時的藍色呈現淺藍色至粉紅色的變化,如是即可由該本體外觀察得知。
1,1’,1”‧‧‧防潮封罐裝置
2,2’,2”‧‧‧本體
3,3’,3”‧‧‧封蓋
4,4’,4”‧‧‧乾燥劑
5,5’‧‧‧黑色內套
6,6’,6”‧‧‧感知元件
20‧‧‧開口
21,21”‧‧‧底部
30‧‧‧塞體
第一圖為本創作防潮封罐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平面分解圖。
第二圖為第一圖的組合平面圖。
第三圖為第二圖啟開封蓋的平面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防潮封罐裝置之第二實施例啟開封蓋的平面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防潮封罐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組合剖示圖。
請參閱第一至第三圖,為本創作防潮封罐裝置1之第一實施例的平面分解及組合圖、啟開封蓋的平面圖,如圖所示,該防潮封罐裝置1係包括:一本體2、一封蓋3、一乾燥劑4及黑色內套5,以及一感知元件6,其中該本體2為透明或半透明,由高密度PE或PP塑膠材質製成,具有開口20及底部21。該封蓋3係與該本體2連接一體並具有一塞體30與該本體2之開口20呈緊配合,能夠於蓋合時令該開口20密閉。該乾燥劑4採用分子篩用於吸附水分。該黑色內套5容置於該本體2內,用於供容置醫療檢測試片,避免受紫外線照射影響其檢測功能。該感知元件6為與該乾燥劑4混合之變色矽膠,該變色矽膠未受潮時為藍色,且該乾燥劑4與該感知元件6(即變色矽膠)的比例可為3:1、4:1,較佳為5:1,兩者混合後係設置該本體2的底部21。如是,將醫療檢測試片或電子元件(未圖示)放置於該黑色內套5,一旦在不同環境下擺置或啟閉使用後,無須啟開 該封蓋3皆能夠直接由罐體外觀察該感知元件6(即變色矽膠)得知受潮情況,亦即,藉該變色矽膠隨著吸水的程度不同,由未受潮時的藍色呈現淺藍色至粉紅色的變化,以便適時的處置如:移至乾燥的環境或儘早取出使用,以確保罐體內物件儘量能夠在最佳狀態下使用。
續請參閱第四圖為本創作防潮封罐裝置之第二實施例啟開封蓋的平面圖,如圖所示,該防潮封罐裝置1’同樣包括:一本體2’、一封蓋3’、乾燥劑4’及黑色內套5’,以及一感知元件6’,惟,乾燥劑4’與感知元件6’(即變色矽膠)的混合係設在該封蓋3’上,而該封蓋3’亦為透明或半透明,如是,無須啟開該封蓋3’同樣可以從該封蓋3’的外面直接觀察該本體2’內受潮的情況。另,第五圖為本創作防潮封罐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組合剖示圖,此實施例為封蓋3”與該本體2”為分離式,乾燥劑4”與感知元件6”(即變色矽膠)混合後,係設在該本體2”之底部21”,如是,無須啟開該封蓋3”可以從該本體2”的外面直接觀察該本體2’內受潮的情況。
綜上所述,本創作防潮封罐裝置確能達到創作之目的,符合新型專利要件,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大凡依據本創作所為之各種修飾與變化,仍應包含於本專利申請範圍內。
1‧‧‧防潮封罐裝置
2‧‧‧本體
3‧‧‧封蓋
4‧‧‧乾燥劑
5‧‧‧黑色內套
6‧‧‧感知元件
20‧‧‧開口
21‧‧‧底部
30‧‧‧塞體

Claims (10)

