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8585U - 可透光的固定元件 - Google Patents

可透光的固定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8585U
TWM468585U TW102208277U TW102208277U TWM468585U TW M468585 U TWM468585 U TW M468585U TW 102208277 U TW102208277 U TW 102208277U TW 102208277 U TW102208277 U TW 102208277U TW M468585 U TWM468585 U TW M46858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ermeable
cap
light
fix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8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ing-Jui Wang
Original Assignee
Ting-Jui W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ng-Jui Wang filed Critical Ting-Jui Wang
Priority to TW102208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8585U/zh
Publication of TWM468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8585U/zh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可透光的固定元件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特別關於一種可藉由光源的照射而具有導光、發光、閃爍、裝飾及指示固定深度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
習知固定元件主要係用以將一物件固定於另一物件,然而,若在照明不良的場所時,習知固定元件並不易被察覺其位置而不利於維修;另外,習知固定元件固定於物件上時外型較為生硬以致固定後的成品外型較為單調;再者,若習知固定元件需固定至特定深度時,習知固定元件則需利用量具輔助量測,在固定物件時較為不便。
因此,如何創作出一種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以使其可藉由光源的照射而具有導光、發光、閃爍、裝飾及指示固定深度的功效,將是本創作所欲積極揭露之處。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憾,創作人有感其未臻於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憑其從事該項產業多年之累積經驗,進而研發出一種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以期達到可藉由光源的照射而具有導光、發光、閃爍、裝飾及指示固定深度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第一態樣係提供一種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包含:一固定本體,其具有一固定部,該固定部位於該固定本體外,該 固定部為螺紋、勾扣體或卡扣體;一容置通道,其貫穿該固定本體;以及一可透光體,其設置於該容置通道內。
本創作第二態樣係提供一種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包含:一固定頭部;一固定本體,其連接於該固定頭部,該固定本體具有一固定部,該固定部位於該固定本體外,該固定部為螺紋、勾扣體或卡扣體;一容置通道,其貫穿該固定頭部及該固定本體;以及一可透光體,其設置於該容置通道內。
本創作第三態樣係提供一種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包含:一固定頭部;一固定本體,其連接於該固定頭部,該固定本體具有一固定部,該固定部位於該固定本體外,該固定部為螺紋、勾扣體或卡扣體;一容置通道,其貫穿該固定頭部及該固定本體;一可透光體,其設置於該容置通道內;以及一套筒,其活動連接於該固定本體。
上述第一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該可透光體突出於該固定本體外。
上述第二態樣或第三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該可透光體突出於該固定頭部外、該固定本體外或其組合。
上述第一態樣、第二態樣或第三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該可透光體係埋入射出、壓入、扣接、卡合或熱融於該容置通道內。
上述第一態樣、第二態樣或第三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該容置通道設置有至少一第一組接部或該可透光體具有至少一第二組接部,該第一組接部及該第二組接部為凸體或凹槽。
上述第一態樣、第二態樣或第三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該可透光體具有外螺紋,該容置通道設置有內螺紋,該外螺紋與該內螺紋相互 鎖合。
上述第一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更包含一帽蓋,該固定本體連接於該帽蓋,該容置通道貫通該帽蓋。
上述第二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更包含一帽蓋,該固定頭部連接於該帽蓋,該容置通道貫通該帽蓋。
上述第三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更包含一帽蓋,該固定頭部連接於該帽蓋,該容置通道貫通該帽蓋,該套筒活動連接於該固定本體或該帽蓋。
上述第一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更包含一套筒,其活動連接於該固定本體或該帽蓋。
上述第三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更包含一彈性元件,其一端抵頂該固定頭部,另一端抵頂該套筒。
上述第三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更包含一彈性元件,其一端抵頂該固定頭部或該帽蓋,另一端抵頂該套筒。
上述第一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更包含一彈性元件,其一端抵頂該帽蓋,另一端抵頂該套筒。
上述第一態樣、第二態樣或第三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該固定本體的材質為金屬。
上述第一態樣、第二態樣或第三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該可透光體的材質為光纖、纖維、塑膠、玻璃、石英、壓克力、橡膠或矽膠。
上述第一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該固定本體具有一第一操控部。
