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5114U - 手持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5114U
TWM475114U TW102218362U TW102218362U TWM475114U TW M475114 U TWM475114 U TW M475114U TW 102218362 U TW102218362 U TW 102218362U TW 102218362 U TW102218362 U TW 102218362U TW M475114 U TWM475114 U TW M47511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n
electronic device
handheld electronic
connection interfac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8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ng-Yuan Li
Kuo-Chou Huang
Chia-Hsin Hung
Original Assignee
Merr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r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rr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18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5114U/zh
Publication of TWM475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5114U/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Description

手持式電子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手持式電子裝置,尤其是有關於可消除耳機插拔之爆破聲(POP聲)的手持式電子裝置。
通話麥克風之耳機的工作電源一般係來自於手持式電子裝置的麥克風偏壓,而此麥克風偏壓即為直流偏壓。
然而,當通話麥克風之耳機自手持式電子裝置進行插拔動作時,手持式電子裝置的麥克風偏壓會經由電性迴路而將其電流供應至耳機的揚聲器中,因而造成使用者聽到爆破聲。
本創作提供一種手持式電子裝置,其包括一連接介面,此連接介面係可供耳機之連接介面插拔,其中手持式電子裝置之連接介面與耳機之連接介面皆具有複數個接腳,其一個接腳接收麥克風偏壓,而另一個接腳則透過阻抗單元電性連接至參考電位,當耳機之連接介面插設至手持式電子裝置之連接介面時,其中麥克風偏壓、手持式電子裝置之連接介面的每個接腳、耳機之連接介面的每個接腳以及阻抗單元皆以串聯方式電性連接至參考電位。
本創作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連接介面主要係在當耳機之連接介面插設至手持式電子裝置之連接介面時,其中麥克風偏壓、手持式電子裝置之連接介面的每個接腳、耳機之連接介面的每個接腳以及阻抗單元皆以串聯方式電性連接至參考電位。如此一來,本創作之手持式電子裝置便會使麥克風偏壓的功率可以消耗在上述阻抗單元,進而能夠消除耳機插拔所產生的爆破聲。
100‧‧‧手持式電子裝置
110、210‧‧‧連接介面
112、114、116、118、212、214、216、218‧‧‧接腳
120‧‧‧放大模組
122、124‧‧‧放大模組的輸出端
126‧‧‧放大模組的輸入端
130‧‧‧開關模組
140‧‧‧控制模組
200‧‧‧耳機
220‧‧‧通話麥克風
Rm、Rs‧‧‧阻抗單元
MIC_BIAS‧‧‧麥克風偏壓
VSS‧‧‧參考電位
SPO1、SPO2‧‧‧揚聲器訊號
SW1、SW2、SW3‧‧‧開關
CS1、CS2‧‧‧控制訊號
SPK_R‧‧‧揚聲器的右聲道阻抗
SPK_L‧‧‧揚聲器的左聲道阻抗
圖1為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內部主要電路以及具有通話麥克風之耳機的內部主要電路。
圖1為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內部主要電路以及具有通話麥克風之耳機的內部主要電路。在圖1中,標示100即表示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而標示200則表示所述之耳機。如圖1所示,此手持式電子裝置100包括有連接介面110、放大模組120、開關模組130與控制模組140。連接介面110具有四個接腳(分別為標號112、114、116與118所示),其中接腳112透過阻抗單元Rm以接收麥克風偏壓MIC_BIAS,而接腳114則透過阻抗單元Rs電性連接至參考電位VSS,此參考電位即為接地電位,另外阻抗單元Rm與阻抗單元Rs即為電阻,此阻抗單元Rs的阻抗值係大於阻抗單元Rm的阻抗值。放大模組120具有二個輸出端(分別為標號122與124所示)與輸入端126,其中輸出端122與輸出端124分別輸出揚聲 器訊號SPO1與揚聲器訊號SPO2。