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3472U - 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3472U
TWM483472U TW103200465U TW103200465U TWM483472U TW M483472 U TWM483472 U TW M483472U TW 103200465 U TW103200465 U TW 103200465U TW 103200465 U TW103200465 U TW 103200465U TW M483472 U TWM483472 U TW M48347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ick
click unit
input interface
unit
aliqu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0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re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xi-ren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ren Chen filed Critical xi-ren Chen
Priority to TW103200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3472U/zh
Publication of TWM483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3472U/zh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
本創作係與顯示裝置有關;特別是指一種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具有便利性的高科技產品逐漸成為普羅大眾所依賴的產品,其中具有良好顯示效果的顯示裝置更是普遍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又為了便於使用者操作該電子產品,顯示裝置必須配置有輸入介面,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上,其輸入介面為非實體的虛擬按鍵所構成,而在一般的桌上型電腦等產品上,其輸入介面則為具有多數實體按鍵所構成的鍵盤。為便於明確輸入所需資訊,前述各個按鍵上會搭配符號,以作為使用者與電子產品之間的溝通橋梁,由是可知,輸入介面儼然已成為簡便生活中為操作電子產品而不可或缺的元素。
由於電子產品的發展日趨精緻化,間接壓縮了輸入介面可使用的空間,且按鍵是以矩形狀設計、製造,因此使得不論是虛擬按鍵或是實體按鍵,皆在兩兩相鄰按鍵之間保持相等距離,且該距離有縮小化趨勢,為此,易衍生使用者在點擊按鍵時,手指遮蔽擬輸入的符號,造成不便,甚者發生使用者手指誤觸相鄰按鍵,導致輸入錯誤而需重新再輸入的困擾。
有鑑於此,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可降低誤觸機率,提高輸入正確度。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可在不遮蔽符號的情形下進行輸入操作。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提供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包括複數個點擊單元,其特徵在於,每一點擊單元可被虛擬且相交於其中心之一水平線及一垂直線區分為四個等分,且其中至少一個等分設置有一符號;每一點擊單元包括有對應設置之一第一側邊與一第二側邊,其中一個點擊單元的該第一側邊與相鄰該點擊單元的該第二側邊之間的一部分距離係自上而下逐漸增加。
本創作再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包括複數個點擊單元;其特徵在於,每一點擊單元可被虛擬且相交於其中心之一水平線及一垂直線區分為四個等分,且其中至少一個等分設置有一符號;每一點擊單元之該四等分以逆時針排列依序為一第一等分、一第二等分、一第三等分、一第四等分,其中該第一等分與該第三等分的面積總和大於該第二等分與該第四等分的面積總和。
本創作之效果在於改變該點擊單元的外型,有效改善使用者按壓該點擊單元時誤觸的機會。
1‧‧‧輸入介面
10、10’‧‧‧點擊單元
11、11’‧‧‧第一等分
12、12’‧‧‧第二等分
13、13’‧‧‧第三等分
14、14’‧‧‧第四等分
15‧‧‧相交點
16‧‧‧第一側邊
16a‧‧‧第一直線段
16b‧‧‧第一弧線段
18‧‧‧第二側邊
18a‧‧‧第二直線段
18b‧‧‧第二弧線段
S1‧‧‧距離
S2‧‧‧距離
L‧‧‧水平線
V‧‧‧垂直線
A‧‧‧範圍
圖1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的示意圖,說明該輸入介面供慣用右手操作者使用。
圖2係圖1中所示構成輸入介面之點擊單元的放大平面圖。
圖3係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的 示意圖,說明該輸入介面供慣用左手操作者使用。
圖4係圖3中所示構成輸入介面之點擊單元的放大平面圖。
圖5係本創作又一較佳實施例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的示意圖,說明該輸入介面的左右半部供操作者以左右手輸入使用。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創作,茲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后。