上述第二態樣或第三態樣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中,該固定頭部具有一第二操控部。
藉此,本創作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可藉由光源的照射而具有導光、發光、閃爍、裝飾及指示固定深度的功效。
1‧‧‧固定本體
11‧‧‧容置通道
111‧‧‧第一組接部
112‧‧‧內螺紋
12‧‧‧固定部
13‧‧‧第一操控部
2‧‧‧固定頭部
21‧‧‧第二操控部
3‧‧‧可透光體
31‧‧‧第二組接部
32‧‧‧外螺紋
4‧‧‧帽蓋
5‧‧‧套筒
7‧‧‧彈性元件
8‧‧‧光源
9‧‧‧物件
第1a圖至第1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2a圖至第2c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3a圖至第3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4a圖至第4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突出之示意圖。
第5a圖至第5c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突出之示意圖。
第6a圖至第6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突出之示意圖。
第7a圖至第7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與容置通道組接之示意圖。
第8a圖至第8c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與容置通道組接之示意圖。
第9a圖至第9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與容置通道組接之示意圖。
第10a圖至第10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與容置通道鎖合之示意圖。
第11a圖至第11c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與容置通道鎖合之示意圖。
第12a圖至第12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與容置通道鎖合之示意圖。
第13a圖至第13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設置帽蓋之示意圖。
第14a圖至第14c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設置帽蓋之示意圖。
第15a圖至第15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設置帽蓋之示意圖。
第16a圖至第16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設置帽蓋及套筒之示意圖。
第17a圖至第17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設置彈性元件之示意圖。
第18a圖至第18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設置帽蓋及彈性元件之示意圖。
第19a圖至第19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設置帽蓋、套筒及彈性元件之示意圖。
第20圖係為本創作具體實施例應用之示意圖。
第21a圖至第21c圖係為本創作具體實施例設置操控部之示意圖。
第22圖係為本創作具體實施例操控部之示意圖。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第1a圖至第1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包含一固定本體1、一容置通道11及一可透光體3。其中,該固定本體1具有一固定部12,該固定部12位於該固定本體1外,該固定部12可為螺紋(第1a圖)、勾扣體(第1b圖)或卡扣體(第1c圖),該勾扣體及該卡扣體可具有彈性,第1b圖中的二勾扣體之間具有切槽, 其亦適用於第1c圖中的二卡扣體之間,第1c圖中的二卡扣體之間未具有切槽,其亦適用於第1b圖中的二勾扣體之間,該容置通道11貫穿該固定本體1,該可透光體3設置於該容置通道11內。該固定本體1可為柱體,例如圓柱體或方柱體,該固定部12可設置於整個固定本體1外,或可設置於部分的固定本體1外,例如設置於該固定本體1的上部、中部、下部或其任意組合,該可透光體3可設置於整個容置通道11內,或可設置於部分的容置通道11內,例如設置於該容置通道11的上部、中部、下部或其任意組合。使用者使用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時可抓取其上端,以操控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其餘部分固定物件。
第2a圖至第2c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包含一固定頭部2、一固定本體1、一容置通道11及一可透光體3。其中,該固定本體1連接於該固定頭部2且可為一體成型,該固定本體1具有一固定部12,該固定部12位於該固定本體1外,該固定部12可為螺紋(第2a圖)、勾扣體(第2b圖)或卡扣體(第2c圖),該容置通道11貫穿該固定頭部2及該固定本體1,該可透光體3設置於該容置通道11內。該固定頭部2的截面積可大於該固定本體1的截面積以使使用者可省力操控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該固定本體1可為柱體,例如圓柱體或方柱體,該固定部12可設置於整個固定本體1外,或可設置於部分的固定本體1外,例如設置於該固定本體1的上部、中部、下部或其任意組合,該可透光體3可設置於整個容置通道11內,或可設置於部分的容置通道11內,例如設置於該容置通道11的上部、中部、下部或其任意組合。使用者使用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時可抓取該固定頭部2,以操控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其餘部分 固定物件。
第3a圖至第3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包含一固定頭部2、一固定本體1、一容置通道11、一可透光體3及一套筒5。其中,該固定本體1連接於該固定頭部2且可一體成型,該固定本體1具有一固定部12,該固定部12位於該固定本體1外,該固定部12可為螺紋(第3a圖)、勾扣體(第3b圖)或卡扣體(第3c圖),該容置通道11貫穿該固定頭部2及該固定本體1,該可透光體3設置於該容置通道11內,該套筒5活動連接於該固定本體1。該固定頭部2的截面積可大於該固定本體1的截面積以使使用者可省力操控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該固定本體1可為柱體,例如圓柱體或方柱體,該固定部12可設置於整個固定本體1外,或可設置於部分的固定本體1外,例如設置於該固定本體1的上部、中部、下部或其任意組合,該可透光體3可設置於整個容置通道11內,或可設置於部分的容置通道11內,例如設置於該容置通道11的上部、中部、下部或其任意組合,該套筒5的上緣可向內突出並直接活動抵靠於該固定部12上,或該套筒5可藉由一止擋環(圖未示)先活動抵靠於該固定部12上,之後該套筒5的上緣可向內突出再間接活動抵靠於該固定部12上。使用者使用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時可抓取該固定頭部2,以操控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其餘部分固定物件。
