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4781U - 多功能傳輸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傳輸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4781U
TWM484781U TW103206419U TW103206419U TWM484781U TW M484781 U TWM484781 U TW M484781U TW 103206419 U TW103206419 U TW 103206419U TW 103206419 U TW103206419 U TW 103206419U TW M484781 U TWM484781 U TW M48478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nnecto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connec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6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en-Chun Chen
Chieh-Jen Cheng
Shen-Ching Wu
Chih-Chang Lu
Original Assignee
Chieh-Jen Ch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eh-Jen Cheng filed Critical Chieh-Jen Cheng
Priority to TW103206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4781U/zh
Publication of TWM484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4781U/zh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多功能傳輸裝置 【0001】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多功能傳輸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以開關切換運作模式之多功能傳輸裝置。
 
【0002】
 目前,隨著相關技術的蓬勃發展,幾乎每個人都擁有一件以上的智慧型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之類的。一般來說,出門時除了攜帶智慧型裝置的本體外,還會攜帶許多能智慧型裝置可使用的配件,例如智慧型裝置充電用的電源線,與其他電子裝置如電腦連線的轉接線以及作為備用記憶體的記憶裝置,如隨身碟等。
【0003】
 然而,隨著所擁有的智慧型裝置數量的增加或是想使用的功能增多,所需要攜帶的配件數量也可能越來越多,而造成攜帶所需要的空間增加。此外,當所攜帶的配件數量變多時,有時候在要使用該配件時或因為與其他配件或雜物混雜而造成一時找不到的情況,尤其是像隨身碟或記憶卡之類體積較小的配件,而造成使用上的麻煩。
 
【0004】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即是將多個配件之功能集中於單一裝置中,以使使用者藉由單一裝置即可使用多種用於智慧型裝置或其他電子裝置之功能。
【0005】
 根據本創作之目的,提出一種多功能傳輸裝置,其包含具有第一電源連接端之第一連接器、具有第二電源連接端之第二連接器、具有第三電源連接端並提供電子裝置儲存功能之多媒體儲存裝置以及以切換決定多功能傳輸裝置運作模式之切換開關。切換開關切換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如下:將第一電源連接端與第三電源連接端電性連接,但是不連接第二電源連接端之第一模式;將第二電源連接端與第三電源連接端電性連接,但是不連接第一電源連接端之第二模式;以及將第一電源連接端與第二電源連接端電性連接,但是不連接第三電源連接端之第三模式。
【0006】
 較佳地,多媒體儲存裝置可為隨身碟。
【0007】
 較佳地,第一連接器可為微型通用序列匯流排(以下稱為micro USB)連接器,而第二連接器可為通用序列匯流排(以下稱為USB)連接器。
【0008】
 較佳地,多功能傳輸裝置運作於第一模式時,切換開關可使第一連接器之辨識腳位(ID pin)與接地端電性連接,而多功能傳輸裝置運作於第二模式、第三模式時,切換開關可使第一連接器之辨識腳位與接地端不連接。
【0009】
 較佳地,切換開關可為機械式切換開關。
【0010】
 較佳地,切換開關可為電子式切換開關。
【0011】
 較佳地,切換開關之切換可根據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之連接狀態決定。
【0012】
 較佳地,多功能傳輸裝置可進一步包含可設置於切換開關上或電性連接於切換開關,而用於指示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或運作狀態之指示標記。
【0013】
 承上所述,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其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優點:
【0014】
 (1)此多功能傳輸裝置可藉由切換開關切換運作模式,藉此可使使用者輕易地切換而使用原先需要多個裝置或配件才能達到的效果,從而節省攜帶裝置或配件所需空間。
【0015】
 (2)此多功能傳輸裝置可藉由使兩個連接器與多媒體儲存裝置一體成形,藉此可使使用者在需要使用此多媒體儲存裝置之功能時能輕易地找到裝置位置。
【0016】
 (3)此多功能傳輸裝置可藉由使用兩個連接器之連接狀態來使切換開關決定運作模式,藉此可不需手動切換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
【0017】
 (4)此多功能傳輸裝置可藉由指示標記的指示,而使使用者掌握目前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或運作狀態。
 
【0047】
