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8833U - 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 - Google Patents
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48833U TWM448833U TW101213865U TW101213865U TWM448833U TW M448833 U TWM448833 U TW M448833U TW 101213865 U TW101213865 U TW 101213865U TW 101213865 U TW101213865 U TW 101213865U TW M448833 U TWM448833 U TW M448833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s
- tongue
- plug
- terminal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一種提供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
目前電子設備於使用上相當普遍,而隨著電子裝置的輕薄短小趨勢,相對在電子裝置上的電連接器也必須減少所佔用的體積,尤其是需要裝設多個符合不同電子訊號傳輸規範的電連接器,以供不同的插頭連接器插接時,由於裝設每個電連接器都需要佔用一定的體積,且需要間隔各電連接器的空間,則該等間隔空間即成為空間的浪費。
如提供數位影音娛樂的電子裝置若要分別設置符合高解析多媒體介面(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簡稱HDMI)規格的插座電連接器,及符合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簡稱USB)規格的插座連接器,且還要設置耳機插座及麥克風插座時,就會在電子裝置上浪費許多空間來安裝各個插座連接器。
所以整合多個電連接器,例如ESATA連接器、HDMI連接器、display-port或USB連接器等來節省佔用的空間,仍然有一需求,同時又必須考慮各連接器傾斜插入電連接器時,造成電連接器內部結構受到連接器非正常插入方向的推擠,使舌片或端子等損壞的情形,即為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出一種電連接器插座,包含殼體、防誤插元件、對接座體、第一組訊號端子及第二組訊號端子;其中,殼體包含相連接之
第一框口與第二框口,第一框口插接第一插頭並傳輸第一訊號,第二框口插接第二插頭並傳輸第二訊號;防誤插元件位於殼體,防誤插元件包含固定端、止擋件及帶動件,固定端連接殼體之一端,止擋件一端位於第一框口並限位第一插頭,帶動件一端位於第二框口,當帶動件受到第二插頭推抵並帶動該止擋件脫離第一框口。
本創作藉由防誤插元件之帶動件位於殼體的第二框口,以及防誤插元件之止擋件位於殼體的第一框口,當第一插頭傾斜插入第一框口,會受到止擋件的止擋,避免第一插頭非正常的插接,而誤插入插座的情形,並且,以舌片設置第一組訊號端子、第二組訊號端子及第三組訊號端子,提供傳輸複數不同訊號的效果。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創作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創作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請參照第1圖、第2A圖及第3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第1圖為外觀示意圖,第2A圖為分解示意圖(一),第3圖為剖面示意圖。
第一實施例的圖式揭露一種插座1,用以插接至少二種以上不同規格之插頭(如第3圖所示),本實施例中,以傳輸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簡稱USB2.0)訊號之第一插頭81以及傳輸高解析多媒體(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簡稱HDMI)訊號之第二插頭82作說明,在此,關於第一插頭81、第二插頭82所傳輸的規格僅為舉例,
本創作非以此為限。插座1包含殼體51、防誤插元件91、對接座體11、第一組訊號端子21、第二組訊號端子31。
請參照第2A圖,殼體51為金屬材質製成,為一中空包覆體,在此,殼體51包含相連接之第一框口511與第二框口512,並在第一框口511與第二框口512之間形成插接口510,本實施例中,插接口510形成十字型體(如第4B圖、第5B圖所示),並且,第一規格的第一框口511大小範圍小於第二規格的第二框口512的大小範圍,第一框口511提供第一插頭81插入並傳輸第一訊號,第二框口512提供第二插頭82插入並傳輸第二訊號,並且,殼體51更包含複數孔洞52、複數插槽53及透孔54,複數插槽53位於第二框口512二側,透孔54位於第二框口512的上方,在此,殼體51更包含彈臂55,提供扣持插頭定位。
請參照第2A圖,防誤插元件91為板件加工彎折成型,在此實施例中,防誤插元件91為單一元件安裝於殼體51,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防誤插元件91與殼體51可以是同一構件(如第2B圖所示),並且,將防誤插元件91彎折在殼體51上定位,在此實施例中,防誤插元件91包含二個固定端92、一個止擋件94、二個破孔95及二個帶動件93,其中,固定端92為連接在殼體51之一端,在本實施例中,固定端92以突起複數凸點的結構方式設計,提供卡制於殼體51相應的複數孔洞52當中,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防誤插元件91與殼體51形成一體時,固定端92與殼體51之間可以形成連結段(如第2B圖所示),並且,止擋件94之一端位於第二框口512並限位第一插頭81於第一框口511內的位置,當第一插頭81為水平正向的插入第一框口511(即如第4A圖、第4B圖所示的下方位置),第