如上所述,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可藉由該可透光體3將光源(圖未示)所產生的光由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下端導引至上端進而發光,另外,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亦可隨該光源的閃爍而閃爍,因此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可具有導光、發光、閃爍及裝飾的功效,再者,本創 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固定至特定深度時,其下端可接觸並開啟該光源以使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上端發光,因此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可具有指示固定深度的功效。
第4a圖至第4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突出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一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可透光體3係可突出於該固定本體1的上端外,其可使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向四周發光增加能見度,另外,該可透光體3亦可突出於該固定本體1的下端外,其可使該可透光體3以較大的面積接近光源(圖未示)而具有較佳的吸光能力,再者,該可透光體3突出於該固定本體1的下端外可使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利用該可透光體3接觸該光源並開啟該光源。
第5a圖至第5c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突出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二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可透光體3係可突出於該固定頭部2的上端外,或該固定本體1的下端外,或其組合,其功效同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
第6a圖至第6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突出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三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可透光體3係可突出於該固定頭部2的上端外,或該固定本體1的下端外,或其組合,其功效同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
上述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可透光體3係可藉由埋入射出、壓入、扣接、卡合或熱融的方式設置於該容置通道11內。
第7a圖至第7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與容置通道組接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一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容置 通道11設置有至少一第一組接部111或該可透光體3具有至少一第二組接部31,該第一組接部111及該第二組接部31為凸體或凹槽。當該可透光體3以埋入射出或熱融的方式設置於該容置通道11內時,該可透光體3可形成對應該容置通道11的凸體或凹槽,其使該可透光體3可穩固卡合於該容置通道11內;另外,當該可透光體3以壓入的方式設置於該容置通道11內時,該可透光體3的凸體可使該可透光體3緊實地塞入該容置通道11內,進而使該可透光體3可穩固固定於該容置通道11內。
第8a圖至第8c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與容置通道組接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二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容置通道11設置有至少一第一組接部111或該可透光體3具有至少一第二組接部31,該第一組接部111及該第二組接部31為凸體或凹槽,其功能及功效如同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
第9a圖至第9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與容置通道組接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三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容置通道11設置有至少一第一組接部111或該可透光體3具有至少一第二組接部31,該第一組接部111及該第二組接部31為凸體或凹槽,其功能及功效如同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
第10a圖至第10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與容置通道鎖合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一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可透光體3可具有外螺紋32,容置通道11可設置有內螺紋112,該外螺紋32與該內螺紋112相互鎖合,以使該可透光體3可方便組設於該容置通道11內及穩固固定於該容置通道11內。
第11a圖至第11c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與容置通道鎖合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二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可透光體3可具有外螺紋32,容置通道11可設置有內螺紋112,該外螺紋32與該內螺紋112相互鎖合,以使該可透光體3可方便組設於該容置通道11內及穩固固定於該容置通道11內。