100‧‧‧傳輸線
200‧‧‧第一連接頭
201‧‧‧第一電源連接端
202‧‧‧辨識腳位
203‧‧‧接地端
300‧‧‧第二連接頭
301‧‧‧第二電源連接端
400‧‧‧切換開關
401、402、403、404、405、406、407、408‧‧‧切換開關接腳
410‧‧‧第一切換開關跳線
420‧‧‧第二切換開關跳線
430‧‧‧移動構件
500‧‧‧多媒體儲存裝置
501‧‧‧第三電源連接端
600‧‧‧指示標記
601‧‧‧紅色貼紙
602‧‧‧黃色貼紙
603‧‧‧綠色貼紙
604、605、606‧‧‧LED單元
 
【0018】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四實施例之第一運作模式之電路方塊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四實施例之第二運作模式之電路方塊圖。
第6圖係為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四實施例之第三運作模式之電路方塊圖。
第7圖係為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第8圖係為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六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0019】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專利範圍,合先敘明。
【0020】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實施例,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0021】
 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外觀示意圖。圖中,多功能傳輸裝置包含傳輸線100、具有第一電源連接端之第一連接器200、具有第二電源連接端之第二連接器300、具有第三電源連接端並提供電子裝置儲存功能之多媒體儲存裝置500以及以切換決定多功能傳輸裝置運作模式之切換開關400。其中多媒體儲存裝置500與切換開關400可如圖中所示位於第一連接器200所在之傳輸線100之第一端,但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外型並不限於此。
【0022】
 傳輸線100使多功能具有一般傳輸線外形而包含實現本創作之電性連接之導線於其中,而使使用者調整位置時能更有彈性,然而本創作並不限於此,傳輸線100仍可為其他具有傳輸功能之結構,例如可撓式印刷電路板等等。
【0023】
 其中切換開關400切換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如下:將第一電源連接端與第三電源連接端電性連接,但是不連接第二電源連接端之第一模式;將第二電源連接端與第三電源連接端電性連接,但是不連接第一電源連接端之第二模式;以及將第一電源連接端與第二電源連接端電性連接,但是不連接第三電源連接端之第三模式。換句話說,在一運作模式下,切換開關400將只使第一連接器200、第二切換器300與多媒體儲存裝置500中之任兩者電源端相連,以避免來自該運作模式下無作用之元件之干擾,也避免主控端系統發生複合裝置衝突。
【0024】
 具體來說,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實際上市以單一裝置來包含了下列三種裝置的功能:第一連接器200與多媒體儲存裝置500連接之第一裝置、第二連接器300與多媒體儲存裝置500連接之第二裝置以及第一連接器200與第二連接器300連接之第三裝置,而這些功能的切換則如上所述,是切換開關400改變各連接器與儲存裝置之電源接口連接方式而實現。第一連接器200可為任一型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序列匯流排)(例如:標準A型、標準B型、Mini-A、Mini-B、Mini-AB、Micro-USB-A、Micro-USB-B、Type C等等)、Apple® Lightning™、SATA等等之輸入輸出介面。第二連接器300可為任一型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序列匯流排)(例如:標準A型、標準B型、Mini-A、Mini-B、Mini-AB、Micro-USB-A、Micro-USB-B、Type C等等)、Apple® Lightning™、SATA等等之輸入輸出介面。多媒體儲存裝置500可為隨身碟、行動硬碟、附記憶卡之讀卡器等等。第一連接器200與第二連接器300可為不同之連接器,如此一來,多功能傳輸裝置之多媒體儲存裝置500即可如上所述之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透過第一連接器200與第二連接器300提供給具有不同接口之電子裝置使用,或者是多功能傳輸裝置可如上述第三模式所述,藉由第一連接器200與第二連接器300實現兩個電子裝置之間的傳輸功能。更進一步,多功能儲存裝置500中可儲存針對能連接於第一連接器200或第二連接器300之電子裝置之驅動程式,並於連接於新的電子裝置時安裝驅動程式,以使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能達到隨插即用之效果。
【0025】
 請參閱第2圖與第3圖,其係為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二及第三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0026】
 取決於產品設計或使用需要,多媒體儲存裝置500與切換開關400的位置可隨之調整。例如如第2圖中所示,多媒體儲存裝置500能位於第二連接器300所在之傳輸線100之第二端,而切換開關400能位於第一連接器200所在之傳輸線100之第一端。或者是如第3圖中所示,多媒體儲存裝置500能位於第二連接器300所在之傳輸線100之第二端,而切換開關400能位於傳輸線100之中間位置。
【0027】
 較佳地,多媒體儲存裝置可為隨身碟。
【0028】
