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6493U - 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6493U
TWM456493U TW102200472U TW102200472U TWM456493U TW M456493 U TWM456493 U TW M456493U TW 102200472 U TW102200472 U TW 102200472U TW 102200472 U TW102200472 U TW 102200472U TW M456493 U TWM456493 U TW M45649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ongue
conductive
elastic piece
dete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0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an-Shan Chen
Xiu-Ding He
Hua Hsu
Original Assignee
Kinpo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Kinpo Elec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po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Kinpo Elect Inc filed Critical Kinpo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M456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6493U/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斷電檢測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電子產品越來越受人們生活所倚賴。然而,在量產各式電子產品之前,皆需要經過大量的精密檢測,以確保其效能。再者,從電子產品的生產到消費者使用,涉及多階段的檢測環節。但是,在現有檢測技術中,仍需使待測電子產品於各階段檢測時維持通電,而針對需多站檢測的量產過程,維持待測電子產品的通電增加了耗電,且可能縮短待測電子產品的儲能元件之使用壽命。
本創作提供一種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在上述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中,利用斷電舌片具有多個第一破孔的設計,並利用斷電舌片能沿第一方向滑動,以切換對應於第一導電彈片的第一破孔,使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可具有多個段位的導通檢測狀態或斷電檢測狀態。
本創作提出一種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包括一斷電舌片、一絕緣片、一第一導電件以及一第二導電件。斷電舌片具有多個第一破孔,所述多個第一破孔沿第一方向排列。絕緣片具有第二破孔,而儲能元件夾置於斷電舌片與絕緣片之間。第一導電件設置在斷電舌片的上方,且第一導電件具有第一導電彈片。第一導電彈片能經由對應的所述多個第一破孔之一抵靠於儲能元件的第一電極。第二導 電件設置在絕緣片的下方,且第二導電件具有第二導電彈片,而第二導電彈片經由所述第二破孔抵靠於儲能元件的第二電極。斷電舌片能沿第一方向滑動,以切換對應於第一導電彈片的所述多個第一破孔之一。
本創作的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透過第一導電彈片能經由對應的第一破孔抵靠於儲能元件的第一電極,以及第二導電彈片經由第二破孔抵靠於儲能元件的第二電極。藉此,使用者可經由抽拉以滑動斷電舌片,以通過斷電舌片斷開儲能元件與第一導電彈片的接觸,並通過斷電舌片上的第一破孔使儲能元件與第一導電彈片的接觸,從而實現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的斷電與導通檢測狀態。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為了充分瞭解本創作,於下文將例舉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且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
請同時參照圖1,圖1是繪示依據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於使用狀態下之立體爆炸示意圖。如圖1所示,一種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包括斷電舌片100、絕緣片200、第一導電件300以及第二導電件400,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係用以設置儲能元件2。具體而言,斷電舌片100具有多個沿第一方向d排列第一破孔111,絕緣片200具有第二破孔201,而儲能元件2夾置於斷電舌片100與絕緣片200之間。第一導電件300設置在斷電舌片100的上方,且第二導電件400設置在絕緣片200的下方。
再者,第一導電件300具有第一導電彈片310,而第 二導電件400具有第二導電彈片410。第一導電彈片310能經由對應的所述複數個第一破孔111之一抵靠於儲能元件2的第一電極21,而第二導電彈片410經由第二破孔201抵靠於儲能元件2的第二電極22。值得注意的是,斷電舌片100能沿第一方向d滑動,以切換對應於第一導電彈片310的所述多個第一破孔111之一。另外,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還包括基板500,基板500用以設置第二導電件400、絕緣片200、斷電舌片100與第一導電件300。