第12a圖至第12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可透光體與容置通道鎖合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三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可透光體3可具有外螺紋32,容置通道11可設置有內螺紋112,該外螺紋32與該內螺紋112相互鎖合,以使該可透光體3可方便組設於該容置通道11內及穩固固定於該容置通道11內。
第13a圖至第13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設置帽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一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更可包含一帽蓋4,該固定本體1連接於該帽蓋4且可一體成型,該容置通道11貫通該帽蓋4,該帽蓋4可用於連接、覆蓋或保護其他物件,另外,使用者亦可藉由該帽蓋4操控該固定本體1。
第14a圖至第14c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設置帽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二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更可包含一帽蓋4,該固定頭部2連接於該帽蓋4且可一體成型,該容置通道11貫通該帽蓋4,該帽蓋4可用於連接、覆蓋或保護其他物件,另外,使用者亦可藉由該帽蓋4操控該固定本體1。
第15a圖至第15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設置帽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三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更可包含一帽蓋4,該 固定頭部2連接於該帽蓋4且可一體成型,該容置通道11貫通該帽蓋4,該套筒5活動連接於該固定本體1或該帽蓋4,該帽蓋4可用於連接、覆蓋或保護其他物件,另外,使用者亦可藉由該帽蓋4操控該固定本體1。
第16a圖至第16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設置帽蓋及套筒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一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第13圖中,更可包含一套筒5,其活動連接於該固定本體1或該帽蓋4。當該套筒5活動連接於該帽蓋4時,該帽蓋4的下緣可向內突出,該套筒5的上緣可向外突出,之後該套筒5的上緣便可活動抵靠於該帽蓋4的下緣。該套筒5係可使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先利用該套筒5的組接結構設置於一物件,之後再利用該固定本體1固定另一物件。
第17a圖至第17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設置彈性元件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三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更可包含一彈性元件7,其一端抵頂該固定頭部2,另一端抵頂該套筒5,該彈性元件7可在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不使用時撐起該固定本體1。
第18a圖至第18c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設置帽蓋及彈性元件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三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第15圖中,更可包含一彈性元件7,其一端抵頂該固定頭部2或該帽蓋4,另一端抵頂該套筒5,該彈性元件7可在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不使用時撐起該固定本體1。
第19a圖至第19c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設置帽蓋、套筒及彈性元件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一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第16圖中,更可包含一彈性元件7,其一端抵頂該帽蓋4,另一端抵頂該套筒5, 該彈性元件7可在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不使用時撐起該固定本體1。
第20圖係為本創作具體實施例應用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固定二物件9、9後,可將光源8所產生的光由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下端導引至上端進而發光,該光源8可為LED、燈泡或日光燈;另外,如第20圖右邊第一個例示所示,該光源8亦可藉由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下端接觸後發光;再者,如第20圖右邊第二個例示所示,該光源8亦可藉由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下端突出的可透光體3接觸後發光。
上述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固定本體1的材質可為金屬以提高該固定本體1的強度,另外,為使上述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可透光體3可透光,該可透光體3的材質可為光纖、纖維、塑膠、玻璃、石英、壓克力、橡膠或矽膠。
第21a圖及第22圖係為本創作具體實施例設置操控部及操控部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一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固定本體1的上端可具有一第一操控部13,由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上端觀之,該第一操控部13為凹槽且形狀可為一字形、十字形、六角形、梅花形...等,以便使用者可藉由對應形狀的工具操控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
第21b圖、第21c圖及第22圖係為本創作具體實施例設置操控部及操控部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上述第二具體實施例及第三具體實施例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固定頭部2的上端可具有一第二操控部21,由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的上端觀之,該第二操控部21為凹槽且形狀可為一字形、十字形、六角形、梅花形...等,以便使用者可藉由對應形狀的工具操控本創作的可透光的固定元件。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固定本體