一插頭81不致碰觸第二框口512中的止擋件94,換言之,當第一插頭81為相反方向或傾斜方向的插入第一框口511,第一插頭81會碰觸到第二框口512中的止擋件94(如第4C圖所示),使第一插頭81受到止擋並無法強行插入第一框口511,並且,第一插頭81會擠壓舌部12而有斷裂的問題,此外,帶動件93一端位於第二框口512,當帶動件93受到第二插頭82推抵,帶動件93帶動止擋件94脫離第一框口511,也就是說,第二插頭82插接位置為第二框口512(即如第5A圖、第5B圖所示的上方位置),第二插頭82二端接觸二側的帶動件93並連同推動止擋片94移動,使帶動件93、止擋件94以固定端92為中心向上彈性擺動,在此,帶動件93包含導斜面931,提供第二插頭82推抵,並且帶動件93與插接口510之間的間距小於止擋件94與插接口510之間的間距(如第3圖所示),亦即第二插頭82插入第二框口512時,會先接觸到帶動件93,而帶動件向上移動的同時會連同將止擋件94向上移動並脫離第二框口512,方便插入第二插頭82,並且,破孔95對應殼體51之彈臂55,提供彈臂55擺動空間之用。
前述說明關於防誤插元件91的結構態樣僅是列舉,在一些實施例中,防誤插元件91可以包含二個止擋件94(如第2C圖所示),設置在防誤插元件91的破孔95,在此,止擋件94插入彈臂55周圍形成的透孔54中。
請參照第2A圖、第7圖,對接座體11為塑膠材質製成,對接座體11包含一體成型之本體111及舌片12,舌片12包含第一舌部13及第二舌部14,第一舌部13連接本體111、第二舌部14連接第一舌部13,第一舌部13的第一面13a與第二面13b(即上下表面)包含第一厚度131c(如第3
圖所示),第二舌部14的第一面14a與第二面14b(即上下表面)包含第二厚度141c,在此,第一舌部13的第一面13a具有第一插接區131a,第一舌部13的第二面13b具有第一連接區131b,分別位於上下排(如第7圖、第8圖所示),並且,第二舌部14的第一面14a具有第二插接區141a,第二舌部14的第二面14b具有第二連接區141b,分別位於上下排,此外,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舌部13的第一厚度131c大於第二舌部14的第二厚度141c(如第3圖),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舌部13的第一厚度131c可等於第二舌部14的第二厚度141c(未示圖)。並且,對接座體11之本體111與舌片12之間形成止擋面15(如第6圖所示)。
請參照第2A圖、第6圖,第一組訊號端子21為金屬板件加工製成,第一組訊號端子21位於對接座體11之本體111,第一組訊號端子21包含複數第一端子211,第一端子211一端位於第一舌部13之第一面13a的第一插接區131a,以傳輸第一訊號(即通用序列匯流排訊號,Universal Serial Bus,簡稱USB2.0)。
請參照第2A圖、第6圖,第二組訊號端子31為金屬板件加工製成,第二組訊號端子31位於對接座體11之本體111,第二組訊號端子31包含複數第二端子311及複數第三端子312,複數第二端子311一端位於第二舌部14之第一面14a的第二插接區141a(即與第一端子211前後排),複數第三端子312一端位於第二舌部14之第二面14b的第二連接區141b(即相反第二插接區141a),複數第二端子311與複數第三端子312以傳輸第二訊號(即高解析多媒體介面訊號,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簡稱HDMI),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第二端子311與複數第三端子312所傳
輸的第二訊號亦可是Display-Port、Mini HDMI、Mini Display-Port訊號。
請參照第2A圖,在本實施例中,插座1更包含第三組訊號端子41,雖然本實施例圖示揭露有第三組訊號端子41,但本實施例於實際使用可進一步省略第三組訊號端子41,在此,第三組訊號端子41為金屬板件加工製成,第三組訊號端子41位於對接座體11之本體111,在此,第二組訊號端子31之複數第二端子311位於第一組訊號端子21與第三組訊號端子41之間,並且,第三組訊號端子41包含複數第四端子411,在此,複數第四端子411之一端位於第二舌部14之第一面14a的第二插接區141a,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第四端子411之一端可位於第二舌部14之第二面14b的第二連接區141b,在此,第四端子411之一端與第一端子211之一端之間具有第二端子311之一端,第二端子311之一端的另一側具有第三端子312之一端(如第3圖所示),複數第四端子411以傳輸第三訊號(即串列匯流排訊號,External Serial ATA,簡稱ESATA),第一組訊號端子21與第三組訊號端子41以傳輸第四訊號(即通用序列匯流排訊號,Universal Serial Bus,簡稱USB3.0),在此,第四端子411包含傳輸本體412,位於對接座體11並介於第二端子311與第三端子312之間,提供複數端子間的阻抗匹配。