詳細而言,如圖1所示,儲能元件2可為單電池,例如鋰離子電池(Lithium-Ion)、鎳鎘電池(Ni-Cd)、鎳氫電池(Ni-MH),或是由多個電池組成的電池組(battery pack)。於本實施例中,儲能元件2例如為鈕扣電池(button cell battery),且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電極21以及第二電極22。儲能元件2的種類是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據實際需求而定,本創作之實施例並不限制。
斷電舌片100為大致長條狀的絕緣片體,例如為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片體。斷電舌片100具有兩相對且平行設置的側邊S1,且斷電舌片100具有第一端100a以及第二端100b,第一端100a為長條狀斷電舌片100的短邊端,而第二端100b相對於第一端100a。斷電舌片100與第一導電件300大置平行設置,具體而言,斷電舌片100下表面與第一電極21上表面大致平行,斷電舌片100上表面與第一導電件300下表面大致平行。斷電舌片100的寬度(即兩側邊S1的最大間距)與儲能元件2的外徑大致相等,而斷電舌片100的長度(即兩側邊S1的最大長度)大於第一導電件300、儲能元件2、絕緣片200與第二導電件400的長度,也就是說,斷電舌片100之第一端100a的至少局部可不被第一導電件300與儲能元 件2覆蓋而裸露。
斷電舌片100具有多個第一破孔111,且所述多個第一破孔111沿第一方向d排列。於本實施例中,多個第一破孔111的形狀皆為圓形,多個第一破孔111設置於斷電舌片100的第二端100b。第一方向d大致平行於斷電舌片100的延伸方向,也就是說,第一方向d大致平行於斷電舌片100的兩側邊S1。具體而言,多個第一破孔111皆位於斷電舌片100之中心軸(圖未繪示),意即,第一破孔111的中心至兩側邊S1的垂直距離皆大致相等。多個第一破孔111的形狀與尺寸皆能配合第一導電彈片310,使第一導電彈片310的至少局部能穿過第一破孔111。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破孔111的形狀、尺寸、數量或設置位置是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據實際需求而設計,故本創作之實施例並不限制。
於本實施例中,斷電舌片100還可包括多個側邊缺口121、抽拉部130以及滑動部140。多個側邊缺口121分別位於斷電舌片100的兩側邊S1,側邊缺口121的位置對應於所述多個第一破孔111的位置。於本實施例中,側邊缺口121的形狀皆為大致三角形,而每個側邊缺口121具有內凹的尖角。分別位於兩側邊S1的側邊缺口121兩兩相對應,且兩對應的側邊缺口121之尖角的連線(圖未繪示)大致互相平行。斷電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動時,側邊缺口121可用以作為對位標識,以指示斷電舌片100與第一導電件300或儲能元件2的相對位置。
抽拉部130位於斷電舌片100的第一端100a。於本實施例中,抽拉部130為斷電舌片100第一端100a的延伸。值得一提的是,如上所述,由於斷電舌片100的長度大於第一導電件 300、儲能元件2、絕緣片200與第二導電件400的長度,因此抽拉部130能不被第一導電件300與儲能元件2覆蓋而裸露,且突出於基板500側緣S2。
滑動部140位於斷電舌片100的第二端100b。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第一破孔111可位於滑動部140上。於本實施例中,滑動部140為斷電舌片100第二端100b的延伸,滑動部140的形狀為大致長條形狀,且具有兩相對且平行設置的側邊。滑動部140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於斷電舌片100的延伸方向,且滑動部140大致位於斷電舌片100的所述中心軸上。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斷電舌片100以及斷電舌片100的多個第一破孔111與多個側邊缺口121可由絕緣平板經一次或多次沖壓(stamping)而形成。此外,於其他實施例中,斷電舌片100的抽拉部130以及滑動部140可以是由多個構件結合而成,且皆可為絕緣平板。舉例來說,在製造斷電舌片100以前,抽拉部130以及滑動部140可皆為彼此分離的獨立構件,而在製造斷電舌片100的過程中,可將抽拉部130以及滑動部140與斷電舌片100的主體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斷電舌片100,其中上述結合的手段可以是膠黏。
如圖1所示,絕緣片200為大致方形的片體,絕緣片200的尺寸與形狀是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據實際需求而設計,例如依據儲能元件2或第二導電件400的尺寸與形狀而設計,使絕緣片200能大致覆蓋儲能元件2或第二導電件400。絕緣片200具有第二破孔201,第二破孔201位於絕緣片200的中心位置。此外,儲能元件2夾置於斷電舌片100與絕緣片200之間。
第一導電件300設置在斷電舌片100的上方,第一導電件300具有第一導電彈片310,而第一導電彈片310能經由對應的所述多個第一破孔111之一抵靠於儲能元件2的第一電極21。如圖1所示,第一導電件300為大致圓形的金屬片體,第一導電件300的尺寸與形狀大致對應於儲能元件2的尺寸與形狀。第一導電件300的中心位置具有第一開口301,第一開口301的尺寸略大於第一破孔111的尺寸。
第一導電彈片310為大致三角形狀的金屬片體,且第一導電彈片310設置於第一開口301內。也就是說,第一導電彈片310為第一開口301周圍的金屬片體朝第一開口301內部延伸而形成,且第一導電彈片310呈向下傾斜。值得一提的是,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彈片310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於第一方向d。詳細而言,第一導電彈片310具有連接端以及第一抵靠端311,第一導電彈片310經由所述連接端設置於開口周圍,而第一抵靠端311相對於所述連接端。