請參考圖1及圖2所示,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1,該輸入介面1包含有複數個點擊單元10,每一點擊單元10上設置有一符號,所述符號包括但不限於英文字母、注音符號、部首、字根、圖案…等,在本實施例中是以英文字母為例。該輸入介面1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時,其點擊單元10為虛擬按鍵,只需手指輕觸即可完成輸入動作;該輸入介面1應用於如桌上型電腦使用的場合中,則其點擊單元10為實體按鍵,使用者必須手指下壓按鍵方能完成輸入動作。在本實施例中,該輸入介面1之各點擊單元10以虛擬按鍵為例,且分布於顯示裝置的螢幕上。
本實施例之每一點擊單元10有兩條虛擬線,分別為一水平線L以及一垂直線V,該水平線L及該垂直線V相交通過該點擊單元10的中心部位,且彼此呈垂直設置而將該點擊單元10區分為四個等分,分別為第一等分11、第二等分12、第三等分13與第四等分14依逆時針排列。更具體地說,該第一等分11位於左上角並與該第四等分14一同位於該水平線L對該點擊單元10所劃分的上半部,該第二等分12與該第三等分13則位於該水平線L對該點擊單元 10所劃分的下半部;若以該垂直線V對該點擊單元10劃分為左、右半部來看,則該第一等分11與該第二等分12位於該點擊單元10的左半部,該第三等份13與該第四等分14位於該點擊單元10的右半部。在該輸入介面1作為右手操作時,符號係設在左上角之該第一等分11上,使得使用者在可明辯該符號的情形下,有更多可接觸面積供手指點擊特定的點擊單元10以完成正確的輸入,如圖2所示即是,其中假想線所圈選範圍A即表示手指接觸點擊單元10的接觸面積,該接觸面積主要落在該點擊單元10的下半部之該第二等分12與該第三等分13之間,而不會遮掩該符號,故使用者可清楚辨識位於該點擊單元10上半部之該第一等分11的符號。
本實施例之每一點擊單元10的輪廓包含有對 應設置之一第一側邊16以及一第二側邊18,在該輸入介面1作為右手操作時其中該第一側邊16位於該點擊單元10的右側且具有一第一直線段16a以及一第一弧線段16b,該第二側邊18位於該點擊單元10的左側且具有一第二直線段18a以及一第二弧線段18b。其中,每一點擊單元10上半部的該第二直線段18a與該第一弧線段16b之間的距離,自上而下逐漸增加,每一點擊單元10下半部的該第一直線段16a與該第二弧線段18b之間的距離,則是自上而下逐漸遞減。
本實施例之該些點擊單元10彼此間的設置距 離,若與一般按鍵為相同距離S1時,則在前述結構關係下,使得兩兩相鄰點擊單元10之間的距離產生變化而可降低誤觸機率。亦即,其中一個點擊單元10下半部的第一直線段16a與相鄰另一個點擊單元10下半部的第二弧線段18b之間的距離因呈自上而下逐漸增加,使得該距離S1變化至距離S2,如此,該兩兩相鄰點擊單元10下半部之間多出的空間, 在手指接觸一個點擊單元10時,手指的接觸面積(即假想線所圈選範圍A)縱然涵蓋該空間,仍不至於誤觸相鄰另一個點擊單元10,俾提高輸入的正確度;其中位於左上角的該第一等分11與位於右下角的該第三等分13的面積總和大於位於右上角的該第四等分14與位於左下角的該第二等分12的面積總和。
以上所敘述之每一點擊單元10,其中該第一側 邊16兩端與該第二側邊18兩端相交,在該輸入介面1作為右手單手操作時,兩個相交點15分別位於圖2所示之該點擊單元10的左上角與右下角;反之,為配合左手單手操作使用,則該兩個相交點15以位於點擊單元的右上角與左下角為佳,如圖3與圖4所示之點擊單元10’即是,此時,該點擊單元10’之第一側邊與第二側邊位置即與上述實施例之點擊單元10的第一側邊與第二側邊位置相反;在此基礎下,該第一等分11’位於該點擊單元10’之右上角,其他三等分依逆時針排列;因此使得該第一等分11’與位於左下角的該第三等分13’的面積總和大於位於左上角的該第二等分12’與位於右下角的該第四等分14’的面積總和。
考慮使用者的操作習慣不同,除了上述態樣之 外,在圖5所示實施例中的輸入介面可作為左、右手同時操作,即輸入介面的左半部設置符號位於該第一等份11’位置的點擊單元10’,輸入介面的右半部則設置符號位於第一等份11位置的點擊單元10,藉以提供方便操作,且降低誤觸機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創作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0‧‧‧點擊單元
11‧‧‧第一等分
12‧‧‧第二等分
13‧‧‧第三等分
14‧‧‧第四等分
15‧‧‧相交角
16‧‧‧第一側邊
16a‧‧‧第一直線段
16b‧‧‧第一弧線段
18‧‧‧第二側邊
18a‧‧‧第二直線段
18b‧‧‧第二弧線段
S1‧‧‧距離
S2‧‧‧距離
L‧‧‧水平線
V‧‧‧垂直線
A‧‧‧範圍

Claims (9)

  1. 一種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包括複數個點擊單元;其特徵在於:每一點擊單元可被虛擬且相交於其中心之一水平線及一垂直線區分為四個等分,且其中至少一個等分設置有一符號;每一點擊單元包括有對應設置之一第一側邊與一第二側邊,其中一個點擊單元的該第一側邊與相鄰該點擊單元的該第二側邊之間的一部分距離係自上而下逐漸增加。
  2. 如請求項1所述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其中每一點擊單元為該水平線區分成上、下半部,該符號位於該上半部的兩個等分之一者;每一點擊單元的第一側邊在其下半部包括有一第一直線段,每一點擊單元的第二側邊在其下半部包括有一第二弧線段,其中一個點擊單元之該第一直線段與相鄰另一個點擊單元之該第二弧線段之間的距離自上而下逐漸增加。
  3. 如請求項2所述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其中每一點擊單元的第一側邊在其上半部包括有一第一弧線段,每一點擊單元的第二側邊在其上半部包括有一第二直線段,其中一個點擊單元之該第一弧線段與相鄰另一個點擊單元之該第二直線段之間的距離自上而下逐漸減縮。
  4. 一種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包括複數個點擊單元;其特徵在於: 每一點擊單元可被虛擬且相交於其中心之一水平線及一垂直線區分為四個等分,且其中至少一個等分設置有一符號;每一點擊單元之該四等分以逆時針排列依序為一第一等分、一第二等分、一第三等分、一第四等分,其中該第一等分與該第三等分的面積總和大於該第二等分與該第四等分的面積總和。