開關模組130具有第一接腳群組、第二接腳群組與第三接腳群組,而這三個接腳群組皆具有一開關。其中,第一接腳群組中的開關SW1電性連接於連接介面110的接腳114與參考電位VSS之間,第二接腳群組中的開關SW3電性連接於連接介面110的接腳116與放大模組120的輸出端122之間,第三接腳群組中的開關SW2電性連接於連接介面110的接腳118與放大模組120的輸出端124之間。控制模組140電性連接至放大模組120的輸入端126與開關模組130以分別輸出控制訊號CS1與控制訊號CS2。其中,放大模組120依據上述控制訊號CS1而決定自輸出端122輸出揚聲器訊號SPO1,以及決定自輸出端124輸出揚聲器訊號SPO2,而開關模組130則依據控制訊號CS2而決定將上述三個接腳群組中的所有開關SW1、SW2與SW3保持開路狀態,其中控制模組140於聲音未撥放時便控制開關模組130中之三個接腳群組的所有開關SW1、SW2與SW3保持開路狀態。所述之開關SW1、SW2與SW3的開關狀態皆受控制模組140輸出的控制訊號CS2同一時間控制。在此實施例中,開關模組130還依據控制訊號CS2而決定將上述三個接腳群組中的所有開關SW1、SW2與SW3保持短路狀態,其中控制模組140於聲音撥放時控制開關模組130中之三個接腳群組的所有開關SW1、SW2與SW3保持短路狀態。
另外,如圖1所示,耳機200包括有連接介面210、通話麥克風220、揚聲器的右聲道阻抗SPK_R與揚聲器的左聲道阻抗SPK_L。連接介面210具有四個接腳(分別為標號212、214、216與218所示)。其中,接腳212透過通話麥克風220電性連接至接腳214,以接收上述麥克風偏壓MIC_BIAS。接腳216 透過揚聲器的右聲道阻抗SPK_R電性連接至接腳214,以傳輸上述揚聲器訊號SPO1。接腳218透過揚聲器的左聲道阻抗SPK_L電性連接至接腳214,以傳輸上述揚聲器訊號SPO2。
詳細來說,當聲音未撥放且耳機200進行插拔時,開關模組130便依據控制模組140輸出的控制訊號CS2將開關模組130中之三個接腳群組的所有開關SW1、SW2與SW3保持開路狀態。此時,放大模組120亦會依據控制模組140輸出的控制訊號CS1將其輸出端122與輸出端124不輸出揚聲器訊號SPO1與揚聲器訊號SPO2。
假若,麥克風偏壓MIC_BIAS的電壓值為3伏特,阻抗單元Rm的阻抗值設定為2k歐姆,揚聲器的左右聲道阻抗SPK_R與SPK_L的阻抗值為32歐姆,阻抗單元Rs的阻抗值設定為100k歐姆。當耳機200進行插拔時,耳機200中之連接介面210的接腳216對應到手持式電子裝置100中之連接介面110的接腳112,而接腳218對應到手持式電子裝置100中之連接介面110的接腳114,麥克風偏壓MIC_BIAS的電流迴路即通過阻抗單元Rm、右聲道阻抗SPK_R、左聲道阻抗SPK_L與阻抗單元Rs,亦即麥克風偏壓MIC_BIAS的電壓值=I×Rm+I×SPK_R+I×SPK_L+I×Rs,藉由此運算式即可計算出麥克風偏壓MIC_BIAS的電流迴路I為3V÷(100k+2k)=29.41μA(因阻抗單元Rm與Rs的阻抗值為102k歐姆遠大於揚聲器的左右聲道阻抗的阻抗值為32歐姆,所以計算電流迴路的電流值可將揚聲器的左右聲道阻抗予以忽略)。此時,揚聲器的左右聲道阻抗所產生的電壓降即為29.41μA×32歐姆=0.941mV,此揚聲器的左右聲道阻抗所產生的電壓降於整體電流迴路中幾乎可以忽略,亦不足以使手機揚聲器的左右聲道於耳機200進行插拔 時產生爆破聲。如此一來,當聲音未撥放時,控制模組140控制了開關模組130中之三個接腳群組的所有開關SW1、SW2與SW3保持開路狀態,這將使得麥克風偏壓的功率可以消耗在阻抗單元Rm上,進而能夠消除耳機插拔所產生的爆破聲。
另外,當聲音撥放且耳機200進行插拔時,開關模組130便依據控制模組140輸出的控制訊號CS2而將開關模組130中之三個接腳群組中的所有開關SW1、SW2與SW3保持短路狀態。此時,放大模組120亦會依據控制模組140輸出的控制訊號CS1將其輸出端122與輸出端124分別輸出揚聲器訊號SPO1與揚聲器訊號SPO2,並透過開關SW3與開關SW2,將其揚聲器訊號SPO1與揚聲器訊號SPO2傳送至耳機200的揚聲器中。由於係在有聲音(例如音樂聲)撥放的情況下,當耳機200進行插拔時,音樂聲會夾雜著耳機200插拔所產生的爆破聲,因此使用者幾乎是聽不到耳機200插拔所產生的爆破聲。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連接介面主要係在當耳機之連接介面插設至手持式電子裝置之連接介面時,其中麥克風偏壓、手持式電子裝置之連接介面的每個接腳、耳機之連接介面的每個接腳以及阻抗單元皆以串聯方式電性連接至參考電位。如此一來,本創作之手持式電子裝置便會使麥克風偏壓的功率可以消耗在上述阻抗單元,進而能夠消除耳機插拔所產生的爆破聲。
100‧‧‧手持式電子裝置
110、210‧‧‧連接介面
112、114、116、118、212、214、216、218‧‧‧接腳
120‧‧‧放大模組
122、124‧‧‧放大模組的輸出端
126‧‧‧放大模組的輸入端
130‧‧‧開關模組
140‧‧‧控制模組
200‧‧‧耳機
220‧‧‧通話麥克風
Rm、Rs‧‧‧阻抗單元
MIC_BIAS‧‧‧麥克風偏壓
VSS‧‧‧參考電位
SPO1、SPO2‧‧‧揚聲器訊號
SW1、SW2、SW3‧‧‧開關
CS1、CS2‧‧‧控制訊號
SPK_R‧‧‧揚聲器的右聲道阻抗
SPK_L‧‧‧揚聲器的左聲道阻抗