再者,第一導電件300還可包括限位穿孔302,其中斷電舌片100的滑動部140可穿設於限位穿孔302。限位穿孔302的寬度及形狀對應於滑動部140的寬度及形狀,使滑動部140可穿設於限位穿孔302,並且在斷電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動時,滑動部140能經由限位穿孔302滑動,且使滑動部140僅能於第一方向d上發生位移。藉此,在使用者透過抽拉部130將斷電舌片100於第一導電件300與儲能元件2之間抽拉,使斷電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動時,限位穿孔302與滑動部140可確保多個第一破孔111 僅能大致於第一方向d上發生位移。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電件300還可包括兩個夾置部320,夾置部320夾置於斷電舌片100的兩側邊S1。兩個夾置部320使得斷電舌片100、儲能元件2的第一電極21第二電極22及絕緣片200能定位在基板500上而不會產生移位或晃動的情形。夾置部320並可卡固於基板500上的固定孔501,使第二導電件400、絕緣片200、儲能元件2、斷電舌片100以及第一導電件300設置於基板500上時,透過夾置部320的高度使第一導電件300與基板500上表面維持一間距,以使第一導電件300與第二導電件400能緊密地夾持斷電舌片100、儲能元件2及絕緣片200。另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電件300還可包括第一導電部330,第一導電部330設置於夾置部320的外側。第一導電部330電性連接於第一導電彈片310,以提供電性連接至外部元件(圖未繪示)。
第二導電件400設置在絕緣片200的下方,第二導電件400具有第二導電彈片410,而第二導電彈片410經由第二破孔201抵靠該儲能元件2的第二電極22。如圖1所示,第二導電件400為金屬片體,第二導電件400具有第二開口401,第二開口401的尺寸略大於第一破孔111的尺寸。第二導電彈片410為大致三角形狀的金屬片體,且第二導電彈片410設置於第二開口401內。也就是說,第二導電彈片410為第二開口401周圍的金屬片體朝第二開口401內部延伸而形成,且第二導電彈片410向上傾斜。
值得一提的是,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導電彈片410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於第一方向d。第二導電彈片410具有連接端以及第二抵靠端411,第二導電彈片410經由所述 連接端設置於開口周圍,第二抵靠端411相對於所述連接端。另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導電件400還可包括第二導電部420,第二導電部420為金屬片體的延伸,第二導電部420設置於第二導電件400一端且電性連接於第二導電彈片410,以提供電性連接至外部元件(圖未繪示)。
於本實施例中,絕緣片200還可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定位孔202,第二導電件400還可具有至少一個第二定位孔402,而基板500還可具有至少一個定位柱510。第一定位孔202、第二定位孔402以及定位柱510的位置、尺寸相對應,使第二導電件400與絕緣片200依序疊置於基板500上時,定位柱510能穿過第一定位孔202與第二定位孔402,以固定第二導電件400與絕緣片200於基板500上。
藉此,在斷電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動的狀態下,第二導電件400、絕緣片200與第一導電件300皆能穩固設置於基板500的固定位置。也就是說,第一導電彈片310與第二導電彈片410皆能穩固設置於固定位置,使第一導電彈片310與儲能元件2的相對位置不會產生移位。因此,當側邊缺口121位於對位基準時,意即側邊缺口121對準於基板500側緣S2時,可確保第一導電彈片310能對應於第一破孔111的位置而穿過第一破孔11,以經由第一破孔111抵靠於第一電極21。另外,可確保第二導電彈片410能對應於第二破孔201的位置,以經由第二破孔201抵靠於第二電極22。
接著,請參考圖2至圖4,圖2是繪示圖1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於導通檢測狀態下之俯視示意圖,圖3是繪示依據圖1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於斷電檢測狀態下之 俯視示意圖,而圖4是繪示依據圖1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於另一段位之導通檢測狀態下之俯視示意圖。如圖2至圖4所示,斷電舌片100能沿第一方向d滑動,以切換對應於第一導電彈片310的所述多個第一破孔111之一。
請參考圖2,如圖2所示,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在導通的檢測狀態下,透過第一導電彈片310施予第一抵靠端311的復位彈力,使得第一抵靠端311能外張並穿過第一破孔111,經由第一破孔111抵靠於第一電極21。接著,可將斷電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動並使多個側邊缺口121之一對準於基板500的側緣S2,此時,即完成儲能元件2與外部的導通。
另外,請參考圖3,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在斷電的檢測狀態下,藉由斷電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動,使所述第一破孔111遠離於第一抵靠端311的位置時,可將第一抵靠端311往上撐開以分離於儲能元件2的第一電極21。透過第一抵靠端311的尾端呈向上翹起的設計,使斷電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動時,斷電舌片100能輕易滑入第一導電彈片310下方。因此,第一導電彈片310能被略為向上撐開,此時,斷電舌片100的隔離部(即斷電舌片100之兩兩第一破孔111間的片體)可夾置於第一導電彈片310以及第一電極21之間,以電性絕緣第一導電件300與第一電極21,使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呈斷電檢測狀態。
接著,如圖4所示,使用者可繼續抽拉滑動部140,使斷電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繼續滑動。此時,斷電舌片100的所述隔離部可遠離於第一抵靠端311的位置,而第一導電彈片310能外張並穿過第一破孔111,經由第一破孔111抵靠於第一電極21。接著,將斷電舌片100沿第一方向d滑動並使多個側邊缺口121之一對準於基板500的側緣S2,此時,即再次完成儲能元 件2與外部的導通。