 隨身碟為目前最為廣泛應用之多媒體儲存裝置之一,且可輕易的小型化,故適於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以提供不同電子裝置之額外儲存功能。
【0029】
 較佳地,第一連接器可為micro USB連接器,而第二連接器可為一般USB連接器。
【0030】
 由於micro USB與USB連接器是目前最為廣泛使用之連接器,尤其是配合智慧型裝置或個人電腦時,因此相當適合用於本創作之第一與第二連接器200與300以與其他電子裝置共同使用。更具體來說,目前許多智慧型手機之充電傳輸線實際上即為micro USB對USB傳輸線,而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三模式可完全實現此類充電傳輸線之功能,也可實現如連接智慧型手機與個人電腦間之資料傳輸功能。而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多媒體儲存裝置500之隨身碟也可藉由切換開關400與第一或第二連接器200或300運作於第一或第二模式中而應用於個人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上,此部份將會於下做更詳盡之說明。
【0031】
 請參閱第4圖到第6圖,其係為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四實施例之第一到第三運作模式之電路方塊圖。圖中第一連接器200為micro USB連接器,並具有為第一電源連接端201、辨識腳位202與接地端203。第二連接器300為USB連接器,並具有第二電源連接端301。多媒體儲存裝置500為隨身碟,並具有第三電源連接端501。切換開關400具有可移動於預定位置以切換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之第一切換開關跳線410與第二切換開關跳線420,以及相對應於第一切換開關跳線410與第二切換開關跳線420之預定位置之切換開關接腳401到408。多功能傳輸裝置運作於第一模式時,切換開關400可使第一連接器200之辨識腳位202與接地端203電性連接,而多功能傳輸裝置運作於第二模式、第三模式時,切換開關400可使第一連接器200之辨識腳位202與接地端203不連接。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連接器200、第二連接器300與多媒體儲存裝置500可再具有彼此電性連接之接地端(GND)與差動訊號腳位(D+、D-)。然而,為了簡化圖式且不模糊本創作之主旨,此類接地端(GND)與差動訊號腳位(D+、D-)未顯示於圖式中。
【0032】
 以下就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各操作模式做說明。
【0033】
 於第一模式中,多功能傳輸裝置實質上等同於具有micro USB連接器之隨身碟,此時隨身碟可應用於具有micro USB連接口以及USB On-The-Go(通常縮寫為USB OTG)功能之智慧型裝置而作為額外之資料儲存裝置。在電路上,第二切換開關跳線420連接切換開關接腳402與404,從而使第一連接器200之第一電源連接端201與多媒體儲存裝置500之第三電源連接端501電性連接,因而使第一連接器200與多媒體儲存裝置500可共同運作。此外,由於此處第一連接器200為micro USB連接器,故需決定第一連接器200運作於主控(Master)狀態或從屬(Slave)狀態。在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一模式中,第一連接器200運作為主控模式。因此,切換開關400之第一切換開關跳線410連接切換開關接腳401與403,從而使第一連接器200之辨識腳位202與第一連接器200之接地端203電性連接,而使得第一連接器200之辨識腳位202接地,於是可決定第一連接器200運作於主控狀態。當應用於具有USB OTG功能之裝置時,在此裝置內部有一個阻抗檢測(Impedance Detect)線路會去檢測阻抗(Impedance),當檢測到已接地的ID引腳時,就能得知默認的是主控狀態,而將USB OTG功能之裝置設定成主機端(Host),而隨身碟原本就為設備端(Device)。此外,於第一模式中,第二連接器300之第二電源連接端301未連接其他元件,故第二連接器300沒有作用。
【0034】
 在第二模式中,多功能傳輸裝置實質上等同於具有USB連接器之隨身碟,此時隨身碟可應用於具有USB連接口如個人電腦之電子裝置而作為額外之資料儲存裝置。在電路上,第二切換開關跳線420連接切換開關接腳406與408,從而使第二連接器300之第二電源連接端301與多媒體儲存裝置500之第三電源連接端501電性連接,因而使第二連接器300與多媒體儲存裝置500可共同運作。第一切換開關跳線410連接切換開關接腳405與407,而切換開關接腳405與407皆為空接腳,而無作用。此外,於第二模式中,第一連接器200之第一電源連接端201未連接其他元件,故第一連接器200不作用。
【0035】
 在第三模式中,多功能傳輸裝置實質上等同於具有USB連接器與micro USB連接器之傳輸裝置,此時多功能傳輸裝置可用為如個人電腦之電子裝置與如智慧型手機之智慧型裝置間傳輸資料或電力之裝置。在電路上,第二切換開關跳線420連接切換開關接腳404與406,從而使第一連接器200之第一電源連接端201與第二連接器300之第二電源連接端301電性連接,因而使第一連接器200與第二連接器300可共同運作。此外,第一切換開關跳線410連接切換開關接腳405與407,開關接腳405為空接腳故無作用,而第一連接器200之辨識腳位202連接之開關接腳403並未連接至任何電路(circuit),故第一連接器200之辨識腳位202懸空(floating),使得第一連接器200為從屬狀態於第三模式中。如應用於具有USB OTG功能之裝置時,在此裝置內部有一個阻抗檢測(Impedance Detect)線路會去檢測阻抗(Impedance),當檢測到已懸空(floating)的ID引腳時,就能得知默認的是從屬狀態,而將USB OTG功能之裝置設定成設備端(Device),而個人電腦之電子裝置原本就為主機端(Host)。此外,於第三模式中,多媒體儲存裝置500之第三電源連接端501未連接其他元件,故多媒體儲存裝置500沒有作用。
【0036】
 更進一步,切換開關可為機械式切換開關。
【0037】