  5. 如請求項4所述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其中每一點擊單元為該水平線區分成上、下半部,該符號位於該上半部的兩個等分之一者;每一點擊單元的第一側邊在其下半部包括有一第一直線段,每一點擊單元的第二側邊在其下半部包括有一第二弧線段,其中一個點擊單元之該第一直線段與相鄰另一個點擊單元之該第二弧線段之間的距離自上而下逐漸增加。
  6. 如請求項5所述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其中該第一側邊形成於該點擊單元的右側,該第二側邊形成於該點擊單元的左側;該第一等分位於該點擊單元的左上角。
  7. 如請求項6所述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其中該第二等分位於該點擊單元的左下角,該第三等分位於該點擊單元的右下角,且該第二等分面積小於該第三等分面積。
  8. 如請求項5所述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其中該第一側邊形成於該點擊單元的左側,該第二側邊形成於該點擊單元的右側;該第一等分位於該點擊單元的右上角。
  9. 如請求項8所述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其中該第三等分位於該點擊單元的左下角,該第四等分位於該點擊單元的右下角,且該第三等分面積大於該第四等分面積。
TW103200465U 2014-01-09 2014-01-09 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 TWM483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0465U TWM483472U (zh) 2014-01-09 2014-01-09 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0465U TWM483472U (zh) 2014-01-09 2014-01-09 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3472U true TWM483472U (zh) 2014-08-01

Family

ID=51793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0465U TWM483472U (zh) 2014-01-09 2014-01-09 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3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0424B2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virtual keyboard with haptic/tactile feedback
KR20120128690A (ko) 터치 키보드의 동적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29164B (zh) 一种多点触摸设备及信息显示方法及应用处理装置
US9268485B2 (en) Lattice keyboards with related devices
US9864516B2 (en) Universal keyboard
JP2015022745A (ja) 触覚入力デバイスを介して受けた入力の決定
US20150002401A1 (en) Alternative glove-based key entry for mobile devices
CN103927114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60259545A1 (en) Touch-control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keys of a virtual keyboard
TWI615747B (zh) 虛擬鍵盤顯示系統及方法
US10025391B2 (en) Ergonomic keyboard
US20150035760A1 (e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fining function thereof
WO2016112813A1 (zh) 一种实现多个位置动态被动确定按键之方法
TWM483472U (zh) 顯示裝置的輸入介面
CN203178978U (zh) 笔记本电脑
US2013024984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put device layout
TW201342128A (zh) 觸控鍵盤
TW201349046A (zh) 觸控感應輸入系統
US20190073117A1 (en) Virtual keyboard key selections based on continuous slide gestures
TWI450129B (zh) 配備有觸控式漢字輸入系統的電子裝置
Kuno et al. Meyboard: A QWERTY-Based Soft Keyboard for Touch-Typing on Tablets
KR20110063294A (ko) 가상 키보드의 키버튼 구분장치
KR20180075029A (ko) 한글의 모음과 자음 사용빈도에 따른 전자통신기기의 문자입력방식
WO2020172879A1 (zh) 识别手掌误触的方法、装置、芯片、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325732A (zh) 盲打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