當然,在設計上,第一導電件300的第一導電彈片310及第二導電件400的第二導電彈片410的數量也可各為一個或二個以上,使斷電舌片100在沿第一方向d滑動時,確保第一導電件300能透過第一導電彈片310接觸於第一電極21,而第二導電件400透過第二導電彈片410接觸於第二電極22,以確保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的導通或斷電檢測狀態。
綜上所述,根據本創作實施例,上述的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透過第一導電彈片310能經由對應的第一破孔111抵靠於儲能元件2的第一電極21,以及第二導電彈片410經由第二破孔201抵靠於儲能元件2的第二電極22,可達成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與儲能元件2之導通。藉此,使用者可經由抽拉以滑動斷電舌片100,以通過斷電舌片100斷開儲能元件2與第一導電彈片310的接觸,或通過斷電舌片100上的第一破孔111使儲能元件2與第一導電彈片310的接觸,從而實現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的斷電與導通檢測狀態。
再者,上述的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利用斷電舌片100具有多個第一破孔111的設計,並利用斷電舌片100能沿第一方向d滑動,以切換對應於第一導電彈片310的第一破孔111,使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可具有多個段位的導通檢測狀態或斷電檢測狀態。另外,上述的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可利用斷電舌片100的多個側邊缺口121,指示第一破孔111與第一導電彈片310的相對位置,以於使用者經由抽拉以滑動斷電舌片100時,可提醒使用者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1目前的導通檢測狀態或斷電檢測狀態,以實 現第一破孔111與第一導電彈片310的對應,確保每一個段位之導通檢測狀態的導通。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實施例,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的專利保護範圍。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的精神與範圍內,所作的更動及潤飾的等效替換,仍在本創作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1‧‧‧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
2‧‧‧儲能元件
21‧‧‧第一電極
22‧‧‧第二電極
100‧‧‧斷電舌片
100a‧‧‧斷電舌片第一端
100b‧‧‧斷電舌片第二端
111‧‧‧第一破孔
121‧‧‧側邊缺口
310‧‧‧第一導電彈片
311‧‧‧第一抵靠端
320‧‧‧夾置部
330‧‧‧第一導電部
400‧‧‧第二導電件
401‧‧‧第二開口
402‧‧‧第二定位孔
410‧‧‧第二導電彈片
411‧‧‧第二抵靠端
130‧‧‧抽拉部
140‧‧‧滑動部
200‧‧‧絕緣片
201‧‧‧第二破孔
202‧‧‧第一定位孔
300‧‧‧第一導電件
301‧‧‧第一開口
302‧‧‧限位穿孔
420‧‧‧第二導電部
500‧‧‧基板
501‧‧‧固定孔
510‧‧‧定位柱
d‧‧‧第一方向
S1‧‧‧斷電舌片的兩側邊
S2‧‧‧基板的側緣
圖1是繪示依據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於使用狀態下之立體爆炸示意圖。
圖2是繪示依據圖1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於導通檢測狀態下之俯視示意圖。
圖3是繪示依據圖1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於斷電檢測狀態下之俯視示意圖。
圖4是繪示依據圖1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於另一段位之導通檢測狀態下之俯視示意圖。
1‧‧‧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
2‧‧‧儲能元件
21‧‧‧第一電極
22‧‧‧第二電極
100‧‧‧斷電舌片
100a‧‧‧斷電舌片第一端
100b‧‧‧斷電舌片第二端
111‧‧‧第一破孔
121‧‧‧側邊缺口
130‧‧‧抽拉部
140‧‧‧滑動部
200‧‧‧絕緣片
201‧‧‧第二破孔
202‧‧‧第一定位孔
300‧‧‧第一導電件
301‧‧‧第一開口
302‧‧‧限位穿孔
310‧‧‧第一導電彈片
311‧‧‧抵靠端
320‧‧‧夾置部
330‧‧‧第一導電部
400‧‧‧第二導電件
401‧‧‧第二開口
402‧‧‧第二定位孔
410‧‧‧第二導電彈片
411‧‧‧抵靠端
420‧‧‧第二導電部
500‧‧‧基板
501‧‧‧固定孔
510‧‧‧定位柱
d‧‧‧第一方向
S1‧‧‧斷電舌片的兩側邊
S2‧‧‧基板的側緣

Claims (10)

  1. 一種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用以設置一儲能元件,包括:一斷電舌片,具有多個第一破孔,該些第一破孔沿一第一方向排列;一絕緣片,具有一第二破孔,其中該儲能元件夾置於該斷電舌片與該絕緣片之間;一第一導電件,設置在該斷電舌片的上方,該第一導電件具有一第一導電彈片,該第一導電彈片能經由對應的該些第一破孔之一抵靠於該儲能元件的一第一電極;以及一第二導電件,設置在該絕緣片的下方,該第二導電件具有一第二導電彈片,該第二導電彈片經由該第二破孔抵靠於該儲能元件的一第二電極;其中,斷電舌片能沿該第一方向滑動,以切換對應於該第一導電彈片的該些第一破孔之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其中該斷電舌片包括:多個側邊缺口,分別位於該斷電舌片的兩側邊,該些側邊缺口的位置對應於該些第一破孔的位置;一抽拉部,位於該斷電舌片的一第一端;以及一滑動部,位於該斷電舌片的一第二端,其中部分該些第一破孔位於該滑動部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件包括:兩個夾置部,夾置於該斷電舌片的兩側邊; 