 切換開關400可為機械式開關,也就是說,切換開關400可包含可移動的構件,而使用者能藉由移動該構件,來切換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優點為切換開關400可為簡單構造而不易損壞,也不需複雜的生產製程。
【0038】
 更進一步,切換開關可為電子式切換開關。
【0039】
 切換開關400可為電子式開關,其可利用電流或電壓訊號之變化來切換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舉例來說,切換開關400可包含具有邏輯電路之積體電路(IC),也就是俗稱的晶片,利用電晶體-電晶體邏輯電路(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的信號系統來做出相容控制的電子式開關。例如,TTL電信號(electrical signal)於+5V時,就等價於邏輯「1」,於0V時就等價於邏輯「0」,而邏輯「1」和邏輯「0」可以分別表示電路的接通和斷開。而使用邏輯電路之邏輯判斷切換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優點為能進一步小型化裝置,並可其他元件之電性連接狀態搭配來自動切換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詳見後述。
【0040】
 切換開關400可為電子式開關時,切換開關之切換可根據第一連接器200與第二連接器300之連接狀態決定。
【0041】
 具體來說,此處所指的第一連接器200與第二連接器300之連接狀態是指第一連接器200與第二連接器300是否插入具有相對應連接口之電子裝置。舉例來說,其連接狀態可用一組二位元之二進制的邏輯代數來控制,第一連接口200插入於電子裝置中時輸出第一位元為「1」,反之則輸出第一位元為「0」。第二連接口300插入於電子裝置中時輸出第二位元為「1」,反之則輸出第二位元為「0」。則邏輯電路可決定邏輯代數為「01」時多功能傳輸裝置運作於第一模式,邏輯代數為「10」時多功能傳輸裝置運作於第二模式,以及邏輯代數為「11」時多功能傳輸裝置運作於第三模式。於是,使用者不需以手動方式去操作切換開關400,而單純藉由拔插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一或第二連接器200或300就可決定多功能傳輸裝置之操作模式。在此情況下,切換開關400可包含於多功能傳輸裝置內部而不需露出於外。
【0042】
 較佳地,多功能傳輸裝置可進一步包含可設置於切換開關上或電性連接於切換開關400,而用於指示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或運作狀態之指示標記600。
【0043】
 請參閱第7圖與第8圖,其係為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第五與第六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其運作上與前述實施例相同,差別僅於第五與第六實施例中包含不同實施態樣之指示標記600,以下將分別敘明。
【0044】
 第7圖中,切換開關400可為具有移動構件430之機械式開關,而使用者可用外力移動切換開關400之移動構件430來決定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此時,使用者可能會忘記移動構件430的什麼位置對應什麼運作模式。因此,切換開關400旁可用不同方式之指示標記600標記移動構件430位置對應之運作模式。舉例來說,移動構件430之移動位置旁可貼上不同顏色的貼紙,如第7圖中所示。指示標記600可包含紅色貼紙601、黃色貼紙602與綠色貼紙603。當移動構件430移動到紅色貼紙601旁即代表運作於第一模式,移動構件430移動到黃色貼紙602旁即代表運作於第二模式,移動構件430移動到綠色貼紙603旁即代表運作於第三模式。藉此,使用者便能更容易掌握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然而,本創作之多功能傳輸裝置之指示標記600標記並不限於此,例如切換開關400外觀上的凹凸變化或是文字、符號標記皆可用為此處所述指示標記600。
【0045】
 另一方面,在第8圖中,切換開關400可為前述之電子式開關而未顯露於外。此時,指示標記600可包含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 以下稱LED)單元604、605及606,LED單元604、605及606電性連接於切換開關400,並設置於多功能傳輸裝置之外部而能為使用者所見。當LED單元604發亮即代表運作於第一模式,當LED單元605發亮即代表運作於第二模式,以及當LED單元606發亮即代表運作於第三模式。更進一步,LED單元604、605及606可各自包含紅光與綠光LED,而在切換開關400處可設定於各模式正常運作時之電流或電壓範圍,而在多功能傳輸裝置正常運作時,對應目前運作模式之LED單元發出綠光,而在多功能傳輸裝置非正常運作而使切換開關400中相對應於目前運作模式之電流或電壓偏離正常運作時之電流或電壓範圍時,對應目前運作模式之LED單元604、605或606發出紅光。
【0046】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200‧‧‧第一連接頭
201‧‧‧第一電源連接端
202‧‧‧辨識腳位
203‧‧‧接地端
300‧‧‧第二連接頭
301‧‧‧第二電源連接端
400‧‧‧切換開關
401、402、403、404、405、406、407、408‧‧‧切換開關接腳
410‧‧‧第一切換開關跳線
420‧‧‧第二切換開關跳線
500‧‧‧多媒體儲存裝置
501‧‧‧第三電源連接端

Claims (8)

  1. 【第1項】
     一種多功能傳輸裝置,其包含:
    一第一連接器,其具有一第一電源連接端;
    一第二連接器,其具有一第二電源連接端;
    一多媒體儲存裝置,其具有一第三電源連接端,並提供一電子裝置資料儲存功能;以及
    一切換開關,係切換以決定該多功能傳輸裝置運作於下列運作模式:
    將該第一電源連接端與該第三電源連接端電性連接,但是不連接該第二電源連接端之第一模式;
    將該第二電源連接端與該第三電源連接端電性連接,但是不連接該第一電源連接端之第二模式;
    將該第一電源連接端與該第二電源連接端電性連接,但是不連接該第三電源連接端之第三模式。