Claims (8)

  1. 一種手持式電子裝置,其包括一連接介面,該連接介面係可供一耳機之一連接介面插拔,其中該手持式電子裝置之該連接介面與該耳機之該連接介面皆具有複數個接腳,該些接腳其一接收一麥克風偏壓,而該些接腳另一則透過一阻抗單元電性連接至一參考電位,當該耳機之該連接介面插設至該手持式電子裝置之該連接介面時,其中該麥克風偏壓、該手持式電子裝置之該連接介面的該些接腳、該耳機之該連接介面的該些接腳以及該阻抗單元皆以一串聯方式電性連接至該參考電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其中該連接介面之該些接腳分別為一第一接腳、一第二接腳、一第三接腳與一第四接腳,其中該第一接腳係透過一第一阻抗單元以接收該麥克風偏壓,該第二接腳則係透過一第二阻抗單元電性連接至該參考電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更包括:一放大模組,具有一第一輸出端、一第二輸出端與一輸入端,其中該第一輸出端與該第二輸出端分別輸出一第一揚聲器訊號與一第二揚聲器訊號;一開關模組,具有一第一接腳群組、一第二接腳群組與一第三接腳群組,其中該第一接腳群組電性連接於該第二接腳與該參考電位之間,該第二接腳群組電性連接於該第三接 腳與該第一輸出端之間,該第三接腳群組電性連接於該第四接腳與該第二輸出端之間;以及一控制模組,電性連接至該放大模組之該輸入端與該開關模組以分別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與一第二控制訊號,其中該放大模組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自該第一輸出端輸出該第一揚聲器訊號,以及決定自該第二輸出端輸出該第二揚聲器訊號,而該開關模組則依據該第二控制訊號而決定將該第一接腳群組、該第二接腳群組與該第三接腳群組保持開路狀態,其中,該控制模組於聲音未撥放時便控制該開關模組中的該第一接腳群組、該第二接腳群組與該第三接腳群組保持開路狀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其中該開關模組還依據該第二控制訊號而決定將該第一接腳群組、該第二接腳群組與該第三接腳群組保持短路狀態,該控制模組於聲音撥放時控制該開關模組中的該第一接腳群組、該第二接腳群組與該第三接腳群組保持短路狀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其中該開關模組包括:一第一開關,電性連接於該第二接腳與該參考電位之間;一第二開關,電性連接於該第三接腳與該第一輸出端之間;以及一第三開關,電性連接於該第四接腳與該第二輸出端之間, 其中,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與該第三開關的開關狀態皆受該控制模組輸出的該第二控制訊號同一時間控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阻抗單元與該第二阻抗單元皆為一電阻。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阻抗單元的阻抗值大於該第一阻抗單元的阻抗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參考電位為一接地電位。
TW102218362U 2013-10-01 2013-10-01 手持式電子裝置 TWM475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8362U TWM475114U (zh) 2013-10-01 2013-10-01 手持式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8362U TWM475114U (zh) 2013-10-01 2013-10-01 手持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5114U true TWM475114U (zh) 2014-03-21

Family

ID=50823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8362U TWM475114U (zh) 2013-10-01 2013-10-01 手持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5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05315B1 (ko) 검출 회로
CN113038342B (zh) 音频播放电路和终端
US9237401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djustable bias impedances and adjustable bias voltages for accessories
US9661434B2 (en) Microphone biasing circuitry and method thereof
US9099967B2 (en) Increasing ground noise rejection in audio systems
CN101217225B (zh) 一种音频信号转接装置
TWI539830B (zh) 電子設備及其音頻輸出控制方法
US20100104119A1 (en) Audio output device
CN202889569U (zh) 耳机插头万用自动转换开关
KR20080013120A (ko) 원격 제어 기능을 가지는 헤드셋
TW201019123A (en) Signal transmission path selecting circuit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ying the circuit
US8666098B2 (en) Single earphone for stereo and monaural audio devices
JP2017529734A (ja) 移動端末
CN203632848U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TW201424411A (zh) 整合耳機與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TWM475114U (zh) 手持式電子裝置
US10812074B2 (en) Control of switches in a variable impedance element
WO2018228111A1 (zh) 耳机、终端以及系统
GB2513629A (en) Interconnecting Electronic Host Devices and Accessories
JP6049359B2 (ja) スピーカー付きアンプおよびオーディオ装置
GB2487088A (en) Peripheral devices for use with cellular telephones
JP2011223313A (ja) 変換アダプタ、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US20160044399A1 (en) Earbud cord adaptor for shared listening
JP7134472B2 (ja) スピーカー付きアンプ
TW201004390A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