一限位穿孔,其中該滑動部穿設於該限位穿孔;以及一第一導電部,電性連接於該第一導電彈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其中該限位穿孔的寬度對應於該滑動部的寬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更包括一基板,用以設置該第二導電件、該絕緣片、該斷電舌片與該第一導電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其中該基板具有兩個固定孔,該些夾置部穿過該些固定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其中該基板包括至少一定位柱,而該絕緣片具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孔,該定位柱穿過該第一定位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其中該第二導電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定位孔,該定位柱穿過該第二定位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其中該第二導電件包括:一第二導電部,電性連接於該第二導電彈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彈片具有一第一抵靠部,以抵靠於該儲能元件的該第一電極,該第一抵靠部的尾端向上翹起。
TW102200472U 2012-12-26 2013-01-09 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 TWM45649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29867 CN203101542U (zh) 2012-12-26 2012-12-26 多段位断电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6493U true TWM456493U (zh) 2013-07-01

Family

ID=48852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0472U TWM456493U (zh) 2012-12-26 2013-01-09 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01542U (zh)
TW (1) TWM4564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2181B (zh) * 2013-09-03 2016-12-11 Green Idea Tech Inc
TWI562182B (zh) * 2013-09-03 2016-12-11 Green Idea Tech Inc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2181B (zh) * 2013-09-03 2016-12-11 Green Idea Tech Inc
TWI562182B (zh) * 2013-09-03 2016-12-11 Green Idea Tech In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01542U (zh) 2013-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10336B2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
TW201806217A (zh) 電池組和組裝電池組的方法
TW201301321A (zh) 觸動式開關按鍵及具有該觸動式開關按鍵的電子裝置
TWI396318B (zh) 電池模組
WO2013051012A3 (en) Bimetallic busbar device for battery cell assemblies
CN210323125U (zh) 用于大电流测试的间距小于0.5mm的BTB模组
KR20140035206A (ko) 배터리 셀 조립체,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배터리 셀 조립체의 제조방법 및 배터리 셀 조립체의 제조를 위한 지그 조립체
JP2013098032A (ja) 電圧検知端子の接続構造
JP2012142289A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RU2530738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 для батареи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ориентаций
KR20150031092A (ko) 배터리 팩
TWI497799B (zh) 電池組及其形成方法
TWM456493U (zh) 多段位斷電檢測裝置
US11695183B2 (en) Battery pack
KR20140102837A (ko) 전극탭을 벤딩하여 배터리를 적층하는 방법
TWI505314B (zh) Fuse structure
KR101223733B1 (ko) 전극 연결 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 모듈
TW201513472A (zh) 雙卡連接器及具有該雙卡連接器之電子裝置
US10170736B2 (en) Battery case
CN203521772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接口装置
CN206332202U (zh) 连接器
CN206076354U (zh) 电池模组
US20070178368A1 (en) Button-cell battery chamber
KR101525197B1 (ko) 배터리 모듈 세퍼레이터
CN204517453U (zh) 多组插头可互换的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