前述說明之第一組訊號端子21之數量為符合第一規格所定之數量,因此其用以傳輸一組第一規格之第一訊號(如USB2.0訊號),符合插接第一規格之第一插頭81(如第3圖所示),第二組訊號端子31與複數第三組訊號端子41之數量為符合第二規格所定之數量,因此其用以傳輸一組第二規格之第二訊號(如HDMI訊號),符合插接第二規格之第二插頭82(如第3
圖所示),第三組訊號端子41之數量為符合第三規格所定之數量,因此其用以傳輸一組第三規格之第三訊號(如ESATA訊號),符合插接第三規格之第三插頭(未示圖),而第四端子411與第一端子211為傳輸第四規格之第四訊號(如USB3.0訊號),符合插接第四規格之第四插頭(未示圖),惟依據本創作所揭示之內容,熟習此項技藝者可依據實際需求變更端子數量而傳輸多組訊號。在此,前述說明關於第一框口511與第二框口512所符合插頭的插接規格僅為舉例,本創作非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6圖,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組訊號端子21之第一端子211的一端包含複數第一接腳211a,第二組訊號端子31之第二端子311的一端包含複數第二接腳311a,第二組訊號端子31之第三端子312的一端包含複數第三接腳312a,複數第三組訊號端子41之第四端子411的一端包含複數第四接腳411a,上述接腳皆外露對接座體11外,本實施例中,複數第一接腳211a與複數第二接腳311a、第三接腳312a及第四接腳411a形成前後設置(如第6圖所示)。在此,複數第一接腳211a、複數第二接腳311a、複數第三接腳312a與複數第四接腳411a的排列方式僅是列舉,在實際使用上並不以此為限,並且,複數第一接腳211a、複數第二接腳311a、複數第三接腳312a及複數第四接腳411a可以是穿腳式(Dual In-line Package,簡稱DIP)或表面黏著技術(Surface Mounted Tech,簡稱SMT)焊接於電路板。
請參閱第7圖及第8圖,為清楚呈現對接座體11及各端子的配置,第7圖及第8圖並無殼體的圖示,在一些實施中,第二舌部14的第一面14a或第二面14b包含複數容置槽17,容置槽17截面為向內凹陷狀的凹槽形
式,位於第一面14a或第二面14b並面向第一框口511或第二框口512,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容置槽17可形成另一種實施態樣,例如:截面為向外延伸複數相間隔的凸塊,形成隔欄形式在第一面14a或第二面14b上(未示圖),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容置槽17提供設置第二端子311之一端、第三端子312之一端、第四端子411之一端,在此,第一面14a或第二面14b形成平面的情形下,第二端子311之一端、第三端子312之一端、第四端子411之一端位於凹槽並與第一面14a或第二面14b形成一段距離,如此,當插頭插接插座1時,插頭的複數端子會與插座1的第二端子311之一端、第三端子312之一端、第四端子411之一端連接,藉由凹槽形成的段差,避免第二端子311之一端、第三端子312之一端、第四端子411之一端因與插頭的複數端子距離太過接近而有靜電干擾訊號的問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插座1更包含複數限位塊61(如第3圖所示),位於殼體51之內側,複數限位塊61限位第一插頭81於殼體51內的位置。
請參閱第9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此實施例中,插座1更包含切換端子71,並且,插座1更包含抵持區16,抵持區16為貫穿穿孔型式,位於對接座體11並提供設置切換端子71,其中,切換端子71位於對接座體11之抵持區16並受到第一插頭81連接,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插座1本身可另外安裝偵測晶片(未示圖),或者將插座1安裝在一電路板上,並且,電路板上增設偵測晶片,藉由偵測晶片連接切換端子71,插頭插入第一舌部13或第二舌部14的位置時,可利用切換端子71在對應對接座體11的相鄰位置設置,讓切換端子71可感測插頭插入第一舌部13或第二舌部14的位置,並藉由偵測晶片切換/改變傳輸模式,例如:原本傳輸第一
訊號切換成傳輸第二訊號,或者切換成充電模式,本實施例中,切換端子71為由擺動件711及抵持件712所組成,在此,擺動件711之一端露出於穿孔,擺動件711受插頭推動,而抵觸抵持件712呈電性連接,並且,前述說明關於抵持區16的設置位置僅是列舉,在一些實施例中,抵持區16可位於對接座體11的任一位置,例如本體111與舌片12之間形成的止擋面15(如第8圖所示),亦或是舌片12側端上(未示圖),僅須在插頭插入的路徑中可對應接觸並電性偵測即可,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插座1可安裝在電子裝置(如:電腦主機、筆記型電腦等)形成連接埠,提供另外電子產品(如:相機、行動電話等)的傳輸線連接插座1,當電子產品之傳輸線接觸插座1之切換端子71後,可提供電子裝置關機後,切換成充電模式供電子產品進行市電的充電形態。
本創作藉由防誤插元件之帶動件位於殼體的第二框口,以及防誤插元件之止擋件位於殼體的第一框口,當第一插頭傾斜插入第一框口,會受到止擋件的止擋,避免第一插頭非正常的插接,而誤插入插座的情形,並且,以舌片設置第一組訊號端子、第二組訊號端子及第三組訊號端子,提供傳輸複數不同訊號的效果。
雖然本創作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創作的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插座
11‧‧‧對接座體
111‧‧‧本體
12‧‧‧舌片
13‧‧‧第一舌部
13a‧‧‧第一面