  2. 【第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功能傳輸裝置,其中該多媒體儲存裝置為一隨身碟。
  3. 【第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多功能傳輸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接器為一微型通用序列匯流排(micro USB)連接器,而該第二連接器為一通用序列匯流排(USB)連接器。
  4. 【第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多功能傳輸裝置,其中
    該多功能傳輸裝置運作於該第一模式時,該切換開關使該第一連接器之一辨識腳位(ID pin)與一接地端電性連接;以及
    該多功能傳輸裝置運作於該第二模式、第三模式時,該切換開關使該第一連接器之該辨識腳位與該接地端不連接。
  5. 【第5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多功能傳輸裝置,其中該切換開關為一機械式切換開關。
  6. 【第6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多功能傳輸裝置,其中該切換開關為一電子式切換開關。
  7. 【第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多功能傳輸裝置,其中該切換開關之該切換根據該第一連接器與該第二連接器之連接狀態決定。
  8. 【第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之任一項所述之多功能傳輸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指示標記,其設置於該切換開關上或電性連接於該切換開關,用於指示該多功能傳輸裝置之運作模式或運作狀態。
TW103206419U 2014-04-11 2014-04-11 多功能傳輸裝置 TWM484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6419U TWM484781U (zh) 2014-04-11 2014-04-11 多功能傳輸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6419U TWM484781U (zh) 2014-04-11 2014-04-11 多功能傳輸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4781U true TWM484781U (zh) 2014-08-21

Family

ID=51794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6419U TWM484781U (zh) 2014-04-11 2014-04-11 多功能傳輸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4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12327B2 (en) Audio/video connecto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750252B (zh) Usb/uart接口复用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电子设备
US7711870B2 (en) Interface detecting circuit and interface detecting method
CN107807892B (zh) 一种usb type-c转usb3.0的方法及转接头
TWI764195B (zh) 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偵測模組
GB255714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20110244728A1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and adaptor of the connector
TWI501085B (zh) 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偵測裝置
KR100851297B1 (ko) Usb 케이블 장치
US20120096286A1 (en) Charging management method,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host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202872142U (zh) 一种多功能usb数据线
CN102761421A (zh) 网络指示装置
CN103473208B (zh) 传输系统
CN102467212A (zh) 电脑电源
CN102394098A (zh) 具有otg读取功能的u盘
TWI278753B (en) USB/PS2 adaptor and its peripherals
TWM484781U (zh) 多功能傳輸裝置
TWI708438B (zh) 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轉換裝置
KR20150072248A (ko) Usb otg 메모리 장치
JP2014048880A (ja) 携帯式バッテリ装置
CN207834780U (zh) 智能型充电线
CN206224462U (zh) 基于px2芯片的usb otg功能切换电路
CN102074862A (zh) 电源适配器连接头
US20120280672A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universal serial bus port
US2012029395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personal system 2 (ps/2) 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