11‧‧‧容置通道
12‧‧‧固定部
3‧‧‧可透光體

Claims (19)

  1. 一種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包含:一固定本體,其具有一固定部,該固定部位於該固定本體外,該固定部為螺紋、勾扣體或卡扣體;一容置通道,其貫穿該固定本體;以及一可透光體,其設置於該容置通道內。
  2. 一種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包含:一固定頭部;一固定本體,其連接於該固定頭部,該固定本體具有一固定部,該固定部位於該固定本體外,該固定部為螺紋、勾扣體或卡扣體;一容置通道,其貫穿該固定頭部及該固定本體;以及一可透光體,其設置於該容置通道內。
  3. 一種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包含:一固定頭部;一固定本體,其連接於該固定頭部,該固定本體具有一固定部,該固定部位於該固定本體外,該固定部為螺紋、勾扣體或卡扣體;一容置通道,其貫穿該固定頭部及該固定本體;一可透光體,其設置於該容置通道內;以及一套筒,其活動連接於該固定本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中該可透光體突出於該固定本體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中該可透光體 突出於該固定頭部外、該固定本體外或其組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中該可透光體係埋入射出、壓入、扣接、卡合或熱融於該容置通道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中該容置通道設置有至少一第一組接部或該可透光體具有至少一第二組接部,該第一組接部及該第二組接部為凸體或凹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中該可透光體具有外螺紋,該容置通道設置有內螺紋,該外螺紋與該內螺紋相互鎖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更包含一帽蓋,該固定本體連接於該帽蓋,該容置通道貫通該帽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更包含一帽蓋,該固定頭部連接於該帽蓋,該容置通道貫通該帽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更包含一帽蓋,該固定頭部連接於該帽蓋,該容置通道貫通該帽蓋,該套筒活動連接於該固定本體或該帽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更包含一套筒,其活動連接於該固定本體或該帽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更包含一彈性元件,其一端抵頂該固定頭部,另一端抵頂該套筒。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更包含一彈性元件,其一端抵頂該固定頭部或該帽蓋,另一端抵頂該套筒。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更包含一彈性元件,其一端抵頂該帽蓋,另一端抵頂該套筒。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中該固定本體的材質為金屬。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中該可透光體的材質為光纖、纖維、塑膠、玻璃、石英、壓克力、橡膠或矽膠。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中該固定本體具有一第一操控部。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可透光的固定元件,其中該固定頭部具有一第二操控部。
TW102208277U 2013-05-03 2013-05-03 可透光的固定元件 TWM468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8277U TWM468585U (zh) 2013-05-03 2013-05-03 可透光的固定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8277U TWM468585U (zh) 2013-05-03 2013-05-03 可透光的固定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8585U true TWM468585U (zh) 2013-12-21

Family

ID=50156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8277U TWM468585U (zh) 2013-05-03 2013-05-03 可透光的固定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68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74657U (zh) 車燈導光結構
TWI493133B (zh) Translucent fixed element
CN105487162B (zh) 用于车辆显示器应用的柔性的光导向件
TWM468585U (zh) 可透光的固定元件
KR101837981B1 (ko) 조명기능이 부가된 거울
TWM375842U (en) Lamp with bottle cap configuration
TWM428324U (en) Halo-type LED lamp
TWM473446U (zh) 可導光的固定元件
CN203362713U (zh) 可透光的固定组件
CN104154075B (zh) 可透光的固定组件
US20180266661A1 (en) Light-permeable fixing component
KR101843106B1 (ko) 조명기능을 갖는 스트링 풀러
JP2009046976A (ja) 手摺の照明装置
US1050466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ipulation switch equipped with it
KR101063313B1 (ko) 엘이디 조명장치
KR20100108743A (ko) 엘이디 조명등
EP1637905A4 (en) OPTICAL REFLECTOR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CN204573638U (zh) 具有增光效果的led灯管
CN108895328A (zh) 一种保护视力的led阅读灯具
KR200461961Y1 (ko) 조명등기구
TWI526285B (zh) High light guide head and light fastening tool
CN208750510U (zh) 双色光幕及包含其的照明灯具
KR200347770Y1 (ko) 인등의 led램프 조명유도 캡(cap)
ATE438537T1 (de) Linse für eine leuchte
KR200475226Y1 (ko) 바타입 조명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