13b‧‧‧第二面
131a‧‧‧第一插接區
131b‧‧‧第一連接區
131c‧‧‧第一厚度
14‧‧‧第二舌部
14a‧‧‧第一面
14b‧‧‧第二面
141a‧‧‧第二插接區
141b‧‧‧第二連接區
141c‧‧‧第二厚度
15‧‧‧止擋面
16‧‧‧抵持區
17‧‧‧容置槽
21‧‧‧第一組訊號端子
211‧‧‧第一端子
211a‧‧‧第一接腳
31‧‧‧第二組訊號端子
311‧‧‧第二端子
311a‧‧‧第二接腳
312‧‧‧第三端子
312a‧‧‧第三接腳
41‧‧‧第三組訊號端子
411‧‧‧第四端子
411a‧‧‧第四接腳
412‧‧‧傳輸本體
51‧‧‧殼體
510‧‧‧插接口
511‧‧‧第一框口
512‧‧‧第二框口
52‧‧‧孔洞
53‧‧‧插槽
54‧‧‧透孔
55‧‧‧彈臂
61‧‧‧限位塊
71‧‧‧切換端子
711‧‧‧擺動件
712‧‧‧抵持件
81‧‧‧第一插頭
82‧‧‧第二插頭
91‧‧‧防誤插元件
92‧‧‧固定端
93‧‧‧帶動件
931‧‧‧導斜面
94‧‧‧止擋件
95‧‧‧破孔
第1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第2A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一)。
第2B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二)。
第2C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三)。
第3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第4A圖為本創作插接第一插頭之側視示意圖。
第4B圖為本創作插接第一插頭之前視示意圖。
第4C圖為本創作插接相反方向之第一插頭之側視示意圖。
第5A圖為本創作插接第二插頭之側視示意圖。
第5B圖為本創作插接第二插頭之前視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端子之側視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之局部外觀示意圖(一)。
第8圖為本創作之局部外觀示意圖(二)。
第9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1‧‧‧插座
11‧‧‧對接座體
111‧‧‧本體
12‧‧‧舌片
13‧‧‧第一舌部
13b‧‧‧第二面
131b‧‧‧第一連接區
14‧‧‧第二舌部
14b‧‧‧第二面
141b‧‧‧第二連接區
15‧‧‧止擋面
17‧‧‧容置槽
21‧‧‧第一組訊號端子
211‧‧‧第一端子
211a‧‧‧第一接腳
31‧‧‧第二組訊號端子
311‧‧‧第二端子
311a‧‧‧第二接腳
312‧‧‧第三端子
312a‧‧‧第三接腳
41‧‧‧第三組訊號端子
411‧‧‧第四端子
411a‧‧‧第四接腳
412‧‧‧傳輸本體
51‧‧‧殼體
510‧‧‧插接口
511‧‧‧第一框口
512‧‧‧第二框口
52‧‧‧孔洞
53‧‧‧插槽
54‧‧‧透孔
55‧‧‧彈臂
91‧‧‧防誤插元件
92‧‧‧固定端
93‧‧‧帶動件
931‧‧‧導斜面
94‧‧‧止擋件
95‧‧‧破孔
Claims (11)
- 一種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包含:一殼體,包含相連接之一第一框口與一第二框口,該第一框口插接一外部第一插頭並傳輸一第一訊號,該第二框口插接一外部第二插頭並傳輸一第二訊號;一防誤插元件,位於該殼體,該防誤插元件包含:一固定端,連接該殼體之一端;一止擋件,一端位於該第一框口並限位該外部第一插頭;及至少一帶動件,一端位於該第二框口,當該帶動件受到該外部第二插頭推抵,該帶動件帶動該止擋件脫離該第一框口;一對接座體,位於該殼體,該對接座體包含:一本體;及一舌片,連接該本體,該舌片包含一第一舌部及一第二舌部,該第一舌部包含一第一厚度,該第二舌部包含一第二厚度,該第一舌部之一面包含一第一插接區,該第一舌部之另一面包含一第一連接區,該第二舌部之一面包含一第二插接區,該第二舌部之另一面包含一第二連接區;一第一組訊號端子,位於該本體,該第一組訊號端子包含複數第一端子,一端位於該第一舌部之該第一插接區並傳輸該第一訊號;及一第二組訊號端子,位於該本體,該第二組訊號端子包含複數第二端子及複數第三端子,該些第二端子之一端位於該第二舌部之該第二插接區,該些第三端子之一端位於該第二舌部之該第二連接區,該些第二 端子與該些第三端子以傳輸該第二訊號。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其中該防誤插元件之該至少一帶動件包含一導斜面,提供該第二插頭推抵。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其中該第一框口與該第二框口之間形成一插接口,該至少一帶動件與該插接口之間的間距小於該止擋件與該插接口之間的間距。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更包含一第三組訊號端子,位於該本體,該些第二端子位於該第一組訊號端子與該第三組訊號端子之間,該第三組訊號端子包含複數第四端子,該些第四端子之一端位於該第二舌部之該第二連接區,該些第四端子以傳輸一第三訊號,該第一組訊號端子與該第三組訊號端子以傳輸一第四訊號。
-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其中該第四端子包含一傳輸本體,位於該舌片並介於該第二端子與該第三端子之間。