  1. 一種防潮封罐裝置,係包括:一本體,為透明或半透明,具有單向開口及底部;一封蓋,係組裝於該本體之開口,具有一塞體與該本體之開口呈緊配合;及一乾燥劑,係設置該本體的底部用於防潮;以及一感知元件,為一定比例與該乾燥劑混合之變色矽膠;藉以令該本體內受潮時透過該乾燥劑吸附水分,並藉該變色矽膠隨著吸水的程度不同,由未受潮時的藍色呈現淺藍色至粉紅色的變化,如是即可由該透明或半透明之本體由外部直接觀察到內部所呈現出顏色,以便隨時可以獲知該本體內部受潮情形,做出適當的處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防潮封罐裝置,其中該乾燥劑採用分子篩,其與變色矽膠的較佳比例為5: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防潮封罐裝置,其中該感知元件設置於該本體之底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防潮封罐裝置,其中該本體及該封蓋為高密度PE或PP塑膠材質製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防潮封罐裝置,其中該本體內進一步設有黑色內套,用於容置醫療檢測試片,避免受紫外線照射影響其檢測功能。
  6. 一種防潮封罐裝置,係為高密度PE或PP塑膠材質製成,係包括:為透明或半透明單向開口的本體,具有底部;及與該本體連接一體並具有一塞體與該本體之開口呈緊配合的封蓋,以及用於防潮之乾燥劑設置於該本體的封蓋;以及以一定比例與該乾燥劑混合之變色矽膠,藉以令該本體內受潮時透過該乾燥劑吸附水分,並藉該變色矽膠隨著吸水的程度不同,由未受潮時的藍色呈現淺藍色至粉紅色的變化,如是即可由該透明或半透明之本體由外部直接觀察到內部所呈現出顏色,以便隨時可以獲知該本體內部受潮情形,做出適當的處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防潮封罐裝置,其中該乾燥劑採用分子篩,其與變色矽膠的較佳比例為5: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防潮封罐裝置,其中該變色矽膠設置於該本 體之底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防潮封罐裝置,其中該封蓋亦為透明或半透明,該變色矽膠則設置於該封蓋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防潮封罐裝置,其中該本體內進一步設有黑色內套,用於容置醫療檢測試片,避免受紫外線照射影響其檢測功能。
TW102222899U 2013-12-05 2013-12-05 防潮封罐裝置 TWM485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2899U TWM485227U (zh) 2013-12-05 2013-12-05 防潮封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2899U TWM485227U (zh) 2013-12-05 2013-12-05 防潮封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5227U true TWM485227U (zh) 2014-09-01

Family

ID=51943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2899U TWM485227U (zh) 2013-12-05 2013-12-05 防潮封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52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198B (zh) * 2018-05-04 2020-08-11 黃廖全 一種防潮單元之製造方法及其用於生化感測試片容器防潮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198B (zh) * 2018-05-04 2020-08-11 黃廖全 一種防潮單元之製造方法及其用於生化感測試片容器防潮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4122B (zh) 可檢視濕度狀態之乾燥容器
ES2530633T3 (es) Recipiente con tapa de bisagra que tiene un cierre hermético
MX2009007837A (es) Contenedor resellable para almacenar elementos de prueba sensibles a humedad.
ATE511478T1 (de) Verpackung mit einem verschlussbereich
ATE472488T1 (de) Mischspender
WO2017176042A1 (ko) 화장품 용기
TWM485227U (zh) 防潮封罐裝置
CN203938009U (zh) 防潮封罐装置
DE602006001867D1 (de) Sauerstoffaufnehmer und -niveauanzeiger
CN210213450U (zh) 一种新型防潮密封罐
WO2008102514A1 (ja) 複室バッグ
AR108635A1 (es) Contenedor con medio de cierre mejorado
JP2014534137A (ja) 中空で取外し可能な蓋を含む容器
WO2006027782A3 (en) Container
JP2006273341A (ja) 乾燥能力インジケーター機能付蓋
TWM631862U (zh) 防潮罐裝置
TWM631863U (zh) 防潮罐構造
RU2009107211A (ru) Система упаковки для тестирующих устройств
JP3156312U (ja) 乾燥袋
TW201408275A (zh) 骨灰罐結構
RU2019128689A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светочувствитель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207417377U (zh) 试条盒
TWI753750B (zh) 具吸濕功能的彈性伸縮罩
CN207595524U (zh) 一种小容量干燥试剂瓶
CN201069508Y (zh) 一种密封摄影器材防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