-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其中該些第一端子包含複數第一接腳,該些第二端子包含複數第二接腳,該些第三端子包含複數第三接腳,該些第四端子包含複數第四接腳,該些第一接腳、該些第二接腳、該些第三接腳及該些第四接腳外露該本體外。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其中該第一舌部之該第一厚度大於或等於該第二舌部之該第二厚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更包含複數限位塊,位於該殼體之內側,該些限位塊限位該第一插頭於該殼體內的位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其中該對接座體之該本體 與該舌片之間形成一止擋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更包含一抵持區,位於該對接座體並提供設置一切換端子。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其中該切換端子連接一外部電子產品並提供一外部電子裝置關機時,切換充電模式讓該電子產品進行充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213865U TWM448833U (zh) | 2012-07-18 | 2012-07-18 | 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213865U TWM448833U (zh) | 2012-07-18 | 2012-07-18 | 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48833U true TWM448833U (zh) | 2013-03-11 |
Family
ID=48472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213865U TWM448833U (zh) | 2012-07-18 | 2012-07-18 | 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448833U (zh) |
-
2012
- 2012-07-18 TW TW101213865U patent/TWM448833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90138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socket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different signals | |
JP3177657U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20190006798A1 (en) | Bidirectional duplex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high and low surfaces | |
US7607920B1 (en) | Connecting device for interconnecting electronic devices | |
TWI475771B (zh) | Usb接頭 | |
US8187039B2 (en) | Sharable socket structure | |
US8715010B2 (en) |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multi-transmission interfaces | |
TWM506400U (zh) | 具有雙向插接功能的插座連接器 | |
TWM504381U (zh) | 電連接器 | |
TW201724665A (zh) | 插頭電連接器 | |
US8951053B2 (en) |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10998986B (zh) | 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 |
US20110009008A1 (en) | Usb a-type socket | |
TWM579828U (zh) | Connector plug with guide post capable of guiding the tongue to accurately interface | |
TWM552197U (zh) | 插座電連接器 | |
TWM567496U (zh) | Magnetic spring thimble connector structure with a recessed groove and its board end connector | |
TWM447019U (zh) | 具有防呆結構的網路電連接器 | |
TWM448833U (zh) | 具防誤插之電連接器插座 | |
TWI452783B (zh) | 具機械式切換功能之電連接器 | |
TWM499692U (zh) | 電連接器之結構改良 | |
TWI452782B (zh) | 具有複數傳輸介面之電連接器 | |
TWI586055B (zh) | 線端連接器與板端連接器 | |
TWM461214U (zh) | 具有防誤插結構之hdmi連接器 | |
TWI458182B (zh) | Usb插接頭 | |
TWI459664B (zh) | 電連接器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